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观察下图,孔子在讲学中向其弟子阐释的为人处世之道应是( )
杏坛讲学图
A.政在大夫
B.学而优则仕
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D.内圣外王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限定的是“为人处世之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以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答案:C
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
A.墨翟
B.孟轲
C.荀况
D.韩非子
解析:材料中的观点重点强调了“法”的重要性,“奉法”能够强国,反之就会导致国弱,这充分说明了“奉法”与强国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判断出D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D
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重
D.民水君舟
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思想的共同点。

A、C、D三项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

从表面上看,B项“人性本恶”是荀子的观点,但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

答案:B
4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
A.兼相爱,交相利
B.仁者爱人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解析:道家学派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D项正确。

答案:D
5韩非子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

”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解析:韩非子的观点非常鲜明,即靠“仁义”无法建立稳定的政治局面,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因此,C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
6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大一统”的思想实际上吸收了( )
A.孟子的思想
B.荀子的思想
C.韩非子的思想
D.孔子的思想
解析:“大一统”思想实际上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和法家韩非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答案:C
7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西汉虽然罢黜百家,但并没有消灭各家,由此可以排除含④的选项。

对比C、D两项,只需确定②是否正确即可。

“百家争鸣”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这明显反映出思想控制的加强。

答案:D
8(2013·山西太原模拟)葛兆光教授说:“一种思想要成为普遍真理,它必须要成为政治意识形态,而要成为意识形态,则要借助于权力。

”儒家思想成为“普遍真理”的过程中,“借助于权力”的史实有( )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朱熹认为道的价值内涵即“三纲五常”
D.王守仁提出心学
解析:依据材料中“政治意识形态”和“借助于权力”分析可知,A项是打击儒学的政策,C、D两项都是个人行为,未借助权力,故选B项。

答案:B
9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
A.进一步弘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B.将儒家伦理上升到“天理”高度
C.将儒学发展成为神学化的体系
D.将儒学理论发展到哲理化的高度
解析:理学是在吸收佛、道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形成的哲理化、思辨化的儒学,是一个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答案:D
10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认为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是( )
A.天理
B.宇宙
C.人心
D.良知
解析:朱熹特别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答案:A
11(2013·安徽安庆检测)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
专制”。

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能够从明朝灭亡中反思君主专制之害,进一步提出限制君权的各种设想。

答案:A
12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解析:王安石认为形体是“有生之本”,即心理能力是从物质产生的,这是一种唯物主义思想。

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B、C、D三项的核心主张都是物质第一性,A项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答案:A
13(2013·广东珠海检测)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

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古纸费精神。

”这说明他主张( )
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解析:王阳明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要去掉人欲,恢复良知本性。

答案:A
14《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这里的“某人”是指(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解析:题目给定的四个人物中,李贽是明朝后期的思想家,其他三人都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

李贽曾为官二十多年,目睹了官吏和道学家的伪善无能,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李贽反对道学家为了抬高自己,故意把孔子吹捧为神圣,甘愿冒着“非圣无法”的罪名,自称“异端”,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答案:A
15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

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 )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士大夫之学”反映出了理学的僵化,把儒学变成“下下人说”,既是对理学的批判,也是对儒学传统民本思想的弘扬。

因此,李贽的思想批判地发展了传统的儒学。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18分,第17题22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董仲舒说:“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至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又说:“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完成:
(1)就上引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说明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10分)
(2)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上述主张并将其付诸实施,试分析汉武帝这种做法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8分)
参考答案:(1)思想核心:“君权神授”和“独尊儒术”。

社会根源:汉武帝在位时期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但也面临着封建割据势力和匈奴南下的威胁,社会需要一种思想理论来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为重建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秩序服务。

(2)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大力倡导儒学,从而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7“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

……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

……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

”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完成: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6分)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

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8分)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

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

(4分)
(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4分)
解析:回答第(1)问,要结合明末清初的社会状况,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所造成的黑暗现实。

回答第(2)问,要紧扣材料,归纳顾炎武对教化的认识,包括士人修养、社会风气、政治秩序以及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

回答第(3)问,要结合材料概括出顾炎武对孔孟之道和宋明理学的不同认识,得出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的结论。

回答第(4)问,实际上是要说明顾炎武经世致用的学风产生的社会影响。

参考答案:(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

(2)表象:风俗。

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

(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

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二单元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
尺度。

