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帐的制作到账外账的税务稽查
了解企业税务稽查的程序和要求
了解企业税务稽查的程序和要求税务稽查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履行税务义务的依法监督和检查活动,旨在保障税收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在执行税收管理职责的过程中,税务机关可能会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
本文将介绍企业税务稽查的程序和要求,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税务稽查。
一、税务稽查的程序税务稽查的程序是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税收监督和检查的一系列环节。
一般而言,税务稽查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通知函发出:税务机关会向企业发送通知函,通知其将会进行税务稽查。
通知函应当明确说明稽查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并说明企业应当配合税务机关的工作。
2. 稽查准备:企业收到税务机关的通知后,应当积极配合,准备相关的稽查资料,如纳税申报表、账簿、合同等。
同时,企业还可以委派一定数量的员工协助税务机关开展稽查工作。
3. 稽查实施:税务机关会派员对企业进行实地稽查。
稽查员会对企业的纳税申报情况、账簿记录等进行仔细审查,有时还会调取相关的银行对账单、征信报告等。
4. 稽查结果汇总:税务机关会将稽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汇总,形成稽查报告。
稽查报告会详细记录稽查的过程、发现的问题、应纳税额度计算等内容。
5. 结果通知:税务机关会将稽查结果通知给企业。
如果稽查发现存在问题,税务机关会要求企业补缴税款、缴纳罚款,并可能会采取其他处罚措施。
二、税务稽查的要求税务稽查是基于税收法规和税务管理的要求进行的,企业在接受税务稽查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 合法合规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合法合规地经营,及时准确地履行纳税义务。
2. 税务档案完备: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税务档案,包括纳税申报表、账簿、合同等相关资料,并按照规定保存一定的时间。
3. 税务申报准确:企业在纳税申报时应当准确填写相关信息,如利润、销售额、成本等。
不得隐瞒、缩小、故意变相减少纳税义务。
4. 税务协助配合:企业在接受税务稽查时应当积极协助,提供完备的资料和数据,并配合稽查员的工作要求。
内帐、外账
内帐、外账第一篇:内帐、外账讲讲私企的内帐。
先声明,外账有好多东西讲的,但在这里先讲讲容易做的内帐,毕竟写文章也需要时间,大家多多关注,谢。
说内帐容易做,是说内帐不需要对税局,不受会计法的条条框框,准确记录,及时记录就搞定,但是做内帐却要比做外账花费更多的时间。
内帐需要更详细的摘要、备注、附注等等,从内帐里看,在记账凭证上应当能看出这张单的全部事项。
内帐的粗与细,像费用,有些企业规定指到部门就可以了,而有些的要指到人。
总之,内帐的要求,跟老板“走”就对了。
内帐不外乎以下两种:1、外账+内帐一=内帐(全);2、纯内帐。
做内帐的方法:有的人自己开科目核算,按会计借贷做;也有的人单做流水帐代替。
各人有各人方法,能交到给老板看,被老板认可,就是目标。
不管内帐、外账,内部流程、内部控制应该是一样的。
在单据上看,内、外帐应该是相同的或相类似的,不同的可能是后附单据,不过也有例外。
同时,单据有发票的怎么处理,只有收据的又怎么处理?关于帐外收入的如何处理?关于费用的如何处理?关于材料的如何处理?等等,这些要多多思考。
另外,在单据表面,该有的东西还是要有。
在这里,跨个题提醒一下,特别是在外账上,在单据上应体现内控的东东要做出来,不要偷懒。
在面对外部审计和税务的质疑时,有些东西不是这样说:我公司的管理就是这么烂的啦,就可以“简单”应付过去。
至于其他,内帐的做帐、结账、打印、报表,单据的流向、转移等等,这个由企业自行决定。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若企业在内帐的管理上不下些保护功夫,被人抓到些蛛丝马迹,那情况就真的不容乐观了。
讲讲外账的真、假。
最难做的帐就是假账,而且是做出一盘有模有样的“真”帐。
熟读税法+会计准则(制度),按真实发生的业务记录正确的记账方法,那么出来的一盘帐就是真帐,你觉得这样做,很有难度吗?我认为是不难的。
做真帐不难,难的是你敢不敢用这盘“珍珠都没那么真的”真帐去面对税局、面对相关政府部门。
私企的(外账)财务有一定风险,我在前面简单提到过。
税务稽查流程简介
税务稽查流程简介税务稽查是国家税收管理部门对纳税人的税务申报及纳税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一种制度,旨在确保税收合规和公平征税。
本文将对税务稽查的流程进行简要介绍,以帮助读者了解税务稽查的基本步骤。
一、税务稽查的目的和重要性税务稽查的目的在于确保纳税人纳税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防止偷漏税行为的发生,维护税收的正常流通和国家税收的正常秩序。
税务稽查的重要性在于提高政府对纳税人纳税行为的监管能力,减少税收损失,同时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促进税收改革和发展。
二、税务稽查的流程步骤1. 稽查准备阶段在稽查准备阶段,税务稽查人员会对被稽查对象的纳税申报和财务凭证进行初步的检查和筛选,确定稽查的重点和范围,并制定稽查方案。
2. 稽查进场阶段在稽查进场阶段,税务稽查人员会向被稽查对象出示有效证件,并告知被稽查对象涉及的税款、税种、稽查期限、稽查要求等内容。
同时,税务稽查人员会对被稽查对象的纳税申报表、财务账册等相关信息进行复核和核对。
3. 稽查取证阶段在稽查取证阶段,税务稽查人员将收集被稽查对象相关的税务资料和凭证,进行归档和备案。
税务稽查人员也可能会进行现场核对、账务核实、现金盘点等操作,以确保所得到的信息准确可靠。
4. 稽查调查阶段在稽查调查阶段,税务稽查人员会对被稽查对象的纳税申报真实性进行核查和比对。
他们可能会与被稽查对象进行沟通和交流,询问相关财务和税务事项的详细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查采证工作。
5. 稽查结论阶段在稽查结论阶段,税务稽查人员会根据对被稽查对象的核查和调查结果,形成稽查结论和处理意见。
如果发现被稽查对象存在税收违法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理,并负责通知被稽查对象,告知其享有的申辩权利。
6. 稽查总结阶段在稽查总结阶段,税务稽查人员会根据本次稽查的经验教训,撰写稽查总结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这些报告有助于税务机关完善稽查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税务稽查的效率和质量。
