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德育》 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 第一册 3.2 增强自律能力

合集下载

《德育》第一册教学大纲

《德育》第一册教学大纲

《德育》第一册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参考学时:32适用专业:所有专业二、教学性质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德育课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应用的基础知识,养成正确的判断是非的能力。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经济政治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增强法制意识。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2)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应用文的基础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本课程的特点,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㈠1.说出什么是职业以及职业的作用;解释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的系;增强学习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的自觉性。

2.阐明职业兴趣及职业理想在职业活动,职业成功的作用;知道如何了解和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理想。

3.说明学习对个人的重要性;比较职业教育的学习方式与普通教育的不同;知道如何进行在校学习生活的设计;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

㈡1.说明心理健康的表现;解释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破除对心理问题的不正确认识;根据环境的变化,学会主动适应,自觉维护心理健康。

2.描述自我的心理状态;运用心理调试的方法;阐述自强自信的重要性;运用增强自信及遗稿自强意识的方法。

3.说明人际交往在社会活动中的意义;运用人际交往的方法;知道如何处理常见的人际关系。

㈢1.解释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要求,说明良好的道德修养对于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增强自省,自律的主动意识。

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念,能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养成崇尚道德的良好习惯。

自律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自律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自律的概念和重要性。

- 学生能够列举自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 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并坚持执行。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自律观念,增强自我责任感。

- 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自律带来的积极情绪,如成就感、满足感。

二、教学对象本课程面向初中一年级学生,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地点学校多功能教室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自律实践手册3. 自律榜样案例视频4. 小组讨论卡片5. 激励性奖品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播放自律榜样案例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的人物是如何做到自律的?自律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学生分享观看感受,教师总结:自律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目标,提升自我。

(二)讲授新课1. 什么是自律?- 教师讲解自律的定义:自律是指个体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按照自己的目标去行动。

2. 自律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自律在学习、生活和事业上的重要性。

3. 如何做到自律?- 设定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并明确目标的意义。

- 制定计划:教授学生如何制定合理的行动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任务分解等。

- 执行计划:强调坚持执行计划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保持自律。

(三)实践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自律,并填写小组讨论卡片。

2. 自律实践手册:教师发放自律实践手册,要求学生在手册上记录自己的自律行动,如早起、按时完成作业等。

第二课时(一)回顾与总结1. 学生分享自己在自律实践中的收获和感悟。

2. 教师点评,总结自律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践行自律。

德育三分钟教案

德育三分钟教案

德育三分钟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学生自律能力的德育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自律的意识和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社交技巧。

教学内容:1. 自律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

2. 自律的具体表现和行为规范。

3. 自律的实践方法和技巧。

教学步骤:1. 导入(1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自律的概念和为什么自律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很重要。

2. 知识讲解(5分钟):a. 介绍自律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自律对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的积极影响。

b. 分析和讨论自律的具体表现和行为规范,如按时完成作业、遵守纪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c. 提供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自律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

3. 案例分析(8分钟):a.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自律问题,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法。

b. 引导学生思考自律与个人成长、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关联。

4. 实践活动(10分钟):a.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自律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生活和社交方面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b.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自律的实践,如遵守规则、按时完成任务等。

5. 总结(3分钟):a. 回顾课堂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收获,强调自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b. 鼓励学生将自律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中的自律计划和行动计划。

2. 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反馈。

3. 学生对自律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制定并实施自律计划,并定期进行反思和调整。

2.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3.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自律培养和发展。

《德育》第一册教学大纲

《德育》第一册教学大纲

《德育》第一册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性质和内容本课程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以学生的思想、道德、态度和情感的发展为线索,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心理品质、法制意义教育。

主要内容有:职业伴随人生,学习改变命运,培养健康心理,养成良好品德,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合法权益,正确看待事物等。

