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课程学科深度融合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2015年3月30日,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
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今天,这个概念体系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
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
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
落到学校教育上,还需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的问题。
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为“教育”。
另一方面,核心素养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
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统整。
比如“语言素养”,它并非专属语文一家,体育课也有——有可能只是手势、眼神,一个快球、快攻,现代社会中,人们有效交流的非文字信号能力也是“语言素养”。
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必须改变中小学评价以知识掌握为中心的局面,必须建立完善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体系,并与之相配套的课程评价标准。
二、课题界定1.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到近、现代中国陶瓷艺术在世界上已风光不再,甚至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出现了一定的差距。陶瓷艺术要发展,陶艺教育是关键。在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及至我国的台湾 “陶艺”早就走进了大、中、小学课堂,并开展得有声有色,国内中小学陶艺教学在前几年还是比较冷门,经过近几年素质教育的改革,陶艺教学得到了大力的带动和推广。但是陶艺教学也有一些学校在实施过程当中很不如意,实际教学状况令人感到遗憾和担忧。而国内不少学校也在为陶艺教学烦恼, “上海市中小学陶艺教学现状调研报告”显示,上海市中小学陶艺教学的普及率不够高,在所调查的14个区县中,宝山、崇明等区县只有一至两所学校在开展陶艺教学,甚至还有4个区存在空白。
要想弘扬我国的陶艺文化,把陶艺引进中小学课堂,并把陶艺教育与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究和尝试。我校从2009~2010学年度起,逐步开设六、七年级陶艺课程,通过每学期两至三节课的形式进行探索,并从2010年开始把《陶艺》作为校本开发的课程。让学生在看看、想想、做做、玩玩中提高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一、编号JXKT-ZH-04-004课题开题及中期检查情况本课题自2014年9月17日批准立项以来,在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取得大量基础资料的基础上,课题组人员进行研讨论证,精心设计研究方案,征求专家意见,认真撰写了开题报告,在县教学研究室的教研员、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县课题指导专家蔡凤琴、陈玉玲、徐月枝等人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
2014年11月29日在县崇岗九年制学校召开了开题论证会,县教体局领导、县教研员、课题组成员、崇岗九年制学校全校教师共有80多人参加了会议。
课题主持人代表课题组做开题报告,教研室专家蔡凤琴老师、徐月枝老师和陈玉玲老师对课题做了充分的论证和指导,并与课题组成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提问答辩。
专家提出意见如下:1.选题好,有研究价值。
安全教育无小事,对安全教育的抓手和载体进行开发和研究,开发安全教育校本教材,能进一步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本课题以研究我校中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为起点,在分析当前中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现状与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反思已有研究理论脱离实践指导的现状,力图优化中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构建有效安全教育的多种策略,并将之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从而为学校开展中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保护工作和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2.研究思路清楚;开题报告重点说明了研究思路和具体计划,课题计划实施过程中具体的技术线路;采用的主要方法、研究的设计、主要措施(分阶段与步骤)、研究人员与研究任务落实、可能有创新的地方。
充分考虑完成课题的有利条件、所遇困难及解决方法。
并对完成课题的难度做出客观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争取得到专家或同行的帮助,找出解决办法。
课题执行方案:1.课题的准备阶段(2014年5月--2014年7月)(1) 全面收集整理国内外文献资料,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培训实验教师。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本课题问题的提出。
为了适应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个性化和综合素养教育已成为当代建构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基本趋势。
在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7月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均对学校开发美术校本课程作了明确决定和要求。
特别《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要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有组织地进行调查、了解,充分加以利用,积极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
为此,我们应把以上各阶段的决定和要求作为最有力的研究背景,来弥补农村学校不能完整按通用教材实施美术教学内容。
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在美术综合探索领域,尝试开发适应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农村美术校本课程。
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学习探索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创设良好的探究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尽量在学校原有基础上突出校本的课程特色,尤其在充分尊重学校师生的个性以及学校和社会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上下工夫。
使之更好地成为国家、地方课程的补充,更好地达到提高学校美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因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专家学者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使我们对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有了一定的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本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这一思想波及到世界上众多的国家,产生了“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支配下的多种多样的操作模式,它已成为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趋向。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第一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暨武汉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 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武汉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
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
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
