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原文和翻译译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夫人》原文和翻译译文
《《湘夫人》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湘夫人》原文和翻译译文
《湘夫人》原文和翻译
原文: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麇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原为:采+匚的反方向)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译文: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

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
石兰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象云一样。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2、《英烈夫人祠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英烈夫人祠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去扬州西北三十里有得胜山,故韩蕲王讳世忠破金兵处也,有英烈夫人祠,土人谓之异娼庙。

内供英烈夫人戎装像,旌旗,剑印,其位曰“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

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也。

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

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

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

”流寓京口为伎,有侠气,以角抵技闻。

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梁氏异之,询左右,知是独擒方腊之韩校尉也。

梁氏乃自赎以妾之。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囚高宗,改元明受。

时世忠在秀州,以兵少不得进,乃修器械,以疑叛逆。

傅等恐惧。

梁氏与子亮时在临安,为傅所质,防守严密。

太后用平章事朱胜非计欲召四方勤王。

胜非谓傅曰:“秀州方疑惧不前,为未得明诏,无封赏故。

今白太后,遣梁氏慰抚世忠。

”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封安国夫人,速其勤王。

即领命,梁氏疾驱一日夜会世忠于秀州。

面陈临安虚实利害,固言必勤王者三。

世忠挥军急进,乱乃平。

高宗复辟,梁氏以殊勋进护国夫人。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

于是意少懈。

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

金以精兵铁浮图十倍围之。

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

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

语毕再突敌阵。

敌矢如雨,猬集甲上。

梁氏
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

金人相蹂践争其首级,裂其五体,后得其首者进两阶,得其四肢者进一阶。

梁氏既死,金人曝其胴于淮市三日,函其首以报北国,金帝命悬于都门。

兀术闻之,感其忠勇,敛梁氏遗体,遗世忠。

拼合之际,验梁氏全尸,创伤数十,致命者七,皆在身前也。

世忠大恸。

朝廷闻讯大加吊唁,诏赐银帛五百匹两,追封“英烈杨国夫人”。

立祠。

(选自《英烈夫人祠记》,有则改)
译文:
距离扬州西北三十里的地方有座得胜山,是已故韩蕲王世忠攻破金兵的地方。

旁边有座英烈夫人祠,她的牌位上写着“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

英烈夫人梁氏,是韩蕲王的卖。

梁氏的祖籍在池州,祖父与父亲都出自军队。

梁氏力气大,精通击敌技术,能挽强弓,在两百步内射击没有不中的。

因为父亲犯罪而连带受罚被没收入教坊,梁氏说:“遗憾的是自己不是男儿,才到如此下场。

”梁氏沦落京口成为歌舞仗,有侠气,凭借角抵这项技艺闻名。

宣和初年,童贯平定方腊,回朝到京口设庆功宴。

世忠凭借承节郎的身份在座,粱氏在一旁斟酒。

当时,世忠坐在众公卿的旁边,英姿勃发,十分独特,与其他人不一样。

梁氏十分诧异,询问左右的人,原来是独自一人擒住方腊的韩校尉。

梁氏于是把自己赎了出来,嫁给世忠为妾。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谋反,囚禁宋高宗,改元明受。

