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天然林自然稀疏规律研究

合集下载

黄山山顶面区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及黄山松

黄山山顶面区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及黄山松

黄山山顶的植物裙落类型多样,独特,反映了这一地区的气候和土壤
条件各不相同。

最突出的植物裙落之一是杂交阔叶林,其特点是多种
树种,如我国花果,我国螺旋花,阿扎叶,竹子。

这些树木和植物创
造了一幅茂盛而美丽的景观,是游览该山的游客的显著吸引力。

黄山松属(学名:Pinus hwangshanensis)是松树科下的一个属,为黄山山区特有种。

这种特殊的松树物种很好地适应了高海拔地区恶劣
而崎岖的条件,是山顶森林裙落中占主导地位的物种。

黄山松以独特
的生长习惯和惊人的外观而闻名,它的曲折的树干和横扫的树枝为游
客创造了一幅图片和其他世界的场景。

除黄山松外,山顶地区还拥有各种适应岩层条件,高海拔暴露条件的
其他植物物种。

Rhododendrons就在该地区很常见,以其生机勃勃
的花朵在春夏月份开花而闻名。

这些植物为山地地貌增加了一层色彩,促进了该地区的整体生物多样性。

黄山松的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它能够在营养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并容
忍特殊的气候条件。

这种韧性是该物种在恶劣的山地环境中生存的关
键因素,也是黄山松成为该地区如此标志性象征的原因之一。

这些树
木抵御环境挑战的能力证明了自然世界的适应能力和力量。

总体来说,黄山山顶的植物裙落是一个迷人的生态系统,由该地区独
特的气候和地质所塑造。

黄山松等植物物种的存在显示了自然的韧性
和美感,毫不奇怪,这一地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

黄山山的参观者们被一瞥一眼,看到一个真正令人瞩目的自然环境,已经捕捉了历代人的想象力。

黄山奇松形成机理与保护措施的研究

黄山奇松形成机理与保护措施的研究
为真正 的奇松 、 名松 。 这种超前保 护的意识一定能在新景点开发
之 外 获 得 意 想 不 到 的效 果 , 会 给 黄 山增 添 更 多 的名 松 , 天 海 也 如
③建设活 动 : 国后 , 十年代是第 一次建设 高峰 , 建 五 除温泉

晒药 台处 的呜凤松 、 平天石 上 的“ 工 龙松 ” , 是超前发 掘 、 等 就 超前
2. 游龙型 枝 干扭 曲生长 ,与徽派盆景 中的
游 龙梅 一样 ,好像经过人为 的绑扎 加
工一般 ,似游动在黄 山的峰峦悬崖 之 上 , 以变幻莫测 的云海 背景 , 如同 衬 就

条条逐云嬉水 的游龙 ,神 出鬼没 地
隐现于万顷波涛之中 。最著名 的为双 龙松 ,其立身于 白云景 区的悬崖 峭壁 上 , 本双干 , 曲生长 , 如双龙 探 一 扭 状 海, 充满生机和动感 。
松的形成条件 ; 更有甚 者 , 直接砍伐奇松作薪柴 。如 位于光明顶 附近的第一代蒲团松就是为樵夫所伐 的。 ②旅游活动 :古今游人都有极强 的猎奇心 ,偏是无路偏要
巢洞与蒲 团石 之间 , 而现在 的则在玉屏 峰的狮 石前 , 两者相距近 百米远 。 事实上 , 山奇松 随处可见 , 黄 如果能够及早发现 , 采取超 前保护措施 , 清理营养空间 , 改善生长环境 , 实施树体修 复 , 强化
受 到各种 因素特别 是人 为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以致于不再适应
奇松 的生存 。 因此 , 保护奇松资源 , 必须强化生境保护 , 使之处于
自然 的、 相对稳定 的状 态。 山风景区的规划面积有 14平方公 黄 5 里, 现已开发的面积约 占 11 , /0 为了风景区的发展 , 必须 以《 黄山