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武汉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范要求。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
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范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
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范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程校本化的开发与实施研究_基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_朱洪翠
识的眼光发现闪光点,更有利于城市学生体会外来学生的吃苦耐劳、淳朴善良的精神品质,增进不同区域学生的沟通交流、理解合作,真正实现教育的和谐共生。
三、区域开展融合教育的成效外来学生与城市和谐共存,这是一个社会性的大课题。
杭州市江干区在实施过程中,重视环境营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多方作用,有效改变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增进了学生间的互动交往。
区域开展融合教育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使学生适应并慢慢爱上了学校,爱上了这座城市。
二是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充分体验了他们的艰辛,意识到作为教师要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一份关爱,从而增强了责任感。
据统计,江干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天成教育集团,45%以上的教师获得过区级以上荣誉。
三是提高了区域教育质量。
随着《新市民子女初中作文“评改共同体”建构和实施研究》等3项课题获市级立项,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专题研究,整体提升了区域的教育教学质量。
天成教育集团的学生,仅2013年就有100余人次在区级以上比赛中获奖,23人保送进入杭州第二中学。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日益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核心课题。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其教师是否具备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能力,成为了判断学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然而,在基础教育领域,一些学校的领导和一线教师对于课程校本化概念、课程校本化开发的关键影响要素、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成功路径并没有形成清晰的理解和认识,这无疑将阻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运行成效。
因此,本文从如何赋予理想的课程现实的力量的角度,尝试提出课程校本化的概念,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框架,解读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路径。
以期抛砖引玉,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运行提供些许建议。
一、“课程校本化”的界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实行有指导的逐步放权,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课题成果公报
课题成果公报(3000字-5000字)课题名称:农村初中数学数字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yjjy12E063课题级别:一般课题学科分类:数学课题负责人:陈泽宁数学中学高级广东省台山市任远中学主要成员:邓艾衡、陈燕洪、黄振克、许清梅、陈兆宏、黄晓能、何照灯、汤伟平、邱钊锐、陈幸前、李锦明、赵国锋、李伟达正文:一、内容与方法本课题的研究以下的内容:⑴对于校本课程数学化资源库的建立,要将其分为三大模块,每一模块相对独立。
⑵创建成新型的学习形式,这种新型的学习形式,要有相对应的学习策略,通过研究,这种策略应得到不断的修正和完善。
⑶形成新型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促进作用,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起到推动作用,能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
⑷探讨新型的家校互动形式,这一形式既能促进家长与孩子彼此关系和谐发展,又能促进家校交流沟通。
课题采用调查法、文献法、案例法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研究。
二、结论与对策我们在第二阶段:分步试验阶段(2013年4月—2015年1月)中,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法、案例法以及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预备实施以下工作:⑴、在台山市任远中学网站[/]中呈以下现栏目:(如右下图)①“数学校本课程研究”模块:相关理论知识、教师的教学设计、研究课题、论文、讲座等。
②“校本课程题”模块:如“一笔画与七桥问题”等,这是对教材知识的有效扩充。
③“数学校本课程论坛”模块:便于智力型讨论、贴图讨论,便于师生、生生、家校交流沟通,让他们畅所欲言来解决有关问题。
④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增加了《数学文化及其应用》这一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⑵、开发了“数学校本课程研究”这一模块,其中包括数学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案、教案、课件、论文、课例反思、个案分析等内容。
⑶、教师利用数学校本课程资源库进行数字化教学,形成新型的数学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
⑷、学生利用数学校本课程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形成新型的数学校本课程的学习模式。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公民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怎样培养出具有知识综合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型人才成为了教育的主要问题。
单一国家统一的人才评价模式,已经脱离了本地教育的实际情况。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国家适时推行了课程改革政策,正式确定了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国家课程大一统的局限性,真正赋予了学校、教师合理而充分的课程开发自主权,这对学校、教师既是机遇,同时更是挑战。
学校校本课程的设置可以真正的与当地社会与经济的具体情况相联系,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行开设和安排。
积极的、有创造性的根据设定的校本课程目标研究制定出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方案,并利用学校能提供的一切有力条件真正的开展校本课程,这是落实校本课程的重点与关键。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在课程建设中,应凸现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学习方式与过程要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唤醒自主意识,改变被动接受,鼓励主动探索。
因此,我们的视角主要着眼于构建一种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给学生以充分的民主与自主性的课程及其生成模式。
其本质是现代教育中课程与学习主体(学生),课程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重构,是教学课堂、师、生教学生活、教与学的方式、学生学习要素及学习能力的重构。
既然我们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就不能目中无人(学生),必须从学生的需求与特点出发。
当今的中小学生由于处在社会变革时期,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兴起,多元文化的传播,使他们思想活跃,观念开放,充满自信,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呈现出迅速觉醒的状态,自我概念水平较高。
反映在学习上,他们希望学得主动,学得生动,尤其崇尚民主,渴望自主,他们追求新的现代化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追求能在学习中扬己所长,用己所长。
