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考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
2)月食现象;
(3)站得高看得远
(4)夜晚看北极星,越往北,北极星在天空的位置越高,越往南则越低; (5)地球的卫星照片以及在航天飞船上观察地球。
考点2 地球仪
1. 定义:为了便于看到地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 经纬线特点
4. 经纬度特点
考点3 地球的运动
1. 地球的自转
2.地球的公转
地球五带划分图
昼最长,夜最短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的换算,图上距离一般是cm,实地
距离一般是米或千米,千米换算厘米在后面加5个零,厘米换成千米后面删掉5个
零)
3. 相同图幅的地图,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实地范围小,内容详;比例尺小的地图表示的
实地范围大,内容略
4. 方向的判断:
5.地图的图例和注记
(1)图例: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常用
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2)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
水深的文字,叫做注记。
(3)图例和注记的作用:图例和注记可以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考点5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1)海拔:是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等高线地形图上标注的数据都是海拔高度)。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考点6 选择适用的地图
1.根据使用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图。
去某个景点旅游,需要导游图;想外出旅行确定行程,需要交通图;想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需要世界政区图;想去山区旅游,需要地形图。
2.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
要想了解一个区域的详细情况,应该选择比例尺大的地图;要想了解一个区域在世界中的位置,或者它与周围区域的关系概况,应该选择比例尺小的地图。
第二章陆地与海洋
考点1 海陆分布
1.世界海陆面积比例
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
概括地讲: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世界海陆分布特征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①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欧洲、大
洋洲(面积最小)
②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大)
赤道穿过的大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北美洲、欧洲;
既有阳光直射又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大洲:亚洲、北美洲。
3. 洲界线
大洲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北美洲与亚洲白令海峡
欧洲与非洲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考点2 海陆变迁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1)地壳的变动(主要原因):例如在喜马拉雅山,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
洋生物的化石。
(2)海平面升降:例如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
迹。
(3)人类活动:例如在荷兰、日本及我国澳门等许多沿海国家或地区进行填海造陆,以扩
大陆地面积。
2. 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考点3 大陆漂移学说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该学说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
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
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考点4 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图的阅读
①箭头的含义:“←→”表示张裂运动,“→←”表示碰撞挤压运动。
②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③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
④冰岛介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新西兰南北二岛介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2.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
地理现象
所处板块位置
板块运动方向
结 果
预言几千万年后
喜马拉雅山“长高”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 相对运动
挤压迫使喜马拉雅山抬高
红海面积扩大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 相背运动
张裂使红海不断扩大
红海成为新大洋
地中海面积缩小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之间
相对运动 挤压迫使地中海缩小
地中海消失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考点1 天气
1.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
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
2. 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雨。
在图上看到地面一处是绿色,表示当地天气晴朗
3.(下图)风向的判断:在有风羽的一端为风的来向,下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风羽一横等于2级,下图的风力是4级风
4. 常用的天气符号(识记)
5. 空气质量与所含污染物有关,一般来说,污染物越多,空气质量就越差,空气指数就大。
1.气温的日变化
2.气温的年变化
2.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4. 世界气候的分布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表中类型):北美洲和亚洲。
(5)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
(6)地带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和表现:例如: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考点1 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的增长
(1)世界人口数量: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的统计,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总数达到70亿。
(2)世界人口的增长
①在
18
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口寿命不断延长,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
②人口增长速度
人口增长的速度由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说明人数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说明人数减少。
人口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
发展中国家增长快,如巴西、尼日利亚等。
发达国家增长慢,如英国、法国、德国等。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有:非洲(最高)、亚洲、拉丁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有:欧洲(最低)、北美、大洋洲。
2.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东
部(规律——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稀疏区: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
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3.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问题: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堵塞、人均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人口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4.不同的人种
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
(1)三大人种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黑种人:生活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皮肤黑色素含量高,吸收紫外线保护皮肤;鼻子低而宽,体毛少,便于散热。
(2)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
白种人:多分布在较为寒冷的地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可以使冷空气较缓的进入肺部;体毛稠密,可以防寒。
黄种人:多分布在温带,所以肤色和特征具有上述两种人的过渡性。
考点2 语言和宗教
1. 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 世界六大语言及其主要分布区
3. 世界三大宗教 6.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民居: 外国的——意大利威尼斯水城、法国的“巴
黎塞纳河岸”
国纽约,基本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 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
7.其它重要的国际组织及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