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专题(最全内部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实验探究》练习题
一、实验探究题
1.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实验小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A装置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二氧化锰
起作用,反应完全后,可以将难溶于水的二氧化锰用的方法从剩余物中分离出来。
(3)A装置中利用排水法开始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
若实验室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选择 (填“B”或“C”)装置,原因是。
(4)下列制取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
...是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 实验前先检查气密性,再加入药品
B.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倒放在桌面上
C. 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应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D.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再倒扣在水槽中
2.用如下左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氨水。
(1)实验现象是。
(2)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一种主要性质是。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探究水的组成,如上右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与A试管相连的是电源
的极(填“正”或“负”)。
检验B试管中所得气体的方法是。
(2)要想知道清潠河中的水是否为硬水,可使用检测;生活中经常使
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代号)。
A.分子的大小B.分子种类C.分子间隔
4.在天平两端放等质量的锥形瓶(瓶口用单孔塞和导管接起来,气球中有等质量的碳酸钠),如图所示。
左盘锥形瓶中盛有M克水,右盘锥形瓶中盛有M克稀盐酸,天平平衡。
(1)实验开始时,将气球中的碳酸钠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天平的指针。
(忽略浮力,填“偏左”“偏右”或“不偏”)。
(2)待上述实验的反应完成后,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天平指针发生偏转的原因是什么?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结合下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
(1)实验一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
(2)用实验二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则实验数据比理论数据;(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实验三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并振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实验中观察到小气球鼓起来
B.滴入烧瓶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该实验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烧瓶内只发生化合反应:
6.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若需制取一瓶氧气做蜡烛燃烧并探究燃烧产物的实验,收集装置最好选择(填字母)。
(3)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收集完毕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________(选填字母)
A. 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B. 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 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4)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固体原料是(填名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用G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应将B装置的导管和G装置的 (选填“a”或“b”)管口相连接,G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不易溶于水的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
你认为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7.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实验装置。
(1)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装置B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_(填字母)。
将制得的氧气通入装置G中,发现只有白磷燃烧,对比通氧气前后白磷与红磷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娆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8.CO在工业上常用于冶炼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将CO2转化为CO并还原CuO,设计了以下实验:
步骤Ⅰ:制备并收集CO2。
取一只试管,将制成糊状的CuO用毛笔刷在试管内壁,在试管底部加入少量炭粉,再用该试管收集CO2,实验装置如下图。
步骤Ⅱ:用CO还原CuO。
将步骤Ⅰ收集满CO2的试管套上气球,按下图组装。
实验过程中用酒精灯先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装置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收集干燥、纯净的CO2,步骤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是,收集CO2时,若导管不伸入试管底部,会导致。
(2)步骤Ⅱ中加热炭粉时,炭粉与CO2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再加热氧化铜时,1 min左右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紫红色,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挤压气球使气体进入试管,取下气球,立即在试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其目的是。
9.下图是小梅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1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
(2)指出图中的一处不正确操作。
(3)配制时应选择 mL(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5)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其它操作正确,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2%(填>或<或=)。
10.蚊子、蚂蚁等叮咬人体后,会向人体注射蚁酸,使皮肤红肿、瘙痒。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兴趣,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①甲酸的俗名叫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式为HCOOH。
在隔绝空气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水和一种气体氧化物。