当时世忠在秀州,因为兵力少不能进攻,于是修理兵器,来使叛贼疑惧。

苗傅等人十分恐慌害怕。

梁氏与儿子韩亮当时在临安,被苗傅俘虏,成为人质,防守十分严密。

太后采用平章事朱胜非的计谋想要召唤各方救驾。

朱胜非对苗傅说:“韩世忠正怀疑恐惧不敢前来,因为没有得到明确的诏书,没有封赏的原因。

现在禀报太后,派遣梁氏安抚韩世忠。

”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宫,封为安国夫人,派她速去救驾。

梁氏立刻领命,迅速驾马奔驰一日。

到了晚上,梁氏在秀州与世忠会面。

当面陈述了临安的实际情况和其中的利害关系。

梁氏多次坚决主张救驾。

世忠指挥军队快速前进,于是叛乱平定了。

高宗复位,梁氏因为特殊的功勋进封为护国夫人。

梁氏在山阳、宿迁与金军多次交战,都获得了胜利,于是心里渐渐懈怠下来。

八月丁卯日,梁氏率领轻骑兵袭击金国人的粮道,遭遇对方的伏击。

金国派出十倍人数的精兵“铁浮图”将梁氏包围。

梁氏身受多处创伤,腰腹被敌人的兵器割裂,肠子流出了三尺长,她忍着疼痛把肠子装了回去,然后用腰带裹住腹部。

梁氏知道自己此次不免一死,就对身边的人说:“今天我将以死报国。

”说完再次冲向敌阵。

敌人的箭像雨一样密集,射在梁氏的铠甲上就像刺猬一样。

梁氏的血浸透了几重铠甲,她冲入敌阵又杀死十几个敌人,最终气力衰竭,落马而死。

金人竞相践踏、夺取她的首级,分裂她的五肢,后来,得到她首级的人晋升两级,得到她四肢的人晋升一级。

梁氏死了之后,金人把她的身体放在淮市暴尸三天,把她的首级用盒子装着送到金国。

金帝命令把她的首级悬挂在城门上。

兀术听到这件事,感念梁氏的忠武勇敢,聚集梁氏的遗体,送给世忠。

拼凑尸体的时候,检验梁氏的全尸,有数十处创伤,致命的有七处,都在身前的部位,世忠大哭。

朝廷听闻这个消息大加吊唁,下诏赐银五百两、帛五百匹,追封梁氏为“英烈杨国夫人”,设立祠堂。

《英烈夫人祠记》
3、《小主夫人》原文及翻译译文
《小主夫人》原文及翻译吕氏春秋
原文:
秦小主夫人①用奄变,群贤不说自匿,百姓郁怨非上。

公子连亡在魏,闻之,欲入,因群臣与民从郑所之塞。

右主然守塞,弗入,曰:“臣有义,不两主,公子勉去矣。

”公子连去,入翟②,从焉氏塞,菌改入之。

夫人闻之,大骇,令吏兴卒。

奉命曰:“寇在边。

”卒与吏其始发也,皆曰:“往击寇。

”中道因变曰:“非击寇也,迎主君也。

”公子连因与卒俱来,至雍,围夫人,夫人自杀。

公子连立,是为献公。

怨右主然,而将重罪之;德菌改,而欲厚赏之。

监突争③之曰:“不可。

秦公子之在外者众,若此则人臣争入亡公子矣。

此不便主。


献公以为然,故复右主然之罪,而赐菌改官大夫,赐守塞者人米二十石。

献公可谓能用赏罚矣。

凡赏非以爱之也,罚非以恶之也,用观归也。

所归善,虽恶之,赏;所归不善,虽爱之,罚。

此先王之所以治乱安危也。

(《吕氏春秋·当赏》)
[注] ①小主夫人:指小主的母亲。

小主:战国秦国君,即位时年仅两岁,所以称之为“小主”。

②翟:通“狄”,指狄人所居之地。

③争:通“诤”,诤谏。

译文:
秦小主夫人任用奄变,很多贤能的人心中不快,隐匿不出;百姓也都郁闷怨恨,指责君主。

公子连当时流亡在魏国,听到这件事后,想趁机入主秦国,于是借助于臣子们和百姓到郑所这个要塞去。

右主然把守这个要塞,不放他过去,说:“我讲义气,不同时侍奉两个君主,公子还是离开吧!”公子连离开郑所,进入北狄,想从焉氏塞过去。

守塞的菌改把他放了进去。

秦小主夫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命令将帅起兵去拦截。

将士们接到命令说:“敌寇在边境上。

”这些将士们刚出发的时候说:“去迎击敌寇。

”走到中途就变为:“不是去迎击敌寇,而是去迎接君主。

”于是公子连与士卒一起回来,到了雍城,包围了小主夫人,小主夫人自杀了。

公子连被立为国君,这就是献公。

献公怨恨右主然,想重重处罚他;感激菌改,想优厚地赏赐他。

监突诤谏说:“不能这么做。

秦公子流亡在外的很多,如果这么做了,大臣们就会竞相把流亡在外的公子们放进来,这对您不利。

”献公认为他说得对,就赦免了右主然的罪,而赐给菌改官大夫的爵位,并赏给守塞的士兵每人二十石米。

献公可以说是善于赏罚的了。

大凡赏赐某个人,并不是因为喜爱他;责罚某个人,并不是因为憎恶他。

赏罚是看所赏的人的行为将会引起什么结果来决定的。

结果好的,即使憎恶他,也要给予赏赐;结果不好的,即使喜爱他,也要给予责罚。

这是先王治理乱世平定危难的方法。

《小主夫人》
4、周容《鹅笼夫人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周容《鹅笼夫人传》原文及翻译周容
原文:
鹅笼夫人者,毗陵某氏女也。

