金矿成矿作用及其分布规律

合集下载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金矿矿床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对于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矿矿床的形成和分布不仅受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热液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地质历史、构造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深入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有助于揭示金矿矿床的成因机制,指导矿床勘探和开发工作,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金矿矿床属于重要的金属矿床类型之一,对于金属矿产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金矿矿床的研究中,地质特征是首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描述,可以揭示金矿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为后续的矿床成因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重点分析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以期为金矿矿床的勘探与开发提供科学参考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意义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是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重要课题。

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金矿床的形成机制,提高金矿勘探的效率和成功率。

通过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还可以为金矿床的综合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金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动地质勘查技术和矿业经济的发展。

深入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促进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概述金矿矿床是含有金属黄金的矿床,是地球上非常珍贵的资源之一。

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矿石类型、矿石组合、矿床产出规模、矿床分布特点等方面。

金矿矿床的矿石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含金矿石、含砂金矿石、含金石矿石等。

含金矿石是指矿石中含有金的石头,含砂金矿石是指矿石中含有金砂的石头,而含金石矿石则是指矿石中含有金石的石头。

金矿矿床的矿石组合丰富多样,既有单一金矿石,也有多金属矿石。

矿石组合的多样性对金矿矿床的开采和加工有着重要的影响。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金矿矿床是指埋藏有金矿石的地质体,在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中,我们将从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矿床地质特征1. 分布特征:金矿矿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缘及其构造活动带、火山弧带和断裂带等地区。

金矿矿床也常与花岗岩、酸性火山岩和变质岩等有关。

2. 矿石特征:金矿矿床的矿石主要有金石英矿、黄铁矿、石英脉等。

金石英矿是最常见的矿石类型,通常呈现金黄色,具有金属光泽。

3. 地质构造特征:金矿矿床通常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常出现在断裂带、隆起、衍生复式构造中。

矿床的形态也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常出现矿脉、褶皱、蚀斑等形态。

4. 富集特征:由于金的重性和化学稳定性,金矿矿床具有较高的富集性。

富金矿床表现为矿石体积小、金品位高、矿石中金粒度较细。

二、矿床成因分析1. 热液成因:金矿矿床的主要成因是热液作用。

地壳中的流体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通过构造裂隙渗透入地下,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使金溶于热液中。

随着热液流动,金逐渐沉淀下来形成金矿石。

2. 覆盖成因:部分金矿矿床的成因与地壳深处的覆盖岩石有关。

地壳深部含有大量高浓度的金,当构造运动使得深部岩石上升到地表时,金矿矿床可能会形成。

3. 硫化物成因:一些金矿矿床的成因与硫化物有关。

在火山喷发、地热活动等过程中,岩浆中的硫化物会与含有金的岩浆相互作用,形成硫化物矿石,并富集金矿。

4. 沉积成因:一些金矿的成因与沉积过程有关。

在一些地质环境下,如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地区,由于沉积物的运动和沉积,金矿可以沉积在底部形成金矿砂,并在后续的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金矿矿床。

金矿的成矿规律

金矿的成矿规律

金矿的成矿规律金矿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它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遵循着一定的成矿规律。

这些规律既是地质学家们多年研究的成果,也是人类对地球演化的认知。

下面我将为大家揭示金矿的成矿规律。

金矿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地壳发生断裂、隆起、沉降等地质构造活动,形成了各种构造带。

这些构造带往往是金矿的重要成矿带。

例如,热液型金矿主要分布在断裂带、褶皱带和火山喷发带等地质构造带上。

岩浆活动也是金矿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地壳深部,岩浆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和运动,形成了许多岩浆岩体。

这些岩体中含有丰富的金源物质,如金黄铁矿、黄铁矿等。

当岩浆岩体与地壳中的水、气等流体相互作用时,便会形成金矿床。

地球的地球化学环境对金矿的形成也有着重要影响。

在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都是不均匀的。

当地质环境发生变化,使得金元素在地壳中富集时,金矿便会形成。

例如,氧化还原环境发生变化时,金元素会从溶液中析出,形成金矿。

金矿的形成还与地质年代有关。

地质年代的不同,地壳中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环境也会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金矿的形成。

例如,古老的岩浆岩体往往富含金矿,而年轻的地层则往往富含热液型金矿。

金矿的成矿规律包括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地球化学环境和地质年代等多个方面。

只有深入研究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找到金矿资源,开发利用金矿,为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读者更加了解金矿的成矿规律,从而加深对地球演化和矿产资源的认识。

金矿的形成不仅是地质学的研究领域,也是人类对地球深层过程的探索。

希望人类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金矿资源,保护地球环境,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金矿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的探究

金矿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的探究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金矿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的探究刘 良,韩 东,秦升强,于 洋摘要:矿产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开发与使用有效性对一个国家的战略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金矿,有着极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

和一般矿产相比,金矿床的开采难度相对要更高,要想对金矿床进行开采,就必须充分研究金矿床的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方向。

本文将在概述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和金矿床类型的前提下,分析金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而探讨金矿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金矿床;类型划分;成矿规律;找矿方向1 金矿成矿地质环境概述在地理位置上,中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非稳定型古陆是较为明显的大地构造性质,属于复合型大陆,由诸多小陆块、微陆块和造山带构成的,主体归属于藏滇、塔里木、华北华南和印度板块,另外北部归属于西伯利亚板块,台湾东南部归属于菲律宾板块。

