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措施
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和治疗(1)
检测患儿血清中特异性IgM抗 体,可用于早期诊断。双份血 清IgG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有
诊断价值。
影像学诊断方法
CT检查:部分患儿脑部CT扫描可见低密度灶,表现为脑水肿、脑室受压等改变。
MRI检查:MRI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可显示脑部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有助于诊断 和预后评估。
通过以上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对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进行准 确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THANKS。
03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原则
01
02
03
隔离治疗
首先应将患者隔离,避免 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休息
保证患者充足休息,减少 体力和脑力的消耗,有助 于身体的恢复。
饮食调整
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 食物,保证患者充足的营 养供给。
药物治疗
抗病毒治疗
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 洛韦等,抑制病毒复制, 缩短病程。
02
该病主要通过蚊虫传播,是一种 自然疫源性疾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01
02
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地域分布
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分布在亚 洲地区,特别是在东南亚和南
亚国家。
季节特点
该病多在夏季和秋季流行,与 蚊虫活动季节相符。
传播媒介
主要通过库蚊传播,库蚊在叮 咬感染乙脑病毒的人或动物后 ,再叮咬健康人时传播病毒。
管理好家禽、家畜等动物,避免它们成为病毒的传播源。动物的圈舍要定期清 洁消毒,减少病毒滋生的可能性。
加强个人防护和宣传教育
个人防护
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外出,尽量穿长袖长裤,减少暴露部位。使用驱蚊液、花 露水等防护用品,防止蚊虫叮咬。
流行性乙型脑炎健康教育知识
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途径,及时向公众发布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 警信息,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提高公众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
加强宣传教育
01
通过宣传册、宣传片、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流行性乙型脑
炎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02
鼓励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拥挤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烦躁、嗜睡,迅速出现惊厥、昏迷等症状。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细胞总 数增高,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加,多核细胞为主,蛋白质增加等 。
02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措施
控制传染源
及时隔离和治疗患者
一旦发现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应立 即送往医院隔离治疗,以防止病毒进 一步传播。
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减少因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
05
家庭与社会在流行性乙型脑炎 防控中的作用
家庭预防措施
增强防病意识
家庭成员应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危 害和预防方法,提高防病意识。
保持室内通风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降低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
避免蚊虫叮咬
安装蚊帐、使用蚊香等驱蚊措施,避 免蚊虫叮咬,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压疮、静 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焦虑 、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战胜
疾病的信心。
04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与控制 策略
加强监测与预警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
通过疫情报告、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及时发现并报告流行性乙型 脑炎病例。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及治疗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及治疗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头痛、呕吐、意
识障碍、抽搐等症状为特征。
该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夏秋季节是高发季节。
以下
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预防措施:
1. 做好个人防护:在夏秋季节户外活动时,着长袖、长裤,尽量避免暴露皮肤。
可
以使用蚊香、蚊帐等防蚊措施。
2. 消灭家中蚊虫:保持家庭环境卫生,避免积水,清除蚊虫的滋生原因。
可以使用
杀虫剂、蚊帐、电蚊香等方式去除蚊虫。
3. 注射乙型脑炎疫苗:乙型脑炎疫苗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
建议儿童和人群密集
场所的工作人员注射疫苗。
4.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卫生、口卫生,避免食用带有污染的食品等,减少感染的
机会。
治疗措施:
1. 及时就医:当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特别是意识障碍和抽搐时,应该及时就医,以便进行早期治疗。
2. 给予对症治疗:针对不同的症状进行治疗,如退烧、止痛、抗惊厥等。
3. 加强护理:在治疗期间,需要加强患者的护理,保持床位干净卫生,避免患者发
生压疮等并发症。
4. 进行营养支持: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
综上所述,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重要措施包括个人防护、消灭蚊虫、注射疫苗等。
在治疗方面,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加强护理、营养支持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多种措
