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1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1文学编一、文学史篇1 五四时期白话诗的特征2 20年代乡土小说的特征及其发展3 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选择4 中国现代新诗诗体的发展5 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发展6 解放区文学:大众化走向得失探7 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轨迹8 论“革命传奇”小说9 论“样板戏”10 论“知青小说”的演进流变11 新时期诗歌的多元化格局12 建国以来农村小说题材的时代性13 论新时期战争题材小说抒写对象的位移14 论新时期小说抒写对象的平民化意识15 新世纪女性诗歌新格局16 论“文革”叙述模式17 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18 论新时期长篇小说的盛产及质量19 论新时期短篇小说兴盛的原因20 论21世纪文学的继承与走向二、文学思潮论1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再认识2 “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纵横谈3 “京派”与“海派”论争小议4 “乡土小说”派创作探5 “胡风主观论”的再认识6 论“朦胧诗”7 论“后朦胧诗”8 论“新写实小说”的民众性9 论新历史小说10 论新时期的女性小说11 论“寻根文学”思潮12 论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三、作家论1 鲁迅小说创作论2 鲁迅散文创作论3 郭沫若创作思想论4 郭沫若创作论5 茅盾创作思想论6 茅盾评论特色论7 巴金早期创作思想探8 巴金小说创作论9 老舍的平民观探10 老舍的小说创作风格探11 曹禺的生平与创作之关系12 曹禺的话剧的诗意特征13 沈从文描写湘西与都市文化内涵的得失探14 张爱玲小说的“仇恨”情结15 张爱玲小说的“苍凉”美学与悲剧意识16 赵树理模式得失探17 金庸武侠小说创作论18 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论19 古龙武侠小说创作论20 论孙犁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21 论区青的艺术追求22 金庸对20世纪中国文学贡献之分析23 汪曾祺小说创作之分析四、作品篇(小说)1 浅论《狂人日记》的先锋性2 鲁迅《故事新篇》“油滑”小议3 浅论叶圣陶《倪焕之》4 郁达夫《沉论》的艺术特色5 茅盾未完成小说探6 吴荪甫:民族资本家的封建性7 老舍《猫城记》之寓言式结构探8 老舍与虎妞形象塑造9 沈从文《边城》的“民族寓言”解读10 《边城》人物与符号论11 张恨水《啼笑因缘》论12 萧红《呼兰河传》的地方特色探13 钱钟书《围城》失探14 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末日恋情15 论萧红《生死场》的原始生气与生命体验16 池莉小说创作的媚结倾向17 论方方的小说18 论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19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旧式农民”形象20 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21 论《红旗谱》中的朱老忠22 论《林海雪原》的浪漫主义色彩23 论杨绛的《洗澡》24 论贾平凹的《废都》25 论王安忆的《长恨歌》26 论陈忠实的《白鹿原》27 论张贤亮小说中的女士形象28 论莫言的新历史小说29 论韩少功小说表达手法的多样化30 论王蒙小说的社会意义31 论余华小说的宿命感32 论汪曾祺小说的文化风格33 论王蒙式创新小说34 论王小波式的幽默35 论王小波与知识分子话语36 苏童小说的创作论37 论王朔小说语言特色38 王朔故事叙述模式39 论刘震云《手机》40 论卫慧的小说创作41 论韩寒的小说创作42 论棉棉的小说创作43 论海岩的小说创作44 论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45 论白先勇的小说创作46 从《故事新编》看鲁迅的艺术创造性47 论张爱玲笔下现代女性的病态48 赵树理小说艺术风格之我见49 从《四世同堂》看中国国民思想50 从《南行记》解读艾芜笔下的“人生”51 二诸葛与三仙姑形象分析52 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之分析53 分析茅盾之《子夜》作品篇(诗歌)1 浅论郭沫若别致的诗2 论闻一多诗中的想象3 论戴望舒的诗4 论徐志摩的诗5 艾青:绘画与诗歌艺术的探求6 论小叶诗人7 论穆旦的诗8 论北岛诗歌中的“英雄主义”情结9 论舒婷的诗歌创作10 论顾城的诗歌11 论多多的诗歌12 论海子的诗歌13 论郭小川的诗14 论冯至《十四行集》15 论北岛诗后期诗作的失宠16 从《野草》读鲁迅的人生哲学17 分析臧克家的诗歌作品篇(散文)1 论鲁迅的《朝花夕拾》2 论周作人的《自己的园地》3 论林语堂的《剪拂录》4 论何其芳的《画林录》5 论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6 论梁实秋的《雅舍小品》7 论杨朔散文创作的得失8 论刘白羽的散文9 论秦牧散文的联想10 论余秋雨散文的话语策略11 论素素的散文12 论石娃的散文13 论史铁生的随笔14 论刘亮程的散文《一个人的村庄》15 论巴金的《随想录》16 瞿秋白散文之分析作品篇(剧本)1 曹禺《雷雨》周萍论2 蘩漪悲剧探3 论郭沫若的《屈原》4 《白毛女》的现代版解读5 论高行健的实验话剧6 《白毛女》艺术魅力探7 张艺谋电影创作之审美追求五比较论1 论存在主义思潮对中国作家的影响2 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影响3 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之关系4 曹七巧与三仙姑异同论5 论蘩漪与陈白露性格的异同6 李瑞珏与薛宝钗思想性格异同论7 孙犁、刘白羽的小说风格之比较8 比较《雷雨》与《北京人》六古代文学篇1 论中国古代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2 论《诗经》女性形象的艺术价值3 论屈原的人格美及其诗歌的艺术美4 论《左传》战争描写艺术5 论《孟子》的论辩艺术6 论《庄子》的想象艺术7 论“汉赋”的铺叙艺术8 论《史记》塑造人物的艺术成就9 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10 论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11 论陶渊明诗歌的自然美12 论骈文的艺术美13 王、孟山水诗艺术之比较14 论王、孟山水诗中的盛唐气象15 高、岑边塞诗艺术之比较16 论杜甫早期诗歌的浪漫精神17 论李白七绝的艺术美18 论杜甫七律的艺术成就19 论白居易咏物诗的思想、艺术价值20 李商隐无题诗的意象分析21 论《金瓶梅》的思想意义22 《金瓶梅》对小说美学的贡献23 “三言”、“二拍”的市民意识24 “三言”、“二拍”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25 《西游记》主题思想新探26 谈《水浒传》在我国小说艺术典型化方面的贡献27 论《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叙事视点”28 论“二拍”的叙述视角与道德判断29 论西方文学对近代谴责小说的影响30 从儒学的政治文化语境看《三国演义》的美学特征31 《红楼梦》的艺术结构32 从《聊斋》女子形象看蒲松龄的妇女观33 初唐宫廷诗歌的再评价34 谈唐诗分期中杜甫的归属问题35 杜甫对中唐诗歌的影响略论36 简论韩愈诗论与文论精神实质的一致性37 陶(渊明)韦(应物)比较论38 杜甫韩愈比较论39 论晚唐小品文对古文运动的继承与发展40 温(庭筠)韦(庄)比较论41 《诗经》雅颂诗试论42 《诗经》赋体与汉乐府叙事的比较43 楚辞体的特点及与中原文化的关系44 汉诗的发展与诗赋的消长45 《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抒情风格的比较46 汉代郊庙歌辞试论47 论汉乐府中场面描写的特点48 汉赋四大家与大赋的演进49 论曹植诗的艺术及其对中国诗歌的影响50 曹丕在建安诗坛的地位试论51 论阮籍的《咏怀》诗52 谢灵运与六朝诗风的关系53 “文笔之辩”之我见54 《文选》选诗标准与文学的自觉55 陶渊明的被误解与被理解56 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57 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58 王维“诗中有画”试议59 隐逸方式与唐代山水田园诗60 唐代怀古咏史诗的演变61 李白与民歌62 杜甫七律诗的艺术贡献63 元和新体的特点试论64 “以文为诗”刍议65 论韩愈对儒家道统的贡献66 论李贺在中晚唐诗风演变中的作用67 李商隐诗对词的影响68 “词别是一家”之我见69 花间词与南唐词的异同70 冯延巳对宋词的影响浅议71 论苏辛词的不同72 论周邦彦词的集大成73 南宋风雅词派的艺术特征及影响74 论苏轼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作用75 山谷体对宋诗的影响略论76 宋元话本对中国小说的转变作用77 董西厢论78 元曲作家的基本思想特征试论79 元明散曲的思想性与艺术性80 关汉卿杂剧的结构81 马致远在戏曲史上的影响82 论古代戏曲的大团圆结局83 谈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典型化性格塑造的进程84 诗人之诗与学者之诗85 明清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失落86 杜十娘形象浅析87 汤沈之争与明清传奇88 明清诗文的拟古与反拟古之争89 纳兰词在词史上的地位90 梁启超与近代文学的演进91 论宋词繁荣的原因92 论苏轼对宋词发展的贡献93 论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94 论宋话本对中国白话小说的影响95 论元杂剧兴盛的原因96 论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97 论《琵琶记》的艺术成就98 汤显祖传奇“临川四梦”之比较99 论《桃花扇》的民族意识及兴亡之感100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01 论红楼梦人物语言的个性化102 论陶渊明的思想矛盾103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104 