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三.4找因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三.4找因数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因数的概念,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2. 能够正确、迅速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并能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2. 如何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3. 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4. 如何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一个数的因数。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难点:如何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因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
(1)因数的概念
讲解因数的定义,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
(2)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总结,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如何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并能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4)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讲解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因数,让学生掌握判断的方法。
3. 练习巩固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找因数的方法和步骤。
5. 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三.4找因数
1. 因数的概念
2. 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 如何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4. 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5. 如何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一个数的因数
七、课后拓展
1. 让学生尝试找出一些较大数的因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因数和倍数的知识。
3. 让学生尝试编写一些关于因数和倍数的数学题目,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 让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如何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因为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 成对法
成对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找一个较小的数的因数。
具体操作如下:
(1)将这个数分解成两个因数,一个因数从1开始,另一个因数从这个数本身开始。
(2)逐步增加第一个因数,同时减少第二个因数,直到两个因数相等。
(3)将每对因数记录下来,这些因数就是这个数的所有因数。
例如,找出12的所有因数:
12 = 1 × 12
12 = 2 × 6
12 = 3 × 4
因此,12的所有因数是1、2、3、4、6、12。
2. 试除法
试除法是一种通用的方法,适用于找一个较大的数的因数。
具体操作如下:(1)从最小的自然数1开始,依次试除这个数。
(2)如果余数为0,则这个数是这个数的因数。
(3)继续试除,直到试除到这个数的平方根。
例如,找出60的所有因数:
60 ÷ 1 = 60 余数为0,因此1是60的因数。
60 ÷ 2 = 30 余数为0,因此2是60的因数。
60 ÷ 3 = 20 余数为0,因此3是60的因数。
60 ÷ 4 = 15 余数不为0,因此4不是60的因数。
60 ÷ 5 = 12 余数为0,因此5是60的因数。
60 ÷ 6 = 10 余数为0,因此6是60的因数。
60 ÷ 7 = 8 余数不为0,因此7不是60的因数。
60 ÷ 8 = 7 余数不为0,因此8不是60的因数。
60 ÷ 9 = 6 余数为0,因此9是60的因数。
60 ÷ 10 = 6 余数为0,因此10是60的因数。
60 ÷ 11 = 5 余数不为0,因此11不是60的因数。
60 ÷ 12 = 5 余数不为0,因此12不是60的因数。
60 ÷ 13 = 4 余数不为0,因此13不是60的因数。
60 ÷ 14 = 4 余数不为0,因此14不是60的因数。
60 ÷ 15 = 4 余数不为0,因此15不是60的因数。
60 ÷ 16 = 3 余数不为0,因此16不是60的因数。
60 ÷ 17 = 3 余数不为0,因此17不是60的因数。
60 ÷ 18 = 3 余数不为0,因此18不是60的因数。
60 ÷ 19 = 3 余数不为0,因此19不是60的因数。
60 ÷ 20 = 3 余数不为0,因此20不是60的因数。
60 ÷ 21 = 2 余数不为0,因此21不是60的因数。
60 ÷ 22 = 2 余数不为0,因此22不是60的因数。
60 ÷ 23 = 2 余数不为0,因此23不是60的因数。
60 ÷ 24 = 2 余数不为0,因此24不是60的因数。
60 ÷ 25 = 2 余数不为0,因此25不是60的因数。
60 ÷ 26 = 2 余数不为0,因此26不是60的因数。
60 ÷ 27 = 2 余数不为0,因此27不是60的因数。
60 ÷ 28 = 2 余数不为0,因此28不是60的因数。
60 ÷ 29 = 2 余数不为0,因此29不是60的因数。
60 ÷ 30 = 2 余数不为0,因此30不是60的因数。
60 ÷ 31 = 1 余数不为0,因此31不是60的因数。
60 ÷ 32 = 1 余数不为0,因此32不是60的因数。
60 ÷ 33 = 1 余数不为0,因此33不是60的因数。
60 ÷ 34 = 1 余数不为0,因此34不是60的因数。
60 ÷ 35 = 1 余数不为0,因此35不是60的因数。
60 ÷ 36 = 1 余数不为0,因此36不是60的因数
继续使用试除法,我们找到了60的一些因数,但还没有完成所有的试除。
我们需要继续这个过程,直到试除到60的平方根,即大约7.75,向上取整为8。
因为我们已经试除了1到6,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从60除以7开始,继续找到60的平方根为止。
60 ÷ 7 = 8...4(余数不为0,所以7不是60的因数)
60 ÷ 8 = 7...4(余数不为0,所以8不是60的因数)
60 ÷ 9 = 6...6(余数为0,所以9是60的因数,但我们在之前已经找到了6,所以这里不需要重复)
由于60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数,我们可以直接继续试除到60本身,以确保找到所有的因数。
但是,对于更大的数,我们只需要试除到它的平方根,因为如果存在一个因数大于平方根,那么必然存在一个对应的因数小于平方根,这两个因数的乘积就是原数。
因此,60的所有因数是1, 2, 3, 4, 5, 6, 10, 12, 15, 20, 30, 60。
二、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因数,只需要用后者除以前者,如果余数为0,则前者是后者的因数。
例如,要判断15是否是60的因数,我们进行除法运算:
60 ÷ 15 = 4 0
由于余数为0,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5是60的因数。
三、如何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一个数的因数
在找到所有因数之后,我们可以将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已经找到了60的所有因数,并将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 2, 3, 4, 5, 6, 10, 12, 15, 20, 30, 60
四、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找因数的方法:
1. 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如何使用成对法和试除法来找一个数的因数。
2. 分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检查找因数的过程,提高准确性。
3. 变式练习:提供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练习找因数,增加灵活性。
4. 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促进相互学习。
5. 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错误和不足,帮助他们改进。
通过这些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找因数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