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预测—语文(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高考预测—语文(1-2)
热点话题点击
“高考不会直接考热点”,但是,“热点”是相对的,从不同角度看待某一社会现象,彼“热”可能此“冷”,也可相反;其次,“热点”通过不同层面、不同现象映射出来,“大”可以化“小”,“因小见大”,这也是高考作文考题一贯主张和表现出来的命题思想和考查方式。
因此,可以说“高考不直接考热点,但并不回避热点”。
以下几个话题,我们应该关注。
一、说论语品三国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着实让传播文化的电视栏目“火”了起来,自2001年7月“百家讲坛”“开学”以来,收视率和相关出版物的销售情况不断创造“电视传媒神话”。
我们从新闻中截取一段来体验一下:2007年3月3日连天的小雪加雪,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于丹《〈庄子〉心得》签售,场面火爆异常,“当天共售出15260本《于丹《庄子》心得》和《于丹《论语》心得》,再次创造了图书签售的奇迹。
”然而,随着“百家讲坛”的“得势”,不同甚至抨击的观点也纷纷出现:亵渎“国学”?商业炒作?借古人赢私利?误导后人?玩弄汉语言文字?面对如此现象,我们又该如何思考?高中生对《论语》《庄子》《三国》《聊斋》等“国学”名著并不陌生,教材中的《〈论语〉六则》《逍遥游》《蒋干中计》《促织》等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中学生,许多耄耋之人是伴随这些“国学”著作成名成家,或者成为“国家”的爱好者。
但是,处于至高学术地位的“国学”却从未像现在这样产生了一种“百家讲坛现象”。
我们的思考:①“国学”不是学界独守的“自留地”,而应成为民众文化的普及性“营养”;②“国学”只有是大众的,才是民族的;③玄虚不是“国学”的实质,教人以“道”才是“国学”的本色;④传统文化只有与时尚文化恰当对接,才能走进“寻常百姓家”;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准确传达才是语言的根本作用;⑥传统不应该拒绝现代语言;⑦商业利益只是“文化传播后”的应有现象,不应指责为“为利益而文化”;⑧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应是两回事儿,不该相提并论。
二、“感动”之后
这里说的“感动”,源自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至今,中央电视台已经成功举办五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每届都有一批人物用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民众,为构造和谐社会,带来一波又一波的精神劲风。
近几年。
高考考场作文也与“感动中国人物”“亲密接触”,许多人物事迹成为考生竞相选用的材料,特别是“颁奖词”更成为“抢手货”,不少考生将其北得滚瓜烂熟,在作文上大引特引。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感动中国人物”和颁奖词成为高考考场的一大亮点。
然而,“感动”之后呢?“感动”之后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才是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否则,只是一届又一届的场面上的“泪满巾帕”,让人知道内心还有一个叫感动的东西存在。
即使是考生用“感动”作材料,也只是更多地为自己赚得足够的分数,这里分数远
远大于“感动”所应有的价值。
我们的思考应是:①“感动”应该成为一种人格动力,驱动人生这部车驶得更远更稳;②“感动”应是一种精神力量,凝聚一个民族的核心特质;③“感动”应该具体化为生活中的必然习惯,而不应是一种偶然的情感触发;④“感动”应该是对人的自我灵魂的砥荡,是人的精神的“清新剂”。
当然,面对现在已经遍及全国、各省市县都有举办的“感动……人物评选”,我们还可从另一层面思考:⑤“感动”应该越来越普及,让它成为万紫千红的“满园春色”;⑥“感动”应该突破人物的“高”“精”“尖”领域,更多地进入普通人的生活范围,因为“感动”的土壤是生活,“感动”的触点多在平凡生活中。
三、中西节日大碰撞
【热点透析】
每当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来临之时,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是火爆的场面:商场、酒店、KTV人满为患,用“爆棚”形容远不过分;情节玫瑰花香飘满天,花价也随爱情不断升温。