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细根性状季节变化

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细根性状季节变化

第39卷第12期2019年6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39,No.12Jun.,201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5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22007);福建省杰青滚动资助项目(2018J0700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7QD012)收稿日期:2018⁃06⁃21;㊀㊀网络出版日期:2019⁃04⁃01∗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chengdl02@aliyun.comDOI:10.5846/stxb201806211367周永姣,程林,王满堂,朱国洁,钟全林,郭炳桥,程栋梁.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细根性状季节变化.生态学报,2019,39(12):4530⁃4539.ZhouYJ,ChengL,WangMT,ZhuGJ,ZhongQL,GuoBQ,ChengDL.SeasonalchangesoffineroottraitsinPinustaiwanensisHayataatdifferentaltitudesintheWuyiMountains.ActaEcologicaSinica,2019,39(12):4530⁃4539.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细根性状季节变化周永姣1,程㊀林2,王满堂3,朱国洁1,钟全林1,4,郭炳桥1,程栋梁1,4,∗1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州㊀3500072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上饶㊀3345003枣庄学院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枣庄㊀2771604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㊀350007摘要:细根作为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性状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㊂以武夷山黄山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季节(春季㊁夏季㊁秋季和冬季)和不同海拔(1200㊁1400㊁1600㊁1800m和2000m)的黄山松细根的功能性状的测定,分析其细根性状特征随海拔和季节变化的规律㊂结果表明:(1)黄山松细根比根长(SRL),比根面积(SRA)均随海拔先升高后降低,其均值分别为(9.32ʃ0.35)cm/g与(276.41ʃ68.10)cm2/g;根组织密度(RTD)随海拔先降低后升高,均值为(0.16ʃ0.05)g/cm3㊂根平均直径(AvgDiam)随海拔增加变化不显著,均值为(0.097ʃ0.004)mm㊂SRL和SRA在海拔1600m处达到最大,而RTD和AvgDiam的最大值出现在海拔1800m或2000m处㊂(2)SRL和SRA在夏季或秋季达到最大,RTD和AvgDiam最大值则出现在冬季或春季㊂季节和海拔对各细根性状都有显著影响(P<0.01),但季节与海拔对根性状并没有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㊂(3)SRL与SRA间的异速生长指数是1.25,显著大于1.0(P<0.01);SRL与RTD存在负等速生长关系,而与AvgDiam存在显著负异速生长关系(P<0.01);SRA与RTD,以及RTD与AvgDiam间均存在显著负异速生长关系(P<0.01),但SRA与AvgDiam之间不存在异速生长关系㊂黄山松的细根性状在1600m处倾向于增加比根长和比根面积,而在海拔1800m或2000m处则倾向于增加组织密度与根直径,这与黄山松细根性状从夏秋到冬春的季节变化规律相类似㊂同时,相对于比根面积来说,黄山松的细根在海拔1600m处和夏秋季节更倾向于投资比根长来增加养分的吸收㊂关键词:海拔;季节动态;细根性状;黄山松;武夷山;异速生长关系SeasonalchangesoffineroottraitsinPinustaiwanensisHayataatdifferentaltitudesintheWuyiMountainsZHOUYongjiao1,CHENGLin2,WANGMantang3,ZHUGuojie1,ZHONGQuanlin1,4,GUOBingqiao1,CHENGDongliang1,4,∗1FujianProvincialKeyLaboratoryofPlantEco⁃physiology,FujianNormalUniversity,Fuzhou350007,China2AdministrativeBureauofJiangxiWuyishanNationalNatureReserve,Shangrao334500,China3SchoolofCityandArchitectureEngineering,ZaozhuangUniversity,Zaozhuang277160,China4InstituteofGeography,FujianNormalUniversity,Fuzhou350007,ChinaAbstract:Finerootsarethemainorgansforplantstoabsorbnutrientsandwater,andthereareimportanteffectsoftheirfunctionaltraitsonforestecosystemfunctions.Inthisstudy,wecollectedthefinerootsofPinustaiwanensisHayataatdifferentaltitudes(1200,1400,1600,1800,and2000m)intheWuyiMountainsindifferentseasons(spring,summer,autumn,andwinter),andinvestigatedthealtitudinalandseasonalvariationinfineroottraits.Theresultsshowedthat:(1)thespecificrootlength(SRL)andspecificrootarea(SRA)ofP.taiwanensisfirstlyincreasedandthendecreasedwithaltitudes,andtheaveragevalueswere(9.32ʃ0.35)cm/gand(276.41ʃ68.10)cm2/g;respectively,roottissuedensity(RTD)firstlydecreasedandthenincreasedwithaltitudewithanaveragevalueof(0.16ʃ0.05)g/cm3.Therootdiameter(AvgDiam)didnotchangesignificantlyamongaltitudes,andthemeanvaluewas(0.097ʃ0.004)cm.BothSRLandSRAreachedamaximumatthealtitudeof1600m,whilethemaximumvaluesofRTDandAvgDiamappearedataltitudesof1800or2000m,respectively;(2)SRLandSRAreachedamaximuminsummerorautumn,andRTDandAvgDiammaximumappearedinwinterorspring,respectively.Moreover,seasonandelevationhadsignificanteffectsonfineroottraits(P<0.01),butnotwhenactingtogether(P>0.05);(3)therewasasignificantallometricrelationshipbetweenSRLandSRA(P<0.01),andtheexponentwas>1.NegativeisometricrelationshipswerefoundbetweenSRLandRTD,butSRLshowedasignificantnegativeallometricrelationshipwithAvgDiam(P<0.01).SignificantnegativeallometricrelationshipswerefoundbetweenbothSRAandRTD,andRTDandAvgDiam(P<0.01).However,therewasnoallometricrelationshipbetweenSRAandAvgDiam.OurresearchshowedthatthefineroottraitsofP.taiwanensistendedtoincreasetheSRLandSRAatanaltitudeof1600m,buttendedtoincreasetheRTDandAvgDiamataltitudesof1800or2000m,respectively,whichwassimilartothefineroottraitsofP.taiwanensisfromsummerandautumntospringandwinter.Moreover,finerootsofP.taiwanensispreferredtoinvestinSRLthanSRAforincreasingnutrientabsorptionataltitudesof1600mandinsummerorautumn.KeyWords:altitude;seasonaldynamics;fineroottraits;PinustaiwanensisHayata;WuyiMountains;allometricgrowthrelationship植物细根具有巨大的吸收表面积,生理活性强,是树木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1]㊂细根的主要功能性状包括细根比根长(SpecificRootLength,SRL)㊁比根面积(SpecificRootSurfaceArea,SRA)㊁根组织密度(RootTissueDensity,RTD)以及平均根直径(AverageDiameter,AvgDiam)㊂这些功能性状与细根的生理活动紧密相关,直接影响细根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㊂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由于细根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表现得异常敏感,二者之间的响应机制在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影响㊂此外,黄山松为中国特有树种,是我国东部亚热带高海拔山地绿化㊁造林和生态恢复的重要树种,在高山植被恢复㊁固碳㊁水源涵养㊁针叶药效开发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生态㊁社会与经济价值[2]㊂山地海拔的垂直变化显著改变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温度㊁降水等),影响细根功能性状的主要因素较多,包括温度㊁水分㊁土壤㊁生物等㊂对于温度而言,Ostonen等[3]发现:温度降低导致挪威云杉细根长度增加[4]㊂Manes等[5]对地中海橡树的研究发现,土壤温度升高,比根长增加,但细根平均根直径和根组织密度并没有受到影响㊂对于水分的影响,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水分的缺乏使得细根平均根直径降低,同时水分缺乏导致养分缺乏从而使得比根长㊁比根面积和根组织密度增大[6⁃7]㊂但也有研究表明水分与细根性状之间关系并不大[8]㊂对于土壤养分影响而言,大量研究[9⁃12]表明细根性状与土壤养分供应量呈负相关关系,且不同的土壤类型上所生长的植物细根性状也不同㊂但Neumann等[13]发现,土壤对细根性状没有影响㊂不同树种之间㊁不同年龄的同一树种之间的细根性状也不同[14⁃16]㊂除了细根性状随环境变化表现出差异性之外,不同生长期的植物细根性状特征也存在显著变化㊂例如:王向荣[17]通过对不同季节(春季㊁夏季和秋季)水曲柳和落叶松不同根序直径的研究发现:夏季一级根平均根直径显著小于春季㊁秋季,且表层土壤的细根偏细㊂杨秀云[18]对落叶松人工林研究也表明SRL存在季节的显著差异㊂因此,研究不同海拔植物细根性状的季节响应规律,对于了解植物如何应对未来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㊂异速生长指的是生物体某一特征的相对生长速率不等于第二种特征的相对生长速率[19]㊂植物性状间的异速关系是生态系统和植物进化关系共同影响的结果[20⁃24],在不同植物生态系统和植物群落间具有显著差1354㊀12期㊀㊀㊀周永姣㊀等: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细根性状季节变化㊀异,说明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策略存在差异[20⁃23,25],如:姚倩等[26]提出叶体积与叶干重之间的异速生长指数的变化是植物在不同阶段对资源利用方式发生了转变㊂而本研究通过分析黄山松不同细根性状间的异速生长关系,这对了解黄山松的细根的养分策略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具有重要意义㊂本研究拟选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黄山松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季节武夷山黄山松(PinustaiwanensisHayata)细根在各个海拔的主要功能性状,包括黄山松的细根比根长㊁细根比根面积㊁细根根组织密度以及细根平均根直径等㊂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1)黄山松细根性状如何随海拔和季节发生变化?(2)海拔和季节之间是否对细根性状存在交互作用?此外,我们在不考虑海拔和季节的情况下分析了武夷山黄山松不同细根性状间的异速生长关系来进一步研究植物对在养分获取方面的权衡策略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研究区概况本研究地点位于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7ʎ48ᶄ11ᵡ 28ʎ00ᶄ35ᵡN,117ʎ39ᶄ30ᵡ 117ʎ55ᶄ47ᵡE),江西省东部,铅山县南沿,武夷山脉北段西北坡㊂武夷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貌,使得境内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㊂它是以保护中亚热带中山地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的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主峰黄岗山海拔高度2160.8m,为东南第一高峰[27],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在海拔900m处观测的年平均气温为14.2ħ,最低气温为-14.2ħ,最高气温为36.3ħ,年均湿度84%,年平均降水量2583mm,最高年降水量3544mm,年平均无霜期231d[28]㊂高海拔使得山上的植物和土壤分布都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带状,且生长着成片的天然黄山松林㊂1.2㊀样地设置根据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黄山松的实际生长和分布情况和随机性㊁独立性的样地选取原则,于2014年10月在黄岗山上,以海拔1200m为起点,每间隔200m设置1个调查样地,即分别在1200㊁1400㊁1600㊁1800㊁2000m处共设置5个黄山松调查样地㊂在每个样地内设置3个20mˑ20m以10m为最小间隔的样方㊂具体设置从每个样方的一个边角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利用罗盘仪测角,皮尺测量距离,以PVC管作标记,利用彩带连接,将样方平均分成4个10mˑ10m的小样方㊂用GPS对样地的四个边角进行定位,同时测定记录样地内胸径ȡ5cm的乔木的胸径和树高,样地林分特征和土壤概况参见表1㊂表1㊀不同海拔黄山松样地基本概况(平均值±标准误)Table1㊀ThebasiccharacterisitcsofPinustaiwanensisHayataalongelevationgradient(Average±SE)海拔Elevation/m黄山松林分特征ThecharacteristicsofPinustaiwanensisHayata土壤概况Thebasiccharacteristicsofsoil密度Density/(株/hm2)平均胸径AverageDBH/cm平均树高Averageheight/m全碳TotalC/(mg/g)全氮TotalN/(mg/g)全磷TotalP/(mg/g)1200717.25ʃ65.08c23.99ʃ0.79a16.19ʃ0.46a98.75ʃ1.60a5.84ʃ0.07a0.19ʃ0.01c14001991.12ʃ256.73a14.25ʃ0.36b13.29ʃ0.23b77.02ʃ5.27b4.20ʃ0.19c0.15ʃ0.01c16001533.36ʃ370.90b14.53ʃ0.40b10.49ʃ0.16c97.42ʃ6.78a5.74ʃ0.38a0.27ʃ0.03b1800417.29ʃ130.98c14.84ʃ0.69b6.22ʃ0.20d66.66ʃ1.22b5.03ʃ0.09b0.27ʃ0.01b2000525.00ʃ160.73c13.17ʃ0.66b4.76ʃ0.14d76.76ʃ2.96b5.76ʃ0.17a0.43ʃ0.02a㊀㊀不同字母表示不同海拔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1.3㊀细根选取和采集在江西武夷山各海拔的3个调查样方内,于2014年12月,2015年3月,2015年6月,2015年9月每个样方分别选取3株具有典型性的黄山松标准木,按东南㊁西南㊁北3个不同的方位在树冠内,距离树干范围0.5 