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心理学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心理学总结
篇一:安全心理学心得体会
抓安全之本源,为旷工安全保驾护航
----谈参加“安全心理学”培训学习体会刘杰教授的“安全心理学”培训讲座别开生面,令我们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我们以前抓安全,经常是从制定完善规章制度,教育工人我们每一条制度规程都是血的教训,要认真遵守。
其结果是规章制度越来越多,安全事故却依然时有发生,目前国有煤矿设备不可谓不先进,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完善,但是近几年依然出现一些重大安全事故。
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不规范,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尤其是不规范的个体行为在特定环境下一定会引发事故。
所以刘杰教授说到,煤矿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有决定性地位,煤矿职工的不良心理是导致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原因。
安全心理学就是把心理学和安全管理相结合,为安全之本源。
我们要想把安全工作做好,就必须在“人的管理”上下功夫,转变以往观念,抓其要害,不舍本求末。
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1、我是北井钻机队的一名安全管理人员,我们单位因本身工作性质,常见的主要是操作钻机不当引起机械人身伤害事故,规章制度已经十分详细周全,但依然存在这类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就是事故责任者的不良心理,比如侥幸心理、从众心理、逆反心理、麻痹心理、省能
心理、冒险心理。
2、班前会,我们主要是交代当班生产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
刘老师教给我们要观察了解工人的精神状态,发现疲倦的、走神的要问清情况,了接原因,解决好公认的后顾之忧,必要的话要阻止其下井。
3、不安全行为的外在原因主要是不适当环境因素、人机不匹配、管理因素。
结合钻机队来说,消除不安全行为的外在原因就是一定要搞好施工现场的文明生产,创造一个干净整齐的作业环境;钻机设备一定要及时检修,确保钻机使用正常,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奖罚严明,确保工人保持严谨的作风,积极向上的态度,把安全工作时刻放在心上的责任感。
4、不安全行为的内在原因主要是人的意识水平,能力知识经验多寡,性格类型、安全心理。
所以在工作时,跟班领导要负起责任,班组保持良好的工作氛围和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安全工作一定会搞好的。
发现个别人有不良的心理行为,要做好口头教育,及时制止。
5、职工自我管理要自觉,认真,把安全牢记心上,要知道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千万不能干违章的傻事,不能逞一时之快造成安全事故,会影响整个家庭的幸福。
6、班组长是兵头将尾,在煤矿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班长应该是操作技术过硬,管理水平高,工作划分科学得当,公平公正,责任感强。
比如经常出现快下班时工人急着赶车,奔跑中出现事故,那么做班长的可以专门留出人员和时间做好收尾归整工作,不出现忙乱混乱的现象。
7、井下行走也是容易出安全事故的环节,尤其是上井时,争抢坐车挤罐笼,非常容易出现事故。
所以全员排队集体升入井,必须坚持贯彻实行。
8、王矿提出地面主要岗位很多员工一边工作一边玩手机,安全隐患相当大,一旦走神,非常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所以要严格规定上班期间禁止携带手机。
虽然看似事不大,但是引发的问题相当严重。
我们要铭记在心。
北井钻机队王聚兴
20XX-8-13
篇二:安全心理学总结复习
安全心理学:研究劳动中意外事故发生的心理规律并为防止事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的工业心理学领域。
主要研究内容有:①意外事故的人的因素的分析,如疲劳、情绪波动、注意力分散、判断错误、人事关系等对事故发生的影响。
②工伤事故肇事者的特性研究,如智力、年龄、性别、工作经验、情绪状态、个性、身体条件等与事故发生率的关系的研究。
③防止意外事故的心理学对策,如从业人员的选拔(即职业适宜性检查),机器的设计要符合工程心理学要求,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以及培养安全观念和安全意识等。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谈话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从回答问题的形式来看,可分为选择法、是非法、排列法及量表法;实验法(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测验法。
