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赤壁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学情分析
该节课的学生处于高一年级,有一定文言功底,文言水平中等,概括理解能力,在情感类散文上能引起一定共鸣,同时他们已经学过情景交融的文言文,对文言常识有所积累。
学生自小学阶段对苏东坡的诗文就有一定了解,以赤壁赋为范本与突破口,理解苏轼的成熟与伟大,引导学生直面生活的坎坷与挫折,学生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一直以来,文言文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一部分学生文言实词积累不够,或虽有一定的积累,但是死记硬背,不会结合语境判断其意义。
学生平时所学的文言文以散文、议论文为主,本文为一篇典型的代表作,不但对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对于提高写作和鉴赏水平都极有帮助。
《赤壁赋》效果分析
该节课基本达到了授课目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反响效果比较好。
一、脉络清晰,气韵贯通。
在疏通诗词,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梳理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变化的字词,即“乐——愀然——喜”,由外入内,由情绪变化到人生观哲学分析,再在此基础上具体讨论作者“因何而乐、为何而悲、喜在何处”,并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讨论导致这些情感变化的原因,从而串起全文,整节课流畅紧凑。
二、知人论世,材料丰富。
我主要抓住了本文的情感变化和背后的人生阅历。
围绕全文的情感脉络来展开,结合苏轼的阅历,人生悲喜展开,抓住直接描写情感变化的字词,按照其演变推进来梳理全文
脉络,以苏东坡乐观通达的人生哲学为落脚点和最后将课堂推向高潮的核心部分,课内外材料剪裁比较合理。
总之,该节课被听课教师评思想、理念、方法均显出一定水平,体现出了教师本人的阅读积累和一定的学养。
《赤壁赋》教材分析
《赤壁赋》一文重点在引导学生徜徉于山水之间,聆听文学大师的心语,感受他们丰富而深邃的哲思。
作者并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一、知人论世,倾情诵读,整理文言知识
1、“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
“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
借用两首诗作,引出关于苏轼的生平经历作品的回顾,东坡仕宦一生,沉浮一生,漂泊一生。
他因乌台诗案,因政治迫害被贬黄州。
从政治生涯看,黄州是他的谪居之所,是他生命的低谷;而从文学创作看,黄州又是他的“洞天福地”,是生命的巅峰。
最负盛名的“赤壁三咏”就创作于此。
2、“赋”这一文体的知识简介。
3、诵读文本,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指导诵读,让学生熟悉文本。
4、梳理文言五项知识,以导学案的形式印发给学生,识记、积
二、分析鉴赏,体悟情感,领悟哲理
总体思路:理清本文的情感线索,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1、知识回顾,检查学生文言知识的掌握情况文本诵读情况。
2、设置问题,研读文本,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理解作者的思路、思想,从而达到“毋需教,自会学”。
问题一: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跳读诗文,找出表白情感的词或句,理清文章情感脉络。
)
乐(第一段)景
悲(第三段)情
喜(第四段)理
第二段为过渡段
问题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A、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B、悲又从何而来?(结合文本,分组讨论)
问题三: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探究第四段
A、是怎样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B、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C、文段最后三句的感情色彩如何?想一想作者这样结尾有何深
D、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主客答问是赋的传统手法,苏轼借此抒情,有无真正的客人并不重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从前的苏子和当初的苏子进行的一场超时空的链接。
“主”“客”实为一体,客的答复,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怅惘的写照,在《念奴娇》词里也曾感慨“人生如梦”。
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本身思考、排解的过程,诗人解决了自己矛盾痛苦,最终升华到乐观旷达的精神状况。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明确:
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英雄不存),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人生不永),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脱世不得)。
以上三悲都是从小我的观点的出的。
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况吾与子……”之况。
苏子二论:“何羡”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共适”论(清风、明月吾与子共适)。
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天地之间”之“且夫”。
由此番议论可观照苏子内心世界及自我超脱情怀。
3、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4、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学生讨论)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5、作业:拓展探究
(1)将《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作比较,寻找思想内容上的异同,然后交流。
(参考:大致有“四同”:都是吟咏赤壁夜景,都联想三国英雄的豪迈,都与他们自身比照,都有人生短暂之叹。
大致有“三异”:词写壮美之景,文写静美之景;词写成功的英雄,文写失败的英雄;词仅限于“江月永恒,人生如梦”的浩叹,而文有“物与我皆无尽”的超越,文更达观、更乐观。
当然,同与异,只是相对而言或大致说来,其实往往同中有异,或者似异实同。
如:写周郎,志满意得,写曹操,落荒而逃,看起来不同,但两者传递的信息是一样的——是非成败转头空,只有大江永恒,江月永恒,自然永恒。
)
(2)课下搜集苏轼描写月亮的诗句。
三、探究延展,写作借鉴,美文吟诵
话题:苏轼与明月意象——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
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月”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讨论之载体。
学生把握这些句子,不仅把握了背诵全赋之骨,而且对苏轼心路历程有了框架感。
欣赏文中的“月”的意象,补充展现课下搜集的苏轼描写月亮的诗句,剖析讨论、总结,教师适时的引诱、
深化。
1、苏轼在他很多作品中屡次提到“月”意象,有哪些?学生展示本人搜集的资料,并进行分析。
(节选示例)
明月多少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
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
《虞丽人》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居住作》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西江月》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山高月小,真相大白。