三、税务稽查的法律依据和权力保障税务稽查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税务稽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税务稽查程序解读
税务稽查程序解读税务稽查是国家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纳税义务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税收征管中,税务稽查程序的规范和透明度对于保障税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税务稽查的目的、程序和法律依据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税务稽查的目的税务稽查的目的是保障税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纳税义务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税务机关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税收违法行为,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质量,维护税收秩序,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
同时,税务稽查还可以促进纳税人自觉遵守税法,增强税收诚信意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税务稽查的程序税务稽查程序主要包括案件立案、调查取证、结案审批和案件结果通知等环节。
1. 案件立案税务稽查的第一步是案件立案。
税务机关会根据税收风险评估和线索举报等情况,对可能存在的税收违法行为进行初步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进行稽查。
立案决定应当经过合法程序,确保公正、公平、公开。
2. 调查取证立案后,税务机关将组织稽查人员进行调查取证工作。
稽查人员有权进入纳税人经营场所,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账簿、凭证、合同等资料,并可以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关解释和说明。
稽查人员应当依法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确保调查取证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 结案审批调查取证完成后,税务机关将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结案审批。
结案审批应当依法进行,确保结论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如果发现纳税人存在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将依法予以处理,并根据情况追缴税款、加收罚款、采取行政处罚措施等。
4. 案件结果通知结案审批完成后,税务机关将向纳税人发出案件结果通知。
通知内容应当明确,包括调查结果、处理决定和申诉、诉讼权利等信息。
纳税人可以根据通知内容,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依法行使相关权利。
三、税务稽查的法律依据税务稽查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稽查法》等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了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监督检查权限和程序,明确了纳税人的协助义务和税务机关的保密义务。
如何做好两套账
从内帐的制作到账外账的税务稽查一、内帐和外账都需要附带原始凭证吗?1、企业涉及的所有经济业务都要在内帐中反映。
2、无法在外账处理的账务,其原始票据粘连在内帐凭证后;在外账中反映的账务,其原始票据无法附在内帐中,可在内帐分录中注明“见外帐×月×号凭证”以方便查阅。
二、什么票据可以做外账?只要是正式的发票、或是财政部门监视的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凭证,都可以用来记账,但选用做外账的单据还需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
三、内帐和外账的现金日记的数额(就是库存现金)相差很大怎么办?1、内帐就是公司内部真实账目,一般的公司存现金的比例不会很大。
2、外账是对外的套帐,存在一定的虚假成份。
按库存现金管理规定,只要三至五天的零用现金,因此也不可能很大。
但由于相当部门现金实际已经支付了,但无法在外账中反映,从而造成外账的现金偏大。
目前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把这部分现金以往来款形式转出去。
四、做外账跟做内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内帐要记录少申报的收入以及对应成本、费用等,还有外账不允许列支的部分费用,比如白条,或者送礼的灰色支出什么的。
内帐应该是外账的一个补充,结合在一起应该是企业真实经营状况。
五、会计内帐好做还是外账好做?当然是内帐好做。
内帐就是内部使用的帐,也是最真实的帐,按照会计准则按部就班就可以了,外账的话,很多单位都掺假,为了粉饰效益或者逃税等目的,所以要想尽各种办法把帐做得漂亮,还要担心风险。
六、会计的外账和内帐应该如何分开做1.因为内帐是内部管理的,所以所有单据都要做。
2.外账是应付税务局等部门的,帐是“做”出来的,采用是选择性的单据。
很多做两套帐的企业,做内帐顾不了外账,做了外账顾不了内帐。
3.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个很简单实现内帐外账的方法:先做外账,外账凭证打印两份,其中一份做内帐附件,这样查内帐就很简单容易找到原始凭证了。
七、内帐和外账在会计科目设置上有什么区别?区别不大,对于会计科目,外账是严格遵用,而内帐是灵活采用八、做外账的步骤及注意事项(一)外帐步骤1、首先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各种帐薄要设置齐全,如:总帐、明细帐、日记帐等。
企业账外偷税的查账及稽查案例解读
企业账外偷税的查账及稽查案例解读企业账外偷税的查账及稽查案例解读随着企业改制,个体私营业户增多,纳税人采取“飞过海”,收入不入账偷税现象趋多,如何通过税务稽查查出账外账,已成为税务人员十分棘手的问题。
以下解读一下税务查账的四个思路,然后在其指引下为各位解读两个税务稽查的案例,方便各位理解帐外偷税的查账方法。
思路一:从关联单据入手,发现偷税痕迹。
主要查“一票两单”。
“一票”即指运费发票,产品购销与交通运输紧密关联,按税法规定,企业的运费发票都要填写货物的起运地和到达地,结合企业材料采购、货物销售,认真核查产品到达地是否有相应销售发票开出,如没有,则企业可能有账外经营偷税行为发生。
“两单”即货物入库单、出库单,看这些单据记载数量与实地购入及销售情况是否吻合。
思路二:分析账户的勾稽关系,推算销售收入。
