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的名人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勤奋的名人故事9篇
一
勤奋名人故事篇1
美国工程师富尔敦,在一百多年前,他发明了轮船。
虽然他制造的第一艘轮船用的是英国的机器,但世界上都认为发明轮船的人。
富尔敦小时候读书不太用功。
只爱画画,并且画得挺好,而别的功课可差劲啦!
老师对富尔敦说:“你很聪明,图画得不错。
可是别的功课不好,会留级的。
”
富尔敦根本不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
除了画画就是玩。
玩耍的时候,倒是很会动脑筋,碰到问题,还喜欢琢磨。
一天早晨,富尔敦划着小船去钓鱼,船划到半路上,遇上了大风,划起来可费劲啦!他想怎么样能使划船不费劲呢?船为什么顶风就划不动?有没有顶着风也能行船的办法?
第二天,富尔敦又到河边去玩,他坐在一只空船上,又琢磨起昨天想到的那些问题。
他身子坐在船舷上,两只脚不停地在水里搅动。
脑子里想呀想……不知不觉,小船儿已经荡到河中心了。
多奇怪啊!他惊喜地发现,两只脚在水里不断地搅动,就能把船划动了。
“能不能用机械来代替两只脚的搅动呢?”富尔敦想这是可能的。
譬如,在船上装一个风车似的桨叶。
使桨叶在轮子上不断转动,这不
是像双脚捣水一样,能使船身前进吗?
想是这么想,但是真要造出一个能推动大船的带桨叶的轮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虽然富尔敦会画画,能画出一个带桨叶的轮子来,但光靠画图不行呀!还要计算,还要懂得很多很多的科学知识。
这时富尔敦才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听老师的话,把各门功课都学好。
从此,他读书非常用功,不仅补上了以前落下的功课,还刻苦专研地学习造船的科学知识。
在1807年,富尔敦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轮船,成了世人都知道的科学家。
勤奋名人故事篇2
东汉时,有个读书人名叫高凤。
他的父母都是种田的,因为家里十分贫穷,他小时候没钱进私塾读书,只能到邻近的富家去借书读。
富裕的邻居起先不肯借给他,后来看到他确实十分喜爱读书,才答应借书给他。
高凤借到书后,读书非常用功,没有多少时间,学业很有长进。
到了青年时代,高凤学识很渊博,在他家乡南阳一带也小有名气了。
高凤读书的时候十分专心刻苦,他不但白天读,晚上读,而且经常因为读书读得入迷,而忘记自己所应该做的事。
童年时,他一面看书,一面放牛,结果连牛逃走了也不知道;少年时,他带着书本下地锄草,他一面背书,一面锄草,结果草没有锄掉,庄稼倒锄掉不少;他结婚后,有一次,他的妻子下田之前,把收割后打下来的麦子晒在庭院里,拿了根长竹竿给丈夫,对他说:“麦子晒在院子的场地上,你坐在门口看着,别让鸡来糟蹋麦子。
”
妻子走后,高凤便专心致志地读起书来。
不一会儿,刚才被他赶走的几只鸡又来啄食麦子了,可高凤沉浸在书中,根本忘记了赶鸡的事。
当时时值初夏,天气多变。
他妻子下地的时候还是大晴天,不过一个时辰,天空中突然一阵乌云飘过,刹那间天昏地暗,一场暴雨倾盆而下。
晒在场地上的麦子随着雨水流进了场边的沟渠。
可是,高凤却完全忘记了看管麦子的事,他一手拿着竹竿,一手拿着经书,口中念念有词地读着,麦子被雨水冲走了,他一点也不知道。
没过多久,风停雨歇,太阳又露出了脸,时间也到了中午。
高凤的妻子从田里回来,看到场院里一片狼藉,而丈夫却仍端坐在矮凳上诵读,大声责问说:
“让你看麦子,刚才下大雨,为什么不收进去?你看,现在这么多麦子被雨水冲得只剩一点点了!”