②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或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或铁)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Ⅰ、小组先自制了一种紫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现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紫薯汁(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Ⅱ、进行实验。
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薯汁,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3)将镁条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填化学式)。
(4)(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生成的气体氧化物。
(推断与猜想)根据蚁酸中的化学式,小组同学对气体氧化物提出两种猜想:猜想一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猜想二该气体是。
(5)(进行实验)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①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一(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②装置B的作用是。
③实验时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装置D中的现象是,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猜想二成立的结论。
(6)(拓展延伸)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
下列物质中,你肯定不会选择的物质是______。
A. 牙膏
B. 食醋
C. 肥皂水
D. 烧碱
11.2021 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填字母,下同)。
②保护水资源是全人类的责任,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B.大量开采利用地下水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D.农业浇灌改漫灌为喷灌、滴灌
(2)化学兴趣小组收集了一瓶浑浊的河水,模拟自来水厂进行水的净化实验,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1 的名称是。
②操作2 主要是除去液体乙中的色素和异味,所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
③取少量净化水于试管中,,若出现较多浮渣,则为硬水。
(3)用如下左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
①b 管是与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相连。
步骤现象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1783 年,拉瓦锡利用如上右图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①水通过灼热的铁管时发生汽化,水蒸气与灼热的铁反应,生成了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和“可燃空气”,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②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目的是除去。
③若该实验中生成的黑色固体质量为a,“可燃空气”的质量为b,“可燃空气”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c,则a、b、c 三者应满足的关系是。
12. (1)三星堆考古再次成为考古界的热点。
此次考古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象牙等文物。
青铜是铜、锡、铅组成的合金。
青铜器中的铜在氯离子等作用下,生成活性很强的氯化亚铜(CuCl)。
氯化亚铜易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碱式氯化铜(化学式为Cu2(OH)3Cl),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去除文物表面的Cl-是保护青铜器文物的重要手段。
(2)同学们发现生活中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也会锈蚀,生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
为探究生活中某铜样品的锈蚀程度(即该铜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并回收铜。
查阅资料:①
②
实验设计:取铜样品(假设除铜和铜绿外,不含其它物质),设计甲、乙两方案。
方案甲:
操作Ⅰ、Ⅱ、Ⅲ的名称是,该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3)若溶液B为浅绿色,任写一个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溶液C中的金属离子________。
(填离子符号)
(5)步骤Ⅰ中铜绿受热分解生成黑色固体A、CO2和H2O,还发生另一个化合反应也生成黑色固体A,黑色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6)步骤Ⅱ所得铜中往往含有少量的Cu2O。
检验铜中含有Cu2O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填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7)数据处理:
①根据方案甲中数据可知,铜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小数点保留到0.1%)。
②利用方案乙还原16.0g黑色固体A,得到Cu和Cu2O的混合物共a g。
则a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a<14.4g。
反思评价:
(8)方案乙的主要缺点为________(任写一条)。
答案
一、实验探究题
1. (1)分液漏斗;集气瓶
(2);催化;过滤
(3)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C;氧气密度大于空气
(4)B
2. (1)滴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变红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 (1);负;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2)肥皂水;煮沸(或加热煮沸);C
4. (1)左盘瓶内没有明显变化,右盘瓶内产生大量气泡,气球胀大;不偏
(2)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使天平指针向左偏转
5. (1)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2)偏小
(3)B,C
6.(1)长颈漏斗
(2);D或G
(3)B,C
(4)大理石或石灰石;;b;
(5)C
7.(1)B;2H2O22H2O+O2↑
(2)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3)F→E;与氧气接触,并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8.(1)D;C;B;;收集的CO2不纯
(2)化合;
(3)让CO转化为CO2,避免污染空气
9. (1)玻璃棒
(2)图②中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颠倒
(3)100
(4)(4)(2)(1)(5)(3)
(5)>
10. (1)能
(2)红
(3)H2
(4)一氧化碳CO
(5)不成立;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B,D
11.(1)B;CD
(2)过滤;A;加入肥皂水,振荡
(3)负极;打开活塞,将燃着的木条伸到 b 管尖嘴口,并罩上洁净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
b 管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2H2+O22H2O
(4)氢元素;水蒸气; a + b = c
12.(1)4CuCl+O2+4H2O=2HCl+2 Cu2(OH)3Cl
(2)过滤;引流
(3)或
(4)Fe2+方案乙:
(5)CuO
(6)实验步骤: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实验现象: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7)53.6%;12.8g
(8)一氧化碳有毒不安全(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