施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typeB),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与脑膜刺激征阳性等。
重症患者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诊断提示】1.流行病学流行具有严格的季节性,以夏、秋季为主,80%以上病例集中在7、8、9月份。
家畜、家禽为主要传染源,尤其是猪,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2.临床表现(1)潜伏期平均10~14d,病程分为四期:①初期:起病急,常有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或烦躁不安等表现。
本期持续1~3d。
②极期:初期症状加重,出现抽搐、昏迷,脑膜刺激征阳性,并出现病理反射、浅反射消失,重者可发生脑水肿、脑疝和呼吸循环衰竭。
其中高热是必有症状,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昏迷发生时间越早,病情越重,呼吸衰竭是常见死因。
本期持续4~10d。
③恢复期:各种症状逐渐消失,多数经积极治疗后在6个月内恢复正常,部分患者遗留精神异常、肢体瘫痪或痉挛、失语、癫痛、智力下降等后遗症。
④后遗症期:5%~20%重型乙脑患者留有后遗症,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精神失常及痴呆等。
(2)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临床分为四型:①轻型:发热39℃以下,神志清楚,有头痛、呕吐及嗜睡,无抽搐,无病理反射,病程5~7d。
②普通型:发热39~40℃,有头痛、呕吐、嗜睡伴浅昏迷,脑膜刺激征明显,轻度抽搐和(或)病理反射,病程7~14d。
③重型:高热40℃以上,反复抽搐,昏迷,明显病理反射及生理反射消失或减弱,不发生呼吸衰竭。
病程常超过2周。
恢复期有精神症状,多有后遗症。
④极重型:体温40℃以上,反复抽搐、迅速昏迷,有呼吸衰竭,多在极期死亡。
3.实验室检查(1)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2)脑脊液检查:外观微混,白细胞数(5~50)×10⁷/L,个别可达1.0×10⁹/L以上。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及治疗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及治疗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以儿童和青壮年为主要发病人群。
该病可引起脑组织炎症,并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如脑膜炎、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
因此,预防和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措施:1.加强环境卫生:防止蚊虫滋生,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家庭、学校、公共场所应保证清洁卫生,及时消毒。
2.个人防护:出门时应穿长袖衣服,穿浅色衣物,避免黑色和深色衣服。
使用蚊帐、蚊香、电子驱蚊器等防蚊措施。
3.睡眠要充足:由于蚊虫是夜间活动的,因此晚上应尽量不要外出,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
4.疫苗接种:目前已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一般在夏季预防接种较为适宜。
接种后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并不能完全避免感染。
疫苗接种对于高风险人群和疫情流行地区的居民尤其重要。
治疗措施:1.早期诊断和隔离:一旦出现流行性乙型脑炎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
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确诊,必要时进行隔离。
2.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一系列治疗措施。
如对症使用解热镇痛药、降压药等,同时也可采用中药进行治疗。
3.营养支持:在治疗过程中应适当补充足够的营养,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4.防止并发症:对于已经引起并发症的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治疗。
如脑膜炎、脑水肿等并发症,应进行积极治疗和症状缓解。
总之,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非常重要,只有加强环境卫生,个人防护措施,接种疫苗等措施都跟治疗一样重要。
对于出现流行性乙型脑炎疑似症状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做好感染隔离措施,以避免疾病传播和发生严重并发症。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教学大纲要求
要求
内容
掌握 熟悉 了解
1、临床表现* 2、诊断* 3、鉴别诊断*
1、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 2、抢救治疗措施*
1、实验室检查 2、预防
学时
2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5分钟
引言
流行性乙型脑炎最易感染的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世界卫 生组织(WHO)目前估计,全世界每年乙脑发病大约5万例, 其中约1/3的病例死亡,20%-40%的患者留有心理改变和神 经麻痹等严重后遗症,曾一度被称为“东方的瘟疫”。由 于极其严重的后遗症,和不断增加的新增病例,使得乙脑 病毒成为目前世界上引起病毒性脑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引 起严重的经济疾病负担。乙脑在热带地区四季都可发病, 6到10月是温带地区每年的发病高峰时间。虽然乙脑主要 在亚洲各国家和区域流行,但是目前其流行区域巳超过了 20个国家和地。目前乙脑流行地区不断扩大,乙脑的危害 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乙脑患者MRI示脑实质病变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由坏死神经细胞及其周围的小淋巴细胞浸润 所形成的胶质小结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
潜伏期 为4-21天,一般为10-14天。
典型临床表现 分为4期: • 1.初期 病初1-3天,起病急,体温在1-2天内上升至39℃40℃,伴有头痛,精神倦怠、食欲差、恶心、呕吐和嗜睡 ,易误认为上感,少数出现精神淡漠和颈强直。
概述
•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又称 日本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是由乙型脑炎病毒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 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诊疗指南
流行性乙型脑炎诊疗指南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脑炎病。
该病主要在农业盛产季节,受种蚊媒传播。
乙脑病毒属于病毒RNA病毒家族,主要通过蚊子传播给人类。
该病的临床特征是急性脑脊髓炎,并可引起发热、呕吐、头痛、颈强直、嗜睡和意识障碍,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目前,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检测病毒抗体和病毒核酸的方法。
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腰椎穿刺检测脑脊液,发现其中存在病毒核酸或抗体。
