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说史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说史 复习资料 大纲
简答1.经济学的世界性与国别性以及中国经济学的建构。
世界性与国别性:(1)经济学不仅具有“世界性”,而且具有“国别性”,体现了二者的统一。
(2)在人类社会一般经济规律的认识方面,经济学和自然科学一样是一门“世界性”的科学,许多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对为此做过贡献。
(3)然而,经济学研究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其国别性也就由此而生。
这个国别性是历史形成的,是国家这个政治形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经济及其他社会因素相互制约造成的特殊国情的集中体现。
任何国家,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必然使其经济发展具有许多特殊性,即国别性。
(4)当然,强调经济学的国别性,并不排斥他的世界性,相反,只有承认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才能对经济问题得出全面认识。
随着数理经济学的出现与发展,国别性特点有所减弱。
中国经济学的建构:(1)首先,因为经济学具有“世界性”,可以借鉴前人已经完备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可以使自身理论体系完善,符合经济学的一般分析框架。
(2)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国别性”,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经济学。
不能一味地照搬西方经济学,而是必须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以中国现实问题的解决为核心,综合西方演化经济学流派中有价值的、合理的成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予以创新。
中国经济学必须要掌握自己的话语权,更要体现中国利益。
2.古罗马时期的经济思想有怎样的特征?(1)是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反映了奴隶主的经济要求(2)反映了早期基督教的思想(3)重视农业,反映了农业中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社会生产关系(4)推崇劳动(5)轻视商业(6)没有重要的分析进步,也没有系统的理论框架,而是对生活中经济的朴素思辨,充满了经验性和朴素性,思想内容都来自于生活实践(7)罗马法制定了完备的关于经济关系的规则,是更为重要的经济重要性的学说,为后来经济学提供了发展的框架,产生了重要作用3.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有怎样的不同:(1)关于获取货币财富方式的差别:早期货币平衡/差额论:主张国家以法律、行政手段禁止货币金银出口,以及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鼓励使本国货币增加并贮藏国内,即调节货币的运动达到积累货币的目的晚期贸易平衡/差额论:主张国家允许货币输出国外,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之后通过出超和顺差把更多货币运回国内。
西方经济学说史
5、地域分工论:地域分工的思想早在古典经济学派出现之前即已产生,以后亚当·斯密(A.Smith)明确提出了“地域分工”学说,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是把开展国际贸易的理论根据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地域分工具有以下特性:①地区生产的产品不仅为了本地区消费,还必须通过交换和贸易才能最终实现消费;②一定的运输手段和商品贸易的存在是地域分工发展的前提;③地域分工得以实现的原动力在于经济效益;④地域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导致经济区的形成。
11、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
"经济人"意思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
经济人又称作“经济人假设”,即假定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有目标理性的,惟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最大化。
它大致包含四个要点:经济人概念来源于斯密;经济人是对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经济人的本性是利己的;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理性的。
12、比较优势论: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13、纯产品:纯产品是生产活动所生产的财富减去生产过程中所消费的财富之后的余额,它是一种生产剩余。
魁奈“纯产品”学说及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交换的等价性原则。
“纯产品”学说是魁奈理论体系和经济纲领的核心和基石。
他的其他重要经济原理,例如社会阶级结构、资本以及社会再生产和流通等理论,都是以“纯产品”学说为基础的。
经济学说史复习资料
经济学说史第一章古希腊的经济思想色诺芬的经济思想古希腊著名思想家,雅典贵族家庭著作《经济论》、《雅典的收入》论述雅典财政的问题1、《经济论》用苏格拉底和克里斯塔勒(柏拉图)对话阐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第一次使用了经济一词,经济由两个词根家庭和法律组成,即家庭管理,实际上就是对奴隶主庄园的管理。
2、财富思想:财富就是对其所有者有用的使用价值,体现了客观价值和主管价值的结合3、重农思想:重视农业,鄙视商业和手工业4、分公思想:从使用价值生产的角度强调了分工的必要性相关题目:1、简述色诺芬对社会分工的主要观点。
、色诺芬认为,每个人都不是全能的,因而必须实行社会分工。
分工是每个人只从事一种工作,使工作做得更好。
他还谈到分工和市场范围大小的关系,认为市场大小是社会分工的条件2、简述色诺芬的财富观点色诺芬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只有用货币交换到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才是真正得到了财富。
色诺芬已经认识到了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柏拉图的经济思想雅典贵族家庭,著作《理想国》1、财富思想:具有浓厚的伦理因素,财富分为三等:一、精神财富二、肉体财富三、一般的物质财富。
财富不是目的,而是手段2、分工思想:从国家组织原理的角度考察了社会分工的问题,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多方面的需求,但人生来却只有某种才能,因此一个人不能无求于他人而自足自立,而是必须互助,既然人们有多种需求,而又必须由其他人供给各种需求,于是各本其愿而形成团体,这些团体联合起来便形成国家。
柏拉图理想国的组织构造:三个阶层:最底层是自由民阶层,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等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构成,第二层是战士,专司保卫国家,第三层是哲学家,哲学家能洞察真理,具有美德,富于知识,专门治理国家亚里斯多德的经济思想马克思评价其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评价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著作《伦理学》1、价值思想物的两种用途:直接使用和交换。
西方经济学说史考察复习提纲
《西方经济学说史》复习提纲整理者:石方中一、填空题1、法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柯尔培尔。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完成时期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3、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完成时期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布阿吉尔贝尔、魁奈、西斯蒙第。
4、斯密的代表作有《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部.5、魁奈把法国社会成员分为三个阶级: 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6、斯密把英国社会成员分为三个阶级: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土地贵族阶级。
7、“看不见的手"是亚当·斯密对经济机制的形象比喻。
8、重农学派的一个特点是资产阶级实质和封建主义外观.9、《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斯密的代表作,阐明了财富的起源及其产生和增长的条件。
10、古希腊在经济学领域的三个代表人物分别是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1、魁奈把农业资本划分为:年预付和原预付。
12、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的两个级数是人口与生活资料。
13、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
14、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的阐述劳动价值论的古典经济学家是威廉·配第.15、斯密把资本概念普遍化并第一次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6、《理想国》的作者是古希腊学者柏拉图。
二、名词解释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是商业资产阶级与封建中央集权结成的联盟。
基本观点是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财富的来源是流通领域,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取财富的基本原则.2、自然秩序观: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思想是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下形成的他们提出了自然和社会应当建立在“自然秩序"这上,并把“自然秩序”和“人为秩序”相对立。
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秩序,这种秩序是合乎人类本性的,因而是自然的、合理的制度,而“人为秩序”则是违反自然的不合理的制度,即封建专制制度.3、古典政治经济学:又称“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经亚当·斯密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西方经济思想史复习资料