1m之间,将凋落物清理干净后,利用挖掘法,挖取3个20cmˑ20cmˑ20cm的土块,按0 20cm装入密封袋中,做好标记㊂带回驻地后,当天内将土样过筛淘洗,重复多次后根据根系的气味㊁颜色㊁弹性㊁根皮与中柱2354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分离的难易程度等,除去草根和其他根系,分拣出直径<2mm的活的黄山松细根㊂将细根放置于ESPONPerfectionV39上,对细根进行扫描,扫描量不少于总量三分之一[29],保存图像后,将扫描的细根装袋做好标记后带回实验室㊂1.4㊀细根样品指标测定首先运用软件WinRHIZOPro2009b分析扫描所得到的黄山松细根形态图像;其次使用Excel2007记录武夷山黄山松细根的根长㊁平均根直径㊁表面积和体积㊂然后将各海拔扫描后装袋的细根放入烘箱内,在65ħ的条件下烘干72h至恒重,使用电子天平称量,测得各个海拔的细根干重,精确到0.01g㊂除黄山松细根的平均根直径AvgDiam(cm)由扫描结果直接读出外,细根其余的功能性状计算方法为:黄山松细根比根长SRL(cm/g)由细根根长(cm)/干重(g)得到,细根比根面积SRA(cm2/g)由表面积(cm2)/干重(g)得到,细根根组织密度RTD(g/cm3)由干重(g)/体积(cm3)得到㊂1.5㊀数据处理分析方法首先使用Excel2007对细根指标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其次运用SPSS19.0中的单因素单变量方差分析方法(one⁃wayANOVA),并用LSD法进行多重检验检验各功能性状在不同海拔和季节之间的差异㊂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Two⁃factoranalysisofvariance)分析得到武夷山黄山松细根的主要功能性状与海拔和季节之间的相关性信息㊂对当黄山松细根性状的值进行算术平均,并进行以10为底的对数转换以使之符合正态分布㊂细根性状间关系的研究,采用异速生长方程y=βxα进行拟合,将该等式两边同时取对数使其转化为log10y=log10α+βlog10x㊂其中y和x分别为因变量和自变量,β为异速常数,即线性关系的截距,α为异速指数,当α=1时,代表因变量和自变量呈等速生长关系,α>1或α<1时,两者表现为异速生长关系㊂异速指数和异速常数的估算,采用标准化主轴估计(standardizedmajoraxisestimation,SMA)的方法[30],由R3.2.3软件中的smatr包完成[31]㊂采用Pitman[32]的方法计算细根性状回归斜率的置信区间,并通过Warton和Weber[33]的方法对斜率进行异质性检验,且在斜率同质时计算共同斜率㊂利用OriginPro9.0软件作图,图表中数据为平均值ʃ标准误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黄山松细根性状随海拔的变化不同海拔黄山松细根比根长(SRL)有显著差异(P<0.05),随海拔有先升(1200 1600m)后降(1600 2000m)的趋势,1600m海拔SRL显著高于1200㊁1800㊁2000m(P<0.05)(表2)㊂细根比根面积(SRA)在海拔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最高值同样出现在1600m,在1800m海拔最低,SRA随海拔的变化大致与SRL相一致(表2)㊂细根组织密度(RTD)在1200㊁1800m显著高于1400㊁1600㊁2000m(P<0.05)(表2)㊂细根平均根直径(AvgDiam)在海拔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2000m海拔最高,在1800m海拔最低,但AvgDiam并不随海拔发生显著的变化趋势(表2)㊂表2㊀黄山松细根性状:SRL㊁SRA㊁RTD和AvgDiam随海拔变化特征Table2㊀FinerootcharactersofPinustaiwanensisHayata:charactersofchangesinSRL,SRA,RTD,AvgDiamwithaltitude海拔Elevation/m细根性状Fineroottraits比根长SRL/(cm/g)比根面积SRA/(cm2/g)根组织密度RTD/(g/cm3)平均根直径AvgDiam/cm1200866.97ʃ74.51b238.77ʃ14.87c0.1898ʃ0.009a0.091ʃ0.003bc1400950.57ʃ63.35ab297.07ʃ18.27ab0.1468ʃ0.013b0.101ʃ0.002ab16001128.05ʃ83.58a330.98ʃ21.59a0.1359ʃ0.010b0.094ʃ0.003bc1800883.80ʃ68.87b234.11ʃ14.14c0.2072ʃ0.012a0.086ʃ0.002c2000829.21ʃ75.64b281.10ʃ15.80bc0.1392ʃ0.014b0.113ʃ0.010a㊀㊀SRL,比根长,SpecificRootLength;SRA,比根面积,SpecificRootSurfaceArea;RTD,根组织密度,RootTissueDensity;AvgDiam,平均根直径,AverageDiameter;不同字母表示不同海拔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354㊀12期㊀㊀㊀周永姣㊀等: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细根性状季节变化㊀4354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综上可知,黄山松细根性状在海拔间都具有显著差异㊂SRL与SRA在总体上随海拔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而RTD随海拔表现出近乎相反的趋势(表2)㊂2.2㊀黄山松细根性状随季节的变化季节和海拔均对各细根性状都有显著影响(P<0.01),但季节与海拔对根性状并没有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图1)㊂各海拔黄山松细根的SRL在夏季和秋季最高,冬季最低,除1600m海拔以外,各海拔的SRL在夏季和秋季是要显著高于冬季的(P<0.05)(图1)㊂同样,各海拔的SRA在秋季最高,冬季或春季最低,除1600m之外,各海拔秋季SRA显著高于冬季(P<0.05)(图1)㊂与SRL㊁SRA相反,在各个海拔,冬季和春季的RTD要高于夏季和秋季,1400m和1800m处的RTD在冬季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P<0.05),1200m处的RTD在春季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P<0.05)(图1)㊂AvgDiam随季节变化并不如SRL㊁SRA㊁RTD明显,AvgDiam在冬季达到最高,冬季黄山松细根的AvgDiam只有在1200m海拔处显著高于其他海拔(P<0.05)(图1)㊂因此,SRL㊁SRA㊁RTD㊁AvgDiam等细根性状都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除1600m海拔之外,各个海拔的SRL和SRA在冬季和春季最低,在夏秋季较高;RTD则明显相反,在冬季和春季达到最高,相对于其他性状,㊂不同海拔细根AvgDiam随季节变异较小图1㊀不同海拔SRL㊁SRA㊁RTD㊁AvgDiam随季节变化特征Fig.1㊀SeasonalchangesofSRL㊁SRA㊁RTD㊁AvgDiamatdifferentaltitudes不同字母表示相同海拔在不同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示海拔和季节对细根性状有显著影响(P<0.01),NS表示海拔和季节对细根性状无显著的交互作用2.3㊀细根性状间异速生长关系黄山松细根平均比根长(SRL)与平均比根面积(SRA)存在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异速生长指数α为1.25(95%CI=1.12 1.40,P<0.01)(图2)㊂黄山松细根平均比根面积(SRA)与平均根组织密度(RTD)存在显著的负异速生长关系,异速生长指数α为-0.81(95%CI=-0.89 -0.73,P<0.01)(图2)㊂黄山松细根平均比根长(SRL)与平均根组织密度(RTD)存在显著的负等速生长关系,即与-1.0无显著差异(P=0.945),等速生长指数α为-1.01(95%CI=-1.19 -0.85,P<0.01)(图2)㊂黄山松细根平均根组织密度(RTD)与平均根直径(AvgDiam)存在显著的负异速生长关系,异速生长指数α为-1.80(95%CI=-2.10 -1.54,P<0.01)(图2)㊂黄山松细根平均比根长(SRL)与平均根直径(AvgDiam)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异速生长关系,异速生长指数α为-1.81(95%CI=-2.09 -1.56,P<0.01)(图2)㊂黄山松细根平均比根面积(SRA)与平均根直径(AvgDiam)间不存在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P>0.05)(图2)㊂综上可知,只有SRL和SRA之间存在异速生长指数α>1的异速生长关系,除SRA与AvgDiam之间不存在异速生长关系以外,SRL与RTD和AvgDiam存在负异速生长关系,RTD与SRA和AvgDiam存在负异速生长关系㊂图2㊀黄山松细根性状间的异速生长关系Fig.2㊀AllometricrelationshipsbetweenfineroottraitsofPinustaiwanensisHayataSRL,比根长,SpecificRootLength;SRA,比根面积,SpecificRootSurfaceArea;RTD,根组织密度,RootTissueDensity;AvgDiam,平均根直径,AverageDiameter;NS表示无显著关系3㊀讨论3.1㊀不同海拔细根性状间差异分析武夷山黄山松细根的平均比根长为(9.32ʃ0.35)cm/g,平均比根面积为(276.41ʃ68.10)cm2/g,平均根组织密度为(0.16ʃ0.05)cm3/g,高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细根性状平均指标[34],说明武夷山的黄山松细根活性较强;这可能是在不同海拔之间,植物细根的差异性不仅要归因于海拔,更要关注生态系统间的异质性[2]㊂例如:在本研究中,各样地之间的林分特征和土壤性质(表1)也存在显著差异㊂Alvarez⁃Uria和Körner[14]对阿尔卑斯山阔叶和针叶树种细根比根长(SRL)的研究认为其随海拔没有显著变化㊂而本研究发现不同海拔黄山松细根比根长(SRL)存在显著差异,海拔1600m处最高(表2,P<0.05);细根比根面积(SRA)在海拔1600m处也显著高于海拔1200m㊁1800m(表2,P<0.05),有研究结果发现,植物5354㊀12期㊀㊀㊀周永姣㊀等: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细根性状季节变化㊀6354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细根比根长㊁比根面积越大,细根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更强[35],也有研究认为较高的SRL值也可以反映植物在物种[36]或群落[37]水平上对贫瘠土壤条件的反应,SRL因营养限制而增加,结果相反,因为在1600m海拔处的全碳和全氮都高于其他海拔,所以土壤养分可能并不是引起黄山松细根比根长和比根面积在1600m处显著增加的原因㊂但是我们发现样地林分密度在海拔1400m和1600m处最大,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竞争压力增大,SRL与SRA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标志,反映出投入到细根生物量中用于吸收养分的效率[38⁃39],所以植物通过增加比根长和比根面积来适应这种压力,有研究[40]认为高林分密度增加了细根比根长,与我们研究中1600m处林分密度一致㊂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林分密度是导致武夷山黄山松细根SRL和SRA在海拔1400m和1600m处大于其他海拔的影响因素之一㊂本研究发现,1800m处细根根组织密度(RTD)显著较高(表2,P<0.05),有研究指出越贫瘠的土壤中根组织密度倾向于更高[41],由我们的样地情况可知1800m处的全碳和全氮含量也同样较低,所以土壤养分也是植物细根根组织密度变化的影响因素㊂有研究[42]在对苏格兰松树设置纬度梯度的研究中发现,寒冷地区的细根吸收根直径大于温暖地区㊂本研究也发现2000m处AvgDiam显著大于其他海拔,SRL和SRA都较小,而2000m处的土壤全磷含量也是最高的(表1),因为根直径与土壤肥力正相关[42],而且低温限制了细根的生长,也促进了植物趋向于生长更粗更厚的根[43],所以温度和养分均是导致黄山松细根直径在2000m海拔处显著较高的影响因素㊂3.2㊀不同季节细根性状间差异分析King等人指出,在温带生态系统中,7月或8月温度和降水量一般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较高的值[44]㊂而亚热带的降水也主要集中在夏季,本研究发现,黄山松SRL和SRA在夏季或者秋季达到最高值,整体上在冬季最低㊂在冬季气温低,细根的SRL㊁SRA最低,随着气温的回升,春季SRL和SRA随之增加,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和秋季进入生长旺季,生理功能表现最旺盛,细根加速生长,吸收水分养分,因而SRA与SRL最高㊂RTD在季节间变化与SRL和SRA相反,在冬季或者春季最高,而在夏季或秋季最低,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降低,以便更多的吸收养分㊂例如,有研究指出三叶蒿具有显著更大的比根长和更小的根直径,这两个根性状与更快的根增殖和资源获取相关[45],我们的研究结果中夏秋两季的高SRL和SRA以及低RTD也同样表明植物在春夏季节将进行更快的根增殖和获取资源,这与Green等[46]提出的根系生产和根寿命在雨季倾向于增加而在旱季则趋于减少也相一致㊂而AvgDiam整体上在春季或者夏季出现最低值㊂与梅莉等[47]对水曲柳人工林细根季节动态的研究结果相类似,水曲柳在春季细根的AvgDiam较小,秋季细根的AvgDiam较大,因为秋季细根进行次生长,导致细根AvgDiam逐渐增大㊂3.3㊀细根性状间的异速生长分析研究中,除比根面积与根直径外,其余黄山松根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异速生长关系㊂其中,黄山松比根长(SRL)与比根面积(SRA)异速生长指数为1.25,SRL与SRA是与资源获取策略相关的根性状[48],这说明黄山松细根在单位碳投资里进行根长和根表面积来获取养分的策略是相似的,而且黄山松在进行资源获取时更加倾向于增加根长来获取养分㊂研究发现SRL与根组织密度(RTD)和根直径(AvgDiam)的异速生长指数分别为-1.01和-1.81,SRA与RTD的异速生长指数为-0.81,这说明粗根与较为坚硬的根拥有较低的SRL和SRA,黄山松粗根更加趋向获取资源时增加根直径和组织密度的保守策略㊂有研究指出较薄较细的根具有高的SRL,往往拥有更好的开发能力[49]和更高的生长速度和养分吸收效率[50];相反,更厚更粗的根拥有更厚的皮层和更多的皮质细胞层[51⁃52],因此需要在细胞壁中投入更多的碳和木质素,具有更高的组织密度[53⁃55]㊂研究中SRL和SRA在1600m海拔以及夏季和秋季较高,但RTD是较低的,这也是黄山松进行资源获取策略和保守策略的一种生长期内的调节㊂黄山松在春夏进行资源获取策略,而秋冬则进行保守策略㊂郭大立等[56]认为每单位生物量的根长(即SRL)随着根直径的下降而呈非线性增加,而本研究中发现SRL与AvgDiam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只观测了黄山松细根的种内差异所造成的㊂此外,在土壤表层,很多因素,包括高浓度的N,P和K[57⁃58],土壤强度较低以及在降水较少期间水分利用效率都会影响根进行增殖的资源获取策略[48],所以,未来的研究将着重分析更多的土壤性质和气候因素对细根性状的影响㊂4㊀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武夷山黄山松细根性状在不同海拔和不同季节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但是其交互作用对黄山松细根性状影响并不显著㊂黄山松细根的比根长和比根面积在中海拔(1600m)处最高,根组织密度和根直径在高海拔(1800m和2000m)最高;比根长和比根面积在夏秋季节最高,根组织密度和根直径在冬春季节最高,分析得出林分密度㊁温度和土壤养分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㊂同时对细根性状的异速生长关系分析则表明了植物在夏秋季节和中海拔(1600m)进行养分的获取策略时更倾向于增加比根长来获取养分;而在高海拔(1800m和2000m)和冬春季节则更倾向于增加根直径与根组织密度以进行保守策略的投资,这可能是黄山松细根面对不同海拔及不同生长期的生存策略权衡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张小全,吴可红,MurachD.树木细根生产与周转研究方法评述.生态学报,2000,20(5):875⁃883.[2]㊀苏松锦,刘金福,兰思仁,洪伟,李文周.黄山松研究综述(1960⁃2014)及其知识图谱分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4(5):478⁃486.[3]㊀OstonenI,HelmisaariHS,BorkenW,TedersooL,KukumägiM,BahramM,LindroosAJ,NöjdP,UriV,MeriläP,AsiE,LõhmusK.FinerootforagingstrategiesinNorwayspruceforestsacrossaEuropeanclimategradient.GlobalChangeBiology,2011,17(12):3620⁃3632.[4]㊀宋长青,冷疏影,吕克解.地理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学科地位及重要作用.地球科学进展,2000,15(3):318⁃320.