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用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方法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控制发热、监测液体和电解质平衡、保持呼吸通畅,以及提供营养支持。
支持治疗包括提供适当的抗生素、消炎药和抗病毒药物,以防止继发感染和控制病情进展。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方法是疫苗接种和个人防护措施。
JE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推荐在病毒流行地区的居民和旅游者进行接种。
疫苗应在疫苗制剂的指导下进行,通常需要在旅行前进行接种。
此外,通过减少与蚊子的接触,例如使用蚊帐、避免黄昏和晚上外出等措施,也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尽早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一旦怀疑患者可能感染了JE病毒,立即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确认诊断,并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支持。
此外,加强病毒监测和疫苗接种可以有效地减少该病的发生率。
总之,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严重的病毒传染病,及时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和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非常重要。
公众应密切关注相关的流行病学信息,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预防接种和个人防护措施,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流行性乙型脑炎处置技术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处置技术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日本脑炎病毒引起的疾病,也称为日本脑炎,广泛流行于亚洲的大部分地区。
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三带喙库蚊,在我国分布于除青海、新疆和西藏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乙脑的发生,但主要集中在长江下游地区。
乙脑的易感人群是14岁以下的儿童,而且因其死亡率较高,后遗症较重,比如痴呆、瘫痪等,所以危害很大。
在我国随着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流行性乙型脑炎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一些没有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的地方,还有散发病例出现。
一、流行病学(一)传染源及储存宿主主要传染者是家畜、家禽。
人被感染后仅发生短期病毒血症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故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猪是我国数量最多的家畜,由于它对乙脑病毒的自然感染率高,而且每年因屠宰而种群更新快。
因此,自然界总保持着大量的易感猪,构成猪→蚊→猪的传播环节。
在流行期间,猪的感染率100%,马90%以上,为本病重要动物传染源。
蚊虫感染后,病毒在蚊体内增殖,可终身带毒,甚至随蚊越冬或经卵传代,因此除作为传播媒介外,也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此外蝙蝠也可作为储存宿主。
(二)传播途径本病系经过蚊虫叮蛟而传播。
能传播本病的蚊虫很多。
现已被证实者为库蚊、伊蚊、按蚊的某些种。
国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
此外,从福建、广东的蠛蠓中,云南和四川的中,已分离到乙脑病毒,故也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
(三)易感人群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出现典型乙脑症状的只占少数,多数人通过临床上难以辨别的轻型感染获得免疫力。
成人多因隐性感染而免疫。
通常流行区以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但因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近来报道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
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罕有二次发病者。
乙脑仅分布在亚洲。
在我国疫区分布在兰州---长春连线以南的广大的地区内,仅东北北部、青海、新疆及西藏等地未见本病报告。
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都集中在7、8、9三个月内。
2023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2023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1. 概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由于乙型脑炎病毒易于传播和引起严重症状,一旦发生疫情,应采取紧急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和控制病情。
本文将介绍202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应急处置的技术方案,以提供应急工作的指导和保障。
2. 预防与控制策略2.1 加强监测与报告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系统,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加强各级卫生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及时报告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便于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2.2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大规模的公众宣传活动,加强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认知和了解。
提供相关健康教育和预防知识,教导公众如何避免被感染,如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等。
2.3 强化农村环境管理乙型脑炎主要通过蚊子传播,因此应加强农村地区蚊虫的防治。
定期开展蚊虫灭绝活动,加强对农民的健康教育,提高农民自我保护意识。
2.4 加强病例追踪与隔离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追踪和隔离,及时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情扩散。
确保病例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关怀,减少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
2.5 加强疫苗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是预防此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加强疫苗的供应和接种工作,确保更多的人群获得疫苗接种的机会。
3. 应急处置措施3.1 制定疫情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卫生机构的责任和任务,明确疫情应急响应的级别和要求。
