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女性生殖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天癸的作用下,冲任督带各司其职,调 节着月经的产生和维持正常状态。
5.胞宫与月经
胞宫受肾、天癸、气血、冲任督带的调 节,主司子宫的藏泻。血海满盈,满而自溢, 血溢子宫,月经来潮。
月经的产生与调节是在肾气主导下,天 癸成熟泌至,使冲任二脉汇聚脏腑之血 溢入胞宫以备种子育胎,既孕则营养胎 元,未孕则化为月经依时而下。
导作用。“经水出诸肾”,“经本于肾”。
肝 “妇人以血为基本”,月经以血为用
➢ 肝藏血、主疏泄,喜调达,恶抑郁。
在月经的产生中,肝血下注冲任,司血海之 定期蓄溢,参与月经周期、经期和经量的调节。 ➢ 肝经又通过冲任督脉与胞宫相通。
冲脉:三阴交 任脉:曲骨 督脉:百会
肝肾的关系
同居下焦
肝与肾 乙癸同源
弄胎——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
(二)分娩:胎儿和胎衣从母体阴道娩出
的过程。
☺ 见红:分娩发动
☺ 离经脉(产妇中指本节有脉搏跳动)
☺ 腰腹阵痛,逐渐加重,小腹重坠 ☺ 子门渐开 ☺ 胞衣破,浆水出 ☺ 胎儿娩出 ☺ 胎衣出
新产后与产褥期生理特点
产褥期——分娩结束后的 6 周。
产后一月为小满月,产后三月为大满月。
(三)月经周期的调节
在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具有周期性的 消长变化,形成胞宫定期藏泻的节律, 并以每月一次的月经来潮为标志。
把一个月经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即月经 期、经后期、经间期和经前期。在不同 的阶段,阴阳气血的消长有如潮水之涨 落,月相之盈亏,呈现出太阴月节律。
1.月经周期节律
月经期(阴血下泻)
✓ 狭义:女子阴中流出的液体。
“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 本非病也。”
(一)带下的生理现象
润泽女子阴户和阴道的黏液。
特点:无色、无臭,质粘而不稠。 规律:初潮后较明显,经前、经间期、妊娠期稍多,
绝经后减少。 作用:淖泽胞宫与阴道,抵御外邪。
(二)带下产生与调节的机理
带下的产生是脏腑、津液、经络协 调作用于胞宫的结果。
4.经络与月经
循行路线
➢ 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 ➢ 带脉络胞而过。
功能作用 ➢ 冲为血海,为十二经之海,广聚脏腑之血。 ➢ 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总司精血津液之阴液。 ➢ 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属肾络脑,又
任督相通,调节一身阴阳脉气的平衡协调。 ➢ 带脉约束诸经,使经脉气血循行保持常度。
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的消长变化
经后期(5~13天):经期阴血下泄,经 后胞宫、胞脉相对空虚,阴血亦相对不足。 此期血室已闭,胞宫藏而不泻,肾气司封 藏,蓄养阴精,使精血渐长,为“阴血长 养”阶段。此期表现阴长期,子宫藏而不泻。
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的消长变化
经间期(14 ~15天) :经后期的蓄养,使 阴精逐渐充沛,冲任气血旺盛,重阴必阳, 在肾中阳气的鼓动下,阴精化生阳气,出现 絪缊“的候”。此为乐育之时,又称为“真 机期”。重阴必阳,在肾中阳气的鼓动下, 阴阳转化,阴精化生阳气,出现絪緼之候。
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的消长变化
经前期(15 ~28天) :经间期实现了阴阳转化, 则阳气生长,逐渐达到“重阳”的状态。此期阴精与 阳气皆充盛,冲任、胞宫、胞脉皆气血满盈,为种子 育胎做好了准备。如真机期阴阳交媾、胎元已结,则 肾司封藏之职,胞宫育胎,继续藏而不泻。如未结胞 胎,孕育未成,则在阳气的鼓动下,血室重开,胞宫 泻而不藏,经血下泄。此期阳气渐长,达到“重阳” 状态。阴精与阳气皆充盛,胞宫、胞脉气血满盈。
月经生理
(一)生理表现:
➢ 初潮:14岁(11-16岁)
➢ 绝经:49.5岁(45-55岁)
➢ 周期:28-30天(±7天) 经期:3-7天
➢ 经量:50-80 ml
经色:暗红
➢ 经质:稀稠适中,不凝固,无血块,无臭气
➢ 伴随表现:轻微腹胀、腰酸、乳胀,情绪易波动
特殊月经现象:
并月、居经、避年、暗经、激经
➢ 脏腑与带下
肾者水脏,主津液,“盖白带……精之余也。” 脾为气血津液生化之源,脾主运化、升清。
➢ 津液与带下
带下源于津液。
➢ 经络与带下
任脉为阴脉之海,主一身之阴液。督脉总督诸阳,主温化 阴液。带脉约束诸经,“带脉通于任督” 。
➢ 胞宫与带下
景岳:“盖白带出自胞宫。” 《血证论》:“带脉下系胞 宫。”
从出生4周到12岁左右称儿童期
儿童早期:肾气始盛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儿童后期:第二性征开始发育
(下丘脑GnRH抑制状态解除)
青春期
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阶段 WHO规定:10-19岁 生理特点:体格发育
第一性征(生殖器官发育) 第二性征 月经来潮
性成熟期(生育期)
新产后——分娩后的第一周。
生理特点:多虚多瘀。
产褥期生理现象:
产后 1-2 日内微热、自汗; 子宫缩复,小腹阵痛; 泌乳; 产后 10天内排出血性恶露。
哺乳生理
乳汁为气血化生。 早吸吮、早哺乳。 产后哺乳有助于子宫缩复。 哺乳期可停经,或月经量少,周期不规
则。 哺乳期8-10月为宜,乳母应保持精神
月经周期节律
综上四期,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阴阳气血周期性地消长变化,胞宫进 行有节律的定期藏泻,形成月经的节 律。
2.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 天人相应说 ☺ 肾阴阳转化说 ☺ 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说 ☺ 脑-肾-天癸-冲任-胞宫说
带下生理
定义:
✓ 广义:带脉以下之疾。
泛指妇产科疾病。(“带下医”)
晋代王叔和《脉经》中已有对并月、居经、避年的记载, 其后《诸病源候论》、《本草纲目》也有论及,均认为是 特殊的月经生理现象,但避年和暗经较为罕见。一般认为, 对于特殊月经现象,应以生育能力是否正常作为判断其是 否属于病态的主要依据。
生理性停经:
妊娠期、哺乳期
初潮后1-2年、绝经前1-3年
(二)月经产生的机理
舒畅,营养充足,乳房清洁,按需哺乳。

