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气温【含答案】

合集下载

气温和降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气温和降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北半球陆地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年变化
北半球海洋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温年较差: 同纬度地区,内陆大于沿海;同纬度的大尺度地区平原 (盆地)大于高原;一般随纬度增高而增大;
1 气温空间分布规律
①气温的垂直分布: 海拔越高(100米),气温越低(0.6℃) 正温:上冷夏热 逆温:上热下冷
①太阳高度: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辐射多
到达地面的太 阳辐射
②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削弱少,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③天气状况: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由此可知,山地背风坡太 阳辐射强
④日照时间:白昼时间越长,日照时数越长,辐射越强
地气系统受 热过程
下垫面状况 大气保温作用
19.此季节江西和湖北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其原因是 C
A.中纬西风向南快速移动 B.南海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C.西太平洋副高西伸登陆 D.北方冷空气快速向北退缩
注意:影响我国天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西部的高压脊,在其控制之下会出现高温干 旱天气,如我国江淮地区7、8月份伏旱天气
例题讲解 气温的影响因素
文字
以亚欧苔原带的变化为背景,考查气温对地 4分 理环境的影响
备考建议
通过对课标及考情的分析,建议如下:
1.高考这部分内容一般通过区域图、示意、统计图等为背景,考查气 温和降水的相关知识等,难度较大。 2.学会将地理原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3.注重图解法和因果逻辑思维法的解题方法应用。 4.特别注意气温和降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体现综合思维。
A. 冷空气聚集多 B. 水汽蒸发强 C. 海平面气压低 D. 降水量较大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1含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1含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1海洋与大气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海洋可以给予大气热量与水汽,影响气候特征;大气运动可以带动海水运动,产生风海流等,当海水结冰时,风与洋流的关系会被切断。

资料表明,2010年一2019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下图所示海域对此反应明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全球气候变暖,反映到甲海域有A. 海水盐度降低,洋流加速B. 海水盐度降低,洋流减速C. 海水盐度升高,洋流加速D. 海水盐度升高,洋流减速2. 专家预测,全球气候再持续变暖,可能会使图示海区海水积累过多,进而可能异变而流出到北大西洋。

一旦该入海洋永冻界假设出现,欧洲西部可能A. 气温升高,降水增加B. 气温降低.降水减少C. 气温升高,降水减少D. 气温降低.降水增加地转流是海水水平压强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其大小与纬度的正弦值及物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平衡时的海流,赤道以外的洋流流向与地转流相似。

下图为某年冬季某海域海平面高度(单位:Cm)的分布,而且此时该海域水平压强梯度力只与海平面高差有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现测得B处和C处海平面梯度的大小分别为0.70Cm/km和0.85Cm/km,B处海水流速为0.50m/s,则C处海水流速为A. 0.35 m/sB. 0.60m/sC. 0.85m/sD. 1.00m/s4. A处和B处洋流的流向分别为A. 东北向西南东北向西南B. 东北向西南西南向东北C. 西南向东北西南向东北D. 西南向东北东北向西南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平均深度只有8米,海水盐度低,沿岸常年有海流,海底地形平坦,冬季大幅封冻。

冬季盛行偏北风,西北部海区常有惊涛巨浪,景象十分壮观。

刻赤海峡是连接亚速海和黑海的通道,二战时建有铁路大桥,后因自然原因损毁,2018年俄罗斯新建的刻赤海峡公路两用大桥通车。

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与锡瓦什湾相隔,锅瓦什湾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m的淤泥。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2含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2含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2热岛效应会影响海陆风强度,下图为上海附近年极端气温资料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等值线数值产生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A.海水比热容大B.人口、产业等密集分布C.保温作用较强D.太阳辐射地表分布不均2.热岛效应对海风增强效果最显著的地点为A.a B.b C.c D.d下图示意①②③三地每年受各气压带、风带控制的平均时间状况。

完成下面小题。

3.①代表的地区A.沿岸均受到暖流影响B.河流不易发生凌汛现象C.可能分布在日本北部D.大牧场放牧业较为发达4.②③两地的气候相比A.②地光照时间更长B.②地冬季气温较高C.③地降水多在冬季D.③地昼夜温差较大下图是我国局部与周边地区2020年5月22日8时天气形势图。

图中乙城1月均温12.5℃,丙城1月均温16.1℃。

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甲城该日天气特征的推断正确的是A.受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B.降水时间长,强度较大C.受冷气团影响,气温骤降D.对流运动强,南风劲吹6.影响乙、丙两城1月均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洋流分布D.地势高低2020年3月19日北京天气预报:白天晴,北转南风,最高气温17℃;夜间晴转多云,南转北风,最低气温4℃。