然而,有一项面对青少年的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调查,竞然有相当多的人不知道中国的端午节、元宵节!“这种中西方节日现时碰撞的‘偏沉’,着实让人担忧”,这是许多媒体、民俗文化专家深感忧虑的。
如何认识这个话题,需要同学们具有文化视野和多向思维能力。
我们可思考下面一些问题:①中西节日碰撞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必然;②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取长补短也是改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必要措施;③面对节日的碰撞,我们需要“兼收并蓄”;④西方的“感恩节”,我们的“重阳节”;西文的“情人节”,我们的“乞巧节”;西方的“圣诞节”,我们的“春节”……,其实,我们原本拥有与西方具有相同内涵的传统节日,我们应该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⑤这种“崇洋媚外”的表现是不是反映了我们民族文化或者民族文化引导的缺失?⑥对于民族文化,以珍视的态度来对待远比为“仲秋”“端午”“申遗”更有价值;
⑦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已经迫在眉睫;⑨我们的民族需要自己的文化来支撑;⑩中华民族不能患有“民族文化缺钙症”。
【点击文题】
一位网民在网上做了这样一份调查:节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中越来越流行,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却越来越不受人们的青睐。
洋节为什么越来越火爆?洋节的文化现象说明了什么,我们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文化现象?这份调查实际上反映了民众对“中西节日碰撞”的关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请以“中西方节日碰撞的思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例文链接】
春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活节
董玉洁
城里禁了鞭炮。
没有鞭炮的春节如同缺了烟酒的宴席,少了那气氛。
乡下就不同了。
乡下的阳光,过了冬至就像块用余火焖熟的饼,耐嚼。
没加佐料,嚼起来丝丝的甜,缕缕的香,但不腻不腥。
乡下的春节在一串串年猪的哀鸣、鞭炮的欢叫中如期而至。
人们不约而同地忘掉阳历,重拣祖上的老阴历,直至十五元宵之后。
春节不是人工设造的,是季节本身留下的缝隙,让历史的阳光能透射过来洒在现代人的脸上。
春节,是一枚枚顿号、逗号、感叹号,是对传统、历史的一次回眸,一声慨叹。
人们过着日渐现代化的生活,传统的礼仪、用语、人情、习俗多被淡忘。
春节是传统的爆发期,是对人性、人情的一次突击性回归,带有很浓的补偿色彩,也有几份祭奠的意味。
人们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对人情伦理进行一次清仓修补,之后再义无返故地上路。
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只有从远古流传下来的悠然风俗才能慰藉现代人的心灵,让震荡不定的现代灵魂饮一杯历史的汤剂,在传统的温床上小憩。
如同走得太远的孩子需要偶尔回头看看来路,想想自己的姓氏。
乡下衡量一个人是否离了故土,是以是否回家过年为标准的。
回家过年,是对故乡的一次朝拜,对生命的一眼瞻仰。
走得越远,越该归。
一个遗忘家乡的人常有背叛人性的危险。
团年,得论尊幼排长次。
平时可能子比父富足、弟比兄风光,但团年不受名利之扰,有的只是天而生之的秩序。
拜年,是对亲姻人情的一次大盘点。
是不是一年到头没有想起一位贫寒孤独的老姨妈?是不是忘了去年对远房表侄许下的诺言?
父母是最神圣的人,他们给了你生命;丈母是最慷慨的人,他们给你生命中的另一半。
初一拜父母,让人记起生命的源头,体现自存的意义;初二拜丈母,让人遥望生命的延续,体现存种的意义。
“新年好!”平时熟不熟的人,这时遇上了总要友好地道一声,起码也要点头一笑。
进商店,一般会有只在国家级文明城市验收时才有的那份微笑和款言软语。
酒,是一定要闹一闹的。
生活太刻板,太程式化,失去了原有的姿色,所以需要酒这种诗意浪漫的催化剂。
现代文学越来越艰深晦涩,所以才需要春联这种最坦率最大众的文学;现代绘画太个人太做作,所以才需要门画这种最简捷最通俗的艺术;现代雕塑太讲究材料的昂贵,所以才需要剪纸这种最朴素最简易的手法。
清静,是清明节的过法;热闹,是元霄节的过法;空灵,是中秋节的过法;怀古,是端午节的过法;浪漫,是情人节的过法;荒诞,是愚人节的过法;传统,是春节的唯一过法。
孩子盼年,过一年长一截;成人怕年,过一年少一春。
春节,是生命的里程碑,是传统文化的复活节。
(选自《教师博览》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