纳税人的“原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销售收入”等账户存在着一定的勾稽关系,从耗用的原材料,结合生产成本可以推算出产值,从产成品减少可以推算出销售收入,用推算值与账面数进行核对,看有无短记收入情况。
思路三:检查往来结算情况,看收入是否长期挂账。
纳税人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往来明细账,如长期存在货方余额等异常情况,可能就存有货物已发出,不及时记销售计提销项税金的情况。
思路四:核查资金来龙去脉。
货物购销与纳税人资金流出、流入是紧密联系的,通过企业“银行存款”、“现金”科目反映的资金情况与纳税人提供的“银行对账单”核对,从中发现企业是否存有进销货物不入账,瞒天过海私设小金库等账外经营违法事实。
税务稽查流程
税务稽查流程税务稽查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纳税义务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实的一种行政监督活动。
税务稽查的目的是确保纳税人遵守税法规定,维护税收征管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下面将介绍税务稽查的流程和相关事项。
一、稽查立案税务稽查的第一步是立案。
税务机关会根据税收管理的需要和风险分析的结果,决定对某个纳税人进行稽查。
稽查立案是税务机关基于公平公正原则的一项重要举措,确保稽查的目标客观、公正、合法。
立案时,纳税人将收到稽查通知书,通知书中应包含稽查的目的、范围、时间等相关内容。
二、稽查准备税务机关在进行实地稽查之前,会进行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纳税人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比如纳税申报表、会计凭证等。
税务机关还可以与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合作,共享信息资源,确保稽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三、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税务稽查的一个重要环节。
税务机关会派出稽查人员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调查。
调查过程中,稽查人员有权调阅纳税人的账簿和财务资料,并可以进行核实和核对。
纳税人在实地调查中应配合稽查人员的工作,提供相应的资料和解释。
四、初次会议初次会议是税务稽查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实地调查结束后,税务机关会与纳税人召开初次会议,就稽查结果进行初步沟通和交流。
纳税人可以就稽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释和意见,税务机关也会就稽查结果进行说明和提醒。
初次会议的目的是澄清稽查事实,及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结案处理税务稽查的最后一步是结案处理。
税务机关根据稽查结果,对纳税人的税务行为进行评估和判定。
如果发现纳税人存在违法行为或违规操作,税务机关可以依法采取相应的纠正和处罚措施。
同时,纳税人也有权对稽查结果提出异议,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诉讼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六、风险提醒在税务稽查流程中,纳税人应加强税务合规意识,主动遵守税法规定,确保纳税义务的履行。
纳税人应合理组织会计和财务工作,及时、准确地进行纳税申报。
同时,建议纳税人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发现和纠正潜在的税务风险。
税务稽查的基本方法汇总
税务稽查的基本方法汇总税务稽查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纳税义务履行情况进行审核和监督的一种行政手段。
通过对纳税人的账簿、凭证、财务报表等相关材料的检查,税务稽查能够发现纳税人的违规行为,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保障国家财政稳定。
本文将总结一些税务稽查的基本方法。
1. 账务核对法账务核对是税务稽查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比对纳税人的账簿、凭证和银行对账单等资料来核实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是否真实、准确。
稽查人员会仔细检查纳税人的账簿记录,包括销售收入、进货成本、费用支出等,与凭证一一核对。
同时,还会与纳税人的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确保账务真实可靠。
2. 现场检查法现场检查是税务稽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稽查人员会到纳税人的经营场所或者生产现场进行实地检查,验证纳税人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
在现场检查中,稽查人员会查看生产设备、原材料、产成品、销售记录等,以及与经营活动相关的各类合同、票据等。
通过现场检查,税务机关可以了解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发现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
3. 盘点抽样法盘点抽样是税务稽查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对纳税人的存货、原材料等进行抽样盘点,可以了解实际库存数量,核实纳税人的销售收入和进货成本是否真实。
抽样盘点要求稽查人员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和财务知识,能够准确判断存货、原材料的成本计算方法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虚构和隐匿销售收入的情况。
4. 业务比对法业务比对是一种通过将纳税人的业务数据与同行业、同市场的相关企业进行比对,分析纳税人的运营情况是否与行业水平相符合的方法。
通过与同行业企业的比较,税务机关可以发现纳税人的异常情况,如销售成本偏低、毛利率异常等,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虚构和隐匿收入的可能。
5. 自愿申报核对法自愿申报核对是一种通过与纳税人自愿申请的核对,核实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方法。
在税务稽查过程中,纳税人可以主动申请对自己的纳税申报进行核对,以证明其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税务机关会依据纳税申报的内容进行核实,如实核对相关资料,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自觉性和诚信度。
税务稽查程序简介
税务稽查程序简介税务稽查程序是指税务机关在履行税收监管职责的过程中,对纳税人的税务行为进行检查和核实的一系列操作和步骤。