[5]㊀ManesF,VitaleM,DonatoE,GianniniM,PuppiG.DifferentabilityofthreeMediterraneanoakspeciestotolerateprogressivewaterstress.Photosynthetica,2006,44(3):387⁃393.[6]㊀HertelD,StreckerT,Müller⁃HauboldH,LeuschnerC.Finerootbiomassanddynamicsinbeechforestsacrossaprecipitationgradient⁃isoptimalresourcepartitioningtheoryapplicabletowater⁃limitedmaturetrees?JournalofEcology,2013,101(5):1183⁃1200.[7]㊀Leppälammi⁃KujansuuJ,SalemaaM,KlejaDB,LinderS,HelmisaariHS.FinerootturnoverandlitterproductionofNorwayspruceinalong⁃termtemperatureandnutrientmanipulationexperiment.PlantandSoil,2014,374(1/2):73⁃88.[8]㊀RytterRM.TheeffectoflimitedavailabilityofNorwateronCallocationtofinerootsandannualfinerootturnoverinAlnusincanaandSalixviminalis.TreePhysiology,2013,33(9):924⁃939.[9]㊀GodboldDL,FritzHW,JentschkeG,MeesenburgH,RademacherP.RootturnoverandrootnecromassaccumulationofNorwayspruce(Piceaabies)areaffectedbysoilacidity.TreePhysiology,2003,23(13):915⁃921.[10]㊀UsecheA,ShipleyB.Plasticityinrelativegrowthrateafterareductioninnitrogenavailabilityisrelatedtorootmorphologicalandphysiologicalresponses.AnnalsofBotany,2010,106(4):617⁃625.[11]㊀VanguelovaEI,NortcliffS,MoffatAJ,KennedyF.Morphology,biomassandnutrientstatusoffinerootsofScotspine(Pinussylvestris)asinfluencedbyseasonalfluctuationsinsoilmoistureandsoilsolutionchemistry.PlantandSoil,2005,270(1/2):233⁃247.[12]㊀WangGL,FaheyTJ,XueS,LiuF.RootmorphologyandarchitecturerespondtoNadditioninPinustabuliformis,westChina.Oecologia,2013,171(2):583⁃590.[13]㊀NeumannG,BottS,OhlerMA,MockHP,LippmannR,GroschR,SmallaK.Rootexudationandrootdevelopmentoflettuce(LactucasativaL.cv.Tizian)asaffectedbydifferentsoils.FrontiersinMicrobiology,2014,5:2.[14]㊀Alvarez⁃UriaP,KörnerC.FineroottraitsinadulttreesofevergreenanddeciduoustaxafromlowandhighelevationintheAlps.AlpineBotany,2011,121(2):107⁃112.[15]㊀HajekP,HertelD,LeuschnerC.Intraspecificvariationinrootandleaftraitsandleaf⁃roottraitlinkagesineightaspendemes(PopulustremulaandP.tremuloides).FrontiersinPlantScience,2013,4:415.[16]㊀徐文静,王政权,范志强,孙海龙,贾淑霞,吴楚.遮荫对水曲柳幼苗细根衰老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2006,30(1):104⁃111.[17]㊀王向荣.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构型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5.[18]㊀杨秀云.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及空间分布格局[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05.[19]㊀路德维希㊃冯㊃贝塔朗菲.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吴晓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41⁃168.[20]㊀ReichPB,WaltersMB,EllsworthDS.Fromtropicstotundra:globalconvergenceinplantfunctioning.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1997,94(25):13730⁃13734.[21]㊀McGroddyME,DaufresneT,HedinLO.ScalingofC:N:Pstoichiometryinforestsworldwide:implicationsofterrestrialredfield⁃typeratios.7354㊀12期㊀㊀㊀周永姣㊀等: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细根性状季节变化㊀8354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Ecology,2004,85(9):2390⁃2401.[22]㊀KerkhoffAJ,EnquistBJ,ElserJJ,FaganWF.Plantallometry,stoichiometryandthetemperature⁃dependenceofprimaryproductivity.GlobalEcologyandBiogeography,2005,14(6):585⁃598.[23]㊀ÅgrenGI.Stoichiometryandnutritionofplantgrowthinnaturalcommunities.AnnualReviewofEcology,Evolution,andSystematics,2008,39:153⁃170.[24]㊀ÅgrenGI.TheC:N:Pstoichiometryofautotrophs⁃theoryandobservations.EcologyLetters,2004,7(3):185⁃191.[25]㊀WrightIJ,ReichPB,WestobyM,AckerlyDD,BaruchZ,BongersF,Cavender⁃BaresJ,ChapinT,CornelissenJHC,DiemerM,FlexasJ,GarnierE,GroomPK,GuliasJ,HikosakaK,LamontBB,LeeT,LeeW,LuskC,MidgleyJJ,NavasML,NiinemetsÜ,OleksynJ,OsadaN,PoorterH,PootP,PriorL,PyankovVI,RoumetC,ThomasSC,TjoelkerMG,VeneklaasEJ,VillarR.Theworldwideleafeconomicsspectrum.Nature,2004,428(6985):821⁃827.[26]㊀姚婧,李颖,魏丽萍,蒋思思,杨松,侯继华.东灵山不同林型五角枫叶性状异速生长关系随发育阶段的变化.生态学报,2013,33(13):3907⁃3915.[27]㊀郑成洋,刘增力,方精云.福建黄岗山东南坡和西北坡乔木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的垂直变化.生物多样性,2004,12(1):63⁃74.[28]㊀刘信中,方福生.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29]㊀刘广路,刘希珍,李雁冰,罗天磊,蔡春菊,范少辉.毛竹向撂荒地扩展过程中细根性状变化特征.热带作物学报,2017,38(7):1204⁃1209.[30]㊀WartonDI,WrightIJ,FalsterDS,WestobyM.Bivariateline⁃fittingmethodsforallometry.BiologicalReviews,2006,81(2):259⁃291.[31]㊀VenablesWN,SmithDM,theRCoreTeam.AnIntroductiontoR.NotesonR:AProgrammingEnvironmentforDataAnalysisandGraphics.Version3.5.1Patched.(2018⁃11⁃10)[2018⁃6⁃23].http://ydl.oregonstate.edu/pub/cran/doc/manuals/r⁃patched/R⁃intro.pdf.[32]㊀PitmanEJG.Anoteonnormalcorrelation[2018⁃06⁃23].http://biomet.oxfordjournals.org/.[33]㊀WartonDI,WeberNC.Commonslopetestsforbivariateerrors⁃in⁃variablesmodels.BiometricalJournal,2002,44(2):161⁃174.[34]㊀权伟.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细根的空间变化与季节动态[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35]㊀PregitzerKS,DeForestJL,BurtonAJ,AllenMF,RuessRW,HendrickRL.FinerootarchitectureofnineNorthAmericantrees.EcologicalMonographs,2002,72(2):293⁃309.[36]㊀PoorterH,NiklasKJ,ReichPB,OleksynJ,PootP,MommerL.Biomassallocationtoleaves,stemsandroots:meta⁃analysesofinterspecificvariationandenvironmentalcontrol.NewPhytologist,2012,193(1):30⁃50.[37]㊀HoldawayRJ,RichardsonSJ,DickieIA,PeltzerDA,CoomesDA.Species⁃andcommunity⁃levelpatternsinfineroottraitsalonga120000⁃yearsoilchronosequenceintemperaterainforest.JournalofEcology,2011,99(4):954⁃963.[38]㊀BauhusJ,KhannaPK,MendenN.AbovegroundandbelowgroundinteractionsinmixedplantationsofEucalyptusglobulusandAcaciamearnsii.CanadianJournalofForestResearch,2000,30(12):1886⁃1894.[39]㊀刘运科,苏宇,李德会,范川,谢雨彤,李贤伟.川中丘陵区3个树种的细根形态和功能异质性分析.西北植物学报,2016,36(5):1012⁃1020.[40]㊀周伟,陈信力,李瑞霞,闵建刚,徐梅,卢雯,关庆伟.林分密度对侧柏人工林细根形态的影响.林业科技开发,2012,26(4):35⁃38.[41]㊀Kramer⁃WalterKR,BellinghamPJ,MillarTR,SmissenRD,RichardsonSJ,LaughlinDC.Roottraitsaremultidimensional:specificrootlengthisindependentfromroottissuedensityandtheplanteconomicspectrum.JournalofEcology,2016,104(5):1299⁃1310.[42]㊀ZadwornyM,McCormackML,MuchaJ,ReichPB,OleksynJ.Scotspinefinerootsadjustalonga2000⁃kmlatitudinalclimaticgradient.NewPhytologist,2016,212(2):389⁃399.[43]㊀Alvarez⁃UriaP,KörnerC.Lowtemperaturelimitsofrootgrowthindeciduousandevergreentemperatetreespecies.FunctionalEcology,2007,21(2):211⁃218.[44]㊀KingJS,PregitzerKS,ZakDR.Clonalvariationinabove⁃andbelow⁃groundgrowthresponsesofPopulustremuloidesMichaux:influenceofsoilwarmingandnutrientavailability.PlantandSoil,1999,217(1/2):119⁃130.[45]㊀ChesusKA,OcheltreeTW.Analyzingroottraitstocharacterizejuniperexpansionintorangelands.JournalofAridEnvironments,2018,150:1⁃8.[46]㊀GreenJJ,DawsonLA,ProctorJ,DuffEI,ElstonDA.Finerootdynamicsinatropicalrainforestisinfluencedbyrainfall.PlantandSoil,2005,276(1/2):23⁃32.[47]㊀梅莉,韩有志,于水强,史建伟,王政权.水曲柳人工林细根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林业科学,2006,42(9):7⁃12.[48]㊀PrietoI,RoumetC,CardinaelR,DuprazC,JourdanC,KimJH,MaeghtJL,MaoZ,PierretA,PortilloN,RoupsardO,ThammahacksaC,StokesA,CahillJ.Rootfunctionalparametersalongaland⁃usegradient:evidenceofacommunity⁃leveleconomicsspectrum.JournalofEcology,2015,103(2):361⁃373.[49]㊀HodgeA.Theplasticplant:rootresponsestoheterogeneoussuppliesofnutrients.NewPhytologist,2004,162(1):9⁃24.[50]㊀ReichPB,TjoelkerMG,WaltersMB,VanderkleinDW,BuschenaC.CloseassociationofRGR,leafandrootmorphology,seedmassandshadetoleranceinseedlingsofnineborealtreespeciesgrowninhighandlowlight.FunctionalEcology,1998,12(3):327⁃338.[51]㊀GuJC,XuY,DongXY,WangHF,WangZQ.Rootdiametervariationsexplainedbyanatomyandphylogenyof50tropicalandtemperatetreespecies.TreePhysiology,2014,34(4):415⁃425.[52]㊀KongDL,MaCE,ZhangQ,LiL,ChenXY,ZengH,GuoDL.Leadingdimensionsinabsorptiveroottraitvariationacross96subtropicalforestspecies.NewPhytologist,2014,203(3):863⁃872.[53]㊀EissenstatDM,WellsCE,YanaiRD,WhitbeckJL.Buildingrootsinachangingenvironment:implicationsforrootlongevity.NewPhytologist,2000,147(1):33⁃42.[54]㊀LukeMcCormackM,AdamsTS,SmithwickEAH,EissenstatDM.Predictingfinerootlifespanfromplantfunctionaltraitsintemperatetrees.NewPhytologist,2012,195(4):823⁃831.[55]㊀WithingtonJM,ReichPB,OleksynJ,EissenstatDM.Comparisonsofstructureandlifespaninrootsandleavesamongtemperatetrees.EcologicalMonographs,2006,76(3):381⁃397.[56]㊀MaZQ,GuoDL,XuXL,LuMZ,BardgettRD,EissenstatDM,McCormackML,HedinLO.Evolutionaryhistoryresolvesglobalorganizationofrootfunctionaltraits.Nature,2018,555(7694):94⁃97.[57]㊀ArndtSK,ArampatsisC,FoetzkiA,LiXY,ZengFJ,ZhangXM.Contrastingpatternsofleafsoluteaccumulationandsaltadaptationinfourphreatophyticdesertplantsinahyperariddesertwithsalinegroundwater.JournalofAridEnvironments,2004,59(2):259⁃270.[58]㊀JobbágyEG,JacksonRB.Thedistributionofsoilnutrientswithdepth:globalpatternsandtheimprintofplants.Biogeochemistry,2001,53(1):51⁃77.9354㊀12期㊀㊀㊀周永姣㊀等: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细根性状季节变化㊀。

