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及鉴别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脑梗死:
诊断
本病的诊断要点为:①中老年患者;多有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病史;②发病前可有TIA;③安静休息时发病较多,常在睡醒后出现病症;④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病症并持续24小时以上,病症可在数小时或数日逐渐加重;⑤多数患者意识清楚,但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明显;⑥头颅CT早期正常,24~48消失后出现低密度灶。
鉴别诊断
1. 脑出血发病更急,数分钟或数小时出现神经系统局灶定位病症和体征,常有头痛、呕吐等颅压增高病症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血压增高明显。
但大面积脑梗死和脑出血,轻型脑出血与一般脑血栓形成病症相似。
可行头颅CT以鉴别。
2. 脑栓塞起病急骤,数秒钟或数分钟病症到达顶峰,常有心脏病史,特别是心房纤颤、细菌性心膜炎、心肌梗死或其他栓子来源时应考虑脑栓塞。
3. 颅占位某些硬膜下血肿、颅肿瘤、脑脓肿等发病也较快,出现偏瘫等病症及体征,需与本病鉴别。
可行头颅CT或MRI鉴别。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
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和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患者,无局灶性神经缺损体征,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应高度疑心本病,结合CT证实脑池与蛛网膜下腔有高密度征象可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如果CT检查未发现异常或没有条件进展CT检查时,可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腰穿CSF呈均匀一致血性、压力增高等特点作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
鉴别诊断
1、脑出血深昏迷时与SAH不易鉴别,脑出血多于高血压,伴有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病症和体征。
原发性脑室出血与重症SAH临床难以鉴别,小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等因无明显肢体瘫痪易于SAH混淆,仔细的神经功能检查、头颅CT和DSA检查可资鉴别。
2、颅感染各种类型的脑膜炎如结核性、真菌性、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等,虽有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但常先有发热,发病不如SAH急骤,CSF形状提示感染而非出血,头CT无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等特点可以鉴别。
3、瘤卒中或颅转移瘤约1.5%脑肿瘤可发生瘤卒中,形成瘤或瘤旁血肿合并SAH,癌瘤颅转移、脑膜癌病或S白血病有时可谓血性CSF,但根据详细的病史、CSF检出瘤/癌细胞及头部CT可以鉴别。
4、其他有些老年人SAH起病以精神病症为主,起病较缓慢,头痛、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不明显,或表现意识障碍和脑实质损害病症较重,容易漏诊或误诊,应注意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并行头颅CT 或CSF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痴呆
首先应注意与抑郁症、老年期发生的中毒性、反响性精神病等导致的假性痴呆相鉴别。
还要与谵妄状态区别;其次,尽可能查找痴呆的原因。
四、化膜炎弄醒脑脑膜炎
诊断依据
根据急性起病的发热、头痛、呕吐,查体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明显升高,即应考虑本病。
确诊须有病原学证据,包括脑脊液细菌涂片检出病原菌、血细菌培养阳性等。
1) 常规实验室检查
a)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
贫血常见于流感杆菌脑膜炎。
b) 血培养:早期、未用抗生素治疗者可得阳性结果。
能帮助确定病原菌。
c) 咽拭子培养:别离出致病菌有参考价值。
d) 瘀点涂片:流脑患儿皮肤瘀点涂片查见细菌阳性率可达50%以
上。
2) 脑脊液检查:
a) 常规:可见典型化脓性改变。
脑脊液外观混浊或稀米汤样,压力增高。
镜检白细胞甚多,可达数亿/L。
b) 生化:糖定量不但可协助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还能反映治疗效果。
蛋白定性试验多为强阳性,定量每在1g/L以上。
c) 细菌学检查:将脑脊液离心沉淀,作涂片染色,常能查见病原菌,可作为早期选用抗生素治疗的依据。
d) 免疫学检查:
i. 对流免疫电泳〔coumter-immunoec trophoresis,CIE):此法系以抗体〔特定的抗血清〕检测脑脊液中的抗原〔如可溶性荚膜多糖。