李商隐诗中的意象105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106 纳兰性德爱情词探析107 《三国演义》的理想人格类型108 论宋诗中的理性人生感悟109 《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110 《桃花扇》的双重主题111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七外国文学篇1 “卡门”新论─梅里美《嘉里曼》人物形象分析2 论川端康成小说的艺术特征3 论卡夫卡的艺术创新4 试论包法利夫人的女性意识5 试论《雷雨》的悲剧主题─《雷雨》与《俄狄浦斯王》主题比较6 《老人与海》的深层内涵新探7 《尤利西斯》:空间形式的解读8 二十世纪的“哈姆雷特”《尤利西斯》与《哈姆雷特》人物形象之比较9 论《静静的顿河》创作的美追求10 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之比较11 论希腊和荷马史诗的艺术魅力12 美狄亚与《氓》中弃妇形象比较13 论果戈理的讽刺艺术14 托尔斯泰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15 论海明威的冰山原理16 论《简爱》的经久性魅力17 论《百年孤独》的表现手法18 论卡夫卡笔下的异化世界19 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20 美的徒劳: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浅论21 至悲至美的境界:析《静静的顿河》中的女性之死22 安娜与娜拉形象比较23 论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24 《高老头》人物形象论25 论《飘》斯佳丽形象26 论《雪国》中驹子形象27 于连与拉斯蒂涅形象比较28 卡列宁与海尔茂形象比较29 苔丝形象之我见文论与写作篇1 语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2 阅读教学新思维、新策略3 作文教学新思维、新策略4 综合性学习新思维、新策略5 如何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6 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7 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8 教学从教师“独白”向师生平等“对话”转变的条件9 如何看待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10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1 班主任工作艺术12 金庸与古龙比较研究13 金庸武侠小说研究14 言情小说研究15 武侠小说与言情小说比较研究16 王小波小说研究17 陶渊明诗歌研究18 道家思想对中国美学的影响19 佛家思想对中国美学的影响20 儒家思想对中国美学的影响21 小说结构学研究22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23 苏东坡诗词研究24 王维诗歌论25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26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困境与出路27 毛泽东与邓小平文艺思想比较28 邓小平文艺思想及其对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的影响29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新时期中国文学30 鲁迅的“革命”观31 《野草》研究32 鲁迅杂感的思想意义和文学意义33 现代主义诗歌在当代的发展34 论现代性汉诗的“民间”性质35 廿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汉语诗歌新格局及其意义的研究36 “中间代”诗人研究37 “70后”诗人研究38 中国古典诗学之现代性转换39 论我国新时期的诗歌创作40 我国新时期戏剧创作嬗变研究41 论我国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审美态势42 新时期的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研究43 新时期文艺思潮嬗变浅论44 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教育发展研究45 中外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46 当前高等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对基础教育课程革新的缺失性研究47 当前高等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对基础教育课程革新的适应性研究48 论教师专业化与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49 美学与教学实践50 美学与教育实践51 美育与素质教育52 大、中、小学美育状况调查53 美学与人生54 论述某一美学家的美学思想55 论述某一美学原理、美学命题或美学概念的涵义及价值56 对当代某一文化现象(如流行小说、流行音乐)的美学分析57 审美心理研究58 中西美学比较(某一角度)59 识字教学的情感探索60 论写作教学中的人文精神61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自由式写作62 语境----文言文阅读中的特定背景分析63 高中新课标中的诗歌阅读指导探索64 高中新课标中的戏剧阅读指导探索65 王安忆创作研究66 池莉创作研究67 徐坤创作研究68 陈染创作研究69 李肇正创作研究70 孙惠芬创作研究71 女性小说创作类型研究72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现状研究73 马列文论相关专题研究74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相关专题研究75 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探讨汉语篇1 论汉民族思维方式对汉语语法结构的影响2 谈古今汉语词形的演变3 《现代汉语》教学方法改革4 论语境与修辞的关系5 试论标点符号的修辞效果6 试论汉英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7 古今词汇的词义比较研究8 论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9 谈避讳与中国古代文化10 论汉语的言语风格及其文化内涵11 汉字结构与汉文化12 汉字与古代社会生活13 试论偏义复词的类型及成因14 常用汉字文化解析15 汉字与汉民族的美意识16 从“示”部字看古代信仰崇拜17 汉字结构的语义关系分析18 述宾结构带宾语研究19 词性变化与语法结构的关系20 试论省略与语法结构的发展21 名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及区别22 汉语成语的结构特点及语义关系23 汉语新词语的形成方式及结构特点24 论兼语句式与主谓短语作宾语句式的主要区别25 庄子的修辞观26 略论佛教文化对汉语修辞学的影响27 谈谈钱钟书《围城》中的修辞运用28 广告语言的艺术美29 小议教育评价语30 谈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31 网络语言32 老舍语言风格谈33 汉字中的阴阳文化论34 论广告用语的修辞效果35 试析上古语音至中古演变规律36 近体诗格律论37 谈谈“之”的用法38 论词义与现实的关系39 论语言发展的特点40 论推广普通话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41 《说文》读后42 “平仄”刍议43 现代汉语语义场研究44 中西语言文化比较研究45 语言的文化现象研究46 粤语次方言研究(或湛江地区粤方言研究)47 现代汉语义素研究48 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研究49 同义词研究50 修辞格的比较研究51 现代汉语语境研究52 普通话测试研究53 素质教育的哲学研究54 从文学的意象角度赏析毛泽东诗词作品55 从汉字的特征看汉民族思维的特点56 论苏轼的作品与人品57 汉字与文化58 论李商隐无题诗的含蓄美59 《长恨歌》主题与艺术特色论60 《春江花月夜》意境美管见61 试论人文素质之重要性62 老舍的语言艺术63 陈染作家作品论64 池莉小说的艺术特色65 论汪曾祺小说艺术特色66 亦舒小说的艺术特色67 三毛小说论68 《围城》的比喻艺术69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语言艺术比较70 余华小说论71 《红楼梦》的修辞艺术72 古汉语特殊语序述论73 论古今称数法之异同74 《围城》语言艺术论75 广告语言艺术/广告修辞艺术76 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77 论矛盾语义的文化成因78 论文学语言与民族文化79 论汉语谐音修辞与民族文化80 汉字构形与文化研究81 试论某个虚词的用法82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功过83 试论传统“六书”的优缺点84 老舍的语言艺术85 豪放词风与婉约词风的语言特征86 白话与粤方言的联系与区别87 湛江地区口语对古语词的保留88 自由诗对格律诗借鉴和发扬89 汉语成语中传统文化的透视90教师语言风格类型研究91 高师教育教学对中学课改的适应92 语言课教学中的文学和文化93湛江地区基础教育现状与课程改革2009-03-31 15:15文学编一、文学史篇1 五四时期白话诗的特征2 20年代乡土小说的特征及其发展3 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选择4 中国现代新诗诗体的发展5 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发展6 解放区文学:大众化走向得失探7 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轨迹8 论“革命传奇”小说9 论“样板戏”10 论“知青小说”的演进流变11 新时期诗歌的多元化格局12 建国以来农村小说题材的时代性13 论新时期战争题材小说抒写对象的位移14 论新时期小说抒写对象的平民化意识15 新世纪女性诗歌新格局16 论“文革”叙述模式17 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18 论新时期长篇小说的盛产及质量19 论新时期短篇小说兴盛的原因20 