2、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人生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的公民和企业受欢迎的从业者。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和生活紧密相连,有着现实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因此,要强调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紧密联系自己的实际,力求甚解,学以致用,把书上的观点和要求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人生实践中。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课谱写新的人生教学要求从正确认识职业开始,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了解职业教育的意义与作用,描述自己的职业兴趣,解释职业理想的作用,懂得学习的意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并尝试进行学习生活的自我设计教学内容§1—1 职业伴随人生一、职业与人生二、现代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三、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1—2 学习改变命运一、有理想才会有追求二、会学习才能成人才三、善把握才会有成效第二课培养健康心理教学要求列举心理健康的表现,解释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成才的关系。

感受环境的变化,了解适应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解释自尊自信的重要性,了解提高自信心的方法,掌握人际交往与合作的原则和技巧,熟悉常见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

教学内容§2—1 培养健康心理一、探求心理的奥秘二、学会主动适应§2—2 心理的自我调控一、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三、追求自信与自强§2—3 学会人际交往一、人际交往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二、人际交往的方法三、常见人际关系的处理第三课养成良好品德教学要求了解公民的基本道德和公民应尽的义务,做到文明礼让,诚实守信。

德育活动课教案

德育活动课教案

德育活动课教案【德育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德育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德育活动的定义和特点。

2. 德育活动的分类和实施方式。

3. 德育活动的案例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德育活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德育活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德育活动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明确德育活动的目标和意义。

3. 案例分析(30分钟)选择一个德育活动的案例,通过分析该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让学生理解德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

4. 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一个小组选择一个德育活动的案例进行讨论,讨论该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5. 展示和评价(20分钟)每一个小组派代表来展示他们选择的德育活动案例,并对其他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和讨论。

6. 总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强调德育活动对学生的重要性和培养效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预度和合作能力。

2. 学生对德育活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对德育活动案例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德育活动案例材料。

2.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工具和设备。

六、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实施一次德育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实践德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德育活动的内容和实施方式。

但是在展示和评价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互动和角色扮演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参预度和表达能力。

德育课教案

德育课教案

德育课教案德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德育”的含义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公民。

3.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使他们能够理解并运用道德准则。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德育”的含义和重要性。

2.道德准则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身边发生的道德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思考好和坏的道德行为有何不同,为德育教育打下基础。

2.讲解(15分钟)介绍“德育”的含义和重要性,解释为什么道德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十分重要。

通过实例讲解道德准则,如诚实、守信、友善等。

让学生明确良好道德行为的意义和价值。

3.讨论和思考(20分钟)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提出关于道德问题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应该诚实?”“诚实和守信有什么区别?”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引导他们思考和互相交流,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活动和游戏(20分钟)开展道德建设相关的活动和游戏,如角色扮演、小品表演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和游戏,让学生体验良好道德行为的乐趣和价值,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德育活动的兴趣。

5.总结(10分钟)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让他们明确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和价值。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遵守道德准则,做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环节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价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观察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他们对良好道德行为的理解和态度。

3.听取学生的总结,评价他们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五、教学资源准备1.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2.道德教育相关的实例和故事。

3.活动和游戏所需要的道具和材料。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德育”的含义和重要性,明确道德准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讨论和活动,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对良好道德行为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第三课第一节

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第三课第一节

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第三课第一节第一篇: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第三课第一节一、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三课恪守道德规范第一节加强道德修养二、教学目的及要求:1、理解道德的作用,掌握“八荣八耻”的基本内容;2、增强自省、自律的主动意识;3、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要求;4、理解良好的道德修养对于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道德对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解决办法:主要分析道德的基本内涵,和道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双重意义);2、如何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解决办法:主要讲解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建设,说明“八荣八耻”的现实意义,联系时代解释“八荣八耻”的内涵);3、如何正确理解热爱祖国的道德要求(解决办法:讲清爱国是公民最起码的道德,和爱国的主要表现)。