本文将对税务稽查的程序进行简要介绍。
一、稽查计划的制定税务机关首先根据纳税人的诚信记录、风险评估和税收政策等因素,确定稽查计划。
稽查计划通常涵盖了稽查的时间、地点、对象和范围等信息,确保稽查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稽查通知的发送税务机关在确定稽查对象后,会向纳税人发送稽查通知。
稽查通知一般包含稽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和要求等内容。
纳税人在接到稽查通知后,应积极配合并按要求提供相关的税务资料和信息。
三、现场检查与核实税务稽查人员到达稽查地点后,会进行现场检查与核实。
他们会检查纳税人的会计凭证、纳税申报表、财务账簿等相关资料,核实纳税人的纳税行为是否符合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同时,稽查人员还可以与纳税人进行面谈,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四、异议申报如果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检查结果有异议,可以进行异议申报。
异议申报是指纳税人按照相关规定,向税务机关提出对稽查结果不满意的意见和解释,并要求重新核实或修改。
税务机关会根据纳税人的异议申报进行进一步调查和处理。
五、税务处理决定基于稽查过程中获取的证据和资料,税务机关会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综合评估,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
处理决定可以包括税务罚款、税务处罚等,旨在维护税收秩序和公平竞争。
六、行政复议与诉讼如果纳税人对税务处理决定不满意,可以进行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
行政复议是指纳税人按照法定程序,向上级税务机关申请对税务处理决定的复查;而诉讼则是在司法机关提起诉讼,法院将依法审理相关案件。
七、稽查结果的公示税务机关在稽查程序结束后,会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稽查结果的公示。
公示内容通常包括纳税人的基本信息、稽查事项和处理决定等,旨在提高税收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总结税务稽查程序是保障纳税人遵守税法法规、维护税收秩序和公平竞争的重要环节。
通过制定稽查计划、发送稽查通知、现场检查与核实、异议申报、税务处理决定、行政复议与诉讼以及结果公示等步骤,税务机关确保稽查工作的合法、公正和透明。
税务稽查包括哪些环节
税务稽查包括哪些环节税务稽查是指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纳税行为进行审核、检查和核实的一项工作。
税务稽查的目的是保障税收法律的执行,维护公平正义,确保国家税收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税务稽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提高税收征管水平、防止逃税和偷税漏税、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等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税务稽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税务登记环节:纳税人在开始从事经营或者职业活动前,需要进行税务登记,提交相应的材料和信息,以便税务部门对其进行备案登记。
税务登记环节是税务稽查的起点,也是对纳税人诚信程度的一种检验。
2. 税务申报环节:纳税人根据税法规定,按照一定的时限、形式和方式向税务部门申报其应纳税款的环节。
税务申报是纳税人主动履行税收义务的重要环节,税务部门会对纳税申报资料进行审核和核实,确保纳税人的申报行为真实准确。
3. 税务征收环节:根据纳税人的申报情况和税务部门的核实结果,税务部门会对纳税人进行税款的计算和征收。
税务征收环节涉及到纳税人应纳税款的确定和征收方式的选择,通过税务稽查的手段,确保纳税人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纳税义务。
4. 税务检查环节:税务部门会根据风险评估和监测信息,对一些具有风险的纳税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税务检查。
税务检查是对纳税人纳税行为的全面审查和核实,旨在发现和防止纳税人的逃税、偷税漏税行为,保障纳税人的诚信和税收的合法性。
5. 税务稽查环节:税务稽查是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申报和纳税行为进行全面检查和审计的重要环节。
税务稽查通过抽样调查、核对和审计等手段,发现和查处纳税人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例如虚开发票、偷漏税等,保障税收法律的执行和社会公平正义。
6. 税务争议解决环节:税务稽查中可能会出现纳税人与税务部门之间的纠纷和争议,例如涉及纳税申报认定、税务征收计算等方面的异议。
税务争议解决环节是对税务稽查结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进行审查和裁决的重要环节,确保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维护和纳税工作的顺利进行。
税务稽查流程
税务稽查流程税务稽查流程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根据法律规定进行的一种检查活动。
下面是税务稽查流程的详细步骤:1. 稽查立案:税务机关接到举报或者发现涉及纳税人的违法案件后,进行初步调查核实,如果初步认为涉嫌违法,会立案进行税务稽查。
2. 稽查准备:税务机关会对纳税人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确定稽查范围和稽查重点,制定稽查计划。
同时,会通知纳税人进行备案登记和提供相关资料。
3. 稽查实施:税务机关会派出稽查员前往纳税人的经营地点进行实地检查,核对纳税人的财务报表、账簿、凭证等相关资料。
稽查员会逐项检查纳税人的税收申报情况,是否存在漏税、偷税、逃税等违法行为。
4. 询问调查:稽查员在实地检查的过程中,可以对纳税人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询问,要求其提供相关证明和说明。
稽查员可以要求纳税人提供其他相关的资料和证明文件。
5. 资料核对:税务机关会对纳税人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仔细核对和比对,确保其真实性有效性。
特别是核对纳税人的销售额、进项税额、税费申报等关键数据,是否符合税法规定和实际情况。
6. 发现问题:如果在稽查过程中发现纳税人存在漏报、少报、错报、误报等违法行为,税务机关会对其进行调查并记录下来,作为后续处理的依据。
7. 资料退还:在稽查结束后,税务机关会将纳税人提供的相关资料退还给其,同时告知相关处理意见和可能的处罚措施。
8. 处理决定:税务机关会根据稽查结果,对纳税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决定。
