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小说考点分类练(一)概括分析类强化训练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概括情节型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概括情节型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概括情节型续表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

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

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

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

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

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

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

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

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2020年高考语文之小说阅读必考题型精讲精练专题1:情节概括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之小说阅读必考题型精讲精练专题1:情节概括题含答案

小说阅读必考题型之情节概括★★必备知识★★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小说内容的试题。

【题目设定方式】(1)请围绕主人公梳理小说的基本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 请依次加以概括。

(3)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4)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

【解题思路展示】思路一:根据结构来梳理事件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阅读时先给文章各段标上序号来划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

思路二:根据场景来梳理一般一个场景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

小说中的场景就是不同时间下人物活动的场所。

思路三:根据线索来梳理线索是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

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

高考考查的小说往往较简单,线索也趋向于单线式结构。

【答题模板展示】模板一:完整叙述的答题模板按照“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缺失,尤其是“何人”“何事”不能少。

“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模板二: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的答题模板按照“某人做了什么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当文本故事较复杂、关涉人物较多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

注意把握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括,做到前后贯通。

★★经典例题★★一、(2018年全国卷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有声电影老舍二姐还没看过有声电影。

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论。

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此之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也。

她以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

不然便是当电人——二姐管银幕上的英雄美人叫电人——互相巨吻的时候,台下鼓掌特别发狂,以成其“有声”。

她确信这个,所以根本不想去看。

但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她才想开开眼。

专题01 标题作用-新教材高考语文小说分类训练(教师版)

专题01 标题作用-新教材高考语文小说分类训练(教师版)

2023年高考语文小说分类训练(一)小说标题作用分析题小说标题的拟题很有艺术性,往往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它的作用主要有:①交代主要人物形象;②概括小说主要事件、推动情节发展;③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④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⑤揭示小说主题、深化主旨;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引发读者思考;⑦一语双关,画龙点睛地点明小说的主题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好东西在哪里黄建国胡军胜在外头打了两年工,然后回来了。

他对人说:“城里好是好,但好东西全是别人的。

好吃的好喝的是别人的,女人是别人的,轿车是别人的,连拉屎尿尿的地方都是别人的。

好有什么用?不如回到村子里,我是我自己的。

”话虽这么说,可过了几天之后,胡军胜觉得梅庄其实很没有意思。

梅庄跟其他村庄一样,早上天一亮,家家打开头门,用扫帚在门前划拉几下,接着,你出来我进去,一整天忙忙碌碌的不知干些啥名堂;太阳一落山,暮色四合,家家门户紧闭,街上一片漆黑又悄无声息,好像整个村庄钻到地底下去了,好像地球上没有这个村庄了。

所以,胡军胜觉得梅庄真的很没有意思。

上午十点多钟,胡军胜走出家门,穿过街道,离开村子径直到北边的阳峪岭去。

他想在那儿寻一阵子清净。

事实上家里也够清净的,麦子已经下种,又没有别的事情可做。

不过,胡军胜不喜欢家里的感觉,因为他父亲胡庄庄总吊着个长脸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不时为布尔山羊的事唉声叹气,让人不舒服。

节令已过寒露,搭眼望去,四周一片乱糟糟的。

果园的树叶还没有落尽,玉米杆横七竖八地散落在地里,麦苗只探出一点黄芽,连土坷垃都遮不住。

胡军胜不看地上,看天空。

他看见空中有一只鸟在飞,他仰起脸朝它吹了一声口哨。

翻过底角沟,又过一道梁,沿着一条弯曲的小路就到阳峪岭的最高处了。

胡军胜找到一个合适的斜坡半躺下去,用胳膊肘支着头,眯起眼打量梅庄。

他从来还没有隔开这么一段距离认真地打量过梅庄呢。

冬天尚未到来,太阳依然温暖,明亮的光线如同绸缎一样又柔软又光滑。

2020高考语文二轮培优新方案精练:小说考点分类练(一)+概括分析类(环境特点概括、形象概括分析)

2020高考语文二轮培优新方案精练:小说考点分类练(一)+概括分析类(环境特点概括、形象概括分析)

小说考点分类练(一)概括分析类(环境特点概括、形象概括分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分)二十朵丁香花包利民从她记事起,就已经有了门前的那几棵丁香树了,每到春天,艳艳地开满了粉红的花,空气中流动着淡淡的清香。

