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与延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与延伸
许璐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价值判断取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五要素中的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在被强化,多元化、互动性、持续性、纵深化等新的要素也正在影响着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正确认识这些变化是做好新闻报道的前提.
【期刊名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20)004
【总页数】3页(P124-126)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价值取向;变化;延伸
【作者】许璐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西安71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0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造就了一批批如微博、微信等具备大众传播特性的新媒体产品,因其具有个性化、互动性等特征,故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发展速度快、影响深广的新型传播媒介。

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传播观念和方式,改变了传统媒介的生态结构,从而导致当前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新闻价值取向,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

其中,国内较为通行的一种理论为“五要
素”说,即“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趣味性”。

[1]当然,也有其他
学者认为新闻一旦具备重要性,则显著性、接近性必然存在,因此化繁为简地提出“三要素”理论。

西方一些学者甚至提出“七要素”和“十二要素”之说。

面对学者们的不同观点,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新闻价值取向是传播者基于对媒介环境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得出的对受众接收新闻喜爱的一种推测。

新闻价值取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媒介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一)时新性:从及时到实时和全时的转移
1.由及时性向实时性转移
新媒体时代,新闻价值取向的转变,首先体现在时新性上。

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时新性主要指新闻传递的及时性,即事实发生和公开报道之间的时间差。

时间差越短,新闻的及时性则越强,新闻价值也就越高。

时新性是新闻价值要素中关键的部分,也是新闻之所以称之为“新闻”的根本。

然而不同时代,不同媒体形态下的及时“程度”是各异的。

如报纸、杂志受限于刊物的周期;电视、广播受限于播出的时段。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将业界对“及时性”的认知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一方面为新闻的“及时性”甚至“实时性”提供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加剧了媒体间新闻获取时间效果的新一轮竞赛,而使得人们对新闻获取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高。

其结果,网络新闻的报道在价值取向无限趋近于第一现场,力求与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同步。

如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在地震发生11分钟后,《南方日报》即通过腾讯微博、新浪微博播报了地震的消息,随后其官方网站“南网”也发出相关报道。

[2]如此速度,是传统媒体无法超越的。

网络新闻“分秒必争”的特性,将“及时性”发展为了“实时性”。

2.由及时性向全时性转移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的“及时性”,还有一说是“全时性”。

笔者认为,“全时性”
需从两个方面理解:
第一方面,顾名思义指新闻的24小时全天候服务,或根据受众需求不间断的按需供给,[3]这一概念最早发轫于BBC。

1997年底,在全球网络化的新闻竞争背景下,BBC建立了首个24小时新闻频道News 24,应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全球新媒体
竞争。

除改善自身节目质量、加强连续深度报道外,还将时效性概念的革命作为核心竞争手段,强调让用户按需求不间断获知相关新闻信息。

另一方面,网络环境的存储性特点,使得发布过的新闻能够完整且长期地被保存。

就算是“过时”很久,也随时有可能被人获知。

因此,相较于传统媒体“束之高阁”的内容查阅方式,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时效价值更长,网络新闻的“全时”价值更高。

(二)接近性:从地域向心理的转移
新媒体时代新闻价值取向的另一变化体现在“接近性”上。

“接近性”有两层含义,分别为“地理接近性”和“心理接近性”。

地理空间上的接近性之所以具备新闻价值,主要因为自己周边发生的事情,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心理共鸣。

距离越近,利益关联越大,心理共鸣越强。

反观现状,传统媒体因为技术和人力实现上的障碍,无法满足对“接近性”丰富内涵的追求,在操作环节中转而退求其次,重点覆盖本地新闻,以此来吸引受众。

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带来,打破了机械的地域性束缚。

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全球化共享,地理空间的距离限制逐渐被消解。

同时,新的传播方式,拉近了受众“心理上的亲近与认同”,成为新的价值取向:
一方面,网络新闻传播互动化,内容获取的个性化、订阅化,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由被动的接收变为了主动的选择。

受众透过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工具,个性化的订阅、获取与自身心理相近的信息,从而使得“心理距离被无限拉近”;另一方面,用户开始参与新闻的信息制造及传播的全过程,使得新闻传播过
程的心理距离被无限消解。

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博客等工具,直接参与新闻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全过程中。

这种传播,大都是用户亲身经历、亲自感受、亲临现场的事件,通过“朋友圈”的方式,实现现实社会无法实现的大规模“口耳相传”,从而最大化地消减“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感。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造就了物理接近性向心理接近性的转移。

