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艺考面试笔试技巧及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导高考面试技巧
1,人要干净精神,相由心生。
2,要尊敬考试老师,但是也别太把他们当回事情,大家都是人,倒退20年他们也是瓜娃子。
所以不用紧张。
3,面试的时候有很多即兴的考题,比如编故事啊,说广告创意啊,这个除了要考你的急智之外,还要看你平时的积累。
还有一点时间,多看点经典的广告创意,出人意料的故事,比如现在的微小说啊,有创意的短篇小说,经典小说推荐莫泊桑的。
4,多把老师的话题带到自己有优势的方面,建议不要被老师的问题拖着鼻子走,你可以引导式地把他们的兴趣引到你拿手的方面,比如:我对···很感兴趣。
我曾经编过···剧,当时我的设计是····。
5,切记高傲,但是老师都喜欢有性格的学生,不用太圆滑,主要是才气。
一个过来人给的意见,希望能给你帮助。
广播电视编导高考面试技巧?影视编导类面试技巧?主要是要自然大方。
如果是几个人一起面试,老师提问要积极举手回答。
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相信我,老师绝对比你见识广!
主要是要自然大方。
如果是几个人一起面试,老师提问要积极举手回答。
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相信我,老师绝对比你见识广!要诚恳地说“对不起,老师,我不知道”。
只要大方自信,就可以过的~
调试心理是个非编导专业问题,但我认为解决专业面试心理适应问题需要三个方面:
1、你首先要对面试环节的考试内容了解透彻(网络信息足以解决,不需要花钱买粘贴复制来的印刷品)
2、要清楚专业考官的面试各环节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面试中的回答问题绝不是“你问我答”的简单游戏,这里指的是正规专业院校的招生。
3、专业应试的“外围能力”训练----适应力、观察力、判断力等等
这个问题要慎重,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为了专业把文化课耽误了。
像我很多认识的,就有很多最近为文化分很紧张,甚至一些以前成绩还可以的现在都担心了。
有些还在考虑当初是为什么要去学这个,自己本来直接考高考都可以考比现在的学校更好的。
你不要被我吓到了哟,如果你真的要学的话,注意一点就是我是说。
另外,你还应该学点才艺,可以表演就可以了,倒不是要要求专业,现在大多数学校都会要求,当然你也可以不学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这样可能就比学了少很多机会。
还有,家庭条件要有,学校一般都会有要求。
上学校不管是培训学校还是大学和考试都是比
较花钱的。
据我所知学编导没有什么严格的要求,甚至可以说没有要求。
也不是很难,如果不是考最顶尖的学校,只是考一个一般的大学的话。
就业我就不知道了。
不过,编导一般出来都是‘文学学士’可以当教师,进电台……还是有很多的路的。
考的东西不是很多。
毕竟是入门,不会考很难的。
竞争的话,像今年学这个的人,就比去年学的人多很多,但是,我觉得还是会一年比一年人多的。
学主持的话,就会有一些要求了。
因为会上镜嘛!对身高,不同的学校有一些不同,一般来说,要上160,长相之类也是有要求的,要思维,反映,普通话就不用说了。
主持应该是属于播音里头的吧,那么它就不如编导的范围了,但是要相信,传媒这一块还是都有联系的,几个系都是有些相连的。
主持的难度大于编导,一般来说。
编导考试分类
分为面试和笔试,面试多为才艺展示,考官提问,自我介绍。
笔试写影评,编写故事。
播音我不是很清楚,不过,差不了很多。
像我认识的学的编导的他们就有编导,播音,导演,戏文,表演都考的。
也都考得可以,有些考几科过几科。
都是相连的。
编导专业考试考核哪些内容?
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笔试一般包括影片分析、命题故事,面试一般自我介绍和话题评述。
考试内容基本包含4个方面:
1、视听语言:电影电视的画面、声音、剪辑基础知识
2、影片分析:包括文章的切入角度、写作思路和结构布局,影评写作水平。
3、编讲故事:编写适合用电影手段表现的故事。
4、话题评述:考察学生的分析话题、提炼观点、组织语言和流畅表达能力
其实艺考的面试主要是看看你学生是否有灵气,是否有潜力,是不是一个可塑之才,直白的说,就是老师是否愿意你让当他的学生,是不是符合这个学校的风格~
所以,面试的问题是很广泛的。
有的时候还往往涉及到你的一些个人情感经历,学习经历,但是老师绝对不是为了窥探你的隐私,只是了解你这个人,了解你对艺术的感受力。
可能会问到一些文学常识,文艺常识,或者会问你最喜欢的书,最喜欢的电影,为什么喜欢。
一定不要撒谎,一定要说实话,答喜欢的书或喜欢的电影一定要是自己看过且有所思考的。
还有可能进行的是才艺展示。
面试不用太紧张。
但是也还是需要好好准备,复习一下文学,文艺常识,罗列一下自己看过的,真正有所感悟的书和电影。
客观的评价一下自己。
《编导面试技巧自我介绍要在30秒内抓住评委的》
1、要大方沉稳自信;
2、身体语言不要夸张,注意和考官的眼神交流;
3、突出自己的优点,但要谦虚。
4、自我介绍别太花哨,简单些,但是简单不是简略!切忌太花哨!