论21世纪文学的继承与走向二、文学思潮论1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再认识2 “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纵横谈3 “京派”与“海派”论争小议4 “乡土小说”派创作探5 “胡风主观论”的再认识6 论“朦胧诗”7 论“后朦胧诗”8 论“新写实小说”的民众性9 论新历史小说10 论新时期的女性小说11 论“寻根文学”思潮12 论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三、作家论1 鲁迅小说创作论2 鲁迅散文创作论3 郭沫若创作思想论4 郭沫若创作论5 茅盾创作思想论6 茅盾评论特色论7 巴金早期创作思想探8 巴金小说创作论9 老舍的平民观探10 老舍的小说创作风格探11 曹禺的生平与创作之关系12 曹禺的话剧的诗意特征13 沈从文描写湘西与都市文化内涵的得失探14 张爱玲小说的“仇恨”情结15 张爱玲小说的“苍凉”美学与悲剧意识16 赵树理模式得失探17 金庸武侠小说创作论18 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论19 古龙武侠小说创作论20 论孙犁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21 论区青的艺术追求22 金庸对20世纪中国文学贡献之分析23 汪曾祺小说创作之分析四、作品篇(小说)1 浅论《狂人日记》的先锋性2 鲁迅《故事新篇》“油滑”小议3 浅论叶圣陶《倪焕之》4 郁达夫《沉论》的艺术特色5 茅盾未完成小说探6 吴荪甫:民族资本家的封建性7 老舍《猫城记》之寓言式结构探8 老舍与虎妞形象塑造9 沈从文《边城》的“民族寓言”解读10 《边城》人物与符号论11 张恨水《啼笑因缘》论12 萧红《呼兰河传》的地方特色探13 钱钟书《围城》失探14 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末日恋情15 论萧红《生死场》的原始生气与生命体验16 池莉小说创作的媚结倾向17 论方方的小说18 论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19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旧式农民”形象20 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21 论《红旗谱》中的朱老忠22 论《林海雪原》的浪漫主义色彩23 论杨绛的《洗澡》24 论贾平凹的《废都》25 论王安忆的《长恨歌》26 论陈忠实的《白鹿原》27 论张贤亮小说中的女士形象28 论莫言的新历史小说29 论韩少功小说表达手法的多样化30 论王蒙小说的社会意义31 论余华小说的宿命感32 论汪曾祺小说的文化风格33 论王蒙式创新小说34 论王小波式的幽默35 论王小波与知识分子话语36 苏童小说的创作论37 论王朔小说语言特色38 王朔故事叙述模式39 论刘震云《手机》40 论卫慧的小说创作41 论韩寒的小说创作42 论棉棉的小说创作43 论海岩的小说创作44 论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45 论白先勇的小说创作46 从《故事新编》看鲁迅的艺术创造性47 论张爱玲笔下现代女性的病态48 赵树理小说艺术风格之我见49 从《四世同堂》看中国国民思想50 从《南行记》解读艾芜笔下的“人生”51 二诸葛与三仙姑形象分析52 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之分析53 分析茅盾之《子夜》作品篇(诗歌)1 浅论郭沫若别致的诗2 论闻一多诗中的想象3 论戴望舒的诗4 论徐志摩的诗5 艾青:绘画与诗歌艺术的探求6 论小叶诗人7 论穆旦的诗8 论北岛诗歌中的“英雄主义”情结9 论舒婷的诗歌创作10 论顾城的诗歌11 论多多的诗歌12 论海子的诗歌13 论郭小川的诗14 论冯至《十四行集》15 论北岛诗后期诗作的失宠16 从《野草》读鲁迅的人生哲学17 分析臧克家的诗歌作品篇(散文)1 论鲁迅的《朝花夕拾》2 论周作人的《自己的园地》3 论林语堂的《剪拂录》4 论何其芳的《画林录》5 论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6 论梁实秋的《雅舍小品》7 论杨朔散文创作的得失8 论刘白羽的散文9 论秦牧散文的联想10 论余秋雨散文的话语策略11 论素素的散文12 论石娃的散文13 论史铁生的随笔14 论刘亮程的散文《一个人的村庄》15 论巴金的《随想录》16 瞿秋白散文之分析作品篇(剧本)1 曹禺《雷雨》周萍论2 蘩漪悲剧探3 论郭沫若的《屈原》4 《白毛女》的现代版解读5 论高行健的实验话剧6 《白毛女》艺术魅力探7 张艺谋电影创作之审美追求五比较论1 论存在主义思潮对中国作家的影响2 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影响3 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之关系4 曹七巧与三仙姑异同论5 论蘩漪与陈白露性格的异同6 李瑞珏与薛宝钗思想性格异同论7 孙犁、刘白羽的小说风格之比较8 比较《雷雨》与《北京人》六古代文学篇1 论中国古代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2 论《诗经》女性形象的艺术价值3 论屈原的人格美及其诗歌的艺术美4 论《左传》战争描写艺术5 论《孟子》的论辩艺术6 论《庄子》的想象艺术7 论“汉赋”的铺叙艺术8 论《史记》塑造人物的艺术成就9 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10 论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11 论陶渊明诗歌的自然美12 论骈文的艺术美13 王、孟山水诗艺术之比较14 论王、孟山水诗中的盛唐气象15 高、岑边塞诗艺术之比较16 论杜甫早期诗歌的浪漫精神17 论李白七绝的艺术美18 论杜甫七律的艺术成就19 论白居易咏物诗的思想、艺术价值20 李商隐无题诗的意象分析21 论《金瓶梅》的思想意义22 《金瓶梅》对小说美学的贡献23 “三言”、“二拍”的市民意识24 “三言”、“二拍”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25 《西游记》主题思想新探26 谈《水浒传》在我国小说艺术典型化方面的贡献27 论《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叙事视点”28 论“二拍”的叙述视角与道德判断29 论西方文学对近代谴责小说的影响30 从儒学的政治文化语境看《三国演义》的美学特征31 《红楼梦》的艺术结构32 从《聊斋》女子形象看蒲松龄的妇女观33 初唐宫廷诗歌的再评价34 谈唐诗分期中杜甫的归属问题35 杜甫对中唐诗歌的影响略论36 简论韩愈诗论与文论精神实质的一致性37 陶(渊明)韦(应物)比较论38 杜甫韩愈比较论39 论晚唐小品文对古文运动的继承与发展40 温(庭筠)韦(庄)比较论41 《诗经》雅颂诗试论42 《诗经》赋体与汉乐府叙事的比较43 楚辞体的特点及与中原文化的关系44 汉诗的发展与诗赋的消长45 《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抒情风格的比较46 汉代郊庙歌辞试论47 论汉乐府中场面描写的特点48 汉赋四大家与大赋的演进49 论曹植诗的艺术及其对中国诗歌的影响50 曹丕在建安诗坛的地位试论51 论阮籍的《咏怀》诗52 谢灵运与六朝诗风的关系53 “文笔之辩”之我见54 《文选》选诗标准与文学的自觉55 陶渊明的被误解与被理解56 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57 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58 王维“诗中有画”试议59 隐逸方式与唐代山水田园诗。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脉络 (精选范文)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脉络中国的小说经历了一种从个人到大众,从庙堂到社会的锐变,小说不再成为人们消闲的工具,而是越来越成为反映社会现实,有益于民生的文学样式。
这与五四以来的白话新文学的发展不无关系,正是白话文学的提倡,才使得人们从华丽辞藻,追求韵律的古典文学写作中解放出来,关注文学本身,关注“为人生”的文学,因此,现当代小说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确在这很短的时间中,诞生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一方面源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向前发展,为广大作家提供了广泛的创作平台,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另外一方面新时期以来,对“人”自身的发觉,也为作家表现人生,挖掘人性,提供了很好的意识导向。
总之,以五四为开端,中国的现当代小说历时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从最初的思想启蒙,到后来的战火硝烟,再到意识形态的强加,最后到了新时期这种百花齐放。
中国现代小说积累了丰富了的作品与理论形态。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是自由精神普遍深入到情感领域的产物.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萌芽于20世纪初,到五四达到高潮。
五四运动时期: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思潮发生分化.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低谷中探索,它大致沿着两条途径发展:①是由五四浪漫主义蜕化出30年代的田园牧歌型的浪漫主义,;再到40年代浪漫主义,一度回归文坛中心,新时期则再次复兴,不久它就整体性地消失在80年代中期涌起的现代主义潮流中了;②是与政治结缘,由革命浪漫主义蜕变为文革时期的伪浪漫主义。
30年代后半期:在国内政治生活中提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在文学方面则要求左翼文艺界以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调整文艺路线,其中包括重新评价“五四”文学,评估浪漫主义的地位和作用,以拓展文艺的社会基础。
