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少时,眼神澄澈,心地纯良;长大了,受到名利、欲望、贪婪等熏染,变了质,走了味,失了魂。
B.原西南师范大学校长邱玉辉、高级工程师彭燕华、重庆大学教授尹超……等多位国内人工智能专家出席了大会。
C.医学专家指出,大量快速的进食冷饮,会损伤孩子稚嫩的胃黏膜,引起急性胃痉挛,导致腹痛,腹泻,食欲不振。
D.有一句名言:“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生就是“自我” 不断实现的过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省略号与“等”不能连用。
C“腹痛,腹泻,食欲不振”中的逗号改为顿号即可。
D“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属于完全引用,所以要把引号外的句号移至引号内。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拘泥哀悼哗众取宠首曲一指
B.禁锢箫索信手拈来拖泥带水
C.璀璨倜傥漠不关心大相径庭
D.典藉珊瑚忍俊不禁锲而不舍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曲”应写作“屈”;B“箫”应写作“萧”;D“藉”应写作“籍”。
二、名句名篇默写
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①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借景物变化表现时光飞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洪波涌起②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③天街小雨润如酥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⑤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解析】
【详解】
①——④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下句即可,要注意“涌”“庇”“酥”“廷”等字的书写;
⑤属理解型默写题。
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
解答此类题容易出的错误有:对相应诗文缺乏理解;对相应诗文记忆不准确;没有注意相关细节。
本题书写中要注意“残”“入”等字的正确写法。
三、现代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小题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
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
“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
”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
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
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
《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
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
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
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
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
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
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
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
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
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
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选自《人民日报》 2019年04月17日)
1.根据选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_____①和_____②的事例,从反面有力地论证了
__________________③的观点,和前文形成了对比论证。
3.文章第⑥段能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
【答案】1.善用语言的力量(或:让语言释放智慧和力量。
能点明话题,表达明确的意思即可)
2.乡村动员植树讲空话套话;安全事故后的新闻发布讲废话假话(缺少关键信息);“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
3.不能删去。
第⑥段补充论述了语言和行动要结合起来(要知行合一、言行并举),是对中心论点进行补充;使论述更严密、更全面。
【解析】
1.考查拟写题目。
题目是文章中心的体现,是文章内容的浓缩,根据文中出现最多的句子或词语来判定。
如开头段“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间段“语言的力量”,结尾段“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
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等,都与“语言”有关,拟写为:让语言释放智慧和力量。