➢ 主气,朝百脉而输精微,参与月经的产生与调节。
2.天癸与月经
天癸男女皆有,源于先天肾,靠后天脾胃水谷 精气的滋养。
天癸是影响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的一种阴精。 对女性,天癸随肾气的盛或虚,通过调节冲任、
胞宫,主宰月经的潮或止以及司生殖。
3.气血与月经
妇人以血为基本,月经以血为用。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血来源于脏腑;气血和调,经候如常。
(二)妊娠生理现象
➢ 停经; ➢ 脉滑,尺脉按之不绝; ➢ 早孕反应; ➢ 乳胀、乳晕着色; ➢ 子宫增大,4个月始自觉胎动。 ➢ 下腹膨隆,孕3个月可于耻-脐间测到宫底。
产育生理
预 产 期:末次月经(首日)月加9或减3,日加7 (阴历加14)。
(一)临产现象:
➢ 妊娠足月,胎位下移,释重感; ➢ 腰腹阵痛,逐渐加重,小腹重坠,有便意。 鉴别:试胎——月数未足,痛定如常。
经后1年内的时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
老年期
指绝经后的生命时期 老化 骨质疏松 骨折
20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中国妇女平均寿命:74岁
第二节 女性生理特点
女性的生理特点: 经、带、胎、产、乳
机理: 脏腑、天癸、经络、气血与胞宫的协调作用。 以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为核心
月经生理
定义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 出血,以月为期,经常不变。
小结
脏腑、天癸、气血、冲任督带与胞宫, 是月经产生机理的要素和生理基础。其 中肾、天癸、冲任、胞宫是其中心环节, 各环节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主宰 着月经的产生。 因此提出:
“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月经产生的机理示意图
肾气盛

气血
和调

督脉
天癸至
气血
和调
任脉通太冲脉盛
脾 肺
带脉
胞宫
血溢子宫,月经来潮
‫ ٭‬故带下的产生是在 肾气、天癸作用和 脾气健运下,受任 脉所司,督脉温化, 带脉约束,布露于 胞宫,润泽于阴窍 的生理现象。
妊娠生理
妊娠:从受孕至分娩的整个过程。 (一)妊娠机理: “男女媾精”
➢ 前提:肾气充盛,天癸成熟,冲任二脉功能协调, 胞宫、胞脉、胞络正常。
➢ 条件:男精壮,女经调。 ➢ 时机:“两精相搏”合于“的候”。
是卵巢生殖机能与内分泌机能最旺盛的时期 自18岁左右开始,历时约30年 性功能旺盛,卵巢功能成熟 已建立规律的周期性排卵 生殖器各部和乳房在卵巢分泌的性激素的作用
下发生周期性变化
围绝经期
从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 时期
可始于40岁,历时1-20年不等 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无排卵性月经 绝经 围绝经期:指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
月经的产生,是女子发育到成熟的年 龄阶段后,脏腑、天癸、气血、经络协 调作用于胞宫的生理现象。
1.脏腑与月经
肾 在月经产生的过程中以肾为主导。
肾藏精,主生殖 肾为天癸之源 肾为冲任之本 肾为气血之根 肾与胞宫相系 肾与脑髓相通 肾为五脏阴阳之本
肾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位点对月经的产生发挥主
经前期
(阳长)
经后期(阴长)
经间期(重阴则阳)
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的消长变化
行经期(1~4天) :在阳气的推动下,血 海由满而溢,胞宫泻而不藏,血室正开, 经血下泄,气亦随血而泄。此期的“泻” 是为了下一个周期的“藏”作准备,故气 血均以下行为顺。此期表现血海由满而溢,
血室正开,子宫泻而不藏,经血下泄。
水能涵木 子母之脏
肾藏精,肝藏血,精血互生为月经提供物质基础 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一开一合共同调节,使子宫
藏泻有序,经候如常

➢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 脾主运化,主中气,具统摄血液、固摄子宫之功。 ➢ 脾 胃-互为表里
肾-先后天互生,源泉不竭

➢ 主血脉,心气有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又通过胞脉 与胞宫相联。
月经是女性在一定年龄阶段内有规律、周期性的 子宫出血现象。因其一般以一个阴历月为一个周期, 经常不变,信而有期,故称之为“月经”,又称为 “月事”、“月汛”、“月水”、“经水”。如明代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妇人月水》条中说:“女子, 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 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 月水、月信、月经。”
第一节 女性各期生理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 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 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以“七” 为期划分。
女性一生分期
新生儿期 儿童期 青春期 性成熟期 围绝经期 老年期
新生儿期
出生后4周内
儿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