古罗马法学家的经济思想(简答)1、历史上第一次用法的形式确立私有财产权利。
2、提出了法人概念,法人可以是个人,个人可以通过契约方式自由处理自己的财产。
3、确立了法人团体的原则。
即使法人所有者不断变更,法人团体及财产可以保持不变,这一思想成为现代公司制度的起源。
4、认为主要是货币由国家法律创造的,货币的合理性并不是由于它的内在本质,而是由于国家的认可。
威廉·配第(选择、填空)1、配第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政治经济学方法问题的经济学家。
在方法论方面,其一接受培根和霍布斯的主张,采用归纳法和数学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第二是,试图将道德与科学分开,按照配第的看法,科学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处理道德问题,它不过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2、第一次有意识地将价值归结为劳动,为后来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其至理名言是““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3、论述了分工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并认识到分工程度与市场规模的依存关系问题。
4、第一次提出了级差地租的概念,分析了由于地理位置距离市场远近不同、土地肥沃程度而产生的级差地租,也分析了由于连续追加要素而引起的级差地租。
还提出土地价格预买一定年限的地租。
5、认识到了货币的三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认为第二种是最重要的,他否认货币作为绝对价值尺度的职能,坚持价值货币随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6、看到了货币数量和产出水平的关系,但没看到价格水平是货币数量论的核心。
理查德·坎蒂隆1、其理论体系认为经济行为受利己心支配。
坎蒂隆把经济设想为一个相互联系的市场的有机系统,而这种相互联系的市场是以实现某种均衡的方式运作的。
他相信,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制度会最好地运行。
在坎蒂隆的市场网络中,行为的动力是对自我利益的追求,调节资源使用的信号是相对价格,决策的基础是机会成本。
2、企业家的来去依赖于市场的兴衰;企业家活动的本质是冒险。
3、开创了货币理论的收入方法:把货币存量的变化与总支出、收入、就业和价格变化联系在一起进行因果链分析。
西方经济学说史讲义重点
西方经济学说史讲义重点西方经济学说史导言一、研究对象和任务1、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研究系统的经济思想,范围小于经济思想史(1从地域上,这里的经济学指流行于西欧、北美和直接受其影响的国家和地区;(2从时间上,主要指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来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3从内容上,主要指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的资产阶级经济学。
2、任务(1揭示资产阶级经济学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2研究和吸收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合理成分,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基本历史线索1、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同发展进程以及阶级矛盾的尖锐程度来划分(1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的重商主义阶段早期:约翰·海尔斯(英威廉·斯塔福德(英孟克列钦(法1621年提出“政治经济学”的概念晚期:托马斯·孟(英柯尔培尔(法(2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上半期,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发展和完成时期英国:威廉·配第(产生1662《赋税论》亚当·斯密(发展1776《国富论》1759《道德情操论》大卫·李嘉图(完成1817《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法国:布阿吉尔贝尔(产生以魁奈为首的重农学派(发展西斯蒙第(完成1819《政治经济学新原理》(319世纪上半期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产生、发展阶段第一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产生时期,特点:以“注释”和“通俗化”的方式对古典经济学进行隐蔽的修正。
19世纪20年代之前:将斯密理论庸俗化时期自称斯密信徒的萨伊和马尔萨斯。
19世纪30年代:将李嘉图理论庸俗化时期自称李嘉图忠实门徒的詹姆斯·穆勒和麦克库洛赫第二期:(19世纪30-70年代进一步庸俗化时期,即庸俗经济学取代古典经济学而占统治地位时期,抛弃了“注释”和“通俗化”方式,正式反对古典经济学。
西尼尔(英巴斯夏(法凯里(美李斯特和罗雪尔(德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第三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是资产阶级经济学随着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而更加庸俗化时期。
西方经济学说史
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1、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特点及6个推论基本观点是,只有能实现而且真正实现为货币的东西,才是财富,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财富。
重商主义思想的特点●国家先实行重商主义政策,然后才有经济学说(按雅克.阿达的说法,重商主义是一整套的实际做法而不是一个真正的理论);●经济现象分为经济和货殖,重商主义研究的恰恰是货殖;●与中世纪的经院学派和宗教神学不同,从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角度考察经济现象;6个推论(不仅是推论,有事实为证):第一,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主要对欧洲人而言;第二,与国外贸易才能增加货币量;第三,流通是利润源泉-由于交通和通讯落后,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地方差价很大。
即使扣除高昂运费,仍有巨大的利润空间。
比如,胡椒和香料等印度产品在罗马的售价比生产价格高百倍;第四,国内商品生产应该服从商品输出的需要;第五,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生活;第六,对外贸易差额必须是顺差。
2、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是,都把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都以一个国家拥有货币的多寡视为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都要用少买多卖即外贸顺差的方法增加货币.不同之处是如何实现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方法上有不同主张.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①以守财奴的眼光看待金银,强调“少买”来保证货币的流入大于支出,通过调节货币的运动来达到积累货币的目的,禁止本国货币和金银的输出,对出口进行严格的管制;②强调每一次贸易中都要做到金银的入超,以出口多于进口来获取较多的金银和外国货币达到增加国家的货币财富的目的;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基于资本家的眼光把货币看成资本①强调“多卖”,而不再单纯的赞成“少买”,只要保证最终结果是顺差就行;②在政策上反对金银输出的禁令,赞成通过适量的外国商品,并对其进行加工后再卖出来换取利润;③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实行各种保护主义措施,促进外贸平衡,保护本国工商业抵抗外国竞争;④不再把单纯的谈论财富,而是放在辨析以货币形式出现的、作为资本用的财富上;对策上不再放在对货币的管制,而是放在贸易的管理上;⑤提倡增加人口、限制人口外流和采取鼓励有熟练手艺技巧的外国工人移入。
西方经济学说史_材料
◆ 斯密从价值一词出发,最先明确地区分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并提出其概念。
他认为价值一词有二个不同的意义,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 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 价值。。 ◆ 斯密初步探讨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正确指出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
◆ 缺陷错误
1 斯密的分工理论较为重视分工对技术进步和发展生产的作用,而忽视 了分工所引起的社会关系的变革;
2 斯密把机器的发明仅仅归结为分工,在理论上具有历史局限性;
3 斯密混同了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忽视了分工的历史性和 社会性,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当作一般分工,忽视了它赖以形成的 条件;
不足之处:
1没有从商品的内在矛盾探求货币的起源,未能从价值形态的发展过程 来探寻货币产生的原因。
2认为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主要职能,把价值尺度看成是从流通手段中派 生的,是错误的,这表明他不了解货币的真正起源和本质。
(二)价值理论
◆ 斯密的价值理论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价值理论的最早的系统论述, 是其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其价值理论的任务是要解决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 其基本内容包括价值含义、价值尺度、价值构成和价值规律四个方面。
2 .价值尺度
◆ 斯密着重研究的是交换价值。
◆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什么决定? 斯密指出,①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并认为决定商品价值的是 一般社会劳动;②商品价值量是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③在一定程度 上区分了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认为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 这些为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4.亚当·斯密方法论的特点