读北京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7.北京市昼夜风向相反的根本原因是A.城郊气温差异B.水平气压差异C.天气晴转多云D.地表冷热不均8.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较弱时,对北京风力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白天风速大于夜晚B.白天风速小于夜晚C.白天风速等于夜晚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麓,下左图乌鲁木齐城区及周边示意图,右图为乌鲁木齐三个观测位置测得的山谷风平均风速(风速:M/S)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9.丙站点山谷风风速明显强于甲、乙两个站点的原因是A.植被较为稀疏B.距离天山较近C.水域面积广阔D.距离城区较远10.乌鲁木齐出现山风的北京时间及最可能风向是A.0:00-10:00偏北风B.13:00-0:00偏南风C.12:00-20:00偏北风D.22:00-10:00偏南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段某天气系统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10含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10含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10一、单选题下图为某河谷横剖面结构示意。

完成下面小题。

1.阶地位于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2.阶地的特征是A.常在水面以下B.地形比较崎岖C.物质颗粒较粗D.土质较为肥沃九段沙(如图)是长江口最靠外海的沙洲。

当地进行种青以防止鸟类影响附近机场飞行安全。

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九段沙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海水侵蚀B.流水侵蚀C.海水堆积D.流水堆积4.在九段沙种青的主要目的有①缓解上海用地紧张②吸引鸟类在此集聚③改善当地生态环境④减弱河海水体交换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墨西哥是世界上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中国在拉美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位于蒙特雷(墨西哥最美国化的城市)北郊的北美华富山工业园是中国于2017年在墨西哥投资设立的第一个工业园。

北京时间2020年6月23日23时29分,墨西哥南部发生了7.4级地震,包括首都墨西哥城在内的全国多地均有强烈震感。

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震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B.位于大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C.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D.因地震震级高,引发了大规模海啸6.中国投资北美华富山工业园首要考虑蒙特雷的A.位置优势B.资源优势C.市场优势D.成本优势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地区中,牛轭湖最可能出现在A.云贵高原B.内蒙古高原C.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D.柴达木盆地8.形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堆积B.地面断裂下陷C.流水侵蚀和堆积作用D.冰川堆积太平洋板块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广泛发育海山链(海底山脉)或孤立海山(即图中洋底火山)。

1963年,地质学家约翰·威尔逊为夏威夷-天皇海山链的起源提出假说,认为它们是在太平洋板块漂移时,由一个静止不动的火山活动热点顺次形成的。

下图为太平洋夏威夷—皇帝海山链位置及火山年龄分布图(1Ma:1百万年)。

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14含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14含答案
7.B
8.C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黄河的治理措施及利用材料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因顺清沟与主河道水流方向相反,先开顺清沟有利于分流水位,减缓滩地的引水速度,使引黄沟的水流速度降低,减小水流对大坝的侵蚀,CD项错误,B项正确;引入的水不一定是清水,A项错误。故选B。
8.此项技术的特点为引流分洪分沙,可以降低黄河决堤风险,同时泥沙沉积于滩地,滩地逐渐加高,加固了黄河大堤,C项正确;此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黄河的含沙量,但效果不明显,不是该技术的主要目的,A项错误;不能扩大黄河沿岸耕地面积,B错误;滩地蓄水不能解决沿岸缺水问题,D错误。故选C。
A.流水的持续性侵蚀作用B.流水的间歇性侵蚀作用
C.流水的持续性堆积作用D.流水的间歇性堆积作用
20.叠瓦型洪积扇的形成说明该区域历史时期多发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
A.寒潮B.山洪C.沙尘暴D.旱灾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其中下游地区干湿季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河口横卧一个狭窄大沙洲,向南发展成为圣路易港的天然障碍,随着沙洲面积扩大,船只已很难从海上直接到达圣路易城。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巴塔哥尼亚山脉南部西侧地处盛行西风的迎风一侧,风浪强劲,海水运动对海岸的侵蚀作用强,使海岸线破碎曲折;此外,该地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进一步加剧了海岸线的破碎程度,②③正确。沿岸地区河流较少,侵蚀作用不明显;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度较高,浮冰较少。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南美洲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调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即可。
C.底部温度较低D.下滑的速度较快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雾【含答案】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雾【含答案】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4-3 雾(一)雾的定义: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霾】霾,也称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

