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 来源在 会上讲话的摘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来源在会上讲话的摘要
此文来源在“干好‘一四五’勇当排头兵以优异成绩迎接国家的22年胜利召开沈志江同志在全市千部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今天是正月初九,春节上班后召开全市干部会议,是多年坚持下来的传统和惯例。
目的非常明确:一是收心,二是提神,三是聚力。
“收心”就是要尽快从节日的氛围中走出来,把“过年模式”切换到“战斗状态”,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新一年新赛场。
“提神”就是要通过表彰,鼓舞斗志,进一步形成学习先进、赶超先进、成为先进的争先氛围。
“聚力”就是要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带动全市上下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磅礴的力量,共抓大发展、全力争一流。
从这三个层面来讲,今天的会议就是“发令枪”“集结号”,就是一次击鼓催征、奋楫扬帆的誓师会、动员会。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回头盘点,我们有前进的底气
去年年初,我代表市委提出了“发展十问”。
这十个问题,问出了干部精气神,问出了工作着力点,也问出了发展新气象。
正是在“十问”的倒逼之下,大家从一开始思想上的触动,转化为落实上的主动,体现为破难上的行动,最后对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推动。
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把“十问”化为“十答”,紧扣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加快实现“五个率先”主题主线,各条战线全面发力,各级干部全情投入,干成了许多想干的大事,办成了许多难办的急事,做成了许多该做的好事,交出了一份提质增效、提速进位
的高分答卷,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向前进、向上走、向高攀的底气。
这份底气来自于争先创优的良好态势。
诸暨的2021年,是奋进的一年,是争先的一年,是闪耀的一年。
一年来,我们坚持“跳一跳摘桃子”,咬定“争二抢一”目标不动摇,在每个细分赛道上加速加力,在每次擂台比拼中敢闯敢冲,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翻身仗”。
主要表现为“三多”:一是排位第一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荣登绍兴榜首、再次重返第一。
其中,四大类指标得分绍兴第一,26个分项指标均居绍兴首位、占比过半。
特别是GDP突破1500亿元,达1546.6亿元、增长9.8%,增速全年领跑绍兴;人才、科技考核也位列绍兴第一。
二是试点荣誉多,累计获得省级以上试点53项、各类先进表彰35项,包括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成为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精神文明高地领域首批试点、全国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还有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等“国字号”荣誉。
三是上级点赞多,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和绍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诸暨工作都给予了高度肯定,21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到诸暨调研指导时都为我们点了赞,省委主要领导更是先后对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文明实践、抗洪抢险等工作进行了多次批示肯定。
这份底气来自于厚积薄发的强劲动能。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全市上下紧扣“综合实力争进全国十强县”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打响了蓄势赋能的组合拳。
在改革争先方面,27个特色场景成为省级试点,2个场景成为全省最佳应用,执行“一件事”、“浙里兴村共富”和“预防青少年新型违法犯罪”分别获评省
改革突破奖银奖、铜奖和提名奖,获奖数绍兴第一。
在创新驱动方面,我们旗帜鲜明亮出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导向,各类人才计划入选数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国家级和省级领军人才数量更是领跑绍兴、刷新历史。
在招商引资方面,我们坚持“项目为王”,连续三次举办招商引资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432.1亿元的82个亿元以上项目相继落地,新宜中国、欧意家电、天链测控等一批体量大、潜力足、带动强的项目加速推进。
这些都为诸暨积聚了再出发的动力、打实了争一流的基础。
这份底气来自于敢闯敢冲的攻坚精神。
2021年,大家面对的挑战不可谓不大、肩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但是我们大力发扬“攻山头”的诸暨人精神,迎难而上、破难前行,没有人做“看热闹”的旁观者,人人都是“上一线”的战斗员,大家都保持了“热血沸腾”的激情,也干出了“热火朝天”的场面。