她从小就喜欢丁香,常常在一簇簇的花丛中寻找有五个花瓣的花朵,传说五瓣丁香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好运。

是的,她是那样的幸福,她一直深信那是门前的丁香花的福荫,因为五瓣丁香极少见,而她却总能在花开的时候找到几朵。

父母对她宠爱而不溺爱,而家庭条件也很优越,因此她比别的孩子更独立更快乐。

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她走过童年,走过少年,走进了大学的门槛。

去外地上大学,父母只有一个要求,很郑重地提出来,寒暑假可以不回来,但丁香花开的时候一定要请假回来住几天,不管多么忙。

她虽然有些不解,可还是答应了,而且,她也喜欢那些花,毕竟陪伴着自己一起长大,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上大学的第一个春天,母亲给她打电话,告诉她门前的花已开了。

于是,她坐了一天的火车,回来看那些花。

未到家门,香味便已弥漫过来,而那些花,映得她心里暖暖的。

她知道,其中一定有几朵五瓣的花在等着她去采摘,那是她幸福的使者。

而父母,就站在门前对着她微笑,从小到大,每次从外边回来,都是如此。

在家里住了几天,她便返校了,带着一种依依的心情。

第二年,她依然在春天回来。

花依旧,而心情却有了浅浅的感伤。

因为她无意间发现了一张她小时候的照片,可能还是未满月时照的吧。

而抱着她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

她问母亲那人是谁,母亲说是一个远房的亲戚,而她却清楚地看见了母亲一瞬间的惊慌。

她便忽然想,自己该不会不是父母亲生的吧?带着疑惑,她离开家回到学校,这是第一次离家时脸上没有笑容。

不久,母亲给她打来电话,告诉她,她的确是他们抱养的。

那一瞬间,二十年来从没有忧愁的她,眼中蓄满了泪水。

母亲又说,那几棵丁香树,是她的亲生母亲栽下的,在她出生后不久。

她忽然明白,为什么自己那么喜欢丁香花,因为它传递着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从生她的那个女人手上,把美丽与哀愁传递到她的眼里,她的心上。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专项训练及详解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专项训练及详解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专项训练及详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汽笛·布鞋·红腰带陈忠实①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

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禳祸乞福的吉祥物。

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30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

领着他们去报考的是一位40多岁的班主任,姓杜。

②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

③为了这第一次走出家门三公里以外的旅行,他昨夜激动慌惧得几乎不能成眠。

他肩头挎着一只书包,包里装着课本、一只毛笔和一只墨盒、几个混面馍馍,还有一块洗脸擦脸用的布巾……却连一分钱也没有。

④开始,他和老师、同学相跟着走,大约走出十多里路也不觉得累。

后来的悲剧是从脚下发生的。

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来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上磨出红色的肉丝淌着血。

母亲纳扎的布鞋鞋底经不住砂石的磨砺。

当他看到脚后跟上的血肉时便怯了,步子也慢了。

杜老师和一位大同学倒追过来,他立即擦干了眼泪。

抬脚触地时的痛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脚跟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

⑤他已经看不见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

他终于下狠心从书包里摸出那块擦脸用的布巾包住一只脚,踮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一段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巾倒过来再包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

他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一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窝……那些纸张更经不住砂石的蹭磨,直到课本被撕光,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

⑥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

⑦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惊惧慌乱而茫然四顾,终于看见一股射向蓝天的白烟和一列呼啸奔驰过来的火车。