幼时,父知女必贵,慎卜婿,得鹅笼文,即婿之。

母曰:“家云何?”曰:“吾恃其文为家也。

”家果贫,数年犹不能展一礼。

妹许某,家故豪,遽行聘。

僮仆高帽束绦者将百人,筐篚亘里许。

媒簪花曳彩,默部署,次第充庭戺②,锦绣、縠珠钏,金碧光照屋梁。

门外雕鞍骏骑,起骄嘶声。

宗戚压肩视,或且曰:“乃姊家何似矣?”媪婢共围其妹,欢笑吃吃。

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

一日,母出妹所聘币,裁为妹服,忽愠曰:“尔姊勿复望此也!身属布矣!”夫人闻之,即屏去丝帛,内外惟布。

再数年,鹅笼益落魄。

夫人妹已结鸳鸯枕,大鼓吹,簇凤舆出阁去。

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

壬子秋,鹅笼岁二十四,举于乡。

夫人母谓已出意外,即鹅笼亦急告娶,夫人谓母曰:“总迟矣。

”于是鹅笼愧而赴京。

中两榜,俱第一人,名哄天下。

南京兆闻状元贫,移公帑金代行聘,官吏奔走执事,宗戚媪婢间,视妹时加甚。

夫人仍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

已而鹅笼奉特恩赐归,以命服娶。

抚、按使者已下及郡守,俱集驿庭候,鹅笼亲迎。

自毗陵抵鹅笼家,绛纱并两岸数十里,县令角带③出郊,伏道左。

女子显荣,闻见未之有也。

十年为相,夫人常以礼规放佚,故鹅笼当时犹用寡过闻。

壬申,夫人卒于京邸,朝廷赐祭者七,遣官护丧归,敕有司营葬。

绋引④日,公卿勋贵,尊幄鳞次,东郊如云。

水陆南经二十余里,几筵相接。

卒时语鹅笼曰:“地高坠重,公可休矣!妾不自知何故,以今日死为幸。

”阅岁,鹅笼予告回里。

久之,复夤缘再相,纵淫恣乱政,赐死。

赞曰:予至燕,闻鹅笼小帽青衫死古庙中,刑部锦衣诸官钥门复命去。

尸挂三日,旨下始殓,牛车载柳棺出郭,无一视者。

鹅笼再相如此,知夫人卒时所言固已窥其微也。

呜呼!夫夫之得罪于国也,固先得罪于妇矣。

【注】①鹅笼:据《续齐谐》记载,宜兴人许彦遇一书生脚痛,
书生要求坐进许彦的鹅笼里,许彦让书生入笼,负之不觉重。

周延儒,字玉绳,江苏宜兴人,崇祯时先后两次任首辅,后削职安置正阳门外古庙,赐自尽。

这里鹅笼喻宜兴书生,借指周延儒。

②戺:台阶两旁所砌的斜石。

③角带:发饰为角,衣饰为带,此指盛装。

④绋引:牵引灵车的绳索,此指灵柩启程。

译文:
鹅笼夫人,是毗陵县某户人家的女儿。

(鹅笼夫人)小的时候,父亲知道女儿(将来)一定会显贵,(就)慎重地选择女婿,(当)得到鹅笼(所写)的文章(时),马上把他定为女婿。