可以采取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处罚措施。
9. 处理告知:税务机关会将处理决定书送达给纳税人,并告知其相关权利和义务,如有异议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申诉或采取其他合法途径进行维权。
10. 监督检查:税务机关还会对已处理的案件进行跟踪监督,防止纳税人再次违法,确保税收的合法征收。
以上就是税务稽查流程的基本步骤,税务机关在稽查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保证稽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税务稽查步骤
税务稽查步骤税务稽查是国家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实的一种监管手段。
在税务稽查的工作中,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以确保稽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本文将整理税务稽查的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税务稽查的工作流程。
税务稽查的步骤主要包括调查准备、现场稽查、数据核对、初步结论、复核与复议、封存与解封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调查准备阶段。
税务稽查人员需要根据案件的特点和背景,进行充分的案件调查准备工作。
这包括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税务资料、企业基本情况、财务报表等。
同时,还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检索和分析,筛选出可能存在问题的纳税人。
接下来是现场稽查阶段。
稽查人员会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情况,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实地调查和核实。
在现场稽查中,稽查人员可以查阅纳税人的账簿、票据、报表等财务资料,并进行财务核对和实物检查。
稽查人员还可以与纳税人进行询问和访谈,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以及纳税人的所得和支出情况。
第三个环节是数据核对阶段。
稽查人员会将在现场稽查中获取到的财务资料与纳税人提交的报表进行比对和核对。
通过对纳税人的收入、支出、成本等数据进行详细的计算与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
如果发现数据不一致或存在异常情况,稽查人员将进一步深入调查,查找问题所在。
在完成数据核对之后,稽查人员会进行初步结论。
根据现场稽查和数据核对的结果,稽查人员会形成初步的结论,判断纳税人的纳税情况是否存在问题,并对问题的性质和涉及范围进行初步分类和划定。
初步结论需要与纳税人进行沟通和对质,听取纳税人的解释和辩护意见,并且要记录和留存纳税人的陈述材料。
复核与复议是税务稽查中的重要环节。
如果纳税人对初步结论有异议,可以向税务机关提出复核申请。
复核申请需要提交相关的证据和材料,税务机关会重新审查和核实相关问题。
如果申请人对复核结果仍然不满意,可以向上级税务机关提出复议申请,由上级税务机关再次审查和决定。
税务稽查工作流程
税务稽查工作流程税务稽查工作是指国家税务部门依法对纳税人的一定时期内的纳税申报情况、税款缴纳情况及一定税务事项进行审查、调查的一项工作。
税务稽查是维护税收法律纪律、保障税收秩序、促进纳税人遵纪守法、提高税收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渠道之一。
税务稽查主要涉及纳税人的税务申报、税款缴纳、账务处理等方面。
一、稽查前准备税务稽查前,稽查人员需要对涉税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企业纳税历史记录和存在的问题。
具体如下:1、前期准备税务稽查前,税务稽查人员需了解有关税务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稽查程序、方法和技巧,全面做好准备工作,对涉税企业的税务申报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以确保在税务稽查过程中做到准确、系统、科学、公正。
2、确定稽查对象税务稽查人员需要在纳税人档案中查找符合稽查条件的企业,查看企业的纳税申报资料、税务处理方式等。
3、筛选稽查重点税务稽查人员可以根据纳税人档案中的数据和企业的业务情况,结合税务部门、涉税部门的反馈意见,对于存在问题的部门或业务进行重点稽查。
4、通知稽查对象在确定稽查对象和目标后,税务稽查人员需通知相应的企业,并告知即将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
同时,也需要告知企业有关税务稽查的有关规定和原则,为后期的税务稽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税务稽查过程在税务稽查过程中,税务稽查人员需按照稽查对象和稽查重点确定的要求进行实地调查和审核。
主要包括:1、实地调查税务稽查人员需要到企业现场进行实地调查,查看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资产情况等。
同时,也需要查看企业的发票、销售单、收付款单、银行对账单、财务报表等相关文件,进一步核实企业的账务情况、税款缴纳情况等。
2、资料检查税务稽查人员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税务申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进行详细检查,核对企业的账务和税务申报是否真实可靠、合法合规。
3、讯问企业在税务稽查过程中,税务稽查人员也需要讯问企业有关经营管理和税务申报的责任人、财务人员等。
通过讯问,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账务处理情况等。
税务稽查流程
税务稽查流程税务稽查是在税务管理机构和纳税人之间建立起正常的税务关系,包括税收监管、调查税收行为、发现不正当税收行为以及维护和加强正常税收秩序的关键一步。
税务稽查流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采取必要的步骤来开展税务稽查。
这些步骤包括申请查询、文件审核、收入调查、审计结论及结果处理等。
一、申请查询首先,根据税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税务机关可以申请查询纳税人的财务记录。
在审查审核纳税人的财务记录中,首先要求纳税人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和税收申报表。
税务机关还可以查询纳税人的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以及自然人或者企业受到影响的其他文件。
在收集了所需的财务记录之后,税务机关可以根据自身要求对纳税人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查审核,以确定纳税人是否存在不正确的做法。
