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篆书、⾪书、楷书、⾏书、草书的区别中国书法在久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树⼀帜的民族艺术,具有鲜明的特⾊和深厚的
传统。
⼀般说书法分为篆⾪楷⾏草五种书体,每⼀⼤类⼜可细分。
了解区别有助于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深⼴内涵。
篆书、⾪书、楷书、⾏书、草书的区别 - 四宝斋 - 四宝斋
(⼀)篆书
篆字分为⼤篆、⼩篆两种。
1. ⼤篆
1. ⼤篆
(1)甲⾻⽂。
是最早的⽂字,是(距今3千年)殷商时期,先民们预测凶吉祸福,记载占⼘、祭祀等活动,刻在龟⾻、兽⾻上的⽂字。
甲⾻⽂在历史上曾经失传过。
直到公元1899年才在中药“龙⾻”中被学者发现,以后在河南安阳古殷都废墟中陆续⼤量发掘出来,共有⼗多万⽚,在四千六百多个甲⾻⽂单字中,已经辨识了⼀千七百多个。
(2)钟⿍⽂。
是在青铜器时代的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称为⾦⽂,钟代表乐器,⿍代表礼器。
周宣王时有位姓籀的太史对当时的⽂字进⾏了整理。
籀⽂就是指钟⿍⽂,是真正的⼤篆,
(3)⽯⿎⽂。
是战国时代秦国刻⽯。
⽯⿎共⼗个,形似⿎状,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李斯刻⽯。
2. ⼩篆 李斯刻⽯。
2. ⼩篆
早期⽂字处在初创阶段,尤其是甲⾻⽂还不规范,⼀个字有多种写法,字中象形的成份较多,如其中的“马”字。
秦始皇统⼀⽂字后,⼩篆的写法就统⼀了。
⼩篆字的结构成纵势,布⽩对称匀称,⽤笔中锋圆转,线条粗细变化不⼤,具有遒劲、圆润的美,被称为⽟箸篆,象⽟质的筷⼦。
相传在秦朝时篆字就有若⼲种。
有鸟、⾍、蛇头篆,这些篆书的起笔处画有鸟、⾍、蛇头的形状。
书法艺术不是具象的再现客观事物,⽽是抽象的艺术。
因此,这类书体只能在历史上昙花⼀现,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艺术。
就篆书的艺术⽽⾔钟⿍⽂、⽯⿎⽂结构奇古,融⼊了先民质朴的美,更受后⼈所喜爱。
周宣王时的《⽑公⿍》上共有32⾏,497字的铭⽂,是⾦⽂作品中的佼佼者。
此外,《⼤盂⿍》、《散⽒盘》也是⾦⽂中的上乘之作。
(⼆)⾪书
也叫“⾪字”、“古书”。
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的字体。
就⼩篆加以简化,⼜把⼩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正的笔画,便于书写。
分“秦⾪”(也叫“古⾪”)和“汉⾪”(也叫“今⾪”),⾪书的出现,是古代⽂字与书法的⼀⼤变⾰。
⾪书是汉字中常见的⼀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直画短,讲
究“蚕头雁尾”、“⼀波三折”。
⾪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唐楷”之称。
也有说法称⾪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书的起源——秦⾪
⾪书的起源——秦⾪
秦始皇在“书同⽂”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书。
汉朝的许慎在《说⽂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书,以趋约易”。
由于作为官⽅⽂字的⼩篆书写速度较慢,⽽⾪书化圆转为⽅折,提⾼了书写效率。
郭沫若⽤“秦始皇改⾰⽂字的更⼤功绩,是在采⽤了⾪书”来评价其重要性(《奴⾪制时代·古代⽂字之辩正的发展》)
⾪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折,书写速度更快,在⽊简上⽤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书的繁盛——汉⾪
⾪书的繁盛——汉⾪
西汉初期仍然沿⽤秦⾪的风格,到新莽时期开始产⽣重⼤的变化,产⽣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
到东汉时期,⾪书产⽣了众多风格,并留下⼤量⽯刻。
《张迁碑》、《曹全碑》是这⼀时期的代表作。
⾪书的第⼆次⾼峰
魏晋以后的书法,草书、⾏书、楷书迅速形成和发展,⾪书虽然没有被废弃,但变化不多⽽出现了⼀个较长的沉寂期。
到了清代,在碑学复兴浪潮中⾪书再度受到重视,出现了郑燮、⾦农等著名书法家,在继承汉⾪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书的演变——⾪变
⾪书的演变过程称为“⾪变”,⾪变承前启后,对草书和楷书的形成有重要的作⽤。
⾪书的名词
⾪书的名词
古⾪
今⾪
秦⾪
汉⾪
佐书
⼋分
草⾪
魏⾪
⾪书是相对于篆书⽽⾔的,⾪书之名源于东汉。
⾪书的出现是中国⽂字的⼜⼀次⼤改⾰,使中国的 书法艺术进⼊了⼀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书结体扁平、⼯整、精巧。
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
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笔划 改曲为直。
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
"⾪⼈"不是囚犯,⽽指"胥吏",即掌管 ⽂书的⼩官吏,所以在古代,⾪书被叫做"佐书" 。
⾪书盛⾏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
作为初创的秦⾪, 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
