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蓝雄现
论文摘要:本文略述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

全文分三部分:一、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二、生态环境系统是生产力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力体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生态环境问题,说
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口、资源、环境如何协调发展,和谐共进的问题。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人口不断增长,需求日益增加,生产力突飞猛进,资源持续开发利用,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

在这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因为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总是要在一定生态环境中进行。

生态危机,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当的结果。

一、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环境是指作用于人类的所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生态环境是指人类或生物集团与环境相互作用,通过物质流和能量流共同构成的生物——环境复合体的总称。

生态环境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对象,如土地、森林、草原、淡水、矿藏等。

同时,生态环境又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的排放场所和自然净化场所。

生态环境也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条件,如经过地球大气层选择和吸收的阳光、特定质量的空气和水源,作为旅游资源的名山大川,作为天然基因库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等。

可见,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生态环境是一个大系统,称为生态环境系统。

它是由生物及其环境所组成的系统,简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在不受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冲击的条件下,它
保持着一定的平衡状态,维持自身的正常运动。

当受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冲击,违反生态规律,旧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新的平衡又建立不起来,那就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包括内部结构的平衡、各生态群落之间的平衡和生态群落与它的周围环境之间的物质结构和能量输出输入之间的平衡。

生态系统长期受到破坏,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界的发展和变化是一个纯粹的自然过程。

人类出现以后,由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介入,打乱了自然界原有的秩序,纯自然的过程就变成了自然——社会过程。

自然——社会过程的产物,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物,而是如马克思所说的“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

这就是所谓的“第二自然”或“人工自然”。

生态系统的性质也由此发生了变化,由自然生态系统变成自然——社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系统。

人类改造自然,利用一部分自然物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必然对其他的自然物及其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由于生态环境后果与生产者的利益关联不太直接,因而往往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掩盖而不被人们注意。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主要只注意到最初的最显著的结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正在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最终要达到使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在理论上我们很明确,生态环境一定要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要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发展社会经济,又要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

不论何时何地,一定要很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

认真做到人与自然统一,建设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从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到人与人之间和谐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其基础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只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和谐的,那么,他(她)无论身居何处,干何种事业,就会自我平衡,心态平和,
安居乐业,从而他(她)与周围的人们就会和睦相处,与社会人群之间的关系也就会谦和融洽,整个社会呈现出和谐氛围,社会主义社会就会出现崭新的和谐的精神风貌,会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系统是生产力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体现为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发展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中实现的。

而人类利用自然的过程,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经济再生产的统一。

自然生产过程形成自然生产力或生态生产力(自然力、自然资源、生产所必须的自然条件等等),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形成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工具、科学管理等等)。

所以,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集合体。

生态生产力是生产力体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马思全集第23卷第201页),在社会“生产中,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

”(马思全集第23卷第662页)同样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在整个生产力体系中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界的自然生产力也是同时起作用的。

因此,我们对生产力这个范畴就有新的认识。

所谓生产力这个体系,是人与自然在物质变换过程中自然生态再生产与社会经济再生产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自然生态再生产能力和社会经济再生产能力的综合体现,是社会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与自然生态生产力的总和。

我们对生产力的这样认识既把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纳入整个自然生态再生产的过程,又不把自然生态的再生产看成是纯粹的自然过程,从而把自然生态再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再生产视为同一的过程,把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融为一体,是完全符合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实际情况的。

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人的劳动能力(脑力、体力、科学技术等)及其组合构成社会生产力。

自然生产力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自然生产力是纯粹的自然力(如瀑布、河流等),广义的自然生产力则不仅包括自然力,而且还包括自然资源以及生产所必备的自然条件等等。

我们这里讲的自然生产力指的是广义的自然生产力。

自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自然生产力作用制约着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指出:“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

这些自然条件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和人的周围的自然。

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倒如土壤的肥力,渔产丰富的水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运的河流、森森、金属、煤炭等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60页)。

这就是说,自然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

既包括作为“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也包括作为“劳动资科的自然富源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


第一,自然生产力通过为人类提供生存资料影响“人本身的自然”。

劳动者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首要因素,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及所需的各类物质产品,无一不是来自于自然界。

人类如果不从自然界中获取自身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人类就不能生存,则任何社会生产力就无从谈起。

而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的生存资料多寡和质量优劣,则取决于自然界再生产能力的强弱。