根据疫情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包括病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隔离措施、风险评估和通报等。
3.2 加强医疗资源调配根据疫情的发展和变化,合理调配医疗资源,保持机动性和灵活性。
加大对疫情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包括人员、设备和药品的调配,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3 加强病例管理建立完善的病例管理系统,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统一管理。
做好病案的登记和记录,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确保病情的控制和病例的康复。
3.4 加强社区防控社区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对疫点、疫区应有方案有目的地准时开展病原检测工作。
(2)暴发调查:暴发调查的对象,应当是发生病例的整个地区(单位)及与之有关的地区。
暴发疫情调查目的是确定暴发的缘由。
要快速摸清发病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及人群分布,确定可能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6.3 病人隔离治疗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方法》中的各项规定,切实做好医院乙脑预检、分诊工作;在发觉疑似患者时,应立刻进行诊治,并准时对其亲热接触者进行检查、登记,选择实行适当的预防措施;要加强医院内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防止乙脑在医院内的交叉感染。
医务人员要加强培训,把握乙脑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准时发觉病人;同时要把握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学问和措施。
乙脑病例应当依据属地化的原则就地隔离治疗,收治医院要向当地疾病预防把握机构报告病例的转归状况。
要尽早选择实行规范治疗,避开或削减并发症。
6.4 亲热接触者的调查与处理亲热接触者是指家庭成员、病人看护人员以及任何可能暴露于病人口腔、鼻咽分泌物的人员。
对亲热接触者必需进行医学观看随访,时间至少为10天(自最终接触之日算起),一旦其消逝发热、出疹等症状要主动申报,并准时就诊。
所在地乡村医生、校医、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等负责医学观看工作。
6.5样本采集、运输和试验室检测试验室检测应与流行病学调查亲热结合,由医疗机构依据要求在对病人进行抗生素治疗前采集咽拭子和血液等标本,准时送疾控中心试验室检测。
采集标本时应详细填写标本送检单。
病人或疑似病人标本送检单应包括标本编号、姓名、地址、发病时间、临床诊断、标本种类、采样地点(住院时填写医院和病房名称)、采样时间等内容。
6.6 疫点、疫区的划定及处理?疫点、疫区的划定及处理的目的在于准时发觉和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快速把握疫情。
6.6.1 疫点、疫区的划定(1)疫点:指发生病人、疑似病人的地方。
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来划定疫点。
乙脑问答题.doc
乙脑问答题1.试述典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流行性乙型脑炎可分为三期:⑴初期 1~3天。
急起发病,发热、头痛、恶心和呕吐,嗜睡等。
可有颈硬。
⑵极期 4~10天。
主要包括:①高热。
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②意识障碍。
可有嗜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阻碍等;③惊厥或抽搐。
可为手、足、面部局部抽搐或肢体阵挛性或全身强直性抽搐,均伴有意识障碍;④呼吸衰竭。
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特点是呼吸节律的不规则及幅度不均;有时也可出现外周性呼吸衰竭。
严重时,可出现脑疝的表现;⑤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如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等。
⑶恢复期可有恢复期症状,如患病6个月后仍留有的精神神经症状称为后遗症。
2. 试述乙脑的诊断答案要点乙脑的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三方面进行:①根据夏秋季发病,病人为10岁以下儿童等流行病学资料;②临床表现为急起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③实验检查:见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脑脊液呈无菌性脑膜炎的改变可作出临床诊断。
血清学检查乙脑IgM抗体阳性可助确诊。
3. 试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答案要点型脑炎患者的治疗重点是处理好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
⑴一般治疗隔离,支持疗法,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等。
危重病例的护理也非常重要。
⑵对症治疗要是针对高热、抽搐、呼吸衰竭的对症治疗。
①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冰敷,酒精擦浴等。
药物降温为辅,如安乃静滴鼻,高热伴有抽搐者可用亚冬眠疗法;②惊厥或抽搐应针对高热、缺氧、脑水肿、脑实质炎症等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对症治疗方法;③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脑水肿应脱水,有中枢性呼吸衰竭可用呼吸兴奋剂,还可使用血管扩张剂,以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必要时可机械辅助呼吸。
⑶恢复期及后遗症的处理进行功能训练,可采用包括理疗、中医针灸、按摩、推拿等方法。
㈣病案分析男性,7岁,突起高热3伴抽搐、意识障碍1天于8月10日入院,体检T40.3℃, BP 150/90mmHg ,P107次/分,R32次/分,昏迷状态,全身皮肤未见皮疹, 两侧瞳孔不等大,左侧3mm,右侧4mm,对光反射迟钝,颈可疑抵抗、双肺可闻及痰鸣音,肝脾未扪及, Kernig S 征阳性, 双侧Babinski征(+),外周血象WBC20.5×109/L,N86。
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科普文章
认识流行性乙型脑炎,守护健康防线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在这篇科普文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乙脑的相关知识,包括其传播途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传播途径乙脑病毒主要存在于猪、牛等家畜体内,蚊虫叮咬了感染乙脑病毒的动物后,再叮咬人类,就可能将病毒传播给人。
其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乙脑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这与蚊虫的繁殖和活动高峰期密切相关。
二、症状表现乙脑的潜伏期一般为10 - 14天。
发病初期,患者常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抽搐、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
儿童和老年人是乙脑的易感人群,且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可能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障碍、肢体瘫痪等。