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在"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下,是汉代⾪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出草书、楷 书、⾏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汉⾪在笔画上具有波、磔(zhe)之美。
所谓"波",指笔画左⾏如 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只右⾏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
写长横时,起笔
逆 锋切⼊如"蚕头",中间⾏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
这样,在⽤笔上,⽅、圆、藏、
露诸法俱备, 笔势飞动,姿态优美。
在结构上,有⼩篆的纵势长⽅,初变为正⽅,再变为横势扁⽅汉⾪具有雄阔严整 ⽽⼜舒展灵动的⽓度。
⾪书对篆书的改⾰包括笔画和结构两个⽅⾯。
⾪化的⽅法有变圆为⽅。
变曲为直。
调正笔画断连。
省减笔画结构等等。
其中以横向取势和保留⽑笔书写⾃然状态两⾯点最为重要。
横向取势能左右发笔,上下运动受到制约。
最终形成左掠右挑的⼋分笔法。
⽽⽑笔的柔软性以使汉字笔画产⽣了粗细⽅圆。
藏 露等各种变化。
还有字距宽。
⾏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特点。
汉⾪表现在帛画、漆器、画像、铀镜中精美绝伦。
⽽在碑刻中更显其宽博的⽓势和独特的韵味。
汉⾪主要有两⼤存在形式:⽯刻与简牍。
魏晋南北朝⾪书⼤多杂以楷书笔法;唐朝⾪书不乏徐浩等书家。
宋元明三朝的⾪书也难振汉⾪雄风。
直⾄清朝。
汉⾪才得以复苏。
有余农、邓⽯如、何绍基等,别有建树。
⾪书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汉《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史晨前后碑》、《⼄瑛碑》、《⽯门颂》等。
早在秦以前的⽵简上就有⾪书的初形,经过长期演化,当汉代发明和运⽤纸张以后,书写不再受窄长的⽵⽊简的限制,⽑笔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书突破了秦篆单⼀中锋运笔,笔法很丰富,中锋和侧锋,⽅笔和圆笔,藏锋和露锋各显神通。
笔画具有波、磔之美,最有代表性的是“蚕头”、“燕尾”的笔画,这样的线条标明当时的书家在观念上是要破除整齐划⼀的单调,求⽣动活泼的多样。
在字的结构上改变了⼩篆拟横扬竖的趋势,字势向横向伸展,成熟的汉⾪在书法史上是⼀个重要的转折点,把汉字的基本型态确⽴下来了。
⾪书的总体风格是严整壮阔⽽⼜舒展灵动。
(三)草书
草书:为书写便捷⽽产⽣的⼀种字体。
始于汉初。
当时通⽤的是“草⾪”,即潦草的⾪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
汉未,张芝变⾰“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笔⽽成。
唐代张旭、怀素⼜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 狂草”。
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划连绵。
“⼤草”与“⼩草”相对称,⼤草纯⽤草法,难以辨认,张旭、怀素善此,其字⼀笔⽽成,偶有不连,⽽⾎脉不断。
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
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
1. 章草的代表作有吴皇象《急就章》、《⽂武将队帖》、晋索靖《⽉仪帖》
草书是早于楷书的书体,章草始于篆书向⾪书演化的过程中,⾪书对章草的影响⼤些,字体具⾪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连;所以⼜把章草称为草写的⾪书。
章草的代表⼈物:汉代有史游、杜度、崔瑗、张芝、张旭、等⼈,三国有皇象、索靖等⼈。
2. 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笔势秀丽,今草的代表作很多,最有名的有,晋王羲之《⼗七帖》、唐朝孙过庭《书谱》等。
今草是从章草繁衍⽽来的。
汉代张芝对创⽴今草起了很⼤作⽤,被称为“草圣”。
很可惜的是,现今没有他的墨迹。
“今草”之名,是晋代为了和章草相区别起的名。
历代很多书法名家都善今草,黄庭坚、赵孟、鲜于枢、祝允明、⽂征明、徐渭、张瑞图、傅⼭、王锋等书法⼤师都留下了许多墨宝。
草书笔画省略,相互萦带,便于快捷书写,以符号代替偏旁部⾸,既具有法度的规范性,⼜具有极⼤的灵活性。
是最善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3. 狂草最有名的有唐朝张旭《古诗四帖》、唐朝怀素《⾃述帖》
狂草字的写法和今草是⼀样的,不同的是写得狂放,连带、省略更多,最能体现书者狂放的性情。
史称“颠张醉素”,是讲张旭、怀素常在醉酒后,笔飞墨舞,其狂草线条流⾛飞动,结体险绝,谋篇奇特,尤如夏云变幻莫测,痛快淋漓。
清朝冯班《钝印书要》谈学草书法云:⼩草学献之、⼤草学羲之,狂草学张旭不如学怀素。
怀素的草字容易辨认,字迹清瘦见形,字字相连处亦落笔清晰易临。
张旭字形变化繁多,常⼀笔数字,隔⾏之间⽓势不断,不易辨认,形成⼀种独特的风格,韩愈《送⾼闲上⼈序》中
提到张旭草书以“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聊、不平,⽽有动于⼼,必于草书挥毫发之”,故学张旭难。
近常见⾪书笔法中带草笔飘逸之体,谓⾪草,有些像章草,这与平时善写⾪书精熟有关,故书⾪草能独树风格。
也是书写表演的⼀种⼿法。
“破草”是现代书家中最常见的,它的特点是点划结体,使转和⽤笔,多为从古到今各书家中的结体演变成⾃⼰风格,王羲之书体中学⼀些,王铎法帖中取⼀些,祝允明、孙过庭等等历代名家中取其长处,集⾃⼰之品貌,任意发挥,洒脱⾃如,这种写法和今草相似。
⾏草有“草⾏”之说,书体中带有许多楷法,即近于草书的⾏书。