一、立意:自我介绍,就是要对过简短的语句表达,让别人牢牢的记住你,就是要写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介绍一定要特点鲜明,语言简洁,让考官耳目一新,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称呼:这是同考官打的第一个招呼,要简洁,准确。
表达称呼时要面对考官,目光直视,真诚、大方的表达。
三、两大要素:一要介绍自己的姓名,二要介绍自己来自何方。
四、关联语句。
关联语句,指的是你所写的自我介绍一定要涉及你与要考专业的关系,主要是表达你对这门专业的热爱,热爱程度不要表达的过火,要写出新、奇、特的感觉是最好不过了。
五、结尾。
结尾一般要表达对此次考试的愿望,比如:愿通过此次考试实现我的人生梦想等等…
六、表达。
一个是语言表达,指的是要清晰、流畅、重点突出,切记不要过快,不要过慢。
七、文风。
要文思缜密,层次清晰,条理清楚,用词得当,不过份修饰。
八、忌。
忌扬扬洒洒,主题不明等。
忌方言土语,忌书面语过多。
九、长度。
大约120到200字即可。
1分半钟以内。
十、Asdfghjkl;
编导/播音面试问题汇总
1、你所在城市有哪些知名的旅游景点?
2、作为编导或导演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3、介绍一下你所在高中学校的情况?
4、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你认为你的发展潜力如何?
5、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什么?
6、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7、你家长是从事什么行业的?
8、知识等于智慧吗?
9、你如何理解“代沟”?
10、谈谈你对高三生活的感受?
11、你如何看“酒香不怕巷子深”?
12、你如何看“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13、你如何看“说长论短”?
14、你如何看“美与丑”?
15、WTO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6、航天精神给我们的启示。
17、你如何看待中学生的审美观?
18、谈中庸之道。
19、谈奥运明星的广告效应。
20、谈一谈你的父亲和母亲。
21、你理想是什么?
22、谈谈你的成长之路。
23、你最喜欢的一部电影/电视/小说,简单分析
24、谈谈你对中学的素质教育的看法。
25、你是追星族吗?如何看待青少年崇拜的现象?
26、你理想中的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子?
27、爱一行干一行,干一行爱一行,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28、你文化课分数是多少?
29、给你灰色和红色,你能构思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30、雷锋精神是否过时?
31、网络传播和传统的大众传播的区别。
32、你如何看待中学生早恋现象?
33、你觉得高中语文教材还有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4、你觉得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35、你最喜欢的一档文艺娱乐类电视栏目是什么?为什么?
36、如何看待艺术创作中的“俗”与“雅”?
37、怎么理解艺术创作中的“真实”?
38、说一则最近发生的时事新闻。
39、你认为愚公应该移山还是搬家?为什么?
40、戏曲表演的四种基本功夫?
41、电影被称为世界第几大艺术?
42、奥运会会徽的颜色?
43、五岳的名称?
44、中国六大古都?
45、如何认识克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46、什么叫赋比兴,举例说明。
《木兰辞》“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爷娘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47、人大体可分为孙悟空型、猪八戒型、沙僧型和唐僧型,你做为管理人员更愿意提拔那种类型的人?
48、新中国成立后历届总理是谁?
49、一个人从2层楼上跳下来和从20层楼上跳下来有什么区别?
50、请列举你最喜爱的三位欧洲古典文学作家和他们各自的代表作。
51、“三个代表”有什么样的内容?
52、向考官卖手机。
53、如何评价民族英雄?如何评价影片《英雄》的主题思想?
54、给你蓝色和红色,你能构思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55、命题编讲故事:一张假人民币、彩票、一枚铜币、堵车、尴尬、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钥匙、邂逅、永恒的微笑、久违的掌声、把腰挺直了、高尚的欺骗、年少时的足迹、心灵缺口、本来可以、母爱昼夜无眠、双喜临门、明星来了、过招、中奖、一件难过的事、竞选班长。
56、假如给你现在拥有一百万你会怎么花?