三、预防措施(一)防蚊灭蚊这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安装纱窗、蚊帐,使用蚊香、驱蚊液等驱蚊产品。
2.清除居住环境周围的积水,减少蚊虫滋生地。
3. 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袖长裤,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外出。
(二)疫苗接种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最有效的方法。
我国目前使用的乙脑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
儿童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按时接种乙脑疫苗,成人如果未曾接种过乙脑疫苗,也可以咨询医生进行补种。
(三)加强家畜管理做好猪、牛等家畜的饲养管理,搞好家畜棚舍的环境卫生,降低蚊虫滋生的机会。
同时,对家畜进行乙脑疫苗的接种,可有效减少病毒的传播。
四、治疗方法一旦确诊乙脑,应立即住院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1.症治疗:针对患者的发热、抽搐、呼吸衰竭等症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使用退烧药、镇静药、呼吸兴奋剂等。
2. 支持治疗: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营养供应,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虽然乙脑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但只要我们了解其传播途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治疗,就能够有效地控制乙脑的发生和传播,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大学课程《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10)
大学课程《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确诊为乙脑,住院第三日血压明显升高,瞳孔不等大,呈去强直、有呼吸暂停,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 e )A.糖皮质激素B.镇痉C.速尿D.吸氧E.20%甘露醇2、乙脑病毒入侵人体后引起发病的有关因素应除外: ( d )A.机体防御机能B.感染病毒的数量C.病毒的毒力D.蚊叮咬部位与季节E.血脑屏障的健全情况3、乙脑患者早期的特异性诊断检查: ( e )A.腰穿检测脑压B.脑脊液化验检查C.头颅CT检查D.补体结合试验检测乙脑IgG抗体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脑IgM抗体4、确诊为乙脑,住院第三日血压明显升高,瞳孔不等,颈强直,有呼吸暂停,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 e )A.糖皮质激素B.镇痉C.速尿D.吸氧E.20%甘露醇5、乙脑典型的临床表现分期应除外:bA.初期B.中期C.极期D.恢复期E.后遗症期。
6、流行性乙型脑炎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 e )A.隔离病人B.防蚊、灭蚊C.管理动物传染源,如猪等D.预防接种E.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7、重症乙脑患者,病程中出现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律不齐,血压上升,肌张力增强,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 e )A.肾上腺皮质激素B.镇静镇痉剂C.中枢呼吸兴奋剂D.血管扩张剂E.20%甘露醇8、下列哪项不是乙脑的常见后遗症: ( c)A.失语B.强直性瘫痪 C 弛缓性瘫痪 D.扭转痉挛 E.精神失常9、下列哪项不是乙脑外周性呼吸衰竭的原因:( b )A.呼吸道痰阻B.异物阻塞喉部C.肺部感染D.低钠性脑病E.脊髓病变引起呼吸肌麻痹10、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 ( d )A.借飞沫呼吸道传染B.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经口传染C.输血输入乙脑病毒D.带病毒的蚊虫叮咬经皮肤入血E.苍蝇作为媒介污染食物经口传染11、关于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d )A.意识障碍时间越长,病情则越重B.重者可有脑疝表现C.部分病人出现抽搐、意识障碍D.病程早期皮肤可见瘀点E.常有颅内压升高现象,检查有脑膜刺激征表现12、下列哪一种表现符合中枢性呼吸衰竭?( d )A.明显呼吸困难B.呼吸先快后慢,但呼吸节律整齐C.胸式呼吸或腹式呼吸减弱D.呼吸节律不规则及幅度不均E.发绀13、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是:( e )A.管理好动物传染源B.及早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C.抓好灭蚊、防蚊工作D.抓好预防接种E.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并重14、乙脑病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 d )A.中和抗体B.血凝抑制抗体C.补体结合抗体D.特异性IgM抗体E.Vi抗体15、有关乙脑病理解剖的脑组织病变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eA.有神经细胞变性、坏死B.有软化灶形成C.有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D.有胶质细胞增生E.有炎症和粘连引起的脑神经损害16、乙脑临床分型应除外:eA.轻型B.普通型C.重型D.极重型E.后遗症型17、某地区近年来每逢夏季就有一种传染病流行,且多发生于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第3~4天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伴抽搐及呼吸异常,经治疗后多数人于病程2周后痉愈,5~20%重症病人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死率约为3~10%,为预防该病再度流行,在其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 e )A.控制和管理好病人B.控制和管理好病猪C.防蚊和灭蚊D.注射丙种球蛋白E.防蚊、灭蚊和预防注射18、对乙脑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检测是:( a )A.特异性IgM抗体B.中和抗体C.补体结合抗体D.血凝抑制抗体E.Vi抗体19、关于乙脑,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b )A.常有家庭聚集性B.我国多见于5~10月份C.抽搐均伴有意识障碍D.病毒分离是临床最常用的诊断方法E.应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20、乙脑与流脑的临床鉴别,最重要的是:( c )A.意识障碍的出现与程度B.抽搐发作程度C.皮肤瘀点及瘀斑D.生理反射异常及出现病理反射E.颅内压升高程度,呼吸衰竭的出现21、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特点应除外: ( e )A.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昏迷B.颅高压表现及呼吸衰竭C.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D.高热、惊厥E.瘫痪多不对称,肢体松驰,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22、典型乙脑的临床表现中,下列何项是错误的?( e )A.起病急B.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C.神志不清可于病程第一天出现D.呼吸衰竭多为中枢性的E.病程2周后仍可出现新的神经系统表现23、7月间,3岁男孩,突起高热、抽搐、昏迷5日,脑膜刺激征阳性,血象:WBC 17.0×109/L,N0.80,L0.20,脑脊液常规:WBC 5.0×106/L,蛋白0.5g/L,首先应作什么检查:( e )A.血培养+药敏B.血抹片找疟原虫C.肛拭子或冷盐水灌肠送大便常规及培养D.显凝试验E.乙脑特异性IgM抗体24、鉴别中毒性菌痢与乙型脑炎的重要依据是:(d )A.高热、昏迷、惊厥B.季节性C.肠道症状D.脑脊液常规E.不属于以上任何情况25、乙脑的病变最严重的部分是:( e )A.大脑皮质B.脊髓C.间脑D.中脑E.大脑皮质、间脑和中脑26、男性,20岁,外地来穗学生。