比较项目形态颜色不同相对湿度能见度厚度持续时间雾水滴小颗粒乳白色,青白色大于90%能见度很低,一般在1公里之内厚度一般为几十米到二百米长霾固体小颗粒黄色,橙灰色小于80%能见度较低,一般在十公里之内。

厚度均匀,可达1-3千米短注:相对湿度介于80%-90%的为雾霾混合物。

(二)雾的种类有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烟雾。

本文介绍考试中常出现的。

1.辐射雾。

由于辐射冷却作用使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称为辐射雾。

一般出现在晴朗、微风而近地面气层又比较潮湿的夜晚或清晨,在秋冬季比较容易出现。

考点精讲出现及消散:一般夜间至凌晨生成,日出前后最浓,日出后1-2小时随气温升高逐渐消散。

2.蒸发雾。

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蒸汽凝结成雾。

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

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3.海雾。

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

中纬度大陆东岸。

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低纬度,主要发生在夏季。

暧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高纬度,主要发生在冬季。

(三)雾形成的条件雾形成的条件常考分析语句充足的水汽①临海;②雨季;③多河湖水域①逆温;②低纬寒流降温;高纬暖流流经,遇冷凝结;降温条件③夜间降温幅度大(山上冷空气沿坡下沉,气温日较差大等)凝结核工业排放粉尘多相对封闭的地形地表相对封闭,风力较弱,水汽不易扩散,多雾(四)雾的危害1.驾驶出行安全和交通运输及其他的一些社会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2.雾对农作物的危害也很大,农作物、水果、蔬菜的生长过程中粘附上有害雾滴,不仅会使果实蔬菜上长斑点,而且也会促使霉菌的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3.大气污染。

2021届高三地理高频考点专题训练——气候

2021届高三地理高频考点专题训练——气候

2021届高三地理高频考点专题训练——气候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和热带大陆,下图示意非洲北部降水类型分布图。

读图完成1~3题。

1. Ⅰ与Ⅲ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同的主导因素是A. 洋流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大气环流2. 图示Ⅳ沿岸地区多雾的形成条件是A. 海洋水汽来源充足B. 加那利寒流流经沿岸C. 气温昼夜变化较大D. 寒冷冬季风势力强大3. Ⅱ地区极端干旱,表现为A. 物理风化强烈,砾石遍布B. 动物随季节南北迁徙C. 地表水短缺,荒漠广布D. 大牧场放牧业发达【答案】1. D 2. B 3. C【解析】1. I是北部冬雨型,是因为I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南移的西风带控制,降水多;Ⅲ是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多雨型,是由于Ⅲ地区受北移的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降水多。

因此造成I和Ⅲ两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同的主要是所受的气压带和风带不同。

D项正确。

洋流影响小,A错误;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是稳定因素,不随季节发生变化,B、C错误。

故选项D正确。

2. Ⅳ沿岸地区多雾的主要原因是沿岸有加那利寒流流经。

由于冷洋面的减温作用,使其上的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雾。

选项B正确。

3. Ⅱ地区为撒哈拉大沙漠地区,这里气候极为干旱的表现一是地表水短缺,二是荒漠广布。

荒漠中既有沙漠也有砾漠,但A项中的砾漠不如C项中荒漠表达完整,本题考查学生思维全面性。

故选项C正确。

动物随季节南北迁徙出现在热带草原气候区,B项错误。

该地植被稀少,草场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大牧场放牧业,D项错误。

综合分析C项正确。

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4~6题。

4. 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A. 上海莫斯科孟买B. 上海罗马孟买C. 北京罗马雅加达D. 北京莫斯科雅加达5. 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A. 大陆西岸B. 大陆东岸C. 大陆内部D. 赤道地区6. 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A. 热带雨林B. 亚寒带针叶林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答案】4. B 5. A 6.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9含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9含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9一、单选题:广义的峰林,指在基岩上发育形成的聚峰成林的景观。

湖南是我国峰林景观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喀斯特峰林、花岗岩峰林、丹霞峰林以及石英砂岩峰林,应有尽有,精彩纷呈。

下图为宁远县九嶷山南部“三分石”花岗岩峰林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湖南省集齐多种峰林地貌的主要条件是()①不同岩层齐备,且均达相当厚度②岩层水平节理裂隙发育③岩层垂直节理裂隙发育④气候湿润,地表水流充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推测“三分石”花岗岩峰林景观的形成过程是()A.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剥蚀—流水差异侵蚀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流水差异侵蚀—外力剥蚀C.地壳抬升—外力剥蚀—流水差异侵蚀—岩浆喷出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剥蚀—流水差异侵蚀图二是我国某石灰岩分布广泛地区的等高线图,图一中A河流被称为“白水河”,人们发现这条河流的底部呈乳白色;而B河流被称为“黑水河”,人们发现这条河流的底部沉积了大量黑色的淤泥。