◆ 在斯密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相互矛盾的概念和理论,在价值、 利润、地租和工资等分析上常出现双重的或多重的观点和论述, 被称为斯密理论的二重性。斯密理论的这种二重性是斯密著作中 反映出来的他的方法的二重性的结果。
西方经济学说史-全292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限选课)
《西方经济学说史》的参考教材
1.《西方经济学演义》 徐平华 江西人民出 版社
2.《中西经济思想纲要》 戴家龙 赵建 安 徽大学出版社
3.《经济思想的成长》 亨利•威廉•斯皮格尔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他拥护斯巴达的贵族政体,反对雅典的民主制。 公元前 388年创办“阿卡德米亚”哲学学园。 在此讲学,直到死去。
(2)柏拉图:《理想国》和《法律论》。 在《理想国》中,看到尖锐的社会矛盾正动摇着奴隶制度, 提出跟人类理性相一致的正义原则来组织一个消除贫富对 立的国家。 在《法律论》中,柏拉图主张平分土地,归属各居民户。
全书大体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论述与奴隶经济制度有关的问题,诸如 奴隶主的经济任务,财产的经营与管理,奴隶 的管理与训练,管家人的挑选和培养等;
另一部分涉及生产力问题,例如论述农业的重 要性、农业耕作技术问题。
色诺芬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只有农业发展,奴 隶制的经济才能发展。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 的职业。
西方经济学说史
绪论
1、内涵。 是一门具有一定理论性和历史性特点的经 济理论学科,研究经济思想和理论产生、 发展和变化的历史,从中了解一些概念与 范畴、理论与政策及其产生和运用的条件。 一般说来,划分经济学说流派的标准是: 理论观点上基本一致 分析方法上基本一致 政策主张上基本一致
2、本课程的基本目标
如果一个人专门作一种工作,他所生产出来的产 品必然较好和较多。所以,一国中应该有专门从 事各种行业的人。
他把分工看做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基础,而分 工又被视为是出于天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 种自然现象。
西方经济学说史重点整理
第二章重商主义1.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①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财富。
重商主义所看重的财富是货币,即金银。
因此他们认为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就是货币量,而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积累货币。
重商主义并不否认工农业产品和自然资源也是财富(自然财富),也不认为金银可以替代物质,但是他们并不认为国家的富裕程度取决于物质生产的发展。
只有能实现为货币的东西,才是财富。
②财富的直接源泉存在于商业之中,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唯一手段。
在一国范围内,除了开采重金属矿意外,生产的扩大,剩余产品的增加并不能带来货币即金银。
国民财富增长的唯一途径就是对外贸易,把本国的剩余产品卖给别国以获取货币,或者通过转口贸易赚取货币形态的利润。
因此,财富的直接源泉归结为流通领域。
③在工商业中,工业要为商业服务。
重商主义认为,工农业的发展产生的剩余产品,只有经过商业流通之后,才能实现为货币,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
因此在一国的发展中,工业是为商业服务的,为商业提供剩余产品来换取货币,增加一国财富。
④国家必须干预经济。
由于处在封建社会内部的商业资本的局限性和软弱性,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的重商主义,其理论主张都必须通过封建民族国家的政权制定和执行有关的政策和法令才得以实现。
重伤主义者都力主国家对经济的全满干预。
2.早期与晚期的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主张采用行政手段,严禁货币的外流。
在贸易中,要少买多卖,甚至不买。
此时货币被理解为宝藏,被称为“重金主义”“货币主义”“货币差额论”“货币平衡论”晚期的重商主义允许货币输出到国外,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但必须保证贸易的顺差。
主张发展能生产在国外按高价畅销的商品的工场手工业。
概括的说,就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来达到积累的目的。
称为贸易平衡论或贸易差额论。
此时货币被理解为可以使货币增值的资本。
被称为重工主义。
法国柯尔贝尔,英国托马斯孟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初创的代表人威廉配第4.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特点①十七世纪下半期,法国的首要经济问题是解决国民经济危机。
西方经济学说史
第一章经济学的史前时期第一节古希腊的经济思想——奴隶制社会一、色诺芬政治上拥护斯巴达的贵族寡头统治,反对雅典民主政治;经济上拥护自然经济,反对雅典发展商业和货币的经济方针。
代表作是《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
主要思想:①重视农业发展;②鄙视手工业;③认为商业的存在有必要;④商品价格的变动依存于供求关系的变动;⑤物品有使用和交换的价值;⑥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积累的手段;⑦从实用价值方面考虑了社会分工问题。
二、柏拉图提出要按人类理性一致的正义原则来组织一个能消除贫富对立和社会矛盾的所谓理想共和国的主张。
代表作是《理想国》和《法律论》。
主要思想:①拥护斯巴达贵族政体,反对雅典民主制;②认为专业化分工有必要,将社会分为两个阶层:统治着和被统治者;③认为商品交换中货币很有必要,但是反对货币商业价值和借贷价值。
三、亚里士多德著作是《政治论》和《伦理学》。
主要观点:①关于“货殖”问题的分析,认为物品有使用价值的交换价值,否定把货币作为增值的手段;②应用自然观念说明事物合理性与否;③揭示了不同商品之所以能按照一定比例交换是由于各种商品之间存在着等同性,正是货币使个汇总上篇成为相等并可能交换。
四、总结:古希腊思想家拥护自然经济,贬低商品经济,重视农业,轻视手工业,承认小商业的重要性,反对大商业和高利贷。
在分析货币时,对分工、交换、财富等曾出现一些有价值的火花。
第二节中世纪西欧的思想——封建制经院学派:经院学派的理论不是来自实际经验,而是来自信仰和权威的影响。
托马斯、阿奎那,代表作《神学大全》①关于财产所有权制度,竭力推崇私有制,反对公有制。
②关于价格问题,提出了公平价格的重要思想:公平价格就是与劳动耗费量相符的价格;不同等级出售同一商品可以有不同价格;公平价格取决于物品的效用;公平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③关于货币问题,认为货币符合交换双方共同利益,统治者有铸造货币和规定货币购买力的权利,也有保持货币内在价值的义务。
④否定商业利润和高利贷,但商业贸易和放债取息在有些情况下可被允许,对高利贷也开始采取妥协态度。
西方经济学说史重点
第一章重商主义1.定义:重商主义原指国家为获取货币财富而采取的政策。
2.时间:早期:晚期:3.基本思想:(1)财富就是货币(金银),货币就是财富。
(2)财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领域,即商业中。
(3)只有对外贸易才真正增加一国财富。
(4)在工商业中,工业要为商业服务。
(5)国家必须干预经济。
4.早、晚期重商主义的不同观点(1) 早期:主张每次的贸易都要少买多卖,甚至不买;国家用行政干预的办法积累货币,绝对禁止货币外流。
又称为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
(2)晚期:强调贸易总额的顺差,强调扶持手工业,多生产出口商品。
又称为重工主义、贸易差额论。
第二章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初创1.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 1623~1687)——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1)生平(2)著作(3)研究方法:(4)价值论: 《赋税论》(1662)“自然价格”(价值)与“政治价格”(市场价格);两种劳动;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
(5)分配论: 工资、地租2.布阿吉尔贝尔(Boisguillebert 1646~1714)——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1)生平、著作:《法国详情》(2)法国经济衰落的原因:把金银当成唯一财富。
(3)财富的源泉:农业、重农思想。
(4)增加财富的手段:遵循自然规律使社会生产各部门按一定的比例均衡发展—平衡增长论。
第三章重农学派1.代表人物:魁奈(Francois Quesnay 1694~1774)(法国)魁奈的去世和杜尔哥免职(1776)后,标志着这个学派的迅速崩溃。
2.纯产品(1)土地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是社会财富。
(2)只有农业是唯一的生产部门,既生产物质产品又在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中,表现为物质财富的量的增加。
(3)魁奈认为,工业不创造物质而只变更或组合已存在的物质财富的形态,商业也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而只变更其市场的时空,二者都是不生产的。
只有农业才创造出新的财富。
(4)“纯产品”是在农业中生产出来的产品,除了补偿种子以及劳动者和农业资本家的生活资料耗费之外的余额。
西方经济史复习资料
一、解释下列名词“古典革命”:随着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在英、法等国逐渐形成了一股反对重商主义的社会经济思潮,强调从生产领域来研究财富增长,主张自由放任,这就是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重大变革。
这次变革,西方人把它称为“古典革命”。
通过这场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即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其中包括英国的亚当•斯密和法国重农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建立者魁奈等人。
这些古典经济学家经过一个半世纪的研究,论证了价值论的基础,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利率革命”:16不仅在于利率的降低,古罗马法:罗马法的历史开始于东罗马帝国时期,于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切的联系。
在适用普通法系统的国家和地区,罗马法的影响比较小。
罗马法的起源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49年)。
