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的功能与分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限制
5~10 10~30
安全的有 300 规律的控 制出入口
安全出入 300
精选课件
25~30
限制
不鼓励通 过性交通
25
允许
不鼓励通
过性交通
二、国内城市道路分类
1940年代金经昌教授从德国带来了城市道路分级思想,但我国的 城市道路第一代分类方法至1960年代初期才形成。
1960年建筑工程部城市建设局编制的《城市道路设计准则》进行 草案将城市道路分为三级七类,改方法的最大的弊端是缺乏鲜明 的交通功能概念,强调路网平面艺术布局。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的的重要节点,对于路 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由于跨 河桥梁净空高或山城地形所形成的立体交叉口外,城 市道路交叉口应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分流方向、公 交站点设置、交叉口周围用地的性质,确定交叉口的 形式及其用地范围。对于道路交叉口形式的选择这一 问题,要明确认识道路上的立体交叉不是现代化交通 的标志,更不是城市中的点缀品,不能按照城市的规 模来确定立体交叉口的数量。
精选课件
一、外国城市道路分类
1942~1944年,艾伯克龙比在主持制定大伦敦规划中 首次系统的贯彻道路功能分类思想。1963年,柯林.布 卡南在专著《城市汽车交通》中明确提出道路网分级 组成的方法,并被英国、美国的《道路规划手册》采 用。
美国的汽车交通发达,城市道路分类极具代表性。表 12-1-1为美国城市道路详细分类及功能要求。
0.5~1
25~40
禁止(只 0.25 允许交通
产生点)
45~55
禁止
35~45 (两侧用 地安全开 发)
禁止
提供高速 服务,对 干道系统 同性能力 的补充
30~35
一般禁止 道路系统 的骨架
集散道路 地区道路
聚集、分 5~10 散交通、 用地进出、 社区联系
进出性交 60~80 通
不必连续, <0.5 可不比与 干路相交
小结:城市道路网的格局是在一定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现状条件和当 地建设条件下,为满足城市交通及其他各种要求而形成的,因此,必 须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组织,不能机械的套用某一模式。
环形放射式路网(巴黎)
自由式路网(自贡)
精选课件
二、路网交通组织模式分类
(1)按交通分流与混合进行划分 根据交通分流的程度可将城市路网分为局部分流、全部分流两类。 分流对应的概念就是交通混合。交通混合是指: 1)一条路上行驶着不同类型的机动车,机动车的大小、快慢,性能
人均道路面积:为城市人口的人均城市道路面
积,单位为平方米/人。车均道路用地面积是
指道路用地面积与服务车辆的比值,单位为平
方米/车。
精选课件
二、路网主要技术指标的建议 值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总结了国 内外道路规划和建设的经验,提出了不 同规模的大城市以及中、小城市对于路 网密度、机动车道数、道路宽度等技术 指标的建议值。
两侧用地 直接进出
最小交叉 口间距 (英里)
车速限制 (英里/ 小时)
停车
备注
高速路和 通过性 快速路
5~10
连续
主干路 次干路
城市内社 区间,以 通过性交 通为主, 进出交通 为辅
城市内社 区间,以 通过性交 通为辅, 进出交通 为主
5~10 10~20
连续 连续
4
1
1~2
40~65
绝对禁止 0.5
1.快速路: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并与其他干路构 成系统,且与城市高速公路有便捷联系。一般情况下,规划人口超过 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和长度超过30km的带形城市应设置快速路
2.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骨架网络,主要用于城市分区之间的的 联系,承担中远距离的交通出行任务。
3.次干路:兼有‘‘通’’ 和‘‘达’’的功能,以承担城市分区内 的集散交通为主。
精选课件
一、路网图形模式分类
M.C费舍里松对路网进行最为全面的图形分类,基本分为:棋盘式、放射 式环式、方格网加放射、三角式、六角形式、自由式、综合式。
(1)放射式+环式:能保证城市边缘地区与市中心的方便联系,但靠近 市中心各区间联系困难。环线道路应该与放射线道路相互配合,起到保 护市中心区不被过境交通穿越的作用
精选课件
一、路网主要技术指标定义
城市道路网规划一般表示 路网的总体量值和平均量值的多少
道路面积率:指道路用地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 的比例,是路网道路间距与道路红线宽度的综 合指标,无量纲,用%表示。
路网密度:指单位城市建设用地内的道路总长 度,单位为km/km2.
