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长丰县朱巷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调研考试+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丰朱巷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
高二历史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于()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文革”后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三大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事业,因此要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A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双百方针的提出
2. “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板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
”这段表述有悖史实的是()
A. 西晋都城是洛阳
B. 造纸术已经发明
C. 雕版印刷术已经发明
D. 赋这种文学体裁已经出现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的都城是洛阳,故A项符合史实。
造纸术发明于西汉,东汉时蔡伦将技术改进,故B项符合史实。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代,流传至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代868 年的《金刚经》,故C项不符合史实。
赋是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西汉时发展起来,西晋时期仍是主要的文学体裁,故D项符合史实。
故答案选C。
3. “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然而,这一运动除了自由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
”这说明作者认为启蒙运动的本质就是寻求()
A. 人身自由
B. 推翻专制
C. 思想自由
D. 主权在民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一场革命“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等关键语句可知,康德认为武力无法实现思想上由专制转向自由,启蒙运动只是在思想上转变人们的观念,所强调的是思想上的自由。
所以答案选C项,不选ABD三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康德
4.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 张旭
B. 王羲之
C. 颜真卿
D. 柳公权
【答案】A
【解析】从杜甫的这句诗可看出是描述唐朝的一位草书书法家,B选项不对,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时间不符;C/D选项不对,颜真卿与柳公权虽然是唐朝书法家,但擅长楷书,本体描述的是草书,故本题选择A选项。
5.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私学的兴起,出现了“学在民间”的现象,但并没有取代“学在官府”,故④不正确,排除含④的B、D两项;儒学在战国时期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但还未成为主流思想,故②不正确,排除A项。
故选C项。
考点:百家争鸣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及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6. 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称明清之际的小说家李渔为享乐主义大师,说他的小说“写出了心中之言”,如此评价反映李渔作品代表了()
A. 商品经济推动下通俗文学得到蓬勃发展
B. 鼓励市民享乐
C. 文学日益平民化
D. 小说是明清文学的主流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享乐主义大师”、“写出了心中之言”可以看出这是市民文学的特点,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故选A。
B项是对材料的字面理解;C项说的是文学的特色,与材料要求的“李渔作品代表了”不符;D项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小说是明清文学的主流这一内容。
考点:古代的文学:明清文学
点评:明清之际小说中有许多是反对封建思想、主张个性自由的,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文学上的影响。
除了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与特点外,其他时期如春秋时期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开端;楚辞是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汉赋辞藻华丽大气,注重铺陈;此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特点也需要掌握。
7. “ X X教授,1949年1月生,1966年高中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苏北上山下乡。
1978年3月考进南京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江苏省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现在名为南京财经大学的学校任教……1988年考入南京大学商学院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A. “文化大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 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D. 《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的关键之处在于时间点的把握:1969年上山下乡是文革的原因,1978年考入大学是文革结束后高考恢复的原因。
A选项说法错误,文革对他的成才是有影响的;B选项说法正确,这是教育的发展才促进了他的成就;C选项错误,他成为教授是1985年,而且是在国内,没有国际因素;D选项错误,《义务教育法》是改革开放后颁布的,对他少年无影响。
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考制度的恢复
8. 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这两次讲话都()A. 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 深化了体制改革
C. 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 冲破了思想樊篱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当时改革开放还未进行,与A、B、C项均不符合;1992年邓小平发表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讲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思路,有了新突破,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两次讲话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故选D。
9. 《西游记》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习道家的法术甚至医术,后来却皈依佛教“明心见性”的故事。
而他们取经的目的又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
这表明()
A. 唐朝实现了三教合归儒
B. 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
C. 唐朝道家地位开始衰弱
D. 三教合流符合政治需要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三教合归儒出现是在宋代,故A项错误;文学是当时政治、经济、思想的反映,所以《西游记》的文学创作是立足现实,故B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三教并立,并没有突显道家地位开始衰弱,故C项错误;材料中记载有道教、佛教与儒学,其目的是为了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即为政治服务,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小说
10. “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
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材料对“刑德”的释读说明()
A. 儒家重视德治
B. 法家主张刑德并用
C.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D. 墨家反对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可以看出法家主张刑德并用以巩固统治。
故答案为B项。