笔法⽐较流动,清朝刘熙载《书概》云:⾏书有“真⾏”、有“草⾏”。
“真⾏”近似真书⽽纵于真,“草
⾏”近于草书⽽敛于草。
唐朝张怀
篆书、⾪书、楷书、⾏书、草书的区别 - 四宝斋 - 四宝斋
(四)⾏书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种字体。
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产⽣的。
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楷”。
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草”。
⾏书⼤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的,⾏书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代表作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书”。
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评之为“天下第⼆⾏书”。
⾏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称为“⾏楷”,带有草书或接近草书的则称为“⾏草”。
⾏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寺碑》,畅达⽽腴润。
还有如宋代苏轼、黄庭坚、⽶芾,蔡襄,元代的赵孟俯(頫)、鲜于枢、康⾥,明代的祝允明、⽂徵明、董其昌、王铎,清代的何绍基等,都擅长⾏书或⾏草,有不少作品传世。
分为⾏楷和⾏草。
分为⾏楷和⾏草。
1. ⾏楷。
如:东晋王羲之《兰亭序》现代见到的王羲之的很多书法碑帖,并不是他的原迹,多是由后⼈临摹或集字⽽成的。
王羲之的原迹多数随葬在唐太宗墓中。
唐李邕《麓⼭寺碑》、宋黄庭坚《松风阁诗》、宋⽶芾《苕溪诗卷》、元赵孟 《洛神赋》、明⽂征明《醉翁亭记》等
2. ⾏草。
如:晋王献之《鸭头丸帖》、《中秋帖》、唐颜真卿《祭侄稿帖》,⾏书是界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最适⽤的⼀种书体,接近于楷书的称为⾏楷,接近于草书的称为⾏草。
⾏草是王献之创⽴的书体,《鸭头丸帖》是他⾏草的代表作。
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
⾏书碑帖众多。
(五)楷书
楷书⼜称正书,或称真书。
其特点是:形体⽅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始于东汉。
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盂附)等。
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演变⽽成的。
据传:“孔⼦墓上,⼦贡植的⼀株楷树,枝⼲挺直⽽不屈曲。
”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也。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笔,结体略宽,横画长⽽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
观其特点,诚如翁⽅纲所说:“变⾪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之横直”。
东晋以後,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
北派书体,带著汉⾪的遗型,笔法古拙劲
正,⽽风格质朴⽅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
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
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习性、书风迥然不同。
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分上下,⽽包世⾂与康有为,却极⼒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
康⽒举⼗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真所谓空前。
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古⼈学书法有这⼀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字。
⼤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楷,以锺王为法”。
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的字,中楷⽐较适合。
初唐三⼤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
兹分别简介:
1. 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以⼆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格,权威尤炽,其势⼒深⼊社会,⼏为学书的标准本。
究其楷书特点,⽤笔刚劲峻拔,笔画⽅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
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碑等。
2. 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
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扫魏晋书风之怯懦。