1980年代,我国城市道路按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个等级进行 划分。
1991年8月,我国颁布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将城市道路划 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
1995年9月颁布并实施了《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规范》,改规范对 城市道路的等级与功能、路网密度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精选课件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规范》将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 支路四个等级。
心区与郊区新城之间的联系,促进城市副中心的形成;加强城市内外 环之间的联系。 三、环路与放射路的关系 为了有效发挥城市环形放射式路网的交通功能,环路与放射路应互相补 充,互为匹配,合理衔接。
精选课件
12.1.3.3城市道路网的结构
一、城市路网规划的目标特征 路网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量度、服务时间等方面的特点
精选课件
三、城市道路分类与城市规模的
关系
城市居民与货运平均出行距离与城市规 模的关系较大,一般城市规模越大,平 均出行距离越大。考虑到小城市发展需 要和现有规模,规范把小城市的城市道 路分为干路和支路两级。此外,把中等 城市的城市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 支路三级。
精选课件
12.1.2.2分类技术指标的定义与建议值 一、路网主要技术指标定义 二、路网主要技术指标的建议值
(5)六角形式:六角形路网的交叉 口为三岔口,线形曲折迂回,可以降 低车速,主要用于居住区,疗养区道 路
方格路网示意图
六角形路网示意图
精选课件
(6)自由式:自由式路网通常结合地形布置,特点是没有一定的格 式,变化较多,但受地形约制。
(7)综合式:综合式路网是由多种路网形式组成的,即在同一城市 同时存在几种类型的道路,它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种形式路网的优 点,目前采用比较普遍。
本体功能,是为各类交通主体的交通活动和行为提供空间的载体。
12.1.1.2、4派生功能:城市道路派生功能包括:地下管线埋设、
通风、日照等空间的提供,视觉观赏路径、场所的提供等。
12.1.1.3依托与引导功能:城市道路的依托与引导功能是道路作
为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骨架、建筑与各类活动空间的依托,对城市发展 起到引导作用。
4.支路:支路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市中心区、市政公用设施 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等内部道路连接;支路不能与快速机动车道直接 连接。城市支路主要承担近距离出行、非机动车出行的交通任务,还 承担着联系集散道路、作为城市用地临街活动面的作用;部分支路还 承担着设置公交线路的作用,应满足公共交通路线行驶要求。
决定了城市路网必须具有成长性、高效性、层次性、适应性、引 导性五个基本特征。 (1)成长性:一个合理的、与用地布局配套的城市道路网体系是经 过若干年,甚至几十年生长而形成的。 (2)高效性:城市路网建设需要花费大量费用,占用大量的用地。 (3)适应性:城市路网提供的服务是满足城市的各种客货运需求。 (4)层次性:城市道路网规划所涉及的路网是作为公共物品提供的 空间,具有公共资源配置的特性。 (5)引导性:城市路网与城市活动体系的基本关系决定了路网与城 市布局的基本关系。
精选课件
二、城市路网的结构
路网的功能结构:路网中各条道路所承担的不同功能就是路网的功能 结构,主要分为交通空间、公共活动空间两种功能。
路网的等级结构:根据不同道路的交通功能能重要程度对城市道路体 系进行分级。