信度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效度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条件反射和行为强化:正确的激励应遵循以下原则:目标结合原则,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民主公正公平原则.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或威胁性情境的出现时,个体迅速产生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每当系统偏离最佳状况而操作者又无法或不能轻易低校正这种偏离时,操作者呈现的状态就为应激。
应激状态对安全作业是有利还是不利?请分别举例说明
(1)应激是指当遇到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每当系统偏离
最佳状况而操作者又无法或不能轻易地校正这种偏离时,操作者呈现的状态就为应激。
(2)应激状态对安全作业是有利还是不利,我们应该辩证的看,人在这种状况
下,可能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陷入一片混乱,判断力、决策力丧失,例如,当发生火灾的时候,不能正确抉择,而选择直接跳楼这种缺乏判断力的决断;另一种是急中生智,头脑冷静清醒,动作精确,行动有力,能及时摆脱困境,例如,正常行驶的汽车意外地遇到故障时,司机紧急刹车,缓解危机。
人的个性心理结构包括:
(1)个性心理特征: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它集中反映了一个
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
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2)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
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
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严需要(5)自我实现
主要论点:
1.生理与安全需要属于低级需要,自我实现与尊重需要属于高级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属于中间过渡。
2.在同一时期内,一个人的需要不只一个,而是多个,在不同具体条件下,必定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成为推动某行为活动的优势动力。
3.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最为强烈,也最易满足,而层次越高的需要,越难完全满足。
人的作业可靠度:
指作业者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能成功完成规定任务的概率。
影响作业可靠性的因素:内部干扰因素和外部干扰因素
1内部干扰因素:a不良的生理、心理状态,如疲劳、情绪波动,注意分散或不注意、睡眠不足或大脑觉醒水平低、生理节律低谷期。
B
个性心理特征中的一些与职业不适应因素或不足因素c遗传生理、心理缺陷或患有身体和精神疾病等d安全知识、技能训练水平和工作经验方面的欠缺E安全意识差、职业道德和价值观上的缺陷等
2外部干扰因素:a不良的自然环境,如噪声、振动、高温或低温、高湿、照明不足、粉尘或烟雾、有害有毒气体,生产空间狭窄或布置不合理。
B不良的社会环境,如管理行为恶劣或不当、社会不良的价值观、安全文化上的缺陷、安全管理松弛及法律与制度方面的缺陷等。
c操作系统、信号装置、仪表等的设计存在安全人机工程学上的不合理因素d工作岗位、工种或场地的变动E过高的工作负荷、如作业强度过高、劳动时间过长、作业姿势的限定等。
F个人生活中的变动因素,如亲友亡故、家庭纠纷或变故G药物、毒物(如酒精)等作用于人体而造成的影响H文化教育、安全教育培训不足
疲劳产生的原因分析:一、疲劳的一般原因(1)不熟练(2)睡眠不足(3)连续作业时间过长(4)休息时间不足(5)连续多日白班或夜班(6)白天和夜间连续作业(7)过长的加班(8)作业强渡过大(9)劳动中能量代谢率过高(10)拘束、固定的作业姿势时间过长(11)工作单调、简单重复、缺乏变化(12)年龄过轻或高龄(13)环境不利如高温、照明不足、震动、噪声等(14)有害物质的作用(15)不利的作业条件如作业位置过高、过低、空间狭窄等(16)由于疾病体力下降等二、疲劳的心理原因(1)生产热情低下(2)兴趣丧失(3)工作不安定如不安心本职工作、担心失去工作等(4)拘束感和束缚(5)家庭不和(6)惦记家务事如家里人生病、经济紧张等(7)对健康担心(8)
危险感危机感(9)生产责任过大(10)种种不满如对工资福利晋升不平等待遇以及对整个企业的不满等(11)职业工种与个性特征不适应(12)对疲劳的暗示
违章的特点:(1)大部分违章没有直接后果或没有显见后果,违章带有普性。
(2)有意违章无意违章比较难区分。
(3)违章后果有潜在性,违章操作有较大潜在风险。
(4)违章动机和效果存在不一致性,情景违章更为明显。
(5)凡是人都可能违章(任何年龄、任何工龄、任何工种)
违章的危害性:不仅在于引起事故后对人身安全及设备造成的直接伤害,更严重的危害性在于给企业带来的潜在风险与间接危害。
操作者会因大部分违章没有直接后果或没有明显后果而存侥幸心理,管理者会因此而放松管理,使违章总是难以杜绝,甚至发展成为习惯性违章,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违章后果的潜在性不仅会给本企业带来后患,甚至给相关企业带来灾难。
