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讲三不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讲三不讲
篇一:“高效课堂”和“三讲三不讲”
“高效课堂”和“三讲三不讲”
教学参考
08151636
“高效课堂”和“三讲三不讲”
一切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提高课堂效率上。

真正的高效率的教学就是
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

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
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

一、什么样的课堂可称为“高效课堂”
1、高效课堂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及时引导—训练主线
(1)教师的抉择:把“课堂”变“学堂”(把课堂还给学生)
(2)教师定位:组织者、引导者、互动者。

(知识是学生“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教师的课堂语言不是讲知识的,是引导、组织学生
学习的。


(3)学生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师生交流、生生
交流:避免一问一答式教学,让学生分小组充分讨论,争取每个学生都能
发言,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2、高效课堂必须符合“三个标准”:
(1)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

新课标下,强调关注每
一个学生,这个理念不是一个时髦的叫法,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须条件;
(2)厚积知识、破疑解难、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
(3)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有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

3、高效课堂要符合三个“量”:
(1)信息量;(2)思维量;(3)训练量。

4、高效课堂要达到三“动”:
(1)形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2)心动,思维在动;(3)神动,思想在动。

总之: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是朴实、简易的课堂:没有学生的认真自学,不新授;没有学生的充分独立的思考,不交流;没有发现学
生学习的障碍,不讲解。

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究学习,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学习,在讨论合作中探究学习,在自我展示中探究学习,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突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的“三讲三不讲”
教师在课堂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古今中外教育家曾有过很多叙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愚蠢的教师是教给真理,聪明的教师是教学生发现真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

在具体课堂教学操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克服“教师话语霸权”的惯性,敢于并善于把课堂、班级“还给”学生。

但多维互动不是为了课堂的热热闹闹,而是以“高效”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为目
的。

教师随时进行引导、点拨、强调、提升,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
的理解和运用。

各小组展示学习讨论成果,教师及时点评归纳,指导学生
归纳、总结方法规律,形成知识结构。

需要记笔记的要做明确强调。

避免
学生自学的知识片面、零碎、残缺。

三讲: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

三不讲: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
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

(0815163258)(0815162401)(0815161951)(0815161030)(0815074908) (0815074646)(0815074411)(0815074138)(0815073923)(0815073650)“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

重点——构成学科主干的知识点、高考频繁出现的考点。

难点——大部分同学不会的问题。

由于不会的同学很多,教师不可能
一一给予解答,这就应该在课堂上集体讲解,通过知识传授形成技能,节
约时间,提高效率。

易错、易混、易漏点——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


往会反复出现。

“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
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第一个“不讲”,好理解,学生已经会了,再讲也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再说也是浪费时间。

第二个“不讲”,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
内容经过教师的加工,转化为“导学案”,学生按照“导学案”这样的
“线索”自己阅读、思考、探究、讨论,基本上能够掌握知识的大部分,这样通过“先学”已经掌握了的内容,再讲只能是“费力不讨好”。

第三个“不讲”,有一些内容,虽然没有超纲,但是由于太偏,或者由于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讲了没有用,甚至易产生误导,还不如干脆删除不讲。

做到了“三讲三不讲”,讲得时间少了,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再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加强双边活动,也容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评讲课要坚持做到四条
第一,试卷要全批全改,教师做好差错记录,错因分析,不打无准备之仗;第一,题目要有选择地讲,突出重点,不面面俱到,差错率较高的题目,才列入评讲内容;
第三,要重视归纳总结,不就事论事,而是举一反三,重点总结解决此类题型的思路、方法、技巧和规律;
第四,要进行变式训练,评讲课后,经过变换条件,改变角度,使原题变形
后,进行评后练习,以达到真正弄懂问题,巩固知识的目的。

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

所谓主干知识,学科知识结构中最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的知识。

曾经听过一个培训老师讲过这样一句话:会议中的三讲三不讲,讲自
己不讲别人,讲主观不讲客观,讲内因不讲外因。

听了后颇有感触,写了
一点随想,与同事们分享。

当人们遇到分歧,遇到争端时,首先想到的是对方做的如何不对,很
难或者说很不愿说出自己错在哪里。

联想到我们公司,当我们遇到跨部门的分歧,需要开会协调时,第一
个发言人通常是先罗列别的部门的错误和失职,接着被指责部门会站出来
回应,回应的过程中难免也指责对方的错误和失职,接着第三人、第四人。