路网的布局结构:不同功能,等级的道路在城市空间上的布局。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三、路网等级结构规划的指导 原则
为了使各级道路更好地发挥各自的功能, 道路等级结构规划应遵循远近分离、通 达分离、快慢分离、容量调控、道路功 能划分的5项基本原则
精选课件
(1)远近分离原则——不同距离出行者的需求。远距离出行者比 近距离出行者更在乎出行时间增加,即伴随出行距离增加,出行 时间的边际成本上升。
12.1.1.5应急功能:城市道路的应急功能主要包括防灾和避难。
精选课件
12.1.2城市道路的分类
12.1.2.1城市道路分类与城市规模 社会分工是人类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方法。道路系统
也不例外,城市道路应有所分工,密切协作,这样才 有利于提高路网效率 一.外国城市道路分类 二.国内城市道路分类 三.城市道路分类与城市规模的关系
差异较大 2)一条路上行驶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3)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的混合,或者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
三者混合。 如果一条道路上分布的交通方式各行其道,将其称为断面分流。如果
一条道路上只行驶一种交通方式,则称为路网分流。 (2)按道路行驶方向进行划分 从人流或车流进行方向的的角度划分,道路可以分为单向行驶和双向行
前苏联的分类方法对我国影响较大,我国城市道路第 一代分类方法就借鉴了前苏联的经验。
日本注重城市道路交通、防灾、空间、构造四大功能 的统一,并依据道路的交通功能将城市道路分为五大 类,还对道路设计提出了精选具课体件 的技术指标
等级
功能
占全部道 路的百分 比(%)
连续性
间距(英 里)
交通承担 百分比 (%)
(2)通达分离原则——穿越与到达交通的需求。以某地为目的地 或出发地的出行者与经过该地的出行者在该地的交通目的不同, 一个要迅速通过,一个要慢速进出。
(3)快慢分离原则——不同交通方式的需求。不同交通方式的特 性不同,速度也有很大差异。合理分离不同交通方式有利于提高 交通效率,道路系统应当为不同交通方式的分离提供硬件支持
放射式路网
放射与环形放射 路网
精选课件
(2)棋盘式:该模式没有明显 的市中心交通枢纽,在纵横两个 方向上均有多条平行道路。通行 能力大但对角线方向没有便利的 联系。
(3)方格网加放射式:这类方式 又称为棋盘加对角线式。它兼具 棋盘式和放射式的优点,但也可 能带来交叉口交通组织的复杂性。
(4)三角式:三角式路网在欧洲 一些国家比较常见,干道的交角 往往为锐角,建筑布局和交通组 织均不便。
12.1 城市道路的功能与分类
城规0801 29 吴斐
精选课件
12.1.1城市道路的功能
城市路网是有若干跳道路(路段和交叉口)组成的网 络体系,承载着多种功能。
城市路网的功能基本可以分为四类: 1.交通运输功能 2.派生功能 3.依托与引导功能 4.应急功能
精选课件
12.1.1.1交通运输功能:城市道路的交通运输功能是城市路网的
驶。
精选课件
12.1.3.2城市环路和放射路
一、环路 环路基本作用: 1.穿越截流——即将起点终点均不在环线以内的交通吸引到环线上 2.进出截流——即对进出市中心的交通起到分流的作用 3.内部疏解——即将环内长距离的交通吸引到环线上 环路功能 外环:分流过境交通 中环:联系城市交通 内环:保护城市内核 二、放射路 作用:有助于满足车辆的直达要求,减少绕行距离;加强城市与外界、中
精选课件
12.1.3路网的基本模式及其优缺点分 析
12.1.3.1路网基本模式划分 12.1.3.2城市环路和放射路 12.1.3.3城市道路网的结构
精选课件
12.1.3.1路网基本模式划分
路网给人的视觉印象是由线组成的网状 图案、将路网分类有助于归纳、总结不 同路网形式的交通特征。通常采用的的 路网分类方法包括图形(图案)分类法、 交通组织(范式)分类法
(4)容量调控原则——减少低效运行的需求。道路分级的目的还 在于使低级道路尽量发挥其应当承担的交通功能,由此可以调控 高等级路网的进出车辆。
(5)道路功能划分原则——减少公共空间功能与交通功能冲突。 城市各类用地均需要”沿街面“,否则无法解决交通进出问题。
精选课件
12.1.2.3城市道路交叉口形式 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