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数量、死亡人数、治疗及防控措施
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数量、死亡人数、治疗及防控措施一、流行性乙型脑炎概况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以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呼吸衰竭、惊厥、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等症状为特征。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数量及死亡情况2020年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数量为288例,相比2019年减少了128例;死亡人数为9例,相比2019年减少了4例。
2020年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为0.0205/10万,死亡率为0.0006/10万;2019年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为0.0298/10万,死亡率为0.0009/10万。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控措施预防应采取以防蚊、灭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
四、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方法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及预防并发症。
重点是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
(一)、一般治疗病室应安静,对病人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注意口腔及皮肤的清洁,防止发生褥疮。
注意精神、意识、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以及瞳孔的变化。
给足够的营养及维生素。
(二)、对症、支持治疗1、降温物理降温及药物相结合,减少氧耗,防止惊厥。
2、镇惊镇静剂使用原则: ①宜早用;②肌肉松弛后即停;③掌握剂量, 注意给药时间。
常用安定、水合氯醛等。
3、解除呼吸道阻塞吸痰、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气管切开。
4、防止中枢性呼吸衰竭持续吸氧、甘露醇脱水、酚妥拉明静注改善微循环。
5、注射干扰素、胸腺素、特异性转移因子等药物。
6、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物理治疗及功能锻炼。
2024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2024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____年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一、前言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该病多发于亚洲地区,特别是农村和农耕地区。
在____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新的疫情爆发,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以便快速、高效地应对这一疫情。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防控措施1. 预警系统建设建立一个科学、准确的流行性乙型脑炎预警系统,包括监测病例报告、病媒生态监测和病毒监测等。
通过预警系统,可以及时捕捉疫情发生的信号,从而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2. 公众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流行性乙型脑炎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宣传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3. 病媒生态调查与防控加强蚊虫的病媒生态调查,掌握蚊虫种类、密度和分布情况。
在高风险地区进行病媒蚊虫的灭蚊工作,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三结合的方法,对病媒蚊虫进行有效控制。
4. 疫苗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
加强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推广和接种工作,覆盖人群包括高风险人群和特定职业人群等。
建立健全疫苗接种宣传与监测系统,确保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5. 病例监测与报告建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监测与报告机制,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病例相关信息。
确保病例的及时诊断和隔离治疗,以避免疫情的扩散。
6. 病区隔离与控制对已经发生疫情的病区进行隔离与控制措施,包括封控、封堵疫情来源、禁止人员流动等。
加强对病区人员的排查和隔离管理,避免疫情的蔓延。
7. 医疗救治措施加强医疗救治队伍的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应对能力。
提前储备医疗物资和药品,确保及时的救治和供应。
三、疫情应急处置的具体步骤1. 紧急召集工作组当收到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报告后,立即紧急召集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工作人员,组成疫情应急工作组。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及治疗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及治疗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危害性。
以下是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措施:1.接种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是预防和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
儿童一般在6个月龄开始接种,共需接种3剂次。
成人非流行区人员也可以考虑接种。
定期接种可以提供长期的免疫保护。
2.防蚊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是通过蚊子传播的,因此必须采取防蚊措施。
居住环境要保持清洁,积水要及时清理。
外出时穿着长袖、长裤,并使用驱蚊剂。
尽量避免在蚊子活动的高峰期外出,如黄昏和晚上。
3.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尽量避免接触病毒。
治疗措施:1.就医确诊:一旦出现乙型脑炎的症状,如高热、头痛、呕吐、颈部僵硬等,应立即就医确诊。