经过漫长的地质发展,华北、塔里木、扬子小陆块等几大陆块和诸多微陆块通过演化、拼接、改造后形成了中国现代大陆。

晚元古代早期之前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陆核与陆块,从后期开始历经的多个陆核发展阶段,包括早古生代、晚古神代、早中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受到了三大动力学体系控制,分别是古亚洲洋、特提斯古太平洋和印度洋太平洋,并相应的经历了特定活动阶段。

地球动力学的环境有着较高的复杂性,先发生了陆块裂解,后形成了大洋,在此过程中反反复复经历;大洋与陆地、陆地与陆地、大陆边缘增生、各板块碰撞、大陆聚合等多种极为复杂的地球动力学,形成了不同的构造域,大致有喜马拉雅构造域、古生代古亚洲构造域、中生代与新生代太平洋构造域、中生代和新生代特提斯构造域。

中国目前的构造轮廓、环境、资源和地质背景就是多板块之间剧烈碰撞和复杂的体系活动所形成的结果,主要位于华南板块、塔里木华北板块、藏滇板块之间,板块碰撞力量主要集中在塔里木和华北板块、古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

特殊且复杂的地球动力学环境赋予了中国地质构造的复杂化,表现出丰富多样的沉积类型,岩浆活动十分频繁,有非常强的变质作用,这些都属于优越的金矿成矿必备地质条件,特别是喜马拉雅期和燕山期,是中国和相应邻区的地球多层物质相互作用、相对运动剧烈程度最高的时期,因此中国和相应邻区最为重要的构造—岩浆—成矿阶段就锁定在了中生代和新生代。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于贵金属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直接推动了矿业开采工作。

在我国,从金矿中提炼出的金元素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相应的勘探开采技术不断改进,掌握金矿的形成规律和地质特点,能够为金矿资源的开采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文首先概述了金矿的形成原理,然后分别从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两个方面,对金矿进行详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金矿预测类型;成矿地质特征;金矿预测评价模型;金矿资源潜力火山喷发时,岩浆会从下地幔带出一些物质,金矿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

了解并利用这些规律,能够通过地质特征进行推测,继而评估是否存在金矿,为金矿的开挖提供科学依据。

由此可见,深入探讨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金矿矿产预测类型划分综合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建造构造的演化和矿床地质特征等,以《重要矿产预测类型划分方案》为基础,将金矿矿产预测类型归纳为12类。

2金矿的地质特征2.1绿岩带型绿岩带型金矿中,金矿类型主要是角闪岩、辉石等,形成过程是火山喷发出矿物质,对岩石造成化学侵袭,继而出现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反应,因此表面呈现为绿色[2]。

分析其地质特征,主要位于多山区域,而且出现过火山喷发现象,喷发期间带来的物质和原有岩石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出现造山效果。

而且,该金矿内会存在大量片状岩石,呈现绿色、质地较脆,组成物质主要是云母、石英,因此在分布上相对明显。

2.2矿金砂矿金砂金矿的形成,得益于河流对含金金属物质的搬运,在水流作用下聚集到平缓区域,然后形成矿床地带,含有大量金属物质。

该金矿的特点是含金量高、开采方便,因此成为目前经常开采的类型。

分析其地质特征,河流上游经过矿区,且其中的含金量高;中游则会存在明显弯道,在水流作用下可以推动砂子运动;中下游地段相对平缓,有利于金砂的聚集,由于会覆盖在岩石上方,因此表现为砂金状。

2.3变碎屑岩型变碎屑岩型金矿的外表,主要是黑色岩、硬砂岩、浊积岩等,岩石质地较粗糙,以板岩、片岩为主。

金矿的形成要有什么条件

金矿的形成要有什么条件

金矿的形成要有什么条件世界上的黄金宝藏,主要以岩金和沙金两种形态蕴藏于地下,此外还有伴生金.天体运行、地球形成、火爆发、古造山运动、岩浆喷涌、金元素从地核中被夹带喷薄而出等形成岩金;富含金元素的崇山峻岭,在日照风化、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山体滑坡、泥石俱下、洪水泛滥、河流稳水地段沉淀等形成沙金。

据科学的测定与推断,大约在二十六亿年前的太古代,火山喷发把大量的金元素,从地核中沿着裂隙,带到地幔和地壳中来,后经海洋沉积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最初的金矿源.大约在一亿年前的中生代,因受强大力的作用,地壳变形褶,褶露出海面,金物质活化迁移富有集,形成金矿田,即我们所说的岩金.在岩金富集地带,岩石氧化后往往留下许多自然金.地表浅层的岩金,经过数千万年的风化与剥蚀,岩石变为沙土.因金的性质稳定,因而被解离为单体,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又因其比重大,因而在河流的稳水处沉积下来,于是形成沙金矿.同时由于沙金具有亲和力,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由小滚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颗粒金.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的金块重达280公斤,它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大自然变迁中形成的黄金矿床,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岩金矿床、沙金矿床和伴生矿床。

在世界上,岩金、伴生金和沙金的储量比例,大约为:70:15:15。

其中,岩金矿床,又可划分为若干成因类: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火山热液型、沉积变质型、热水溶滤型和变质砾岩型等。

各种类型的金矿床,在世界总储量中所占的比例,依次为:变质砾岩型56.2%,变质热液型12.4%,伴生金9.5%,沙金8.9%,岩浆热液型及火山热液型7.0%,热水溶滤型0.9%。

从全球范围来看,按金矿产出的大地构造单元来分,又可分为四类:地盾成矿区、地台及边缘成矿区、地槽褶皱带成矿区和环太平洋成矿带。

其中,产于地盾的金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6--27.8%;古地台盖层局部中生代活化区,占1.1--1.3%,优地槽区,占12.9--15.6%;冒地槽区,占 1.1--1.2%;而古地台盖构造区,则占47.1--47.7%大自然变迁中形成的黄金矿床,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岩金矿床、沙金矿床和伴生矿床。