在此之后,罗马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经过几个世纪,其形成了今天许多国家的法律的基石。
西欧封建庄园:中古西欧封建主剥削农奴的基本组织,在其他地区和国家,也曾在一定时期不同程度地存在过这种组织。
在西欧,封建化过程完成后,国王、教会和封建主的庄园分布各地。
他们大多先侵占公有地,后逐户蚕食,直到吞掉一个或几个农村公社,所以形成的庄园大小不等。
大庄园有一个或几个村庄,小的只有一个村庄的一部分。
庄园完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手工业尚未与农业分离。
农民生产是为满足自己家庭生活的需要和为封建主提供消费资料,不是为了交换。
封建主还有审判和惩罚农奴的权力。
农奴虽然受到沉重的剥削,但毕竟有自己的独立经济,比奴隶有更多的劳动兴趣,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12、13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大批兴起,商品货币关系渗入农村,农奴改纳货币地租并逐渐取得人身自由,领主自营地消失,庄园解体。
凯恩斯革命:l929—1933革命”:宏观经济学。
影响。
商业革命:命性变化—商业扩张、始形成,原始积累的过程,",以政治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命名。
西方经济学说史考试重点整理
1重农学派P28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哲学基础,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
代表人物是魁奈和杜尔阁2斯密教条“斯密教条”是经济学主要创立者——亚当·斯密的一种观点,即:无论是个别商品还是社会总产品,其价值都只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的的观点。
由于这一观点被后来的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奉为教条,所以马克思称它为“斯密教条”。
马克思指出它的主要问题之处在于把商品的全部价值(c+v+m)混同新创价值(v+m),丢掉了不变资本生产资料c。
(大家最好自己去查一下,对于这个理论网上是有点争议的)3萨伊定律P75萨伊定律,也称作萨伊市场定律或者总体生产过剩不可能定律,产生于十九世纪初。
这一定律归结为:供给可以创造自己的需求。
这一思想最早由哈其森提出,斯密也暗示过这种思想。
凯恩斯将其归结为萨伊定律:生产者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在市场上每一个生产者既是商品的买者,又是商品的卖者。
买卖是一致的,一种商品总是用另一种商品来购买,生产本身就为产品创造了需求。
(网络上维基百科:萨依定律主要说明: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
商品的生产数量完全由商品的供给所决定,透过物价指数高低的调整,商品的供给量最后必将等于商品的需求量。
)4边际效用学派P113边际效用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经济学各流派中影响最大的一个。
这个学派以欲望为出发点,以效用为中心,以边际分析、主观评价价值和其他经济现象。
边际效用学派是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学派的统称。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之一。
5帕累托最优状态P162书:帕累托“最优状态”概念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
指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别人境况变坏的状态。
西方经济学说史复习要点
09级《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题型及复习要点一、题型:单项选择题(40分)、判断题(10分)、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题(4个,20分)、论述题(在两题中任选1题,10分)二、名词解释的答题要求:1、基本概念(定义);2、简要内容陈述(代表人物);3、基本评价.三、简答题:答出基本内容的核心要点,不必详细解释,但内容要完整。
四、论述题:既要阐述其基本内容,又要略作评论分析。
答题一般不少于300字各章的复习要点:第三章重商主义1、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思想2、晚期重商主义在英国和法国的主要代表人物。
3、柯尔培尔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4、主要名词:重商主义货币平衡论、贸易平衡论第四章配第的经济学说1、威廉·配第的主要经济理论:包括方法论、价值论、分配论、货币论等。
第五章布阿吉尔贝尔与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布阿吉尔布尔与坎蒂隆2、重农学派的理论体系及其基本特征。
3、自然秩序学说及其在重农学派理论中的作用.4、魁奈《经济表》的主要理论贡献。
5、主要名词:重农学派、自然秩序、年预付、原预付、纯产品第六章斯密的经济学说1、为什么说斯密经济理论思想的核心是经济自由主义?2、斯密的价值学说的理论贡献及其庸俗观点。
3、主要名词:《国富论》、三大阶级与三种收入、“看不见的手"第七章李嘉图的经济学说1、李嘉图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贡献及其缺陷.2、李嘉图的分配论的主要观点,及他的工资与利润对立、利润与地租对立见解的重要意义。
3、主要名词:比较利益说第八章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1、西斯蒙第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
2、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论观点。
3、主要名词: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九章马尔萨斯和萨伊的经济学说1、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及其错误。
2、马尔萨斯价值论和危机论的基本观点。
3、萨伊有关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4、“萨伊定律”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5、主要名词:三分法、三位一体公式、萨伊定律第十章西尼尔、巴斯夏和穆勒1、西尼尔“忍欲说”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2、巴斯夏“经济和谐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3、约翰·穆勒关于商品的分类和各类商品的价值决定。
西方经济学说史(2章)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1、财富论 色诺芬认为,财富是指事物的所有者的一切有用 的东西,换言之,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色诺芬的财富观念也体现在他对货币的看法,他 认为即使卖掉对自己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得到货币, 如果不会使用货币,货币也不是这个人的财富。 色诺芬还将财富区分为精神的与经济的两类,但 排斥经济的财富,并认为贫富不是取决于财富的多寡, 而是取决于自己心里是否已感到满足 。 2、农业论 在色诺芬看来,在一切技艺中农业是最重要的。 他认为,“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因为农业 繁荣的时候,其他一切技艺也都兴旺。”色诺芬揭示 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物质的财富虽属第三等,但它不是违背人生的目 的而盲目的积累,而是伴随着明智而适当的使用,它 在人类生活上是必要而且合理的一个要素。因此,财 富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下等财富是为上等财富而存 在,德性不是来自财富,相反地,财产以及其他一切 财富却是来自德性。 所谓财富,如其所有者不是公正有德性的,即不 能称之为财富;如果所有者是鄙贱的,那么财富对他 们反而是最大的恶。因此,财富的价值依根所有者的 德性和是否能贤明的使用。 柏拉图从伦理的角度来衡量财富之价值,他肯定 对人有用的事物才是财富。物品是由使用者的性格或 知识而赋予以善恶的性质,所以人们的睿智能使一切 物质财富成为真正的价值。他把财物的有用性直接与 人们的消费生活需要结合起来,并推演出许多有助于 此需要的事物之有用性,肯定它们也构成财富。这是 最早的主观效用价值论的萌芽。
农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但除了农业之外,市场 上还需要有手工业者、商人和店员等。没有这些人, 农民和艺术家就不得不在市场上耗费大量时间,为自 己的产品寻找买者。 分工使每一个人都从事自己较为擅长的行业;互 助使人们结成团体形成国家。他认为,分工的原则应 当是适合人的禀赋,因此,人们不能互相交换职业和 地位,否则就违背了人的天性,造成社会的混乱。 2、国家起源与构成论 柏拉图认为,国家起源于个人不能自给以满足其欲 望,必须各以其所长从事交换,可谓国家的经济起源 说。柏拉图把国家的起源归结为人类经济生活的需要, 这就使经济分析成为他探索社会问题的起点。 柏拉图认为,由富人和穷人组成的国家不是一个 国家,而是富人的国家和穷人的国家两个国家,二者 放在一起,永无太平之日。
西方经济史复习资料
一、解释下列名词“古典革命”:随着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在英、法等国逐渐形成了一股反对重商主义的社会经济思潮;强调从生产领域来研究财富增长;主张自由放任;这就是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重大变革..这次变革;西方人把它称为“古典革命”..通过这场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即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其中包括英国的亚当斯密和法国重农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建立者魁奈等人..这些古典经济学家经过一个半世纪的研究;论证了资本主义财富增长的因素、条件和途径;以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机制和规律;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强调了工资和利润、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古典经济学是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和工业革命发展初期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它不仅为以后西方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概念;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由于古典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古典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就具有把经济制度的分析与既定制度下经济运行过程的分析结合起来的特征..