及早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后遗症。
2.寻求医生指导:乙型脑炎无特效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
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治疗。
3.休息和水分补充: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营养,补充足够的水分。
4.控制症状:对于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可以用退烧药、止痛药等进行缓解。
5.监测脑功能:乙型脑炎可能会对脑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脑功能监测,如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等。
6.康复训练:对于一些严重的乙型脑炎患者,可能出现运动障碍、肌肉无力等后遗症,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这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以及职业治疗。
对于乙型脑炎的预防和控制,接种疫苗是最重要的措施。
一旦患上乙型脑炎,及早就医并接受治疗,同时进行支持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防蚊措施也对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起到很大的作用。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及治疗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及治疗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亚洲、太平洋地区。
该疾病有一定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人民健康。
下面将介绍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措施:1.疫苗接种:乙型脑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脑炎最有效的手段。
儿童接种乙型脑炎疫苗是保护儿童免受乙型脑炎感染的重要途径。
接种时间以儿童为主,第一剂疫苗可在出生后即刻接种,接种后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接种第二、第三剂疫苗。
2.控制蚊虫: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通过媒介蚊虫传播,因此控制蚊虫对乙型脑炎的预防很重要。
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消灭容器和废物中的积水,打击蚊虫滋生的环境。
在高发季节,要避免在蚊虫活动频繁的时间和地点停留。
3.个人防护:出现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时,应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包括穿长袖衣物、裤子和袜子,涂抹驱蚊剂等。
4.加强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是控制疫情的关键措施。
各医疗机构和卫生部门应保持敏感性,加强监测和报告工作。
治疗措施:1.早期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一旦疑似病例出现,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对症支持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支持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体温、血糖等生命体征,积极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脑水肿处理: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常伴有脑水肿,需要注意控制脑内压力。
可以通过应用利尿剂,保持患者处于平躺位,降低颅内压力。
4.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的关键环节。
一旦病毒感染确认,应积极应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等。
5.康复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职业康复等,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融入社会。
预防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控制的关键,疫苗接种、蚊虫控制和个人防护是预防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
在治疗方面,早期诊断和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和康复治疗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措施。
流行性乙脑防控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乙脑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乙脑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最大限度地降低乙脑的发病率,减少乙脑造成的死亡和残疾。
2. 建立健全乙脑防控工作机制,提高防控能力。
3. 提高公众对乙脑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乙脑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乙脑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成员包括:(1)卫生健康部门:负责乙脑疫情的监测、报告、防控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估。
(2)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家畜、家禽的养殖管理,控制传染源。
(3)教育部门:负责学校健康教育,提高学生防病意识。
(4)公安部门:负责疫情信息的保密和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
(5)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疫情信息的通报和防控措施的落实。
(6)其他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参与乙脑防控工作。
四、防控措施1. 加强疫情监测(1)建立健全乙脑疫情监测网络,定期收集、分析疫情信息。
(2)加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疫情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
(3)对疑似病例进行及时诊断、隔离和治疗。
2. 控制传染源(1)加强家畜、家禽的养殖管理,实施人畜分离健康养殖模式。
(2)对猪、牛、羊等家畜进行免疫接种,降低感染率。
(3)对养殖场、屠宰场等场所进行消毒,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3. 切断传播途径(1)加强防蚊、灭蚊工作,清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
(2)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消除卫生死角、积水,减少蚊虫滋生。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蚊、灭蚊意识。