中国金矿的分布规律

中国金矿的分布规律

中国金矿的分布规律2008-03-23 12:53:32| 分类:中国资源|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一)岩金矿床1.我国岩金矿床成矿的层控特征1)大多数岩金矿床产在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的某一特定含矿建造中。

矿床(点)密集分布,成群成带产出,其延伸与地层产状总体是一致的。

2)矿化围岩的含金丰度往往大于地壳中同类岩石丰度值的几倍至数十倍。

3)多数金矿矿体与围岩的同位素组合特征基本相似。

如河南省小秦岭地区文峪金矿,矿石硫同位素δ34S 为1.35‰,杨砦峪矿区硫同位素δ34S为1.55‰,金洞岔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3.58‰,而两矿区地层δ34S为3.39‰,表现出矿石硫与地层硫特点相似。

以此说明容矿层往往是矿源层。

4)我国岩金矿床产出的地层以太古宇为主,其次为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均有金矿产出,但发育程度不一。

矿化围岩有变质岩、沉积岩、火成岩类,其矿化情况各异。

现就其主要矿化密集区的层控性概述如下:(1)华北地台金矿成矿域本区金矿床(点)集中分布于板块的边缘及基底构造层的隆起区,并且主要产于太古宇结晶基底的中深变质岩系中。

①燕山金矿密集区金矿集中分布于山海关及密云隆起区,容矿岩层为太古宇迁西群马兰峪组。

该组混合岩化作用较强。

岩层含金丰度0.7~0.83×10-6,高于同类岩石的25~200倍。

本区已知金矿床(点)115处,有109个产于本岩层中。

②辽西建平-北票金矿密集区区内金矿床(点)80%以上集中分布于建平隆起区内。

容矿岩层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的斜长角闪岩及斜长角闪片麻岩类。

③夹皮沟金矿田金矿床主要产于太古宇鞍山群三道沟组下部的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角闪岩中。

围岩含金丰度值平均41.5×10-9。

根据320个硫同位素的研究,矿石硫δ34S平均为5.6‰;围岩硫δ34S为2.1‰。

二者相近,硫源相同。

④小秦岭金矿田:金矿围岩为太华群下部岩组,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等。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金矿矿床是指富含金属金的自然矿床。

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是研究金矿形成和分布规律的重要内容。

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金矿矿床的地质位置:金矿矿床通常存在于大地构造带、岩浆活动带、断裂带和热液活动带等地质构造带。

这些构造带是金矿形成的重要地质环境。

二、金矿石的产出形态:金矿通常以金石矿或金化石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金砂的形式存在于河床、河谷和沉积物中。

金砂通常是由于长时间的河流冲刷和重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三、金矿石的成分和结构:金矿石主要由金质矿石和其他非金属矿石组成。

金质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金,常见的有金红石、黄金石等。

非金属矿石主要有硫化物、氧化物和碳酸盐等。

金矿石的结构通常是片状、块状和颗粒状。

四、金矿石的赋存形式:金矿石可以以自由金的形式赋存,也可以与其他矿石包裹在一起形成金矿体。

金矿体的赋存形式可分为黄铁矿型、石英脉型、变质岩石型、火山喷发型等。

金矿矿床的成因是指金矿形成的地质过程和机制。

金矿矿床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是金矿形成的重要成因之一。

岩浆中富含金矿物质,当岩浆从地壳深处冷却和凝固时,金矿物质会沉积下来形成金矿体。

二、热液作用:热液是指地下水受到地热作用后形成的高温流体。

热液中含有金离子,当热液穿过地层裂隙时,金离子会沉积下来形成金矿床。

三、蚀变作用:蚀变是指岩石在地质环境下发生化学和物理变化的过程。

蚀变作用可以使金矿物质从固体矿石中解离出来,形成金矿体。

四、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是指河流、湖泊和海洋中的沉积物在地质过程中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沉积物的过程。

金矿可以通过沉积作用形成金砂床和金石矿床。

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分析对于金矿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可以为相关的地质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胶东地区金矿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胶东地区金矿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胶东地区金矿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胶东地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是中国金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金矿类型以热液型为主,同时还包括砂岩型、碳酸岩型等几种类型。

本文将针对胶东地区的金矿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热液型金矿热液型金矿是胶东地区最常见的金矿类型,这与胶东地区的成矿岩浆是由大量岛弧岩浆带的混合融合作用形成。

而在岩浆活动过程中,热液流体被注入到地质剪切带、断裂带和褶皱带中,与壳幔物质反应形成金矿床。

热液型金矿在胶东地区发育于花岗岩体周围、土壤破碎带中、辉长岩体和辉绿岩体中。

胶东地区的热液型金矿,包括了普通热液型金矿和脉状热液型金矿。

其中,普通热液型金矿主要分布于高岭花岗岩和凝灰岩等岩体,矿床呈层状或者块状分布;而脉状热液型金矿主要集中于岩浆侵入体的边缘位置,以岩浆侵入伴随热液作用形成的矿脉为主,矿脉分为单矿脉和复式矿脉,矿脉节理发育较好。