2.“譬如……,再如……”先举乡村动员植树讲空话套话,再举安全事故后的新闻发布讲废话假话的例子,证明了此段的观点“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
”
3.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鲜明、严密、无针对性。
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
第⑥段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
而要言行一致,言行合一,是对前文的补充完善,使得论证更严密。
故而不能删去。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墙下短记
史铁生
近些年我常记起一道墙,碎砖头垒的,风可以吹落砖缝间的细土。
那墙很长,至少在一个少年看来是很长,很长之后拐了弯,拐进一条更窄的小巷里去。
小巷的拐角处有一盏街灯,紧挨着往前是一个院门,那里住过我少年时的一个同窗好友。
叫他L吧。
L和我一度形影不离,我生命的一段就由这友谊铺筑。
细密的小巷中,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我们一起走,冬天或夏天,风声或蝉鸣,太阳到星空。
少年间的情谊,想来莫过于我们那时的无猜无防了。
我曾把一件珍爱的东西送给L。
是什么,已经记不清。
可是有一天我们打了架,为什么打架也记不清了,但丝毫不忘的是:打完架,我去找L要回了那件东西。
走过那道很长很熟悉的墙,夕阳正在上面灿烂地照耀。
我走进院中去喊L。
L出来,听我说明来意,愣着看我一会,然后回屋拿出那件东西交到我手里,不说什么,就又走回屋去。
结束总是非常简单,咔嚓一下就都过去。
归途中我看看手上那件东西,珍宝转眼被处理成垃圾,我失去来时的热度。
我独自回家,贴近墙根走。
墙很长,很长而且荒凉。
捡根树枝,边走边在那墙上轻划,砖缝间的细上一股股地垂流……我内心沮丧而无以名状;一段情谊轻得飘散了,没有了。
那很可能是我对于墙的第一种印象。
随之,另一些墙也从睡中醒来。
我摇着轮椅走街串巷,忽然一面青灰色的墙叫我怦然心动,我知道,再往前去就是我的幼儿园了。
青灰色的墙很高,里面有更高的树。
到幼儿园去必要经过这墙下。
一见了这面高墙,退步回家的希望即告断灭。
那青灰色几近一种严酷的信号,令童年分外恐怖。
这样的“条件反射”确立于一个盛夏的午后,所以记得清楚,是因为那时的蝉鸣最为浩大。
那个下午母亲要出差到很远的地方去。
我最高的希望是她可能改变主意,最低的希望是我可以不去幼儿园,留在家里跟着奶奶。
但两份提案均遭否决,据哭力争亦不奏效。
我哭声不停,母亲无奈说带我出去走走。
“不去幼儿园!”出门时我再次申明立场。
母亲领我在街上走,沿途买些好吃的东西给我,形势虽可疑,但看着走了这么久又不像是去幼儿园的路,牵紧着母亲长裙的手便放开,心里也略略地松坦。
可是,好吃的东西刚在嘴里有了味道,迎头又来了那面青灰色高墙,才知道条条小路原来相通。
虽立刻大哭,料已无济于事。
但一迈进幼儿园的门槛,哭喊即自行停止,心里明白没了依靠,唯规规矩矩做个好孩子是得救的方略。
幼儿园墙内,是必定的一种“灾难”,抑或只因为这一个孩子天生地怯懦和多愁。
我最记得母亲消失在那面墙里的情景:母亲是绕过那面青灰色的高墙走上了远途的,高高的树上蝉鸣浩大,高高的树下母亲的身影很小,在我的恐惧里那儿即是远方。
我现在有很多时间坐在窗前,看远近峭壁林立一般的高墙和矮墙。
有人的地方一定有墙。
我们都在墙里。
我们有时千里迢迢汽车呀、火车呀、飞机呀,只为了去找一处不见墙的地方:荒原、大海、林莽甚至沙漠。
但未必就能逃脱。
墙永久地在你心里,构筑恐惧,也牵动思念。
比如你千里迢迢地去时,鲁宾逊正千里迢迢地回来。
把所有的墙都拆掉的愿望自古就有。
不行么?我坐在窗前用很多时间去幻想一种魔法,比如“啦啦啦,啦啦啦……”很灵验地念上一段咒语,刷啦一下墙都不见。
怎样呢?料必大家一齐慌作一团(就像热油淋在蚁穴)。
然后大家埋头细想,还是要砌墙。
砌墙盖房,不单为避风雨,因为大家都有些秘密,其次当然还有一些钱财。
其实秘密就已经是墙了。
肚皮和眼皮都是墙,假笑和伪哭都是墙。
假设这心灵之墙可以轻易拆除,但山和水都是墙,天和地都是墙,时间和空间都是墙。
为了逃开墙,我曾走到过一面墙下。
我家附近有一座荒废的古园,围墙残败但仍坚固,失魂落魄的那些岁月里我摇着轮椅走到它眼前。
四处无人,寂静悠久,寂静的我和寂静的墙之间,膨胀和盛长着野花,膨胀和盛开着冤屈。
我用拳头打墙,用石头砍它,对着它落泪、喃喃咒骂,但是它轻轻掉落一点儿灰尘再无所动。
老柏树千年一日伸展着枝叶,云在天上走,鸟在云里飞,风路草丛,野草一代一代落子生根。
我
转而祈求墙,双手合什,创造一种祷词,出声地诵念、求它给我死,要么还给我能走路的腿……但睁开眼,伟大的墙还是伟大地矗立,墙下呆坐一个不被神明过问的人。
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突然想起,达摩的面壁是不是这样的呢?接受限制。
接受残缺。
接受苦难。
接受墙的存在。
搬家搬得终于离那座古园远了,不能随便就去,此前就料到会怎样想念它,不想最为思恋的竟是那四面矗立的围墙;年久无人过问,记得那墙头的残瓦间长大过几棵小树。
但不管何时何地,一闭眼,即刻就到那墙下。
寂静的墙和寂静的我之间,野花膨胀着花蕾,不尽的路途在不尽的墙间延展,有很多事要慢慢对它谈,随手记下谓之写作。
1994年10月
(选自《我与地坛》,有删改)
1.请分别概况“我”对儿时关于“墙”的两次回忆。
2.“我”对荒废古园里的围墙先后有不同的态度,请分点概况。
3.下面语句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请联系上下文加以赏析。
母亲是绕过那面青灰色的高墙走上了远途的,高高的树上蝉鸣浩大,高高的树下母亲的身影很小。
4.纵观全文,“墙”有着鲜明的象征意义,请对“墙”的丰富内涵谈谈你的理解。
5.“拆掉墙”与“接受墙”,你更赞同哪一种做法?请简述理由。
【答案】1.我和好友闹翻后,找好友拿回东西,失去了友谊,内心无比沮丧孤独。
母亲出差,绕墙带我去幼儿园,让我明白唯有做好孩子才行,内心感到无助与恐惧。
2.我用拳头打围墙,用石头砍它;我祈求着墙,希望它还我能走路的腿;我又跟墙说话,接受墙的存在;我搬离那座古园之后,最为思恋的竟是那四面矗立的围墙。
