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教学设计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唤醒和焦虑
2
案例:Martens 的发现
1、高水平唤醒对力量、耐力和速度等活动起促进作用,对比较复杂、精细、
且要求协调、稳定的任务起阻碍作用
多媒体图片
2、个体在技能水平和经验方面的不同也影响着唤醒和操作之间的关系。 连线游戏
3. 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汉宁提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最佳的功能唤醒区域简称 ZOF,
当个体的唤醒水平处于这一区域时,活动效果最好。
4. 多维焦虑理论
Martens 于 1982 年提出将竞赛焦虑分为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
态自信心三个方面,并对多维焦虑理论对每一个方面与操作活动的关系做出
了不同的解释。
二、影响赛前焦虑的主要因素
1. 影响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环境因素
结合案例,分
使用 4 个小案 例对各个理 论的主要内 容进行分析、 讲解
一、关于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的代表理论 1. 驱力理论 驱力理论最初是由霍尔提出的,后由斯宾斯加以修改,运动表现(P)是习 惯(H)与驱力(D)的乘积,即 P = H × D 。 思考:一个篮球初学者在罚球线后的投篮命中率是 10 投 3 中,即失误的比 例达到 70%,表现出了错误或不熟练还占有优势地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 给练习者更大的压力是否合适? 2. 倒 U 型假说 倒 U 型理论是由耶克斯和多德森创立的。这一理论认为唤醒对活动的影响呈 倒 U 曲线型,即特别高和特别低的唤醒水平有碍于操作,只有中等水平的唤 醒有助于操作。
1. 环境因素
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
特质焦虑
2. 个体因素
自尊
第七章 唤醒和焦虑
3
重点、难点
应激、焦虑的概念;倒 U 形假说理论及应用
教材内容分析 学情分析
唤醒是指机体总得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 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 状态;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 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二者密切 相关。通常越大规模的比赛,所引起的运动员赛前焦虑状态水平也就越高, 所以唤醒和焦虑自然而然就成了体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比赛的重要程度
析、归纳影响
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
赛前焦虑的
2.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个体因素
因素
特质焦虑
自尊
四、教学总结: 教师结合上述教学内容的讲解,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学生扫课本上本章 节课后二维码,完成相应题目,检测所学知识。
思考题:结合自己专修项目的特征和自身特点,试确定自己达到最理想运动表现时应 作
进行分析讲
(4)应激与多种情绪相结合而形成复合情绪。
解。
(5)知觉水平不同,应激程度也不一样。
(6)单纯的紧张性心理和生理状态可以成为身心活动的激动因素,在某些
场合有积极作用。
二、唤醒
唤醒是指机体总得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
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
《体育心理学》教学设计
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
课程名称
体育心理学
课程类型
必修
授课题目
应激、唤醒和焦虑
授课形式
理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50 分钟
周次
7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唤醒或焦虑与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唤醒水平影响 运动表现的主要理论观点与假设、引起赛前焦虑的主要原因及测定唤醒或焦 虑水平的一般手段和方法。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体育学习和运动训练过程中,大多都体验到过运 动焦虑或者竞赛焦虑的情绪,都尝试过采用各种方法来对抗各种情境下的焦 虑问题,同样也都有体验过不同唤醒状态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因此会比较迫 切地想要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理论知识。
情感态度、价 值观与思政教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体育学习、训练和参与运动竞赛经验,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认真思考,不仅学会知识,更 要学以致用,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态。
唤醒有三种表现,即脑电唤醒、行为唤醒和植物唤醒。
三、焦虑
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
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焦虑又分为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
知识点二: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教师活动:结合代表性案例讲解各个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突出特点,并在此基 础上进行评述。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主要内容:
应激是人体对所施要求做出的一种非特殊反应,人类和动物在经历和体验某
种过度情境时产生的那种心理和生理变化的过程称之为应激,又称为紧张。
(1)导致应激的刺激可以是躯体的、心理的和社会文化的诸因素。
根据导入环
(2)应激不能只根据生理术语来界定,还应考虑应激的认知因素。
节的小故事
(3)应激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生理生化基础。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展示法 学法:发现法、归纳法
教学设计(内容安排与要求、组织形式、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 预习相关的知识。
备注
二、课堂问题导入: 1 通过“名家说唤醒”这个环节,介绍各个学科、各个流派对于“唤醒”概 念的界定。 2 请 3-5 位学生简单讲述一个关于“赛前焦虑”的小故事,引发其他同学的 思考。
带领学生回 顾相关知识, 并点评分析 学生的案例 故事。
三、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本醒和焦虑的定义
教师活动:结合导入环节中学生讲述的自身案例,详细讲解应激、唤醒和焦 虑的基础知识。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主要内容:
一、应激
具备的唤醒水平。 说一说:在体育考试或比赛中你出现过因焦虑而导致的失败吗?出现焦虑时的具体生 业 理和心理表现是什么?
第七章 应激、唤醒和焦虑
一、概念和界定
应激
唤醒
焦虑
驱力理论
二、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倒 U 形假说

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

多位焦虑理论
设 三、影响赛前焦虑的主要因素

比赛的重要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