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讲解 神奇的货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1、商品的基本属性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3、货币的基本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
5、货币与财富
6、结算与信用工具
7、外汇和汇率
知识经纬
【知识清单】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用于__________的__________产品,就是商品。

商品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基本属性。

2、货币是__________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是从____________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____________。

3、货币的职能是货币________的体现。

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基本职能。

4、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的。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____________为限度。

5、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 ____________ 的现象。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从起源看,货币是_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的充当__________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基本职能。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 ________的象征。

2、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人们通常使用两种结算方式,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____________卡。

4、支票是____________的支付凭证。

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5、外汇是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__________________。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交换劳动使用价值价值 2.商品交换商品一般等价物 3. 本质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4. 货币量 5. 持续上涨
(二)1.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财富 2.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3.电子支付 4.活期存款 5.外币支付手段兑换比率
【要点精析】
要点一:商品
(1)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基本属性(也叫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②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它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③二者的关系: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统一性: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有价值的东西一定具有使用价值。

对立性:表现为二者“不可兼得”:卖者与买者,对同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不能同时兼得。

生产者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购买者要获得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

注意:不同商品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他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智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典型例题】
【例题1】(2015 郴州湘南中学期末考)截至2015年4月27日,尼泊尔8.1级大地震已造成3 286人死亡。

中国向尼泊尔提供了价值2 000余万元的救助物资。

这些物资
①是商品,因为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②不是商品,因为只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
③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④不是商品,因为虽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A.①③ B.②④ C .①④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判定。

援助尼泊尔的救助物资,是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但因为不用于交换,便没有价值,所以不是商品,②④符合题意;①③错误,排除。

答案:B■
【例题2】【神奇的货币】(08:50 –11:20)
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

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

由此可见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解析: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总是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从两个不同角度分析和选择的,力图找到这两个标准的最佳结合点。

张先生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更加看重商品的使用价值。

李先生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他更加侧重商品的价格。

因此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D答案正确。

A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B没有反映题意。

C较为片面。

答案:D■
要点二: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交换,这在时空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解决了物物交换的困难。

所谓“一般等价物”,是指“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并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商品”。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身上。

要点三: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①原因:货币之所以能够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②所需货币:观念上的货币。

③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就是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成反比。

注意:纸币不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只有真正的货币才具有此职能!
(2)流通手段:
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用公式表现为:商品—货币—商品(W—G—W)。

②所需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③货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即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为: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3)货币的其他职能:此外,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贮藏手段是货币作为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支付手段主要是随着赊账买卖出现的,表现为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发散类比:高考在考查此考点时,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围绕货币职能来命题,重点结合现实生活认识货币职能的不同形态(观念货币、现实货币、价值符号、金属货币等)。

【典型例题】
【例题1】【神奇的货币】(21: 10—22:14)
最近小明家购买了一套新房,价格为60万元。

小明家采取按揭的方式,首付40万元,15年还清银行贷款20万元和利息9万多元。

其中60万元房价、40万元首付、9万多元利息分别体现了货币的职能是()
A.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D.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解析:一套新房,标价60万元,这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衡量房屋价值的大小。

40万元首付,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9万多利息,是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因此正确答案选C。

答案:C■
【例题2】(2015安徽高考)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4万亿元。

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
A.5万亿元 B. 6万亿元 C.7.5万亿元 D.10万亿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次数,熟记公式即可作答。

根据去年的情况,得出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所以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30/5=6万亿元。

答案:B■
要点四:金属货币与纸币
(1)金属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贵金属金银。

(2)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见疑点突破。

【典型例题】
自从货币产生之后,货币的形式不断发展变化。

在货币的各种形式中,更容易发生通货膨胀的是
A 铸币
B 商品货币
C 纸币
D 黄金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发展形式、通货膨胀等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铸币属于贵金属货币,商品货币也就是实物货币,因此,铸币、商品货币、黄金三者本身都有价值。