(鹅笼夫人的)母亲问:“家庭情况怎么样?”(鹅笼夫人的父亲)回答:“我把他的文章看成他的家业。

”鹅笼的家境果然十分贫穷,几年还不能施行一礼。

(鹅笼夫人的)妹妹被许配给了某户人家,这户人家很富有,很快就送来了彩礼。

头戴高帽系丝带的僮仆将近百人,(装聘礼的)筐篚连绵一里路左右。

媒人插花挂彩,静静地布置,转眼间(将聘礼等物)摆满了庭院里的台阶。

丝织品、縠纱、珠子串成的手镯,金碧辉煌并照亮了整个屋子。

门外的骏马佩着雕饰的马鞍,骄傲地长声嘶鸣。

亲朋好友压肩围观,有人问:“你的姐姐家也像这样吗?”家里的女佣们都围着她的妹妹,发出吃吃的笑声。

鹅笼夫人平静地坐在那里做针线活,一点也不为之动容。

一天,(鹅笼夫人的)母亲拿出妹妹的聘礼,为(她的)妹妹裁制衣服,忽然生气地说:“你的姐姐不要再指望这些了!(这辈子)只能穿布衣了!”鹅笼夫人听后,马上脱去丝织衣服,里里外外只穿布衣。

又过了几年,鹅笼更加不得志。

鹅笼夫人的妹妹已结鸳鸯之好,(出阁那天)锣鼓喧天,(被人)簇拥着乘坐扎成凤凰的轿子而离开家。

鹅笼夫人平静地坐在那里做针线活,一点也不为之动容。

壬子年秋季,鹅笼二十四岁,在乡试中中了举人。

鹅笼夫人的母亲说(这)太出乎意料了,就是鹅笼也急忙请求马上婚娶。

鹅笼夫人对(她的)母亲说:“反正已经迟了。

”于是这样鹅笼愧疚地赴京应考。

会试、殿试两榜都考取了第一名,名闻天下。

南京的京兆尹听说状元家境贫穷,动用公款替他送了聘礼,(大小)官吏都来帮忙效力,亲朋好友
及女佣们比围观她妹妹(接受彩礼)时的劲头还足。

而鹅笼夫人仍然平静地坐在那里做针线活,一点也不为之动容。

不久鹅笼奉皇帝特别恩赐回家娶妻。

巡抚、巡按御史以下的官员以及地方的郡守,都聚集到驿站的庭院等候,鹅笼亲自迎娶新娘。

从毗陵县到鹅笼家,沿河两岸(铺设的)绛纱连绵几十里,县官穿着盛装来到城外,趴在道路的东面(迎接)。

一个女人(如此)显贵荣华,看见听说过的从来没有达到这件事(的程度)!
(鹅笼)担任宰相十年,鹅笼夫人经常用礼仪规劝(他)放纵骄逸的行为,所以鹅笼当时仍因为少有过失而闻名。

壬申年,鹅笼夫人在京城的府第去世,朝廷赏赐七天坐禅拜佛祭祖的礼仪,(并)派官吏护送灵柩回乡,命令官吏料理丧事。

灵柩起程之日,有很多公卿勋贵(前来),举行祭奠的帷帐鳞次栉比,像云一样聚集在京城东郊。

水路陆路向南有二十多里,祭祀的筵席接连不断。

(鹅笼夫人)死时对鹅笼说:“站的地势越高,摔得越重,你现在可以退下来了!我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把今天的死当成(一种)幸运。