二、砂岩型金矿砂岩型金矿在胶东地区的分布也相对广泛。

这种型式在地质构造上和热液型金矿往往有密切的联系。

主要成矿期是古生代晚期到中新世晚期,矿化的主要层位是中四系上部至新地系下部砂岩中的灰色泥岩和灰绿色砂岩。

砂岩型金矿在砂岩中形成,又分为风化型和硫化型两种类型。

风化型砂岩型金矿在矿床形成的初期由于矿物的风化变质,赋存状态为蚀变黄铁矿嵌布于砂岩层内。

而硫化型砂岩型金矿属于比较新的金矿类型,其赋存状态是黄铁矿、斑铁矿和黄铜矿等硫化物,矿体呈花岗斑点状或龙眼状。

碳酸岩型金矿在胶东地区较少见,但是也有一定的分布。

该型金矿主要形成于古生代、中生代和第三纪时期的有机质碳酸盐岩、白垩系砂岩-泥岩层和海相火山岩等中。

碳酸岩型金矿的成矿作用是由于深部热液流体的逆渗透作用、生物沉积作用、热液流体侵入等而形成。

这种类型的矿体呈层状和脉状的分布,呈现出不规则的纵向延伸形态。

矿石品位较低,但成矿量较大,主要矿物有自然金、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等。

综上所述,胶东地区的金矿类型以热液型为主,同时还包括了砂岩型、碳酸岩型等几种类型。

中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概述

中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概述

中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概述一、本文概述中国,作为世界上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其金矿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国金矿床的类型、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找矿方向,为金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将对中国金矿床的主要类型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沉积型、火山热液型等。

每种类型金矿床的成因机制、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都将被深入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金矿的形成过程。

文章将对中国金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代金矿床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揭示金矿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特征,为金矿勘查提供指导。

文章将探讨中国金矿的找矿方向。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最新勘探技术,分析金矿资源的潜在区域和有利地段,提出针对性的找矿建议。

文章还将关注金矿勘查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期提高金矿找矿的效率和成功率。

通过本文的概述,读者可以对中国金矿床的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金矿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二、中国金矿床类型中国金矿床的类型丰富多样,这主要得益于其广袤的国土和复杂的地质背景。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成矿作用,中国的金矿床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岩浆热液型金矿:这类金矿多与中生代和新生代火山岩及侵入岩有关。

在岩浆活动和热液交代作用下,含金热液沿断裂构造上升并沉淀富集,形成金矿床。

典型的岩浆热液型金矿有山东的焦家金矿和辽宁的红透山金矿。

变质热液型金矿:这种金矿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尤其是在绿片岩相和角闪岩相变质岩系中更为常见。

含金热液在变质作用下,沿层间破碎带或韧性剪切带富集,形成金矿。

例如,陕西的双王金矿和河南的文峪金矿就是典型的变质热液型金矿。

沉积岩型金矿:这类金矿主要产于沉积岩系中,尤其是炭质、硅质岩系中。

含金热液在沉积过程中,通过渗透交代作用,使金元素在沉积岩中富集,形成金矿。

如贵州的烂泥沟金矿就是沉积岩型金矿的代表。

刍议金矿成矿规律、主要矿床类型及成矿地质特征

刍议金矿成矿规律、主要矿床类型及成矿地质特征

刍议金矿成矿规律、主要矿床类型及成矿地质特征摘要:金矿赋矿围岩为巨厚的新元古代浊流沉积的一套浅变质碎屑岩系。

区内目前发现的金矿床按矿体产出特征及其与构造的关系,有多种类型。

石英脉型金矿产于坑头背斜两翼的层间滑脱带内,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产于隐伏的逆冲断层中。

本研究将针对金矿的成矿规律、主要矿床类型以及成矿地质特征展开更为深入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金矿;成矿规律;主要矿床类型;成矿地质特征引言:受诸多地质作用的影响,矿区上形成了以近东西向褶皱及纵横向脆、韧性断裂为主的一系列不同期次、不同规模的构造形迹,最典型的褶皱构造为羊山复向斜和旬阳复背斜。

其次为断裂构造,以脆性断裂为主,表现形式为北西向、近东西向顺层断裂,其中以北西-南东向转近东西向断裂规模最大。

区域顺层断裂均具有多期活动特征,早期具有东西向走滑、北盘东移、晚期为上盘向北西逆冲的逆断层。

其次为小型顺层掩卧褶皱,节理劈理发育。

其中以北西向节理最为发育,且延伸较大,为后期的成矿物质来源起到了迁移富集作用。

这些断裂决定了铅锌金矿的空间展布形态,金矿化受控于次级构造蚀变带。

1金矿成矿规律1.1物层来源促进金矿成矿在完成成矿地质结构的分析后,下述将采用测年法,进行金矿成矿规律的综合分析。

为了确保测年结果的准确性,在此次的研究中,选择某区域地质样本,进行Pb-U测年。

样品中大部分岩石均呈现棱角状,只有少部分的样品岩体呈现圆形、椭圆形与次圆状。

其中Ka长石含量为35.0%、斜长岩的含量为40.0%、石英石的含量为25.0%。

取样分析后发现,大部分地质结构碎屑的分选性与圆度相对较差,且样品中含有少量的胶结物质,对此种物质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构成胶结体的岩石为黑云母石,其中金属矿物质的含量相对较少,深度检测此部分物质的意义不大。

从表1中信息可知,区域内现有的矿产资源较多,在现有的资源中,含有金矿的主要矿物质为自然金,属于钛铁矿与黄铁矿的主要构成,因此,可直接分析钛铁矿与黄铁矿的赋存规律,便可以实现对金矿成矿规律的有效输出。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探究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探究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探究摘要:对金矿进行开发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金矿在成矿的时候,有一些地质的特征和规律。

本篇文章对金矿形成的原因、地质特性和矿石特征等方面的内容来对金矿的地质特征进行全方面的研究,并且还对金矿成矿的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全面的讲述了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的规律,希望可以对以后金矿开采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探究金矿大概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岩金矿,一种是砂金矿,这两种类型的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都是不相同的,而且在地质特征方面是非常多样的。