图一是图二中M处天然形成的碳酸钙沉积作用形成的水池,并且还在不断地增多和长大,科学术语被称为“钙化池”,钙化池光滑平整,水平如镜,清澈见底。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3.图中M处钙化池形成的碳酸钙来源于()A.A河流B.B河流C.C山脊D.D河流4.从钙化池的形成中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池的外边缘流速较池内小②池的外边缘较池内流速大③池内沉积作用快于池的边缘④池的边缘沉积作用快于池内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准平原是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作为一种大规模的夷平面,也可因构造上升而成为高原面或发生变形,或被切割后仅保存于山岭顶部,成为峰顶面。

横断山区是川藏铁路康定至林芝段必经之路,其中三江并流区发育有三级夷平面,是横断山区抬升过程中,由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起伏平缓的陆地平面。

下图示意三江并流区夷平面横剖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4含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4含答案
(2)研究发现,青海湖西岸湖水结冰期比东岸晚,请分析原因。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加拿大温哥华附近山区拥有世界上顶级的滑雪场,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往,但时常发生的雪崩也会造成一些游客伤亡。图一为北美西海岸部分地区地形示意图,图二为滑雪场的等高线图。
材料二:下表为温哥华气候统计表。
1月
2月
3月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上(如下图),湖区冬、春季节多大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下图为刚察县气象站观测到的周内平均风速(指湖冰冻、融前一周内的平均风速)和湖泊冰情关系图(图中日数均采用本年内第几天)。
青海湖2000—2015年开始冻结、开始消融日期与周内平均风速统计图
(1)与2005年相比,判断2015年青海湖开始结冰日期与开始消融日期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2)葡萄生产的自然条件一般从气候(光、热、水)、土地(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结合当地自然特征和题中信息进行分析。根据该岛的气候资料判断,该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图中显示该岛位于板块交界线上,火山活动频繁,材料信息表明,大片的黑色土壤一望无际,这些火山灰形成的土壤矿物质丰富,利于葡萄生长。
(1)甲地一年内蒸发皿蒸发量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分析其形成原因。
(2)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淮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深受冬春季节雾霾天气的影响,请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推测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对淮河流域北部春季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哥斯达黎加素有“中美洲花园”的美誉,境内有火山120多座,清洁能源发电比重较大,工业化程度低。下图为哥斯达黎加简图及气候统计资料。
(1)描述兰萨罗特岛的降水特征并说明其成因。

2021年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世界地理 气温和降水(含答案)

2021年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世界地理 气温和降水(含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之陆地和海洋选择气温距平值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的差值。

下图为亚欧大陆1月气温距平值(单位:℃)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a、c两地纬度相同,c地气温距平值远低于a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大气环境B.海陆、地形 C.地形、太阳辐射D.洋流、大气环流2.a、b、c三地相比A.a地气温年较差最大 B.b地气候大陆性最强C.c地气候海洋性最强 D.c地年降水量最少下表为50°纬度附近欧洲西部和南美洲西部沿海两地气候资料。

读下表,回答3—4题3.乙地A.位于南美洲沿海B.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降水季节变化大D.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4.夏季,甲地气温低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小B.乙地受东南信风影响C.甲地沿岸有寒流流经D.乙地白昼时间长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完成5—7题。

5.图中P地降水量较南北两侧多的原因是①受海洋气流影响较大②受西北季风影响大③位于山地的迎风坡④距海洋较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造成M、N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A.地形、纬度、大气环流B.地形、洋流、纬度C.洋流、纬度、大气环流D.洋流、地形、大气环流7.图中T处为沙漠,而S处降水更少却没有形成沙漠,其原因是S处A.距海近,地下水水位高B.位于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C.有河流流经,农业发达D.对自然植被的保护力度大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

位于麦哲伦—智利南极大区,北面是火地岛,南面合恩角是距离南极洲最近的陆地之一,最高点海拔高度1195米。

北部平均年降雨量467毫米,而南部则是800毫米。

该岛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岛上人口较少,有一些农场。

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分布。

读图完成8—10题。

8.该岛北部降水少于南部的原因可能是A.南部气温低,易形成降水B.南部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大C.南部海洋面积广,水汽多D.南部多地形雨9.纳瓦里诺岛最冷月平均气温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B.地形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10.该岛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冻土冰川遍及全岛B.土地盐碱化严重C.土地生产力低D.自然资源短缺下图所示区域中奥里诺科河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满布岛洲和沼泽,定期出现洪水泛滥,整个流域内降水量的时空差异大。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5含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5含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51. 当地区时2020年12月31日20:30,科考队员从北极中国黄河站(78°55′N,11°56′E)发送观测数据到北京的科研单位。