我们的会议会让人感觉到偏题跑题,本来是来解决问题的,结果成了讨论
谁对谁错,当然这也是分析问题的必然过程,但我们确实将这个过程放大
化了。

除非有中间人协调,否则这种会议就算讨论一天,也很难出一个让
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在我们公司,我经常能听到一种声音“开会没用的,不会有结果的”,当然原话可能不是这样,但至少是这个意思。

由此可见我们的会议效率实
在是不怎么高。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宁愿跑到现场找当事人解决问题,而不把大家叫到一起开会。

)有些人可能会想“没办法,就这样,很多公
司都这样”,我不敢这么认为,我还是觉得“事在人为”,只要你愿意,
没有做不成的事儿。

讲自己不讲别人,这句话很有内涵,我感觉有点象毛主席的批评与自
我批评。

这里面至少包含了两方面信息:
一方面从心里角度来说,人总有一种逆反心里,比如说我最近理了个
光头,如果有人说“你这头型不错,挺好看的”,首先我会很开心,即使
我知道我理光头其实真的不好看。

接着我会心情愉悦的谦虚一下“唉,就
是太瘦了,脑袋太小了,不好看”。

相反,如果有人说“唉,你其实不适
合理光头,很难看”,我可能会尝试着辩解,会说出理光头的各种牵强的
好处。

逆反心里是人的天性,当我们讨论问题时只顾一味的“攻击”别人时,对方就会“还击”,我们解决问题的目的就很难达到。

相反,如果我
们采取一些策略,先“自我批评”,那对方会感觉到不好意思,也许没等
你说完,对方也开始了“自我检讨”,哈哈,恭喜你,你的目的达到了,
你的问题解决了。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有时候,个人可能觉得这样
很没面子,不肯低头认输,而实际上如果采用“两败俱伤”的方法,你的
面子丢的会更大。

这往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涵养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另一方面,则是有利于自己对问题本身进行重新思考、重新认识,利
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考虑分析问题,非常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讲主观不讲客观,客观因素是人为难以控制的,是客观存在的、难以
改变的事实,所以即使谈的再多,也是无济于事。

“有”济于事的就是我
们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了。

客观已成事实,那么主观上我应如何去客服客观
因素所带来的困难?这才是我们应该讨论的。

在客观条件大家都非常清楚
的情况下,一味的阐述客观困难,只能带给我们“抱怨”、“消极”的心态,对解决问题有害无益。

我以前在一家公司做网管,有一次我们的服务
器被黑客攻击,当时我还正在操作服务器,不到5分钟时间,服务器黑屏,无法启动。

当时我的感觉只能用一个字形容“怕”。

因为是小公司,服务
器只有一台,集域控制器、web服务、数据库服务、文件服务于一身。


司没有硬件防火墙,没有软件防火墙,连杀软件还是事后我申请买的,服
务器的防护就是普通的、家庭级的防护。

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不能因
为这些而脱离干系,抱怨是没用的。

后来我静下心来理了一下思路,决定
重架服务器。

事发时是下午下班,所以没有对工作造成影响,这是我的有
利因素,那个晚上我没有回去,通宵加班,凭我的记忆,大约在凌晨3、
4点的时候把所有服务和数据都重新架了起来。

第二天公司上班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讲内因不讲外因,对于个体来讲我感觉这句话和前面有点类似,讲的也是从自我、从主观找原因,而不是一味的谈客观外在的困难。

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团队、一个部门来讲,我
另外,由于部门本位主义意识的存在,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即使是在了解了情况以后,也仍会发生相互推卸责任、相互推委的事情。

这种现象在我们公司并不少见。

所以,讲内因不讲外因,这句话,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学习。

实际上,站在公司的角度,“谁的错”,“谁来做”,“哪个部门的责任”这些其实都一样。

做为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我们的视角应该放的更宽一些,这样我们的沟通会更有效率,我们的工作会显的更有条有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