“利率革命”:16世纪;西欧国家放宽了对借贷利率的限制;人们对借贷的看法发生了转折..结果;贷款供给的增大使竞争加剧;并最终导致利率的全面下调;这被称为“利率革命”..其意义不仅在于利率的降低;且建立了利率由资金供求关系来决定的机制;打破了封建的或行政的束缚;这成为近代金融制度建立的关键一步..古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在内..罗马法的历史开始于东罗马帝国时期;于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时期达到鼎盛.. 罗马法是现今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所谓的“民法”就起源于罗马法..在欧洲的大陆法系国家以及南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因为法国民法典而与罗马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适用普通法系统的国家和地区;罗马法的影响比较小.. 罗马法的起源是着名的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49年..在此之后;罗马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经过几个世纪;其形成了今天许多国家的法律的基石..西欧封建庄园:中古西欧封建主剥削农奴的基本组织;在其他地区和国家;也曾在一定时期不同程度地存在过这种组织..在西欧;封建化过程完成后;国王、教会和封建主的庄园分布各地..他们大多先侵占公有地;后逐户蚕食;直到吞掉一个或几个农村公社;所以形成的庄园大小不等..大庄园有一个或几个村庄;小的只有一个村庄的一部分..庄园完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手工业尚未与农业分离..农民生产是为满足自己家庭生活的需要和为封建主提供消费资料;不是为了交换..封建主还有审判和惩罚农奴的权力..农奴虽然受到沉重的剥削;但毕竟有自己的独立经济;比奴隶有更多的劳动兴趣;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12、13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大批兴起;商品货币关系渗入农村;农奴改纳货币地租并逐渐取得人身自由;领主自营地消失;庄园解体..凯恩斯革命:l929—1933年;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宣告了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的破产;于是西方经济学又发生了第三次重大变革;这就是“凯恩斯革命”: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迫切需要;创建以需求管理的政府干预为中心思想的收入分析宏观经济学..它对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商业革命:是地理大发现带来的世界经济史上最大的一次商业冲击;引起了16世纪欧洲商业的革命性变化—商业扩张、市场扩大、商品关系和商业组织的发展、重商主义思想的形成等新气象;使得欧洲经济面貌完全改观;因此经济史上被称为“商业革命”..它表现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文档同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世界有力地联结为一个整体..马尔萨斯陷阱:又称为"马尔萨斯灾难";以政治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命名..在工业革命之后;大约经过了100多年的时间;西方人口生产上的"两高一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就逐步被"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趋势所取代..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高死亡率的各种因素;是人口再生产与农业时代生存资料实现匹配的关键过程;马尔萨斯说战争、饥荒和瘟疫都是促使人口下降到与生存资料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道路;人口数量要在某种方式和程度上与农业发展成比例的观点是一个内含的逻辑..马尔萨斯提出两个级数的理论: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就被人称为"马尔萨斯陷阱"..殖民地经济:是宗主国将殖民地完全变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原料采集地、资本投入的场所和廉价劳动力获取的来源;使其永远处于不平等的国际交换、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好剥削性国际金融体系的边缘和受支配的地位;从而使其经济完全按照宗主国的需求和意愿发展..殖民地经济的典型是印度..在东方国家中最早遭到西方侵略同时也是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国家是印度..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国际分工是在现代大机器生产条件下产生的;是一个历史范畴..国际分工必然会引起国际贸易;并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同时;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又促进了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对国际分工会有影响;因为自然条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但是这种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只是提供了进行国际分工的可能性;并不等于一定会产生国际分工..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之后却发生了国际分工;而且这种国际分工会在短期内发生重大变化.. 英国工业革命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19世纪70年代以前是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时期..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国际分工进入扩大和加深时期..在近代国际分工中;主要是垂直分工..城市病:城市病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它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也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病”..所谓“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表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使人地矛盾更尖锐..“城市病”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将会加剧城市负担、制约城市化发展以及引发市民身心疾病等..特别是城市的出行时间较长;因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城市会损失大量的财富;无形中浪费了能源和资源;不利于”城市的畅通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也称为城市病..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问题形成的原因很复杂;首先是经济原因..二.简要回答下列各题加入欧元区的标准有哪些1、通货膨胀率:会员国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前一年通货膨胀率最低三个会员国平均值的 1.5个百分点..2、利率:会员国的利率不得超过前一年通货膨胀率最低三个会员国利率的 2%..3、赤字:预算赤字不超过会员国 GDP 的 3%..4、公债:国家的公共债务不得超过国家 GDP..5、货币稳定:国家货币至少二年期间必须维持在欧洲汇率机制 ERM 的范围内浮动才被接受..6、只要能改善以上条件;也可加入欧元区..何谓“牙买加体系”该体系有何特点于1972年7月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具体研究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委员会于 1974的6月提出一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纲要”;对黄金、汇率、储备资产、国际收支调节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为以后的货币改革奠定了基础..直至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讨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经过激烈的争论;签定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一协定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崩溃..牙买加体系的特点表现为:A.是黄金非货币化;美元成为非制度化的主要本位货币;B.是全球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汇率调节更多地依赖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汇率安排多样化;C.是大国之间缺乏制度化的货币合作;实际上是一种国际放任自由制度..总之;牙买加体系是既无本位货币、又无适度增长约束、也无国际收支协调机制的体系;故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在19世纪世界市场形成之前;世界贸易有哪些主要的区域性贸易圈1、地中海贸易圈在古代世界真正称得上是“国际贸易”的;应该是地中海国家之间的贸易;由于环地中海的国家较多;这样参与贸易的国家就多;才能称为国际贸易..当航海技术有了一定发展时;地中海就把沿岸的国家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环地中海贸易圈..地中海贸易圈包括整个地中海和黑海地区..在前古典文明时期;米诺斯人、腓尼基人、迦太基人和希腊人是活跃在地中海沿岸的主要商人群体;控制着地中海的贸易..地中海贸易圈是世界古代文明史上最为活跃的贸易圈..地中海贸易圈连接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几个文明——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爱琴海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并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商业民族——米诺斯人、腓尼基人、希腊人、迦太基人..