对于不同类型的金矿,在进行开采和调查方面的相关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对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进行全面的研究,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提升金矿的开采效率。

一、金矿的形成金矿的成因是比较复杂的,很多人觉得金矿是由于火山喷发,岩浆从地下带上来的物质所形成的。

在金矿矿脉当中,包含着和一些物质所形成的天然金,金矿矿脉一般都是由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石等物质组合而成的。

经过长时间的冲刷,在矿脉当中除了金之外一些物质都会出现氧化的情况,天然的金就会经过水流的影响慢慢变成金块,这样也就变成了金矿。

二、金矿地质特点的探究(一)金矿矿体分布的特征需要很多种因素的影响才可以让金矿形成,在所有的因素当中,地域环境属于主要的一个因素。

在金矿矿脉形成的时候会受到地层岩的影响,而且在方向的方面,是和断裂层相同的,在平面上经常会出现多种形状,如连续分布的形状。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影响,金矿矿脉在形成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大的地域差别,而且金矿矿脉的结构常常是比较复杂的,而且穿梭在很多地层中,一般情况下,硅化带形成的矿脉是喇叭的样子。

(二)金矿地质的性质金矿地质具备着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性质,根据金矿矿石的特性而言,金矿可以分成石英岩、粉砂岩等等类型,针对所有的金矿岩石来说,这些岩石都是随机进行分布的,没有一个相应的恶规律。

在区域分布方面也是很模糊的,这些原因导致金矿在地质方面变得非常多样和复杂。

金矿地质资源特征

金矿地质资源特征

金矿地质资源特征金矿是指金矿石中含有金的地质体,是经济价值极高的矿产资源之一、金矿地质资源的特征是指金矿产区所具有的一系列地质特征,它们主要包括金矿石成因、矿体特征、分布规律等方面。

首先,金矿地质资源的成因主要可分为岩浆成因、沉积成因和变质成因三类。

岩浆成因的金矿是由于岩浆浸染、蚀变作用下,导致金成矿物在岩浆中析出并随之结晶沉淀形成的。

这类金矿主要分布在火山岩和花岗岩等岩石中。

沉积成因的金矿是由于溶液中的金经过运移和沉淀作用形成的。

这类金矿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和海洋沉积物中。

变质成因的金矿是在地质变革过程中,由于地壳运动、热液作用等因素,使含金矿石发生结晶和变质形成的。

这类金矿主要分布在变质岩中,如片麻岩、石英脉等。

其次,金矿地质资源的矿体特征包括矿体形态、矿体结构、矿体产状等。

矿体形态主要指金矿石在矿区中所显示出的形态特征,常见的有脉状、堆状、脉袋状等。

矿体结构是指金矿石在地质构造中的分布情况,主要有层状、块状、网状等结构。

矿体产状是指金矿石的分布方式和赋存状态,包括嵌入在岩石中、伴生矿物、空隙充填等。

常见的金矿产状有脉状、点状和斑状等。

最后,金矿地质资源的分布规律是指金矿石在地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

金矿资源的分布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常见的金矿分布在断裂带、褶皱带和火山断裂带等地质构造带上。

金矿资源还与岩石性质有关,一般在含石英、硫化物和碳酸盐等岩石中较为丰富。

金矿资源的分布还与热液活动有关,热液在地壳中运移并携带金、硫等元素,然后在特定地点沉淀成矿。

金矿资源的部分掩在非金属矿石中,如辉绿石、磁铁矿、方解石等,这种类型的金矿被称为寄主矿。

总之,金矿地质资源的特征包括成因、矿体特征和分布规律等方面。

了解这些特征对于金矿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金矿石的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东昆仑金矿成矿模式及分布规律研究

东昆仑金矿成矿模式及分布规律研究

2023《东昆仑金矿成矿模式及分布规律研究》•绪论•东昆仑金矿成矿地质背景•东昆仑金矿成矿模式目录•东昆仑金矿分布规律研究•东昆仑金矿找矿突破建议•结论与展望01绪论国内金矿资源现状我国黄金资源储量丰富,但查明资源储量增长缓慢,资源保障程度不足。

全球金矿资源紧张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对黄金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金矿资源的供应压力越来越大。

研究意义通过对东昆仑金矿成矿模式及分布规律的研究,为该地区金矿资源的寻找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研究背景与意义本项研究主要围绕东昆仑金矿的成矿模式和分布规律展开,包括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等方面。

研究方法采用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分析、同位素测年、矿物学和岩石学等方法,对东昆仑金矿的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进行深入剖析,同时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与方法VS研究区概况东昆仑位于*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处,是塔里木板块和柴达木板块的结合带,具有复杂的地质背景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以往研究前人对东昆仑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对金矿资源的分布和成矿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本项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和参考。

研究区概况与以往研究02东昆仑金矿成矿地质背景涉及地层该区域主要涉及前寒武纪变质岩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等。

地层特点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为该区域最古老的地层,具有高密度、高强度和厚度大的特点;泥盆系和石炭系则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且厚度较小;二叠系则以砂岩和灰岩为主,厚度也较小。

区域地质特征该区域的重力异常呈现出北西向带状分布的特点,且异常值较高,达到20×10^-5mgal以上。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重力异常该区域的磁场异常呈现出北西向带状分布的特点,且异常值较高,达到50nT以上。