他的这一观点( )
A.束缚了人的思想
B.树立了人的尊严
C.限制了人的自由
D.否定了人的地位
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实质上是强调人是世界的中心,这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树立了人的尊严。

答案:B
2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有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就向他求教。

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呢?”苏格拉底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新歌。

”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你自己”
C.“美德即知识”
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解析: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人要不断地进行学习,获取知识,提高修养。

答案:C
3《理想国》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他在这本书中探讨的主要问题是( )
A.知识与美德之间的相互关系
B.人的本质是什么
C.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
D.人怎样才能幸福
解析: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主要探讨了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的问题。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保卫者、劳动者如果能各司其职,各安其位,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

答案:C
4文艺复兴著名的代表人物但丁通过其作品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美
德与知识。

”这表明他( )
A.是摆脱教会精神控制的先行者
B.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C.将古典文化复兴到极致的境界
D.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
解析:“人……应该追求美德与知识”,就是主张人应该通过获取美德与知识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本题给定的四个选项中,A项错在“先行”上,C项错在“极致”上,D项的叙述在题目给定的材料中根本无从体现。

答案:B
5文艺复兴的先驱们所承担的历史任务是( )
A.把人从禁欲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B.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C.把人从罗马教皇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D.把人从封建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解析:文艺复兴反映了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的愿望,他们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答案:A
6观察下图,该图喻示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
19世纪欧洲人眼中的路德
A.打开了冲破宗教信仰的大门
B.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的统治
C.导致欧洲社会出现了混乱
D.使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传播
解析:图中的马丁·路德被神化为拿着金钥匙痛打教皇恶魔的天使,这表明马丁·路德改革是对天主教会神权大一统的冲击,是对天主教会统治的有力打击。

答案:B
7马丁·路德主张每个人在《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都是领受了圣职的教士。

这一主张( )
A.实质上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B.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权威
C.肯定了世俗权力的重要性
D.否定了宗教信仰的价值
解析:既然人人在《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这就否定了教士等级和教会作为人们与上帝交流的中介作用,即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权威。

答案:B
81525年7月,路德与一位曾经当过修女的姑娘喜结良缘。

路德的这种举动实质上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
( )
A.对封建迷信的厌恶
B.对宗教信仰的抛弃
C.对现世幸福的追求
D.对封建教会的痛恨
解析:早期资产阶级倡导人文主义,追求现世的享乐与幸福。

马丁·路德冲破教士不能结婚的清规戒律,这是其追求幸福的体现。

答案:C
9“九十五条论纲”发表后,出乎路德意料的是,用拉丁文写成的“论纲”很快被译成德文,并被大量传抄和印刷,在短短的两个多星期内传遍德意志地区,四星期内传遍天主教世界,“好像它们是由天使传送的”。

上述现象不能说明( )
A.德意志地区的民族意识在增强
B.天主教会同西欧社会的矛盾较为尖锐
C.教皇的权威受到了普遍的质疑
D.各国王权摆脱教皇控制的要求较强烈
解析:在题目提供的材料中,并没有涉及王权与教皇的关系问题。

因此,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D
德文版《圣经》
10在宗教改革时期,用各国文字印刷的《圣经》纷纷问世,这从实质上反映出( )
A.资产阶级力量不断成长壮大
B.欧洲的印刷技术在不断发展
C.欧洲的民族意识在不断增强
D.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
解析:用本国文字印刷《圣经》,这是民族主义觉醒的重大体现。

答案:C
11法国大文豪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说:“他的摇篮可以看作是伟大朝代的最后
一缕宝光,他的灵柩是那个地狱般的世界的第一丝微亮。

”这是因为伏尔泰( )
A.反对天主教会,倡导三权分立
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共和
C.以他的思想影响了法国大革命
D.反对罗马教皇,倡导依法治国
解析:从题目材料中的“宝光”“微亮”,可以判断出伏尔泰的思想为人们带来了光明,指导着人们去追求解放。

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
12(2012·山东文综)“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

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

”这里“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解析: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天主教会;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

