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实时测量技术脱硝精准喷氨方案
SCR脱硝系统精准喷氨改造
Vol.7 No.1Feb. 2021生物化工Biological Chemical Engineering第 7 卷 第 1 期2021 年 2 月SCR 脱硝系统精准喷氨改造李卫平(国电电力大同发电有限公司,山西大同 037043)摘 要: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要求的不断严格,氮氧化物排放的限值不断降低。
为满足环保要求,各火电厂纷纷进行脱硝超低排放改造,但因传统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脱硝工艺无法精确控制喷氨量,机组虽达到了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控制的投运要求,但也因过量喷氨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对电厂SCR 脱硝超低排放改造后,机组运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SCR 脱硝精准喷氨改造的一些思路,与同行共同研究讨论。
关键词:SCR 脱硝超低排放;过量喷氨;精准喷氨改造中图分类号:X773 文献标识码:ARevamping of SCR Denitrification System by Precise Ammonia InjectionLI Weiping(Guodian Electric Power Dato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Shanxi Datong 037043)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stringent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ies, the limits of nitrogen oxide emission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reduced. In order to mee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s,various thermal power plants have carried out denitrification ultra-low emission transformations. However,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SCR denitrification process cannot accurately control the amount of ammonia injection, although the units have reached the commissioning requirements for ultra-low nitrogen oxide emission control, they are also due to excessive Ammonia injection has caused a series of problems.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unit after the SCR denitrification ultra-low emission transformation of a power plant, and put forward some ideas for the SCR denitrification precision ammonia injection transformation, and discuss with the peers.Keywords: SCR denitrification ultra-low emission; excessive ammonia injection; precision ammonia injection modification近年来,机组运行中暴露出了空预器堵塞的问题,原因之一为脱硝系统过量喷氨。
脱硝系统喷氨优化调节技术
脱硝系统喷氨优化调节技术随着火电厂最新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颁布及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的实施,燃煤电厂必须更加严格地控制烟气中NOx的排放量。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因脱硝效率高且运行稳定可靠,而被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
脱硝效率和氨气逃逸率是衡量SCR脱硝系统运行是否良好的重要依据。
标签:脱硝系统;喷氨优化1 前言SCR脱硝系统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实现还原剂(氨)对烟气NOx的脱除反应,副产物为N2和H2O. SCR脱硝系统中的喷氨格栅可促使氨气和烟气在进入SCR反应器前充分混合。