而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所以容易发生通货膨胀现象。

答案:C
要点五:货币与财富
(1)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看,它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2)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要点六:结算与信用工具
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结算方式是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转账结算常用的信用工具是信用卡和支票。

(1)信用卡:
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其优点是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2)支票:
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典型例题】
(2015 黄冈中学期末考)火车票网上购票、火车电话订票、实名制购票三种政策已全面实施,全国铁路所有列车实现互联网售票。

小张从网上成功预订了一张一等座票,确认购买价格后,即从其提供的银行卡上扣除车票费用。

这种结算方式
①是现金结算②增加了运输部门的利润
③没有改变货币本身固有的职能④使双方的交易更加方便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解析:这种结算方式属于转账结算,不是现金结算。

网上售票并没有改变货币的职能,只是结算方式变化而已,交易更加方便。

对于运输部门而言,利润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不会因为网上售票就增加。

故选C。

答案:C■
要点七:外汇和汇率
(1)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注意:外汇不等于外币。

外汇包括部分外币,外币不一定就是外汇。

外汇还包括外国政府的公债和外国公司的债券、股票等其他内容。

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因为外汇的实质是国际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反之,说明外汇汇率跌落。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我国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典型例题】
(2015 广东湛江期中考)2014年5月23日,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7.7980,即1欧元可兑换7.7980元人民币,10月23日则为7.7588,这一变化表明
A.人民币汇率跌落,欧元贬值B.人民币汇率升高,欧元升值
C.欧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D.欧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解析:汇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欧元兑换的人民币减少,表明欧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故选D项。

答案:D■
思维拓展
某年5月份的经济数据如下:美国通货膨胀率为4.2%;欧盟通胀率升至3.9%;越南升至13年高点25.2%;中国为7.7%,都处于较高水平。

有人说:“通货膨胀会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带来危害,而通货紧缩虽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但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因此,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要好。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对此观点进行分析。

审题过程:
本题属于情景题,考查学生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认识。

对某一现象的认识、分析和理解,往往需要学生从概念入手,概念是获得认知的有效基石,什么是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需要首先明确。

材料围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所产生的影响展开讨论,应该说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都会阻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居民购买力相对下降,引起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但对通货紧缩的认识需要同学们辩证
看待,从短期来看,使物价普遍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有好处,但从长远看,物价总水平普遍持续下降,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正常发展,使国民经济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

因此不能说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要好。

参考答案:
(1)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下跌。

两者都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良现象,反映出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问题,其实质都不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2)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居民购买力相对下降,引起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通货紧缩使物价普遍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有好处,但从长远看,物价总水平普遍持续下降,市场流通不畅,会使企业利润减少,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正常发展,使国民经济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

(3)可见,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都会阻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疑点突破】
疑点一:正确认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二者的对立除了表现为二者的含义不同,还表现为二者“不可兼得”:卖者与买者,对同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不能同时兼得。

生产者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购买者要获得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

二者的统一则表现为:一方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因为价值不能够独立存在,它必须以使用价值为载体,如果一个物品没有使用价值,无人购买,不能交换,也不会具有价值。

另一方面,作为消费者,选购商品时要找准二者的结合点,达到“物美价廉”的目的。

作为生产者,在追求利润目标的同时也要重视产品质量。

本考点的考查形式一般为选择题,主观题在涉及为什么要重视商品质量时,也会用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附二者比较图表:
疑点二:关于纸币的几个必须弄清楚的知识点
(1)纸币的发行权在国家,在我国,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具体的发行事宜。

(2)纸币具有使用价值,但不具有价值,因此不是商品。

(3)纸币具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职能,但不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职能。

(4)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无权决定它的购买力。

(5)纸币不同于金银纪念币。

金银纪念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流通;而纸币没有价值。

(6)纸币不可以任意发行,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否则,会导致通货紧缩。

疑点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伴随着经济过热现象而出现,其危害是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通货紧缩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伴随着经济衰退现象而出现,其危害是商品销售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这两种经济现象一热一冷,表现相反,但都会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都是不好的经济现象。