“刚才下过大雨吗?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高凤如梦初醒地说。
“你呀!真是个书呆子!”妻子说。
不久,这件暴雨流麦的奇闻很快传了开去,成为人们茶余酒后的笑谈。
但高凤不以为意,仍我行我素,又过了十多年,他终于成了东汉时期著名的大儒。
后来,“高凤流麦”这一典故,用来称羡读书专心致志;或者用来嘲谑书呆子。
勤奋名人故事篇3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也是命运最糟的一个。
童年,贝多
芬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
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在他心中蕴藏着强烈而深沉的感情。
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补贴家用。
到了17岁,妈妈病逝,家中只剩下2个弟弟,1个妹妹和已经堕落的爸爸。
不久,贝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
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1个孩子难以承受的。
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
他对音乐酷爱到离不开的程度。
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满高尚的思想,又流露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
对美丽的大自然他有抒发不尽的情怀。
说贝多芬命运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惨,实际上他最大的不幸,莫过于28岁那年的耳聋。
先是耳朵日夜作响,继而听觉日益衰弱。
他去野外散步,再也听不见农夫的笛声了。
从此,他孤独地过着聋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聋疾苦战。
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只有音乐。
他作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钢琴的振动,他用自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
他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状态中创作的,是贝多芬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题是反映人类和命运搏斗,最终战胜命运。
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
这是第一乐章中连续出现的沉重而有力的音符。
贝多芬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
”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顽强地战斗,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
”这种思想贯穿了贝多芬作
品的始终。
1827年3月26日,1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与世长辞,那时他才57岁。
贝多芬一生是悲惨的,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为人类创造了欢乐。
贝多芬身体是虚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强者。
勤奋名人故事篇4
她在音乐方面独具的天赋和他人难以企及的家学,似乎没有人能够轻易地否认。
小时候素有“神童”之誉的她,从小就跟着当小学音乐教师的母亲弹钢琴,4岁时就开了第一个独奏音乐会。
不但学习成绩极其出色,跳了两次级,而且还把网球和花样滑冰玩得特别出色。
16岁时,进入丹佛大学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她梦想成为职业钢琴家。
梦想是人生的羽翼,梦想是成功的酵母,人生因梦想而绚丽多姿。
在梦想之灯的温暖吸引下,在优越天赋的滋生下,大家都相信过不了几年她就会成为乐坛翘楚。
可是,出人意料地是她打起了“退堂鼓”,开始了崭新梦想的破冰之旅。
原来在的阿斯本音乐节上,她受到了打击。
“我碰到了一些11岁的孩子们,他们只看一眼就能演奏那些我要练一年才能弹好的曲子,”她说,“我想我不可能有在卡内基大厅演奏的那一天了。
”于是,她开始重新设计自己的未来并发现了新的目标———国际政治。
“这一课程拨动了我的心弦,”她说,“这就像恋爱一样……我无法解释,但它的确吸引着我。
”她从此转而学习政治学和俄语,并找到了她一生追求的事业。
这个美国女孩名叫康多莉扎·赖斯,出生于1954年11月14日。
不久前,她被提名接替辞职的国务卿鲍威尔,她被媒体称为华盛顿“最有权力的女人”。
美国《福布斯》杂志评出世界100位影响力的女性,赖斯名列榜首。
甚至有人大胆预测,她有可能在2008年当选总统。
梦想之神在自己的心头伫立了十余年,虔诚地守望了十余年,可突然一天只因为一群孩子的出色表现而訇然倒塌。
还有比亲手埋葬自己的梦想更让人痛彻心腑的吗?别人愈觉的不可思议,也愈发沉淀出赖斯难得的清醒和独立的判断:人最可贵的不是发现自己的优点,而是能够精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使之消弭于无,不让它成为人生的障碍。
如果赖斯执着于职业钢琴家的梦想,也许最后只能成长为一位庸凡的钢琴匠而不是钢琴家。
正是可贵的“退堂鼓”,让她寻到了人生的支点,痛苦的化蛹为蝶的人生历程,如凤凰浴火般获得了美丽的新生。
执着于人生的梦想,是一种勇气、智慧和积极。
但埋葬旧的梦想,告别旧的自我,孕育新的梦想,追逐新的自我,彻底地否定自我,这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甚至需要壮士断腕般的激烈。
人生可贵“退堂鼓”,不是消极的退缩、坐标的摇摆,而是积极的突围。
有时不敢轻言“退堂”,只是因为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甚至人生的坐标茫然无知,只得无助地固守罢了。
勤奋名人故事篇5
从前有一个人很热爱书法,他家里很穷,开始时他还是用墨汁写
字。
后来没有了,他便用米汤在宣纸上写了一遍拿到外面晒干了再写,直到宣纸不能再写为止。
这时那宣纸足足厚了一倍。
可是最后他连宣纸都买不起,于是他每天就拿一木棍在屋外沙地上写。