四、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工具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大量新闻报道、传记故事、统计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程安排:(含板书设计)1、课程引入先让同学们阅读本节开头的小故事,并补充参考书121页的相关资料(1),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现代社会需要大量志愿者?志愿者要不要拿报酬?志愿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是否有收获?2、新课讲解一、道德是社会文明的基石1、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

这部分内容需要讲清楚道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价值:对于个人而言,培养良好的道德有利于适应社会生活,促进自我完善,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社会而言,弘扬高尚的道德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增进社会文明,推动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给学生简单介绍我国社会的道德现状,引出“八荣八耻”提出的背景,补充参考书第148页的补充资料。

2、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结合课本内容,和参考书第114页,着重介绍社会主义荣辱观产生的背景和对道德建设的推动作用,举例子反映“八荣八耻”在当前社会中的表现。

二、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

教案 《德育》 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 第一册 3.2 增强自律能力

教案 《德育》  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 第一册 3.2 增强自律能力

第二节增强自律能力教学要求及目的: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成长中的诱惑及不良习惯对成长的影响,从而掌握增强自制能力的方法。

2、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

3、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抵制成长中的诱惑及不良习惯。

2、教学难点:如何提高自律意识增强自律能力授课方式:讲授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及步骤:一、课前准备:1、课前预习课本内容,根据课本内容及生活中的实际,每位同学准备一则与不良行为相关的小故事(情节要求完整);2、成立班级调查组,调查组成员根据课本内容制定调查表并在学校展开“你最喜欢的课余生活”的调查;3、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

二、导入新课(3分钟)播放课件“一个技校生的故事”(自画漫画)并提问:故事中的画面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熟悉?这样做妥当吗?为什么?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1、实践体验,掌握知识(1)抵制成长过程中的诱惑(12分钟)①播放课件“丰富的课余生活”(在校园内拍摄)并提问:这些课余生活哪些对你最具吸引力,为什么?②班级调查组作调查报告,报告调查的结果。

③教师对比学生回答和调查结果小结并板书相关内容:最具吸引力的课余生活是:网络游戏、看电影、观看演唱会等。

④教师:这些活动是十分精彩诱人的,但如果抵制不住诱惑就有可能使我们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及心理健康,甚至会诱发犯罪。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80-85页的内容,归纳出抵制成长中的诱惑的方法。

⑤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1>拒绝网吧,防止迷恋电子游戏,<2>正确对待传媒文化,<3>理性面对偶像崇拜。

(2)抵制不良行为的侵袭(30分钟)①学生思考: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不良行为?②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不良行为包括打架斗殴、偷窃、赌博、吸烟酗酒、早恋等。

③请四位平时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讲讲他准备的与此相关的小故事。

(有因为抽烟引起火灾的;有因为早恋导致打架斗殴的;有因为赌博被学校处分的;有因为偷窃被警察带走的……)④小组讨论:这些不良行为对成长有何影响⑤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发言小结并板书不能自觉抵制诱惑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影响我们健康成长。

《德育》第一册教学大纲

《德育》第一册教学大纲

《德育》第一册教学大纲一、开课对象:全院所有新生班级二、课程任务:本课程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以学生的思想、道德、态度和情感的发展为线索,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心理品质、法制意义教育。

主要内容有:谱写崭新篇章,培养健康心理,恪守道德规范,增强法治观念,走好人生道路等。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人生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的公民和企业受欢迎的从业者。

三、课时分配表:课程名称总课时讲授实训习题测验《德育》(第一册)36 32 2 2四、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课谱写崭新篇章(6课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和岗位技能的重要性;理解职业教育与技能成才的关系;增强学习岗位技能、提高职业素养的自觉性。

2、了解职业兴趣、职业理想在职业活动、职业成功中的作用;掌握了解和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与理想的方法。

3、理解学习对个人的重要性;理解职业教育的学习方式与普通教育的不同;了解如何开展学业规划,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

