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新闻亮点 突出人大特色——以人大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新闻宣传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了解人大在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从而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要原则和基本要求,感悟制度优势、增强制度自信。本文以人大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结合人大新闻宣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把人大“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报道清楚进行探讨。
一、如何改变重程序性报道、轻实质性内容挖掘的倾向
人大制度和推动其运行的人大工作在讲求政治性、法律性的同时,更讲求程序性。程序性报道或报道讲究程序性,是人大新闻宣传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特点。
(一)重程序性报道、轻实质性内容挖掘导致新闻宣传公式化、概念化
从新闻理论的层面上讲,新闻可简单地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事件性新闻又可分为突发性新闻事件和可预知性新闻事件。其中,可预知性新闻事件是指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预先得知的,或是记者凭借新闻敏感可能预测的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有时它的发生时间和地点、有关人物、程序及重要内容等事先都已有安排。对此,作者若预先拿到相关材料就可以写新闻稿了,只需在事件发
生时依据实际情况,对预先写成的稿件进行核实、补充或者订正就行了。这样形成的新闻报道虽符合程序性,但若忽视了对实质性内容的发现和挖掘,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产生就不可避免。
人大召开的各种会议和开展的各种履职活动就属于可预知性新闻事件。所以,在许多人大新闻宣传中,简单地满足于程序性报道、轻深度和实质性内容挖掘的作品占了很大比例。这些作品,内容相似,表达手法如出一辙,只需换一个地名、人名就可一稿打天下。
以人大常委会会议报道为例,报道内容大多是“X 年X 月X 日,XX 人大常委会召开了X 次常委会会议,XX 主持了会议,XX 参加了会议,听取了XX 作的XX 报告,通过了XX 事项……”至于会议中各项议题形成的背景和过程、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审议中不同观点的交锋碰撞等实质性内容不得而知或知之甚少。再以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活动为例,报道内容大多是“X 年X 月X 日,XX 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组,针对XX法实施情况(XX方面工作)开展执法检查(视察调研)。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组实地察看了X 地,XX领导参加。针对XX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设1、2、3……”至于活动开展的深层次原因、发现的典型问
人大工作探讨
□张燕
——以人大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三)
挖掘新闻亮点突出人大特色
046
题、涌现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及执法检察(视察调研)过程中的生动细节和场景、活动参与者的体会和感受、社会反响和评价等能深化主题的内容一概被忽略。
这样的报道写起来“顺手”,只需拿到会议材料、活动安排、执法检查(视察调研)报告就可以完成,无需深入会场、实地进行采访;普通读者看得也“省心”,只知道人大又开了一次会、又搞了一次活动,至于具体做了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却不得而知。这样的报道因缺乏实质性内容,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十分严重,既缺乏力度和深度,也没有充分体现人大特色,达不到充分展示制度优势、增强制度自信的作用。
报道讲究程序,并不意味着只重程序,无视挖掘实质性内容,不追求新闻的深度和力度,只重一般的、枯燥的概念宣讲,轻对新闻可读性和可信性的打造。究其原因,还是作者缺乏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挖掘打造新闻的能力所致。
(二)挖掘和凸显隐藏于程序性工作中的新闻“亮点”
新闻的实质性内容、新闻的深度和力度是围绕新闻“亮点”组织、挖掘和延展的,新闻“亮点”就是有价值的新闻。对以可预知性新闻事件为主的人大新闻而言,既要讲究程序性,更要从程序性中跳出来,用发现和探寻的眼光,挖掘和凸显隐藏于程序性工作中的新闻“亮点”。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对重要条款可以单独表决。”广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对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草案表决稿第十九条规定进行单独表决,是全国首家贯彻落实决定要求的,属于新闻“亮点”。对此,第25届中国人大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消息《粤首次对法规草案重要条款单独表决》[1]的作者从常委会会议这一可预知性新闻事件中,发现并抓住了这个新闻“亮点”。为了使受众能从不同角度了解这个重大新闻的经过、背景和重大意义,作
者深入表决现场捕捉相关细节,走访立法部门、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等立法实践者和见证者,深入挖掘法规表决程序及背后隐含的意义。1000字的消息,内容翔实、解读到位,展现了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生动实践,使一个原本程序性的新闻走出了程序、有了深度和力度。
2008年12月18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关于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这是一项典型的程序性工作,也是典型的可预知性新闻事件。如果按照程序性报道的思路,完全可以处理成以下常见的文本模式:“2008年12月18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关于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北京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提出建议XX件、内容涉及XX方面。对此,各承办单位采取XX措施,已办理XX件、正在办理XX件……”但是,第十九届中国人大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消息《代表建议办理不再提满意率》的作者却为我们贡献了一个从程序性会议中发现新闻“亮点”并成就了独家新闻的经典案例。作者在翻阅了本次会议关于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时发现,长达38页的报告里始终没有出现常见的“代表满意率”字样。捕捉到这一变化后,作者觉察到其中蕴含的新闻价值,并及时进行采访,探寻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作者了解到,这一词汇的消失,是因为“满意率”的概念目前缺乏统一标准,与其拿含糊的“满意率”来说事,不如拿出具体实在的处理结果。为此,作者从提出变化、探究原因、举出实例,自然而然地延展到了它的结论——“其实这也是一种科学发展观的体现”。这篇报道最可贵之处在于通过发现和扎实的跟进,让一篇程序性报道以较强的力度,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化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大主题。
《人大研究》2020年第10期
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