磁场异常该区域的电场异常呈现出北西向带状分布的特点,且异常值较高,达到10^-2mV/m以上。

黄金的分布规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黄金的分布规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黄金的分布规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黄金作为一种珍贵的金属资源,其分布规律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黄金的地质分布与其全球分布规律是研究黄金资源潜力和开发利用策略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就黄金的分布规律展开探讨,以期对黄金资源的认识和开发有所启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先进行概述,简要介绍黄金的分布规律。

黄金的地质分布主要与地质构造、成矿作用以及沉积等因素密切相关。

地球上的黄金主要分布在地壳的不同地质单元中,如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

不同类型的岩石中含有的黄金含量也有所不同,从而决定了黄金资源的分布情况。

除了地质分布,黄金的全球分布规律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全球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地质历史以及构造背景都会对黄金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产生影响。

在不同的洲际及国家中,黄金的分布也存在着差异,有的地区富含黄金,而有的地区则黄金资源相对贫乏。

研究黄金的分布规律不仅可以为黄金资源的勘探提供科学依据,也对黄金市场和投资具有一定的意义。

了解黄金的分布情况有助于指导黄金矿山的选址和开采方式的选择,提高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同时,分析黄金分布规律还可以为黄金交易市场的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市场走势和投资机会。

总之,黄金的分布规律是一个复杂而又值得研究的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黄金的地质分布和全球分布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黄金资源的特点和潜力,并为黄金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同时,掌握黄金分布规律对于黄金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对黄金的地质分布和全球分布规律进行详细阐述,并进一步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黄金的分布规律进行概述,介绍黄金在地球上的产生、分布和特点。

然后明确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文章整体框架。

正文部分将重点论述黄金的地质分布和全球分布规律。

苏丹共和国哈马迪金矿成矿规律及成矿作用

苏丹共和国哈马迪金矿成矿规律及成矿作用

苏丹共和国哈马迪金矿成矿规律及成矿作用赵鹏曲为贵刘建权孙培周李振山梁晖(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天津300170)摘要哈马迪金矿位于阿拉伯-努比亚地盾、Bayuda沙漠核杂岩和东非裂谷三位构造叠加区。

哈马迪金矿体多沿矿带两侧分布,与我国部分矿床分布较为相似,成矿作用过程与剪切构造作用有关,北北西、北东向等构造控制着矿床的分布,褶皱加断裂组合的脆性构造变形主要控制脉型金矿的产出,中深部过渡型剪切变形则控制着细脉状金矿。

通过剪切带型金矿的成矿作用及成矿机制的对比分析,建立了该区金矿的成矿模式。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石英脉成矿作用成矿模式哈马迪金矿0前言哈马迪金矿床位于苏丹国白尼罗河州Bayuda沙漠区北部、尼罗河以西、Block20南边,以往所做工作较少,地质研究更是一片空白。

1999年苏丹地质局(GRAS)对Wadi Singeir盆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踏勘,首次开展了金矿勘查。

2000年4月~2002年4月,法国Cominor公司分三个阶段对Block20开展了预查-局部详查,圈定出一系列金矿找矿远景区,在El Hama⁃di Main、El Hamadi South、Kuwait等地区施工了45个反循环钻孔和5个岩芯钻孔,共计3743m,结合地表工程控制,获取了远景金资源量约4t。

2006年天津华勘有限公司苏丹矿业公司利用遥感地质找矿、化探异常检查、矿点检查等手段,优选找矿靶区,初步建立了勘查区主要地质体、构造的解译标志;圈定重点调查区4处,找矿远景区1处。

据以往及2007年实际工作推测其为受剪切带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金矿床。

该类型金矿床控矿构造发育,以往由于对其研究不够,对其工业价值、找矿远景认识不足。

因此,本文以哈马迪中矿段为例,对此金矿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进行探讨,希望能对本区今后金矿的勘查与开发提供参考。

1区域地质背景该区位于新元古代泛非造山运动形成的阿拉伯-努比亚地盾的西南端、古生代-中生代形成的Bayuda沙漠核杂岩的东北边缘及新生代的东非裂谷西侧,位于三位构造叠加区,成矿条件优越。

金矿资源地质特征概述

金矿资源地质特征概述

金矿资源地质特征概述一、金矿的成岩成矿作用金矿的形成与成岩成矿作用密切相关。

通常情况下,金矿主要形成于岩石变质与岩浆活动过程中。

在岩浆活动过程中,熔岩中的金属元素可以通过矿化作用形成金矿。

在岩石变质过程中,金矿可以通过岩浆热液和流体作用形成。

此外,还有一些金矿是在沉积物中通过沉积-氧化-还原作用形成的。

二、金矿的矿化类型金矿的矿化类型主要包括岩浆热液矿化、沉积矿化和变质热液矿化。

岩浆热液矿化是指金矿形成于岩浆中的热液作用过程中,其中包括岩浆喷发和岩浆的-液-气交代作用。

沉积矿化是指金矿形成于沉积物中的沉积作用过程中,其中包括沉积-氧化-还原作用和沉积-脱泥作用。

变质热液矿化是指金矿形成于岩石变质作用过程中的热液作用。

三、金矿的分布规律金矿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到地壳构造、地质条件、矿床形成时代和区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在地壳构造方面,金矿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带和断裂带中。

在地质条件方面,金矿往往在花岗岩、片麻岩、变质岩等岩石中发育。

在矿床形成时代方面,金矿大多形成于变质作用旺盛的古生代和中生代。

在区域差异方面,金矿的分布受到地球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矿床形态的差异影响。

四、金矿的矿石性质金矿的矿石性质主要包括金矿的矿石组成、成分及结构和矿石性质。

金矿的矿石组成包括金矿中金的含量、金的赋存形式和其他有用矿物的含量。

金矿的成分及结构包括金矿中金的化学成分和金的晶体结构。

金矿的矿石性质则包括金矿的颜色、光泽、硬度和密度等。

综上所述,金矿资源地质特征是指金矿产区中金矿的形成、分布和特征。

金矿的成岩成矿作用、矿化类型、分布规律和矿石性质是金矿资源地质特征的主要内容。

了解金矿资源地质特征对于金矿勘查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金矿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金矿的形成要有什么条件