保护区黄山松生境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保护区黄山松生境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保护区黄山松生境保护项目实施方案保护区黄山松生境保护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背景•保护区黄山松生境受到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威胁,亟需保护措施。

•黄山松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对于生态平衡和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旨在保护黄山松生境,促进其繁衍生息,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项目目标1.保护区黄山松的栖息环境,提高其存活率。

2.增加保护区内黄山松的种群数量,促进其繁殖和分布。

3.加强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管理,确保生境质量稳定提升。

项目内容1. 栖息环境改善措施•清理保护区内的杂草、枯落物,保持黄山松生长区域的整洁。

•修复受损的土壤质地,增加营养成分和水分的保持能力。

•植树造林,增加保护区内的绿色覆盖面积,提供更多的栖息空间。

2. 种群增殖措施•建立研究中心,培育黄山松的幼苗和种子。

•在保护区内进行人工栽培,加强对黄山松的人工繁殖和培育。

•适时进行林地更新,增加黄山松的种植密度和优势地位。

3. 管理与监测措施•设立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黄山松生境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制定相关保护规定,对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进行管理和限制。

•建立生态监测站,定期对黄山松的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生境质量等进行监测和评估。

项目实施计划阶段一:前期准备1.成立项目工作组,确定项目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2.制定项目实施计划书,明确各项工作目标和时间节点。

阶段二:栖息环境改善实施1.清理保护区内的杂草、枯落物,确保生长区域整洁。

2.进行土壤修复工作,改善黄山松的生长环境。

3.开展植树造林工程,在保护区内选址、种植黄山松。

阶段三:种群增殖实施1.建立研究中心,进行黄山松幼苗和种子的培育。

2.进行黄山松的人工栽培和繁殖,增加种群数量。

3.实施林地更新计划,提高黄山松的种植密度和可持续性。

阶段四:管理与监测实施1.建立保护区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工作。

2.制定保护区保护规定,加强对人类活动的监管。

3.建立生态监测站,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黄山松的生长状况。

黄山奇松教案——走近大自然的奥妙世界

黄山奇松教案——走近大自然的奥妙世界

黄山奇松优秀教案——走近大自然的奥妙世界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著名的山水胜地之一。