此时,北京的区时是()A. 2021年1月1日4:30B. 2020年12月31日13:30C. 2021年1月1日3:30D. 2020年12月31日12:30飞机于地方时5时30分日出时刻从甲地出发,匀速飞行,降落乙地时正值日落,两地经度差为30°(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飞机乘员经历的昼长是()A. 10小时B. 11小时C. 12小时D. 13小时3. 飞行过程中,乘员能够看到()A. 日出东偏北日落西偏南B. 飞机始终向西南方向飞行C. 正午时刻太阳在正上方D. 正午时刻飞机位于南半球晓华于北京时间6月14日17时从北京出发,去M地开启16天的深度游,飞行10个小时后于当地时间22时到达,发现M地刚好日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M地位于()A. 加拿大B. 挪威C. 俄罗斯D. 法国5. 旅游期间,晓华发现()A. 日出时间提前B. 正午日影变长C. 出现极昼现象D. 昼长有时相同农作物物候期与气候紧密相关。

有学者研究了我国某种苹果两个主产地1996~2018年春季物侯期的平均出现时间,结果如图所示(图中数字表示距1月1日的天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山东福山与新疆阿克苏该种苹果树始花期的差异,表明春季阿克苏()A. 升温更快B. 降水更少C. 温差更大D. 光照更弱7. 某天北京时间14:40左右,阿克苏某中学的同学到当地果园(80°E,41°N)开展户外劳动时发现苹果树刚好出芽。

为了解光照强度,同学们计算出此时太阳高度约为()A. 10° B. 30° C. 50° D. 70°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联合有关人员测量了日出方位角(相对于正东方向偏北或偏南的角度)。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7)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7)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7)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优点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强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原理主要是A.减弱地面辐射的损失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强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非洲的纳马夸兰地区盛产宝石,也是地球上最不平常的沙漠之一,这里大部分时间是干燥和荒芜的,直到8月和9月,这个地区又魔术般地变成花的海洋。

这里是野生多肉“王国”,生长着1000多种肉质植物,大部分为当地特有品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纳马夸兰地区的说法不正确是①8、9月受西南风的影响大,降水多②沿岸洋流带来充足水汽,有利于多肉植物的生长③当地开花季节气压带风带偏北④该地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差异大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4.大西洋飘来的雾气是多肉植物获取水源的途径之一,该区域多雾的原因是A.沿岸沙漠提供凝结核B.沿岸寒流增温增湿C.昼夜温差大,露水较多D.沿岸空气与寒流相遇雪幡是一种特殊的气象学现象,是雪晶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升华、消失,而在云底形成的白色丝缕状悬垂物。

它随云飘荡,形似旗幡,因此得名。

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于当地时间10时在拉萨(91°E)拍摄到的雪幡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有利于雪晶在下降过程中升华、消失的气象条件是A.风力强劲B.空气干燥C.温度降低D.湿度增大6.该地发生雪幡时A.雪幡附近常有冷空气下沉B.飞机接近雪幡时非常安全C.雪幡阻碍臭氧吸收紫外线D.无风时悬垂物出现弯曲状下左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右图为上海市郊区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风与风沙活动【含答案】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风与风沙活动【含答案】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4-2风的专题等压线图 风向符号风频玫瑰图 风带和季风 景观图气候 地貌! 大气污染物交通风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洋流 农业 能源厂 城市规划风向 判读风力 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下垫面地面障碍考点精讲(-)风向的判斷L 等压线图判读步骤:根据等压线作出水平气圧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进行偏 转30。

75。

,高空则要偏转成和等压线平行。

2. 风向符号:风向标由风杆和风尾组成,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

风尾上的横杠表示风速, 一横表示风力二级,最多三横,就是六级,风力再大就用风旗表示,例如就表示北风四级。

3. 风频玫塊图:“风频玫瑰图"是一个给立地点一段时间内的风向分布图。

通过它可以得知当地的主导风向和最小•风频。

最常见的风向玫瑰图是一个不规则的折线图,折线上不同的点的方位即为该地区的风向,与原点之间的距 离与这个方向的风频成正比。

4. 风带和季风:全球的盛行风带要熟记。

低纬信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北半球东北信风): 中纬西风(南半球四北风,北半球西南风) 高纬极地东风(南半球东南风,北半球东北风)西风北风(8级)东风(6级)南风<<风向标亚欧大陆东亚季风(夏东南,冬西北)和南亚季风(夏四南,冬东北)5. 景观图例如:新月形山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即可判别风向):旗形树(树枝展开方向与风的来向相反)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近地而等压线图,图中N 地气压髙于P 地。