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火车,第一次听见火车汽笛的鸣叫。

列车飞驰过去,绿色的车厢,绿色的窗帘和白色的玻璃,启开的窗户晃过模糊的男人或女人的脸,还有一个把手伸出窗口的男孩的脸……直到火车消失在柳林丛中,直到柳树梢头的蓝烟渐渐淡化为乌有,直到远处传来不再那么令人震慑而显得悠扬的汽笛声响,他仍然无法理解火车以及坐在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坐在火车上的人瞧见一个穿着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后跟的乡村娃子会是怎样的眼光,尤其是那个和他年纪相仿已经坐着火车旅行的男孩。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概括分析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概括分析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学案2 概括分析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考点解读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 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展开的描写,主要是交 代人物活动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它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 大至城区地区。它涉及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装饰布置, 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等。 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 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展开 的描写。
东卷 自然的规律;③以此结尾,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④照应开头,
使文章结构完整。
2012· 江苏卷
《邮差先生》
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答案: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
《“这是你的 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
战争!”》
现人物的作用。
2011· 江苏卷
答案:(1)深刻寓意:①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 战事紧急,形势严峻;②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 高洁品格。 (2)表现人物:①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 的沉重心情;②萧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失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 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③澹台玮走入腊 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其坚贞人格。
2.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类型
自然 环境
社会 环境
作用
①表现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渲染故事气氛。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奠定感情 基调。 ③烘托人物形象。环境是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和背景的,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 复杂的性格,而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④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 据,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 ⑤暗示社会环境。优秀的作者, 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 情,为读者提供一幅社会历史图画。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被当作社会环境的暗示。 ⑥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 真考察。

2020普通高考语文 小说阅读理解题相关知识与解题技巧

2020普通高考语文  小说阅读理解题相关知识与解题技巧

2020届普通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相关知识与解题技巧一、情节题题型一情节概括题4大解题技法:1.结构连贯法、2.场面连贯法、3.线索连贯法、4.细节连贯法题型二情节手法题1.悬念: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2.抑扬: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3.照应:又叫呼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

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4.伏笔: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

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5.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6.衬托: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7.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

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8.突转: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

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9.线索: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

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线索一般有单线和双线两种。

寻找线索时,主要借助小说标题、小说中的关键词(体现“人物出场、时空变化、事件演变”的词语)等。

①小说线索安排的作用:可使小说结构清晰,情节集中;可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

②小说的明线与暗线明线:就是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

高考语文全国卷小说知识点总结(带例题)

高考语文全国卷小说知识点总结(带例题)

小说阅读知识点归纳一、围绕题目设题小说标题作用题1.看标题内容,包括标题的本义和深层含义:交代小说的主要对象、概述文章的主要事件,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时间、地点、背景),渲染氛围;2.艺术手法:是否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如比喻、象征、一语双关)3.如果是写人的文章,要思考与人物的关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显示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4.思考题目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否线索,贯穿全文,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是否暗示、推动情节的作用。

5.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主旨,阐明文章中心,能否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否是作者的情感的触发点;《伟大的母亲》6.分析其效果,是否达到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等。

典型例题1.“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①标题一语双关(或反讽)。

②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或流派、风格、理论),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

③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事,但这“丑”下面却隐藏着为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

④小臭儿不孝,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

小说以“遗落在乡村的果子”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一语双关①明指乡村里成熟后无人采摘,烂了落了的果子。

②暗喻乡村里像果子一样不被重视、缺乏关爱的留守孩子。

③以此为题,表达了对在市场经济和打工潮的冲击下农村日益衰落的社会现的忧虑。

2.请简要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

(4分)《文玩核桃》【答案】①文玩核桃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或者:统领全文,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文”字暗含玩出文化,玩出境界,体现了小说的文化内涵。

(每点2分)3.小说的题目是“惹祸的大衣”,这个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惹祸的大衣》①“惹祸的大衣”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②正是这件大衣引出了误会,“大胡子”怕丢钱,“我”感到不安全,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③被大水冲跑的大衣里装着“大胡子”为妻子做手术准备的钱,这让“我”倍感自责,从而决定免费为其妻子做手术,深化了主题。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概括分析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概括分析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原来箱里藏着一堆小猫儿,小得同过年时候妈妈捏的面老鼠一样,小脑袋也是 面团一样滚圆得可爱,小红鼻子同叫唤时一张一闭的小扁嘴,太好玩了。二乖高 兴得要叫起来。
“哥哥,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多好玩!”二乖忽然想起来叫道,一回头哥哥正 跑进后院来了。
哥哥赶紧过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样用手摸那小猫,学它们叫唤, 看大猫喂小猫奶吃,眼睛转也不转一下。
2.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类型
自然 环境
社会 环境
作用
①表现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渲染故事气氛。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奠定感情 基调。 ③烘托人物形象。环境是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和背景的,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 复杂的性格,而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④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 据,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 ⑤暗示社会环境。优秀的作者, 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 情,为读者提供一幅社会历史图画。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被当作社会环境的暗示。 ⑥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 真考察。
学案2 概括分析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考点解读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 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展开的描写,主要是交 代人物活动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它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 大至城区地区。它涉及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装饰布置, 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等。 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 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展开 的描写。