喷氨不均会降低脱硝性能,喷氨过量时氨逃逸量会增大,形成的硫酸氢氨等物质易造成空气预热器堵塞和冷段腐蚀,喷氨不足时会降低脱硝效率。
2 喷氨格栅对脱硝运行的影响喷氨格栅技术作为目前SCR脱硝喷氨应用最多的技术,其喷氨效果决定了催化剂层氨氮分布情况,直接影响脱硝系统的反应效果。
通常所说的喷氨不均,准确地说,指的是喷氨格栅供氨后烟气中的氨氮摩尔比分配不均,即脱硝系统各反应区域的氨量未按预期的氨氮摩尔比进行分配,而不是喷氨量的分配不均。
只有在烟气流场及NOx浓度场绝对均匀的情况下,才要求喷氨量的均匀分配。
在实际工况下,由于催化剂层各个位置流速不同、NO2浓度不同、催化剂实际性能不同,导致实际需要脱除的NOx量以及处理能力不同,进而实际氨需用量也不尽一致。
脱硝运行中,实际喷氨量与氨需用量的不匹配,是导致局部喷氨过量、氨逃逸高、NOx浓度场不均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喷氨过量造成脱硝效率过高,使得出口NOx浓度出现极低值,同时未能参与反应的氨形成大量氨逃逸,进而引发空预器腐蚀堵塞问题;喷氨不足则导致脱硝效率低,出口NOx浓度偏高,易导致排放浓度超标。
由于脱硝系统对NOx浓度、氨逃逸浓度的监测绝大部分采用单点测量方式,因此在喷氨不均的情况下,极易出现监测数据与实际反应状况不一致的现象,主要体现为脱硝出口与总排口NOx浓度差异大、喷氨量与脱硝效率不匹配、氨逃逸数据低而空预器堵塞严重等情况,严重影响运行人员对脱硝运行状态的判断及调整。
SCR脱硝系统喷氨优化调整试验 (二)
SCR脱硝系统喷氨优化调整试验 (二)
1. SCR脱硝系统简介
- SCR脱硝系统是一种利用氨水作为还原剂,将NOx转化为N2和H2O
的技术。
- SCR系统由氨水喷射系统、反应器、催化剂、脱硝后处理系统等组成。
2. SCR脱硝系统喷氨优化调整
- SCR系统的喷氨量对脱硝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喷氨量过少会导致NOx无法完全转化,喷氨量过多则会造成氨逃逸、催化剂中毒等问题。
- 因此,对SCR系统进行喷氨优化调整是必要的。
3. 喷氨优化调整的试验方法
- 首先,需要对SCR系统进行现场测试,获取实际运行参数。
- 然后,根据实际运行参数,制定出一组不同喷氨量的试验方案。
-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对SCR系统进行多次喷氨量的调整,并记录下
每次调整后的脱硝效率和氨逃逸率等参数。
4. 喷氨优化调整的试验结果
- 通过多次试验,得出了一组最佳喷氨量参数,可以使SCR系统的脱
硝效率最大化,同时氨逃逸率最小化。
- 在实际运行中,按照这组最佳参数进行喷氨,可以大大提高SCR系
统的脱硝效率,减少氨逃逸和催化剂中毒等问题。
5. 喷氨优化调整的意义
- 喷氨优化调整是对SCR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
- 通过试验,可以得出最佳喷氨量参数,使SCR系统的脱硝效率最大
化,同时减少氨逃逸和催化剂中毒等问题,保证SCR系统的稳定运行。
- 进一步地,喷氨优化调整也有利于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精准喷氨逻辑说明
精准喷氨逻辑说明SCR脱硝系统是一个大迟延、大惯性的非线性系统,采用基于动态矩阵预测控制的优化算法,使用摩尔比的思想以及负荷、氧量等参数矫正作为前馈信号使得系统能够快速的响应,结合预测控制进行精准闭环调节快速响应的同时消除稳态误差,同时一定程度上克服系统的非线性问题。
优化方案中摩尔比计算使用机组负荷和入口NOx含量计算出喷氨量的基础值,使用预测控制器的输出作为修正,最终计算出理论喷氨量。
喷氨调门的控制使用闭环PID控制。
分区调节阀门控制逻辑DCS系统中实现,采用与喷氨总量控制系统解耦设计,保证分区调平阀调节过程中不影响总量控制阀的控制品质。
分区调平阀的调节上、下限可设定限制,自动调节仅在设定范围内调节,以保证在阀门的良好线性度区间进行调节。
在每个喷氨分区中,分布着数个喷氨支管并配有手动阀门,喷氨支管手动阀门实现在特定预控分区中氨气的分配。
其是根据锅炉烟气在特定区域的变化范围,结合烟气中NOx扩散情况而确定的。
其仅在调试期间进行协同调整,在调整到合适范围后,后期正常运行时一般不再进行调整。
喷氨分区自动调平控制系统逻辑的主调节参数是分区NOx测量反馈值,其对应关系由热态试验确定。
分区喷氨自动控制系统中设定了阀门启动条件、停止条件、动作范围、动作幅度、动作频率等等。
自动系统根据SCR各分区喷氨流量与SCR反应器出口各分区设定好的参数和动作模式,同步进行调整。
调整方案是基于系统整体的稳定性,采用间歇性调整,一个检测循环周期每个阀门比较1次偏差,若偏差大于或小于设定值就动作一次,每次动作幅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控制逻辑内设有调整死区,偏差小于设定死区范围,阀门不进行调整),通过循环往复的调整动作,逐步缩小各分区NOx测量值偏差,提高反应器出口NOx分布和氨氮反应的均匀性。
喷氨分区调门控制系统包括共20个调节门,需要机组运行参数相对稳定阶段,并且由运行人员择机操作DCS画面上的“分区优化自动”操作按钮,投入分区调平自动控制系统,相关逻辑如下:1 启动允许条件:分区巡测系统无故障;脱硝系统投入(喷氨调节总阀未在全关状态);2 紧急停止条件:脱硝系统退出(喷氨调节总阀全关);3 联锁条件:每个分区出口NOx检测完毕后,本分区调节阀门比较并动作一次。
