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PPT)-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及中医临床路径探讨-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粥样硬化三大致病因素—毒邪
张京春等结合动脉粥样硬化现代炎性学说,提出 了“毒邪”当为不稳定斑块的中医病机之一。血 脉艰涩,瘀滞日久,则为“败血”、“污血”, 邪为之甚 ,蕴久生热酿毒,“毒邪最易腐筋伤 脉”,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溃烂、糜烂、炎 细胞浸润、出血等系列病理改变相通。
中医对易损斑块的认识
脉痹病因病机
综合以上各家观点,大多认为本病以“痰 浊”、“瘀血”“毒邪”为发病之关键, 病位在血脉,与心、肾、肝、脾等四脏有 关,而以肝、脾、肾三脏为主。由高脂血 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就是由痰致瘀、 痰瘀毒互结的病变过程。
中医药治疗可否延缓/阻断斑块进展, 甚至逆转斑块呢?
LDL-C↑
正常血管
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现代研究—— 治法
目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治法主要有补益 肝肾、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泄 浊、化痰泄浊、痰瘀同治、清热解毒等方 法,都从不同角度达到调脂,抗氧化 、保 护血管内皮细胞和抑制平滑肌异常增生, 抗炎,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 度,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生等作用。
脂质沉积 动脉粥样 斑块破裂 斑块进展 /血栓形成
如何预防治疗:预防为主中西结合 精神-饮食-生话-运动-药物-调节人体的动态平衡
ABCDE:(1998 Big Four- 2004 Tri-Big) A— Aspirin(阿司匹林)
ACEI / 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B— -blocker( 阻滞剂)
解决措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药防治方面突出益气活血通络法在治疗脉痹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突出地位已开展以学科带头人为主持人进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补肾活血法促一氧化氮生成机臸及信号传导路径研究以及平肝潜阳化痰祛瘀法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临床研究并配备全套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装臵开展中药干预对血液动力学微循环血栓形成血管内皮功能动脉内膜增厚斑块等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希望通过应用中药等综合治疗措施来解决动脉管腔的狭窄和闭塞的问附
1.尚改萍,文志斌,何晓凡,等.补阳还五汤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机制[J].中国动 脉硬化杂志,2002,10(2):112~114.
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现代研究
周明学等1用临床推荐剂量观察活血解毒中药有效 部位,虎杖提取物和大黄醇提物可明显降低ApoE基 因敲除小鼠血清炎症标志物hs-CRP及sCD40水平, 其效果优于单纯活血或解毒组,黄连提取物可明显 增加具有抗AS炎症作用的保护性受体过氧化物酶 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的蛋白和基因表达。
1.陈良,张梅,李长江,等. 复方丹参滴丸对动脉粥样硬化粘附因子的作用[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7,15(2):101~104.
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现代研究
芪参益气滴丸
燕芳芳等1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的 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结果第12周hs-CRP水 平较造模前明显升高(P<0.01);第24周中药组 hs-CRP水 平明显降低,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病理检 测显示,中药组斑块厚度减小,泡沫细胞减少,体积变小。 得出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可以显著降低 hs-CRP水平,具有 抗炎作用,从而可延缓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王阶院长 一、病机演变 1.五脏阴阳气血虚损为冠脉斑块形成的内在机制; 2.气滞瘀血痰浊是冠脉斑块形成的主要病理基础; 3.毒损心络为冠脉斑块易损的病理机制; 痰浊瘀血蕴积日久成毒; 毒成则冠脉斑块质变为易损斑块; 心络反复受损不能排除毒邪,加重易损斑块的危险