【典型例题】
为克服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向金融机构注资,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
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②商品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货币持续贬值
③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
④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使居民购买力普遍下降
A.①B.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通货膨胀的认识。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说法错误,③错误,应该是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发行量。

答案:B。

疑点四:汇率变动的影响
(1)对一国进出口的影响:
一般来说,本币贬值,外汇汇率升高,有利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从出口方面看,外汇汇率升高,意味着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降低,因此价格竞争力增强,从而有利于提高本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

从进口方面看,当外汇汇率升高时,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会上涨,进口成本加大,进口受到抑制。

反之亦然。

(2)对一国资本流动的影响:
当外汇汇率升高,本币大幅贬值时,人们为了避免本币进一步贬值造成的损失,就会将本币换成外汇资产或把资金投向国外,这样就导致资本外流,但有利于外国资本的引进。

相反,当外汇汇率降低,本币升值时,则刺激进口,限制出口,不利于外资的流入,但有利于本国资本的回流。

(3)对一国旅游业的影响:
其他条件不变,国内物价水平未变,如果外币升值,外国货币购买力加强,对外国旅游者来说有一定吸引力。

【典型例题】
【神奇的货币】(48:35—50:23)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元进一步贬值,对于人们赴美旅游、留学、投资等都有好处。

美元贬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有()
①使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涨,竞争力下降②不利于我国进口国外商品
③会导致我国购买的美国债券贬值④会加大国内的就业压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人民币升值,出口的商品价格上涨,因此会丧失价格竞争优势,不利于出口,但有利于进口。

同时美元贬值,会导致我国购买的美国债券贬值。

人民币升值,影响到出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会加大国内的就业压力。

因此正确答案应该选择D。

答案:D■
【课外拓展】
如何决定货币的价值
一张100元的人民币和一张100元的美元,都是一张纸,它们的不同在于购买力。

美元或人民币都是交易的媒介,可以用来购买一些具有价值的商品,销售商品或服务的人也会接受它,因此,货币的价值就来自于能买到什么样的东西。

持有货币是为了方便未来的交易,但购买力会随着时间而改变,货币的价值也跟着变动,例如物价上涨时,要用更多的货币才能买到同样一件商品,也就是说货币的价值变低了。

此外货币的价值也会随着一国或地区经济竞争的强度而有所变动,当人们使用某种货币的机会越高表示持有该货币的利益越大。

以美元为例,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或地区都是用美元进行贸易及投资,这代表美元是一种值钱的货币,也代表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强,因此美元被视为国际货币。

摘自《图解经济学》信用卡的产生
据说有一天,美国商人弗兰克·麦克纳马拉在纽约一家饭店招待客人用餐,就餐后发现他的钱包忘记带在身边,因而深感难堪,不得不打电话叫妻子带现金来饭店结账。

于是麦克纳马拉产生了创建信用卡公司的想法。

1950年春,麦克纳马拉与他的好友施奈德合作投资一万美元,在纽约创立了“大莱俱乐部”(Diners Club),即大莱信用卡公司的前身。

大莱俱乐部为会员们提供一种能够证明身份和支付能力的卡片,会员凭卡片可以记账消费。

当然,这种无需银行办理的信用卡的性质属于商业信用卡。

理性分析人民币汇率之争
国际金融海啸余波未尽,中美间围绕人民币汇率的争论再起。

美国某些势力借口对华贸易逆差冲击美国制造业造成国内大量失业,企图压人民币升值。

然而,在当前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世界经济进一步复苏的关键时刻,中美双方只有平等协商,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稳定,才能争取共赢。

一、人民币汇率有没有被低估
部分美国政界和经济界人士认为,美国国内现时经济困难、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产业不振,产业不振是因为受到主要来自中国廉价进口商品的冲击,而价格低廉就是因为人民币币值低估。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教授还武断认为由于人民币被低估,直接造成美国145万人失业和1.3万亿美元财政赤字。