二、文件审核税务稽查的下一步是文件审核。
税务机关对收集的会计资料和税收申报表进行严格的审核,以确定纳税人是否存在不正当税收行为。
为此,税务机关会分析纳税人提供的财务资料,例如财务报表、会计记录、财务报表和税收申报表等,以确定准确的财务状况以及纳税义务。
如果税务机关在审核中发现了可疑的不正确的做法,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这些可疑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三、收入调查税务机关在审核文件的基础上,会采取收入调查的措施,以确定纳税义务,以及可能存在的不法犯罪行为。
收入调查要求纳税人提供有关自己的营收、利润、支出、其他收入等信息,以确定纳税义务。
此外,税务机关可以要求纳税人提供财务文件、发票以及其他有关证明材料,以确认纳税义务。
四、审计结论及结果处理审计结论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审计结果的总结与归纳,根据审计结论,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一般情况下,如果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存在不正确的税收行为,将按照税收有关法律规定,对其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罚款、罚单、没收违法所得或违法行为等处理措施。
五、结论税务稽查包括申请查询、文件审核、收入调查、审计结论及结果处理等复杂的步骤。
税务稽查程序及法律依据
税务稽查程序及法律依据税务稽查程序是指税务机关依法履行对纳税人的税务监管职责的一系列操作流程和步骤。
稽查程序的准确执行对于确保税收的合法性、公平性和透明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税务稽查程序的概述以及相关法律依据两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税务稽查的过程和原则。
一、税务稽查程序概述税务稽查程序是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监管的一套操作流程和步骤,主要包括案件立案、稽查调查、税务处罚等环节。
税务稽查的目的是对纳税人的税务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确保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1. 案件立案税务稽查的第一步是对涉税案件进行立案。
税务机关会根据法律规定,按照相关的标准和程序对涉税案件进行审查,并对案件进行登记和分类。
2. 稽查调查稽查调查是税务稽查的核心环节,主要是对纳税人的税务情况进行审查和核实。
税务机关会通过查账、查帐、查账册、查票据等手段,综合运用纸质、电子和网络信息,掌握纳税人的涉税行为和情况。
3. 财务会计核对财务会计核对是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稽查的一个重要程序。
通过财务会计核对,税务机关可以核对纳税人的财务报表和账务情况,对纳税人是否存在欺税行为进行审查和核实。
4. 税务处罚税务稽查的最后一步是根据查出的涉税违法行为,依法对纳税人进行处罚。
税务机关会根据相关税收法律规定,对纳税人的违法行为进行认定,并依法对其进行罚款、缴纳滞纳金、追缴税款等处罚。
二、税务稽查法律依据税务稽查程序的实施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在税收领域,我国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进行税务稽查。
该法律规定了税务机关稽查的基本依据和原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是我国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法律,其中第五章专门规定了税务稽查的内容和程序。
根据该法律,税务机关有权对纳税人进行稽查,确保其纳税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稽查章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稽查章程》,该章程规定了税务稽查的具体操作程序和要求,对于税务机关稽查工作的实施具有指导性意义。
税务稽查的法律依据与程序
税务稽查的法律依据与程序税务稽查是指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纳税申报、纳税义务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实的一种行政监管活动。
为了维护税收秩序,降低纳税风险,税务稽查依据特定的法律依据和程序进行。
本文将重点探讨税务稽查的法律依据与程序。
一、税务稽查的法律依据税务稽查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国家法律、税务法规和税务行政规章。
以下是税务稽查的主要依据和法律条文:1.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九条:税务机关有权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纳税申报、纳税义务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实。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条:税务机关在税务稽查时,有权查看、复制与纳税有关的账簿、凭证、纳税申报表等。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一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义务向税务机关提供与其纳税有关的资料、记录、凭证等。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三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进行的税务稽查,应当出具税务稽查通知书,并可以随时查看、复制与纳税有关的账簿、凭证、纳税申报表等。
二、税务稽查的程序税务稽查的程序主要包括稽查准备、稽查实施、稽查报告和稽查结果处理四个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环节的主要内容:1. 稽查准备阶段:在稽查准备阶段,税务机关应当对稽查对象进行背景调查和梳理,明确稽查目标和范围,并制定稽查计划。
稽查计划应当包括稽查的时间、地点、对象、内容等。
2. 稽查实施阶段:税务机关在稽查实施阶段,根据稽查计划,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进行检查和核实。
税务机关可以要求稽查对象提供与纳税有关的资料、记录、凭证等,也可以查看、复制稽查对象的账簿、凭证、纳税申报表等。
3. 稽查报告阶段:在稽查实施结束后,税务机关将稽查结果整理成稽查报告。