3.运用动作描写,“绕过”“走上”等动作,写出我看到母亲离去的不舍与心慌。
运用了对比,用墙壁的“高”、树的“高”衬托出母亲身影的矮小,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害怕和不舍。
环境描写,渲染了夏日燥热的气氛,烘托出我被迫上幼儿园,不愿与母亲分别的怯懦。
4.象征了孤独、恐惧、秘密以及人生的苦难。
5.我更赞同“接受墙”。
人生的苦难并非全无用,有时候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心智,帮助一个人成长。
所以,与其哭喊咒骂,不如接受它的存在。
【解析】
1.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概括。
第一件事情是“我曾把一件珍爱的东西送给L。
是什么,已经记不清。
可是有一天我们打了架,为什么打架也记不清了,但丝毫不忘的是:打完架,我去找L要回了那件东西。
”“我内心沮丧而无以名状;一段情谊轻得飘散了,没有了。
”第二件是“那个下午母亲要出差到很远的地方去。
我最高的希望是她可能改变主意,最低的希望是我可以不去幼儿园,留在家里跟着奶奶。
……一迈进幼儿园的门槛,
哭喊即自行停止,心里明白没了依靠,唯规规矩矩做个好孩子是得救的方略。
”据此概括即可。
2.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通读全文,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
本题可依据文章的“我用拳头打墙,用石头砍它,对着它落泪、喃喃咒骂,但是它轻轻掉落一点儿灰尘再无所动。
”“我转而祈求墙,双手合什,创造一种祷词,出声地诵念、求它给我死,要么还给我能走路的腿……”“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突然想起,达摩的面壁是不是这样的呢?接受限制。
接受残缺。
接受苦难。
接受墙的存在。
”“搬家搬得终于离那座古园远了,不能随便就去,此前就料到会怎样想念它,不想最为思恋的竟是那四面矗立的围墙”这些内容概括作答。
3.考查赏析语句的写法。
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
“绕过那面青灰色的高墙走上了远途”是动作描写,“蝉鸣”是环境描写,渲染天气燥热及人物的恐惧心理;“蝉鸣浩大,高高的树下母亲的身影很小。
”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作者因母亲要出差远去,自己内心的不舍与恐慌。
4.考查对题目象征意义的理解。
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字词的含意以及蕴含的感情。
本文二至五段回忆儿时“和好友闹翻后,找好友拿回东西,失去了友谊,内心无比孤独”“墙很长,很长而且荒凉。
捡根树枝,边走边在那墙上轻划,砖缝间的细上一股股地垂流……我内心沮丧而无以名状;一段情谊轻得飘散了,没有了。
”“墙”象征了内心的孤独;后来母亲出差,我舍不得,对去幼儿园充满了抗拒,内心非常无助、恐惧。
结合语境“我最记得母亲消失在那面墙里的情景:母亲是绕过那面青灰色的高墙走上了远途的,高高的树上蝉鸣浩大,高高的树下母亲的身影很小,在我的恐惧里那儿即是远方”理解“墙”象征了内心的恐惧;由“其实秘密就已经是墙了。
肚皮和眼皮都是墙,假笑和伪哭都是墙”分析“墙”象征秘密;结合“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突然想起,达摩的面壁是不是这样的呢?接受限制。
接受残缺。
接受苦难。
接受墙的存在。
”理解,“墙”象征人生的苦难。
5.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阐述理由。
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这样的标志性语言,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叙写理由,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说有力。
本文中的“墙”象征了孤独、恐惧、秘密以及人生的苦难。
如: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与痛苦抗争的过程,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从与痛苦的抗争中寻找少许的快乐。
正是因为有痛苦的存在,才能激发我们人生的力量,使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强。
所以我赞同“接受限制。
接受残缺。
接受苦难。
接受墙的存在。
”答案不唯一。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
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
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
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
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
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
”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
”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
”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
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
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
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