地中海贸易圈大大促进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由于地中海沿岸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都比较高;各个地区的商贸交往极其频繁;因此地中海贸易圈的贸易量在古代极其巨大..到了罗马时代;罗马人经过三次布匿战争和三次马其顿战争;取得地中海控制权;到了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更是把地中海变成了自己的内湖;建立了一个环地中海的贸易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关税极低;商业不受海盗和国界的阻碍;并且有一个精心设计的道路网和许多受保护的港口;因而贸易获得空前发展..这时的地中海贸易圈成为了一个罗马帝国的国内贸易圈..到了中世纪;地中海在世界贸易中仍占据重要地位;拉丁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奥斯曼人都曾参与过地中海贸易霸权的争夺..不过在地中海贸易中真正称雄的还要数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在中世纪后期;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牢牢地掌控着地中海贸易圈;直到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2、东亚贸易圈又可以称为西太平洋贸易圈;是古代世界的另一个贸易圈;它始终是以中国为中心..这个贸易圈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南洋地区和印度支那地区..西太平洋贸易圈的贸易量比起地中海贸易圈来说要逊色得多;但是在人类历史上却起到了地中海贸易圈无法起到的作用..地中海贸易圈在罗马帝国崩溃以后;基本形成了南岸与北岸的对峙局面;最终形成了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文明隔地中海对峙的局面;即使再大的贸易量也不能减少这种对峙..而西太平洋贸易圈则含有很大一部分朝贡贸易..在西太平洋地区;中国是文明和实力的核心;贸易都是围绕中国展开的..中国通过与周边国家的商业贸易和朝贡贸易;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同时促进了东亚各国的友好交流;最终为东亚朝贡体系和汉字文化圈东亚文化圈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西太平洋贸易圈在秦汉以后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与东南亚、朝鲜和日本的贸易逐渐兴盛起来;并在唐宋元时期达到了鼎盛..这种繁荣情况到明朝初年的郑和下西洋达到了最后一个高峰..从此以后;明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及倭寇对东亚沿海的侵略;东亚贸易圈逐渐衰落..3、波罗的海和北海贸易圈波罗的海和北海贸易圈也就是北欧贸易圈;是中世纪才开始形成的..从9世纪的维京人诺曼人南下开始;波罗的海和北海贸易圈才逐渐形成..而波罗的海和北海贸易圈的繁荣是汉萨联盟时期..汉萨联盟是14至17世纪期间北欧诸城市国家结成的商业、政治联盟组织;以北德意志诸城市国家为主;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互相协调和保护各加盟城市国家的贸易利益和从事贸易的各加盟国的公民;并且共同对付联盟以外的“商敌”..加盟城市最多达到160个..1367年成立以吕贝克城为首的领导机构;有汉堡、科隆、不莱梅等大城市的富商、贵族参加..拥有武装和金库..1370年战胜丹麦;订立斯特拉尔松德条约..同盟垄断波罗的海地区贸易;并在西起伦敦;东至诺夫哥罗德的沿海地区建立商站;实力雄厚..15世纪转衰;1669年解体..近代重商主义的共同思想内容有哪些重商主义认为;一个国家的财富由其拥有的贵金属代表;拥有的贵金属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富有..通常将重商主义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重金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重工主义 ..主要手段:1由政府来控制贵金属的使用;个人不得从事贵金属的出口;对走私贵金属的处以重至死刑的惩处 2将对外贸易经营权控制在少数企业手中 3对出口产品实行补贴;对消费品进口采取高关税或配额..近代被殖民主义奴役地区的经济类型有哪些1、殖民地经济是宗主国将殖民地完全变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原料采集地、资本投入的场所和廉价劳动力获取的来源;使其永远处于不平等的国际交换、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好剥削性国际金融体系的边缘和受支配的地位;从而使其经济完全按照宗主国的需求和意愿发展..殖民地经济的典型是印度..在东方国家中最早遭到西方侵略同时也是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国家是印度..2、半殖民地经济半殖民地形式上保持独立;但受殖民国家控制;半殖民地由于主权的部分丧失;门户洞开;无法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也逐渐的成为殖民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以及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这以中国的情况最为典型..3、移民型殖民地经济以欧洲移民为主建立的殖民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为主;开始便输入了母国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西欧本土经济的延伸..它们在宗主国的保护和扶持下;迅速走向独立的民族经济..4、依附型拉美型殖民地经济19世纪初拉美革命今带来政治的独立;而不是社会革命;继续以单一种植和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外贸形式;被纳入以欧洲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陷入到英法等工业化国家的掌控之下..欧美国家通过财政贷款、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方式将拉美地区变为其原料产地..古希腊城邦农业的特点有哪些1、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是城邦经济的基础..2、市场农业:葡萄、橄榄等园艺业发达;其制成品出口..3、谷物不能自足而需进口..4、因自然条件而出现生产区域分工..西欧行会自治管理的内容有哪些1、规定产品原料的质量和数量..2、规定每个作坊的人数和工作时间的长短..3、规定生产工具、技术设备和生产程序等传统的工作方法..4、规定产成品的数量和质量..近代农业革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农业体制的变革..12—13世纪农奴制瓦解..独立革命后;16—18世纪;许多土地私有化;大地产分别租给农民耕种..2、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16世纪下半叶—18世纪上半期;围海造田;地区的专业化生产;新轮种制;休耕地种植过冬的饲料作物;这些使荷兰农业生产力成为当时最为发达的国家..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1、重商主义阶段:15—17世纪商业资本占统治地位;商业垄断资本在封建王权的支持下对国内外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原始国家干预..重商主义学说2、自由竞争阶段:17世纪中叶—19世纪末各生产部门的企业很多;任何企业都不能控制生产和价格;也不能控制政府;企业自由的竞争..政府基本上不对国民经济进行干预;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3、垄断和国家垄断阶段现代市场经济阶段竞争、垄断、危机、经济周期、滞胀、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等特征..国家干预学说、新经济自由主义学说19世纪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步骤有哪些英国是19世纪最早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19世纪上半叶工业资产阶级的不断壮大;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斗争的焦点集中在谷物法上;反对谷物法;实现自由贸易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土地贵族;争取更大权利的重要任务..1、19世纪上半叶20年代—60年代;陆续废除了大多数进出口贸易的关税;取消了不准进口丝制品的禁令;只保留了白兰地、葡萄酒、烟草、咖啡、茶叶、胡椒等少数进口品的关税2、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3、1851年废除了代表重商主义的航海条例..4、19世纪50年代—60年代与欧陆国家签订互降关税的贸易条约..5、强迫亚洲、非洲等国家降低关税..三、论述题试分析近代英、美、法、德等西方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规律..先在轻工业部门实现工业化.农民失地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劳动力.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打开海外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工、商、金资本结合成各种垄断组织.经济实行自由主义;经济危机频发.1.英国英国是世界上较早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国家;它最初是由原始积累向轻工业化过渡;再实现重工业化的..最初英国通过海上劫掠、开辟殖民地等方式;促进了本国资本的积累;为轻工业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通过原先积累的金银、海外原料及殖民劳动力;迅速转化为工业革命后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又继续促进了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的开展;17--18世纪;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攫取了世界霸权..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英国国内对资本和商品市场的严重依赖;阻碍了其技术革新;英国重工业化基本上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有基础上开展的;一直到二战结束前;发展较缓慢..2.法国法国在大革命之后也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受先代重商主义的影响;法国在效仿英国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中;不仅发展轻工业;还大量投放外债;通过赚取债务差额来为本国工业化提供资本;同时受国内封建势力与国外敌对武装的破坏;法国资本主义一直未能独立发展;资本投放于工业技术更新中的比例较小..