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一来由于互联网的虚拟空间,早已消解传统物理层面上的空间性限制;二来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媒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采用科学的方式全方位地接近用户。

此时,用户从以往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而成为信息的主动采购者、传播者,促进了“心理接近”性的重要性。

(三)重要性与趣味性:从硬新闻向软新闻的转移
我国新闻媒体肩负着特有的宣传使命,在新闻选择的价值取向上往往倾向于宣传效果为先导的硬新闻,而更贴近用户生活的软新闻则仅仅作为调剂内容存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闻价值取向中的重要性是高于其他一切属性的。

然而前面我们说到,在新媒体发展的推动下,用户从以往的被动接受信息转为主动地选择、传播信息,新闻的“重要性”“趣味性”之间的主次关系也开始因用户诉求的变化发生着剧变。

传统媒体眼中对报道涉及对象的内容显要程度、侧重点已然不能满足受众的诉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一方面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人物的相关信息,一方面注重那些更具娱乐价值的软新闻。

用户使用新闻的主要目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普通的、琐碎的、甚至“无聊”的新闻(比如名人出轨、离婚事件等)内容成为人们搜索、谈论、甚至传播的热门话题。

如2016年8月14日0时21分,演员王宝强
在微博平台发布“离婚声明”,称马蓉与其经纪人宋喆发生婚外不正当关系。

截至当天上午11时,其博文转发数50万+,评论数117万+,点赞数235万+,民
众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度迅速超越同时期正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奥运会,“王宝强离
婚”话题一时成为实时热搜榜的首推。

用户需求的变化,导致具有趣味性和人情味的新闻比重相应增加,媒体不得不在软新闻的挖掘和“硬新闻的软化上”下功夫。

(一)多元化和互动性成为新闻价值取向新要素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多以自上而下的“精英传播”出现,其表现方式相对单调。

报纸只能借助于文字、图片符号;广播依赖于声音;电视也仅仅依靠图像和声音。

受众接收到的新闻,仅是来自于传统媒体的权威发布,且媒介形式较为单一。

而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格局,这一集合声音、图像、文字等多元化的要素为一身的融媒体,甚至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撑,打破常规出现了交互图表、新闻游戏、新闻动画、VR虚拟增强现实等新形式,让各种新闻媒体走向融合,使受众不仅可以借助于不同类型的信息终端获得新闻和信息,还可以调动各种感官接收信息。

此外,在传统媒体的传播视阈下,受众基本只能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没有过多参与和反馈的可能,因此交互性并不在新闻价值判断标准的考虑范围内。

然而,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民众的自主意识逐步增强,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渴望成为信息的主宰者、选择者和参与者。

因此,在今后,能够与受众有互动的新闻,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新闻。

(二)新闻信息的纵深度成为新闻价值取向的新趋向
时效性,历来是新闻媒体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通常认为,时效性越强,则媒体的综合实力越强,其所获取的受众也就越多。

步入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凭借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把对时效性的追逐放大到了极致,譬如时下流行的“网络直播新闻”,真正做到了事实与报道之间的零距离接轨。

然而对时效性的过度追求,导致媒体人偏爱对事件本身进行的基础报道,而忽视对事件背后价值的深挖和反思。

新闻变成了“快消品”,流于肤浅化。

新闻媒体的功能,不单单体现在传播信息,还在于反映和引导舆论,传承教化大众。

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复杂的、影响重大又意义深远的新闻事件时,单纯介绍事实或者给出简单的结论,是远远无法满足受众需求的。

只有拓宽报道面,进行持续性、深度性的报道,才能帮助受众剖析事件的原貌,满足他们深层次的认知诉求。

这既是媒介竞争力的最根本体现,又是媒介的新价值功能所在。

新闻价值作为衡量新闻标准的一把尺子,具有客观性,但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传统价值五要素的意义不可否认,但在新的传播环境下,时代又赋予了它更多的意义,这其中有改变,也有延伸。

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工作者在判断新闻价值时,应将更多的因素考虑进去,才能更好地为新闻传播服务。

在当前中国社会里,对新闻价值取向的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关文献】
[1]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335-336.
[2] 杜骏飞.论网络时代的全时化新闻理念[J].国际新闻界,2011,(5):43-47.
[3] 梁坤.新媒体为地震报道带来新变化——以《南方日报》两次地震报道对比为例[J].青年记者,2014,(2):41-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