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给他们更大的可选择性和自主性。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江山市江东小学课题组*[摘要]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之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正成为学校现在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本课题研究以美术教学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和具体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效果及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几方面阐述了基层美术教师依托当地的社会资源,结合学生的年龄和个性差异、学校的传统与优势等因素,通过搜集素材来新编或改编教材,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美术修养,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校本课程社会资源整合学生发展第一部分背景及意义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重点转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取向。
标志着“校本课程”真正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建设的重点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课题组负责人:何耀胜报告执笔者:何耀胜其他成员:姜建忠、陈军、林敬华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使课程更加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特点,从而提高课程的实效,它是国家和地方课程有利的补充。
《美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在《美术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并重。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本次美术课程改革的最主要的突破点在于”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学习,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旨在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美术,引导他们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结合。
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验与评价》——课题实验研究结题报告安徽省芜湖市师范附属小学唐晓俐摘要: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验与评价研究是由芜湖师范附属小学林明主持的安徽省2005年度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安徽省教育厅教科研【2005】1号,课题编号JG05141)。
课题在2005年3月正式开题,通过论证后正式启动。
前期主要是理论学习和探索,后期主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和评价,取得了研究成果。
对照开题报告制定的研究目标和任务,业已完成。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实验评价一、课题提出背景:(一)新形势下学校再发展需求: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没有特色,就缺乏生机和活力,特色教育是我校的一大亮点。
我校自1995年以来本着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为目标,一直以兴趣小组和专长班的形式开设诸多的学校特色课程,如:微机、奥数、英语口语、故事、古诗欣赏、科技制作、剪纸、刺绣、缝纫、礼品包装、舞蹈、国际象棋……同时还有学校特色活动,如:校园吉尼斯、大课间活动、安塞腰鼓、信息素养培养等等,为我校“结合学校特色,开发建设学校课程”的课题研究奠定了有力的基础近年来学校发展遇到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我们就“如何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进行了论证:学校的特色课程开发与建设是我校特色,我们有这方面的条件和优势。
适逢新的课程改革在课程开发与建设上给学校更大的灵活性,为我校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我们受课改启发和专家指点,决定结合学校特色以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为支点,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着陆点,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
(二)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作为“三级课程”的结构,其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校本课程,我们理解为:一是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开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化应用,如数字化教学、在线学习、教育数据分析等。
这些新技术和新应用给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3. 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影响分析。
(2)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信息技术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的应用实践。
(4)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实效评估。
4.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以深入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相关问题。
5. 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信息技术环境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影响,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和实际操作指导,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6. 研究内容与进度安排
本研究按照以下进度进行:
(1)前期调研和文献综述:1个月。
(2)数据采集和分析:3个月。
(3)研究成果撰写和论文答辩:2个月。
7. 预期成果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等,向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和实际操作指导,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二、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丰富德育课程内容: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能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使德育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践型德育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和成长,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将不断学习、探索和研究,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形成学校德育特色: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开发的,能够彰显学校的教育特色和办学理念,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确立课程目标:明确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确保课程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设计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设计具有趣味性、实用性和教育意义的课程内容。
组织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德育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和成长。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同时根据评价结果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