我们难以忘记,在抗击“6·10”强降雨和台风“烟花”的过程中,全市人民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尽最大努力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我们难以忘记,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遭遇战,广大国家员干部闻令而动,医务人员白衣为甲,公安干警冲锋在前,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在帮助兄弟县市渡过难关的同时,也交出了一份“零输入”“零感染”的完美答卷。
我们难以忘记,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迎检过程中,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机关干部披甲上阵,从机关到镇村,从大街到小巷,“红马甲”“环卫装”成为了文明的最靓风景。
这些都充分证明了,诸暨的干部确实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铁军,是敢闯敢冲、能征惯战的劲旅。
以上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展示了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回顾了我们走过的路、打过的仗、干过的事。
每件事都不容易,每个人都了不起!在此,我代表市四套班子向所有为诸暨发展尽心竭力的国家员干部、企业家、在外乡贤和全体诸暨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抬头展望,我们有清晰的方向
春节期间播出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第七穿插连打的几场战斗,都是先观察战场、确定方向。
现在的诸暨,可以说也处在“水门桥”的战场上,需要和复杂环境斗争、和优势对手争雄、和自身短板较量,既要坚持埋头拉车,更要学会抬头看路,进一步把握方向、把准方位,努力在抢抓主动中抢攻高地、在闯关夺隘中夺取胜利。
具体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要正视“取胜”的压力。
主要从三个维度来认识:一是宏观环境的下行压力。
当前,百年大变局、疫情大流行和中美大博弈加速演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交织叠加,全球经济趋缓,国内经济下行,大环境的风险挑战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不确定性。
对我们的影响,主要在于企业面临的“缺芯”“缺柜”“缺工”和原材料上涨问题,生产经营和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二是高手过招的竞跑压力。
当前的诸暨已经再次进入了与更强高手同台切磋的竞技场,但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在进步、别人同样在努力。
从指标上看,虽然我们GDP增速排位大幅跃升,但总量位次没有变化,且其他指标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处在“标兵更强、追兵更多”的格局
当中。
三是自身存在的短板压力。
主要表现为产业、创新、环境三大短板:产业方面,传统产业的转型效能还没有彻底释放,新兴产业的动能也尚未完全激活,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力都亟需提升。
创新方面,高能级平台建设有新动作、高层次人才引育有新突破,但R&D占比仍远低于绍兴平均。
营商环境方面也还有较大差距。
二要坚定“必胜”的信心。
困难和压力固然很多,但机遇和利好同样不少。
我也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维度来分析:所谓“天时”,归纳起来就是两句话:政策叠加有“大礼包”,赛事临门有“大空间”。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5次强调了“稳”,并明确了“七个方面政策”,举措之多、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近年少见。
省委也拿出了扩大有效投资、减负强企、科技创新、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民生保障“五大政策包”和财政、自然资源、金融、能源“四张要素清单”,这一系列的政策“大礼包”,必然有利于引导预期、重塑信心,有利于调节供需、调整结构。
此外,杭州亚运会等重大赛事的举办,也必然会带来更多资源、更大红利。
所谓“地利”,就是诸暨稳固的“底盘”,我们这些年风雨兼程走过来,尤其是经过去年的拼杀,我们的基本盘更加厚实。
只要我们深蹲越重,把潜力和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肯定会跳得更高,迈上新的台阶。
所谓“人和”,就是人心思进的氛围日益浓厚、高效协同的合力更加强劲。
去年我们取得的这些成绩,固然有外界环境、客观因素的支撑,但最关键还是因为我们有9万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国家员干部,有18万“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市场主体,有30多万“小布衫里脱出”的在外乡
贤。
所以说,只要全市上下一条心、一股劲,就没有什么困难战胜不了,就一定能绘好新篇章、走好新征程。
三要认清“求胜”的考验。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国家的22年、杭州亚运会等一系列重大节会要召开,还有“枫桥经验”60周年纪念大会筹备等一系列重要工作要落实,这当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会议都是“关口”,都是对我们的考验。