(二)教学内容§1—1 职业伴随人生一、社会发展需要技能人才1、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2、技能成才与职业教育二、个人就业要有岗位技能1、就业是谋生之本2、职业技能是从业之基§1—2 学习改变命运一、有理想才会有追求1、兴趣是职业成功的动力源泉2、理想是职业成功的精神支柱二、会学习才能成人才1、学会学习,强化职业技能2、全面发展,提高职业素养三、善把握才会有成效1、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2、设计适合自己的成才规划3、实现规范的关键在于行动(三)教学重点1、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的关系2、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下去、理想和所学专业、现实岗位不一致的问题3、明确职业教育学习的特点,教会学生“学会学习”4、制定发展规划要把握的四个步骤(四)教学难点1、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下去、理想和所学专业、现实岗位不一致的问题2、制定发展规划要把握的四个步骤(五)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启发引导、问题驱动、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第二课培养健康心理(6课时)(一)教学要求1、认识自我的心理状态,了解青春期心理现象;认识当前个人所处的环境变化,掌握自我适应能力的方法;了解自信自强的重要性,掌握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强意识的方法;能够自觉自信面对生活。

德育第一册教学大纲

德育第一册教学大纲

德育第一册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2. 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意识;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 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爱国主义教育- 理解国家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国家历史和文化;- 培养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

2. 集体主义教育- 强调集体利益;- 学习团队协作和分工合作;- 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责任感。

3. 道德品质培养- 弘扬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培养正义和公正意识;- 提升学生的思辨和判断能力; - 培养正确对待名利的态度。

4. 社会公德教育- 培养社会责任感;- 学习公民权利和义务;- 关注社会问题和参与公益活动。

5. 家庭教育与品德培养- 强调家庭的重要性;- 培养家庭责任感;- 提倡和谐家庭关系;- 学习家庭伦理和规范。

6. 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学习解决问题的技巧;-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言行,了解其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思考和表达。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思维和行为方式,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认知。

4. 互动讲解: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思考和理解德育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四、教学评估:1. 日常表现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言行表现,进行日常评估,包括课堂参与度、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成绩评估:通过阅读理解题、写作任务等方式,考察学生对德育教育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项目评估:组织一些德育项目,如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对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进行评估。

五、教学资源:1. 德育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合适的德育教材,如《品德与生活》等。

2. 多媒体教具:利用多媒体资源,如教学动画、音频资料等,丰富教学过程。

德育课教案

德育课教案

德育课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德育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促进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提高自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 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增进团队合作意识。

- 诚实守信:做到言行一致,坚持诚实原则,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 勤劳努力: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积极态度,努力做事,不懈怠。

- 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

2.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 以身作则:老师本身要做到言行一致,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 渗透教育:通过各门课程、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渗透道德教育。

- 案例剖析:引导学生分析具体案例,深入思考道德行为的意义和后果。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道德的思考和认识。

例如,老师可以提问:“你最敬佩的人是谁?为什么?”让学生对自己最敬佩的人物进行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步骤二:知识讲解老师对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进行讲解,例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勤劳努力、爱护环境等。

同时,通过举例子和真实案例来说明这些准则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步骤三: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一个道德行为案例,例如“如何正确对待网络暴力”。

每个小组应根据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提出解决方案,并向其他小组展示和交流。

步骤四:案例剖析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一个学生发现别人作弊,是否应该揭发”。

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行动,并让学生进行个人陈述和讨论。

步骤五:总结通过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同时,可以通过听取学生的回答来评价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估在课堂讨论和个人陈述环节中,老师可以评估学生对道德行为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二年级德育教案培养勤奋和自律的品质

二年级德育教案培养勤奋和自律的品质

二年级德育教案培养勤奋和自律的品质二年级德育教案培养勤奋和自律的品质引言:在学校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培养学生勤奋和自律的品质,则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教案旨在为二年级的德育教育提供一种有效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勤奋和自律的品质为核心,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