脱硝出口氨逃逸各种测量方式对比分析及优化
脱硝出口氨逃逸各种测量方式对比分析及优化摘要:燃煤电厂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工艺,需对烟气中的氨气进行连续和实时测量。
针对不同氨逃逸监测系统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优化,实现对氨逃逸浓度的准确测量。
关键词:氨逃逸;激光分析法;SCR脱硝引言SCR 法脱硝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具有脱硝效率高、维护方便、便于管理控制、运行可靠等技术优点。
SCR 法脱硝将氨气作为还原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把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成氮气。
因此在保证脱硝效率前提下,脱硝系统要喷入足够量的 NH3。
这就存在 NH3 反应不完全、超标逃逸问题(简称氨逃逸)。
氨逃逸含量过高,会与工艺流程中产生的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铵盐,堵塞催化剂,使催化剂失效,还有可能腐蚀下游设备如空预器,对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构成一定风险。
一、燃煤电厂SCR脱硝然逃逸情况简介燃煤发电厂采用SCR脱硝工艺时,一般均采用在烟道合适位置喷入大量氨水以降低烟气中NOx含量,以达到符合国标中关于排放烟气中NOx含量不超过50mg/m3的要求。
SCR脱销工艺中的相关反应如下:由上述脱硝反应中可以看出,要降低排放烟气中的NOx值,除了必要的喷氨量外,还需要确保脱硝工艺中的催化剂充足和有效。
但在SCR脱销工艺中随着喷氨量的增加除了可以降低排放烟气中的NOx值之外,还存在以下反应:生成的硫酸氢铵具有很强的粘性,易在设备表面形成液态悬浮颗粒。
当温度降低时,硫酸氢铵会吸收烟气中的水分,形成腐蚀性溶液;在温度较低的催化剂表面,烟气中硫酸氢铵会堵塞催化剂,造成催化剂失活,增加反应器的压损。
并且,烟气中硫酸氢铵在经过后续设备时,会在温度较低的空气预热器热交换表面产生沉积,增大压降,降低空气预热器的效率,进而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此外,在SCR脱硝工艺中,还存在由于喷氨格栅喷头堵塞、各支路的喷氨阀门调节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的喷氨不均匀现象,使得烟道内部脱硝反应不均衡,即使喷入足够的氨量也不能确保最终的排放烟气中NOx达标。
脱硝精准喷氨改造施工方案
脱硝精准喷氨改造施工方案1. 引言脱硝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喷氨是脱硝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向烟气中喷射氨水,使氨在高温条件下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氮和水。
本文将介绍一种脱硝精准喷氨改造的施工方案。
2. 脱硝精准喷氨改造施工方案概述脱硝精准喷氨改造施工方案旨在提高喷氨脱硝系统的脱硝效率和操作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喷氨系统改造:通过更新喷氨系统的喷氨喷嘴、喷氨管道和喷氨控制装置,提高喷氨系统的喷氨精度和稳定性。
•确定最佳喷氨量:通过脱硝效果实时监测和分析,确定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并根据浓度数据调整喷氨量,达到最佳脱硝效果。
•控制氨水浓度:对氨水的浓度进行精确控制,保证喷氨反应的充分进行,避免过量喷氨造成的氨气浪费和环境污染。
•配置监测系统:安装烟气中氮氧化物和氨气浓度的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脱硝效果和喷氨量,及时调整施工参数。
3. 施工过程3.1 喷氨系统改造在喷氨系统改造中,需要依次进行以下步骤:1.更换喷氨喷嘴:选择高效喷氨喷嘴,通过调整喷氨量和喷射角度,确保氨水均匀喷洒到烟气中,提高喷氨的利用率。
2.更新喷氨管道:重新设计喷氨管道系统,减少管道阻力,提高氨水输送的稳定性和流量控制的精确性。
3.更新喷氨控制装置:安装高精度的喷氨控制装置,根据氮氧化物浓度数据和设定参数,自动调整喷氨量,实现精准喷氨。
3.2 最佳喷氨量确定最佳喷氨量的确定需要以下步骤:1.设置监测装置:安装烟气中氮氧化物和氨气浓度的在线监测装置,实时监测脱硝效果和喷氨量。
2.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监测装置的数据,根据氮氧化物的浓度信息,确定最佳的喷氨量范围。
3.调整喷氨量: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喷氨系统的参数,确保喷氨量控制在最佳范围内,实现精准脱硝。
3.3 氨水浓度控制控制氨水浓度的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氨水:选用浓度适中的氨水,既可以满足喷氨反应需求,又可以降低运行成本。