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强化打仗意识,以实之又实、细之又细、稳之又稳的行动,聚焦着力点,消除风险点,干好每一件事、打好每一场仗,进一步增添胜利的新成色。
三、埋头苦干,我们有坚定的行动
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
春节前召开的市第十七次国家代会,市委已经系统绘制了未来五年诸暨发展的蓝图,提出了“一四五”的战略部署。
能不能赢得开局首胜,能不能继续率先领跑,重点就两个字:落实。
这也是我们今年工作的总基调。
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大抓落实、大干快上”的理念,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建功意识,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争分夺秒干好每一天,心无旁骛抓好每件事,落实落实再落实,争先争先再争先,奋力推动诸暨“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以优异成绩迎接国家的22年胜利召开。
1、锚定目标抓落实。
目标就是坐标。
当前的诸暨,正处在厚积薄发的提升期、跨越赶超的黄金期,正处在打基础、练内功向全领域比拼、全方位展示转变的关键期,尤其需要有精准的方位、精确的目标,引领全市上下坚定向高攀、一起向未来。
一是定位,要在登高望远中找准目标。
定位,定的是对自我的认识,定的是对格局的判断,定的是对胆气的考验。
今天诸暨所在的擂台,可以说是高手更高、强者更强。
必须进一步提高站位、拉高标杆,跳出诸暨看诸暨,跳出当下看未来,主动在全省乃至长三角的大格局中去定坐标、选标杆、找对手,努力向更高目标看齐、朝更高定位进发。
当然,在高点定位的同时,也不能超越实际、盲目攀比,就现阶段来说,提“远学滨江萧山,近比柯桥上虞”是比较合适的,希望通过3-5年的努力,在指标排位、综合位次等方面能迎头赶上、全面赶超。
二是定标,要在争先创优中追赶目标。
去年我们打赢了“翻身仗”、得到了“喝彩声”,从上到下大家的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振。
但是,越到这个时候,我们越要保持清醒,可以自信自豪,但不能自负自满,决不能第一到手、进取到头,更不能在一片喝彩中迷失自我。
必须进一步强化“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忧患意识,咬定“绍兴第一、全省一流、全国十强”的目标,把进攻当作最好的防守,把争先当作一贯的追求,时刻紧盯诸暨在6个县(市、区)中的排位、在省内17强县市中的位次,敢于和他们比质量、比效益、比后劲,勇于和高手争试点、争项目、争资源,确保比出更强实力、争得更大优势。
三是定力,要在稳扎稳打中实现目标。
人的一生有两大遗憾,一是不会选择,二是不停选择。
不会选择就是没有目标,不停选择就是没有定力。
如果目标不坚定、执行不坚决,热衷于“翻烧饼”、纠结于“做选择”,最后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们现在确定的目
标,都是大家集思广益、深思熟虑的结果,只要我们一着不让抓下去、一以贯之干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终点、达成目标。
要按照市委确定的目标要求,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做到不提新口号、不换新频道,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切实以强大的定力换取发展的动力。
2、破难补短抓落实。
经过“十问”,我们已经破解了不少难题、破除了不少瓶颈,但对标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和共同富裕,还有不少制约发展的短板,还有许多需要突破的地方,必须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扬长补短、整体提升。
重点要做到“六破六增”:一要破数字转型之难,增创产业蝶变新优势。
诸暨产业转型的难题,难就难在“慢”,传统产业改造进度慢、产出慢,新兴产业孵化慢、见效慢。
国家代会提出的“四大战略”之一就是工业强市,就要率先把这块短板补起来。
怎么补?办法就是数字化,就是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大家不要以为数字仅仅是产业转型的工具,有一本书《从链接到激活,数字化与中国产业新循环》,讲到数字是“继土地、机器、劳动力之外的第四大生产资料”。
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就明确提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换句话说,数字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用、无所不及,现在已经没有离开数字能生存的产业了。
要坚定不移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克服片面化、碎片化、表面化、滞后化等问题,牢牢聚焦数字经济和制造业深度融合这一重点,提速
推进袜业、珍珠、铜加工等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深度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打造一批“无人工厂”“智慧车间”“未来工厂”,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二要破开放包容之难,增创营商环境新优势。
2021年底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县市榜单出炉,诸暨位列第21。