金矿的形成要有什么条件

金矿的形成要有什么条件世界上的黄金宝藏,主要以岩金和沙金两种形态蕴藏于地下,此外还有伴生金.天体运行、地球形成、火爆发、古造山运动、岩浆喷涌、金元素从地核中被夹带喷薄而出等形成岩金;富含金元素的崇山峻岭,在日照风化、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山体滑坡、泥石俱下、洪水泛滥、河流稳水地段沉淀等形成沙金。

据科学的测定与推断,大约在二十六亿年前的太古代,火山喷发把大量的金元素,从地核中沿着裂隙,带到地幔和地壳中来,后经海洋沉积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最初的金矿源.大约在一亿年前的中生代,因受强大力的作用,地壳变形褶,褶露出海面,金物质活化迁移富有集,形成金矿田,即我们所说的岩金.在岩金富集地带,岩石氧化后往往留下许多自然金.地表浅层的岩金,经过数千万年的风化与剥蚀,岩石变为沙土.因金的性质稳定,因而被解离为单体,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又因其比重大,因而在河流的稳水处沉积下来,于是形成沙金矿.同时由于沙金具有亲和力,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由小滚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颗粒金.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的金块重达280公斤,它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大自然变迁中形成的黄金矿床,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岩金矿床、沙金矿床和伴生矿床。

在世界上,岩金、伴生金和沙金的储量比例,大约为:70:15:15。

其中,岩金矿床,又可划分为若干成因类: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火山热液型、沉积变质型、热水溶滤型和变质砾岩型等。

各种类型的金矿床,在世界总储量中所占的比例,依次为:变质砾岩型56.2%,变质热液型12.4%,伴生金9.5%,沙金8.9%,岩浆热液型及火山热液型7.0%,热水溶滤型0.9%。

从全球范围来看,按金矿产出的大地构造单元来分,又可分为四类:地盾成矿区、地台及边缘成矿区、地槽褶皱带成矿区和环太平洋成矿带。

其中,产于地盾的金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6--27.8%;古地台盖层局部中生代活化区,占1.1--1.3%,优地槽区,占12.9--15.6%;冒地槽区,占 1.1--1.2%;而古地台盖构造区,则占47.1--47.7%大自然变迁中形成的黄金矿床,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岩金矿床、沙金矿床和伴生矿床。

金矿的成矿规律

金矿的成矿规律

金矿的成矿规律
金矿的成矿规律是指金矿形成的规律和特征。

金矿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岩浆活动、热液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以下是金矿的成矿规律的一些常见特征:
1. 富集规律:金矿通常富集在特定的地质体中,如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

金矿的形成通常伴随着富集因素的作用,如热液、流体、岩浆等。

2. 矿床类型:金矿可以分为堆积型和浸染型两大类。

堆积型金矿主要形成于沉积岩中,如河床、河口、湖泊等地形的沉积矿床。

浸染型金矿则是通过流体作用将金矿物质浸染到岩石中形成。

3. 成矿机制:金矿的成矿机制主要包括岩浆活动、热液作用、变质作用等。

岩浆活动时,岩浆中的金和其他金属元素会随着岩浆的升华和结晶分离出来,形成金矿。

热液作用时,地下水通过岩石中的裂隙和孔隙,携带金和其他矿物质沉积下来,形成金矿。

变质作用时,地壳中的岩石受到高温和高压的影响,金矿物质会重新组合和富集形成金矿。

4. 地质构造:金矿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地壳的断裂带、褶皱带、岩浆活动区等地质构造对金矿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这些地质构造提供了金矿形成所需的热液通道和富集条件。

5. 成矿环境:金矿的形成通常需要特定的地质环境,如高温高压、
酸性或碱性环境等。

这些环境提供了金矿形成所需的化学条件和矿物质富集条件。

金矿的成矿规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了解金矿的成矿规律有助于寻找和开发金矿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矿成矿作用及其分布规律
(2006-1-10)
一.金矿成矿作用特点
中国金矿床具有国外金矿床的某些特征,但由于中国地壳的演化与发展有其独特性,因此就赋予中国金矿床某些独自的成矿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层控性:金在地壳和地慢的丰度很低,且分散。

在各类岩石中金含量均属PPb级仅在富镁铁质岩石中,金的丰度略高于硅酸质岩石。

但在某些地区的金矿床,产于特定岩石之中,却显示有一定的选择性。

如,金矿床产于:太古代绿岩系和古生代绿岩套的原生含金建造岩系之中,元古代的含金抽砾岩建造和含金硅铁建造,古生代的硬砂岩(浊积岩)一黑色页岩含金建造以及炭质粉屑岩一泥质岩一碳酸盐岩含金建造等衍生的矿源层中。

所以金矿床在分布上显示有较明显的层控性。

2.成矿和成岩的时差性:成矿和成岩的时间差,表现在金矿床的形成往往落后于赋矿岩的成岩时代,两者的时差可从几千万年到十几亿年。

金矿床具有明显的热液性质和围岩蚀变的特征,矿体和侵入脉岩往往相伴生,并处同一构造空间。

矿床明显地受同构造(背斜轴部、向斜的槽部、层间裂隙和断裂构造)的控制,这些都是成岩和成矿时间差的具体表现。

3.金lri'成矿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地壳金的丰度很低,若富集成矿,
往往需要很高的浓集系数(1000-4000),一般来说不易形成规模可观的工业矿体。