这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是郭沫若40年代: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思潮回归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它作为一种因素融入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思潮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题目文学编一、文学史篇1五四时期白话诗的特征220年代乡土小说的特征及其发展3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选择4中国现代新诗诗体的发展5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发展6解放区文学:大众化走向得失探7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轨迹8论“革命传奇”小说9论“样板戏”10论“知青小说”的演进流变11新时期诗歌的多元化格局12建国以来农村小说题材的时代性13论新时期战争题材小说抒写对象的位移14论新时期小说抒写对象的平民化意识15新世纪女性诗歌新格局16论“文革”叙述模式17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18论新时期长篇小说的盛产及质量19论新时期短篇小说兴盛的原因20论21世纪文学的继承与走向二、文学思潮论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再认识2“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纵横谈3“京派”与“海派”论争小议4“乡土小说"派创作探5“胡风主观论”的再认识6论“朦胧诗”7论“后朦胧诗"8论“新写实小说”的民众性9论新历史小说10论新时期的女性小说11论“寻根文学”思潮12论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三、作家论1鲁迅小说创作论2鲁迅散文创作论3郭沫若创作思想论4郭沫若创作论5茅盾创作思想论6茅盾评论特色论7巴金早期创作思想探8巴金小说创作论9老舍的平民观探10老舍的小说创作风格探11曹禺的生平与创作之关系12曹禺的话剧的诗意特征13沈从文描写湘西与都市文化内涵的得失探14张爱玲小说的“仇恨”情结15张爱玲小说的“苍凉”美学与悲剧意识16赵树理模式得失探17金庸武侠小说创作论18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论19古龙武侠小说创作论20论孙犁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21论区青的艺术追求22金庸对20世纪中国文学贡献之分析23汪曾祺小说创作之分析四、作品篇(小说)1浅论《狂人日记》的先锋性2鲁迅《故事新篇》“油滑”小议3浅论叶圣陶《倪焕之》4郁达夫《沉论》的艺术特色5茅盾未完成小说探6吴荪甫:民族资本家的封建性7老舍《猫城记》之寓言式结构探8老舍与虎妞形象塑造9沈从文《边城》的“民族寓言”解读10《边城》人物与符号论11张恨水《啼笑因缘》论12萧红《呼兰河传》的地方特色探13钱钟书《围城》失探14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末日恋情15论萧红《生死场》的原始生气与生命体验16池莉小说创作的媚结倾向17论方方的小说18论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19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旧式农民”形象20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21论《红旗谱》中的朱老忠22论《林海雪原》的浪漫主义色彩23论杨绛的《洗澡》24论贾平凹的《废都》25论王安忆的《长恨歌》26论陈忠实的《白鹿原》27论张贤亮小说中的女士形象28论莫言的新历史小说29论韩少功小说表达手法的多样化30论王蒙小说的社会意义31论余华小说的宿命感32论汪曾祺小说的文化风格33论王蒙式创新小说34论王小波式的幽默35论王小波与知识分子话语36苏童小说的创作论37论王朔小说语言特色38王朔故事叙述模式39论刘震云《手机》40论卫慧的小说创作41论韩寒的小说创作42论棉棉的小说创作43论海岩的小说创作44论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45论白先勇的小说创作46从《故事新编》看鲁迅的艺术创造性47论张爱玲笔下现代女性的病态48赵树理小说艺术风格之我见49从《四世同堂》看中国国民思想50从《南行记》解读艾芜笔下的“人生”51二诸葛与三仙姑形象分析52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之分析53分析茅盾之《子夜》作品篇(诗歌)1浅论郭沫若别致的诗2论闻一多诗中的想象3论戴望舒的诗4论徐志摩的诗5艾青:绘画与诗歌艺术的探求6论小叶诗人7论穆旦的诗8论北岛诗歌中的“英雄主义”情结9论舒婷的诗歌创作10论顾城的诗歌11论多多的诗歌12论海子的诗歌13论郭小川的诗14论冯至《十四行集》15论北岛诗后期诗作的失宠16从《野草》读鲁迅的人生哲学17分析臧克家的诗歌作品篇(散文)1论鲁迅的《朝花夕拾》2论周作人的《自己的园地》3论林语堂的《剪拂录》4论何其芳的《画林录》5论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6论梁实秋的《雅舍小品》7论杨朔散文创作的得失8论刘白羽的散文9论秦牧散文的联想10论余秋雨散文的话语策略11论素素的散文12论石娃的散文13论史铁生的随笔14论刘亮程的散文《一个人的村庄》15论巴金的《随想录》16瞿秋白散文之分析作品篇(剧本)1曹禺《雷雨》周萍论2蘩漪悲剧探3论郭沫若的《屈原》4《白毛女》的现代版解读5论高行健的实验话剧6《白毛女》艺术魅力探7张艺谋电影创作之审美追求六古代文学篇1论中国古代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2论《诗经》女性形象的艺术价值3论屈原的人格美及其诗歌的艺术美4论《左传》战争描写艺术5论《孟子》的论辩艺术6论《庄子》的想象艺术7论“汉赋"的铺叙艺术8论《史记》塑造人物的艺术成就9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10论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11论陶渊明诗歌的自然美12论骈文的艺术美13王、孟山水诗艺术之比较14论王、孟山水诗中的盛唐气象15高、岑边塞诗艺术之比较16论杜甫早期诗歌的浪漫精神17论李白七绝的艺术美18论杜甫七律的艺术成就19论白居易咏物诗的思想、艺术价值20李商隐无题诗的意象分析21论《金瓶梅》的思想意义22《金瓶梅》对小说美学的贡献23“三言”、“二拍”的市民意识24“三言”、“二拍”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25《西游记》主题思想新探26谈《水浒传》在我国小说艺术典型化方面的贡献27论《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叙事视点”28论“二拍”的叙述视角与道德判断29论西方文学对近代谴责小说的影响30从儒学的政治文化语境看《三国演义》的美学特征31《红楼梦》的艺术结构32从《聊斋》女子形象看蒲松龄的妇女观33初唐宫廷诗歌的再评价34谈唐诗分期中杜甫的归属问题35杜甫对中唐诗歌的影响略论36简论韩愈诗论与文论精神实质的一致性37陶(渊明)韦(应物)比较论38杜甫韩愈比较论39论晚唐小品文对古文运动的继承与发展40温(庭筠)韦(庄)比较论41《诗经》雅颂诗试论42《诗经》赋体与汉乐府叙事的比较43楚辞体的特点及与中原文化的关系44汉诗的发展与诗赋的消长45《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抒情风格的比较46汉代郊庙歌辞试论47论汉乐府中场面描写的特点48汉赋四大家与大赋的演进49论曹植诗的艺术及其对中国诗歌的影响50曹丕在建安诗坛的地位试论51论阮籍的《咏怀》诗52谢灵运与六朝诗风的关系53“文笔之辩”之我见54《文选》选诗标准与文学的自觉55陶渊明的被误解与被理解56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57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58王维“诗中有画"试议59隐逸方式与唐代山水田园诗60唐代怀古咏史诗的演变61李白与民歌62杜甫七律诗的艺术贡献63元和新体的特点试论64“以文为诗”刍议65论韩愈对儒家道统的贡献66论李贺在中晚唐诗风演变中的作用67李商隐诗对词的影响68“词别是一家”之我见69花间词与南唐词的异同70冯延巳对宋词的影响浅议71论苏辛词的不同72论周邦彦词的集大成73南宋风雅词派的艺术特征及影响74论苏轼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作用75山谷体对宋诗的影响略论76宋元话本对中国小说的转变作用77董西厢论78元曲作家的基本思想特征试论79元明散曲的思想性与艺术性80关汉卿杂剧的结构81马致远在戏曲史上的影响82论古代戏曲的大团圆结局83谈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典型化性格塑造的进程84诗人之诗与学者之诗85明清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失落86杜十娘形象浅析87汤沈之争与明清传奇88明清诗文的拟古与反拟古之争89纳兰词在词史上的地位90梁启超与近代文学的演进91论宋词繁荣的原因92论苏轼对宋词发展的贡献93论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94论宋话本对中国白话小说的影响95论元杂剧兴盛的原因96论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97论《琵琶记》的艺术成就98汤显祖传奇“临川四梦”之比较99论《桃花扇》的民族意识及兴亡之感100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01论红楼梦人物语言的个性化102论陶渊明的思想矛盾103《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104李商隐诗中的意象105《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106纳兰性德爱情词探析107《三国演义》的理想人格类型108论宋诗中的理性人生感悟109《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110《桃花扇》的双重主题111《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现当代文学方向的论文选题:1、论白先勇小说的艺术特点。
新时期文学发展脉络
新时期的文学思潮是从伤痕文学开始,历经反思—改革,而从文学表层走向文化深层。
寻根小说带来小说观念的新感悟,继而出现了现代派的先锋小说,它们突破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超越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的限制,小说主题多样化。
在借鉴西方文学流派的观念中又发展着小说创作。
新写实主义小说更把触角伸向社会各个方面,以再生态的描写,多视角、多层面、零度情感介入,不确定内含等表现手法,使小说的内蕴宽泛,作家不再直接地写自我感受,而是以文本让读者去作审美判断。