性。
中医对易损斑块的认识
二、治法 1.调气活血化痰、解毒通络以稳定易损斑。 调气应贯穿于稳定斑块的整个过程。 应用虫类药以加强活血化痰解毒通络之效。 2.稳定斑块不忘扶正固本。
动脉粥样硬化三大致病因素—痰浊
二是富含浊邪的血液流动速度缓慢,浊痰 瘀毒沉积于脉壁之上,导致脉道内膜增厚, 粥样斑块形成,斑块向脉道腔中突出,致 使管腔狭窄,局部供血不足。
三是浊邪是质地较为稠厚的水谷精微所化, 因而极易化热化火。热盛则肉腐,火热毒 邪灼伤脉壁及斑块,使脉壁破损、斑块脱 落,形成血栓,戕害其他脏腑组织。
Blood pressure (控制血压)
C— Cholesterol (他汀药物)
Cigarette quitting(戒烟)
D— Diabetes (控制糖尿病)
Diet(wenku.baidu.com理饮食)
E— Exercise(运动)
Education(教育)
上医医未病之病 中医医将病之病 下医医已病之病
黄帝内经
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许多解毒中药具有抗炎、 杀菌、抑制病毒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因此, 从理论上推测,这些解毒药可能作用于动 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的多个病理环节而达 到稳定斑块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现代研究
陈可冀院士领导的课题小组1,2针对“热毒、 血瘀”进行施治有望达到稳定斑块减少血 栓形成的目的,初步研究发现解毒活血中 药具有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展现出良好 的应用前景。
最新(PPT)-动脉粥样硬化的研 究进展及中医临床路径探讨-
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病名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现代医学病名, 在中医的经典论著中,脉属“奇恒之腑”,为气 血之通道,附属于心,无独立的生理功能及病理 变化,也无“动脉粥样硬化”之称,但是以动脉 粥样硬化的表现和临床体征,在中医文献中早有 阐述,涉及“眩晕”、“头痛”、“中风”、 “胸痹”、“真心痛”、“痰浊”、 “脉痹”等 病证的记载当中。
从第一阶段
从第三阶段
主要为脂质沉积
从第四阶段
平滑肌细胞 和胶原
血栓形成
高血压 肾衰
周围动脉病
Pepine CJ. Am J Cardiol. 1998;82:23S-27S
动脉粥样硬化三大致病因素—瘀血
瘀血,一方面血积日久化而为水;另一方 面脉外之瘀血渗入脉内,使血运更为瘀滞。 内外瘀邪互结,致血运倍阻,气机倍滞, 瘀毒倍盛。瘀血是血液凝滞或血脉运行不 畅所致的病理产物,又可进而引发各种病 证,不仅可以导致常见病、多发病,还能 形成疑难重证,
中医对易损斑块的认识
陈可冀院士 根据传统中医关于瘀毒致病特点与以炎症为主的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改变以及易损斑块所致急 性冠脉综合征病情急、变化快的临床特点的相似, 提出“瘀毒致易损斑块”的的新观点,认为“脂 毒、瘀毒”是不稳定斑块的重要病机,并根据这 一病机,认为解毒活血法是干预不稳定斑块的治 疗大法,并提出“活血解毒调脂-抑制炎症反应-稳 定易损斑块”的假说。
由于AS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动脉血管内膜脂质条纹 沉积、纤维斑块形成、血管壁弹性减退、管腔狭 窄而导致血液流变学异常,因此,我们现常把其 归属为“脉痹”范畴。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定时破裂 ──动脉粥样硬化真正的危害
泡沫 细胞
脂纹
中间病变
粥样硬化
纤维 斑块
复杂病变/破裂
卒中 TIA
心肌梗死 心绞痛
内皮功能失调
1.过晶,陈风,过云峰,等.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中国微循 环,2009,13(6): 535~537. 2.宋子凯,曲锐,秦玲,等.通心络抗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J].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0, 36(1):119~122. 3.袁国强,王玲玲,吴以岭等,p38MAPK通路在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ET-1与eNOS中的作用及通心络干预影响[J].中国药 理学通报,2009,25(11):1415~1420. 4.吴以岭,袁国强,游佳华,等.通心络超微粉对高脂饮食兔主动脉内皮保护机制的实验研[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7,23 (4):629~633. 5.李七一,韩旭,夏卫军,等.通心络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9, 29(9):1237~1241.