这些都造成法国资本主义工业的滞缓..直到二战结束;英法都受到战争破坏而使工业长期服务于军事;造成了工业结构的不合理;阻碍了工业的长足发展..总之;法国的工业化具有起步晚、发展缓慢、国际地位不断下降的特点..3.美国美国相比前两国;不仅拥有安定的政治环境和丰富的天然资源;还在最初的百年发展中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和技术人才;在开发这片新大陆的过程中;轻重工业的发展结构相对较好;虽然在一战之前美国已基本实现经济全球第一的目标;但真正攫取世界经济霸权则是在一战后;直至二战结束;美国的霸主势力..充分反映它在工业上的雄厚实力..4、德国德国在19世纪30年代出现工业革命的迹象..当时主要的工业部门有麻纺织业、毛纺织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其中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最引人注目;关税同盟建立以后;德意志各邦致力于修筑铁路;这都为工业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世纪50—70年代;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的高潮: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增长;纺织、采煤、冶金等行业发展速度快于英法;煤铁产量、铁路长度、蒸汽动力的使用超过法国..到60年代末..普鲁士等先进邦国;以基本完成产业革命..20世纪初德国基本完成工业化;其特点表现为1起步晚、跳跃式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契机;大力发展的电力、光学、化学等新兴产业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试分析近代俄国工业化的特点..1、政府和外国资本在俄国工业革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原因是在俄国工业革命之前;没有出现企业家阶层..农奴制改革后;资产阶级由富农、发哦买主、工场主、土地投机家和农村高利贷者迅速组成;但他们很少成为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同时;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比较晚;技术落后;经济力量薄弱;不仅不能在世界市场上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竞争;反而成了他们占有市场的对象..而且俄国是个专制主义国家;一直具有干预经济的传统;国有经济向来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政府对产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就显得非常有力..在俄国产业革命中;外国资本家也起了重要作用;外国的股份资本补充了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不足;外国先进技术使俄国技术落后的状况得以改观;外国企业家和技术人员带来了先进的机制和管理手段;这些都大大推动了俄国产业革命的进程;但同时也造成了俄国工业对外国资本与技术的依赖..2、俄国工业革命自始至终受到农奴残余势力的影响..1产业革命初期的投资者和企业家;有相当一部分呢人本身就是大封建领主;其资金来源基本上来自封建剥削;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赎金..这就决定了俄国产业革命的封建色彩..2在某些部门;尤其是农奴制时候比较发达的冶铁、制呢等部门中;长期存在工役制..3在1905年一起;俄国农村一直保留着村社和连环包制度..工场的雇佣工人很大一部分在农村保有份地;农民不能完全自由的寻找有利的雇主;而雇主却非常方便寻找最廉价的工人3、外国资本和国内控股公司;使得俄国的工业化迅速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表现出生产的高度集中..19世纪90年代;生产集中的程度更趋提高;甚至超过欧美其他国家..。
西方经济学说史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说史复习资料一、简述1、重商主义学说的基本观点及推论:基本观点:只有能实现而且真正实现为货币的东西才是财富,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财富。
六个推论:第一,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第二,与国外贸易才能增加货币量;第三,流通是利润源泉;第四,国内商品生产应该服从商品输出的需要;第五,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生活;第六,对外贸易差额必须是顺差。
2、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区别及共同点:区别:(1)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至16世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利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或者重金主义。
(2)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7世纪上半期,基于资本家的眼光把货币看成资本。
强调多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货币。
晚期重商主义在政策上反对金银输出的限令,为保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采取保护关税等保护主义措施,以保护本国工业抵抗外国竞争。
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力图控制或调节商品的运动并发展工场手工业,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或者重工主义。
(3)在如何实现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方法上有不同主张。
(4)变化:从限制贸易转变为促进贸易,从单纯出口到奖励进口,以国内工业支持对外贸易。
(5)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差别反应了商业资本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
重商主义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与确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共同点: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财富,获得财富的主要形式主要是对外贸易,为了保证在对外贸易中的出超,要求政府干预经济生活。
3、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威廉最早提出劳动价值论,区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第一,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的决定:自然价格就是商品的价值,由劳动创造,政治价格是商品的市场价格。
这里他混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第二,劳动生产率、分工和价值量的关系。
在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背景下,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从而对降低商品价值的影响;第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对商品价值量的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说史复习资料简述1、重商主义学说的基本观点及推论:基本观点:只有能实现而且真正实现为货币的东西才是财富,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财富。
六个推论:第一,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第二,与国外贸易才能增加货币量;第三,流通是利润源泉;第四,国内商品生产应该服从商品输出的需要;第五,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生活;第六,对外贸易差额必须是顺差。
2、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区别及共同点:区别:三1三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至16世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夕卜,利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C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或者重金主义。
三2三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7世纪上半期,基于资本家的眼光把货币看成资本。
强调多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货币。
晚期重商主义在政策上反对金银输出的限令,为保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采取保护关税等保护主义措施,以保护本国工业抵抗外国竞争。
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力图控制或调节商品的运动并发展工场手工业,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或者重工主义。
三3三在如何实现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方法上有不同主张。
三4三变化:从限制贸易转变为促进贸易,从单纯出口到奖励进口,以国内工业支持对外贸易。
三5三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差别反应了商业资本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
重商主义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与确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共同点: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财富,获得财富的主要形式主要是对外贸易,为了保证在对外贸易中的出超,要求政府干预经济生活。
3、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威廉最早提出劳动价值论,区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第一,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的决定:自然价格就是商品的价值,由劳动创造,政治价格是商品的市场价格。