特异性高,常用作流脑快速诊断,也用以检查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等,阳性率可达70%~80%。
ii. 对脑膜炎双球菌与流感杆菌检测结果与用CIE方法所测结果相似。
但对肺炎链球菌敏感性较差。
此法较CIE敏感,但有假阳性可能。
iii. 用荧光素标记抗体,再参加待检抗原〔如脑脊液、血液标本〕,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抗原抗体反响。
此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可快速作出诊断,但需一定设备。
iv.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 鲎蛛溶解物试验:〔1〕正常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量很低,IgM 缺乏。
化脑患儿IgM明显增高,如大于30mg/L,根本可排除病毒感染。
〔2〕正常脑脊液LDH平均值:新生儿53.1IU;乳儿32.6IU;幼
儿29.2IU;学龄28.8IU。
LDH同功酶正常值;新生儿LDH127%,LDH235%,LDH334%,LDH243%,LDH51%。
出生1个月后,LDH137%,LDH232%,LDH328%,LDH42%,LDH51%。
化脑病儿LDH值明显升高,同功酶中LDH4及LDH5明显上升。
3)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有限。
局部患者表现为增强后脑膜和脑皮层增强信号,但无增强表现亦不能排除诊断。
影像学检查的真正意义在于了解脑膜炎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脓肿、脑梗死、脑积水。
硬膜下积脓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等。
五、结核性脑膜炎:
鉴别诊断
1) 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通常低于1000×10∧6/ L,糖及氯化物一般正常或稍低,细菌涂片或细菌培养结果阴性。
2) 结核性脑膜炎通常亚急性起病,脑神经损害常见,脑脊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往往不如化脓性脑膜炎明显,病原学检查有助于进一步鉴别。
3) 隐球菌性脑膜炎通常隐匿起病,病程迁延,脑神经尤其是视神经受累常见,脑脊液白细胞通常低于5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墨汁染色可见新型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可检测出隐球菌抗原。
六、结核性脑膜炎
鉴别诊断
1)隐球菌性脑膜炎: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与TBM病程和CSF 改变相似,TBM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时不易与隐球菌性脑膜炎鉴别,应尽量寻找结核菌和新型隐球菌感染的实验室证据。
2)化脓性脑膜炎:重症TBM临床表现与化脓性脑膜炎相似,CSF 细胞数>1000×10∧6/L和分类中性粒细胞占优势时更难以鉴别,必要时可双向治疗。
3)病毒性脑膜炎:轻型或早期TBM脑脊液改变和病毒性脑膜炎相似,可同时抗结核与抗病毒治疗,边观察、边寻找诊断证据。
病毒感染通常有自限性,4周左右明显好转或痊愈,而TBM病程迁延,不能短期治愈。
4)结节病性脑膜炎:结节病是累及多脏器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肺和淋巴结多见,常累及脑膜及周围神经,尸检发现脑膜受累占100%,但临床仅64%的患者有脑膜受累病症及体征。
颅压正常或增高,70%的患者CSF细胞数增多,蛋白增高〔达20g/l〕,糖降低〔0.8-2.2mmol/l〕。
5)脑膜癌病:脑膜癌病系有身体其他脏器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脑膜所致,通过全面检查可发现颅外的癌性病灶。
极少数患者合并脑结核瘤,表现连续数周或数月逐渐加重的头痛,伴有痫性发作及急性局灶性脑损伤,增强CT显示大脑半球等部位的单发病灶,CSF检查通常多为正常。
七、癫痫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蛛网膜下腔出血:青壮年多见,病因多为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液病。
临床表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
头颅CT 表现通常无块状高密度影。
脑血管造影可见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
2、脑膜炎:头颅CT表现为脑底池与脑沟、裂消失。
临床病症先有发热等炎症表现,再有脑膜刺激等病症。
3、颅肿瘤:因颅占位性病变而引起的神经、精神病症,可表现为发作性意识丧失、头昏、头痛、偏瘫、失语等表现,该患者已在我科诊断为“脑囊虫病〞。
头颅CT未见占位病灶。
4、癔症:是一种非癫痫性的发作性疾病是由心里障碍而非脑电紊乱引起的脑部功能障碍,一般头颅CT及MRI无异常。
八、短暂性脑缺发作
九、病毒性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