读图完成1・2题。

C. 西北风2. M. N 、P 、Q 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B. N 地D. Q 地【答案】1. B 2・D【解析】本题考査等值线基础知识及在等压线图上绘制实际风向的能力。

1. 结合题T •中的地气压高于P 地“,可在N 点画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箭头,由髙压指向低压且与N 点处 等压线垂直,再结合图中纬度知此地位于北半球,在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下,形成东北风, 故B 正确。

专题8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2021年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题复习附真题及解析

专题8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2021年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题复习附真题及解析

备战2021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优质模拟试题精练高频考点精练8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一、气候要素:气温、降水(2020·湖北联考)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

岛屿面积2 473平方千米,人口1 677人(2012年),人口稀少。

岛上最高点海拔1 195米,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毫米,南部年降水量800毫米。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

岛上有一些农场。

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位置。

据此完成1~2题。

1.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2.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气压带与风带D.地形地势【答案】1.C2.B【解析】第1题,从纬度位置和地形分布状况判断,纳瓦里诺岛的北部为西风(西北风)的迎风坡,A错误;德雷克海峡有西风漂流流经,该洋流为寒流,对其南部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错误;从纬度位置判断,该岛南部可以受到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也受极锋的影响,多锋面气旋雨,C正确;该岛屿呈环状分布,会阻挡西风深入,D错误。

第2题,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所处纬度偏高,夏季接受太阳辐射较少,B正确。

(2019·成都摸底)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差异C.地形起伏D.洋流性质4.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大气环流是()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气压带C.盛行西风D.东南季风【答案】3.B 4.B【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两地纬度相同,A项错误;甲地居于内陆,乙地位于沿海,乙地受海洋的影响大,根据等温线的“陆南点南”规律(即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则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可知,当地为夏季;由于海洋比热容大,夏季升温慢,故乙气温要低些,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故甲的气温要高些,即两地气温差异主要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B项正确;甲、乙两地都在潘帕斯草原上,地势差异小,故C 项错误;流经乙附近的洋流主要是巴西暖流,对沿岸的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D项错误。

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3.3气温含解析2021030929

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3.3气温含解析2021030929

3-3 气温一、气温的日变化(一)大气受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1.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考点精讲知识系统(日出后,太阳辐射变强,地面增温,大气温度升高)2.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是正午12时;3.地面温度最高出现在午后1时(即当地地方时为13:00)左右4.大气温度(气温)最高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为14:00)左右。

(二)气温日较差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原理分析:1.纬度因素。

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海陆位置:沿海气温日较差小于内陆地区。

原因:沿海地区受海洋的调节作用。

这里可以适当迁移水汽较充足,湿度较大地区日较差会较小。

3.天气状况: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原因:阴天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夜间保温作用比较强,气温不会太低。

4.地形因素:(接触面积大,气温日较差大)①大尺度山地气温日较差一般比同纬度平原较小。

②小尺度的地形区:凹地比凸地的气温日较差大,因为凹地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受地面辐射影响较大。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5.注意低纬度的高原,其气温日较差一般比同纬度平原较大。

原因:高原与山地不同,大气与陆面接触面积比山地大,地面辐射较多。

由于白天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地面温度急剧升高,加速了近地面空气的升温作用;夜间,地面以长波辐射迅速散热降温,由于高原大气保温作用弱,热量大量向空中散失,使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因而高原上各地日较差大。

二、气温的年变化(一)海、陆气温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太阳辐射最强是6月份;北半球大陆气温最高是7月份;北半球海洋气温最高是8月份。

(辐射最弱为12月,陆地气温最低为1月份,海洋气温最低为2月份)(二)气温年较差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原理分析:1.纬度因素。

纬度越高,夏季白昼越长,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白昼越短,因而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

2.海陆位置。

陆地比海洋的比热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陆地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3-3 气温知识系统考点精讲一、气温的日变化(一)大气受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1.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日出后,太阳辐射变强,地面增温,大气温度升高)2.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是正午12时;3.地面温度最高出现在午后1时(即当地地方时为13:00)左右4.大气温度(气温)最高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为14:00)左右。