这里有“五岳归来不看山”的美誉,也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自然奇观。

其中,黄山的奇松是著名的景点之一。

学校的课程中安排一次黄山之行,将会给学生带来很好的自然体验。

走进大自然,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尝试的一件事情。

大自然中的种种景象,既有美丽和神奇的一面,同时也有残酷和不可预测的一面。

这是一个让人感受到自然力量威力的过程,也是一个让人明白自然法则的过程。

由此,教师们可以通过安排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游玩中,真正理解自然中的奥妙,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在黄山奇松的选择中,我们可以选择其中比较典型的景点,例如北海云海、莲花峰新松和明月峰松王等。

这些景点分别展现了奇松的不同风貌和内涵,可以让学生在欣赏奇松的同时,了解奇松的形成和历史渊源。

例如,北海云海是黄山最古老的景点之一。

它位于北海之上,由于海拔较高,经常受到云雾包围。

在这里可以看到古老的奇松,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洗礼,树干龟裂、曲折,但仍然根深叶茂,矗立于云海之上。

这些奇松体现了针叶林的特点,其中大部分都是靠在岩石上苦苦支撑的。

在莲花峰的新松上,可以看到一种被称为“披发松”的奇松。

它的枝叶向四面八方展开,形成了一个大扇形,好像一位女子的长发飘荡在风中。

这种披发松与黄山其他奇松不同,它只生长处,不见于其它地方。

学生可以了解到,这种披发松是因为长期受到海拔高度、风、光、水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特殊生长形态。

明月峰上的松王更是黄山奇松中的一个传奇。

它高达16米,树龄已经超过800年,树干粗如人腰。

它被誉为黄山最精神的松树,象征着黄山精神,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学生们欣赏风景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观察这些奇松,了解和认识自然环境对生命形态的影响。

同时,这也是一个培养学生自然观察和沟通交流能力的好机会。

通过黄山奇松的景观鉴赏,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威力,加深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爱护大自然的心态。

关于黄山的奇松怪石介绍

关于黄山的奇松怪石介绍

关于黄山的奇松怪石介绍
黄山奇松怪石有“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

说到奇松,你知道它是怎样的吗?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黄山的松树,姿态万千。

它们或孤傲,或挺拔,或苍老,或婀娜。

它们与怪石和云海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天然图画。

我觉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迎客松了。

迎客松是一棵百年以上的松树,高约十米,树干大约四人才能合抱住。

它就像一位好客的主人在热情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似的。

它在悬崖绝壁上生长了几十年,并没有被恶劣的环境所打倒。

迎客松四季都是翠绿的,就连冬天也不例外。

听导游说迎客松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有一次,黄山下着大雪,一位外地游客被困在山上,就在这时,迎客松张开双臂向游客们示意:“快来人啊!我欢迎你们!”就这样,那位游客被救了出来。

在黄山上有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还有的像仙女下凡……每一块石头都是惟妙
惟肖的。

—— 1 —1 —。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天然林自然稀疏规律研究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天然林自然稀疏规律研究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天然林自然稀疏规律研究蔡小英;张尚炬;钱永平;张文娟;洪伟;吴承祯;张艳艳;郭研;夏鑫;张彩云;林存炎;邓慧华【期刊名称】《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年(卷),期】2008(016)005【摘要】选择平均直径、平均木断面积和林分总断面积作为林木个体大小的指标,研究林木株数与林木大小的关系.应用-3/2法则,建立黄山松天然林自然稀疏过程中林分密度与平均直径、平均木断面积、总断面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黄山松天然林种群密度对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木断面积、林分总断面积均存在显著作用.因此,在经营黄山松天然林时,必须切实重视林分密度控制管理.【总页数】5页(P414-418)【作者】蔡小英;张尚炬;钱永平;张文娟;洪伟;吴承祯;张艳艳;郭研;夏鑫;张彩云;林存炎;邓慧华【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121【相关文献】1.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的自然稀疏 [J], 周永斌;殷有;殷鸣放;张飞2.自然保护区建立是否必然导致农户收入低——基于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农户收入的实证研究 [J], 张雅馨;刘霞;张博;谢屹3.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与文化价值共存 [J], 李留营4.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与文化价值共存 [J], 李留营5.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山松林 [J], 蔡守坤;杨志斌;金久宁;曹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细根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对土壤养分的适应

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细根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对土壤养分的适应

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细根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对土壤养分的适应陈晓萍;郭炳桥;钟全林;王满堂;李曼;杨福春;程栋梁【摘要】The ecological stoich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roots reflect environmental changes.Thus,they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of global changes affecting plants.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stoichiometry of Pinus taiwanensis is fine roots inhabiting five different elevation gradients(i.e.,1,200,1,400,1,600,1,800,and 2,000 m) in Wuyi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The fine root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carbon (C),nitrogen (N),and phosphorus (P) concentrations and stoich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The annual average C concentration of fine roots was (486.27±64.32) mg/g,and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 ted by elevatio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 concentration of fine roots and soil nutrients;(2) The annual average N concentration of fine roots was (9.26±2.09) mg/g,and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elevation.But,there was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 concentration of fine roots and C concentration of soils;(3) The annual average P concentration of fine roots was (0.39 ±0.13) mg/g,which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altitude gradients and soil P contents,but negatively correla ted with the soil C ∶N ratio;(4) The annual average N ∶P ratio of fine roots was 26.94± 12.51,which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titude,soil P concentration,and the soil C∶N ratio.Therefore,fine rootsabsorb N at the expense of C,fine root P is primarily limited by soil P supply,which would be further exacerbated by N deposition in the Wuyi Mountains.%细根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承载着植物生存环境的变化信息,从而为探索全球变化对植物内在机制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以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五个不同海拔梯度(1200、1400、1600、1800、2000 m)的黄山松为对象,运用挖掘法采样后测定细根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特征,研究不同的海拔下细根对土壤养分变化的适应规律.结果表明:(1)黄山松细根C含量年平均值为(486.27±64.32) mg/g,海拔对其没有显著的影响,与土壤养分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细根N含量年平均值为(9.26±2.09) mg/g,海拔对其没有显著的影响,但与土壤C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细根P含量年平均值为(0.39±0.13)mg/g,与海拔梯度及土壤P含量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细根氮磷比为26.94±12.51,与海拔梯度、土壤P含量及土壤碳氮比均显著负相关.因此,黄山松细根吸收N是以消耗C为代价;细根P主要受土壤P 供应量的限制;武夷山地区N沉降将进一步增加植物的氮磷比,加剧黄山松生长的P 限制.【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8(038)001【总页数】9页(P273-281)【关键词】海拔梯度;细根;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学;黄山松;武夷山【作者】陈晓萍;郭炳桥;钟全林;王满堂;李曼;杨福春;程栋梁【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州350007;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枣庄学院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枣庄277160;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州350007;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正文语种】中文细根通常是指植物根系中直径≤ 2mm的部分[1],是植物吸收、储存、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生态环境 2003, 12(4): 436-439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0003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1026)作者简介:胡正华(1973–),男,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植物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E-mail: huzhenghua@ 收稿日期:2003-06-26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胡正华1,于明坚2,丁炳扬2,丁问薇1,闫 茹11.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江苏 南京 210044;2.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摘要:通过对黄山松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黄山松群落植物种类较丰富,科属组成分散,区系成分较复杂。

从属的地理成分来看,温带分布的属多于热带分布的属。

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下芽植物次之。

该群落叶的性质以小型叶、单叶、草质、非全缘为主。

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地上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一定数量的层间植物。

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大小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关键词: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黄山松;区系;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中图分类号:Q94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3)04-0436-04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 )又称台湾松,主要分布于浙、台、闽、赣、皖、湘、鄂等省山地,为我国特有树种,是亚热带中部中山地区代表群系的建群种,也是产地较高海拔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其群落在较长时间内是相当稳定的。

迄今为止,有关黄山松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已较多[1~4],而群落生态学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研究则鲜见报道[5]。

在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黄山松是森林植被优势种之一。

本文对该群落的生态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初步分析,为进一步认识黄山松林的功能多样性,合理保护和经营天然黄山松林提供科学依据,并可丰富黄山松群落生态学研究内容。

福建武夷山黄山松群落的钾、钠累积与循环

福建武夷山黄山松群落的钾、钠累积与循环

作者: 林鹏;林益明;李振基;杨志伟;刘初钿;金昌善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生物系!厦门361005;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武夷山354315
出版物刊名: 武夷科学
页码: 287-293页
主题词: 黄山松 钾钠元素 生物循环 武夷山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武夷山黄山松群落的钾、钠累积和循环。

测定结果表明:(1)群落现存量中钾、钠的库量分别为35.876g/m~2和2.637g/m~2,其中地上部分为19.944g/m~2(占总库量的55.59%)和1.817g/m~2(占68.90%);地下部分别为15.932g/m~2(占44.41%)和
0.820g/m~2(占31.10%);(2)在钾、钠的生物循环中,年吸收量分别为2.230g/m~2·a和
0.136g/m~2·a;年存留量分别为2.230g/m~2·a和0.036g/m~2·a;(3)钾的周转期55年,钠的周转期75年,钾的周转比钠快;(4)钾的富集率为1.160,说明该群落中林木仍在对钾吸收累积;而钠的富集率为0.929,说明了在该群落中林木对钠不再累积。

黄山松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黄山松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收稿日期:2007 06 21作者简介:段仁燕(1978 ),男,讲师,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学方面的研究,E m ai:l duan renyan78@163 co m 。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基金(2006k j 154C );安徽省教育厅青年基金(2006j q l 213)do:i 10.3969/.j issn .1008-9632.2009.01.035黄山松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段仁燕,黄敏毅,吴甘霖(安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安庆 246011)摘 要:以 空间代替时间 的方法,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采用静态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黄山松种群结构和动态规律。