新时期的小说流派纷呈,现代主义与后现代手法的借鉴,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被再认识,都使小说本身的艺术表现力得以加强。
一、伤痕小说:批判与启蒙新时期文学的第一阶段是以刘心武为代表的《班主任》开端,用现实主义手法对极左路线的专制作揭露和批判,继承与发扬了“五·四”优秀传统,启迪着人们对文学的功能的再认识。
刘心武在《班主任》中,以不凡的勇气和识见,通过两个表面上的好坏分明,实质上都被极左思想扭曲而畸形的中学生形象,揭露和批判了极左思想对青少年的毒害。
尤其是“好学生”谢惠敏的思想僵化,也达到了令人怵目惊心而非“救救”不可的地步。
《班主任》控诉了十年浩劫造成的隐患,并为真实地反映“文革”生活打开了通道。
于是一大批以“伤痕”为题材的小说问世,而把伤痕文学推向高潮的是卢新华的小说《伤痕》。
它不仅通过中国人历来最牢不可破的血缘情感的破碎而把现代迷信的危害剖析出来;而且以真正的悲剧意识冲决了社会主义社会没有悲剧的藩篱。
因而产生了更大的社会覆盖力,从而代表伤痕文学的另一类:直接批判悲剧年代的悲剧。
由于伤痕文学出现在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初期(1997年始),它摆脱了虚假、夸饰,转向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真实的情感的再现,作为一个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文学现象,起到一定的先锋作用,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与社会层面上。
尽管当时有些作品还很粗糙,艺术上不尽完善,但它以过去的“十年浩劫”作为批判对象,揭露它在各个方面对人民群众的伤害,剖析这种种伤害所造成的难以愈合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疤痕,把文革的反动实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同时党和人民群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的不屈斗争的真实再现,都使新时期的文学受到影响,这些都标明现实主义的复归。
简述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
简述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期,中国正经历着一系列巨变,包括革命、战争和社会变革,这些因素都对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20世纪初,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们开始呼吁对传统文化进行革新。
这些革新的思潮也渗透到小说创作当中,作家们开始追求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艺术形式。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包括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这些作品不仅通过鲜明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还探索了个人的困境和人性的弱点。
随着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20世纪30年代见证了小说创作的又一次重要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进入了动荡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小说家们开始关注抗战的英勇斗争和人民的智慧,他们描绘了抗战英雄的形象,弘扬了民族精神。
背负社会使命感的作家们,如曾经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丁玲、杨炯、萧乾等,主要写大家庭(大冶家庭、重庆家庭等),表现无产阶级革命意识,也有一些作家将文学题材转移到解放前较边缘的小城镇和农村,他们以地方色彩为主,着重刻画人物个性,他们擅长诗性叙述和尽可能简明的表达。
这些作品如《家》、《三八口号》、《四世同堂》等,激发了人们对于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向往,成为了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社会主义政权的确立给中国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创作的主体发生了转变,小说家开始描绘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工农兵形象,呈现出一股热望美好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浓厚气息。
在这一时期,一批优秀的小说家如老舍、他们积极塑造社会主义角色,用真实的笔触描绘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变迁。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小说家们带来了更多的创作空间。
在这一时期,中国小说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尝试了更多的创作形式和样式,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这一时期冯骥才的《炽天使》、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等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叙事方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重要代表之一。
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前言近几年来,中国文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文学市场的刺激下,更是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本文将会就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并探讨中国文学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二、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其中诗歌、散文和戏曲等艺术形式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且逐渐成为中国文学的独特特色。
1949年新中国成立,伴随着新时期的来临,文学的写作也在各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早期,文学作品不再只是提供了关于工农等阶层的描写,而且开放社会摸索出的新方向也得到所写,作品题材也逐步转向市场和大众文化。
此外,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文学作品也逐渐有了更多元化的特点,文学内涵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三、当代中国文学的现状当代中国文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期,它充分体现了现代人的新时代追求。
首先,文学题材从早期农村生活和工业化过渡,转向了更多元化的方向,如历史、社会现象、科幻、神话传说等等。
其次,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和提升,特别是现代化的网络语言使得文学作品具有更亲切、生动和普及化的特点。
不仅如此,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交流以及多元文化交汇也使得中国文学得到更广泛和更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学术交流平台。
另外中国的网络文学市场也迅速壮大,不少新锐小说家也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关注。
四、当代中国文学难题虽然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总体趋势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快速发展和市场化使得一些文学作品受益,但也出现了轻薄低俗、只追求卖座和功利的文学作品,这让人们对中国文学质量的担忧加大。
另外,一些作家,在流行趋势面前沦为“写作机器”,不断推出书籍而缺少文学内涵和精神内核,这将是长期影响当代文学中国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当代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文学现阶段的发展和品质的更高要求,呼唤大量的青年作家来推广文学的本质,使文学重新成为一种思想和文化的塑造力量。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文学之间的交流和传播也将更加便捷和快速。
新时期小说的发展
第二节新时期小说的发展文学院张喜田新时期小说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就是“改换文学”。
这是指1977年刚刚粉碎“四人帮”时所出现的一类小说。
(1)主要表现对象:“十月的欢腾,一月的哀思”——集中的内容就是揭发批判“四人帮”,歌颂革命老一辈。
(2)作家在思想上、精神上仍受“四人帮”一套的束缚,带着镣铐跳舞,似乎是“放了脚的女人”。
(3)这时期,要想创新,必须来一个拨乱反正、除旧迎新的斗争,但是此时旧的不想用、不愿用,新的不知如何走、怎么用,就处于徘徊阶段。
(4)内容较好,但仍有着帮风帮气,还受“四人帮”所制定的创作模式束缚,极左思潮仍起作用,更有人制造新的“个人迷信”。
但这些,并不是原地踏步,新的文学在酝酿,是准备时期,因为这毕竟是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序幕。
具体创作贾大山:《取经》(“农业学大寨”)萧育轩:《心声》徐光耀:《望日莲》一、伤痕文学(一)原因(1)生活变化、认识深入与文学变化;(2)咀嚼伤痕时期。
伤痕文学开始的标志是刘心武的《班主任》,而卢新华的《伤痕》则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前者是“奠基作”、潮头文学,后者是名字的由来、代表作。
