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报关与国际货运
专业代码:630506
二、招生对象与修学年限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或中职毕业生)。
修学年限:基本学制三年,学习年限3-5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报关行业、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等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从事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单证操作等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人才培养规格
(一)职业范围
(二)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1)具有必备的经济原理、管理技能、营销技能、国际贸易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熟悉海运经济地理、报关、海关商品归类、报检业务、国际货运代理等相关知识;
(3)熟悉整个外贸业务流程以及报关与国际货运在其中的地位;熟知外贸业务操作过程中各类单证的种类、用途、要求和流转程序;
(4)熟悉国际货运与报关活动的制度、法律环境与国际惯例;
(5)熟悉商务沟通礼仪知识和商务文书函电写作技巧。
2.能力结构
(1)具有报关与国际货运等外贸活动所需要的较强地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2)具有国际货运代理、报关与报检、外贸业务单证的操作能力;
(3)具有通过不同渠道获得国际货运与商务信息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国际商务活动所需谈判、沟通能力;
(5)具有网上商务操作技能和运用计算机处理商务活动信息交流能力;
(6)具有适应市场需求的拓展国际货运与外贸知识和技能的创新能力;
(7)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结构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具有良好的诚信品质和敬业精神,较强的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较强的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探索求知恒心和毅力,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主创业意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3)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具备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发展、变化的终身学习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健全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面向,对外贸业务员、国际货代员、报关人员、报检人员等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汇总、分析,归纳,确定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
同时提出了支撑职业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和实训项目。
具体列表如下:
六、培养模式
本专业坚持面向企业与社会,学生系统学习货运代理、报关企业有关专业基础知识,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努力培养企业“用得上”的专业人才。
利用我院多年来的基础和经验,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及校外货代及报关等企业平台,充分发挥了校企合作的优势,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建设成为在省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实施“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模拟演练、学练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的特点,将学习过程分成三大步即:专业认知、模拟训练、顶岗实习,并逐渐形成了成熟的阶梯式三步教学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让学生在学、仿、练、做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
同时,将行业发展中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纳入各专业课程标准,教学体系构建以“双证融通”始终。
具体做法是:
校企合作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和企业共同开发教学项目。
将项目引入课堂教学,由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围绕项目学习和训练。
(1)第一阶段(第一学年):主要学习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形成对企业、专业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岗位初级技能。
(2)第二阶段(第二学年):选取进出口业务项目、一般货物进出口报关程序、保税货物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特定减免税货物进出口报关程序、进出口货运代理程序、进出口商检报检程序等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从事外贸、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等专项岗位技能。
教学场地包括课堂、校内实训基地。
(3)第三阶段(第三学年):学生以员工的角色在企业顶岗实习,进行岗位适应性训练。
能够进行人力资源的各项管理工作;具有独立工作、着眼全局的整体观点和追求综合效益的管理素质。
教学主要学生顶岗实习。
七、课程体系
根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依据国家教育政策、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构建属于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说明及课程体系结构图-1。
图-1 课程体系结构图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强调围绕以外贸业务员、国际货代员、报关人员、报检人员等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根据关键业务环节和核心岗位能力需求分析来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所谓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须重点掌握的核心专业技能,具体专业核心课程描述见表-3。
表-3专业核心课程描述
表-4实训类课程描述
八、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成基本技能实训和毕业综合实习两个阶段。
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深度的实训,确定项目、内容,明确要求和目标,制定相应的指导、训练、考核办法,并最终落实到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及相关资格证书上。
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形成校企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化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顶岗实践的方法,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锻炼。
