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限时训练学案(45份) 通用1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时训练
选题细目表
(2017·广州一模)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干流。

河段主要流经砂页岩和石灰岩地区,多峡谷、险滩,盛产奇石。

奇石水洗度很好,手感十分光滑,具有极高的观赏、收藏价值。

早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有本地及外地的爱石人士到河岸及河底采集奇石。

据此完成1~2题。

1.红水河奇石的采集季节最主要在()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2.红水河石“奇”的最主要原因是()
A.岩石的变质作用
B.河流搬运和沉积作用
C.岩石的风化作用
D.河流冲刷和溶蚀作用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岩石的采集季节。

由材料可知,红水河属于珠江流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河流
水量小,流速慢,泥沙沉积,河滩裸露,便于采集。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2题,本题考查营造地表形态的作用力。

由材料可知,红水河主要流经砂页岩和石灰岩地区,岩石易受溶蚀,并且多流经峡谷、险滩,可见岩石受河流的冲刷作用明显。

故在岩石自身的特性及河流对其冲刷和溶蚀作用下造就了红水河石的“奇”。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答案:1.D 2.D
(2016·济南高三质检)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

下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

读图,完成3~4题。

3.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向斜成谷B.断裂下陷
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
4.图中由①至②的地形剖面图(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最可能的是()
解析:第3题,河道呈弯曲状,是由流水侵蚀(侧蚀)作用形成的。

第4题,“蛇曲”是由流水侵蚀、堆积作用形成的,凹岸(①岸)侵蚀、凸岸(②岸)沉积,排除C、D;考虑到内蒙古高原1 000~2 000米的海拔高度,选B。

答案:3.C 4.B
(2017·贵阳高三模拟)下面的甲、乙两图分别是同一地区相同比例尺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图。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自西南向东北B.自东北向西南
C.自东南向西北D.自西北向东南
6.该地区属于()
A.背斜成山B.背斜成谷
C.向斜成山D.向斜成谷
解析:第5题,若河流与等高线相交,则等高线凸向河流上游,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图中河流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故D选项正确。

第6题,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及海拔可知,图中地形为山谷;根据图中地层的新老关系(中部老,两翼新)可知该地质构造为背斜,因此该地区属于背斜成谷。

故B选项正确。

答案:5.D 6.B
(2016·湖南四校联考)读下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辽河口海岸线演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断被侵蚀B.先侵蚀,后沉积
C.不断有泥沙沉积D.先沉积,后侵蚀
8.有人推测图中海岸线还会迅速向南推进,其理由可能是() A.辽河流域年降水量减小
B.辽河入海年径流量增大
C.辽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加
D.辽河下游流速变快
解析:本题组考查流水作用与海岸地貌。

第7题,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读图可以看出,由汉代到明代,随着历史发展,辽河口海岸线不断向南部海洋推进,说
明河口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选C项正确。

第8题,辽河流域降水较多,河流的径流量较大,携带泥沙量较大,使得河口泥沙淤积增加,故A错,B对;辽河流域植被增多,保持水土能力增强,河流含沙量会减少,海岸线不会推进,C错;辽河下游,流速加快,侵蚀加强,泥沙沉积会减少,D错。

答案:7.C8.B
(2016·焦作高三质检)下图示意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第9题。

9.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
A.①~②河段B.②~③河段
C.③~④河段D.④~⑤河段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的沉积规律。

①—②河段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流最平缓,最利于泥沙沉积,因此A正确。

答案:A
(2016·临沂质检)下图示意某区域地形,读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图中甲、乙、丙、丁聚落的形成及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聚落有河流经过,取水最方便,发展最快
B.乙聚落地势最高,洪涝灾害少,形成最早
C.丙聚落在河流凹岸,水深易建码头,形成最早
D.丁聚落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规模最大
11.若图中A河流定期改向可能的原因是()
①全区全年高温,蒸发稳定②全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③A附近区域地势平坦④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第10题,图中显示丁位于河流下游,航运条件好,且地势较开阔、平坦,利于城市发展,所以规模最大,故D项正确。

甲位于河流上游水量较少、航运能力差,地形狭窄,不利于城市发展,故A项错误;不能判断乙聚落形成时间早晚,故B项不正确;同理,也不能判断丙形成是否最早,故C项错误。

第11题,在地势平坦、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的背景下,河流易发生洪涝灾害,从而使河道发生改道。

答案:10.D11.C
二、非选择题
12.(2016·武汉高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玛央宗冰川,冬春季节河谷地带盛行强劲的西风。

在中游宽阔河谷中水流分叉成辫状,出现了心滩、沙洲广布以及沙丘连绵起伏等奇特的景象。

图1为“中游区域部分河段示意图”,图2为“曲水段某地区影像图”。

图1
图2
(1)根据图文材料推测图1中加查河段的河流特征。

(2)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图2中沙洲的来源。

(3)简述图2中沙丘景观的形成过程。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了河流特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等知识。

第(1)题,结合材料和图示,加查河段辫状水系消失,说明该河段为峡谷河段,水流速度快,河流侵蚀作用显著;因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第(2)题,结合材料从形成沙洲的物质来源、流水搬运作用和堆
积作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该地区在冬半年少雨,为河流枯水期,使得河流中泥沙沉积物露出水面,在河谷地带强劲的西风作用下,泥沙堆积物不断被搬移,当风力减弱后,在河流两岸及山坡堆积,从而形成了沙丘连绵起伏等奇特的景象。

答案:(1)加查为窄谷(峡谷)河段,侵蚀作用显著;(地形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

(2)河流中上游气候干旱寒冷,流域内的山地由于冰川侵蚀、风化作用覆盖有厚厚的一层风化壳(松散的沙粒);河流或者雨季的暴流(季节性的洪水)把这些风化物质(沙子)输送到雅鲁藏布江;在中游宽阔河谷中,河水流速减缓,泥沙淤积形成沙洲。

(3)在冬半年少雨枯水季节,(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中泥沙沉积物(由于水位下降)露出水面;河谷地带强劲的西风使泥沙沉积物在其吹蚀作用下逐渐被搬移;随着风力减弱,所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沿河两岸及山坡上,形成奇特的沙丘连绵的景观。

13.(2016·潍坊期中)读图,完成问题。

(1)根据材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原因。

(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
因(成因可从AB、CD两地段各自对应的不同流水作用来说明)。

解析:第(1)题,宁夏平原是由断层下陷和流水沉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第(2)题,河流沿线由于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导致地形变化不同,等高线表现的变化方向也就不同。

第(3)题,河流泥沙的沉淀都是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

答案:(1)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

(2)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

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

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

(3)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

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

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