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
”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
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次,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
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⑨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
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摘自2016年5月《长春日报》)
1.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至少写三件)
2.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
(1)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
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
..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
候休息。
(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加点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
)
(2)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
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
3.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4.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①仔细安排家里地里活计。
②从容安排身后事。
③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
④再种一棵香樟树当礼物送给孙女。
⑤领着孙女看自家的土地。
2.(1)“镌刻”原指雕刻;在文中指爷爷与大自然、与土地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
(2)因为爷爷在广阔的故乡留给孙女的一切都是丰富的,他希望孙女能同样感受到他的自豪和眷恋。
3.①年纪大但身体硬朗。
②热爱乡村生活。
③有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
4.①爷爷把香樟树当作礼物送给孙女。
②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心灵相通的所在:香樟树,和她一起成长。
③爷爷送给孙女的不仅仅是一棵树,也是告诉孙女,她与故乡,与土地血脉相连,故乡和土地是我们心灵的起点和归宿。
【解析】
【分析】
1.情节概括题。
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组织语言时,最好以“爷爷”为陈述的主体。
概述出与“爷爷”仔细安排家里地里活计、从容安排身后事、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种一棵香樟树当礼物送给孙女和领着孙女看自家的土地等几件事。
2.欣赏文句。
(1)可分析描写方法,也可分析重点词语。
如“镌刻”原指雕刻。
在文中指爷爷与大自然、与土地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
而外貌描写,突出了老人一生劳作却生活简朴,热爱劳动更牵挂儿女的可贵品质。
还要答出在结构上的铺垫意义。
(2)因为爷爷在广阔的故乡留给孙女的一切是丰富的,他希望孙女能同样感受到他的自豪和眷恋。
这是老人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子孙后代的影响和教育。
从而抒发了“我”发自内心的敬意。
所以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
3.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如此题从可从爷爷教育孩子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且心胸豁达的角度,从教育孩子远离浮华,回归到生活中去,体验生活的乐趣的角度,从人的成长需要一种心灵的寄托等角度分析。
可分析出爷爷是一个有教育方法、热爱乡村生活、豁达从容的人。
答题时可先答出人物性格,再结合具体情节或描写分析即可。
4.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
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
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
如可提取第7段“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是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心灵相通的所在:香樟树,和她一起成长。
“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
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等句分析,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点睛】
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
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