后来他便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无论多么艰难的环境也都阻挡不了我们的梦想,努力地向梦想奋斗,总有收获的一天。
郑板桥年老将死之时,唤来儿子,不为别的事,只为了看看儿子亲手做馒头,当儿子顺利的做好馒头后,他才毫无牵挂的死去。
人做任何事都要独立自主。
即使身边有人帮助你,你也应如此,否则,一旦失去了帮助,你就必将失败。
徐悲鸿曾经在重庆当绘画老师。
当时他还患有肾炎。
可是他为了把学生教得更好,每天就很早的到学校里去画画,以便上课时用。
为了让学生看到更好的作品,他便废寝忘食地画。
有很多次都忘记了吃早饭,只在有空的时候用学生们剩下的食物和着开水充饥。
正因为忘我的工作,执着、坚持不解的奋斗才造就了一个艺术巨匠。
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专注,坚持,勤奋。
成功在于勤奋,成功在于专注。
勤奋名人故事篇6
牛顿十六岁时数学知识还很浮浅,对精深的数学知识甚至能够说是不懂。
"知识于积聚,聪慧来自学习"。
牛顿下信心靠自己的努力攀上数学的顶峰。
在基础差的不利前提下,牛顿能准确意识自己,知难
而退。
他从基础常识、基础公式从新学起,扎扎实实、步步推动,直到掌握要领、融合贯通。
遂之发明了代数二项式定理。
传说中牛顿"大狂风中算风力"的佳话,可为牛顿身材力学的佐证。
有一天,天刮着大风暴。
风撒泼地呼号着,尘土飞腾,迷迷漫漫,使人难以睁眼。
牛顿以为这是个正确地研讨和盘算风力的好机遇。
于是,便拿着器具,径自在暴风中往返奔忙。
他踉蹒跚跄、吃力地丈量着。
几回沙尘迷了眼睛,几次风吹走了算纸,几次风使他不得不暂停工作,但都没有摇动他求知的愿望。
他一遍又一遍,终于求得了正确的数据。
他快活极了,匆忙跑回家去,持续进行研究。
有志者事竟成。
经过勤奋学习,牛顿为自己的迷信高塔打下了深沉的基本。
不久,牛顿的数学高塔就建成了,二十二岁时发明了微分学,二十三岁时创造了积分学,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宏大奉献。
勤奋名人故事篇8
苏步青,1901年生,我国著名数学家、学者,曾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
他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在地里劳动:放牛、割草、犁田,什么都干。
那时他想,这辈子肯定没有读书的机会了。
恰好,村里一户有钱人请了家庭教师,教他的公子读书。
苏步青有空,就在窗外听听,随手写写画画。
想不到,那位公子没学好,苏步青却因此学到不少知识。
他的叔叔见他这么想学习,便拿出钱,说服苏步青的爸爸,把他送到百里之外的一所小学去读书。
在小学的第一个学期,苏步青考了个倒数第一名,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热忱地鼓励他。
这使苏步青大受感动,决心发愤图强。
真下
了决心,情况就不一样了,从第二学期起一直到大学毕业,他每学期都考第一。
苏步青是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典范。
他从小学起,就抓紧时间读了好多好书。
进初中后,他的第一篇作文交上去,教师一看,那写作方法,很像是古代著名的《左传》的写法,便怀疑这是不是苏步青自己写的。
上课时,老师要考考他,随便点了《左传》上的一篇文章,要他说说写的是什么。
不料,他立即一字不错地把那篇文章背给老师听。
这使老师和同学们大吃一惊:原来,他读《左传》读得能够背出来了!
勤奋名人故事篇9
在二次大战期间,丘吉尔已经60多岁了,但他却能够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一年一年地指挥英国作战,实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他的秘诀在哪里呢?他每天早晨在床上工作到11点,看报告、口述命令、打电话,甚至在床上举行很重要的会议。
吃过午饭以后,他要再上床去睡一个小时。
到晚上,在8点钟吃晚饭以前,他要再上床去睡2个小时。
他并不是要消除疲劳,因为他根本不必去消除,他事先就防止了。
因为他经常休息,所以他可以很有精神地一直工作到半夜之后。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的总裁格劳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挤出一小时来研究一种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
权威人士把他写的关于蜂鸟的书称作自然历史丛书中的杰作。
休格·布莱克进入美国议会前,并未受过高等教育,他从百忙中
每天挤出一小时到国会图书馆去博览群书。
数年如一日,就是在议会工作最忙的日子里也从未间断过。
后来,他成了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是最高法院中知识最渊博的人士之一,他的博学多才也使美国人民受益匪浅。
威尔福·莱特康丽奋斗了40年,成了全世界织布业的巨头之一。
尽管事务十分忙碌,他仍然渴望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决定每天抽一小时来画画。
为了保证这一小时不受干扰,他每天清晨5点前就起床,一直画到吃早饭。
他说:“其实那不算苦,一旦我决定每天在这一小时里学画,每天清晨这时候,渴望和追求就会把我唤醒,怎么也不想再睡了。
”数年下来,他举办了多次个人画展,其中有几百幅被高价买走。
他把用这一小时作画所得的全部收入作为奖学金,专供给那些搞艺术的优秀学生。
他说:“捐赠这点钱算不了什么,这只是我的一半收获。
从画画中我获得了很大的愉快。
”
人的一生在时间的长河中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智者认为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他们努力过好每一天,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他们也合理地利用时间享受生活的快乐,对于该做的事,他们会动力地去做,对于没有价值的事,他们绝不去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愚者也在忙忙碌碌地生活,整天都没有闲暇的时间,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在充分地利用时间,可是以头来我们并没有看到他们有什么成就,其实,在愚者的忙碌中,有一大半是把时间浪费在可做可不做的没有价值的事情上了,生命也就在这一分一秒中悄悄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