违章发生的规律:(1)违章的多发时间:a.节假日及前后B.交接班前后c.凌晨03:00~06:00(2)违章的多发作业:a高空作业,高层建筑,架桥、大型设备吊装B地下作业,煤矿井下,地下隧道作业等c 带电作业,在维修行业中,特别是在电气维修中更为普遍d有污染的作业,在高噪声、含有毒物质、有放射性物质的环境下作业E在交叉路口、陡坡、急转弯、闹市区行车,雾天行车或飞机航行F复杂操作,飞机起飞、着陆过程,复杂系统的启动过程G单调的监控作业,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许多手工操作由机器完成,人们只起监控
作业。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机器是正常运行,人的工作负荷很小,但又不能离开作业区域或做其他事情,此时非常容易产生心理疲劳从而导致违章。
H单独外出作业或工程队外出作业,由于缺乏现场监督而违章(3)违章多发当事人本身的因素
a违章容易发生在人处于自己生物节律的临界期或低潮期B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比较差的人容易违章c对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的人容易违章d有些违章出于一时的错误闪念
解决违章行为的心理学方法(1)用心理学解决违章操作行为的必要性
a采用科学的用人机制。
B.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
c.加强对员工心理素质的发掘和培养。
(2)违章管理的基本原则a.控制违章风险,减少违章行为。
B.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3)违章的系统管理 a.从分析违章行为的客观原因着手
B.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思想认识c.改进操作方法,改善安全防护措施和设施
d.完善检查、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E.尽可能采用防错、容错措施F.培育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影响力的类型:(1)职权性影响力:主要取决于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与职权相联系a合法权:这个人掌握支配你的职位和责任的权利,期望你服从法规的要求B奖励权:这个人能给人以特殊的利益或奖赏,你知道与他关系密切是大有好处c强制权:这个人随时可以为难他人,你总是避免惹他生气(2)非职权性影响力:主要由个人素质决
定,与职权不相关联a专长权:这个人的知识与经验能使你尊重他,在一切问题上你会服从他的判断
B参照权:你喜欢这个人,并乐意为他做事
影响力的应用策略(1)理性劝说(2)鼓舞(3)协商(4)逢迎(5)交换(6)个人魅力(7)联合(8)合法化(9)压制
管理的特性:(1)管理的二重性。
一方面管理具有同现代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一般性质,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
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二位一体的。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的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手段来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
(3)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组织需要通过特定的活动来实现其目标。
任何活动的进行都是以利用一定的资源为条件的。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管理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管理者的工作或责任的很大一部分是与人打交道,所以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管理者来说意义重大。
安全意识的强化:(1)强化是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关键变量。
(2)强化的类型:a积极强化(积极强化法则:a依赖强化法则b迅即强化法则;积极强化的时间模式:可以连续性的给出,也可以间接性的给出),B消极强化,c自然消退。
工作分析,也称职务分析,它是根据调查和研究,对特定工作的任务、性质、特点等基本特征的信息进行分析,并提出专门报告的工作程序。
工作分析方法:访谈法与问卷法,观察法与参与法,关键事件法,工作日
志法,利用资料法,技术会议法,
工作分析程序:
准备阶段.主要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和各种限定条件,指定工作分析计划,确定工作分析对象,熟悉环境和工作过程,向有关人员宣传、解释,并把劳动者的整个生产过程分解成若干工作元素和环节。
工作定向分析阶段:主要通过观察、调查、问卷等手段确定某一职业所包括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包括工作任务、环境条件、设备、工具、操作特点、工作的难度、训练时间、紧张状况、安全要求、脑力体力要求、身体姿势等方面的特性。