加强教师培训: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资源整合与利用:充分利用学校内外资源,如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等,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
反馈与改进:及时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反馈意见,对课程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不断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四、结论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小学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选题1.选题的意义:科技推动教育,知识改变命运,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智能机器人飞速发展的时代。
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教育走入中小学学生课堂即将成为可能和必然趋势。
此外,这项活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首先,它提供了一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与前沿研究相结合的生动形式,而且内容本身也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实践性、探索性和综合性,易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同时,也是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2.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非常看好智能机器人教育对未来高科技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尤其对年轻一代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他们在中小学教育中都不同程度地对学生进行智能机器人知识的教育。
例如,介绍机器人的由来,要求学生搜集各种机器人的图片、小说或录像等资料。
让学生分组讨论有关机器人的功用和局限性及可能对人类产生的影响等问题。
这些内容主要穿插在科学概论、社会研究和计算机概论等课程教学中进行。
在国内,智能机器人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渗透已有呈加速度发展的趋势,智能机器人事业和教育事业同时面临跨越式发展的极好机遇。
如果说上世纪末我国“863”高科技发展计划把“普及机器人文化”作为我国发展机器人事业的一项战略措施,那么到了新世纪,普及机器人文化也将越来越成为促进教育创新的一个战略性手段。
我市的许多学校也都开展了机器人的活动,但是这些学校智能机器人活动都以校内科技活动小组或者竞赛小组的方式出现,并没有真正进入课堂教学。
我校在2004—2007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中将大力开展科技特色教育,机器人教育是其中一部分,根据实践经验、师资水平和学生发展需求等因素,决定将它作为独立的课程纳入小学日常教育教学中,开展把智能机器人引入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个新的舞台。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总目标:以校本课程建设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开题报告
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由我们课题组申报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经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被立项为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现由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提出课题的研究方案,正式开展研究工作。
在此,请各位专家和领导进行评议和指导,也请课题组成员加以审议。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一)课题的提出1.开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是适应新课改的客观要求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管理的重要容,是高中新课改的重大变革容之一。
其基本定位是:按照国家新课程计划发展精神,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发展需求,充分利用本地和本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并促进其个性化发展的特色课程。
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学生成长及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从国际比较看,实践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另一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
”本课题的研究是将两者整合为一体,在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既要突出新课程改革理念,又要体现家乡乡土文化特色,使二者珠联璧合,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浓厚的“乡土味”,“家乡气”,使教师树立起乡土文化和生活中处处有课程资源的观念,以便创造性运用家乡乡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新课程观,从而不断使课堂教学充满新意,让课堂教学生机盎然。
2.挖掘社区课程资源,是传承乡土文化的迫切需要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峰峰文化独具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载体。
我们峰峰乡土文化有千年悠久的历史,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享誉中外。
峰峰有全国、省、市级文物23处,是我省的文物大区之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1处,第二个王看苇子灯也已入选国家级,也即将成为又一处国家级的非遗。
如众所周知的磁州窑文化,历史上就享有“南有景德、北有城”的美誉。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孕育出古老灿烂的中国磁州窑文化;她不仅在国际上有影响,而且它还是双料的“国保”,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研究背景高中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和学生特点,自主设计和开发的一系列课程。
其目的在于满足学生的多元化研究需求,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研究成效。
然而,目前在实践中,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仍面临一些挑战。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分析现有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以促进高中校本课程的发展与实施。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高中教师和学生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看法和体验。
然后,选取几所高中进行案例研究,深入了解其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情况。
研究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目前高中校本课程开发还不够系统和规范,缺乏统一的教学设计标准和评估指标。
2. 高中校本课程的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包括师资力量不足、时间和资源限制等问题。
3. 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参与度和研究兴趣普遍较低,需要进一步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研究建议基于以上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策略:1. 制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标准,为教师提供规范和指引。
2. 加强高中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3. 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包括教材、教具和技术设备等,以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4. 设计多样化和实用性强的校本课程,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对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进行了探索与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策略。