一、目标:通过本次德育教案的实施,旨在培养二年级学生勤奋和自律的品质,具体目标如下: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 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提高学习和生活自律性。

二、实施步骤:1. 建立教师示范: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看到勤奋和自律的榜样。

教师要做到:- 准时到校,并按时上课;- 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学内容;-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个别辅导;- 积极参与学校、班级活动,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 建立良好学习习惯:- 每日早读: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间休息:学生按时休息,不喧哗和奔跑,养成良好的课间纪律;- 课后复习:学生按时完成课后作业,整理书包,提高学习自觉性;- 每周计划:学生在周末制定下周学习计划,培养时间管理和自我规划的能力。

3. 提醒和奖励机制:- 学生互助提醒:鼓励同学之间互相提醒,互相帮助,共同遵守纪律;- 优秀学生表彰:通过学习成绩、纪律表现等方面评选出优秀学生,并进行表彰,激励他人努力向上;- 上级表彰:学校和班级领导定期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肯定和奖励,鼓励勤奋和自律的行为。

4. 情感教育与角色扮演:- 开展情感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亲子互动和班级活动,增进互信和友情;- 进行角色扮演课程,模拟学生在不同场景下如何保持勤奋和自律,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

三、评估:1. 教师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上课态度,作业完成情况,纪律表现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勤奋和自律程度,并记录。

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第三课第二节

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第三课第二节

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第三课第二节第一篇: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第三课第二节一、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三课恪守道德规范第二节抵制不良侵袭二、教学目的及要求:1、让学生理解网络、传媒和偶像崇拜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正确对待社会文化的影响;2、了解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自觉遵守纪律道德,杜绝违纪行为;3、能运用增强自制力的方法,主动进行自我约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如何开展拒绝沉迷网络的教育(解决办法:教师先要摆正位置,了解学生的需求,以事实为依据分析危害,并给出对策,帮学生戒除网络上瘾);2、怎样看待青春期的异性交往(解决办法:首先介绍早恋的本质特征,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危害,并与不良风气加以区别,提倡正常交往,抵制社会不良风气);3、如何增强自制能力(首先列举一些不良行为,来分析自制力不强的后果,引出自制力的含义和主要表现,分析如何提高自制能力)。

四、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工具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大量新闻报道、传记故事、统计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程安排:(含板书设计)1、课程引入先让同学们阅读本节开头的小案例,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案例中的双方都有哪些过错?然后简单进行分析,指导学生树立是非观念,引出“拒绝沉迷网络世界”这一知识点。

2、新课讲解一、拒绝不良诱惑1、拒绝沉迷网络世界。

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沉迷网络世界的危害,从而正确认识网络、科学对待网络。

引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和新闻报道,让学生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网络虽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也带来了不少困扰;二是青少年极易成为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的受害者,需要加强鉴别能力,科学理性地看待网络世界;三是网络游戏可以适当娱乐,但是还有其他更多更好的舒缓减压方式,同学们应该培养广泛健康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集体活动。

让学生阅读课本87页媒体聚焦,并补充参考书136页的相关资料(1)加以说明。

2、正确对待传媒影响。

先让学生介绍对于自己最有影响力的传媒类型、自己喜欢看的媒体板块,然后联系当前社会上的所谓“热门”节目,启发学生思考现在的传媒信息中有哪些是正确的、积极的,哪些是不良的、消极的,引导学生自觉加强分辨,抵制暴力、色情、颓废、无聊、庸俗等不良信息。

劳动德育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劳动德育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劳动与德育教育二、适用年级:五年级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3. 通过劳动实践,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劳动的意义和实践操作。

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劳动,树立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实践工具(如扫帚、拖把、抹布等)3. 安全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劳动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理解和感受。

(二)新课讲授1. 劳动的意义:- 讲解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介绍劳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 引用名言警句,如“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