”一年后,鹅笼请假回到故里。

过了几年,又攀附权贵当上了宰相,因纵欲专权扰乱朝政,被皇帝赐死。

评论说:我到京城,听说鹅笼头戴小帽身穿青衫死在古庙里,刑部锦衣卫众多官吏锁上门汇报去了。

尸体悬挂了三天,圣旨下达后才开始入殓,牛车拉着柳木薄棺出城,没有一个人来观看。

鹅笼第二次任宰相时到了如此地步,(我们)就可以明了鹅笼夫人死的时候说的话,(她)一定已经看出了鹅笼的细微变化。

唉!一个人对不起(他的)国家,肯定先前就对不起(他的)夫人了。

周容《鹅笼夫人传》
5、王充《论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译译文
王充《论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译王充《论衡》
原文:
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

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才高行洁,不可保以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以必卑贱。

或高才洁行,不遇,退在下流;薄能浊操,遇,在众上;世各自有以取士,士亦各自得以进。

进在遇,退在不遇。

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
也。

故遇,或抱洿行,尊于桀之朝;不遇,或持洁节,卑于尧之廷。

所以遇不遇非一也:或时贤而辅恶;或以大才从于小才;或俱大才,道有清浊;或无道德,而以技合;或无技能,而以色幸。

——《论衡》第一卷逢遇篇
译文:
操行,有一直贤良的;而做官,却没有总是被重用的。

人品好不好,是才能和操行问题;而被不被重用,是时运问题。

才能高超品行高洁,不可能保证凭此一定会尊贵;才能浅薄品行恶劣,也不可能因此就一定要卑贱。

有的人才能高超,品行高尚,不被赏识,居于低下的地位;而有的人才能薄陋,品行恶劣,得遇时运,地位在众人之上。

不同时代各自有用来选“士”的标准,而“士”也各有用来取得功名的办法。

晋升在于受到赏识,滞黜在于不受赏识。

处于尊贵显赫地位,未必贤能,只不过受到赏识;地位卑贱低下,未必愚笨,没被赏识啊。

所以只要被赏识,有的尽管品行恶劣,也会在夏桀的朝廷上得到尊位;不被赏识,有的尽管持有高洁节操,在尧的朝廷上也会处于下位。

因此,被重用还是遭贬斥,原因不是一样的:有的是贤臣却辅佐了暴君;有的是有大才干的臣子却要服从于才小的君主;有的是君臣都有大才,而道德却有清浊之分;有的是虽没有道德,却以一技之长投合了君意;有的是没有任何技能,而是凭姿色受到宠幸。

王充《论衡》之《逢遇》
6、《英烈夫人祠记》原文及翻译译文(二)
《英烈夫人祠记》原文及翻译(二)
原文:
去扬州西北三十里有得胜山,故韩蕲王讳世忠破金兵处也,有英烈夫人祠,土人谓之异娼庙。

内供英烈夫人戎装像、旌旗、剑印,其位曰“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

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也。

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

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

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

”流寓京口为伎,有侠气,以角抵技闻。

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

梁氏异之,询左右,知是独擒方腊之韩校尉也。

梁氏乃自赎以妾之。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高宗改元明受时世忠在秀州以兵少不得进乃修器械以疑叛逆。