(二)气温日较差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原理分析:1.纬度因素。

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海陆位置:沿海气温日较差小于内陆地区。

原因:沿海地区受海洋的调节作用。

这里可以适当迁移水汽较充足,湿度较大地区日较差会较小。

3.天气状况: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原因:阴天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夜间保温作用比较强,气温不会太低。

4.地形因素:(接触面积大,气温日较差大)①大尺度山地气温日较差一般比同纬度平原较小。

②小尺度的地形区:凹地比凸地的气温日较差大,因为凹地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受地面辐射影响较大。

【(低凹地(如盆地、谷地)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5.注意低纬度的高原,其气温日较差一般比同纬度平原较大。

原因:高原与山地不同,大气与陆面接触面积比山地大,地面辐射较多。

由于白天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地面温度急剧升高,加速了近地面空气的升温作用;夜间,地面以长波辐射迅速散热降温,由于高原大气保温作用弱,热量大量向空中散失,使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因而高原上各地日较差大。

二、气温的年变化(一)海、陆气温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太阳辐射最强是6月份;北半球大陆气温最高是7月份;北半球海洋气温最高是8月份。

(辐射最弱为12月,陆地气温最低为1月份,海洋气温最低为2月份)(二)气温年较差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原理分析:1.纬度因素。

纬度越高,夏季白昼越长,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白昼越短,因而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

2.海陆位置。

陆地比海洋的比热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陆地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3.海拔因素。

(1)同一纬度,海拔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小。

(2)凹地年较差大,凸地年较差小。

【凹地>平原>凸地】在无锡惠山头茅峰下的一片茶园中竖立着若干根高高的风扇,读“某一时刻等温线的空间分布图”,回答第1题。

1.图示时刻多出现在A.初春清晨B.初春午后C.初秋清晨D.初秋午后【答案】1.A【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到,下层气温低,上层气温高,出现了逆温现象,初春清晨地面气温较低,上空相对气温较高,从而出现逆温现象。

而地面降温迅速可能有霜冻,逆温最容易出现在初春清晨,B正确。

由于日出时间随纬度、经度及季节不同,因而日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季节也存在着差异。

a图为我国某地某年日最高气温各月平均出现时间变化图,b图为该地该年日最低气温月平均出现时间变化图,其中b图与该地多年平均情况更为相符。

据此完成2-4题。

ab2.该地日最高、最低气温季节变化特征是()A.春季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较晚B.冬季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较晚C.夏季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较晚D.冬季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较早3.日最低气温有时也会出现异常,如果当地日最低气温出现在9时,可推测日出前后()A.出现微风或静风环境B.有暖锋到达C.有强对流天气D.有浓云覆盖4.该地可能位于()A.河南省中部B.黑龙江省东部C.西藏自治区西部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答案】2.A 3.D 4.A【解析】考查区位日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地方时、区时计算。

2.读图可知,春季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大多在15时以后,出现时间较晚,A正确;冬季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大多在14时以后,出现时间较早,B错误;夏季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在早上5点多,出现时间较早,C错误;冬季日最低气温出现在早上6点多,出现时间较晚,D错误。

故选A。

3.读图可知,当地日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上7时之前,如果当地日最低气温出现在9时,可推测早上地面升温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故日出前后有浓云覆盖,D正确。

故选D。

4.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接近日出时间,材料中介绍右图与该地多年平均情况更为相符该地,读右图“该地该年日最低气温月平均出现时间变化图”可知,该地3月21日与9月23日日出北京时间为5:55和6:05,非常接近6时,由于日出时间随纬度、经度及季节不同,春秋分昼夜平分,地方时6时日出,说明该地与北京经纬度相差不大,结合选项可知,A项河南省中部最接近,故选A。

读下图,回答第5题。

5.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地区A.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小B.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C.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D.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答案】5.D【解析】5.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是青藏高原区,属于高寒气候,气温年较差小。

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保温作用差,气温日较差大,D对。

A、B、C错。

三、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一)从地气系统大气受热过程分析:1.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1)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

(2)地势高低:海拔高,大气稀薄,光照强,白天气温高。

(3)天气状况:晴天白天气温高,光照强。

(4)日照时间:夏季白昼长,气温高。

2.下垫面。

(1)反射率:反射率大,吸热少。

(冰雪>裸地>草地>林地>湿地、水域)(2)比热容:比热容大,吸热慢,白天气温低。

(水域>砂石)3.大气保温作用。

(1)天气状况:阴天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高;晴天晚上气温低。

(2)天气状况:①大气密度:海拔高,空气稀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②大气成分:大气中含水汽、二氧化碳多,保温作用强,气温高。