刘心武:《班主任》(张俊石、宋宝琦、谢惠敏、石红)卢新华:《伤痕》(王晓华、母亲)伤痕文学主要反映长期的极左路线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肉体创伤和精神创伤。
(1)由冤案造成的伤痕由于阶级斗争扩大化,造成敌我不分、敌我颠倒,造成了很多悲剧。
莫应丰:《将军吟》(彭其、陈镜全)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王公伯、白舜、林芳、杨琼—艾华、杨大榕)王蒙:《光明》顾工:《翻案》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2)由株连造成的伤痕“株连九族”本为封建现象,但在10年动乱中,株连九族的现象十分明显,一人犯罪,全家遭殃,以反动的血统论为根据,即以出身定政治身份,体现出宗法社会的特点。
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遇罗克)宗璞:《弦上的梦》(慕容乐珺、毛头)孔捷生:《在小河那边》(谷凉-严凉、谷兰-穆岚)叶辛:《蹉跎岁月》(柯碧舟、杜见春)(3)由个人崇拜而造成心灵上的创伤由于个人迷信,使群众与领袖的关系颠倒、混乱,使二者的关系充满神秘的宗教色彩,成为人与神的关系。
新时期小说流派及其特征
A、结合小说流派的发展,谈一谈新时期文学创作对现实主义的超越?新时期小说流派繁多,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现代派的创作手法,融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的思想观念,文学价值观多样化,创作方法多元化。
使得现实主义得到升华。
一.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这一时期是现实主义的复归与深化。
由于“五四”现实主义传统和俄苏现实主义的长期影响,现实主义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始终是主导性潮流。
从70S后期到80S初期,相继出现的伤痕,反思,改革文学的热潮,重新恢复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基石和主轴地位。
但这种“复归”并不简单地复归到“十七年”的革命现实主义,而是通过真实的描写和大胆的批判来重振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因此这种复归也是一种深化。
《班主任》、《伤痕》都通过现实主义对真实生活做了真实的再现。
尽管作为过渡时期的作品,这些作品不尽完善,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但它们以过去的“十年浩劫”作为批判对象,揭露伤害,反思社会,追求现实性,这些都标明现实主义的复归。
《乔厂长上任记》为代表的改革文学,并不是被动地阐释政策图解口号,一味地讴歌赞颂,而是能动的介入现实,批判现实,改造现实。
作家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现实生活做出自己的描绘和评价。
新时期小说创作在向生活真实的挺进中,也促进现实主义创作的不断深化。
二、寻根小说:这一时期小说创作更具多元化,融入了现代主义等创作手法。
寻根文学突破了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文学创作朝多元化发展,“寻根文学”及吸收了传统艺术表现方法,又包含现代艺术表现方法,更注重艺术探索,是文学自觉的体现。
这一时期的作品如《爸爸爸》、《棋王》、《小鲍庄》、《人生》在艺术表现上都一定程度上受到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影响,在表现技巧上也采用象征、寓言等。
韩少功的《爸爸爸》以寓言、象征的现代主义叙述方式,塑造了主人公“丙崽”这一形象来代表文化畸形、丑陋、愚顽的一面。
对于原始部落鸡头寨的构建,也是借鉴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
新时期小说创作成就和发展
新时期小说创作成就和发展新时期小说创作成就和发展耿富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文学创作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新时期短篇小说是新时期文学中一支最突出的部分,它取得的成就是建国以来无与伦比的。
如果我们把建国后十七年小说创作的原则概括为有限的革命现实主义,把“文化大革命”十年概括为反现实主义的话,那么,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进入新时期以来,尤其是在80年代初期,小说创作则完全恢复了现实主义传统,而且表现了相当充分的革命现实主义原则。
具体来看,新时期小说创作取得的成就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突破禁区之一———写社会主义现实的阴暗面时期即文革造成的伤痕,所谓“伤痕文学”“伤痕文学”内容主要表现为对“文革十年”里“四人帮”罪行的揭露。
作品的主旋律是写苦难,写悲剧,写哀痛,是对“四人帮”累累罪行的控诉;对无数受害的干部、知识分子、“知青”以及一些普通群众的不幸给予同情和抚慰。
这类文学最早发表的短篇小说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
另有宗璞的《我是谁》、张贤亮的《牧马人》、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叶辛的《蹉跎岁月》及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等。
二、突破禁区之二———反思历史的“反思文学”“反思文学”的主旋律是感情的愤怒的发泄,激动有余而思辨不足。
它继承了伤痕小说大胆揭露的特点,但是它的内容深度和涉及时间的广度要远远超过了伤痕小说。
它反映了建国以来的历史曲折性,写出了贯彻“左”倾政策而制造的人“妖”颠倒的现实,也描写了老干部的自省意识。
如古华的《芙蓉镇》、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及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和张弦的《记忆》等。
三、突破禁区之三———改变“车间文学”的模式,反映当前改革内容的“改革文学”“改革文学”主要反映企业管理的改革,如蒋子龙的系列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和《乔厂长后传》;后涉及到工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如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再后着意描绘改革中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如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
“新历史”小说命名与发展流变
“新历史”小说命名与发展流变陈连锦【摘要】新历史小说在学术界有多种定义,新历史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新历史题材小说、女性新历史小说等等,都是其诸种概念中的一种。
厘清新历史小说的不同称谓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全面回归和了解新历史小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历史小说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遁入了困境,不少新历史小说家纷纷转型,寻求新的创作路径。
%The new historical novel in academia has a variety of definitions. The New Historical Novel, New Historical Novels, new historical novels, women new historical novel, etc., are one of the concepts which unite in. Clarify the New Historical Novel different titl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its development, can help understand of the new historical comprehensivly of novel regression and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fter a brief period of glory The New Historical Novel fled to the plight .Many new historical novelist strive to transformation, seeking new creative paths.【期刊名称】《济宁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页(P11-14)【关键词】新历史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新历史题材小说;女性新历史小说【作者】陈连锦【作者单位】黎明职业大学文化传播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7新历史小说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较早的作品如莫言的《红高粱》以及乔良的《灵旗》等。
分析新时期“先锋小说”之得与失
分析新时期“先锋小说”之得与失新时期的“先锋小说”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学派别。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这一文学流派在中国的文坛上崭露头角,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和文学思潮的多样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与此同时,“先锋小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境。
在对“先锋小说”的得与失进行分析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
首先,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先锋小说”在风格上追求独创性和个性化,此时代的作家试图突破传统文学的种种限制,追求超越,以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呈现新的文学思潮。