这里他混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第二,劳动生产率、分工和价值量的关系。
在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背景下,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从而对降低商品价值的影响;第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对商品价值量的确定。
4、威廉■配第的工资理论(“生存工资”学说):第一,工资的自然基础是维持工人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二,工人所得到的只是一部分劳动时间生产的成果一一对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深刻理解;第三,工资取决于必要生活资料,该生活资料的数量取决于“自然地丰度和气候”。
5、威廉■配第的地租理论(即剩余价值理论):第一,产品价值扣除工资和生产资料价值,余下部分是地租一一剩余价值;第二,提出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第三,把工资和剩余价值对立起来;第四,最早提出级差地租和论证其形式。
6、布阿吉尔培尔的价值论:寻找市场价格背后“真正”价格或者“公平”价值一一由社会总劳动量依照自由竞争原则按比例正确分配到社会各特殊产业部门的“必要劳动量”决定。
他认为社会上的劳动应当依据正确的比例分配于各生产部门,使社会生产和需求保持平衡。
7、魁奈的“纯产品”学说及矛盾:纯产品学说(表现为实物形态的超过生产费用的余额),是魁奈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
生产部门区分于二:第一,财富的扩大,指农业;第二,财富的相加,主要指工业。
由于自然力作用,农业中生产的产品,包含了超过生产费用的余额,非农业不会创造这个余额,称纯产品。
“纯产品”学说实际上是他们的剩余价值学说。
此概念的三个矛盾:第一,并非只有农业才有自然参加生产过程;第二,纯产品同交换等价性学说的矛盾;第三,纯产品的价值不能理解为自然形态。
纯产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只有大规模租地农业经济中才有,小农经济则无(因为是自给自足的),把剩余价值的源泉完全定格在生产领域,比配弟有所前进。
魁奈的社会阶级结构学说]在纯产品”学说的基础上,把社会划分为三个阶级: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不生产阶级;可取的是,从他不完全正确的剩余价值学说出发根据提供和占有纯产品”或不生产来划分不可取的是,没有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出发划分。
&魁奈的资本学说:三三三只有农业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唯一部门,投入农业的资本才是真正的资本,工业资本是不生产的;三三三对农业资本的深入研究:年垫支(即每年都要支付的投资)和原垫支(即开办时或其后几年才支付一次的基本投资);三三三实际上是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流通资本不能作此划分。
把资本理解为用于生产的物质资料,在当时有进步意义,因为它把资本和生产联系起来了但是观点本事是片面的,因为生产资本的形态只是资本在运动中的一种形态而不是其唯一形 ^态。
9、对《经济表》的评价:是既有天才的创见,用几大线条,表明简单再生产是怎样通过流通进行分配的。
具体如下:第一,选中商品资本循环为基础;第二,正确指出社会资本在生产和流通的关系,货币仅仅作为社会资本流通的手段;第三,揭示了再生产过程中,社会各阶级收入的起源,等等;第四,把生产劳动的两个主要部门,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流通,视为再生产过程的要素。
其错误:第一,片面吧农业视为唯一生产部门;第二,生产划分为两大部门,但它们内部既生产生产资料,又生产消费资料,这种划分,不能说明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如何补偿,在价值上如何交换;第三,自身逻辑上的矛盾,比如农业中有原垫支,工业中就没有原垫支即固定资产。
10、亚当■斯密的思想之分工由交换倾向引起:第一,交换由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决定。
但是要告诉对方,与我交换,你可以得到好处(涉及人和动物的区别——动物是单方面的,涉及给对方足够的信息);第二,交换倾向必然引起分工;第三,分工程度的高低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市场是交换的场所,交换对分工的反作用)11、亚当■斯密两种自相矛盾的价值理论:1•在价值决定问题上,最先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使用价值的决定是个人问题,价值决定是社会冋题);2•商品交换价值的衡量尺度是劳动(不管什么商品的价值决定,那时还不存在自然资源的稀缺问题)一一科学贡献;3.两种自相矛盾的价值理论:第一,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一一比配第有进步;第二,商品价值是由这个商品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一一商品价值由耗费劳动决定的观点, 只适用于资本积累以前初期的野蛮社会,即简单商品生产的情况一一是剩余物的交换,而不是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而分工确立后的资本积累时期,每个人所需要的东西,大部分要通过交换来满足馆够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当然是指活劳动量,这里他混淆了劳动和劳动力的差别,认为活劳动是由工资购买的);第三,从第二点引申,价值由工资、利润和地租三者共同决定一一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出卖商品所换回的劳动量,除了支付工人工资,还包含利润与地租,甚至由生产费用决定。
12、斯密教条(斯密的主要缺陷):1、斯密的主要缺陷:认为商品价值只有V+M构成,排除了不变资本C。
把年产品价值C+V+M 和年价值产品V+M混为一谈。
他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马克思称之为斯密教条”2、错误:没有生产资料,就给社会再生产分析带来困难,虽然利用总收入和纯收入概念,把C从后门塞进,但逻辑上不对;没有把社会产品分为个人消费与生产消费两大类。
斯密教条”的错误从根本上说在于丢掉了社会总产品或总价值中的生产资料(或不变资本)部分,因而混淆了年产品价值和年价值产品,混淆了社会总产值与国民收入,混淆了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也混淆了资本与收入。
这不仅堵塞了正确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道路,而且对后来的经济学产生了消极影响。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主题及两个基本要素和研究方法 |主题:是研究国民财富怎样增长的问题基本要素:“自爱”和“利他”研究方法:突出特点是二元论。
一方面使用内在分析方法,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联系,即资本主义制度的生理学;另一方面又使用外在分析方法,把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外部表现的东西,加以描写、分类、叙述并归入简单概括的逻辑体系中。
两种方法安然并存,相互交错,自相矛盾。
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1、合理的观点是:工资是劳动者创造的劳动收入;不合理的观点是:工资是劳动的自然价格或价值,即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2、自然价格实际指劳动力的价值,即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需的费用;3、最低工资具体化为维持本人生活费用的2倍,而且工资是劳资双方争议的结果;4、提出自由人的劳动比奴隶劳动便宜的观点,因为竞争和谈判,自由人往往供大于求;5、把工资变动与国民财富和资本是否增加联系起来,赞扬高工资;6、对各种劳动者工资差别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业当斯密的利润理论|1、利润是资产阶级的收入;2、两个相互矛盾的利润理论:一是认为利润是劳动生产出来的价值的一部分-指剩余价值,但混淆了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区别,也没有研究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过程;二是认为利润是生产费用的一部分,有时把利润视为资本家的风险报酬;3、考察了利润率变动的规律。
利润与劳动工资的增减都取决于社会财富的增减,但变动方向相反;4、研究利润时,也分析了利息。
亚当斯密的地租理论|第一,地租是生产物或其价值的一部分-对的;第二,地租是商品价值的源泉-错的;第三,地租是因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代价-对的;第四,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错的。
亚当斯密的资本理论|从提供利润或收入的方式上把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大类。
这类分法没有与剩余价值挂钩,但从斯密的使命上看,也无可厚非;斯密教条:斯密为说明社会再生产而引出教条错误,认为商品价值只有V+M构成,排除了不变资本C。
把年产品价值C+V+M和年价值产品V+M混为一谈。
约翰穆勒的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各种因素和评价 |1、有利的自然条件2、较大的劳动干劲和生产积极性3、较高的技能和知识4、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和相互信任感5、社会为其成员提供的保护,人的安全感评论。
既有自然优势又有制度优势,既有主观努力又有社会环境,值得研究。
比斯密有所发展杰文斯的苦乐情感变化规律]①随着享乐持续时间延长享乐量会递减;②现在预期的感情之强度,必定是未来的实际感情及间隔时间的某种函数,它必随实现时刻的临近而增加;③未来事物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对未来任何事物所带来的感情量要打一定的折扣。
杰文斯的等边际效用规则]如果X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的比率大于其他商品边际效用与价格的比率,那么理性的消费者将会购买更多的X商品和更少的其他商品。
随着X商品增多,其边际效用不断递减,而其他商品由于被消费了更少的单位导致其边际效用不断上升,最终边际效用与各自商品价格的比率相等,消费者总效用达到最大化。
14、李嘉图的“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原理”:1交换价值的两个源泉:稀缺性和劳动量;2、稀缺性的物品在市场交换中的比重很小,而绝大部分商品价值由生产他们所消耗的劳动量决定(稀缺性的物品今天是越来越多,因此,价值单纯有劳动时间决定的原理需要发展);3、批评斯密商品价值由购买劳动和收入决定的观点,但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看成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