4. 保护易感人群(1)对适龄儿童进行乙脑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2)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乙脑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3)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并隔离疑似病例。
5. 应急处置(1)发生乙脑疫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乙脑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乙脑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乙脑疫情。
2.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乙脑传播途径。
3. 保障乙脑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4. 减少乙脑疫情对人民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乙脑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乙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应急处置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置措施。
3. 各相关部门职责:(1)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疫情监测、病例报告、救治指导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2)疾控中心:负责疫情调查、流行病学调查、病毒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
(3)医疗机构:负责乙脑患者的救治和病例报告。
(4)公安部门:负责疫情封锁、交通管制和治安维护等工作。
(5)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灭蚊、防蚊等工作。
(6)宣传部门:负责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病例报告:医疗机构发现疑似乙脑病例后,应在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健康部门。
2. 疫情调查:卫生健康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疾控中心开展疫情调查,确定病例是否确诊。
3. 确诊病例救治:确诊病例由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卫生健康部门提供救治指导和政策支持。
4. 防控措施:(1)病例隔离:确诊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2)密切接触者管理: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如有发热等症状,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3)灭蚊、防蚊: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灭蚊工作,加强蚊虫密度监测,降低蚊媒传播风险。
(4)疫苗接种:卫生健康部门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
5. 信息发布:宣传部门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引导舆论,稳定社会情绪。
五、应急处置保障1. 资金保障:各级政府设立乙脑疫情应急处置专项资金,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2.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医疗救治、防护用品、灭蚊剂等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措施】病人应住院治疗,病室应有防蚊、降温设备,应密切观察病情,细心护理,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一般治疗注意饮食和营养,供应足够水份,高热、昏迷、惊厥患者易失水,故宜补足量液体,成人一般每日1500~2000ml,小儿每日50~80ml/kg,但输液不宜多,以防脑水肿,加重病情。
对昏迷患者宜采用鼻饲。
二、对症治疗 1.高热的处理室温争取降至30℃以下。
高温病人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使体温保持在38~39℃(肛温)之间。
一般可肌注安乃近,成人0.5g,每4~6小时一次,幼儿可用安乃近肛塞,避免用过量的退热药,以免因大量出汗而引起虚脱。
2.惊厥的处理可使用镇静止痉剂,如地西泮、水合氯醛、苯妥英钠、阿米妥钠等,应对发生惊厥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①因脑水肿所致者,应以脱水药物治疗为主,可用20%甘露醇(1~1.5g/kg),在20~30分钟内静脉滴完,必要时4~6小时重复使用。
同时可合用呋塞米、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以防止应用脱水剂后的反跳。
②因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换气困难致脑细胞缺氧者,则应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加压呼吸。
③因高温所致者,应以降温为主。
3.呼吸障碍和呼吸衰竭的处理深昏迷病人喉部痰鸣音增多而影响呼吸时,可经口腔或鼻腔吸引分泌物、采用体位引流、雾化吸入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因脑水肿、脑疝而致呼吸衰竭者,可给予脱水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因惊厥发生的屏气,可按惊厥处理。
如因假性延髓麻痹或延脑麻痹而自主呼吸停止者,应立即作气管切开或插管,使用加压人工呼吸器。
如自主呼吸存在,但呼吸浅弱者,可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尼可刹米、利他林、回苏林等(可交替使用)。
4.循环衰竭的处理因脑水肿、脑疝等脑部病变而引起的循环衰竭,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脉压小、产莅有中枢性呼吸衰竭,宜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如为心源性心力衰竭,则应加用强心药物,如西地兰等。
如因高热、昏迷、失水过多、造成血容量不足,致循环衰竭,则应以扩容为主。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抗炎、退热、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抑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保护细胞溶酶体膜等作用,对重症和早期确诊的病人即可应用。
待体温降至38℃以上,持续2天即可逐渐减量,一般不宜超过5~7天。
过早停药症状可有反复,如使用时间过长,则易产生并发症。
在疾病早期可应用广谱抗病毒药物:病毒唑或双密达莫治疗,退热明显,有较好疗效。
四、后遗症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重点在于智力、吞咽、语言和肢体功能等的锻炼,可采用理疗、体疗、中药、针灸、按摩、推拿等治疗,以促进恢复。
五、后遗症和康复治疗恢复期症状及后遗症的处理: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可用能量合剂、复方磷酸酶片、乙酰谷酰胺、肌苷、维生素等。
苏醒剂:促使昏迷早日苏醒,并防止并发症及后遗症,如氯酯醒、醒脑静等。
震颤、多汗、肢体强直,可用安坦,成人2-4mg/次,小儿1-2mg/次,每天2-3次,口服。
康复治疗的重点在于智力、吞咽、语言和肢体功能等的锻炼,可采用理疗、体疗、中药、针灸、按摩、推拿等治疗,以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