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论文:团体心理辅导在初二年级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论文
团体心理辅导在初二年级班级管理中的
运用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在目前初中班级管理中,由于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部分管理者把学生看做被管理者,认为自己有绝对的管理权威,导致学生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参与性不够,而中考“指挥棒”仍在发挥作用,管理者认为书本知识的学习重于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的愉快程度随年级上升反而下降,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过重的学习压力和老师统一的管理模式,使学生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初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其社会阅历和思维方式将发生剧烈变化,尤其在学习竞争的巨大压力下,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信息和自我意识觉醒,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教育专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初二现象。
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质量直接影响班风建设甚至全体学生个性的形成。
按照团体心理辅导教育方案,组织全班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成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用的手段之一。
(二)研究依据
1.理论依据
团体的整体环境特别是团体心理气氛对个体行为有深刻的影响。
一个团体的形成与否,关键取决于个体之间的互动与一致。
个体间的一致通常受下列因素的制约: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态度的相似性及需要的互补。
团体一旦形成良好的组织结构和融洽的心理气氛,不仅对提高团体效能、促进人的社会行为有益,而且有助于个体情绪的调整和人际关系的改善。
2.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理念
团体心理辅导指在团体心理环境下为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以团体为对象,由经过专业训练的辅导员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探索自我、接纳自我、改善和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强适应能力,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过程。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团体心理辅导以班级为单位,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辅导。
利用学校开展心理辅导时常用的辅导形式,将其运用在初二年级现代化管理中。
通过研究、探索班级环境改善模式,尤其要探索使用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改善班级环境将会取得怎样的效果,以及探索怎么使用团体心理辅导才能更好地改变班级环境。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已经成了教育管理者的共识,通过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营造民主、和谐、自由的班级氛围。
三、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
团体心理辅导方法主要有团体讨论、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心理剧、敏感性训练、认知―行为改变法等。
学校主要采用的辅导方法有:
(一)团体讨论法
团体讨论法是应用得最为普遍的辅导方法之一,指某个团体就共同关心的比较有意义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使问题更清楚,达成共识。
参加团体讨论法的人数一般以10至15人为宜,讨论时尽量保证面对面交谈,讨论时间一般为1小时左右。
团体讨论的目的在于讨论过程中
使成员充分参与、沟通,因此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心声,教师无须对答案的正确与否做出判断。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让团体成员依据一定的故事情节,简单模仿故事中的人物,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达到理解他人、增进相互了解的目的。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尽情地宣泄自己的矛盾和困惑,并深入感受别人内心的真实情感,学会站在客观角度审视问题所在,并学会如何客观地处理。
其活动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设计形象;模仿与表演;内化为自我形象。
在使用此法时,教师要注意减少说教内容,提供自由轻松的环境,尊重学生的自发性,尽量减轻学生的戒备心理。
(三)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是指安排一定的训练任务,要求组员按时完成,达到培养良好行为、克服不良行为的目的。
行为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社会环境中习得的,因此,要改变其不良行为,只有通过环境加以改变。
这一方法在使用中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必要时可提供示范。
这种方法具有预设性,活动目标明确、内容清晰,学生容易掌握,也乐于积极参与。
四、研究过程
20xx年10月到20xx年5月六个月,将初二年级(2)班、(1)班分为团辅试点班与对照班。
其中初二年级(2)班为团辅试点班,初二年级(1)班为对照班。
按照团体辅导的一般发展阶段,任何一个团体都会经历启动、过渡、成熟和结束的发展过程,在整个团体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连续的、相互影响的。
如果把整个初中阶段看做团体过程,每个学期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可以包括许多活动单元。
每个活动单元都有具体的活动主题,不同阶段根据成员的年龄、心理特点确立不同的辅导目标。
(一)团体的开始阶段
团体指导者(教师)采用游戏方式在短暂时间内让团体训练过程更流畅和完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团体气氛,增强团体凝聚力,以保证主体活动顺利开展和效果达成。
备选活动:大风吹、乌鸦和乌龟、进化论、贪吃的狐狸、人际大富翁、动物狂欢节。
(二)团体的实施阶段
针对设计的“我爱我家”、“诚信在我们身边”、“心有千千结”、“汪洋中的一只舟”、“齐心协力”、“我们一起来”六个单元的主题活动。
10月主题“我爱我家”活动设计:画出我心中的家、我是一棵树、时光隧道
11月主题“诚信在我们身边”
活动设计:实话实说、猜猜她是谁、未来宣言
12月主题“心有千千结”
活动设计:我的自画像、你说说我、送你一朵赞美花
3月主题“汪洋中的一只舟”
活动设计:人体器官交朋友、知彼知己、小鸡快快跑
4月主题“齐心协力”
活动设计:人际大富翁、共建我们的家、拯救阳光城
5月主题“我们一起来”
活动设计:职场大比拼、生涯地图、春天花花同学会
(三)团体的结束阶段
有经验的团体指导者都会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各种形式把握结束时机,给团体心理辅导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过于仓促或过于拖拉地结束都会影响团体心理辅导的最终效果。
团体结束阶段的备选活动:寻找我的小天使、写给未来的信、螺旋握握手、快乐处方、夏令营日记、总结会、联谊会、反省会、大团圆。
五、研究结果
(一)使用测量问卷
“我的班级”问卷测量的是中小学各班学生感觉到的该班集体社会心理环境或班级气氛。
问卷包括5个维度,共38个题目,五个维度分别是:(1)师生关系维度;(2)同学关系维度;(3)秩序和纪律维度;(4)竞争维度;(5)学习负担维度。
本课题针对涉及的前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经独立样本的T检验,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纪律三个维度在前测中无显著差异(p>0.05),即团辅试点班与对照班前测在师生关系、秩序纪律、竞争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后测的结果是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纪律这三个
维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即团辅试点班与对照班在师生关系、秩序纪律、竞争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分析数据发现,在对团辅试点班实施团体心理辅导之前,团辅试点班与对照班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纪律三个维度上不存在差异,状况基本相同;而在实施团体心理辅导之后,这三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
即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对班级管理有明显作用。
(二)团体心理辅导效果分析
根据新疆农业大学附中德育处每月对班级进行的班级量化考核,观察实施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
考核内容有纪律、劳动、卫生、集体活动四个方面,根据我校德育处对班级的考核量化,团辅试点班和普通班的月量化考核平均分见下表。
对团辅试点班与对照班月量化考核平均分进行显著性分析,这个分析属于配对样本T检验的SPSS操作。
P=0.003〈0.01,具有显著差异,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对班级管理起到了良好的帮助作用。
七、结语
团体心理辅导对团辅试点班产生了明显的积极影响,师生关系明显得到改善,同学关系和秩序纪律出现了显著性变化。
从总体上看团体心理辅导对实验班的班级环境产生了积极作用,改善了班级环境状况。
团辅试点班在日常纪律、劳动、卫生方面都有了更好的表现,集体活动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更团结了,班级凝聚力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