2020届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3)小说归纳概括类题型专练(含答案).doc

2020届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3)小说归纳概括类题型专练(含答案).doc

课时跟踪检测(三)小说归纳概括类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梨花箱李德霞奶奶上山挖野菜,回来时滚了坡,两条腿就不能动了。

父亲把奶奶背到金先生家,金先生看过后说:“人上了岁数不经摔,回家慢慢调养吧。

调养得好,兴许能送个屎尿。

”奶奶的腿,被金先生判了死刑。

父亲又把奶奶背回家。

奶奶原来住西屋,父亲的腿还没迈上台阶,背上的奶奶就喊:“雷劈的,西屋照不了多少日头,你想让我早点死啊!我住北屋!”父亲看看母亲,母亲说:“就依娘。

”北屋是倒炕,离窗户远,奶奶说:“给我弄张床,我睡窗口那边。

”父亲和母亲“吭哧吭哧”从下房挪来那张老式木头床,摆在窗口前,铺好被褥,扶奶奶躺下去。

奶奶很满足,很惬意的样子。

奶奶似乎把支使父亲做这儿做那儿当成了乐趣,刚躺一会儿,奶奶又说:“去,把我西屋那边的梨花箱搬过来。

”梨花箱是奶奶的陪嫁品,梨木做的,上面画着一朵朵梨花,煞是好看。

梨花箱里没啥值钱的东西,全是奶奶打了补丁、磨出毛边的旧衣裳。

破归破,旧归旧,可一件件洗得干净,叠得齐整。

父亲搬来梨花箱,放到奶奶够得着的地方,奶奶闭上眼安静地睡了。

吃饭了,父亲端来玉米糁子糊糊。

奶奶爱吃煮烂了的土豆块,父亲就多捞几块沉在碗底。

奶奶一看父亲手里的稀饭,脸一板,叫:“雷劈的,你要饿死我吗?我不喝稀的,吃稠的……我吃玉米饽饽!”父亲不敢还嘴,赔着笑端走稀饭。

回到西屋,父亲一脸疑惑地对母亲说:“咱娘以前不是这个样子,咋就不讲理了?”母亲边做玉米饽饽边说:“昨天咱娘还活蹦乱跳的,一下子不能动了,换你,心里能好受?她不拿捏你拿捏谁?”母亲做好了玉米饽饽,父亲趁热给奶奶端过去。

父亲搁下碗,扶奶奶起来,拉条板凳坐在奶奶床边。

父亲想和奶奶好好说会儿话。

奶奶并不领情,瞪一眼父亲,凶巴巴地嚷:“我吃饭,你看着,你让我怎么往下咽?几年的私塾白念啦?”父亲灰了脸,急急地走开。

从此,父亲再给奶奶送玉米饽饽,搁下碗就走,他怕惹奶奶不高兴。

转眼,几天过去。

父亲发现了新问题,回来对母亲说:“咱娘一顿两个玉米饽饽,一天吃两顿,咋越吃越没精神头了?”母亲说:“你快去请金先生来,可别憋出别的病来。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同步提升:小说情节的概括(含答案)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同步提升:小说情节的概括(含答案)

【题文】情节概括题在小说考题中经常出现,考查时可能结合环境、人物和主旨进行探究,考题灵活多样。

这节微刊我们就先来总结一下情节概括题的解答技巧。

一、小说的一般阅读方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我们阅读小说时可以把“三要素”作为突破口。

二、考点解读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情节常考查的有这几种类型:情节梳理型、情节手法型、情节作用型。

对小说情节梳理的考查主要是从分析作品结构来入手的。

这要求考生既要注意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寻找到贯穿小说的线索或叙述主体又要注意各个段落以及各段内部层次之间的关系。

【常见设问方式】(1)请围绕主人公XXX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2)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3)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4)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5)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6)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

【方法归纳】解答情节梳理型题目的一般步骤: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有时可省略某一部分,有时可颠倒或交错。

因此梳理情节时必须要清楚小说情节的叙述顺序。

第一步,根据小说特点,选定概括方法(一)结构概括法(1)先给文章各段落标上序号,(2)明确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进而梳理概括情节。