57、如何认识胡戈现象?
58、假如你是一个司机,在一个大风雪的晚上开车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在等车,一个是快要病死的老太太,一个是曾救过你命的医生,一个是你梦寐以求的情人,你会载那一个?说明理由。
59、东方和西方的“画圣”分别是谁?
60、如何认识易中天现象?
61、针对中学生策划一档电视栏目。
62、说说你对蒙太奇的理解?并举例子。
63、你觉得电脑特技会代替真人表演吗?
64、“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词描述出来。
65、三吏三别?
66、描述一下你的高三班主任。
67、什么路不通车?什么贼不偷东西?
68、说说一年当中主要的传统节日?并谈谈对保护节日的看法。
67、你有自己的博客吗?如何看待博客的发展?
68、说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福娃是哪几个?并简单描述一下她们的性格。
69、你认为如何才能算作是一次成功的奥运会?你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期待是什么?
70、如何认识音像制品盗版现象?
71、电影之父?音乐之父
72、如何看待从飞的奉献精神?
73、历史可不可以戏说?为什么?
74、三大艺术电影节以及它们的最高奖项是什么?
75、说一说中国电影、电视界的主要奖项及它们的特点。
76、说一说你对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的认识。
77、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
78、四大名著及其作者?
79、为什么说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你更喜欢谁?背诵一首代表作。
80、说说你对曹操的认识、评价。
81、你如何与你的恋人分手?
82、Asdfghjkl;
2009年湖北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试的技巧
考官常问哪些问题,这是很难回答的。
因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考官、不同考生,会有不同问题,而且都带有即兴式、随意式的特点,可以说是海阔天空,无所不包。
如果抱着应试的目的,打算采用“题海战术”,是根本行不通的。
但是你如果相信自己是一个有准备的人,这个问题又不难回答。
因为面试中的“问题”,大多只能称之为“话题”,就是考官与你聊天,一般人都能回答。
当然,为使表现更精彩,了解一下常规套路也是必须的。
下面谈谈话题的基本类型。
从自我介绍引出的话题
考生作完自我介绍后,考官通常从中抽出一点,引出一个话题,以便对你作进一步了解。
你谈到自己的家乡,他可能问你家乡出过什么名人;你谈到父亲是教师,他可能问你父亲教什么课;你说自己得过比赛大奖,他可能要你作详细介绍。
这些都是平常人际间的交流,并
不是“偏题”、“怪题”,不是刁难你。
而所谓“答案”,都是你知道而考官并不知道的,并不存在“对不对”的问题,只要如实回答,实话实说就行了。
当然,这也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考生准备“自我介绍”时,必须对每一句话负责,对每个信息点都有回答的准备。
有人的自我介绍是请人代写的,他只是照背,别人稍一追问就露馅。
如一位湖南湘阴的考生,说他家乡出过左宗棠等名人,但细一问,他却说左宗棠是大作家。
又如某考生说他在全国比赛中多次获奖,一问才知只是在某次“××杯比赛”中得过一次奖,而并非“多次”。
这就给人以夸大其辞、言过其实之感。
类似情况如果再次出现,考官甚至会怀疑你的诚信。
考官抽出的话题,通常是他比较感兴趣的一点。
所以各人的自我介绍要有些“卖点”,能吸引考官。
而考官最不感兴趣,甚至引起反感的,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参赛宣言”,是人人都可以照搬的“决心书”,所以要极力避免。
你最喜欢的“六个一”
考官常问的另一类“问题”,是“你最喜欢哪一本书?”或是“你最喜欢哪一首歌”(哪部电影、哪部电视剧、哪个电视栏目、哪位节目主持人)等等。
我们套用“五个一工程”的提法,把它戏称为“你最喜欢的‘六个一”。
当然不局限于“六个”,还可以是一本杂志、一位歌手、一个节目等,但绝不会“六个一”都问到。
这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你喜欢什么就答什么,并不难。
但常见到卡壳的现象。
一种是考生从没认真看过一部作品,尤其是没认真看过一本书,平常看电视也是遥控器在手,这个频道换到那个频道。
还有人解释道:“进高中以来,从没看过一部电影。
”或是“功课忙,家长不许我看电视”。
这当然不会令考官满意。
另一种情况,是考生看得很多,喜欢的也不少,但选择“最喜欢的一部”时,却又拿不定主意,舍不得割爱。
所以在复习时,最好梳理一下,准备一下。
如果觉得不理想,还可以抽时间再认真看一遍,这比平常无意识看的效果会好得多。
当然,切忌看大部头小说和电视连续剧,因为没时间。
确定篇目后,下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你具体讲喜欢它的理由,这才是关键。