这些策略有助于促进高中校本课程的发展与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仍然需要进行,以不断完善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课题《农耕文化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农耕文化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结题报告
,不要有重复的句子
近年来,科技进步加速,文化融合加强,让我们的社会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迹象,农耕文化的弘扬更显得十分重要。
2018 年,我校经过全面研究,开发了基于
校本课程的农耕文化研学旅行活动,此次研学旅行活动旨在通过有系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亲身熟悉农耕文化及其本质,从而加深他们学习以及生活各项技能的能力提升。
此次研学旅行活动中,学生们参与小班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各类农耕文
化遗址,能够从传承下来的农耕文化的实物、书籍、别的文献中获知其发展历程及历史价值,从而加强他们对地域特色审美形态的感悟、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此外,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还可以参与实地考察、采集及研究农耕文化地理信息,丰富自身知识,提高注意力、分析思考和写作能力。
在开展过程中,活动现场秩序井然,学生们听从老师的指示严格遵守规定,通
过开展实践活动,专业能力、文化修养全面提升,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乐此不疲、乐观向上。
总而言之,此次农耕文化研学旅行活动以让学生们对农耕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
解和了解为宗旨,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研究活动中融入许多小活动,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农耕文化、加强体验,最终得以顺利实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中小学生健康饮食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课题研究总结
中小学生健康饮食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
施课题研究总结
简介
本课题通过对中小学生健康饮食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开发了一套适合各个学段的校本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健康饮食惯的养成和发展。
调研结果
通过对中小学生健康饮食现状的调查,发现学生的饮食偏好和惯比较不健康,容易导致肥胖和营养不良等问题。
此外,部分学校在饮食教育方面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训练,存在着师资力量、课程内容和实施方案的缺陷。
课程开发
本课程的开发团队涵盖了教育学、营养学、心理学和医学等学科领域,通过多次讨论和研究,最终制定出了一套适合各个学段的
校本课程。
课程包括饮食调查、食品安全、营养均衡和烹饪实践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健康饮食的相关知识,培养合理的饮食惯和饮食文化,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实施效果
通过对课程的实施和学生评价的调查,发现本课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健康饮食知识的研究和养成,改善学生的饮食偏好和惯。
部分学生也表现出了对烹饪实践环节的浓厚兴趣,同时对饮食文化的认知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结论
中小学生健康饮食教育课程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应该引起家长和学校的重视。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可以更加贴近学生和现实生活,也具有教材和内容的选择和调整的灵活性和可塑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暨武汉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武汉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
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
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
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武汉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范要求。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
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范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
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范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是新时期的教育目标,本课题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教育实践意义。
(四)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决定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时也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
当前,教师课程整合、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能力等专业能力的提高,已迫在眉睫。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具有普遍的探索意义。
(五)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基础教育的新课题,虽然全国各地都在开展,但以往“高度集中”的课程制度使得基层教育工作者缺乏系统的课程开发理论与经验,造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盲目与无措。
本课题就开发与实施的策略等问题展开研究,希望为校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基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上述背景,我校以基础教育新课改实验为契机,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为着力点,开展以社会资源为载体、以教师资源为依托、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校本课程建设,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创建以东湖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教育,服务城市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与基本过程: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全面科学地认识校本课程的内涵和外延,认真分析当前国内有关校本课程研究的成果和学校开发与实施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确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
其次,对我校现有师资力量、地域教育资源进行准确调查分析,拿出特色校本课程《我爱江城东湖美》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同时对学生校本课程学习现状及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供课程开发决策参考。
第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校校本课程进行规划、对教育资源进行开发、整理、分析,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两类《校本课程纲要》、《开发建议》等,组织编写校本课程资源包,构建校本课程体系,针对开发过程中的普遍性、代表性、本质性的问题,进行开发策略的研究。
第四,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试点拿出实施建议,然后在全校展开,全面实施校本课程,针对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方法问题,进行实施策略的研究。
