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二元体制结构-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巨大成就重大原因——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
二元结构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
使我国有一个稳定的农村和庞大而稳定的农民群体,农民的务农务工两项收 入
城乡二元结构的弊端
第一,影响了农民的自我实现
社会政治地位被人为弱化,不能享有正常的国民待遇:受教育程度远远低 于城市;剥夺了宪法赋予的居住和迁徙自由权;收容遣送制度剥夺了农民 的人身自由权;不能在党政机关任职;
第二,影响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城市化率很低,甚至低于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
第三,影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 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乡镇企业的产业升级和资产重组以及物流业的发展 进而农业的现代化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加剧了部门、城乡和地区之间的 经济发展差距
城乡分治,一国两策
以户口制度把公民划分为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
在政治上不平等对待。对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等非农业户口的人,认为 是体制内的,把农民认为是体制外的,实行另一种政策(选举人大代表) 经济上不等价交换。农村长期实行统购派购粮食和农产品制度,通过剪刀 差强制农民给国家做贡献;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低价征用土地,积累大 量资金;用农民工的形式,长期廉价使用农村劳动力 社会上,实行非普惠制。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对城市居民 和农民,无论在提供的方式、内容、数量、质量方面都是不同的,差别很 大 现代经济体制,城市基本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尽管社会、 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颠覆式的改变,土地制度、社会体制、财政体制、社 会保障等体制机制,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
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功绩
二元结构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最原始的资本积累
建国初期,二元结构使城市的农副产品及工业所需的粮食原料都由农村提供;
城市工业以轻工产品与农产品不平等交换,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成为发展 中国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原始资本;工业水平有限,我国外贸的主要来源也 是农副产品的出口
二元结构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储备了大量人力资源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方向
改革人口与户籍制度,实现人口的自由居住和迁徙
对城中工作的人口和居住人口给予均等的公共服务 建立农村人口的基本医疗、教育、养老等的保障体系
改革土地、地方财政和住房制度,使进城人口能够融 入城市
城乡二元结构对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影响
户籍制度使进城人口得不到城市教育、卫生、社保的住房、宅基地无法变现退出,收入无法支付高房价,转 得进来,留不下了,影响了中国的城市化建设 形成城市低收人群,生活艰难、有一定文化而无信仰、财富不 公(特别是居住不公)使心理极不平衡,形成社会动荡的危险人群 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农村地区收入偏低保障制度的缺失,严重影响着广大的潜在的 农村消费市场转化为现实的消费市场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形成背景
新中国千疮百孔,当时几乎一无所有:没有现代工业,没 有资本条件 如何发展经济,借鉴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验——经济建 设中必须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 二是处理好农业与工业的关系;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 化道路 重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劳动投入,只能在国内由农业来 解决 剪刀差,控制劳动力从农村流出,保障城市居民就业及福 利不外溢,户籍制度应运而生。专家认为,户籍制度的本 质就是将农村人口排斥在城市之外,从而相应地建立排他 性的城市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一整套福利体制
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讨论
城乡二元结构的表现和实质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形成背景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形成过程 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功绩 城乡二元结构的弊端 城乡二元结构对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影响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表现和实质
城乡二元的存在,即城市和乡村两个具有不同 的经济活动和聚居方式的存在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大工业、服务 业对小农经济,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 础设施,收入) (普通经济问题,可以称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刘易斯(Lewis)、拉尼斯(Rani s)、托达罗(Todaro)、迈因特(M int)早就注意到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的 问题) 在城市和乡村实行不同的政策和制度,或对城 市市民与乡村农民实行两种有差异的政策和制 度(是一种社会结构,以户口制度为基础)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形成过程
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该条例第10条第2款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做出约束性规定:“公民由农 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 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 理迁出手续。”标志着中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 口迁移制度的形成 • 1953年10月16日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 实行粮油计划供应制度。规定国家只负责城市非农业户口的粮油供应, 不负责农业户口的粮油供应,基本上排除了农村人口在城市取得口粮的 可能性 • 1992年代初,国务院《关于收容遣送工作改革问题的意见》,要求居住 3天以上的非本地户口公民办理暂住证,否则视为非法居留,须被收容 遣送。收容遣送制度在实践中脱离原来社会救助的立法原意,逐渐演变 为限制外来人口流动强制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