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阅读理解的含义
“简单的说,理解是对事物本质的揭示和认识,运用视觉机制作用于读物,只能获得事物的外部联系,如文字的结构大小,排列秩序等,而对于这些符号含义的理解,是不能通过感知而直接认识的,还必须通过大脑的思维,才能确认文字符号的含义,这就是阅读理解。
”
二、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书面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宽了知识面,增加词汇量,实际应用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次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阅读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它意味着对所获取材料的分析,综合提取,对正处于生理及心理逐步趋于成熟的初中生来说,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一步一步的慢慢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都很重要,“其中精读偏重于语言的知识结构系统,是一种知识性阅读,即分析性阅读,泛读侧重于语言的内在意义,是一种交际
性阅读,既综合性阅读”。
在这两者中,只强调精读课本,不进行课外泛读,就无法扩大知识面,无法提高阅读速度,就只能逐词逐句的阅读,而不重视精读课本。
因此,必须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量的课外泛读,阅读教学必须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一)改革课文教学,打好语言基础
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材料,课文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课文教学中,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培养能力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预习,学生充分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全面调动学生思维,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发现教材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样,使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也便于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预习时一般要求学生做以下几点:a)拼读生词,理解一些固定词组,扫清阅读障碍。
b)浏览全文,打出各自然段的主题句,或用自己的话归纳段落大意。
c)划出语言难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便课上和教师交流比较。
d)根据课文内容设置问题,供课堂上和同学讨论,加强对语言的驾驭。
实践证明,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学习变得主动了,课上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更高了,从而节省了讲解时间,加强了综合训练。
2、围绕中心,整体教学
对于课文的教学,据我调查,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课文不仅是语言,词汇和句型的综合运用,学习课文,也就是学习语文,语法、词汇和句型。
另一种观点认为,课文不仅是语言,语法,词汇和句型的综合运用,而且还是围绕着某一个主题,某些内容或情节而展开的,从本质上讲,课文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因此,对课文的教学,不能只把它进行肢解,应该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要旨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操练。
3、基础知识,多练多讲
对于语言基础知识,老师的讲解要精,在有限的时间里,只有精讲,才能够做到由点及面,也只有精讲,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精讲就是要分清主次,每次重点解决一些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样样都抓。
那种不分主次,不分先后,碰到什么就讲什么,甚至随意发挥,希望一下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连基本的问题都没有能解决好。
比如生词的教学,有些教师就喜欢搞词汇开花,每碰到一个生词,除了介绍各条词义外,还要引出一些学生没有学过的同义词,反义词介绍各词条的固定搭配,习惯用法,还要给出例句,进行词义辨析,大搞词典搬家。
学生要记住大量生词已经很困难,如果教师再随意发挥,难度就更大了。
这不仅加重了学生负担,还会造成喧宾夺主,影响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中,对于生词我们只要求学生会读,会写,能掌握在本文中所表达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其它用法随着以后出现了再讲。
这样,学生的负担减轻了,也就达到了目的。
(二)开展阅读技巧训练课
阅读技巧训练课的目的是学习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加强阅读量来提高阅读速度。
在阅读技巧训练课中,我们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1、阅读材料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受到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程度的影响,其阅读的材料还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因此,在选择语言材料时,题材的广泛性必须考虑,要让学生读不同体裁,题材的作品,以便扩大知识面,了解外国文化。
另外,选择的材料除了考虑知识性外,还应兼顾趣味性,如果材料内容新颖,尤其就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速度
正如章兼中、俞红珍的《英语教育心理学》说到:“理解和速度是检查阅读能力的两个指标。
首先是理解,其次是速度。
”阅读速度与理解的准确性是一对矛盾。
进行阅读技巧训练的目的是提高速度,但这必须是在正确理解阅读材料的前提下求速度,离开准确的理解去空谈速度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必须兼顾理解与速度。
在此,就可以通过让学生做阅读理解题调节速度,也就是每读完一篇做一些理解选择题。
又正如他们所说的“准确率不应低于百分之七十。
”也就是说,以百分之七十作为衡量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速度的调节。
3、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对于刚刚涉及英语学习的初中生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英语是一门与汉语有着明显差异的语言,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学生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汉语的思维习惯,加之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对语言的运用就会相当的呆板。
为了突破定式思维的束缚,让学生尽快地适应英语的习惯,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每次进行阅读训练时,都要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
例如:a)阅读时不要出声,要默读,默读是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速度要比有声的阅读快得多。
b)不要逐字逐句的读,而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
逐字逐句的阅读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
c)不要一见到生词就查字典,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过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阅读兴趣。
(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指导读者对阅读活动所表现出的爱好与倾向等个性心理特征。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是一切,而是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充分发挥个性,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每一个人的阅读热情。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注意教学形式的趣味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应紧扣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初中生的特点。
例如,初中学生往往满足于歌曲,游戏,笑话,表演等引起的表层
兴趣。
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因地制宜地采用这些方法或途径来满足学生的胃口。
(四)指导学生课外泛读
培养阅读能力,必须课内外相结合,进行课外泛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基础和阅读技巧,而且还能使学生熟悉各种文章体裁和风格,开阔知识面,提高他们对阅读各种文章的适应力。
近年来,为应付考试复习题,模拟试题充斥市场,占去了学生大量时间,使他们无暇顾及课外阅读。
其结果是,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上不去,而运用英语的能力下来了。
这种高分低能的现象是英语教学中的一种偏向。
应该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真实的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通过阅读实践来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
总之,阅读理解是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阅读教学必须完成从“知识向能力过渡”进行转换的实践。
从总体上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从战略上看,阅读教学要紧扣整体,就大不就小,宜粗不宜细,不能面面俱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重点,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的阅读有目的,有方向,能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综合性的提高,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