自然再生产能力愈强,人类所获得的生存资料愈丰富,人本身的自然(人的脑力体力)等就愈发达:反之,自然再生产能力愈弱,人类所获得的生存资料就愈贫乏,质量愈差,则人本身的自然也就愈羼弱。

如果自然生态系统被严重污染和破坏,则人类所取得的生存资料会危害人的健康,人类就必然会丧失生产能力。

第二,自然生产力通过自然再生产为人类的经济再生产创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马克思指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

”(资本论第2卷第398—399页)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的经济再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然再生产过程,如农业生态系统就是自然——社会的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演替进化就是一个自然再生产过程。

二是通过自然再生产为经济再生产创造自然前提。

人类的社会经济再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而这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资源)是通过自然再生产而不断得到补充的。

如果自然再生产能力被破坏,经济再生产的自然条件就会恶化。

经济再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就得不到及时的补充。

甚至会枯竭,经济再生产就无法进行。

第三,自然生产力直接影响劳动对象的数量和品质。

社会经济再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对象。

在自然再生产能力比较旺盛的区域,它就能为经济再生产提供的劳动对象就比较充裕。

自然再生产就能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进行,它就能为经济再生产提供品质较为优良的劳动对象。

反之,在一个严重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中,自然再生产的能力被抑制和破坏,自然再生产过程所能提供的劳动对象不仅数量减少,而且其品质也会大大降低,社会生产力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其次,社会生产力也作用和制约着自然生产力。

这种作用和制约关系是这样的:一是社会生产力使自然生产力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自然生产力无论有多大,如果离开了人类劳动的参与,自然生产力只能是自然物,是潜在的生产力,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二是社会生产力可以极大地改变自然生产力。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可以改变自然物的面貌,改善或破坏生物的生境,启动或消灭生物群落,从而给自然再生产以极大的影响。

人的社会性愈是得到充分的展现,人们对自然再生产的影响也愈是巨大。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看,在农业文明的初级生态农业条件下,自然生态较少受到破坏,人与自然处于低水平的平衡之中。

而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以机械化、化肥为主要标志的农业生产,是依赖投入高能量获得高产量,虽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然而也提高了农业成本,造成能源紧张,而且由于过多使用化肥和农药等物质,从而使土壤结构破坏,有机质含量降低。

高毒残留农药还污染了生态环境,使有益昆虫、青蛙、鸟类等数量急剧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然生态平衡。

造成自然生态功能萎缩或复异。

现代工业生产所带来的物质文明,是一种追求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费的生产、生活模式,本质上是以过度消耗资源,无控制地排放废弃物的一种生产
模式和消费模式,因而是一种破坏生产力的社会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人类社会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必须改变这种破坏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生态家园,维护生产力体系的功能和完善。

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不仅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而且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

如前所说,自然生产力之所以成为现实生产力,就在于有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即社会生产力渗透其中。

同样,社会生产力能持续稳定发展,也在于自然生产力旺盛,使经济再生产过程始终如一地有自然再生产过程相伴随。

这就是社会经济再生产与自然生态的再生产相互渗透、相互交织,构成了生产力体系发展的全部过程。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强调指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可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生态环境就必然破坏生产力。

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任何时候都要把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结合起来,才会使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为世界各国所重视。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

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树立自然价值和文化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念。

(一)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确立自然价值和文化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念。

这种价值观念来源于人们对以往社会经济活动违反生态规律所带来的严重不良影响的反省。

现在终于认识到,生态危机主要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所致。

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必须自觉行动起来。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维护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保持生态平衡。

因此,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绝不能妄自称大,胡作非为。

必须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

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进。

我们这一代人要为以后的世世代代人的生
存和发展创造条件,把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交给他们,决不能做贻害子孙后代的事情。

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真诚的朋友和伙伴。

要在感情上真切感到大自然是人类之母。

生命之源,衣食之库,人的聪明智慧都是来自于大自然。

要从整个人类整体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出发,来处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类并不是彼此分离、相互隔绝的各个实体,而是一个休戚与共的整体,这个整体是包括在地球命运共同体之中的,人类要摆正自己在大自然界中的位置。

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2、在社会生产中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要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

要设计生产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分级利用的产业技术系统。

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输入生产系统的物质在第一次使用生产第一种产品后,它的剩余物是第二次使用成为生产第二种产品的原料;接着第二种产品的剩余物是生产第三种产品的原料。