《后赤壁赋》
2、课文中有哪些写明月的句子?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彷徨于斗牛之间。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3、讨论分析,教师补充,师生共同探究。
提示:《赤壁赋》中有事实的“月”,皎洁柔和,有历史的“月”,古意凄凉,有哲理般的“月”,盈亏而永恒。
从补充诗句来看,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
明月呈安静、轻松之态。
他的密州之月,达到极致,激情万丈,盼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
“月”成了高洁、美满、理想的化身。
被贬后,他的心态产生大改变。
呈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却是孤寂的“静”,甚至让人产生成仙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
苏轼终生对“月”情有独钟,以月造境,以月喻理,其笔下的明月渗透了复杂、幽邃的人生顿悟和喟叹,寄托着高洁的情操。
悲月,叹月,问月,累遭贬谪的苏轼终于找到一个奇特而别致的情感出口。
春去秋来不萦于怀,人生起落不系于心了,于自然中获取人生的乐趣与力气,这就是成熟旷达的苏轼。
作业:
a)写作练笔,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b)拓展浏览,读一书读一文: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陆游
《老学庵笔记》。
《赤壁赋》课后反思
该节课我主要围绕全文的情感脉络来展开,结合苏轼的阅历,人生悲喜展开,抓住直接描写情感变化的字词,按照其演变推进来梳理全文脉络,以苏东坡乐观通达的人生哲学为落脚点和最后将课堂推向高潮的核心部分。
首先,在疏通诗词,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梳理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变化的字词,即“乐——愀然——喜”,由外入内,由情绪变化到人生观哲学分析,再在此基础上具体讨论作者“因何而乐、为何而悲、喜在何处”,并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讨论导致这些情感变化的原因,从而串起全文。
总的来说,这节课我准备的比较充分,显出本人积累丰富,补充材料恰到好处,知人论世,讲活、讲动情东坡一生。
全节课脉络清晰,使整堂课能够围绕教学重点“作者的情感变化”这一条主线来展开,重点较为突出,故而思路比较清晰,收放自如。
接语的设计深入文本,使课堂整体上能够连贯自然地进行,材料补充恰到好处。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放手发动学生的信心不足,遇到自己认为相对较难的问题,会不自觉地就开始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相对不足。
较深层次的哲学问题没有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从而得出结论,使其能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另外,声音、语速方面需要提高和注意节奏。
在学有所用和当堂训练方面还需要加大比重。
《赤壁赋》课标分析
一、课标
《赤壁赋》是鲁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山水神韵”中的第一篇课文,后接《听听那冷雨》《再别康桥》。
本单元意在引导学生徜徉于山水之间,聆听文学大师的心语,感受他们丰富而深邃的哲思。
这三篇虽都是山水游记类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
这也就是本课要学习的一个重点。
因此,在《赤壁赋》教学过程中以“情感”为线索,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以及了解赋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品读、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感情和深刻内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教法
新课程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体验。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共享资源,创设互动平台,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赋的特点和学生的领悟能力,课堂上拟采用了以下方法实施教学,力求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究合作能力。
1、品读法。
2、理解揣摩品析法。
3、创设情景、自主讨论法。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积累整理文言文基础知识;第二课时理清文章的思路,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第三课时重在探究延展,积累运用。
说课堂教学程序
知人论世,倾情诵读,整理文言知识
分析鉴赏,体悟情感,领悟哲理
总体思路:理清本文的情感线索,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检查学生文言知识的掌握情况文本诵读情况。
设置问题,研读文本,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理解作者的思路、思想,从而达到“毋需教,自会学”。
问题一: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跳读诗文,找出表白情感的词或句,理清文章情感脉络。
)
乐(第一段)景
悲(第三段)情
喜(第四段)理
问题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主客答问是赋的传统手法,苏轼借此抒情,有无真正的客人并不重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从前的苏子和当初的苏子进行的一场超时空的链接。
“主”“客”实为一体,客的答复,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怅惘的写照,在《念奴娇》词里也曾感慨“人生如梦”。
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本身思考、排解的过程,诗人解决了自己矛盾痛苦,最终升华到乐观旷达的精神状况。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明确:
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英
雄不存),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人生不永),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脱世不得)。
以上三悲都是从小我的观点的出的。
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况吾与子……”之况。
苏子二论:“何羡”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共适”论(清风、明月吾与子共适)。
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天地之间”之“且夫”。
由此番议论可观照苏子内心世界及自我超脱情怀。
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作业:
诗词名句的活用,活用于作文造句中,是重要一环,否则背过再多,其学以致用意义也会大打折扣。
参考下面一段话,任选主题,至少灵活用到文中的两处句子或词语,写一个语段,不少于200字:
美丽的大学都有湖,从清华大学的相思湖,到燕京大学的未名湖,都是有名的。
中兴大学也一样……自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观之,多少陆沉、多少水没、多少聚散、多少分合,岂不正是亿万年来正常的表相?自地质学看来,天大人小,人世的沧桑,在宇宙的沧桑面前,已经渺小得不算什么,变得“曾不能以一瞬”……在午间,你感受到的,是处处慵懒,人们倚石小寐、白稿鹅蜷卧成眠,清风徐来,水波难兴,仿佛湖亦有情,不无睡意……(李敖《我最难忘的一片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