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杂忆》读后感15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羡林的《牛棚杂忆》回忆了他自己在“文革”中的经历。
读了此书的一个感觉是,季羡林老先生对社会的复杂性和阴暗面认识似乎比较肤浅,对人的复杂性和人性的阴暗面认识似乎也比较肤浅。
这本书写完了好几年没有出版,为什么迟迟没有出版?季羡林说原因之一是他在等待,等待那些在文革中疯狂的迫害过别人的人能够反省自己,反省以后写成书,说说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他想看到这些人写了以后再出版自己的书。
结果,他一直没有等到。
这就好像在说:一个人在等待老虎吃人以后,有一天会良心发现,把吃的人吐出来。
或者说等老虎悔恨自己的虎皮是吃肉以后长出来的,有一天要扒下自己的虎皮以谢天下。
其实“文革”一开始的时候,人家并没有针对他,没有整他也没有批斗他,他完全可以遵循知识分子远离政治的传统,躲远点,当个逍遥派。
但随着运动的开展,两个派别都没有来邀请他参加,他自己反而觉得受了冷落,觉得自己被排斥在运动之外了。
他看不惯当时的政治红人、北大实际掌权者的行径,于是一怒之下加入了掌权者的对立面。
按他自己的话说是“牛劲发作,自己跳了出来”。
牛在各种文化中,都是吃苦劳作,埋头苦干的符号,也是不知回头,倔强笨拙的象征。
季羡林的牛劲儿给自己招来了灭顶之灾,他的厄运开始了。
他遭到了疯狂的打击和迫害,他经受了残酷的肉体和灵魂的磨难和摧残,差点丢了老命。
他的遭遇应该说很大程度上是他自找的。
这说明了他政治上的比较幼稚,对人的复杂性认识的幼稚。
他因为自己的行为受尽侮辱和折磨,这近乎是自取其辱,旁人看来似乎是一个笑话。
中国的大部分知识分子都不是搞政治的材料。
不是那块料千万别掺
和政治,否则只能自取其辱,自投罗网,自受其苦,徒增笑柄,弄不好把自己的性命都搭上了。
季羡林的经历说明:犟脾气的人总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尤其在政治上和官场上,彭德怀是另外一个例子。
人们说:性格即命运。
深信然。
季羡林“自己跳出来”,结果被整得惨不忍睹,他差点自杀,因为
偶然的原因没有死成。
从那以后,他鬼使神差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忍受了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大大小小肉体上、精神上的折磨、摧残和侮辱,人不人鬼不鬼的活了下来,而且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都像他一样,受尽屈辱和折磨活了下来,不能忍受侮辱和折磨而自杀的知识分子很少。
“文革”结束后一位老干部说“古人说:士可杀不可辱,文革中的事实说明,士可杀亦可辱”。
是古代的士境界太高了吗?是现在的士堕落了吗?其实古代的士说的这句话,是自视过高的表现,是自认高人一等的表现。
士不可辱,难道别的阶层就可以被辱吗?
士的确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他们有理由有资本自视过高。
可能因为这句话,一部分士的确免除了被辱的命运。
但很多时候,这恐怕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文革中那些宁愿受尽侮辱和摧残而不自杀,而选择活下来的知识分子是对的。
活下来本身,就是一种斗争,一种胜利。
放弃自己的生命,本身就是逃避,就是失败,就是投降。
只有活下来,才有希望看到对手的垮台和失败,才有希望报仇雪恨,才有希望等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才有希望宣示自己的胜利和对方的失败,活下来是一种强者的态度和行为。
“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看似消极,但包含了某种积极的意义。
季羡林文革中受尽侮辱而没有自杀,他做对了。
不然,他怎么能看到那个北大老佛爷的垮台?怎么能够恢复工作?补发工资?怎么能够
在“文革”后官复原职?步步高升?飞黄腾达?事业达到顶峰?人生达到顶峰?
就季羡林本人来说,他不是一个聪明人,他的脾气倔强,对社会和人的许多认识显得幼稚,肤浅。
知识分子有很多局限性,人们说知识分子“迂腐”“穷酸”“死读书,读死书”“百无一用是书生”,不无道理。
为什么刘邦、毛泽东等帝王不重视知识分子,要整治知识分子?引人深思。
季羡林关于“文革”的回忆和思考对社会、对国家是有积极意义的,他把自己在“文革”中受尽侮辱和磨难的经历写成书,对国家和社会来说,这是一件很有益的事、很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