利港电厂#3炉脱硝多点取样测量、精准喷氨系统
利港电厂#3炉脱硝多点取样测量、精准喷氨系统发布时间:2021-12-23T01:21:41.228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7期作者:缪正英芮作文[导读] 为解决上述问题,利港电厂对反应器进行了自动分区测量、精准喷氨系统改造。
江苏利港电力有限公司江苏江阴 214444摘要:SCR脱硝过程中还原剂的NH3过多或过少均不好,过量的NH3会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NH4HSO4,NH4HSO4在空预器冷端结露,造成空预器堵塞。
少喷氨,烟囱排口NOx超标,影响机组达标排放。
对于火电厂,这一直是一个既矛盾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为平衡喷氨,解决空预器堵塞问题,利港电厂自主设计生产一套多点取样、智能喷氨系统,使喷氨均匀性提高的同时,更方便随时掌握脱硝系统的喷氨状况。
本文主要介绍该系统如何实现多点取样、精准喷氨,以及产品的特点,从而解决过量喷氨的问题,彻底解决空预器堵塞问题。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多点取样;精准喷氨1 研究背景和意义不同的燃烧器、反应器、工况,脱硝系统的流场均不相同,为掌握反应器出口浓度场的分布情况,火电厂一般采用传统的人工网格法测量方式开展优化调整,该方法可以帮助机组有效改善针对性喷氨的问题,但是人工测量耗时耗力,而且同行业内大多数电厂均没有配备专业仪器、更没有专业的测量人员,因此一直缺乏一个便捷、高效的测量系统及时掌握脱硝反应器内流场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利港电厂对反应器进行了自动分区测量、精准喷氨系统改造。
利港电厂#3锅炉是武汉锅炉厂生产的350MW ∏型锅炉,后期在省煤器和空预器之间增加脱硝岛,脱硝岛内设置三层脱硝催化剂,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工艺,还原剂采用液氨。
因脱硝系统为后期增加的脱硝岛,烟气速度场、NOx浓度场均不稳定,又因燃烧器为前墙设计,不同负荷下,NOx浓度场又不相同。
面对各种复杂的工况,利港电厂前期开展了多项技改工程,如低氮燃烧器、脱硝流场优化等。
脱硝精准喷氨系统的运行分析及优化卜钰
脱硝精准喷氨系统的运行分析及优化卜钰发布时间:2021-10-27T05:39:53.572Z 来源:《电力设备》2021年第8期作者:卜钰[导读] 针对某厂1000MW机组在不同工况下,脱硝精准喷氨系统各分区中有部分分区出口NOx值偏高,造成了精准喷氨系统不均匀度增加,从而直接导致了出口NOx浓度整体偏高,整体喷氨量增大的情况。
该厂引入神经网络自动控制算法系统对精准喷氨系统进行优化,使其满足能够日益严苛的环保标准,本文将针对本次优化改进进行分析及讨论,为发电公司在技术改造中提供参考意见。
卜钰(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江苏镇江 212000)摘要:针对某厂1000MW机组在不同工况下,脱硝精准喷氨系统各分区中有部分分区出口NOx值偏高,造成了精准喷氨系统不均匀度增加,从而直接导致了出口NOx浓度整体偏高,整体喷氨量增大的情况。
该厂引入神经网络自动控制算法系统对精准喷氨系统进行优化,使其满足能够日益严苛的环保标准,本文将针对本次优化改进进行分析及讨论,为发电公司在技术改造中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脱硝系统;精准喷氨;神经网络;自动控制逻辑引言当前,氮氧化物是燃煤发电机组污染排放物治理的重点。
对于该问题,我国政府一直以来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历年来,出台了多项关于氮氧化物的环保控制法律法规。
至2018年,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了“史上最严”的排放标准,氮氧化物的控制要求:小于30 mg/m3以下。
按照国家环保管控力度不断加强的趋势,在不远的将来可以预见,氮氧化物的控制要求将实现近零排放:小于10 mg/m3。
在不同负荷、不同工况下,精准喷氨系统各分区中有部分分区出口NOx值偏高,某些喷氨支管调门已经开足的情况下,该分区NOx浓度依旧偏高,从而直接导致了出口NOx浓度整体偏高,在脱硝自动控制设定值不变的情况下,整体喷氨量增大。
喷氨量过大最终会造成出口残氨量升高,增加预热器堵塞的风险,不利于机组的长周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火电厂脱硝精准喷氨系统的运行分析及优化
火电厂脱硝精准喷氨系统的运行分析及优化摘要:在火电厂机组建设中应用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大气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非常符合现代环保节能发展理念,是促进我国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我国高新科技不断飞速发展,使得该项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高效利用各种新型环保技术,在提高对机组管控水平的基础上,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脱硝系统;精准喷氨;神经网络;自动控制逻辑引言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中占主导地位,占一次能源的75%。