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黄山松种群密度增大,径级分布范围减小,种群存活曲线由D eevey !型之间过渡到D eevey ∀型,种群由稳定型过渡为增长型。

表明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黄山松种群处于不同的演替和发展阶段。

关键词:黄山松;种群结构;种群动态中图分类号:Q 94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632(2009)01-0035-03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不仅对群落结构有直接影响,并能客观体现群落的发展、演变趋势[1]。

植物种群数量动态是植物个体生存能力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研究不同生境条件下植物种群年龄结构、生命表以及存活曲线,不仅可以反映种群现实状况,还可以展现植物种群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和群落的演替过程。

黄山松(Pinus tai w anensis )分布面积广,生存能力强,是亚热带中部山区代表群系的建群种,也是较高海拔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2]。

本文拟通过对该区域黄山松的结构特征、动态趋势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黄山松的现状,为其永续利用提供依据。

1 研究地区与方法1 1 研究地区概况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西北部,地处东经116#25∃~116#32∃,北纬30#41∃~30#48∃之间,距潜山县城20k m 。

武夷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

武夷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

武夷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封磊;洪伟;吴承祯;宋萍【期刊名称】《山地学报》【年(卷),期】2008(26)3【摘要】根据样地调查所获得的基本数据,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中心、生态位偏离、生态位扩散系数和生态位重叠测度公式,在反映热量、水分、光照变化情况的海拔、坡度和坡向梯度轴上,以种群重要值作为资源位上的表现特征,分别计测了武夷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武夷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在海拔轴、坡度轴及坡向轴上的生态位总宽度的大小顺序大致为:黄山松、吊钟花、鹿角杜鹃、南方铁杉、豆梨、木荷、云锦杜鹃、粗柄杜鹃、多脉青冈、野樱、弯蒴杜鹃、米饭花.多数主要种群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幅度,而少数物种对资源利用还不完全.黄山松生态位宽度占据明显优势,其他种群的生态位宽度都基本上客观地反映了它们在群落中各自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海拔、坡度、坡向轴上,不同种群的实现生态位中心点及生态位偏离差异较大,其最佳适应存在明显的差异,而群落内不同种群间的生态位扩散系数差异不十分明显,其对环境因子的选择强度差异不大.武夷山黄山松林多数主要种群在3个资源轴上的资源利用能力或环境的生态适应能力方面有较大程度的相似性,生态位普遍重叠,资源共享趋势明显.【总页数】9页(P308-316)【作者】封磊;洪伟;吴承祯;宋萍【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福州,35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相关文献】1.采伐干扰下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灌木种群生态位动态特征 [J], 王惠;邵国凡;代力民;许东;王飞2.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J], 胡正华;于明坚;彭传正;丁炳扬3.武夷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的地形格局 [J], 宋萍;洪伟;吴承祯;封磊;兰思仁4.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天然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研究 [J], 何小娟;洪滔;何东进;刘勇生;卞莉莉;陈笑玲;苏炳霖5.南亚热带人工马尾松林下植物组成特征及主要木本种群生态位研究 [J], 康冰;刘世荣;史作民;温远光;蔡道雄;卢立华;梁宏温;冯常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夷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的地形格局

武夷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的地形格局

武夷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的地形格局
宋萍;洪伟;吴承祯;封磊;兰思仁
【期刊名称】《山地学报》
【年(卷),期】2005(23)5
【摘要】根据样地调查所获得的基本数据,探讨了武夷山黄山松林8个主要种群沿小地形梯度的格局特征.结果显示:黄山松种群重要值随海拔梯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1 550 m海拔梯度上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地位,其在各坡度梯度和坡向梯度上优势地位都很明显;揭示了黄山松林8个主要种群沿山地地形梯度的数量变化特征及其分布的间断状况,显示了彼此之间鲜明的地形格局差异,反映出各主要种群对地形环境的适应力及其差异.
【总页数】5页(P631-635)
【作者】宋萍;洪伟;吴承祯;封磊;兰思仁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福建,福州,35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8
【相关文献】
1.武夷山黄山松林优势种群的竞争格局研究 [J], 封磊;洪伟;吴承祯;宋萍
2.武夷山典型常绿阔叶林4个主要植物种群点格局分析 [J], 杨云方;丁晖;徐海根;
方炎明;陈晓;伊贤贵;徐辉;杨青;温小荣
3.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J], 胡正华;于明坚;彭传正;丁炳扬
4.武夷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 [J], 封磊;洪伟;吴承祯;宋萍
5.武夷山黄山松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 [J], 封磊;洪伟;吴承祯;宋萍;兰思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然稀疏和林分密度

自然稀疏和林分密度

自然稀疏和林分密度
车仁芹
【期刊名称】《国外林业》
【年(卷),期】1994(000)003
【摘要】植物的自然稀疏可以用各种方法描述,其中Yoda等人提出的3/2幂自然稀疏法则,近20年来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关注。

3/2幂法则假设植物的平均质量是单位面积株数的幂函数,并对于所有树种在所有立地条件下其函数的幂等于-3/2。

这样大胆的假设主要涉及到生态问题,受到了许多生态学家的称赞,特别是在1970~1984年间(white和Harper 1970;White 1981;Long和Smith1984)。

然而,进一步研究才发现此法则在理论上的矛盾和试验上的不准确(Spugel 1984,
【总页数】4页(P8-11)
【作者】车仁芹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3.3
【相关文献】
1.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天然林自然稀疏规律研究 [J], 蔡小英;张尚炬;钱永平;张文娟;洪伟;吴承祯;张艳艳;郭研;夏鑫;张彩云;林存炎;邓慧华
2.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的自然稀疏 [J], 周永斌;殷有;殷鸣放;张飞
3.草河口地区人工红松林自然生长及自然稀疏规律的研究 [J], 姚立海
4.麦吊云杉林分密度对林下物种多样性及其自然更新能力的影响 [J], 刘世杰;彭建;
莫劲雁;李晓清;辜云杰
5.自然稀疏和林分密度 [J], 鲍里斯·蔡德;陈国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大陆地区黄山松地理变异的形态和RAPD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大陆地区黄山松地理变异的形态和RAPD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大陆地区黄山松地理变异的形态和RAPD分析的开题
报告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大陆地区黄山松地理变异的形态和RAPD分析。

一、研究背景
黄山松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一种常见树种,分布范围广泛。

随着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黄山松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也存在着一定的变异。

目前,对于黄山松的地理变异及其遗传变异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深入探讨黄山松的形态变异和遗传变异。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形态学和RAPD分析,研究黄山松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形态变异和遗传变异,以期为黄山松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
1. 黄山松的形态变异分析
通过调查采样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黄山松样本,对其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究其变异规律和成因。

2. RAPD分析
选取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黄山松样本,采用RAPD技术对其遗传变异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黄山松的亲缘关系和基因型分布情况,探究环境对黄山松基因型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
1. 样品采集和处理
采集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黄山松样本,制作常规标本,并将其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

2. 形态变异分析
根据采集的样本,通过对其叶、果、树皮等特征进行比较和测量,分析其形态特征的变异情况。

3. RAPD分析
采用RAPD技术对黄山松样本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设计引物,获取其基因型信息,并通过聚类分析构建遗传进化树,研究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黄山松遗传变异情况。

五、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黄山松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形态变异和遗传变异情况,为保护和利用黄山松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黄山松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本研究也可以为类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黄山奇松的资料

黄山奇松的资料

黄山奇松的资料黄山松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

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1500-1700米处,南坡在1000-1600 米处。

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

黄山泥土稀少,但花岗岩中肉红色的长石中含有钾,夏天雷雨后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可以被岩层和泥土吸收,进而为松树的根系吸收;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花草、树页等植物腐烂后,也分解成肥料;这样黄山松便在贫瘠的岩缝中存活、成长。

地势崎岖不平,悬崖峭壁纵横堆叠,黄山松无法垂直生长,只能弯弯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长。

由于要抗暴风御冰霜,黄山松的针叶短粗,冠平如削,色绿深沉,树干和树枝也极坚韧,极富弹性。

黄山松的另一特点是,由于风吹日晒,许多松树只在一边长出树枝。

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黄山的松树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

它们长在峰顶、长在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

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

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探海松、团结松等等。

黄山松姿态坚韧傲然,美丽奇特,但生长的环境十分艰苦,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常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由于根部很深,黄山松能坚强地立于岩石之上,虽历风霜雨霜却依然永葆青春。

玲珑剔透的怪石,虬枝斜出的黄山松和浩瀚无边的云海堪称黄山美景之“三绝”。

而黄山的松树更是以“奇”闻名于世。

黄山松天然更新问题探讨

黄山松天然更新问题探讨

黄山松天然更新问题探讨
王静茹
【期刊名称】《生产率系统》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本文对黄山风景区黄山松的天然更新情况进行了评估,分析了环境条件对黄山松天然更新的影响,并对黄山松林的演替方向进行预测。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王静茹
【作者单位】黄山风景区园林局安徽黄山2427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4
【相关文献】
1.壮哉!黄山松——赏胡乐国大师新作黄山松 [J], 卢林
2.沙地樟子松林与天然更新问题探讨 [J], 闫德仁;牟宁;张健;张秀华
3.黄山松天然更新 [J], 马立功
4.黄山松天然更新 [J], 马立功
5.黄山松群落林隙光能效应与黄山松的更新 [J], 吴泽民;黄成林;韦朝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山的松树为什么特别奇

黄山的松树为什么特别奇

黄山的松树为什么特别奇
当人们说起黄山,大家首先联想到的就是黄山的迎客松了,那黄山的松树为什么这么有名呢?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黄山的松树为什么特别奇”,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www.)查看。