这也反映了,诸暨的营商环境不算好。
虽然去年创设了“政企亲清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营商环境有了改观,但和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差距,和发达县市的地位也不相称。
关键症结就在于心态和格局,就在于开放包容不够。
具体表现为:一是“今天播种就想明天收成”的行为短视,有看不广的小视野、看不远的偏视角,比如人才招引,有的同志“心急想吃热豆腐”,引进来之后马上就想见效果,一年两年没效益就不理不睬。
二是“嘴上喊开放、心里大诸暨”的过度自信,看不到别人的政策比我们好、服务比我们优,还是认为我们有资本“守株待兔”。
三是“只有解释没有解决”的虚假服务,面对企业反映的急事难事烦心事,跟踪解决、彻底解决不够,服务质量还不够高。
四是“大行不顾细谨”的粗放做法,有时候对企业家、对人才的态度不够热情。
以上四种现象,有的是习惯手势,有的是作风问题。
必须从心态上改起、从细节上抓起,进一步强化“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进一步提升市场的透明度、服务的优质度和社会的包容度,特别是对一些创新项目和创新人才,允许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真正让诸暨成为企业发展的“沃土”、要素集聚的“磁场”、投资兴业的“宝地”。
三要破科技创新之难,增创发展动能新优势。
敢创新不一定能赢,但不创新迟早会输。
2021年,我们在人才强市、创新强市建设上迈出了一大步、取得了新突破。
但看看周边高手、看看企业需求,科技创新仍是制约我们的薄弱环节,有平台缺效益、有科研难产出、有高企没带动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要牢牢抓住创新这一“牛鼻子”,拿出“视创新如生命、抓创新像拼命”的精神,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产业创新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引领,对一切制约创新的藩篱,纵有千难万险也要全力推倒;对一切有利创新的事情,想尽千方百计也要全力做到;对一切勇于创新的人才,踏遍千山万水也要全力请到。
总之一句话,对于创新的事,我们并不紧盯着“挣钱”,也不图一味“省钱”,只要是“值钱”的,我们都舍得“花钱”。
只要有这样的决心,通过5年努力,R&D超过绍兴平均水平,真正让创新成为诸暨最大标识、最强动能。
四要破要素制约之难,增创未来空间新优势。
现在大家都普遍反映,有两个问题最头疼:一是“钱从哪里来”,二是“地从哪里来”。
这两个问题中最迫切的还是土地问题。
没有土地就没有空间,没有空间就没有项目,没有项目也就意味着没有发展。
根据前段时间用地需求调查显示,今后土地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必须进一步转变土地管理理念,加快从“增量开发”转向“减量盘存”,在继续向上争取土地指标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存量挖潜上,进一步强化“节约集约、绩效优先”的理念,全域整治工业低效用地,大力盘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和闲置低效用地,滚动实施土地征收,千方百计腾出诸暨未
来发展的空间。
五要破精细管理之难,增创城市品质新优势。
城市是一个“巨系统”,但城市建设却是一项“绣花活”。
这些年我们在推进城市系统治理上做了许多工作,诸暨的整体形象有了新提升。
但“重建设轻内涵”“重面子轻里子”“重管理轻服务”的问题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够”:一是气质不够彰显,城市的硬功能在更新,但软实力不足;二是特色不够鲜明,城市建筑、城市标识、城市形象缺乏辨识度;三是治理不够精细,城市的框架变大了,但是管理的效能没有完全跟上。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精细化程度不高。
我们要大力喊响“向精细要品质”的口号,始终把“精心、精细、精品”的要求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弘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重抓规划引领、重点更新调理、重视品牌塑造,精心设计城市地标、城市天际、城市形象,统筹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安全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和现代化水平。
六要破矛盾化解之难,增创社会治理新优势。
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一直是悬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遇到了最怕面对,介入了最耗精力,处置了最怕反复。
明年就是“枫桥经验”60周年纪念大会,能否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补齐这块短板,直接关系到“枫桥经验”的成色。
破矛盾化解之难,首先要破干部心理之难。
实事求是讲,现在我们有的干部还是把矛盾纠纷当作“洪水猛兽”,喜欢放一放、拖一拖。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破除畏难之心、提升破难之力,不向问题低头,敢向矛盾叫板,在矛盾面前少说“有难度”“解不了”,多想