但是,2005~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1.1%,美国国内经济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其实,很多研究者如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的结论正好相反,他认为人民币币值目前不仅没被低估,反而被高估了0.4%。

人民币汇率到底有没有被低估?某些人判定人民币汇率低估的依据是“购买力平价”,即两国货币汇率是由单位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的。

按照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公布的“巨无霸
指数”,一个麦当劳巨无霸汉堡在美国本土卖3.58美元(约合人民币24元)。

中国只售大约人民币12元,这样l美元的购买力大约折合人民币3.4元,人民币价值似乎被低估了。

但是,如果按照“星巴克咖啡指数”来计算,一份星巴克大杯拿铁咖啡在美国售3.75美元,在中国却售28元,1美元约合7.47元人民币,人民币似乎又被高估了。

2008年4月世界银行公布的全新购买力平价数据,发现原来对中国的测算存在重大疏漏。

目前中国的商品价格已经相当于美国价格水平的55%,甚至超过一些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价格水平。

换句话说,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尚未超过中高收入国家,但物价水平却已经超过了。

即使按照美国的教科书,用综合比较法也要比简单的“购买力平价法”评价更科学。

评估一国汇率,一个重要因素是看实际的国际收支状况,特别是经常项目下的平衡状况。

2008年中国外贸顺差2900亿美元,2009年下降到1900亿美元,今年3月更是出现72.4亿美元逆差。

显而易见,中国无意寻求贸易顺差。

同时,基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坚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因此,单方面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是毫无道理的。

二、人民币汇率不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一国货币升值或贬值对调节贸易收支的作用有限。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也曾因贸易问题向德国、日本施压,迫使两国货币大幅升值;但到2008年,美国对德贸易仍有429亿美元逆差,对日则达726亿美元。

2005~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快速升值,同期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年均增长21.6%,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

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保持稳定,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却下降16.1%。

由此可见,人民币汇率并非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阻碍了两国贸易的平衡。

美国长期对华出口管制,2007年又将中国单列。

增加了包括纤维材料、数字机床、部分集成电路设备在内的47个出口管制项目,迫使很多中国用户转从他国进口。

近年来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很快,但自美进口比重从2001年的18.3%下降为2009年的7.5%,按2001年进口比例推算,2009年美国对华出口至少损失330亿美元。

中美贸易差额的格局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世界许多产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中国,形成了东亚供应链:中国从日韩及台湾地区进口技术、设备、资本、高新科技零配件等,从东盟各国进口半成品、资源性产品,然后在中国进行加工、包装,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

因此,中国的出口是亚洲产业整合的结果,是亚洲的出口,中国是用对美顺差来弥补对周边经济体的逆差。

例如,2009年中国对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逆差总额达1471亿美元,而中国对美顺差仅为1434亿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只能使美国对境外商品的进口从中国转向越南、孟加拉等其他产业下游国家,并不能减少贸易逆差。

而中国出口产品中,有很大一部分则是欧美日等国在华投资企业生产的。

三、中美贸易的利益是平衡的
中美贸易实际上是双赢的,因此,简单地把中美贸易中的顺差解读为中国受益、美国受损,是非常片面的。

一方面,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以日用消费品为主,纺织服装、鞋类和家具等占30%左右,消费电器及电子产品占45%左右。

这些物美价廉的产品提高了美国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大幅提高了美国民众的福利。

另一方面,就美国的产业结构而言,贸易顺差未必能带来更多的就业,而贸易逆差也未必就一定会大量减少就业。

在中美贸易中,美国企业攫取了其中大部分利益。

中国对美出口中加工贸易约占60%。

2009年加工贸易形成对美顺差1176亿美元,占中美贸易顺差的82%。

中国企业接单加工后出口,只获得少数加工费,而产品设计、运储和营销等环节的大量利润被外国企业获得。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举例,标有“中国制造”的ipod播放机的市场零售价为299美元,其中中国出口组装厂只赚取4美元的加工费,而160美元附加价值被美国公司获得。

这些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