这种追求独创性和个性化的努力带来了鲜明的作家个体和立意性,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许多“先锋小说”大胆创新,发现了一些传统小说形式和技巧的缺陷,试图以更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社会,使文学呈现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多样的面貌。
其次,从文化思潮的角度来看,“先锋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变革中的一部分。
它代表了中国文学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对当时社会现象进行了一种有力的批判和表达。
在“先锋小说”中,可以看到许多关于社会问题、人类处境以及人的内心矛盾和困惑的描绘,这些作品通过艺术化的手法,使得读者对于人性和现实有了有更深刻的认识。
这种文化思潮的变革为中国文学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然而,与此同时,“先锋小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境。
首先,由于“先锋小说”的艺术创新和追求独立性,其作品往往很难被大众接受。
这导致了“先锋小说”在当时的推广和传播方面遇到了挑战。
其次,“先锋小说”的艺术表达往往过于个人化和抽象化,缺乏普遍性和可读性。
尽管这些作品在艺术上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但由于缺乏普通读者的参与和理解,使得“先锋小说”难以在文化传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最后,一些“先锋小说”作家由于追求创新和挑战,往往忽视了传统文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范,以至于其作品过于抽象和超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读者的共鸣和对话。
新时期小说表现方式的流变
的《 到中年》 张贤亮 《 人 、 灵与肉》 等也明显地采取 了主人 公“ 意识 的流动” 作为结构主线 的方法。尽 管这些作家仍 持较为传统 的现实主义写作态度 .但 经过这些小说的连 续冲击 ,中国简 介 】 一 云 (9 4 ) 女 , 东鹤 山市 ^ 18 作 蔡 16一 . 广 9 6年 毕 业 干华 南师 范太 学 . 为 五 邑大 学 中文 幕讲 师。主 要 从 现 串 中 国 当代 文 学擞 学 研 究 工作 。
一
个从外到内、 从简单到复杂、 从社会到人 、 从表象到心
灵的结构视点 的转变。“ 意识流 小说正是这一总体转 向 的一个集 中和强化 的体 现。 最早尝试运用意识 流方法结 构小说 的作家是 王蒙 、 宗璞 、 谌窖等作者。 王蒙的 《 春之声》 《 的眼》 、夜 等情绪与 “ 意识流 《 ; 蝴 蝶》 中的象征 :布礼》 《 中的时序交错与内心段落等 一系列
不安 分 的 尝试 引起 了阵 阵 喧 哗 :宗 瑶 的 《 是 谁 , 、 容 鞋 》谌
、
探 索 性 的尝 试
17 9 6年以后 .一批叉一批的小说 闯开题材的禁 区, 赢 得了万众瞩 目:各种主题 以振聋发聩的力量从 多方面 启蒙人们 ;一些令 人难以忘 怀的人物在小说 中竞争相出 现。 但小 说技巧并没有与题材 、 主题人物井驾 齐驱地同步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3 期
江西 社会科学
Ja g i o i S in e in x c ̄ c e c s S
新时期小说表现方式的流变
口 蔡 一 云
( 邑 大学 , 东 江 门 市 5 92 五 广 200
【 摘
要l 文章试图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 究一下新对期小说 的创作。作者认为, 研 新时期小说不仅在题
浅说新时期小说的发展脉络
关 键 词 : 现 代 主 义 ; 实 主 义 ; 时期 小 说 现 新
中 图分 类 号 :2 7 4 I0 .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6 2 (0 2 0 0 7 10 0 1 2 0 )3— 0 8—0 3
在 2 0世 纪 的 中 国文 学 中 , 新 时期 ” 以说 是 一 个 激 动 人 心 的 断 代 命 名 。这 一 时 期 的小 说 更 是 以 异 常 丰 富 “ 可 的 文 学 景 观 不 断 吸 引 着 人 们 的注 意 ,这 种 丰 富 性 最 为 突 出 的表 现 就 是 小 说 创 作 中不 断 涌 现 出新 的 潮 流 。在 短 短2 0年 中 , 说 从 新 时期 最 初 的伤 痕 小 说 、 思 小 说 、 小 反 改革 小 说 、 根 小 说 , 寻 中经 先 锋 小 说 的勃 起 , 至 9 直 0年 代 的 现 实 主 义 冲击 波 小 说 , 乎 重 演 了 1 几 9世 纪 中 期 以来 世 界 范 围 内所 有 重 要 的小 说 流 派 和潮 流 。 面 对 这 纷 然 杂 陈 的文 学 景 观 ,我 们 应 该 用 怎 样 的参 照 坐 标 来 给 他 们 做 定 位 呢 ? 当我 们 站 在 历 史 观 察 者 的 立 场 来 看 待 新 时 期 小 说 时 , 们 可 以 发 现 , 实 主 义 仍 然 是新 时 期 小 说 的 强 大 传 统 。而 西 方 现 代 主 义 的 引入 和 我 现 发 展 ,则 在 一 定 时 期 内形 成 了与 现 实 主义 价 值 体 系 相 对 抗 的 力 量 。这 里 我 们 可 以用 两 条 起 点 不 同 的 曲线 的相 互 分 离 与 交 叉 来 描 述 新 时 期 小 说 的发 展 。 在 用 这 样 的双 重 曲线 来 分 析 小 说 潮 流 之 前 , 我们 必 须 先 界 定 现 实 主 义 的概 念 。按 照 我 的理 解 , 实 主义 的 现 文 学 精 神 应 该 是 理 性 和 启 蒙 ,创 作 原 则 是 真 实 地 反 映 现 实 生 活 ,表 现 手 法 包 括 重 视 细 节 的 刻 画 和 塑 造 典 型环
新时期小说创作成就和发展
新时期小说创作成就和发展耿富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文学创作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新时期短篇小说是新时期文学中一支最突出的部分,它取得的成就是建国以来无与伦比的。
如果我们把建国后十七年小说创作的原则概括为有限的革命现实主义,把“文化大革命”十年概括为反现实主义的话,那么,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进入新时期以来,尤其是在80年代初期,小说创作则完全恢复了现实主义传统,而且表现了相当充分的革命现实主义原则。
具体来看,新时期小说创作取得的成就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突破禁区之一———写社会主义现实的阴暗面时期即文革造成的伤痕,所谓“伤痕文学”“伤痕文学”内容主要表现为对“文革十年”里“四人帮”罪行的揭露。
作品的主旋律是写苦难,写悲剧,写哀痛,是对“四人帮”累累罪行的控诉;对无数受害的干部、知识分子、“知青”以及一些普通群众的不幸给予同情和抚慰。
这类文学最早发表的短篇小说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
另有宗璞的《我是谁》、张贤亮的《牧马人》、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叶辛的《蹉跎岁月》及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等。
二、突破禁区之二———反思历史的“反思文学”“反思文学”的主旋律是感情的愤怒的发泄,激动有余而思辨不足。
它继承了伤痕小说大胆揭露的特点,但是它的内容深度和涉及时间的广度要远远超过了伤痕小说。
它反映了建国以来的历史曲折性,写出了贯彻“左”倾政策而制造的人“妖”颠倒的现实,也描写了老干部的自省意识。
如古华的《芙蓉镇》、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及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和张弦的《记忆》等。
三、突破禁区之三———改变“车间文学”的模式,反映当前改革内容的“改革文学”“改革文学”主要反映企业管理的改革,如蒋子龙的系列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和《乔厂长后传》;后涉及到工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如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再后着意描绘改革中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如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
以上这些作品基本上是沿着现实主义传统创作的,是对以往革命现实主义的恢复,并且有所发展。
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的研究类型与发展阶段
先后推出两个版次, 印数高达 3 5 0 0 0册, 这本书对于当时文
学创作者和研究者的 影响可见一斑。柳鸣九主编的《 意识 流》 ( 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 1 9 8 9 年版) , 搜录了当时意识流
研究的热点问题、 作家作品研究和意识流在世界各 国的发 展和运用, 对于意识流的相关问题做了深入探讨 , 是这一时
文学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汗牛充栋, 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 新时期, 所以, 主要收录新时期以来的研究成果。新时期意 识流小说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一) 在文学理论研究方面 : 李春林的《 东方意识流文 学》 ( 辽宁大学出版社 1 9 8 7 年版) , 该书首次提出“ 东方意识
说一类 , 对心理小说的发展做了粗略梳理, 书中对王蒙小说 的意识流手法进行了专 门分析, 并归纳了心理小说崛起的 原因, “ 心理小说” 这一概念的提法在当时颇有影响。唐正
的 《 现 代小说技巧初 探》 ( 花城出 版社 1 9 8 1 年版) , 该书从语 言的 角度对意 识流小说做了言简意赅的阐发, 并对现代小 说的 情节、 结构、 艺术技巧、 小 说的未 来及发 展方向 等做了 振 聋发聩的言说, 花城出版社于 1 9 8 1 年9 月和 1 9 8 2 年1 2 月
外语教育出版社 1 9 9 6年版) , 是一本较为全面研究英美意
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过程(下)
