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灌丛堆效应:消除风蚀、适度沙埋并有利于适应干旱生境,从而促进灌丛的生长、发育,提高灌丛的保存率,是植物对流沙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

2封山育林育草(简称封育,含育灌、育草):是在植被遭到破坏的沙地上,建立某种防护设施,严禁人畜破坏,为天然植物提供休养生息,滋生繁衍的条件,使植被逐渐恢复。 3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4立地条件类型:是指那些具有相近似的宜林、宜牧性质,可选用相同的植物种(乔、灌、草)和相似的造林种草技术措施,有着相似的生产能力的许多环境因子的综合。 5人工植被的组成:是指构成植物群体的植物种成分及其所占比例 6植苗:是一种以苗木为材料进行栽植的方法

7机械沙障:是采用柴、草、树枝、粘土、卵石、板条等材料,在沙面上设置各种形式的障碍物,以此控制风沙流动的方向、速度、结构,改变蚀积状况,达到防风阻沙,改变风的作用力及地貌状况等目的,统称机械沙障,简称沙障或风障。是工程防沙治沙的主要措施。 8风力治沙:是以风的动力为基础,人为地干扰、控制风沙的蚀积搬运,因势利导,变害为利的一种治沙方法。

9水力拉沙:是以水为动力,按照需要使沙子进行输移,消除沙害,以改造利用沙漠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利用水力定向控制蚀积搬运,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

10化学固沙:是在流动沙丘(地)上喷洒化学粘结材料,在流沙表面形成覆盖层,或渗入表层沙中,把松散的沙粒粘结起来形成固结层(硬壳),从而防止风力对沙粒的吹扬和搬运,达到固定流沙,防治沙害的目的。

11化学治沙:是指在风沙环境下,利用化学材料及工艺,在易发生沙害的沙丘或沙质地表建造一层具有一定结构和强度的能够防止风力吹扬,同时又可保持水分和改良沙地性质的固结层,以达到控制和改善沙害环境,提高沙地生产力的目的

12植物治沙:是根据植物对流沙的不同适应与功能,研究在流沙上恢复和建立植被,以取得最佳治理效果的科学。

13植物定居:出现于流沙上的植物,从种子发芽、生长到繁殖的全过程,

14演替:环境质的改变,又反作用于群落,引起群落植物种类、组成、结构等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群落,新群落产生新环境,又继续发展、演替,导致群落一个又一个的取代序列,

15前挡后拉:在沙丘前方的背风坡脚至丘间低地地段,设置乔、灌木树种,同时在沙丘迎风坡下部配备固沙灌木,形成前挡后拉之势,再利用自然风力削平沙丘上部,使整个沙丘逐渐平缓、固定。

16绿洲防护体系:指在绿洲与沙漠(戈壁)毗连处建立封沙育草带,绿洲边缘营造防沙林带,绿洲内部营造防护林网,对绿洲内部零星分布的流沙,则营造固沙片林,以此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护体系,这是防风沙危害绿洲的重要措施。

17大苗深植:是针对流动沙丘上的干旱和流沙的活动性两个主要限制因子而设计得到一种固沙造林方法,适宜于地下水位较浅,根系有可能达到,以及风蚀处于弱度和中度范围的沙地,植物种应选择生长迅速,丛生性强,萌发不定根能力强的植物。

18固沙植被:一般固沙灌木,通常覆盖度达40%,植物分布比较均匀,即可有效地控制风蚀。

19.防沙植被:通常为乔木灌结合的结构紧密的防沙林带,因此,密度应稍大,以便能有效地阻当流沙的入侵。

20.固沙—燃料植被单位面积上植被地上部分的现存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密度成正相关,因此,植株密度应适当增大,以便在满足固沙要求的同时,能获得更多的燃料。 21.固沙—饲料植被固沙和饲料都要求发展植物的冠幅部分,因此,密度不易过大。

22全封:指在封育期间,禁止采伐、砍柴、放牧、割草和其他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繁育的人为活动; 5-7年,最长可达10年。

23半封:指在林木主要生长季节实施封禁,其他季节,在严格保护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的前提下,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砍柴、割草、放牧等活动(夏秋季节可有计划的利用)。 24轮封:根据封育区的具体情况,将封育区划片分段,轮流实行全封或半封(划区轮封轮牧)。 25沙障孔隙度:沙障孔隙面积与沙障总面积之比。是衡量沙障透风性能的指标 26沙障间距即相邻两条沙障之间的距离

27演替序列在特定地区,群落由一个到另一个的整个取代顺序 .

28植物治沙的地带性规律限制着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和结构的地带性称为植物治沙的地带性规律。

填空题

1《治沙原理与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地区的沙漠、沙地、戈15壁和沙漠化土地

2干旱地区(含半干旱)是我国三大自然区之一(三大自然区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

3 2009年底,我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2.37×104km2,占国土面积的27.33%,干旱地区:115.86×104km2 半干旱地区:97.16×10

4 km2亚湿润干旱区:49.35×104 km2

4世界各国的治沙工作,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600多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海岸沙地造林阶段、植物治沙阶段、综合治沙阶段。

5 .在中国的治沙历史上,各地区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防沙治沙的思路和模式。新疆提出的“窄林带、小网格”的防护林结构,成为三北防护林建设的理论根据;辽宁的章台开展沙地樟子松栽植实验。

6从1995年开始,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每年确定相关宣传主题。

7国家实施了草原保护“八大工程”,包括封育围栏、划区轮牧、人工种草、飞播牧草、改良草场、建设草原节水灌溉配套设施、建设草原类自然保护区、治虫灭鼠等;

8六大重点林业工程,即: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及长防林等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防沙、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林建设等; 9 2002年《防沙治沙法》颁布实施。

10干旱和沙的活动性是影响植物最普遍、最深刻的两个限制因素,

11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方式:避旱、御旱、耐旱

12流沙的活动性主要是通过风蚀和沙埋对植物起作用的。沙的活动主要表现在风蚀、沙埋、沙打、沙割等形式。

13植物对风蚀、沙埋的适应:速生型适应稳定型适应、选择型适应、多种繁殖型适应 14影响植物定居的环境因素有:流沙的活动性、干旱、贫瘠、盐碱、病虫兽害等,其中流沙的活动性和干旱是两个主要限制因素。 15封育类型:全封、半封、轮封

16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

17人工植被种类的划分:固沙植被、固沙燃料植被、防沙植被、防沙燃料植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