其楷书代表作,当以《夫⼦庙堂碑》为最。
3. 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能得其媚趣。
其字体结构看似⾮常奔放,却能巧妙的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所未到的境地,其楷书代表作,当以《雁塔圣教序》为最。
⼩楷: 顾名思义,是楷书之⼩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他原是位⾪书最杰出的权威 ⼩楷:
⼤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动之致。
惟结体宽扁,横画长⽽直画短,仍存⾪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
到了东晋王羲之,将⼩楷书法更加以悉⼼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了中国⼩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般说来,写⼩字与写⼤字是⼤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字要紧密⽆间,⽽写⼩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
也就是说:写⼤字要能做到⼩字似的精密;⽽写⼩字要能做到有⼤字似的局促,故古⼈所谓“作⼤字要如⼩字,⽽作⼩字要如⼤字。
”⼜苏东坡论书有“⼤字难于结密⽽⽆间,⼩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
以上这些话怎么讲呢?因为我们通常写⼤字时,以为地位(⾯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空阔。
写⼩字则正好相反,因为地空间太⼩,担⼼写不下就越难免要尽⼒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变成蜷促。
这都是⾃然⽽然的⼼理现象,极易触犯的⽑病。
所以苏公“⼤⼩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神情⽽发,更是经验⽼到之谈。
写⼩字的重⼼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字⽆⼤差异。
⾄于运笔,则略有不同。
⼩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字要雄壮、厚重。
⼤字下笔时⽤逆锋(藏锋),收笔时⽤回锋; ⼩字下笔时则不必⽤逆锋,宜⽤尖锋,收笔时宜⽤顿笔或提笔。
譬如写⼀横,起笔处或尖⽽收笔处则圆; 写⼀竖,起笔或略顿,收笔则尖;撇笔则起笔或肥⽽收笔瘦:捺笔则起笔或瘦⽽收笔肥,同时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笔画⽣动⽽有情致;点欲尖⽽圆,挑欲尖⽽锐,弯欲内⽅⽽外圆,钩半曲半直。
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
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协调⼀致,⼀⾏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直在⼀条线上,如是则⾏⽓⾃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
⼩字为古代⽇⽤必需的书法,以前科举应试时,阅卷的⼈⼤半是先看字,然后再看⽂章。
字如不好,⽂章再好也要受影响。
朝考状元、翰林,尤注重书法。
是故凡状元、翰林的⼩字,都是精妙的。
⼀般读书,也都善写⼩字。
如今硬笔盛⾏,⽤⽑笔写⼩字的⼈不多,但⽤硬笔临写⼩楷字帖有事半功倍的明显进效,因此想写好硬笔字,不妨找本好的⼩楷字帖,加⼯练习。
定能打下坚实基础,裨益终⾝,受⽤不尽。
⼩楷字帖甚多,传世的墨拓中,要以晋唐⼩楷的声名最为显赫。
其中通常包括了魏时锺繇的《宣⽰帖》《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三⾏》、唐钟绍京的《灵飞经》等。
还有元赵孟俯、明王宠、祝允明等⼩楷作品的墨迹影印本也是⾮常好的范本。
锺繇书法,具古朴风格,惟传世作品《宣⽰表》《荐季直表》,⽆⼀确实者,多为后⼈传模或临作。
欣赏好的摹拓本,可以想像其古雅书风。
⼤楷: ⼀般情况下,⼈们把⼀⼨以上、数⼨以下见⽅的真书称为⼤楷。
较此更⼤ ⼤楷:
的真书⼤字被称为“榜书”、“擘窠书”。
根据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经验,学习书法应先写⼤楷,作基本练习。
掌握好⼤楷的点画、结构、布⽩,做到点画准确精到,结构疏密得当,则退⽽写⼩楷可做到结体宽绰开张,点画规矩清楚;进⽽学榜书则能结密⽆间⽽⽓魄宏阔,不致涣散⽆神。
楷书是最晚形成的字体,始于汉末。
汉钟繇《宣⽰表》、钟繇《荐季直表》、北魏《张猛龙碑》、晋《爨宝⼦碑》、晋王羲之《乐毅论》、晋王羲之《黄庭经》。
关于黄庭经,有⼀段传说:⼭阴⼀道⼠知王羲之爱鹅,以⽩鹅换《黄庭经》,所以此帖⼜称《换鹅帖》。
晋王献之《洛神赋⼗三⾏》、南朝《爨龙颜碑》、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唐颜真卿《勤礼碑》、唐柳公权《神策军碑》《⽞秘塔碑》。
钟繇对创⽴楷书起了极为重要的作⽤,钟的真迹,早已失传,《宣⽰表》是晋唐⼈临摹的。
⽤笔质朴浑厚,雍容⾃然。
体势尚存⾪意。
魏碑和《爨宝⼦碑》、《爨龙颜碑》都属早期的楷书,以⽅笔为主,开雄强古朴之风。
楷书到晋代就完美了。
唐朝将楷书规范化,唐楷法度严谨,结字端庄。
端庄并⾮横平竖直的呆板,细⼼的欣赏者可以看到书者微妙⽽⼜协调的变化。
如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潜藏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