动脉粥样硬化三大致病因素—痰浊
痰为水饮之厚浊者,水液中浊脂增加则聚 而成痰。痰浊粘滞于血脉之内,留而不去, 凝聚成块的过程亦可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 的发生过程。
摄入脂质含量过高的食物或是脂质代谢异 常,使人体体液粘稠,运行不畅,而使运 行全身的各种物质聚集,此与动脉粥样硬 化疾病的发展过程学说有共同之处。
1.张京春,陈可冀,张文高,等.不稳定斑块的中西医结合认识现状及研究思路.中国中 西医结合杂志2005; 25(10)∶869~871. 2.张京春,陈可冀,郑广娟,等.解毒活血中药配伍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 NF-κB与MMP-9表达的调控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 27(1)∶40~44.
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现代研究
抗氧化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抑制平滑肌 异常增生作用;
抗炎作用 ; 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抑
制血栓形成;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
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许多中药在调节脂质 代谢方面有良好的效果,目前已被阐明降 脂作用环节的中药如:首乌、决明子、泽 泻、虎杖、柴胡、杜仲、金银花等能抑制 脂质在肠道的吸收;泽泻还能抑制体内的 合成;泽泻、首乌、黄精、山楂、灵芝等 能促进血浆中脂蛋白的转运与脂质的清除; 柴胡、茵陈、大黄、决明子等可促进脂质 从肠道排泄。
动脉粥样硬化三大致病因素—痰浊
王永炎院士认为:浊邪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其主要 机制在于,富含血脂、高浓度血糖、尿酸等浊邪 的血液循行于脉道中,日久则对脉壁产生浸淫和 损害,可表现为三方面:
一是血液中含有大量浊、痰、瘀、毒等邪气,对 脉道壁产生刺激和干扰作用,影响脉道壁的正常 功能,实验室检查可表现出现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的状态。
1.周明学,徐浩,陈可冀,等.活血解毒中药有效部位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2):1202~ 1203.
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现代研究
通心络胶囊 抗炎作用1,2 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3 抗氧化作用4 稳定斑块的作用5
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现代研究
复方丹参滴丸
陈良1等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动脉粥样硬化粘附因 子的作用,与安慰剂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 可以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P<0.05);高敏C反应蛋白有降低趋势;血管细胞 粘附因子1、细胞间粘附因子1和巨噬细胞均减少, 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 mRNA的 表达降低(P<0.01);内膜中膜厚度降低 (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抑制粘附因 子的表达,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延缓动 脉粥样硬化进展。
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现代研究—— 常用药物
常用药物: ①活血药有川芎、丹参、郁金、蒲黄、五灵脂、
桃仁、益母草、土鳖虫、水蛭、血竭、三七等; ②补益药有人参、黄芪、鹿角、淫羊藿、当归、
白芍、何首乌等; ③理气药有柴胡、香附、薤白等; ④化痰药有半夏、苍术、瓜蒌、海藻、礞 石、葶苈子等; ⑤温阳药有附子、桂枝、吴茱萸等。
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现代研究
文川1等观察了6种常用活血中药(赤芍、丹参、 川芎、三七、桃仁、酒大黄)对APoE基因缺陷小 鼠As斑块炎症反应及血脂的影响,以每味药为一 组,另设模型组及对照组(辛伐他汀),结果:各中 药组均有一定的调脂作用;模型组炎症因子CD68 表达最活跃,而丹参组、川芎组、三七组、辛伐 他汀组的CD68表达细胞减少;酒大黄组、辛伐他 汀组在斑块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肿瘤坏死因 子a表达明显减少。提示活血中药能干预小鼠AS成 熟斑块的进展及稳定斑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 调脂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不同活血药在常规剂 量下的作用环节及强度存在差异。
1.文川,徐浩,黄启福等.活血中药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斑 块炎症反应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4):345~349.
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现代研究
尚改萍1等观察补阳还五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及机制,给予家兔高脂饮食和补阳还五汤,用组织学 方法观察动脉壁病理形态学改变,并测定血清中总 胆固醇、甘油三酯、内皮素、一氧化氮及凝血因 子Ⅶ促凝活性水平。结果显示,与高脂组相比,补阳 还五汤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明显降低 (P<0.01);血浆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和一氧化氮水平 明显降低(P<0.01);主动脉、腹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粥 样斑块面积显著减(P<0.01)。提示补阳还五汤具有 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 脂和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