2.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图-2 实践技能内容图
九、培养进程
1.综合教学环节分配
注:港口管理学院创新创业技能/实践课、专业工作室高级、专升本专项等选修课选修说明。
为鼓励学生多种渠道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提高就业质量,港口管理学院致力为学生提供多种渠道的学习空间和实践机会,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选修相关课程,特作说明如下:
1、学生从二年级起,可以参加创新创业技能课程选修课学习,任选2个学分,超过部分可抵公共选修课学分;二年级第二学期起,可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半工半读,必须完成校内专业课程学习),实践成绩须经创业学院认定,最高可抵专业选修课8个学分,以上创业创新技能课和实践课学分可抵专业选修课总学分不得超过8学分;三年级起,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经创业学院或政府认定创新创业培育机构认定,可替代顶岗实习或就业实习学分,具体细则按当年度实习计划要求实施。
2、专业工作室是结合专业课程并提供多种兴趣化实践活动的选修课,分普及班和高级班两种形式,高级班仅限技能优秀,能有效带领工作室成员做出突出成效的高年级学生,
经工作室教师认定后选课,每工作室原则上不超过2人,其学分可最高抵专业选修课8学分。
3、专升本专项培训班是为学生提供专升本文化课程辅导,提高专升本升学率的举措,其选修学分最高抵专业选修课8学分。
注:顶岗实习环节包含毕业综合实践报告和毕业答辩(学分2),参加学校组织的专升本、国际交流等辅导学习所取得的学分可替代当学期毕业实习学分。
注: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专业核心课程标准需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3.教学进程与安排
4.学时分配
5.学分分配
十、考核评价
(一)知识考核
依据《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考核实施细则》之规定,进行考试或考查并评定成绩。
鼓励考试模式创新和改革,采用多种考试方式,如笔试、口试、理论+实践、理论+技能进行考试等方式,充分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二)实践考核
1.实训实习
实训实习是指时间在一周以上的课程实训、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等。
实行课程化管理,实习不合格者不具备毕业资格。
2.毕业综合实践
毕业综合实践是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工作规范》第十四条规定评定等级。
3.技能证书考核
(1)外语等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各级各类外语等级证书,视证书等级给予相应学分,记入学生毕业总学分。
(2)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得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岗位资格证书或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等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三)素质考核
依据港口管理学院操作行细则规定实施。
十一、保障措施
(一)师资条件的配置要求
1.团队规模:每届2-3个教学班的规模最佳,专兼职教师13人左右,其中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5人左右,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互补性强,专职教师中“双师”结构比例应达到80%以上。
2.专业骨干教师:专业骨干教师应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讲师以上职称,持有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双师素质,独立承担一门以上工学结合专业主干课程,能够独立完成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项目,在专业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
3.企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是来自报关及国际货代企业管理和作业第一线的专家和能工巧匠,其中包括具有丰富企业运营管理经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从事作业管理及操作的师傅。
企业兼职教师主要担任专题讲座和管理技能、作业技能以及顶岗实习的教学,并与专任教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条件的配置要求
1.校内实训基地配置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是完成专业职业能力训练所应具有的包括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
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满足专业实训项目的要求,并涵盖职业资格鉴定和社会培训项目。
(二)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现有的教学资源,有条件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校内外专项实训,在创业技能课或创业实践课中选择2学分,超过部分可以抵扣公共选修课学分。
十二、毕业条件
依据《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本专业的学生在全程修完本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和证书,方能准许毕业并获得规定的毕业证书。
(一)学分规定
在正常修业年限内修满137学分,其中必修课69学分,选修课70学分(包括专业选修课26学分,公共选修课20学分,其中公共艺术类选修学分不低于2学分),素质拓展课10学分。
(二)证书规定
职业技能证书(以下证书任一种)
(1)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岗位资格证书
(2)报关水平测试成绩和报检水平测试成绩(大于或等于160分)报告书
(3)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
(4)其他经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团队和二级学院认定,并且跟本专业技能要求密切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
十三、有关说明
制定本培养计划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浙海高职〔2016〕》以及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参照了如下文件和标准:
(1)舟山市“十二五”港航物流人才发展规划;
(2)舟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舟委发〔2010〕65号]
(3)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优势与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建设方案(4)《浙江舟山群岛新区2015年紧缺高层次人才需求白皮书》
经过对相关院校调研及企业走访过程,于2017年6月制订/修订完成,并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
执笔人:刘秋民
审核人:周剑敏
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