大型金矿床的形成需要经历漫长的地质时间,多次的热事件,同源矿质的多次就地改造和迭加富集。

因此,较夫型的金矿床往往具有长期性、多期性和多元成矿作用的特点。

4.金矿形成的同源性和继承性:金在多旋回成矿过程中,以不同成矿方式形成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类型的金矿化,或同一矿床不同成因类型的金矿化迭加富集,并分布在同一个地区(金的地球化学区)从而构成不同矿床组合的成矿系列。

这不仅反映了含金建造地质体与金矿化的内在联系。

而且也反映了金矿形成的同源性和继承性的众矿特点以及长期复杂的地质作用对金逐步富集的重要作用。

5.构造背景与含矿建造:在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单元中形成不同成因类型的金矿床在地壳演化的早期,于古地块产出有太古代绿岩型金矿。

在地台毗邻的元古代凹陷区内形成有沉积一变质金矿床。

在显生宙活动带一地槽区则形成池下热(卤)水溶滤金矿床和变质热液型金矿床,以及在显生宙晚期形成混合岩化一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火山一次火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由此可见,不同成因类型金矿床,具有时代和区域构造背景的特点。

二、金矿成矿时代及时控
随着地球的发展和演化,金在多旋回成矿中以不同成矿方式出现。

从全球范围来看,金的成矿期大致相同。

晚太古代一早元古代(24.-27亿年)是世界上金的主要成矿期,其次是中、新生代。


中国陆壳的多旋回发展,特别是从显生宙以来地台活化、构造一岩浆活动剧烈,中生代便成为金的成矿高峰期。

从而显示中国金矿的时控有着独特性(见表2-25)。

1.太古代成矿期 25亿年,太古代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金矿成矿期。

中国最早的成矿作用即与太古代绿岩系--矿源层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但具有经济意义的金矿成矿时代则晚于太古代含金建造的绿岩系。

2.早元古代是我国最主要金矿成矿期之一,包括23--26亿年和16-19亿年两个时期,其中以16-19亿年为主要成矿期。

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吉林夹皮沟、何南文峪等)产于太古代绿岩系中,含金建造的原岩为含镁.铁质的中基性火山岩,其岩类大致相当于阿尔戈马型建造。

已知该类型金矿床(点)占全国总数32%,储量约占27%。

3.晚元古代成矿期 6-9.5亿气、金及伴生组分来自被剥蚀的太古代绿岩,赋矿岩为硅铁岩和陆源含炭质细碎屑岩含金建造地质体。

金矿化以外营力为主,矿床与围岩系向生成因。

在成岩后受区域变质作用以及显生宙灭成岩活动的影响。

该成矿期以变质热液金矿床为主,如辽宁四道沟,湖南沃溪和漠滨。

沉积一变质金矿床仅见于黑龙江东风山金矿。

矿床(点)数占22%,储量占16%。

4.古生代成矿期 6-2.5亿年,相当于加里东和海西造山运动时
期。

在世界范围内古生代形成的金矿床规模不大,分布不普遍,所占储量比重亦很小。

金矿主要与地阶段有关。

衍生含金建造为.原岩为含炭细碎屑岩夹谈较盐岩和含炭泥质岩等。

已知赋存于其中的金矿类型有地下热(卤)水溶滤金矿床(贵班板其和丫他、湖南石峡),和变质热液金矿床(吉林二道甸子,广西桃花、古袍,广东民金,新疆托里等)。

已知矿床(点)数占28%,储量占11%。

5.中生代成矿期70-225 M a,包括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是中国金矿的高峰成矿期、储量占45%,矿床规模大,以大型和超大型的金矿床为主。

此时期地台活化,岩泵活动强烈:构造断裂发育,金矿化主要分布于滨太平洋成矿带范围内,混合岩化一重熔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山东焦家).受中生代板块俯冲带控制。

大部分的重熔和同熔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河北峪耳崖、啪杖子)和灭山一次火山热液型金矿(黑龙江团结沟,吉林刺猜沟)皆在此成矿期内形成。

矿床(占17%,储量占45%。

6..新生代成矿期;即喜山期,少数的火山热液型金矿床(台湾金瓜石)分布子滨太平洋成矿带的内带和外带,储量占1%,但第四纪砂金已知储量却约占全国储量10%以上。

三、金矿床的分布规律
从全球范围来看,如按金矿产出的大地构造单元可划分四类:1.地盾成矿区;
2.地台及边缘成矿区;
3.地槽褶皱带成矿区;
4.环太平洋成矿带。

产于地盾的金矿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6—27.8%。

古地台基底活化区占6.7—6.8% 古地台盖层局部中生代活化区占1.1—1.3%。

优地槽区占12.9—15.6%。

冒地槽区占1.1—1。

2%。

而古地台盖层构造区中占总储量的比例最大。

为47.1—47.7%。

中国境内有数以千计的矿床和矿点成群成带分布。

金矿床(点)密集分布区,亦称金矿集中区,是地壳相对富集的地区,是具有含金建造地质体的金矿成矿北景区,随着地质历史的发展,由于不同地质事件的发生,便形成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类型相伴的金矿床和金矿化,构成不同组合的成矿系列。

按其成矿背景的条件,可划分22个金矿集中区(朱奉三.1989)其中包括已知金矿床(点)的数量并不多,但却有很好的成矿地质背景的潜在金矿化集中区6个。

金矿化集中区分布位置及地质特征见图2-3和表2-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