如《枪口下的人格》一文就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梳理。

(二)场面概括法小说中的场面就是不同时间下人物活动的场所。

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可按照林冲活动的地点概括情节: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三)线索概括法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考前保分专题训练:小说阅读训练 含解析

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考前保分专题训练:小说阅读训练 含解析

训练一情节结构分析练前提醒高考试题对小说情节的考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设题往往与小说的环境、人物、结构和主题紧密相关。

常见的题点有:①梳理、概括情节(很少考);②情节整体的构思与布局(重点);③某一情节(含开头、结尾段落)的作用(重点)。

1.分析整体情节构思、布局题。

①抓住特点,可以从线索安排、叙述技巧、情节技巧等角度判断。

②分析作用:一要结合技巧、特点来表达,如双线的作用是使内容充实、主题丰富等;二要综合考虑情节、人物、环境、主旨方面的作用,且“作用”阐述要具体。

2.分析情节作用题。

①情节方面: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呼应某一情节等。

要特别注意该情节在全文中的位置及在情节链中的某一环。

②环境方面:突出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③人物方面: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等。

④主题方面: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⑤读者感受方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3.分析结尾表达效果。

答这类句段作用题,一要结合段落内容(写人还是写景、叙事),二要学会把它们转换为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等在全文中的结构作用即可。

结尾段要特别注意其位置和内容特点,从表现手法、人物、情节、主旨及读者等角度综合思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15分)阅读文签:微型小说+幸亏“未遂”未遂赖海石一辆破破烂烂、没有车牌的小中巴,缓缓启动,晃晃悠悠地跟在老太太后面。

文化广场上,一群大妈随着音乐起舞。

老太太远远站在她们后面,跟着做动作:甩手、抬腿、扭头、弯腰……突然,老太太身体一歪,瘫软在地。

从停在广场边的破中巴上,跑下来两个中年汉子,抱起老太太,手忙脚乱地按、压、掐了一阵后,急急慌慌地把老太太抬上破中巴。

破中巴突突突地喘着粗气向医院驶去。

医院,急救室。

医生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抢救。

2020高考小说、散文阅读知识梳理

2020高考小说、散文阅读知识梳理

2020高考小说、散文阅读知识梳理【小说备考】(一)情节结构安排模式:(1) 摇摆式。

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使小说读起来引人入胜。

《清兵卫的葫芦》(2) 结构上延迟——(《牲畜林》)“延迟”是层层推进结构中的一种手法,在小说的进程过程中,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

(《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与“三打白骨精” )(3) 欧·亨利式。

结尾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产生戏剧性效果。

(4) 蒙太奇式。

或叫“镜头组合式”。

即运用电影蒙太奇组接法,把几个有内在联系的镜头或场面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结构。

(把许多镜头联接起来,实现时空交错和大幅度跳跃的效果,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单调呆板)(5) 独白式。

以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叙述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

这种形式便于抒发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对事物、人物的思考。

(6) 倒叙式。

先写结果,再写起因、经过的一种结构方法。

这种结构既有倒叙的往事的回叙,又有顺叙的线的延伸。

(7) 留白式。

留白式的结构,注重的是叙述的恰到好处,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8) 抑扬式。

“扬”是主体,先在“抑”上着笔,突然一转归于“扬”。

或者相反。

用这种方法,造成鲜明对比,形成波澜起伏的情节,更突出主旨。

(9) 误会法,巧合法(10) 双线结构。

①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马兰花》②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失街亭》③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明暗双线的好处: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交叉推进,平行展开,相互呼应,彼此映照),形成“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紧凑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胜,曲折紧张);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

(11) 设悬念: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

(12) 埋伏笔,做铺垫: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做好铺垫,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2概括分析小说情节精练含解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2概括分析小说情节精练含解

概括、分析小说情节(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一、(2017·绍兴3月诊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分)保留意见余四车间刘主任从厂房里出来.就把安全帽从头上掀了下来.抓在手里.另一只手本来下意识地要往上捋头发.却停住了。