人员定向分析阶段:责任要求、知识水平、技术水平要求、创造性和灵活性的要求、体力和体质的要求、训练条件和经历的要求。
分析汇总阶段:对所收集的工作信息全盘考察,创造性地分析总结工作职务的关键成分,最后提出工作描述和工作要求。
1)工作说明书.对某项工作的性质、任务、责任、工作内容、处理方法及工作者的资格和条件的说明记录。
(2)工作规范表.规定某项工作的基本只能、工作范围、目标、责任、控制方法、权限遗迹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等,并提出任职人员所具备的特定要求3)心理图示法.用图表或文字的描述来反映某职业任职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的一种方法。
记分法,文字表达法,表格法,
心理测量的定义: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以一定的定量规则作为基础,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和统计方法,对人们心理特征和行为作出测量、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人机功能匹配
人的主要功能:人的第一种功能——传感器;人的第二种功能——信息处理器;人的第三种功能——操纵器
机的主要功能:接受信息;储存信息;处理信息;执行功能
人机功能匹配的原则
笨重的、快速的、精细的、规律性的、单调的、高阶运算的、支付大功率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条件恶劣的作业以及需要检测人不能识别的物理信号的作业,分配给机器承担
指令和程序的安排,图形的辨认或多种信息输入时,机器系统的监控、维修、设计、创造、故障处理及应付突然事件等工作,由人承担
.微气候环境的优化设计:
1高温环境:技术措施:隔热——合理设计工艺,屏蔽热源;散热——降低温度,增加气流;排热——换气和释放冷气;保健措施:合理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合理使用劳保用品;进行职工适应性检查;生产组织措施:合理安排工作负荷;合理安排休息场所;职业适应;2低温环境:作好采暖和保暖工作;个体防护——御寒服装;提高工作负荷,及时补充高热食物;
色彩的优化设计
(1)工作用色。
色调:冷暖色的选用结合工作环境的特点和性质;色调不能单调,否则引起视疲劳;色调组合有对比感,产生渐变效果。
明度;明度不能太高和太悬殊。
彩度:除警戒色外,一般避免彩度高的颜色。
(2)机器设备和工作面用色
(3)安全标志用色与技术标志用色
安全色含义对比色
红色停止、禁止、高度危险白色
蓝色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白色
黄色警示、注意、小心动作黑色
绿色提示、安全状态、正常通行白色
信度: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
由于接受测验时,被试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而产生变动,偏离了其真实行为,这就会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误差越大,分数的可靠性就越低。
效度:测验的效度就是测验的有效性,即测验是否能测量到所要测量的目标,效度是评价一个测验好坏、选择测验的重要标准之一。
安全性设计应遵循的基本技术原则:1.在危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价2.优先采用本质安全措施3.符合人类工效学的原则4.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针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害物排放5.综合考虑安全设计
个人防护措施
个体防护是利用防护器具来保(:安全心理学总结)护个体。
个体防护器具是指根据生产过程中不同性质的有害因素,采用不同方法,保护肌体的局部或全部免受外来伤害,从而达到防护目的的器具。
器具:防护衣,头盔,保护镜,安全靴,口罩或面具,手套,安全带,耳塞或耳罩
安全伦理:伦理——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
的规则。
安全伦理学是伦理学的重要基础。
从学术角度来看,人们往往把伦理看作是对道德标准的寻求。
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社会责任认证体系:一些大企业,特别是零售商企业,出于维护本企业公众形象考虑,在本公司内建立起了针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符合性行为准则和检查审核体系,以规范制造商的社会行为,确保制造商采取合法、安全和健康的生产运营方式,确保产品是在人道的、守法的、健康安全的工作条件下进行。
为验证制造商对行为准则的符合性,这些公司亦会对制造商进行频繁的审核,审核的最主要依据为国家和地方的法律和法规。
因此制造商只有通过检查审核体系,其产品才有望准入市场销售。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率先提出的社会责任符合性认证系统Sa8000标准。
Sa8000(Socialaccountability8000)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是一个系统认证,有一套审核标准及独立的审核程序。