本课题定位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增强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研究具有操作性、可行性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形成具有东亭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该课题2006年5月8日经中国教育学会正式批准立项后,举行了开题论证会。
学校首先调整组建了课题组,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培训,在理顺关系的基础上建章建制;然后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对地域教育资源、学校教师资源进行梳理,形成了特色校本课程《我爱江城东湖美》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同时针对两类校本课程模块内容的设定,对学生进行了需求以及水平的调查评估。
此后研究工作全面铺开,课题组运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先后进行了开发策略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二、研究的结果分析(一)研究确立了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制定了《开发与实施研究总体方案》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始终秉承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重在学生的实践体验;为了学生的素质发展。
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应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根本宗旨,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使学生成为校本课程的主体。
课程的开发基于学生的经验和成长特点,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社会生活实际,将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到教育活动中去,使学生特长与综合素质得以逐步提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学校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为了使研究工作科学、有序、高效的进行,制定详实的开发与实施方案是重要前提。
为此,我们研究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它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体性设计,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二)根据研究的总体方案,对课程资源与学生需求进行了调研分析校本课程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校本课程的资源基于教师、基于学校、基于社区。
为了充分发挥本校的传统和优势,挖掘学校的各种潜力,让学校教育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更彻底地释放出来,就必须进行课程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为此,课题组在实施开发前,就当前国内有关校本课程研究的成果、学校开发与实施的现状和学校教师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参考武汉市《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东湖史话》的基础上,对学校所处地域——东湖风景区的教育资源进行了全面调研,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
这是我校特色必修课开设的重要依据。
同时,校本课程是一门以满足学生个体需求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的课程,因此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就是我们开发的方向。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形成之后,开展了“学生对校本课程开设的现实需求调查分析”,为我们特色必修课与兴趣选修课各个模块的设置提供了参考。
(三)研制了两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为资源包的编写提供依据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必须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它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国家与地方课程有课程标准,校本课程也应有课程标准,当然,在不够成熟时可称为课程纲要,我校暂定名为《课程纲要》。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结合地域教育资源,学校与学生实际情况,学校课题组于2007年9月制定了特色必修课《校本课程纲要(试行稿)》。
2008年元月,学校课题组在参照上述精神,考虑教师特长、学校教育资源(主要是教学硬件设备)、学生兴趣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了兴趣选修课《校本课程纲要(试行稿)》。
这两个纲要均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评价建议等五个部分,分别对校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总目标、分目标、不同阶段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教学及评价方法等作出了具体的阐述。
两个纲要的制定给教师进行具体内容的开发与实施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指南。
(四)研究撰写了《校本课程资源包》,为师生的教学提供模本与素材1、拟定资源包编写建议从调研分析和需求报告可以看出,学校周边的教育资源浩瀚如海,学生的需求包罗万象。
教育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量非常巨大,如果没有收集线索引导,将是无法完成的。
于是由课题组核心成员担任组长,拟定了两类课程模块资源包的编写建议(大纲性质),《建议》从编写原则、编写结构、编写体例三个方面对校本课程资源包的编写提出了建议与要求。
2、撰写资源包具体内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与《资源包编写建议》,课题组组织开发教师撰写了多种板块的资源包。
从2007年9月到2008年9月,历经了教育资源的收集汇编、整理分类、开发撰写三个阶段,最终形成特色必修科1——9年级共五大板块、90个主题、302个课时的《资源包》;兴趣选修科3大板块19个主题,285个课时的《资源包》。
板块资源包内容包括:教学主题、活动目标、内容素材、教师指导建议以及教学设计参考等。
在资源包里,内容以教育专题的形式呈现,以给教师提供参考素材为主。
这一设想旨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激发实施教师的再开发潜能,促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断完善,同时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由于资源包的内容需要不断加以补充、修改、调整、完善和更新,因而校本课程的资料就不能以固定的教材形式呈现。
为了适应这一态势,我校开发出的资源包是以活页式“资源包”的形态出现的。
这样做,既符合节约精神,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是完全符合国家教育部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定要求的。
(五)通过研究我们探讨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策略校本课程开发,必需考虑实际操作的基本程序与方法,预想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出若干对应的方案,再根据开发工作的推进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完成开发任务,达成开发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成效。
我们探讨出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与方法是:1、加强领导,成立组织为了确保课程的有序开发与实施,由科研室策划,学校成立了以行政校长、书记和教学校长为核心的领导机构,以教导处、政教处、团支部等部门负责人及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为组员的14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组,并组成为学校课程审查与指导委员会。
2、全员培训,建设队伍教师始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与主导力量,离开了教师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校本课程开发不可能取得成功。
另一方面从课程开发主体来说,社区工作人员、景区工作人员及学生家长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