眼前都是齐人高的蒿草.在秋天的阳光下.愈发葱荣①。

这一块地准备是要留给二期的.可是厂子说不行就不行了.像一个巨人轰然倒了下去。

他踱着步子低着头往办公室走去.没迈两步.草像长在心里.堵得慌。

没忍住.他从口袋里掏出了手机.拨通电话。

那边的人接得很迅速.说:“刘主任.你找我?”接电话的是小周.刚毕业分来的副主任。

“小周.你在哪儿?上班时间怎么车间里见不到一个人啊!”刘主任尽量压低声音说。

小周有些委屈说:“我在车间啊!”刘主任鼻子哼了一声说:“在?还没有放假吧!还在按月拿工资吧!怎么就都不来?好!他们都不来是不是?就按旷工处理!”他使着劲.似乎要把这疯狂的野草全部拔掉.把堵住心头的烦闷也一通薅掉。

他放下电话.阳光温暖.心底光秃秃地却滋生出一派悲凉。

他刚进办公室.小周就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额头上还挂着惊恐的汗珠.像是闪烁的目光.站到他的面前。

他有些不忍心.就缓和了语气说:“没有生产任务.你也要组织员工学习啊!不能把人放走了.心都野了.你说是不是?”小周咬着嘴唇.嗫嚅着没有发出声音.只是一味地点头。

“再者说了.这目前产品滞销也还是暂时的.你作为领导要做好示范.做好宣传工作。

”他轻轻地点了一下.像口渴了一般.把脸就低到茶杯口.“咕咚”一声就吞了一口。

小周也缓过劲来.说:“知道了.我马上就去办。

”就转身出去了。

他在后面喊道:“你安排好了.我也去看看.也去学习。

”他把头就仰在椅背上.疲惫地闭上了眼。

一家国有的钢厂.曾经也是车水马龙、风光无限.本地区的纳税大户。

是从去年开始.钢铁卖不了白菜价.那一世的辉煌就偃息了.恍如梦中。

忽然.他被急促的电话声惊醒.妻子劈头盖脸说:“中午你到店里吃饭吗?”他顿感口干舌燥.说:“不了!”他走进了学习室.里面只有小周一人。

2020高考语文小说考点分类练(一)概括分析类强化训练

2020高考语文小说考点分类练(一)概括分析类强化训练

小说考点分类练(一)概括分析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卜白袁良才①民国时期的上海,凭一张纸名满天下且赚得盆满钵满的,只有《申报》。

《申报》副刊《自由谈》更是牛气冲天,在上面发稿的多是鲁迅、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这样的超级大腕。

文豪扬眉吐气,编辑、记者先生也神气活现,洋气十足。

但凡事都有例外。

卜白就是个例外,不,简直是个另类。

他是《申报》的资深编辑,却土得掉渣,土得冒烟儿。

瘦高个儿,白净无须,常年着一袭青布长衫,足穿黑色方口布鞋,架着一副琇琅圆形近视眼镜,讲一口江南土语。

②在报社,他专司划版、校对,有时副刊缺边少角的,主笔大人就会说一声,卜先生,您给补一点白吧。

卜白二话不说,展纸挥毫,须臾立就:或杂谈,或轶闻,或小幽默,或诗画配,虽短小得可怜,却鞭辟入里,妙趣横生,无不是锦绣文章。

不少读者就是冲着卜白的补白文章,才订买《申报》的。

其补白文字,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历史,无所不包,涉笔成趣。

依其姓名谐音,人送雅号“补白大王”。

③别小看了补白,实则大有学问,弄不好会闯下大祸。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国人悲愤。

有位大学马校长给《时事新报》发去一首小诗《哀沈阳》:“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

”主笔安排作补白之用,不想惹怒了少帅,差点派兵砸了报馆。

④怪才必有怪癖。

他嗜茶。

西湖龙井、碧螺春、太平猴魁,他宁愿饿肚子也要设法买来饮。

有好事者悄悄作了统计,卜白每天饮茶能饮掉五瓶热水,可见嗜茶之深。

但他很少如厕,你说怪也不怪?⑤据说卜白是陈寅恪的高足,国学功底不可作等闲观,咋甘当划版、校对、补白的微贱活儿?没人去问,也没人说得清。

但卜白似乎全不在意,甚至还有些乐此不疲。

⑥一天,主笔大人对卜白说,卜先生,您也该给自己的人生补补白啦。

卜白会意,三十好几的人,竟酡红了脸,期期艾艾道,不急,不急。

事业未就,何以家为?主笔不由分说,扯着卜白的青布长衫袖口说,别把自己生生弄成套中人,以后同仁该改叫你别里科夫先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考点分类练(一)概括分析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
卜白
袁良才
①民国时期的上海,凭一张纸名满天下且赚得盆满钵满的,只有《申报》。