目前,我国煤炭消费量已达15~19亿吨。
2025年和203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预计分别达到23亿吨和30亿吨。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煤炭消费量占煤炭消费量的比重将逐步提高。
火电厂排放的烟尘和含硫气体占全国工业排放比重也在快速增长。
目前,除尘脱硫技术相对成熟,但如何以最少的投资控制成本和总量达到环保的目的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以电厂除尘脱硫为例,说明优化分析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下面结合企业对其应用优势进行分析,首先说明其重要性。
1精准喷氨系统简介某火电厂是华东电网的主力电厂之一,其1000MW锅炉的主要设计参数如下:锅炉采用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炉,型号为SG-3040/27.46-M538,单炉膛塔式布置,四角切向燃烧,摆动喷嘴调温,平衡通风,全钢架悬吊结构,露天布置,干式排渣。
该锅炉脱硝装置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采用热段/高含尘布置方式,脱硝还原剂采用液氨。
在燃用设计煤种及校核煤种、锅炉最大工况(BMCR)、处理100%烟气量、脱硝系统入口NOx浓度为300mg/Nm3条件下,脱硝效率不小于80%,脱硝系统出口NOx浓度不大于50mg/Nm(3干基、标态、6%氧),脱硝层数按2+1设置。
通过该锅炉燃烧调整,燃烧生成的NOx一般能够控制在200~300mg/Nm3。
精准喷氨系统主要原理如下:测量脱硝出口不同区域NOx浓度的分布情况,通过不同区域的喷氨支管电动调整门,自动调整相应区域的喷氨量,使得不同区域烟气与喷氨量等比例混合,从而使得脱硝出口NOx流场分布更加均匀。
某电厂脱硝系统精准分区喷氨改造浅谈
@ABC"
!#1982 -%"$"“5%&'"*+,/05
% 45%c&
/0 01
SCR'SNCR'SCRXSNCR %
艺技术[1-3],为满足超低排放标'、提高脱硝系统
@”™"ej[ •9\ W'k I
'
增加催化剂层数等方法[4-6],降低NOx生成量和 & d 、 •%q、 *+=d @ ;,
NOx 成 Gbw‘$ S,\ d 6
!SCR
32
应用能源技术
2020
3#
267 %
01- p
@Jf
N93 f r@MN"
L N\c3 7 "3 S\3
N949S\4W L*59"
01 t
”' k
)&
|
/0 3
™"
01”' k W@
' _ a' _ j@ "j[I
.D" ”™‘m 94. 2% "Im W>6.2%" ™ m2.28%&
PJ"LMa?A.
Ley Ioi0&! 660 6B =-#F$ aLL=HaFAaOO"-#a#-+ALF#"-$ !A-#FH#I#LaF#"- ,K,FAO$ aOO"-#aA,LaGA$ SCR
00!0"
N\C:,-./0 ‘()
S "r
4()
01 .& .>"‘
:;<=" 2020 -02 -2400>?<=" 2020 -03 -06
SCR脱硝自动控制智能喷氨优化
SCR脱硝自动控制智能喷氨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对火电机组的自动化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控制技术在火电机组中的应用极大的减少了人力资源,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的经济性。
近几年,国家对燃煤电厂烟气排放标准日益趋严,超低排放后的深度减排,使燃煤机组的一些设备不堪重负,脱硝喷氨的自动控制技术有待提高。
本文主要介绍了脱硝自动喷氨的控制技术以及提高喷氨均匀性的改造措施,详细分析了生产过程中自动喷氨控制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应用到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字:自动控制喷氨均匀性氨逃逸空预器堵塞1 引言国家环保形式趋于严峻,随着国家大气污染法规标准越来越严格,冀气领办〔2018〕156号《河北省钢铁、焦化、燃煤电厂深度减排攻坚方案》要求:电厂燃煤锅炉(除层燃炉、抛煤机炉外)在基准氧含量6%的条件下,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高于30mg/m3。
目前我公司执行标准为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发改能源[2014]2093号),明确要求现役30万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发电机组,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浓度限值分别不高于50mg/m3、35 mg/m3、10 mg/m3)。