Sa8000主要内容是人权、劳工标准和环境3个领域,宗旨是“赋予市场经济以人道主义”。
具体包括童工、强制性雇佣、健康与安全、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的权利、差别待遇、惩罚措施、工作时间、报酬和管理体系等9个要素。
它规定了这9个领域内的最低要求。
心理救援:指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家庭及群体采取的明确有效的心理救助措施。
结合自己生活谈谈我国安全生产事故之后如何进行事故后的创伤心理干预
危机干预
1干预:又称应激处理,其工作的内容是解释症状,并给出一些应对的建议,告诉当事人怎么去处理、做什么等。
它是一种急救工作,是预防性的,必须在事件发生的短期内完成,其工作形式可以是小组也可以是个别。
2危机干预的早期对象主要是遭受创伤性事件的个体。
其早期工作是对处于心理失衡状态的个体进行简短而有效的心理救助,使他们渡过心理危机,恢复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水平。
心理危机干预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
2、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间是遭遇创伤性事件后的24小时到72小时。
3、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是最简易的心理咨询方法,如净化倾诉、危机处理、松弛训练、心理教育、严重事件集体减压等。
4、心理危机干预必须和社会支持系统结合起来。
心理危机干预的一般步骤:迅速建立关系;危机评估;确定治疗目标;治疗实施;实现目标、终止治疗与随访
个体危机干预常用的策略:迅速介入、倾听事实、回应受害者的感受、采取直接行动、提供社会支持等。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快速干预;改变或转换环境;稳定化;理解灾难;注重问题解决;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
为疾病进行处理。
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1、稳定情绪。
尽力阻止灾后悲痛情绪的进一步扩大和蔓延,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
2、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动状态,缓解急性应激症状。
3、重建个体的各项心理和社会功能以及恢复对生活的适应。
篇三:安全心理学
煤
矿
安
全
与
安
全
心
理
学
煤矿安全生产与安全心理学
我是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地质工程xxx,我认为我们地质工程专业毕业以后大部分人会从事于与矿产有关的工作,所以我从煤矿安全方面谈一下我对安全心理学的认识。
现代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项综合性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是煤炭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煤矿综合素质的高低。
煤矿安全生
产与否决定于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环境,而人的安全行为与人的安全心理密切相关。
换句话说,煤矿安全生产主要是对人、设备和矿井自然环境的安全防护管理,其中,对人的管理是核心,因为人的因素是主导、管理因素是关键、物的因素是基础、环境因素是条件。
在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中,应由事后追查为主转变为事前预防为主,按照人的心理规律和客观规律制定安全预防措施,引入和运用心理科学这个手段更好的为煤矿安全管理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安全管理体系。
下面就谈谈人的心理的一些要方面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具体关系。
(1)人的记忆、思维与煤矿安全生产
在生产劳动中感知过的事物,如果没有记忆是不能形成概念和经验的。
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对于安全技术、安全规程、安全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安生产防护措施等方面的经验,在识记时是以有意识记为主,同时还有无意识记。
例如,通过事故教训以及形象化的安全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增强人们在劳动中的安全意识。
对于必须记住的安全生产知识,要不断宣传,不断强化,以使
劳动者保持识记的内容。
(2)人的意识过程与煤矿安全生产
人在接触外界事物的时候,不仅仅产生感知等认识,也产生行动。
在行动过程中自觉确定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
这种自觉力求达到一定目的的心理过程,称作意志。
意志是在人认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确定行动目的的基础上才有的。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