如此类推,直到整个生产过程所有的剩余物全部都用完,最后才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形式排放。

这就是社会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的思维。

上个世纪末,国家环保总局在我区贵港市开展了国内第一个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的建设,启动了全国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建设的试点。

我国“十一五”规划正是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下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设计。

3、在消费领域崇尚简朴,摈弃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的消费行为。

人类应追求与自然同在,过简朴生活,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

我们每个人都以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为自然生态环境负重减压。

4、在科学技术上,不但重视科技的发明创造和使用,更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向生态化转变。

使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始终沿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方向发展,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有力支撑。

5、在人口问题方面,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既重视控制人口的数量,更重视提高人口的素质。

在人口政策上要求实行计划生育的同时,把人口数量增长的控
制与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来提高人口素质,这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功能,要立足于保护修复自然生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十三章标题是:“保护修复自然生态”。

本章的引言强调指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

”这段文字表明我国今后对生态环境保护,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基本思路,可说是对人工万能的规劝,是对我们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这里仅就桂林漓江生态环境特别是水资源的治理略提个人的看法。

发源于兴安猫儿山的桂林漓江,是一条小江,江虽小而名气大。

由于高差大和石炭岩层的作用,使江水清澈如镜,蜿蜒南流,两岸奇峰夹江林立。

倒影江中如画似锦,随波逐流,宛如水上画卷,素称“漓江百里画廊”。

加上韓愈的丰富想象。

南望“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描述漓江山水组合的生态景观美;后来王正功又作了高度概括,桂林山水甲天下,使桂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就特别之美好,为世人羡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桂林旅游业火爆之后,国内外旅游者,慕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之名,纷至踏来。

到桂林必游览漓江;如到桂林不游览漓江,似有未到桂林之憾。

漓江水上游是响噹噹的旅游品牌。

然而,近三十多年以来,漓江水上游遇到两个紧密相连突出问题:那就是漓江的枯水期越来越长,致使漓江游览在时间和空间上越来越短;漓江的山水风景景观大为逊色,昔日能看到的“群山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如神”,“分明看见青山顶,船有青山顶上行”的动人景象难于见到了。

关键是漓江水问题,在于水流量不足,影响了漓江水上游览的效果。

历届桂林市政府领导都极力做“水”文章,或叫做给漓江补水的文章。

关于桂林漓江补水这篇文章,有两种意见:一个叫做人工补水,另一个叫做生态补水。

先说人工补水。

所谓人工补水,其办法是将漓江分段筑坝壅水,逐级抬高漓江水位,以满足大型豪华旅游船只通航。

专家认为这样做会使自然流畅的漓江变成漓湖、漓塘,破坏了漓江流域的自然生态,不可取。

于是,人工补水又改为在漓江上游修水库蓄水。

说当漓江上游发大水时,就把所有的水蓄存到水库里去。

枯水季节打开水库的闸门放水,使漓江水的深度保持在能满足大型游船顺利航行的需要。

这个想法都有了规划。

其名叫做“生态补水”。

笔者认为,设计部门是用错了词。

不论是筑坝壅水,还是修水库蓄水来给漓江补水,都是属于人工补水,不是生态补水,这里先规范这个用词。

不能把生态这词滥用了、乱用了。

免得真正讲生态补水反而使人弄不明白。

关于生态补水问题,说的是把漓江流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治理。

漓江是一条江,上游、中游、下游、紧密相连。

漓江补水应该是全面的整体的从源头上来解决问题。

那就是要从发源于猫儿山的漓江,首当其冲的是保护好猫儿山(包括海洋山和青狮潭)的森林植被,而且一定要保持森林群落结构合理,这样就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特别是猫儿山顶上有一块叫八角田的地方是要绝对保护好,这样才能使漓江水源头长年川流不息,水流量保持稳定。

漓江补水应当从源头抓好,而漓江的中游、下游,包括整个漓江流域两岸天然植被也要保持绿荫护岸,更不要人为开挖河床,采石挖沙,河道不要截弯取直,而是任其自然,弯弯曲曲,自然天就的漓江。

漓江游览应该按照邓小平同志当年视察桂林时提出的因水择船,用小木船游览并非不好。

竹筏漂流漓江也是很有趣的游览方式,难道只有乘座豪华游船才算游览漓江吗?笔者赞成生态补水的办法解决漓江补水。

这实际上是桂林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也是桂林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