随着国家大气环境治理的力度逐步加大,燃煤电厂NOX浓度已降至小时均值不超过30mg/m?,加之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各电厂受燃煤成本压力,入厂煤采购形式多样,入炉煤均采用多种煤掺烧入炉,造成锅炉脱硝入口NOX大幅波动,SCR脱硝喷氨自动调节系统普遍存在震荡、延迟大、跟踪慢、过调或欠调等问题,同时由于我公司SCR脱硝喷氨格栅设计不合理,导致SCR脱硝入口NOX 与HN3混合不充分,SCR脱硝出口NOX采用直线型三点取样,使SCR脱硝出口NOX浓度值不具备代表性,导致SCR脱硝喷氨自动控制投入率低、氨逃逸增大、空预器堵塞严重等问题。
一种SCR脱硝精准喷氨控制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SCR脱硝精准喷氨控制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郑勇,潘显仨,李显宝
申请号:CN202111108554.X
申请日:20210922
公开号:CN113970937A
公开日:
202201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CR脱硝精准喷氨控制方法,步骤S1,设定烟气处理设备出口NOx浓度目标值;步骤S2,获取烟气处理设备进出口NOx实际浓度值;步骤S3,建立预测模型,运用动态矩阵预测控制算法DMC,根据工业炉窑历史烟气参数建立烟气NOx变化预测模型,预测烟气处理设备进口NOx浓度的变化,计算烟气处理设备进口NOx浓度的预测值;步骤S4,根据步骤S2获取的烟气处理设备进出口NOx实际浓度值对预测值进行误差校正,形成校正后预测值;步骤S5,根据校正后预测值以及烟气处理设备出口NOx浓度目标值计算喷氨量的控制增量;控制增量传输至控制模块;通过建立预测模型,计算喷氨量,有效降低喷氨量与烟气工况变化之间的滞后性。
申请人:同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方信立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清溪镇工业园区
国籍:CN
代理机构: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余贵龙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脱硝喷氨精准控制技术研究
脱硝喷氨精准控制技术研究摘要:超低排放已成为全国范围新建及改造燃煤机组的硬性指标,到2020年现役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其中氮氧化物排放要求不高于50mg/m3),这对反应器出口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法(SCR)是目前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有效方法,是新建及改造燃煤机组首选方案。
关键词:燃煤机组;脱硝喷氨;超低排放中图分类号:TM621.8文献标识码:ASCR控制的主要手段是喷氨调节,但国内大多数电厂SCR装置存在喷氨不合理现象。
NOx浓度反复波动且偏差大,导致脱硝日常运行氨消耗量大,运行成本长期偏高;局部氨逃逸浓度过大,对空预器造成损害,严重影响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文从控制策略和测量方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方案对比,对SCR脱硝喷氨精准控制技术进行探讨。
1常规PID控制方法目前国内SCR脱硝装置喷氨调节的控制,主要采用固定氨氮摩尔比控制方法(ConstantMoleRatioControl)和固定SCR出口NOx浓度控制方式。
1.1固定氨氮摩尔比控制方法SCR脱硝系统根据NH3/NOx摩尔比提供需要的氨气流量,脱硝反应过程按照一摩尔氨与一摩尔NOx进行反应。
计算出的氨气流量与实际测量的流量相比较,误差信号经比例加积分处理后通过DCS控制器控制氨气流量调阀开度,实现对脱硝系统的自动控制,此控制方法近似为开环控制[1]。
1.2固定SCR出口NOx浓度控制方式SCR脱硝系统设定SCR出口NOx浓度值,与实际测量的出口NOx浓度比较后送入DCS控制器,得到喷氨量的修改正值。
根据修正值动态调整固定氨氮摩尔比,控制氨气流量调阀开度,实现脱硝系统喷氨的闭环控制。
图1中,主调节器的设定值为出口NOx浓度,被调量为实际测量的出口NOx浓度,经PID运算得到喷氨量,作为副调节器的设定值,其与氨流量测量值的偏差经PID运算后生成指令调节喷氨调节阀。
多点实时测量技术脱硝精准喷氨方案
多点实时测量技术脱硝精准喷氨方案一、研究及实施背景:2014年9月12 0,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文“关于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中要求,稳步推进东部地区现役30万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发电机组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的环保改造。