”2. 劳动实践:-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清洁活动,如扫地、拖地、擦窗等。

- 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动过程1. 分组与分工:-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区域的清洁工作。

- 每组确定组长,负责协调本组工作。

2. 实践操作:- 教师示范清洁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如扫帚的使用、拖把的拖地技巧等。

- 学生按照教师示范进行操作,注意安全。

3. 评价与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劳动表现进行评价,表扬优秀小组和个人。

- 学生分享劳动心得,交流劳动体会。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劳动表现,总结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

2. 分析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

八、课后作业: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劳动的感悟文章。

2. 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一次家庭劳动,如打扫卫生、做饭等。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劳动德育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劳动德育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劳动德育课程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3.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内容:1. 劳动的基本概念及意义2. 常见劳动技能及操作方法3. 劳动中的道德规范与礼仪4. 劳动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劳动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和经历。

二、讲授新课1. 劳动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教师讲解劳动的定义、类型和意义。

-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劳动现象。

2. 常见劳动技能及操作方法- 教师演示并讲解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桌面等。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技能。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如教室卫生打扫、图书馆整理等。

2.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正确掌握劳动技能。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劳动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劳动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二、讲授新课1. 劳动中的道德规范与礼仪- 教师讲解劳动中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如团结协作、爱护公物等。

- 学生举例说明在劳动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2. 劳动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教师讲解劳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如培养责任感、锻炼意志等。

- 学生分享自己在劳动中获得的成长与收获。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分享自己在劳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表现,如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等。

3. 学生在反思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改进措施。

八、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课件、视频等。

2. 学生准备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等。

小学一年级品德教案培养勤劳和自律的品质

小学一年级品德教案培养勤劳和自律的品质

小学一年级品德教案培养勤劳和自律的品质引言: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至关重要。

勤劳和自律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核心。

本教案将重点讲解如何通过各种活动和教学方法来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勤劳和自律品质。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勤劳和自律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勤劳和自律品质。

3. 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

4. 发展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模块一:了解勤劳和自律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活动:(1)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勤劳和自律的含义,并与学生共同制定勤劳和自律的行为准则。

2. 模块二:培养勤劳和自律的品质活动:(1)讲解勤劳和自律的故事,如《勇敢的蜘蛛侠》等,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勤劳和自律的实践中。

(2)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游戏,如集体合作完成任务、以时间为限制的小组比赛等,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模块三:培养持之以恒的习惯活动:(1)通过制定每日计划表和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分清优先次序,并引导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2)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如按时起床、整理书包等,逐渐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4. 模块四:培养相互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活动:(1)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活动,并鼓励他们分享、帮助彼此。

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2)举办班级集体活动,如文艺表演、班级运动会等,让学生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力量,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品德素养。

三、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其勤奋和自律的程度。

(2)通过平时观察、小组合作和班级活动等形式,评估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2. 反思: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内容,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德育教案(已完成)

德育教案(已完成)

德育教案(已完成)一、教案简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德育的重要性,认识到道德品质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培养学生自律自省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三、教学内容1. 德育的含义与作用2. 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意义3. 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4. 自律自省的重要性与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德育的含义、作用,以及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自律自省等方面的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等道德行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德育,培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习惯,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承担社会责任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德育的含义与作用,引发学生对德育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意义,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事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等道德行为。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德育,培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习惯,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承担社会责任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德育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于德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小组讨论报告,评估他们在团队协作中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设计一份德育实践日志,要求学生在课后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实践德育的行为,以评估他们的行为改变和道德成长。

七、教学反馈与改进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提交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的积极行为,并提供改进建议。

德育劳动教育教学设计模板

德育劳动教育教学设计模板

德育劳动教育教学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2. 增强学生的劳动乐趣与责任感;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意义;2. 常见的劳动技能和操作方法;3. 劳动与生活、学习的关系;4. 劳动安全与卫生知识;5. 劳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阶段:a) 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材和实践工具;b) 整理好教学环境,确保学生的安全和舒适;c) 宣传和介绍本次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 导入阶段:a) 向学生介绍劳动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重要性;b) 呈现一些劳动技能和操作方法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c)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劳动与生活、学习的关系。