作者: 戴克强
出版物刊名: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页码: 37-44页
主题词: 新时期文学 报告文学作品 转型期文学 发展过程 《白鹿原》 小说创作 历史题材作家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泡沫文学
摘要: 三、稳步转型期(1990-1996年) 1、在经过短暂的沉寂之后,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确立,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哲学社会科学必然受到冲击,文学也不例外。
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销售流通更进一步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作品的商品属性为人所共识。
然而这并不是说文学作品都应“商品化”。
文学作品的价值标尺决不应追究或主要追究它的销售量。
横流的物欲使一部分文学家、艺术家心理失衡,社会分配的不公又使他们感到愤懑和迷惘,对经济效益的关注使出版界不得不炒出一些低级媚俗的作品,严肃高雅的论著及作品少人间津。
五光十色、瞬息万变的现实又容易造成一种浮躁的社会氛围;经济大潮席卷了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人都在其中充分表演,弄潮的绝不只是蚊龙灵龟。
文学、二其是高雅文学)确实受到了强烈冲击,处在适应而又不适应的状态。
如同当今社会上有孔繁森、徐虎、陈冠玉这种品德高尚堪为楷模的好人,也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小人一样,文学现状也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在为它的成绩怡悦欢庆的同时,又不能不引起忧虑和思索。
叙述的力量——论新时期小说流派的更迭与叙述方式的演变
叙述的力量——论新时期小说流派的更迭与叙述方式的演变张朝丽
【期刊名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19)006
【摘要】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成为一种鲜活生命力的艺术形式,随着"先锋派小说"、"意识流小说"、"新感觉小说"、"新写实小说"等小说流派的出现,小说的叙述方式也在不断演变.从刘索拉、马原、余华的叙述方式的革命,到王蒙小说内心独自、时序颠倒的叙述流动,到莫言感觉化、体验化的叙述狂欢,到方方、池莉、刘震云叙述低调的感伤……小说叙述结构的辐射、叙述语言的弹性和张力,叙述线条的多样性、叙述节奏的复合性,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小说的审美格局在不断变化,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扩展.
【总页数】6页(P44-49)
【作者】张朝丽
【作者单位】天津商学院,理学院,天津,300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事实与建构:“朱张会讲”叙述方式的演变 [J], 肖永明
2.叙述的魅力--论新时期以来小说叙述方式的演变 [J], 戈雪
3.台湾当代散文叙述方式的演变 [J], 徐光萍
4.否定与超越--论王安忆小说叙述方式的演变 [J], 刘莉
5.论中国古典戏曲叙述方式与戏曲观之演变——从李渔宾白理论说起 [J], 林晓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
摘要:“新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小说不断涌
现出新的潮流。
新时期小说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探索期、高潮期和转型期,每个历史时期又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从一开始借鉴西方艺术形式到转型进行自我
调整,中国小说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目前的小说更加重视故事情节,追求
价值深度,刻画人物性格。
新时期小说与传统小说相比,加入了对生命的尊重和
敬畏,开启了全新的艺术实践,打破了文学封闭的格局,对艺术审美、表达方式
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小说;发展流变;现实主义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上,现实主义成为小说的主潮,尤其是改革
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小说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随着新时期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众多作家开始丢弃传统的文化,将小说写作与现实脱节,呈现出过分西化的错误
认知。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众多作家开始正视本土化创作,开始了民族文化意
识的觉醒。
因此,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新时期小说的发展流变,目的就
在于厘清小说的发展脉络,重视传统文化在今后小说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探索期(1979——1984)
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改革开放初期,虽然人们对外界的文化不再是排斥和
否定,但是对于小说是否要融入现代化还是有一定的争论,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还
是持有一种观望的态度。
因此这时期的作家主要还是借鉴西方小说的艺术形式,
在观念上并没有展现出完全性的改变。
这就导致在这一阶段,中国小说虽然在形
式上和内容上加入了西方小说的色彩,但是仍旧是保持了一定的理性姿态,有着
自身的价值导向和深刻内涵的。
“荒诞”、“象征”作为西方小说的主流特征,
所以在这一时期,中国小说开始引入这些手法,将自己的小说加入了这些“现代化”的因素。
虽然在艺术形式上有所借鉴,但是作家们也没有按照西方小说照搬照抄,而是将社会责任感、理性感有所保留。
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是有很强的逻辑情节框架,虽然在内容上体现出一定的错乱性,但这种错乱是由于作者部分借鉴西方艺术形式。
虽然在小说中呈现出一定的“荒诞”和“象征”,但是晦涩感相对来说并不是很重,小说在大体上还是通俗易懂的。
二、高潮期(1985——1988)
这一时期的中国小说发展异常迅猛,尤其是自1985年开始,在创作领域开始了深入探讨,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实绩。
在这短短几年之间,中国小说大量借鉴西方文学,几乎将西方近百年的文学知识都浓缩成这几年的创作之中。
在借鉴方面也不仅仅是创作手法,各种观念、流派、形式、技巧开始出现在中国小说的形体中,所以在这个时期作家的创作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在众多的作品之中质量是参差不齐的,但是整体上呈现出作者的心浮气躁,标新立异的文学心境。
为了能够赶上时代的步伐,作家大多是追求“数量”而不是“质量”,所以缺少时代精品。
尽管这一时期的艺术观念与创作形式相较于探索期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思想上仍然是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和发展性,并没有超越前期的时代主题。
这一时期的作品是非常重视叙述试点的,并且极具个性化的语言特色,在小说形式上仍旧是混乱的、荒诞的,虽然在形式上已经趋于现代化,但是这种混乱是因为思想并没有冲破传统的束缚。
三、转型期(1989——9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与上个时期相比,褪去了热闹的本色,并逐渐走向低谷,在高潮时期的一些著名的作家也开始销声匿迹,创作陷入困境。
因为对于读者来说,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学小说读起来是非常的困难的,其中的哲学道理也是很难弄懂的。
因此借用历史故事来传达现实生活的认知成为这一时期作家在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做法。
这些所谓的历史故事并不是为了解释某种历史规律,而是借用其氛围、情调等来展示当代人物的命运,将现代意识放在历史框架中进行思考和创新,进而
传达出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感知。
他们更加关注当前文化环境,将生存的苦难意识、精神痛苦作为当代小说的核心内容。
虽然技巧和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创新小说的形式,但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不在单纯地迷恋于技巧和方法,因为形式的意义毕竟是有限的,仅仅凭借形式技巧作为创新的主流,缺乏实质内容的创新显然是不能够符合时代的发展的。
因此,转型期间的创作中作者将这种苦难意识和孤独意识融入进自己的作品当中,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凸显出精神痛苦,进而丰富内容实质。
因此,技巧和形式已经不再是作家创作小说所追求的重要方面,当前作家们更加关注人类精神的沉沦和救赎,逐渐向现实主义整体回归。
在小说的发展道路上,不管是哪个时期,都对小说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只有有超越前者的勇气才能够不断的创新发展。
尽管在其发展变化中会有一定的争议所在,但是在当代我们必须给予中肯的评价,因为这是需要历史的检验和评价,其积极作用和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总结和探索。
小说的创作就像是一条涌动的河流,需要融入新鲜的力量,后人不能够止步于前人的观点和创作,一直不断的走前人的老路。
只有克服前者的局限,创新发展前人的观点,才能够实现真正的超越。
参考文献:
[1]张卫中. 新时期小说语言探索的三个维度[J]. 中国当代文学研
究,2020(1):1-11.
[2]刘霞云. 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结构类型及演变逻辑[J]. 中国文艺评论,2020(7):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