稽查报告主要包括稽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稽查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内容。
稽查报告应当客观、准确地反映稽查情况,并附上相应的证据材料。
4. 稽查结果处理阶段:税务机关在稽查结果处理阶段,根据稽查报告的结论和建议,依法进行处理。
税务稽查方法
税务稽查方法1. 顺查法,就像顺藤摸瓜一样,沿着企业的账务处理一路追查下去。
比如从原始凭证开始,看看发票啊、合同啊什么的是不是都合规,然后再逐步查到记账凭证、账簿,这样就能把所有相关的信息都搞清楚,要是有偷税漏税问题,肯定能揪出来!2. 逆查法,这可不得了,反其道而行之!先从报表这些大的方面入手。
比如说,发现报表上的某个数据很奇怪,那就倒回去查,看看是不是账务处理上出了问题,这不就像从结果找原因嘛!比如看到利润突然暴跌,那肯定得倒查看看哪里出了岔子。
3. 抽查法呀,就跟抽奖似的,随机抽取一些业务来检查。
好比去超市抽查商品质量一样,咱税务稽查也可以挑一些重要的、有嫌疑的业务来重点看看。
像突然抽查一笔大额的采购业务,看看有没有猫腻!4. 审阅法,那可是睁大双眼仔细瞧!把企业的各种账册、凭证啥的都细细过一遍。
想象一下你在认真看一本很重要的书,一字一句都不放过,就是这种感觉呀!比如审阅合同的条款,看有没有啥隐藏的风险。
5. 核对法,就是两边对照着看嘛!把不同来源的资料相互核对。
好比说把发票和出入库记录一核对,要是对不上,那肯定有问题呀!像发现发票上的数量和仓库记录的不一样,这里面肯定有文章!6. 调查法,这可得走出去了解情况啦!不是光在办公室看资料,还要去实地调查呢!可以去和相关人员聊聊天,问问情况。
比如说去企业的仓库看看实际存货情况,难道不比光看账本靠谱?7. 盘存法,这可是直接盘点实物呀!看看实际的东西和账上是不是相符。
就像你去数数自己家里的东西和你记得的数量一不一样。
比如去盘点下库存商品,要是少了很多,那可就得好好查查啦!8. 分析比较法,这是要动脑子分析比较的呀!把企业的数据和同行业的进行比较。
要是发现跟别人差距很大,那肯定不正常呀!就好像你发现自己班的成绩和其他班相差好多,能不找找原因嘛!总之啊,税务稽查方法多样又重要,能保障税收的公平公正,让该交税的一分不少,不该交的也不冤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内帐的制作到账外账的税务稽查一、内帐和外账都需要附带原始凭证吗?1、企业涉及的所有经济业务都要在内帐中反映。
2、无法在外账处理的账务,其原始票据粘连在内帐凭证后;在外账中反映的账务,其原始票据无法附在内帐中,可在内帐分录中注明“见外帐×月×号凭证”以方便查阅。
二、什么票据可以做外账?只要是正式的发票、或是财政部门监视的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凭证,都可以用来记账,但选用做外账的单据还需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
三、内帐和外账的现金日记的数额(就是库存现金)相差很大怎么办?1、内帐就是公司内部真实账目,一般的公司存现金的比例不会很大。
2、外账是对外的套帐,存在一定的虚假成份。
按库存现金管理规定,只要三至五天的零用现金,因此也不可能很大。
但由于相当部门现金实际已经支付了,但无法在外账中反映,从而造成外账的现金偏大。
目前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把这部分现金以往来款形式转出去。
四、做外账跟做内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内帐要记录少申报的收入以及对应成本、费用等,还有外账不允许列支的部分费用,比如白条,或者送礼的灰色支出什么的。
内帐应该是外账的一个补充,结合在一起应该是企业真实经营状况。
五、会计内帐好做还是外账好做?当然是内帐好做。
内帐就是内部使用的帐,也是最真实的帐,按照会计准则按部就班就可以了,外账的话,很多单位都掺假,为了粉饰效益或者逃税等目的,所以要想尽各种办法把帐做得漂亮,还要担心风险。
六、会计的外账和内帐应该如何分开做1.因为内帐是内部管理的,所以所有单据都要做。
2.外账是应付税务局等部门的,帐是“做”出来的,采用是选择性的单据。
很多做两套帐的企业,做内帐顾不了外账,做了外账顾不了内帐。
3.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个很简单实现内帐外账的方法:先做外账,外账凭证打印两份,其中一份做内帐附件,这样查内帐就很简单容易找到原始凭证了。
七、内帐和外账在会计科目设置上有什么区别?区别不大,对于会计科目,外账是严格遵用,而内帐是灵活采用八、做外账的步骤及注意事项(一)外帐步骤1、首先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各种帐薄要设置齐全,如:总帐、明细帐、日记帐等。
2、根据出纳转过来的各种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4、月末作计提、摊销、结转记账凭证,对所有记账凭证进行汇总,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帐。
5、结账、对帐。
做到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6、编制会计报表,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并进行分析说明。
7、将记账凭证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二)注意事项1、按照单位所属行业正确使用会计科目。
2、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成本费用核算,掌握成本费用列支范围、扣除标准。
3、熟悉税收政策、各种税金的税率、计提依据等。
九、如何查企业外账?账外账目前已成为企业偷税的一种主要方法,它是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购入材料不需或不能取得合法凭证,而销售产品又不需开具发票的情形下,在正常设置的账簿以外设立的一种账。
由于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在一些中小企业中较为流行。
同时,账外账由于纳税人以不需供货方发票为由,压低购货成本,可能导致供货方不缴或少缴税款;而纳税人自身又由于销售的货物不开具发票,直接导致了国家税款的流失,因此危害很大。
那么,应该如何检查账外账呢?一是在检查前要对企业基本情况有个大致了解,即对检查对象有个基本判别,该企业是否存在账外账,具体可以从企业生产规模、纳税申报情况、同类企业比较、主要销售渠道、生产产品所需主要原材料及进货渠道、用电量等几个方面综合加以分析。
二是突击检查,对企业的账外经营一般比较难以查证,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税收征管法》赋予我们的所有权力,尽可能多地发现账外账的第一手资料,首先应该对存放财务及经营资料的地方如企业财务科、销售科等部门进行检查,责成纳税人提供与税收有关的账册、凭证如合同、收据、现金日记账、收料及发货记录单等;其次是对纳税人的货物存放地进行检查,责成纳税人提供与购进及销售货物有关的资料如验收入库单、领料单、发货单等;三是对纳税人的电脑记录加以检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比较普及,往往有些企业对生产进度、员工考核、业务费支出、应收应付账款等资料都录入了电脑,因此对这部分资料进行检查同样很有必要;第四是对企业生产车间进行检查,查看企业固定资产是否全部入账,原材料入账、使用、报废情况,车间生产产品情况等;最后,要了解企业在银行开立的所有账户情况,包括企业负责人、销售主管、财务主管是否有长期信用卡,从前一阶段的检查情况看,目前大部分账外经营的货款往来都在企业或财务负责人的信用卡里交易。