“怎么办”“怎么最快化解”,努力把问题一个个解决、把难题一项项攻克,营造和谐和睦、平静安静的社会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讲“困难是一道坎,是一道分水岭,就像鲤鱼跳龙门,跳过去就是一片新天地”。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把上面这些短板问题解决了,就是现代化新诸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就是诸暨脱胎换骨、破茧蝶变的时候。
3、创新方法抓落实。
抓落实是一门技术活,不光要有想法,更要有方法。
我常说当干部要重实干、能苦干、善巧干,实干和苦干讲的是态度、是责任、是担当,巧干讲的就是策略和方法。
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思维、策略意识,不走寻常路,不靠老手势,创造性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重点讲三种方法:
一是“不找市长找市场”的资源整合法。
我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大家知不知道过去十年全国发展最快的城市是哪?不是杭州也不是成都,而是合肥。
这里有组数据:2009年合肥GDP是2100亿元,2019年增长到7300亿元,10年增幅达347%,稳居全国第一。
这10年间合肥发生了什么?网上有个段子,说“中国最牛的风险投资机构是合肥市政府”。
2007年,合肥拿出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投资京东方,赚了100多亿;2011年,拿出100亿元投了长鑫半导体,上市估值浮盈超1000亿元;2019年,又用100亿投了奄奄一息的蔚来汽车,带动引进了几乎整个新能源板块。
有学者总结了过去30年中国的城市发展模式,第一种是深圳模式,靠的是制度优势、开放优势;第二种是成都模式,靠的是区位优势;第三种就是合肥模式,
靠的是领导力优势。
我想这个领导力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合肥的领导干部对市场有着敏锐的嗅觉、深层的把控。
现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凸显,不懂市场的水性、不会经营的方法,以后势必会很难。
必须学会用好市场这一“无形之手”,不断增强运用市场、管理市场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包括项目的招引、人才的引进,能用市场解决的尽量交给市场,能放给社会的尽量放给社会,真正用最少的资源办最多的事情、花最少的代价干更大的事情。
二是“捂紧口袋过日子”的精细调控法。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政府要“过紧日子”。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袁书记也再次要求“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企业过好日子”。
这是基于应对当前形势的必然要求。
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理念,少一些大手大脚,多一些精打细算,把运行经费、一般性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全面压减下来,坚决摒弃“过度包装”,彻底消除“跑冒滴漏”,真正以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来保障企业和群众过好日子。
同时,“过紧日子”还要正确处理好“减”与“增”的关系,切实把钱用到刀刃上,真正做到“五个只增不减”:一是数字化改革的支出只增不减,二是科技创新的支出只增不减,三是招商引才的支出只增不减,四是有利企业的支出只增不减,五是改善民生的支出只增不减。
三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突破法。
这里讲的是方法论当中的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我们手上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每一件都要抓、每一项都要管,但绝不是均等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找准矛盾的主要方面、抓牢问题的关键环节。
比如国家代
会明确的“改革强市、工业强市、人才强市、招商强市”四大战略,就是诸暨未来发展的“衣领子”。
再比如G60创新港和海归小镇,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抓人才强市、创新强市的突破口、着力点,把高能级平台建好了、用好了,不管是创新企业的孵化还是高端人才的落户,包括整个创新的能级能量都会实现一个质的跃升。
希望大家在谋方向、做决策、抓落实的过程中,善于运用重点突破法,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切实以重点突破撬动整体提升,真正达到“一子落而全盘活”的效果。
4、转变作风抓落实。
作风是形象,更是力量。
每一位国家员干部都要主动打破作风上的“坛坛罐罐”,努力以作风大转变带动事业大繁荣、推动发展大跨越。
一要立说立行。
原地徘徊一千步,抵不上向前迈出第一步;心中想过无数次,不如撸起袖子干一次。
现在,新一年的各项目标任务都已经明确,就要“马上就干”,进一步强化“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意识,始终保持“紧在前头、快在前头、干在前头”的奔跑状态,雷厉风行、快马加鞭,一有任务马上行动,得到指令及时冲锋,切实杜绝“等靠要”的拖沓,消除“温吞水”的状态,争分夺秒干出事业发展加速度。
特别是在座的各位,你们是“领头雁”“火车头”,希望在新征程上一马当先干起来,率领“一班人”、带动“一层人”、影响“一群人”,切实形成万马奔腾的强大声势、赢得马到功成的发展优势。
二要敢作敢当。
始终把“担当”两字挺在前面,把该挑的担子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