材料所述在注重德治之外,还强调“刑治”,排除A项;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11.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指向仪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战国时期人们在海上航行用司南辨别方向
B. 哥伦布在“风雨冥晦时”用指南针进行航行
C. 《武经总要》记载了用磁石摩擦制成指南针的技术
D. 明代航海家郑和用支撑式指北罗盘远航西非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普遍用在海上是在宋代,A的表述不合史实;B的表述符合题意,因为指南针外传是在12世纪末13世纪初,所以哥伦布已经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武经总要》主要介绍宋以前的军事制度、思想和武器,与指南针无关,罗盘是一种风水探测工具,并不是用于航海的工具,排除C、D。
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四大发明
12.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这句话强调的是()
A. 爱的层次差别和内在的联系
B. 君子能成为圣君的必备条件
C. 君子与百姓都应有仁爱之心
D. 实施仁政的前提是仁民爱物
【答案】A
【解析】孟子这句话意为: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于百姓,仁爱,但谈不上亲爱。
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
说出了爱的层次差等,爱虽然有亲疏,有差等,但这些亲疏差等之间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成为圣君的必备条件”,排除B;C不是对材料的全面解读;D材料无法体现。
13. 中国的山水画家在创作上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这表明他们()
A. 主张绘画要进行必要的内心修行
B. 主张绘画要专心致志
C. 绘画要建立在对大自然细心观察的基础之上
D. 追求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
【答案】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艺术·绘画
14. 《春秋繁露》中写道:“正朔、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
”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 巩固儒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B. 为三纲五常学说提供理论基础
C. 借助天意来宣扬大一统和加强君权
D. 将哲理引入儒学促使其思辨化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天人合一,大一统”,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只有C项表述符合题干材料核心意思,最能够体现题干“该主张的主要目的”。
A项表述不能够准确体现题干材料的核心意思,排除;BD两项题干材料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
故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学的“天人合一,大一统”
【名师点睛】董仲舒新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1)形势需要: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2)与时俱进: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
“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3)根本原因: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15.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合体后,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开展为期30天的空间科学实验。
这说明()
A.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B. 中国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已经遥遥领先
C. 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D. 航天技术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
将进驻天宫二号,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体现了中国中国的空间技术跻身世界前列,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C正确;A项说发错误,排除;中国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处于先进行列,而不是遥遥领先,排除B;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不是兴衰的决定因素,排除D。
所以选C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航天技术
16. 董仲舒主张“限民名田,以澹(赡)不足”,“塞兼并之路”。
这表明董仲舒()
A. 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B. 反对土地私有制
C. 初步提出了社会保障思想
D. 主张建立平均主义社会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董仲舒主张抑制土地兼并,结合史实可知这是董仲舒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所以A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 C两项材料并未直接体现,D项说法错误,董仲舒主张的实质是要保护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17. 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所谓“汉朝的革命”主要是指()
A. “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 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的转变
C. 世官制到察举制的转变
D. 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
【答案】C
【解析】汉朝时广泛推行察举制选官,由原来的世家大族世袭把持官职转变为各郡县诸侯国推举、寻访贤能之士做官,如举孝廉、举茂才等,故C项正确。
“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系指夏朝禹传位于其子启改变了三皇五帝的禅让制,故A项错误。
血缘国家到地缘国家的转变是在秦统一后,分封制变为郡县制,故B项错误。
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是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局面,如战国到秦统一,东汉到三国分裂,魏晋统一到南北朝分裂,唐宋统一到五代十国分裂等,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弄清不同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等是判断的重要依据。
18.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在以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的同时,又特别重视继承和利用在中世纪遭到摧残的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并以此作为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武器。
这反映出()
A. 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软弱性
B. 文艺复兴歌颂自然与人性
C. 占希腊罗马文化有反专制色彩
D. 文艺复兴摧毁了神学世界观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肯定人、肯定人性,歌颂自然与人性,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不涉及软弱性,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古希腊罗马文化是维护奴隶主专制统治的,没有反专制色彩,选项C 不符合题意,排除;文艺复兴后仍然有神学世界观,文艺复兴并未摧毁神学世界观,选项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的内涵——歌颂自然与人性。
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者当然是要歌颂自然与人性。
19.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
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 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
A.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 制定了灵活的方针政策
C. 找到了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 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
【答案】C