四是账证检查,如不能直接发现证据,在只能就账查账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对记账凭证中所有资料进行详细检查,如业务费结算、是否有按工时结算的工资记录、邮寄费、车旅费凭证、运输发票凭证等,从中发现线索;同时,要了解企业产品情况,如一定数量或金额产品的耗电量、耗时量、投料比例等。
总之,要查出企业的账外账是十分困难的,检查人员必须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要查好账外账,关键是要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善于从各个方面研究、剖析企业的偷税手法,同时又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面对纳税人的不合作甚至阻挠、刁难、说情等等时要学会正确处理、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十、如何查企业有没有账外经营?1.账户核对法。
具体做法是:一是到企业的开户银行调查其开户情况,掌握其全部银行账户,然后同其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如果所掌握的账号比提供的多,就有账外经营的情形存在。
二是将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进行逐笔核对,对银行对账单上有业务记录而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无记录的经济业务事项应作重点调查。
三是将销售收入明细账与库存商品明细账中有关记录进行核对,如果存在库存商品明细账有减少记录,而销售明细账无记录的现象,应进一步调查库存商品的去向,检查是否有隐匿收入的行为。
四是将生产车间的生产记录与库存商品入库单核对,检查有无将库存商品少入库或不入库而进行账外经营的现象。
2.投入产出核对分析法。
即在掌握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生产部门的消耗与产出配比,计算出产品的产量,再按企业产销比率计算出企业应实现的收入,然后与企业实际销售收入进行对比,若相差较大,就有可能存在隐匿收入不入账的问题;还可以将企业生产部门的生产统计日报、月报和年报中反映的产品产量与会计账表所核算的产品入库产量进行核对,若不相符就有可能存在产品不入账、账外销售的问题。
3.核对营销业务记录法。
企业销售业务一般在营销部门都有所记录,可以通过核对营销部门的业务记录,并与货运文件、相关销售发票、会计记录相比较,如果营销部门的业务记录与货运文件、相关销售发票、会计记录不相符,就有可能存在现货交易或销售收入不入账、账外设账、偷逃税款等问题。
4.突击盘点法。
即对库存资金及存货进行突击检查,从中查找漏洞。
具体做法是:一是对库存现金的盘点采取临时检查的方法,检查其账实是否相符。
如果盘点的实际数大于账面数,且无正当理由的,就很有可能存在账外经营,需进一步进行核查。
二是对存货实施突击盘点,如果实际数量、品种要比账面多,说明有库存商品少入账或不入账的现象,应进一步检查其是否存在账外账的情形。
5.票据、存根核对法。
企业的票据、存根是业务发生的原始记录,核对票据存根和会计记录可从中发现账外收入。
将单位对外开具的发票、收据存根联与记账联逐一进行核对,检查记账联是否有缺号的现象,是否与存根联相符;同时将发票、收据存根与销售合同核对,检查企业有无隐匿收入、设置账外账的行为。
十一、税务稽查如何发现企业帐外帐近年来在办案中,发现不少纳税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通过设置“账外账”的方式,进行偷税、逃税、骗税等涉税违法行为,造成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
针对这一现象,在日常办案中,仅靠传统的、简单的就账查账方法就谈不上查深、查透,更难以发现纳税人偷税、逃税等涉税违法行为。
因此如何发现和查处设置的“账外账”对提高稽查工作成效,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在查办案件的实践经验,谈谈查处“账外账”的技巧与体会。
首先,了解什么是“账外账”?“账外账”就是部分纳税人为偷逃国家税款,私自设立两套账簿,对内账簿真实核算生产经营情况;对外账簿记载虚假的经营收入和利润情况,以虚假的生产经营情况应对各方检查并以此作为纳税申报的依据,通过做假账的手段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
一、“账外账”的特点:1、隐蔽性强,税务等监督管理机关不易查证。
采取“账外账”偷税的纳税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应付税务机关检查和日常纳税申报的“账”,即对外核算账放在明处,随时都可以拿出来对付,对内核算“账”却存放隐蔽,有的放在单位领导人或者财务人员的家中,有的放在财务室的不同资料柜中,使得税务等监督管理机关不易查证。
2、知情范围小。
采用“账外账”偷税的纳税人,为了缩小知情范围达到偷税的目的,一般只有单位主要领导及领导亲信的主管财务人员知晓内幕,缩小了“泄密”的口子。
3、采用“账外账”的代价与“收益”对等。
采取“账外账”偷税的纳税人,对主管财务人员的选择上要求较高,一是要有强有力的制假能力,二是要有“保密”观念,嘴要严,因而他们大都使用自己亲信的亲朋好友来胜任,支付的报酬较为可观。
只有花高代价用人,才能使“假品”不易暴露,取得最佳造假效果。
二、采用“账外账”进行偷税主要的几种手段:1、“一真一假法”。
企业采用“一真一假两套账”偷税,在实施偷税行为时,对内核算账是按企业整个真实经营情况进行核算,对外核算采取虚假的经营收支进行核算,从表面上看,假账真算,天依无逢,但其原始凭证往往只有被税务机关监控的正规发票和企业自制的虚假内容的费用报销单,内外两套账需共同依附的发票等原始凭证,对内采取复印或者经领导签字的说明件。
2、“半真半假法”。
企业采用“半真半假两套账”偷税,其方法是,两套账都核算企业的经营情况,但都是企业真实经营情况的一部分,对企业有利的,在对内核算账中反映,具体手段主要是采取抽单做账或者部分现金收入分离。
账外账目前已成为企业偷税的一种主要方法,它是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购入材料不需或不能取得合法凭证,而销售产品又不需开具发票的情形下,在正常设置的账簿以外设立的一种账。
由于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在一些中小企业中较为流行。
同时,账外账由于纳税人以不需供货方发票为由,压低购货成本,可能导致供货方不缴或少缴税款;而纳税人自身又由于销售的货物不开具发票,直接导致了国家税款的流失,因此危害很大。
那么,应该如何检查账外账呢?三、发现“账外账”的几种途径众所周知,账外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收入不入账,另一种是虚增成本费用套取资金。
正如所有资金都具有来源和去向两个方面一样,账外资金也有其来源和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