3. 实践阶段:a) 组织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劳动实践活动,如校园清洁、种植花草、整理图书等;b) 在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操作方法;c) 强调劳动的安全和卫生知识,让学生了解劳动过程中的风险和预防方法。

4. 总结阶段:a) 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分享和交流,总结本次劳动实践的收获和体会;b) 学生集体讨论,提出对劳动教育的建议和改进;c) 教师进行点评和评价,指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劳动习惯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学生劳动能力的测试和评估,包括技能操作、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2.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3. 教师定期与学生进行面谈,了解他们的劳动态度和习惯的改变。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选择是否合适;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3. 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和学习效果;4.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劳动技能和能力;2. 开展创新实验课程,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3. 组织学生参与劳动比赛和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

德育活动课教案

德育活动课教案

德育活动课教案一、教案背景德育活动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本次教案的背景是为了匡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本次德育活动课的主题是“关爱环境,从我做起”。

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量。

2. 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向学生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如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等。

3. 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预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环境问题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量。

2. 知识讲解:向学生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让学生自己思量如何保护环境。

3.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参预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每一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环境保护活动,并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成果。

4. 总结反思:让学生分享他们参预环境保护活动的感受和收获,引导他们思量如何将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参预度、合作能力和责任感。

2. 问答评价: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评价他们对环境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量能力。

3. 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成果,评价他们的创意和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视频素材:一段关于环境问题的视频,可以从互联网上搜索相关资源。

2. 图片素材:一些环境问题的图片,可以从互联网上搜索相关资源。

《德育》第一册

《德育》第一册

《德育第一册》教案第一课谱写崭新篇章第一节职业伴随人生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社会发展需要技能人才。

2、掌握个人就业要有岗位技能。

教学难点、重点:知道就业是谋生之本,技能是从业之基。

导入新课:阅读教材所提供的节首关于小方的案例,说说对自己的启示是什么?本节前案例取自真实的事例,教师可按下述背景资料作补充说明,使节前案例更加丰富和生动。

注重强调小方的普通和平凡,使学生感到只要自己努力也是完全可以获得成功的。

可采用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的方式,教师的引导性提问可采用诸如:小方获得了哪些成就?职业教育给小方带来的变化有哪些?小方之所以有现在的成就,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看了小方的故事后,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办?案例背景:小方,真名方舒立,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07届毕业生。

曾获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丰田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汽车二级维护作业项目团体赛”冠军。

获得由全国交通业人员资格评价中心授予的机动车检测维修士证书,以及由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汽车维修高级工证书。

大赛结束后,不少企业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希望他能到企业工作。

方舒立毕业之后找到的这份工作与专业对口,劳动强度适中,上班很有规律,也能拿到比较满意的薪水。

谁也没料到,这位技能“武状元”当初选读中职学校时,并不被家人看好。

“当时我妈妈很反对我去读中专,她认为读中专出来以后干的肯定是很苦很累的活,农村人按照传统的观念总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当官的。

”当方舒立最终选择了汽车运用维修专业时,他妈妈更是强烈反对,“她说我们老家那些大排档旁边修车的,不但浑身黑油,脏兮兮的,而且干粗活又很累。

参加全国比赛获得冠军后,家里出现过不少令方舒立哭笑不得的事。

有一次我打电话回家,亲戚居然从家人手中抢过了话筒,问我在广州混得怎么样,我当时就说没什么。

但过了不久,连以前的朋友都发来短信祝贺,说我威风啦。

原来这是方舒立妈妈经常跟邻里、亲戚提起他获奖的事。

在农村,哪家有了喜事都会传得飞快,方舒立终感受到“状元”的惊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增强自律能力
教学要求及目的: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成长中的诱惑及不良习惯对成长的影响,从而掌握增强自制能力的方法。