当然,各人的理由是不相同的,绝不会强求你照搬某一模式。
这里没有对错之分,但确有好坏之别。
建议考生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条理一点。
要尽量把理由梳成几条,两三条即可,还可以强调“第一”、“第二”、“第三”,或是“首先”、“其次”、“此外”,而不要东拉西扯。
这个条理化的功夫,在于平常的思维和说话训练。
第二,要具体一点。
要尽量举具体例子。
如“你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有人说是最喜欢中央台4套的《国宝档案》。
接下来还应该宏观介绍这个栏目,再举例说明它,如其中的一期《清东陵慈禧墓》。
这就有面有点,既有整体印象,又有具体而典型的材料,不是泛泛而谈。
第三,要实在一点。
理由不一定很大,也不要像笔试那样展开,但希望真实、贴切、令人信服。
一位桂林考生说他最喜欢的节目主持人是文清,因为与她同为桂林老乡。
一位长沙考生说他最喜欢的电视剧是《雍正王朝》,因为它是长沙电视台的作品,他有亲友参与拍摄。
第四,要有品位一点。
有同学说他喜欢的电视栏目是《艺术人生》,因为平常只看到明星台前的风光,而《艺术人生》却主要关注明星的幕后;并且不是明星的绯闻轶事,而是他们成长中的艰辛,创作时的付出。
这种看法显然深刻许多。
又如某同学最喜欢的主持人是李咏,一开口就语出惊人,说:“首先是因为他长得丑。
并不是我不喜欢帅哥,而是他的才学气质使我忽略了他的长相。
他不是偶像派,而是实力派;他不靠脸蛋吃饭,而靠风度取胜。
”这里来了个“逆向思维”,从对方的缺点讲起,确实不同凡响。
有人担心,我喜欢的这部作品考官没看过,或是与考官的口味相反,怎么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考官不止一个。
再者,这类题目都是开放型的,并没有强求你的口味跟考官一致。
何况从你的言谈之中,总可以看出你的综合素质来,与考官看没看过没有直接关系,这点判断经验他们是绰绰有余的。
当然,就考生而言,你选的作品尽量要选大家都熟知的,不要选罕僻的。
如电视,最好是中央台的,至少是省级上星节目。
你对所报专业的认识
考官常问的另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要报这个专业?你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常听到这种回答:“我也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反正爸爸要我报的,说是这一行将来好就业……又有人说,搞电视很神气,令人羡慕,可以跑遍全国,可以接触大腕明星。
还有人说自己文化成绩不好,只好报艺术类,以便降分录取。
这些回答诚然是“实话实说”,但肯定不会给考官留下好印象,因为这都不是干事业的,而只是混饭吃。
另一方面,考官也不喜欢泛泛而谈的空洞抒情。
如“我的未来不是梦”,“给我一个支点,我将举起地球”,“我要张开理想的翅膀,向着明天翱翔!”这些“豪言壮语,,类似“参赛宣言”,装腔作势,令人恶心,但许多中学生却喜欢来这一套。
我们主张,既不要搞实用主义,又不要表演作秀;既要有一定的思想境界,又不能讲假话。
归根到底,这不是答题技巧问题,而是思想认识问题。
只有对事业很热爱、对专业较熟悉的人,讲起来才是真切自然、发自肺腑的,才是分寸得当、打动人心的。
这里的关键,在于事业心。
我们毫不怀疑大家对电视事业的热爱,但细究之下,发现不少人是冲台前的“明星”去的;至于幕后专业,有些人是把它当“退路”的,这就谈不上是热爱了。
只有真正热爱幕后专业,才能甘当无名英雄。
许多人都知道这句时髦的话:“因为热爱,所以选择。
”这当然是对的,不过希望更真切一点,具体一点。
有人讲他参加过某次电视节目的录制,在现场看到拍摄的经过,萌发了当电视人的愿望。
有人讲他听过著名导演谢飞的报告,了解到拍片中的酸甜苦辣,下决心将来当导演。
还有人特别讲了“风光”背后的艰辛、付出,讲了自己的精神准备。
这些当然全面深刻一些,也更打动考官一些。
既然要报一个专业,就应该多一点了解它、熟悉它、热爱它。
除了认真学习招生简章和专业介绍的文章以外,最好能与业内人士谈一谈,以增强感性和理性认识。
再者是要注意它与相近、相关专业的区别和联系,不要搞混了。
比如导演专业,它与编导、与文艺编导、与制片人有什么区别,等等。
在此基础上,考官会接着问:“你觉得自己具备哪些报考这个专业的条件?”实际是对你作进一步的考查,这正是“自我介绍”的延伸。
你可以对自己作一个恰当的评估,以阐述自己的专业优势。
你可以介绍周围环境的影响。
有人说他父母(或亲友)是搞电视的,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小喜欢电视。
有人说他住在文化宫附近,各种文艺培训很多,受耳濡目染的熏陶,很有文艺细胞。
有人说他的语文老师当过记者,经常举采访的例子,使他对记者工作心驰神往,等等。
你也可以介绍自己的特长爱好。
如有人说自己能歌善舞,节目多次上电视。
有人说自己酷爱文学,报上发表过“豆腐块”。
有人说自己动手能力强,最爱摆弄电器,VCD、数码相机都是无师自通。
有人说自己脑瓜子灵,反应快,每次玩“脑筋急转弯”总是获胜。
这些就具体多了。
你还可以介绍自己受过的锻炼。
有人说他十岁就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自理能力强,不是娇小姐。