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50毫克/立方米)。
针对“行动计划”,国内火力发电集团提出了“超净排放”、“近零排放”、“超低排放”、“绿色发电”等类似的口号。
在节能减排行动方案及计划的背景下,为确保烟气达标排放和节能减排效果,更好的解决脱硝系统出现的喷氨实时性差、过量喷氨、喷氨不均、空预器堵塞等问题,进行了SCR智能喷氨及分区控制方面的积极探索。
依据电力行业标准和国家环保标准,在NOx超低排放形势下,脱硝系统的运行效率接近SCR技术的临界值,过量喷氨风险大,进而导致以下问题:(1)氨逃逸率大,增大了能耗;(2)空预器堵塞,增大引风机电耗;(3)电除尘器极板、极线裹灰,影响除尘效率;(4)煤灰中氨盐含量高,影响煤灰的综合利用;(5)自动无法投入或效果差,增加了劳动强度;综上所述的问题均源于硫酸氢氨。
以下为脱硝反应方程式:基本反应方程式4N0 + 4NHs + 0: 4N: + 6H: (1)主要4N02 + 2NH3 + 0: 3N: + 6H:0 (2)主要6N0 + 4NIL 5N= + 6H:0 (3)6N0: + 8NH3 7N: + 12H:0 (4)副反应方程式SObl/20: S03(5)NIL + SO3 + H:0 NH.HSO-. (6)通过上述方程式分析得出以下致使硫酸氢氨生成的因素:(1)催化剂的SO:/ SO3的转化率;(<1%)(2)S0:的数量级;(3)锅炉燃烧生成的S03:(4)温度;(5)氨逃逸量;过量喷氨;(局部、整体){1、数据釆集滞后2、流场及浓度场不均3、氨氮摩尔比(整体、局部)4、操作(手动、自动)}动态调整;催化剂性能;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由于(1) - (4)基本属于难以调控或者调控成本较高的变量,可控的过量喷氨就成了控制问题的关键。
脱硝喷氨精准控制技术研究
脱硝喷氨精准控制技术研究摘要: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目前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有效手段,也是建造和改造燃煤装置的首要选择。
SCR的主要控制手段是氨的调节,但我国大多数发电厂没有理由喷洒氨水。
氮氧化物的浓度波动很大,差别很大,导致日常脱硝作业大量消耗氨水,长期运营成本很高;局部氨水泄漏浓度过高,损害了空气预热器,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和经济。
基于此,本文从控制策略和测量两方面对脱硝喷氨的精确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燃煤机组;SCR;脱硝喷氨;超低排放前言近年来,电力和电网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电力单元深度调节、热电联产、智能控制、优化运行和能源储存的要求越来越高。
必须努力提高发电机设备的灵活性、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参与辅助电力服务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并增加对市场和社会的投资。
目前,大多数发电厂都采用SCR脱硝方法,提高脱硝系统设备的可靠性、持续的在线监测和经济控制是研究的方向和挑战。
其中,每个装药段的自动脱硝和氨效果是确保符合脱硝环境参数和保证机组参与深度空调和空气预热器安全长期运行的前提条件。
1脱硝喷氨量大原因分析(1)SCR脱硝入口的NOx波动很大。
由于煤分布、燃烧方式、低氮燃烧器的稳定性和可变负荷调节质量等因素,大多数SCR电站入口的NOx浓度波动很大。
(2)NOx的浓度和速度范围不均衡。
NOx浓度场和锅炉输出速度场偏离设计值,可控硅NOx进出口浓度场和速度场因煤炭品种替代、燃烧不均匀、烟尘沉积、催化剂等因素而不一致。
(3)单样代表性差异较总输出大。
SCR输出NOx的单个采样点没有反映所有横截面的NOx浓度值,表示较低,SCR输出和总输出NOx数据之间的差距很大。
(4)CEMS测量落后。
在CCS在线提取中,数据滞后60-90秒(稀释取样超过3分钟),在线数据与烟气在燃烧通道中的实际浓度不同步,存在时间差异。
(5)喷氨量不能动态分配和调节。
脱硝入口的氨水注入支撑管是一个手动门,不能实时调节SCR入口的氨水量与工作状态,导致氨水不匹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点实时测量技术脱硝精准喷氨方案
一、研究及实施背景:
2014年9月1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文“关于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中要求,稳步推进东部地区现役30万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发电机组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的环保改造。
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50毫克/立方米)。