傅等恐惧。

梁氏与子亮时在临安,为傅所质,防守严密。

太后用平章事朱胜非计欲召四方勤王。

胜非谓傅曰:“秀州方疑惧不前,为未得明诏,无封赏故。

今白太后,遣梁氏慰抚世忠。

”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封安国夫人,速其勤王。

即领命,梁氏疾驱一日夜会世忠于秀州。

面陈临安虚实利害,固言必勤王者三。

世忠挥军急进,乱乃平。

高宗复辟,梁氏以殊勋进护国夫人。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

于是意少懈。

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

金以精兵铁浮图①十倍围之。

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

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

语毕再突敌阵。

敌矢如雨,猬集甲上。

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

金人相蹂践争其首级,裂其五体,后得其首者进两阶,得其四肢者进一阶。

梁氏既死,金人曝其胴于淮市三日,函其首以报北国,金帝命悬于都门。

兀术闻之,感其忠勇,敛梁氏遗体,遗世忠。

拼合之际,验梁氏全尸,创伤数十,致命者七,皆在身前也。

世忠大恸。

朝廷闻讯大加吊唁,诏赐银帛五百匹两,追封“英烈杨国夫人”。

立祠。

(选自《英烈夫人祠记》,有删改)
[注]①铁浮图:铁浮屠又称为铁浮图,浮屠是佛语中铁塔的意思。

根据记载,属于具装重骑兵,即人马俱披重型盔甲,对敌阵发起冲击的骑兵。

译文:
距离扬州西北三十里的地方有座得胜山,是已故韩蕲王世忠攻破金兵的地方。

旁边有座英烈夫人祠,她的牌位上写着“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

英烈夫人梁氏,是韩蕲王的妾。

梁氏的祖籍在池州,祖父与父亲都出自军队。

梁氏力气大,精通击敌技术,能挽强弓,在两百步内射
击没有不中的。

因为父亲犯罪而连带受罚被没收入教坊,梁氏说:“遗憾的是自己不是男儿,才到如此下场。

”梁氏沦落京口成为歌舞伎,有侠气,凭借角抵这项技艺闻名。

宣和初年,童贯平定方腊,回朝到京口设庆功宴。

世忠凭借承节郎的身份在座,粱氏在一旁斟酒。

当时,世忠坐在众公卿的旁边,英姿勃发,十分独特,与其他人不一样。

梁氏十分诧异,询问左右的人,原来是独自一人擒住方腊的韩校尉。

梁氏于是把自己赎了出来,嫁给世忠为妾。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谋反,囚禁宋高宗,改元明受。

当时世忠在秀州,因为兵力少不能进攻,于是修理兵器,来使叛贼疑惧。

苗傅等人十分恐慌害怕。

梁氏与儿子韩亮当时在临安,被苗傅俘虏,成为人质,防守十分严密。

太后采用平章事朱胜非的计谋想要召唤各方救驾。

朱胜非对苗傅说:“韩世忠正怀疑恐惧不敢前来,因为没有得到明确的诏书,没有封赏的原因。

现在禀报太后,派遣梁氏安抚韩世忠。

”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宫,封为安国夫人,派她速去救驾。

梁氏立刻领命,迅速驾马奔驰一日。

到了晚上,梁氏在秀州与世忠会面。

当面陈述了临安的实际情况和其中的利害关系。

梁氏多次坚决主张救驾。

世忠指挥军队快速前进,于是叛乱平定了。

高宗复位,梁氏因为特殊的功勋进封为护国夫人。

梁氏在山阳、宿迁与金军多次交战,都获得了胜利,于是心里渐渐懈怠下来。

八月丁卯日,梁氏率领轻骑兵袭击金国人的粮道,遭遇对方的伏击。

金国派出十倍人数的精兵“铁浮图”将梁氏包围。

梁氏身受多处创伤,腰腹被敌人的兵器割裂,肠子流出了三尺长,她忍着疼痛把肠子装了回去,然后用腰带裹住腹部。

梁氏知道自己此次不免一死,就对身边的人说:“今天我将以死报国。

”说完再次冲向敌阵。

敌人的箭像雨一样密集,射在梁氏的铠甲上就像刺猬一样。

梁氏的血浸透了几重铠甲,她冲入敌阵又杀死十几个敌人,最终气力衰竭,落马而死。

金人竞相践踏、夺取她的首级,分裂她的五肢,后来,得到她首级的人晋升两级,得到她四肢的人晋升一级。

梁氏死了之后,金人把她的身体放在淮市暴尸三天,把她的首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