有人说他从小就当“娃娃头”,后来一直担任班长,很有组织能力。
有人说他在校广播站、校电视台干过,有一些采编经验。
还有一位说自己一直担任生活委员,善于理财,有经济头脑,当制片人挺合适,等等。
总之,以上几类题目都不是平常考试中遇到的“填空题”或“简答题”,不存在对不对的区别,只有好不好的不同。
它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只要据实回答就可以了。
它其实是对
你的目测,想具体了解一下笔试中难以发现的东西,而这些只有当面交谈才能发现的东西,对艺术类专业特别重要
第一部分考试环节及科目
一、考试环节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术科考试由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组成,满分200分,其中笔试满分150分,面试满分50分。
二、考试科目
1.笔试:含二部分内容(满分150分)
①文学常识、影视常识(文学常识30分,影视常识20分,共50分)
②写作(100分)
2.面试:含二项内容(满分50分)
①命题编讲故事(40分)
②回答考官提问(10分)
第二部分《文学常识、影视常识及写作》考试大纲
一、文学常识、影视常识部分
(一)考核目标
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常识和素养,是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
因此,设立该考试科目,旨在达到以下考核目标:
1.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2.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广播电影电视基本知识。
(二)考试形式
1.闭卷集中考试,满分50分。
2.与写作合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3.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
(三)考试要求
1.对本专业需要的基本知识识记准确,对基本概念理解正确。
2.文字通顺,表述准确。
3.卷面整洁。
(四)考核知识点
1.文学常识:
(1)《诗经》中的民歌代表作与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
(2)屈原、《楚辞》与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源头
(3)《左传》与编年体史书
(4)司马迁、《史记》与纪传体史书
(5)“三曹七子”及“三曹”的代表作
(6)“唐诗宋词”的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7)散文“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
(8)“三言二拍”
(9)中国章回小说与四大古典名著的成就
(10)鲁迅小说和杂文的主要成就
(11)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作品
(12)茅盾、巴金的长篇小说
(13)老舍的长篇小说和戏剧作品
(14)曹禺和田汉的戏剧作品
(15)张爱玲、钱钟书、杨沫、赵树理、沈从文、丁玲、周立波的小说
(16)“茅盾文学奖”
(17)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和戏剧
(18)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9)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
(20)普希金和他的诗歌创作
(21)托尔斯泰和他的长篇小说
(22)高尔基和他的文学成就
(23)海明威、卡夫卡的小说
(24)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25)泰戈尔和他的文学成就
(26)文学体裁的“三分法”与“四分法”
(27)中学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文章名句及含义
2.广播电视电影常识:
(1)广播的发明
(2)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有线广播与无线广播;中波广播与短波广播
(3)电视的发明
(4)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中央电视台创建、第一部电视剧、第一次电视实况转播国庆庆典、彩色电视节目开播、第一所电视大学、第一个新闻频道、第一个电影频道、第一台春节联欢晚会
(5)电视新闻节目、电视文艺节目、电视服务节目、电视社教节目、电视体育节目、电视广告节目
(6)电视栏目与电视频道
(7)推、拉、摇、移、跟、升降等镜头
(8)长镜头
(9)远、全、中、近、特写等景别
(10)构图常识
(11)顺光、逆光、顶光等不同光线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