针对“行动计划”,国内火力发电集团提出了“超净排放”、“近零排放”、“超低排放”、“绿色发电”等类似的口号。
在节能减排行动方案及计划的背景下,为确保烟气达标排放和节能减排效果,更好的解决脱硝系统出现的喷氨实时性差、过量喷氨、喷氨不均、空预器堵塞等问题,进行了SCR智能喷氨及分区控制方面的积极探索。
依据电力行业标准和国家环保标准,在NOx超低排放形势下,脱硝系统的运行效率接近SCR技术的临界值,过量喷氨风险大,进而导致以下问题:(1)氨逃逸率大,增大了能耗;
(2)空预器堵塞,增大引风机电耗;
(3)电除尘器极板、极线裹灰,影响除尘效率;
(4)煤灰中氨盐含量高,影响煤灰的综合利用;
(5)自动无法投入或效果差,增加了劳动强度;
综上所述的问题均源于硫酸氢氨。
以下为脱硝反应方程式:
基本反应方程式
4NO + 4NH
3+ O
2
4N
2
+ 6H
2
(1)主要
4NO2 + 2NH3 + O
23N
2
+ 6H
2
O (2)主要
6NO + 4NH
35N
2
+ 6H
2
O (3)
6NO
2+ 8NH
3
7N
2
+ 12H
2
O (4)
副反应方程式
SO
2+1/2O
2
SO
3
(5)
NH
3+ SO
3
+ H
2
O NH
4
HSO
4
(6)
通过上述方程式分析得出以下致使硫酸氢氨生成的因素:
(1)催化剂的SO
2/ SO
3
的转化率;(<1%)
(2)SO
2
的数量级;
(3)锅炉燃烧生成的SO
3
;
(4)温度;
(5)氨逃逸量;
过量喷氨;(局部、整体){1、数据采集滞后2、流场及浓度场不均3、氨氮摩尔比(整体、局部)4、操作(手动、自动)}
动态调整;
催化剂性能;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由于(1)-(4)基本属于难以调控或者调控成本较高的变量,可控的过量喷氨就成了控制问题的关键。
二、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脱硝系统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反应时间短等特点,而现有的检测装置抽气式CEMS仪表由于分析工艺流程复杂(伴热取样、样气预处理、烟气分析、数据处理及传输),普遍测量滞后90-150秒,因此类似巡测、轮测等方案均为通过这种方式测量的数据(通过增加取样点轮流或循环测量)进行反馈调整脱硝喷氨无法满足精准喷氨的要求,根本无法得到理想的效果;而在烟道上原位式安装的多点测量分析技术方案恰恰实现了扬长避短,3秒钟实现数据测量及传输,低延时的反馈至DCS通过逻辑计算后指导调整优化喷氨,将大大提高了精准效率。
1、技术路线:分区改造——分区实时测量——分区调平——总量控制
2、针对数据采集(NOx/O2)的滞后问题;(采用原位式测量仪表)
原位式实时测量仪表与抽气式CEMS比较:
三、实施案例:
某电厂350MW机组自超低改造以后一直存在着氨逃逸高、脱硝喷氨自动无法正常投入(控制不稳定)、脱硝出口NOx数值与总排口NOx数值不匹配、还原剂(尿素)耗量过高、空预器堵塞严重清理周期短等问题,基于以上探索,采用氮氧化物实时技术路线进行了精准喷氨改造。
(一)流场优化部分:
1、在省煤器出口水平烟道变径内设置 1 组大尺寸静态混合器,该静态混合器为三角翼形式,布置为单侧导向,起到变径导流和烟气混合的作用;
2、修改上升烟道底部的 1 组导流板,使烟气经过导流板导流后烟气流动角度得到矫正,另外弧板由原来的90°直角形式改为60°,可降低烟气灰分下落的阻力,可防止水平段烟道积灰;
3、SCR 上气室增设 5 组导流板,起到均流的作用,消除整流格栅安装间隙形成的局部高速区;增设 2 组出口导流板,用于减少出口烟气偏流对仪表测量结果和后续换热器磨损等不良影响。
(二)喷氨格栅改造:
为实现精准调氨控制,原有的10套圆盘式涡流混合器拆除,重新安装新型喷氨格栅;单侧烟道喷氨格栅分7个区,每个分区调门后包含4个格栅模块,每个模块设1个DN50手动门控制,由3根支管、30支末端喷管组成,单侧烟道共计840支喷管,配套先进控制逻辑算法,通过调整分区调门与格栅手动门,实现机组动态工况下的脱硝精准喷氨。
(三)仪表及分区控制改造:
1、CEMS更换:本次改造#2机组拆除原SCR入口、出口CEMS仪表,更换为NCL1801原位式NOx多点分析仪,测量脱硝出入口NOx和O2浓度,脱硝系统单侧烟道入口安装2个测点,出口安装4个测点,各测点相互独立,同步测量实时输出数据;
2、原双侧共10支DN125喷氨管道全部拆除,改造为14支DN100喷氨管道,安装手动一次门、文丘里流量计、气动调节蝶阀及格栅模块控制手动门。
3、DCS扩展:所有新增测点信号接至本次技改新增DCS扩展柜,通过光缆接至主机DCS,实现远程监视与控制。
通过上述改造以后,机组脱硝系统工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脱硝自动投入正常,设定参数后不再需要人工监视,氨逃逸大大降低,机侧与实验室手工测量都在1ppm的低水平运行,通过三个月运行数据统计分析,还原剂消耗量下降约20%,空预器易堵问题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精准喷氨的改造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实时测量技术路线的精准喷氨方案能针对性的解决当前脱硝系统的普遍痛点(测量滞后导致的控制策略失效),是值得推荐的精准喷氨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