二者都反对权威,强调个人自由,A项正确。

崇尚理性是对宗教改革中宗教迫害反思的产物,因此,“理性”不是两项运动的“共通之处”。

宗教改革没有重视法制的内容,故排除D项。

答案:A
13“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民将要害怕这个
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上述材料应该出自( )
A.《论法的精神》
B.《权利法案》
C.《社会契约论》
D.《纯粹理性批判》
解析:题目提供的材料,明确主张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以保障人民的自由。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对这一学说作了系统的论述。

答案:A
14雕塑家罗丹(1840—1917)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

”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解析:伏尔泰、卢梭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

答案:A
15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


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
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解析:这里的“清理了场地”是指文艺复兴将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而“大兴土木”是指启蒙思想家勾画了未来社会的蓝图。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
16(2013·北京西城期末)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古代雅典学者普罗泰格拉在《论诸神》中说:“关于诸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

”他被控犯有渎神罪,被迫逃离雅典。

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作品均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已出现一些新特点,如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

后人评论这幅画时说:“圣母好像在说:‘请你们抱去吧,他不是我的。

’但同时又把他紧贴在怀里,好像如果可能,她就带着他逃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去,用自己的奶来喂养这个并非‘救世主’,而是自己儿子的普通婴儿。


启蒙运动中,大多数思想家反对各种宗教偏执行为,认为教会散布的蒙昧主义造成了社会上普遍的愚昧和宗教狂热。

有人甚至主张无神论。

结合所学,从人与神关系的角度,对材料所述历史现象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分)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主义的发展演变。

解答本题首先应该注意问题解答的角度限制,从人与神的角度回答。

其次,在答案的结构上,第一步要说明各个时期对待人神关系的观点,第二步要回答形成这些观点的原因,第三步要形成规律性的知识,说明人文主义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

参考答案:材料表明:古希腊人对神十分敬畏与崇拜,智者学派对神的存在提出怀疑,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但普罗泰格拉遭到迫害,说明神在雅典人的头脑中仍占主导地位。

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基督教神学仍然统治着意识形态,拉斐尔等人借助神学题材,塑造人的形象,歌颂人的感情,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复苏。

启蒙运动时期,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理性主义的传播,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对教会进行激烈批判,甚至否定神的存在,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

(概括现象,并从人与神的关系角度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以上内容表明:在西方人文精神发展史上,人与神的关系始终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

在对神的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中,西方人不断获得自身的解放。

1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

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热切地从各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

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

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确实,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和非基督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观中的一种。

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

——摘编自彼得·赖尔等编《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18世纪的启蒙学者怎样对待宗教问题。

(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打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思想禁锢上所起的作用。

(10分)
参考答案:(1)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神学对人的束缚,利用基督教;将古典思想与基督教相结合;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启蒙学者:以理性的、历史的态度审视和探讨宗教神学问题;批判宗教对人性、自由的束缚;要求宗教宽容。

(2)文艺复兴:确定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要求人的解放;抨击教会腐败,冲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愚昧思想的束缚。

宗教改革:否定教皇权威,破除神权统治。

启蒙运动:弘扬理性精神,推动思想解放,更彻底地摆脱思想束缚。

第三单元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观察下图,从图中可以汲取的历史信息是( )
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
A.汉代纸已成为最流行的书写材料
B.至迟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发明了造纸术
C.汉代纸很珍贵,只能用来绘制地图
D.中国最早发明造纸术的人出生在天水
解析:A项错在“最流行”上,C项错在“只能”上,D项的推断本身错误。

答案:B
2古代中国取得了丰富的天文学成就。

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记录
B.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为哈雷彗星命名的国家
C.中国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D.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系统的记录
解析:哈雷彗星是用英国天文学家哈雷的名字来命名的,中国是最早发现哈雷彗星的国家,但并没有给它命名。

因此,B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答案:B
3《红楼梦》中迎春曾用一个灯谜来说明我国古代一工具的神奇:“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乱纷纷?只为阴阳数不同。

”该灯谜的谜底应是( )
A.司南
B.浑仪
C.算盘
D.活字
解析:算盘上下两部分珠子所代表的数目是不同的,符合“阴阳数不同”。

答案:C
4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

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

”该描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
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
D.明代及以前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
解析:火药武器在中国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因为作者生活于明代,此时火药武器已经广泛使用,所以并未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故B、C两项错误。

A项材料中没有反映。

答案:D
5王世贞称《本草纲目》“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他主要是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