2、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

3、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抵制成长中的诱惑及不良习惯。

2、教学难点:如何提高自律意识增强自律能力
授课方式: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方法及步骤:
一、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课本内容,根据课本内容及生活中的实际,每位同学准备一则与不良行为相关的小故事(情节要求完整);
2、成立班级调查组,调查组成员根据课本内容制定调查表并在学校展开“你最喜欢的课余生活”的调查;
3、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

二、导入新课(3分钟)
播放课件“一个技校生的故事”(自画漫画)并提问:故事中的画面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熟悉?这样做妥当吗?为什么?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实践体验,掌握知识
(1)抵制成长过程中的诱惑(12分钟)
①播放课件“丰富的课余生活”(在校园内拍摄)并提问:这些课余生活哪些对你最具吸引力,为什么?
②班级调查组作调查报告,报告调查的结果。

③教师对比学生回答和调查结果小结并板书相关内容:
最具吸引力的课余生活是:网络游戏、看电影、观看演唱会等。

④教师:这些活动是十分精彩诱人的,但如果抵制不住诱惑就有可能使我们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及心理健康,甚至会诱发犯罪。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80-85页的内容,归纳出
抵制成长中的诱惑的方法。

⑤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1>拒绝网吧,防止迷恋电子游戏,<2>正确对待传媒文化,<3>理性面对偶像崇拜。

(2)抵制不良行为的侵袭(30分钟)
①学生思考: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不良行为?
②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不良行为包括打架斗殴、偷窃、赌博、吸烟酗酒、早恋等。

③请四位平时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讲讲他准备的与此相关的小故事。

(有因为抽烟引起火灾的;有因为早恋导致打架斗殴的;有因为赌博被学校处分的;有因为偷窃被警察带走的……)
④小组讨论:这些不良行为对成长有何影响
⑤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发言小结并板书不能自觉抵制诱惑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影响我们健康成长。

既然这样,同学们是不是就该远离网络,与异性同学老死不相往来,如果不是,那又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增强自律能力。

2、对比讨论,提高意识(25分钟)
①大脑风暴,出示《任务书》:假如你是他,你怎么办?
四组同学分别讨论四个问题:当学习任务繁重的时候,面对网络的诱惑,你如何克制自己?当你对异性同学发生好感的时候,你怎么办?你深深知道抽烟会影响健康,当有人给你递烟的时候,你怎么办?当好朋友被人欺负向你求救的时候,你怎么办?
①小组讨论并选择出最好的三种方法与同学分享(教师加入到讨论中去,让学生对比了解成年人的处理方法。


②教师小结并板书增强自律能力的方法:
<1>自我管理:运用自我意识对自己进行制约和激励;
<2>自我教育:是一种自省、自励、自知、自强的行动;
<3>自我控制: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加强思想修养,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学会对不良行为和不良诱惑说“不”。

3、分析讨论,感悟升华(10分钟)
(1)设置问题:在没人监考的考场中,如果恰好有你不会做的题目答案;在你匆匆赶路遇到红灯亮时,如果恰好没有交警;在周围无垃圾桶的公共场所,如果恰好你要扔垃圾,你会怎么办?
(2)学生回答并讨论为什么会有不同表现
(3)教师小结:《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一次,昌邑官员王密带十万黄金,深夜去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人知。

”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何谓无人知?”同学们,真正自律的人就像杨震一样,不管有没有他人在场都会遵守一切规章制度,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也能做一个像杨震一样自律的人。

四、总结(8分钟)
①每组派代表总结对自律的认识;
②教师总结强调重难点。

(背景音乐:三字经配乐朗诵)
五、布置作业(2分钟)
观察同学当中存在哪些不良习惯,你将准备如何劝说他(她)?
六、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