《申报》副刊《自由谈》更是牛气冲天,在上面发稿的多是鲁迅、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这样的超级大腕。

文豪扬眉吐气,编辑、记者先生也神气活现,洋气十足。

但凡事都有例外。

卜白就是个例外,不,简直是个另类。

他是《申报》的资深编辑,却土得掉渣,土得冒烟儿。

瘦高个儿,白净无须,常年着一袭青布长衫,足穿黑色方口布鞋,架着一副琇琅圆形近视眼镜,讲一口江南土语。

②在报社,他专司划版、校对,有时副刊缺边少角的,主笔大人就会说一声,卜先生,您给补一点白吧。

卜白二话不说,展纸挥毫,须臾立就:或杂谈,或轶闻,或小幽默,或诗画配,虽短小得可怜,却鞭辟入里,妙趣横生,无不是锦绣文章。

不少读者就是冲着卜白的补白文章,才订买《申报》的。

其补白文字,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历史,无所不包,涉笔成趣。

依其姓名谐音,人送雅号“补白大王”。

③别小看了补白,实则大有学问,弄不好会闯下大祸。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国人悲愤。

有位大学马校长给《时事新报》发去一首小诗《哀沈阳》:“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

”主笔安排作补白之用,不想惹怒了少帅,差点派兵砸了报馆。

④怪才必有怪癖。

他嗜茶。

西湖龙井、碧螺春、太平猴魁,他宁愿饿肚子也要设法买来饮。

有好事者悄悄作了统计,卜白每天饮茶能饮掉五瓶热水,可见嗜茶之深。

但他很少如厕,你说怪也不怪?
⑤据说卜白是陈寅恪的高足,国学功底不可作等闲观,咋甘当划版、校对、补白的微贱活儿?没人去问,也没人说得清。

但卜白似乎全不在意,甚至还有些乐此不疲。

⑥一天,主笔大人对卜白说,卜先生,您也该给自己的人生补补白啦。

卜白会意,三十好几的人,竟酡红了脸,期期艾艾道,不急,不急。

事业未就,何以家为?主笔不由分说,扯着卜白的青布长衫袖口说,别把自己生生弄成套中人,以后同仁该改叫你别里科夫先生了。

走!我陪您去见一位女士,我太太已候在那里了。

卜白见到那位神情忧伤的女士,得知她男人是谢晋元的部下,在淞沪战役中为国捐躯了,撇下孤儿寡母,卜白竟爽快地应承了这桩婚事,主笔夫妇大感意外,又惊又喜。

卜白一段话让女士为之涕泪交流:我虽一介书生,亦当为抗战效绵薄之力。

让我为你这个抗日英烈之家补白吧!再说,你的娘家福建安溪有好茶“铁观音”呢!
⑦卜白没啥业余爱好,除了饮茶,就是看看京戏,尤其迷梅兰芳的戏,一来二去,结识了梅兰芳,成为票友。

一次,梅兰芳在天蟾舞台演《贵妃醉酒》,观者如堵,一票难求。

卜白却接到了梅兰芳专门差人送来的戏票。

卜白急急地赶到剧场,戏正待开演,梅兰芳的嗓子突然发不出声音了,在后台急得团团转!卜白听闻,急急如风地挤进后台,对梅兰芳说,救场如救火!你在台前演,我在台边唱,合作一曲双簧。

梅兰芳将信将疑,台下的观众已作哄叫闹起来,梅兰芳只得上台去。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见玉兔又早
东升。

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剧场顿时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整场戏下来,梅兰芳的表演与卜白的唱腔念白浑然一体,俱臻妙境,竟无一名观众识破此中玄机。

事后,梅兰芳特意答谢,卜白又是一句,急人所难,君子不可不为,补白亦大快事也!
⑧民国三十八年初夏,解放军的隆隆炮声响彻大上海城郊,吴淞口外。

汤恩伯率重兵扼守上海。

《申报》选派战地记者,“大笔杆子”们虽西装革履,却顿失绅士风度,不是低头狠劲抽烟,就是把咖啡喝得嘴里一半、地上一半。

卜白饮了一口铁观音,一抹嘴,石破天惊地说,我去!有一天,上海市民突然从《申报》上看到一则快讯: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刘昌义中将率部投诚,为解放军打开进入上海中心城区的大门。