(二)与外界热量交换1.海洋影响(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调节,沿海地区冬季比内陆地区气温高,夏季低,(年、日)温差小。

(2)寒、暖流流经:暖流增温;寒流降温2.冷空气影响:冷锋、寒潮过境,气温降低。

3.地形阻挡:①阻挡暖空气:使气温降低;②阻挡冷空气:使气温升高。

(三)人类活动。

1.全球性:全球气候变暖2.区域性:城市热岛效应四、气温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判断1.纬度因素——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2.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3.地形因素——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

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盆地的等温线是闭合的,越往中心数值越大:夏季为炎热中心,冬季为温暖中心。

山地的等温线也呈现闭合,中心数值小,夏季凉爽,冬季低温。

4.洋流因素——分别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岸的两地。

阅读左图世界某区域略图和右图某地气温与降水年变化图,回答1-2题。

1.影响该地气温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降水D.太阳高度2.科隆群岛地处赤道,但是栖息着大量的企鹅,关于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B.受秘鲁寒流影响C.此地海拔高,气候较冷D.企鹅是热带生物【答案】1.D 2.B【解析】1.读右图可知,该地气温的年变化曲线存在两个峰值,分别是3月和10月,说明该地地处赤道附近,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因此,该地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使得太阳高度角发生变化。

故选D。

2.赤道地区不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A错误;科隆群岛位于赤道附近,但受秘鲁寒流降温影响,适合喜寒冷环境的企鹅生长,B正确;群岛中部海拔高,周边海拔低,气温受海拔影响稍微下降,但下降气温不足以满足企鹅的要求,C错误;企鹅是寒带生物,D错误。

下图是位于21°N 附近某地的年内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完成第3题。

3.该地5 月份气温最高,而6 月份气温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5 月该地气旋活动多B.5 月该地副高控制C.6 月该地干热风控制D.6 月该地进入雨季【答案】3.D【解析】3.读图可知,该地5月份是旱季末,升温快,气温最高,6月该地进入雨季,降水能使气温有所下降。

故选D。

林线、雪线的高度分布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大影响,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和外围地区分布高度存在差异的现象。

地理研究团队调研某山脉时,绘制的该山脉沿39°N山体内外10℃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图a)及沿39°N的地形剖面图(图b)。

据此完成下面4-6题。

4.比较图b中甲、乙两地的气温A.T甲>T乙B.T甲<T乙C.T甲=T乙D.无法判断5.图乙中甲、乙两地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甲地大气削弱作用较强B.甲地吸收地面辐射热量多C.乙地大气保温作用较弱D.乙地气温垂直递减率较高6.下列有关研究团队考察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由西向东林线高度呈先升后降趋势B.由西向东雪线高度呈先降后升趋势C.随海拔升高山坡两侧水汽交换减弱D.随海拔升高植被多样性呈增强趋势【答案】4.A 5.B 6.D【解析】4.读图a可知,10°C线在落基山内部分布海拔较两侧高,根据图b,甲和乙两地海拔高度相同,所处位置不同,甲位于落基山内部,相同海拔气温较高,故选A。

5.读图,结合上题分析,甲气温高于乙地,甲地海拔高度较乙高,且距离山体近地面较近,而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所以甲气温高于乙,故选B。

6.读图可知,自西向东由于气温呈波状变化,所以林线并非先升后降,A错。

雪线受降水的影响,西侧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增多,雪线降低,而东侧同海拔的气温较低,雪线较低,B错。

受海拔影响,海拔低处的气流交换较弱,C错。

随着海拔升高,降水增多,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增多,D 对。

故选D。

从10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在变暖。

下图示意某地7月7°C 等温线近百年来空间分布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7-9题。

7.图示季节,①地的气候特征是A.温和多雨B.温和少雨C.炎热干燥D.高温多雨8.②地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洋流D.海陆位置9.全球变暖对①地造成的影响可能是A.制冷能耗减少B.草原变成荒漠C.作物熟制改变D.海岸线向东移【答案】7.A 8.C 9.D【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的分布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7.从10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在变暖,7月7℃等温线向高纬移动,故图示地区为南半球,①地位于30°-40°S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7月为南半球的冬季,温和多雨。

故选A。

8.30°-40°S的大陆西岸,受寒流影响,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C正确。

与纬度和大气环流无关,AB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