【解析】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找到了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故C正确;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未突出中国国情,故A错误;灵活的方针政策,也是由国情决定,故B错误;建立工农革命武装,也是有当时中国国情所决定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共产主义……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20. 1774年,路易十六上台时,杜尔阁应邀参加内阁,并被任命为内阁大臣.为他进行经济改革取得了实验场所,他提出并采取的改革计划包括取消徭役制、取消手工业行会,开放谷物国内自由贸易以及改革不合理的粮食税法、粮食运输规定、动物油专卖制等。
杜尔阁的主张()
A. 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思想
B. 代表了重商主义学派
C. 体现了凯恩斯主义思想
D. 代表了封建地主的利益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1774年”、“开放谷物国内自由贸易以及改革不合理的粮食税法、粮食运输规定、动物油专卖制”等关键信息中可以看出,杜尔阁的改革思路主要是废除封建专制性质的工商业管理制度,追求工商业和贸易自由,这体现的是平等、自由思想,符合启蒙思想家的思想。
由以上分析可知,本题应选A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思想
21.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下列哪一主张与该观点不相符合?()
A. 国家权力是唯一合法权力
B. 教会以《圣经》为最高旨意
C. 取消教廷的最高宗教司法权
D. 封建君主权力可以支配教权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材料“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反映了宗教改革提倡世俗政权和国家权力的主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教会以《圣经》为最高旨意,体现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故B错误,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取消教廷的最高宗教司法权,承认王权的思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封建君主权力支配教权的思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宗教改革的主张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从逆向思维出发,得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22. 古希腊一些学者认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
他们还认为,法律不是自然存在的,是人为产生的,是由僭主制定的,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
这些学者()
A. 肯定了人的重要性
B. 重在论述法律制定应符合人的天性
C. 阐述了社会契约论
D. 正确分析了城邦制起源的历史原因
【答案】A
...........................
23.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
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A. 实行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 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C. 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 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答案】B
【解析】进士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出身于平民或贫寒家庭,因此D选项是错误的;A选项与题意不符;C选项错在“扭转了”三个字;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官吏在任官前的出身,因此反映了科举制度使一般的平民百姓有了参政的机会,本题选择B选项。
24. 19世纪90年代传播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 曾国藩
B. 康有为
C. 严复
D. 梁启超
【答案】A
【解析】曾国藩是洋务运动代表,不是传播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故A正确;其他三人均是维新派代表人物。
25. 新文化运动前期,文学家钱玄同主张废除汉字,走文字字母化的道路,这一主张()
A. 是西方科学思想的直接反映
B. 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继续
C. 代表了中国文字发展的方向
D. 表现了绝对主义的认识倾向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
根据题干,可知钱玄同的主张偏
激,全盘西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否定,这种做法显然过激。
D符合题意。
A中的科学思想与他的主张无关,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为资产阶级激进派,不是维新思想的继续,也不可能代表代表中国文字发展的正确方向,所以ABC皆可排除。
综上,可知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6. 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
……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材料二
材料三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
……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
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材料四(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
……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
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主张?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据材料二,指出拉斐尔的圣母像与中世纪相比,在立意上有何变化?列举两例文艺复兴在文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
(4)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
与材料三相比,人文主义有何新的发展?
【答案】(1)学派:智者学派
社会根源:希腊工商业发展与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2)变化:由展现神性到展现人性之美,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成就: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得拉克《歌集》。
(3)原因:教会自身的黑暗和腐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的成长;人文主义的兴起;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4)思想主张: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政治上,社会契约、人民主权
新发展: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要求建立“理性王国”
【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第一小问从材料一“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可以看出答案;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学从希腊工商业发展与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的角度思考回答。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图片信息从“由展现神性到展现人性之美,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举例子结合所学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以及代表作从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得拉克《歌集》角度思考回答。
(3)本题主要考查的阐述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第一小小问依据材料三中“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
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以及阶级诶关系来归纳概括。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中“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