为什么奇松多出在黄山?总的来说,黄山松的奇形怪态,是松树适应周围环境,特别是长期以来经受刮风、下雪和低温而形成的。

黄山气候凉爽湿润,而到了冬季又特别寒冷,由于受强风劲吹的影响,山上松树的枝叶往往呈现明显的畸形,迎风的枝条被风吹的扭曲或呈螺旋状生长,而背风面枝叶较多较密。

因为风可加快水分的蒸腾速度,为了减少水分蒸发,松的针叶变得更细更短,蜡质增厚。

风还影响着土质。

因为风大,山上表层的土壤很少,松树根扎得很深。

为了适应环境,生长在岩缝中的树根只能不断分泌酸液,才能啃裂石头,把根扎下去。

由于个体松树生活区域的不同,外界因素作用的结果也不同,这就形成了黄山送的奇形怪状。

知识链接
黄山是世界地质公园,也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它位于安徽境内,有82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正是对它最好的描述。

而日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就称为黄山“五绝”。

《黄山奇松》说课

《黄山奇松》说课

黄山奇松一、前言黄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自然风光旖旎多姿,其中奇松尤为著名。

特别是三千年一箭的松柏群,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本文将介绍黄山的奇松,带领大家一起了解这种自然神奇。

二、黄山奇松的分类黄山奇松分为多种类别,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活松活松是黄山最为著名的奇松之一,又称为活着的松。

像一颗立于天地之间的巨人,活松高耸入云,枝干繁茂,风姿绰约,尤其是那树形各异,奇峰耸立的怪石,更是曲折多姿,犹如一幅幅画卷,展现在游客面前。

2. 龙爪松龙爪松是属于自然景观中的一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因为龙爪松是在不断受到挤压的情况下生长起来的,所以它的形态非常奇特,往往会呈现出像龙爪一样的形状,独特而优美。

3. 翘蹄松翘蹄松因为松针的张扬形态,被称为“翘蹄”,有点像一匹骏马在狂奔。

而且,它的树形极其优美,犹如松鹤延飞,令人心驰神往。

4. 挂壁松挂壁松因为喜欢长在悬崖峭壁上,所以也被称为悬崖松。

它们在空中根系发达、树冠茂密,形态各异,有的披着白色长须,有的则树根深埋岩石之间,犹如一棵巨大的倒挂柳。

三、黄山奇松的形成黄山区域内,由于地形地貌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奇松群。

黄山山脉形成于新元古界,当时曾经发生过地壳运动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了一个典型的火山岩储层,因此黄山奇松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形态,同一区域内的不同的奇松之间相互呼应,形成极为壮观的自然景观。

四、黄山奇松的赏析在黄山欣赏奇松,可以带着极为愉悦的心情,紧紧抱住幽静的洞口、静止的石墙或者只有绿苔、树枝、缝隙的岩壁,让浓郁的松香穿透肺腑,将松果、枯叶和雨水的气味定格在记忆里。

此外,黄山奇松还可以展现出不同的美丽风貌,如早晨的霞光从岩壁的缝隙间透出,形成雾霭缭绕的美景;夕阳西下,奇松群成为了一个个黑色的剪影,分明如钩,翘首期盼着明天的日出。

每一个时刻,在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领悟黄山奇松,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体验。

五、总结黄山奇松是我国自然风光中最值得一探的景观之一,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自然遗产,黄山的奇松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是展示山水文化、岩石文化、松树文化的重要元素。

为什么黄山奇松百态呢

为什么黄山奇松百态呢

为什么黄山奇松百态呢黄山奇松有很多,可以数出名字的松树成百上千,每颗都独具美丽、优雅的风格,有的人好奇黄山为什么长着那么多的松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山奇松百态的原因,希望你会喜欢!黄山奇松百态的原因生长环境决定的,黄山松一般都长在岩石峭壁中,对水分的渴望使它的根系深深的扎进地里,它的根系要比树冠大3-5倍甚至更多.对雨露与阳光的渴望使它的树干伸向向阳的一方,树冠如伞状平铺开来,便成了我们眼中那种神奇与独特的姿态,黄山松的生长是十分艰难的,通常一颗不到2米的不起眼的小树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了。

黄山海拔800米以上的长在岩石缝里的松树,从岩石缝中吸取微少的水份及岩石矿物质长成的高大形态而且粗壮的松树,看上去很有触动,稀少而神奇,所以叫奇松。

黄山奇松介绍1、客松:位于玉屏楼的石狮前面。

此松是黄山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它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

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

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景物。

2、客松:陪客松位于安徽省黄山的玉屏景区,在玉屏楼附近。

它像一位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们欣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其旁石上有“果然”二字题刻。

3、客松:从天都新道“天地一线”回首,可见此松。

它伸展巨臂,姿态很像玉屏峰前的迎客松,似在盼望游客登临,故名“盼客松”。

但长期僻居深山,寂寞千百年,自天都新道开通后才展现风采。

今人有诗赞曰:“古松旷劫守深山,盛世而今路始盘。

盼到天明终有客,愿将青翠献人间。

”4、客松: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枝叶侧伸好像作揖送客,与名扬世界的黄山迎客松遥遥相对应,此松虬干苍翠,侧伸一枝,形似作揖送客,故名“送客松”。

有诗赞曰:“岩前倩影侧枝伸,青翠容颜满面春。

黄海大夫真好客,天天挥手送游人。

”5、客松:望客松在玉屏峰至莲花沟的途中。

松干粗矮,树皮黝黑,树冠密集而倾斜,姿态苍劲优美,因其挺立高崖,似登高眺望游客,故名“望客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o  ̄sa dM a qe n ui P o ic , u h u3 0 0 , h ) rc n n gme to j fF a r vn e F z o 5 0 2 C ma n
Ab ta t h a i t r me a a r a o d vd a a d t t l a a r a o t d r olc e s t e sr c :T eme n da me e , a b s l e f i i iu ln o a s lae f s a s we e c l t d a h n a n b n e id c s f rsu y gt e r l in hp b t e h u e f r e d t e sz . s e n t e fmo s - / p we n i o t d i h e t s i e we n t e n mb ro t e s a h i e Ba d o h a u 3 2 o r e n ao n
r l , he e uainsw ee e tbl .e n t e rlto s p bewe n e i o t d a h e n i e e ,me n u e t q to r sa ih s d o h ea in hi t e d nst y f s a nd t e m a da t r n m a b s l r a f n d vd l n d o a ba a a e of t dsi t e a a a e o i i iua a t t l s l ra s a n n h pr c s o t e s l-h n i g o e s f h eft i n of n P U S ti n n n t r lf r s . e r s t ho d t t he po lto e st o awa e s a u a o e t Th e uls s we ha t pu a in d n i y fP t dwa e ss n t r lf r s a n n i a u a o e t h d sg i c n fe to he me i e e .me n ba a r a o dviu la d t t1ba a e f s a d .Thee r i nf a te f c n t a da t i n m r a s lae f i i d a n n o a s la a o t s r n rf e o t e in s ul e pad t o t o t e i n t e ma g me fP. awa e ss na r lf r s . at to ho d b i o c n r ls a d d st i h na e n t o t i n n i tu a o e t n n n y Ke r s:Piu awa n i Nau a o e t eft i n g To a s a r a y wo d n s ti ne ss; t r lf r s ;S l-h n i ; t lba lae n
蔡 小 ,洪 伟 吴 承 祯 ,张艳 艳 ,郭 研 ,夏 鑫 , 张彩 云 ,林 存 炎 ,邓 慧 华 ,张 尚炬 ,钱 永 平 ,张 文 娟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 福建省高校森林 生态系统过程 与经 营重点实验室 , 福州 3 00 ) 5 02
摘要 : 选择平均直径 、 平均木断 面积 和林分总 断面积作 为林木个 体大小的指标 , 研究林木株数与林木 大小的关 系。 应用-/法 则, 32 建立黄山松天然林 自然稀疏过程中林分密度与平均直径 、 平均 木断面积 、 总断面积的相关关 系。结 果表明 : 山松天然林种群密度对林分平均胸径 、 黄 平均木断面积、 林分总断 面积均存在显著作用 。因此 , 在经 营黄 山松天然林 时 , 必须切实重视林分密度控制管理 。 关键词 : 山松 ; 黄 天然林 ;自然稀疏 ;总断面积 中图分类号 : 9 81 1 Q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5 39 ( 0 )5 0 1 — 5 10 — 3 52 80 — 4 4 0 0
CAIX io- n a yi g, HON G e 。 W U e g z e W i , Ch n - h n, ZHANG n— n, Ya ya
GUO n, XI Xm , ZHANG iyu Ya A Ca — n, LI Cu - n, DE G ih a, N n ya N Hu - u
维普资讯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 0 , () 1 4 8 081 5 : 4~ 1 6 4
Ju o md fT o cl n S broc Boa v o rpi d u to id aa tn
武 夷 山 国 家 级 自然 保 护 区 黄 山松 天 然 林 自然 稀 疏 规 律 研 究
Z HANG Sagu, QI N Y n-ig Z NG W e- a hn - j A o gpn , HA nj n u
( ol eo oet Fja cl r n oet n ri yL b rtr fr oet csse C lg e fF rsr ui A ̄i t eadF r r U  ̄e t Ke aoa y o F r oy t y, n uu sy sy o sE m
Th e ft i n n w fP e S l-h n i g La 0
t i ne s Na u a r s n a wa n t r lFo e ti
W uy s a to a t r s r e ih n Na i n lNa u e Re e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