谁也没想到,这竟是卜白平生最“得意之作”。

多年后,卜白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是中共隐蔽战线的一名战士,策反敌人弃暗投明,是我对军事斗争的一种补白!
⑨解放后,卜白担任宣传文化部门的高级领导,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卜白留下遗嘱:丧事一切从简,请把我安葬在普通百姓的墓地之侧,为逝者补白。

○10卜白,姓卜名白,一生补白。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8期,有删减)
[显性提考能]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点出了《申报》刊物,著名的作家鲁迅、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人物,这样的表述使得小说具有较强的真实性。

B.“怪才必有怪癖”。

卜白每天饮茶能饮掉五瓶热水,在主笔大人的撮合下答应了与在淞沪战役中为国捐躯的谢晋元部下遗孀的婚事等事件就是明证。

C.卜白是《申报》的资深编辑,国学功底不可等闲视之。

小说用卜白爱看京戏的业余爱好和梅兰芳合演双簧,印证了“人不可貌相”这句俗语。

D.小说对卜白的人物描写方法多样,既有对他的性格特征的概括介绍,也有对卜白的衣着等外貌描写,同时还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解析:选B “在主笔大人的撮合下答应了与在淞沪战役中为国捐躯的谢晋元部下遗孀的婚事等事件就是明证”错误,其不能说明“怪才必有怪癖”。

2.(情节概括)人们依其姓名谐音,送卜白雅号“补白大王”,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补白”的有关情节。

(6分)
答:
解析:答题时注意梳理文章的情节,对文章简要地划分层次,然后概括具体的事件。

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在报社,他专司划版、校对,有时副刊缺边少角的,主笔大人就会说一声,卜先生,您给补一点白吧……人送雅号‘补白大王’”“一天,主笔大人对卜白说,卜先生,您也该给自己的人生补补白啦……我虽一介书生,亦当为抗战效绵薄之力。

让我为你这个抗日英烈之家补白吧!再说,你的娘家福建安溪有好茶‘铁观音’呢!”“整场戏下来,梅兰芳的表演与卜白的唱腔念白浑然一体,俱臻妙境,竟无一名观众识破此中玄机。

事后,梅兰芳特意答谢,卜白又是一句,急人所难,君子不可不为,补白亦大快事也!”“多年后,卜白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是中共隐蔽战线的一名战士,策反敌人弃暗投明,是我对军事斗争的一种补白!”“丧事一切从简,请把我安葬在普通百姓的墓地之侧,为逝者补白”概括答题要点。

参考答案:①为《申报》副刊补白;②为抗日英烈家庭补白;③为梅兰芳表演补白;④为军事斗争补白;⑤为逝者补白。

3.文章使用了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例如《申报》副刊《自由谈》,鲁迅、郁达夫等大腕,因此有人认为文章是散文而不是小说,你怎么看?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解析:答题时要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说明理由。

答题前要区分清楚小说和散文的特征,小说的特征是塑造人物,虚构情节;散文一般重视意境的创设,情感的抒发。

此文虽然运用一些真人真事,但是“卜白”这一人物是虚构的,真实的事件只是这一虚构事件的背景,目的是为了塑造“卜白”这一人物典型。

因此,从人物塑造这一角度看,文章应该是小说。

参考答案:小说。

①运用大量的真人真事是为了增强小说的真实性;②运用真人真事符合小说的创作规律,小说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③小说主人公卜白是虚构人物,真人真事是故事发生的背景。

[隐性提素养]
1.选文缘由——为什么是备考热点
这篇小说叙述了民国时期上海《申报》的一名另类编辑卜白一生在工作、生活、婚姻等方面的补白,简朴平凡而又不失伟大的行为与经历,表现了他的与众不同和多才多艺,赞美了他关心弱小、救人急难、勇于担当、爱国爱家的精神品格。

本文选材符合新高考“立德树人”的要求,命题意在引导考生提高个人素养,培养爱国、奉献和担当精神。

2.文脉框图——学会理层次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