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分类系统(Lauge-Hansen分型):一种评估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踝关节骨折分类系统(Lauge-Hansen分型):一种评估系统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Los Angeles County-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Medical Center, 1 200 N. State St., Los Angeles, CA 90033. Address reprint requests to D. M. Forrester
1950年Lauge-Hansen医生依据损伤时足的位置和导致畸形的暴力提出了踝关节骨折的分类系统。

骨科医生广泛应用这个系统,但是放射学科医生通常不应用这个分类系统。

作者提出一种系统能够快速评估90%-95%病例的损伤机制。

发现骨折并对损伤进行分类并能够做出韧带损伤的诊断。

以腓骨骨折为依据,可以立即发现四种类型的损伤:旋前-外展型,旋前-外旋型,旋后-内收型,旋后-外旋型。

随后评估内踝骨折和后踝骨折,确定损伤的程度和韧带撕裂的部位。

1950年Lauge-Hansen依据损伤时足的体位和所受外力对踝关节损伤进行分类1,2。

他的研究性工作已经被广泛应用,作为评估踝关节损伤的依据。

通过将尸体足固定在板上,给予不同的应力,Lauge-Hansen 建立了四种类型的踝关节损伤类型:旋前-外展型,旋前-侧旋型(外展),旋后-内收型,旋后-侧旋型(内翻)。

双词语命名的第一个词指受伤时足处的位置;第二个词语是指发生变形的暴力。

他发现对于踝关节的暴力造成的韧带和骨骼的损伤是按照可以预测的顺序发生的。

如果暴力在发生顺序任何一点停止,导致不完全的系列损伤3,4。

因此如果知道受伤时足所处位置和所受暴力的方向,可以在X线片上对不能显现的韧带损伤和明显的骨折作出评估。

尽管应用Lauge-Hansen分型可以作出精确的和复杂的放射学报告,但是为什么没有被广大放射学科医生普遍应用呢?为什么一直应用单纯描述性词语例如“内踝骨折”或“三踝骨折”作为诊断呢?单纯内踝骨折可能反映旋前或旋后损伤。

与之相似,“三踝骨折”可能是旋前-侧方旋转或旋后-侧方旋转损伤的末期。

如果骨折复位以发生损伤的暴力为反方向,判定损伤机制是重要的。

不幸的是,当病人发生踝部骨折时,通常不能表述事故发生时足所处的位置。

与实验情况不同,放射医生必须从骨折特异性位置和形态重建信息。

应用Lauge-Hansen分型我们设计了一种规则系统可以快速评估损伤机制。

识别踝部骨折块的数量能够证实损伤是否完全或在中间停止。

从这方面信息,从骨折类型可以推断出韧带损伤情况。

四种损伤机制
内旋-外展
当足内旋时,距骨在踝穴内外展这导致牵引内侧结构并压迫外侧结构(图1A)。

然后按顺序发生对骨骼和韧带的损伤:
1度损伤:内踝横行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
2度损伤:前方和后方胫腓联合韧带撕裂并由后踝骨折。

3度损伤:弯曲形腓骨骨折,通常在踝关节以上(图1B)。

腓骨短斜形骨折从内侧向外侧向上行走,角度不是陡直的,在前后位片上看的最清楚。

当内踝骨折时,变为横行走向。

踝关节的前后位片(图1C)表明了由旋前-外翻暴力对外踝结构产生影响时导致的斜形骨折。

内侧踝穴增宽确立了三角韧带撕裂。

存在短斜形骨折表明是3期的内旋-外翻损伤。

通过推理,在侧位片上尽管没有后方骨折,但是后方胫腓韧带很可能撕裂。

内旋-外旋
当足内旋时,三角韧带有应力。

当距骨外旋时,其内侧结构发生损伤。

随后腓骨扭转引起前胫腓联合韧带撕裂,接着是骨间韧带撕裂(图2A)。

当外在暴力继续存在时,导致高位螺旋形的腓骨骨折。

最后后胫腓联合韧带撕裂,当腓骨离开胫骨时,导致后踝的以小片骨折块撕脱(图2B)(5-7)。

按顺序发生时,旋前-外旋损伤分期为;
1期三角韧带撕裂或内踝撕脱
2期前胫腓联合韧带和骨间韧带撕裂
3度腓骨短斜形骨折(典型的在踝关节6厘米以上)
4度胫骨后缘骨折或后胫腓联合韧带撕裂
短斜形骨折部位较高,内踝骨折为横行。

高位的腓骨骨折(图2C)即刻表明损伤机制为旋前-外旋型。

在这个病例中胫骨和腓骨分离以及胫骨侧方小的撕脱的骨折片段表明骨间韧带撕裂比较明显。

侧方投影(图2D)表明后踝撕脱证明为完全的4度旋前-外旋型损伤。

旋后-内收型损伤
距骨在踝穴内内收压迫内踝结构,并牵拉外踝(图3A)。

只发生两种损伤:
1度与踝关节同一水平或低于踝关节平面的外踝牵引骨折,或者距腓韧带的撕脱损伤。

2度近似垂直的内踝骨折
图3B显示了横行下方骨折和垂直的内踝骨折(5,6)。

低位的横行骨折证实了暴力为旋后,并牵拉外踝结构。

存在内踝骨折(图3C)表示这种旋后-内翻损伤停止在1期。

旋后-侧方旋转
在旋后位置,内踝结构并不紧张。

当距骨侧方旋转时,与旋前-侧旋损伤不同,先向后挤压外踝,撕裂前胫腓联合韧带,引起腓骨低位螺旋形骨折。

分离的腓骨螺旋形骨折是最常见的踝关节骨折(旋后-外旋2度)。

如果距骨进一步向后旋转,将挤下一小片内踝骨折片(图4A)。

这些损伤总结如下:
1度胫腓前联合韧带撕裂
2度外踝螺旋形故骨折
3度胫腓后联合韧带撕裂或内踝骨折
腓骨的螺旋形骨折为低位,从前方走向后方。

可能成角度较陡直,在侧位上显示最清楚(图4B)(5,6)。

在所有的旋前和旋后损伤,如果距骨旋转,向侧方旋转。

腓骨损伤类型比较明显,然而,大多数病例中两种机制可以互相转变。

在旋后位置,内踝结构初始并不紧张。

当外旋时胫骨向后移位,向后方挤压外踝,撕裂前胫腓联合韧带,引起腓骨螺旋形骨折(图4B,7)。

侧位影像上低位腓骨骨折显示最清楚,代表旋后-外旋型损伤的螺旋形骨折(图4C)。

内踝骨折(图4D)证实为完全的损伤为旋后-外旋型损伤4度。

是为外旋吗?经常密切观察侧方投影显示后踝轻微的撕脱,verifying胫腓后联合韧带损伤。

算法
当外在暴力停止时,应用放射学信息,可以评估损伤机制和分期。

腓骨损伤类型是问题的交叉口:是否存在腓骨骨折,相对于胫骨下端关节面的位置,骨折的方向。

从这方面信息,可以精确的确定暴力的方向。

评估内踝或内侧踝穴的宽度可以用来评估对踝关节内侧结构的损伤,是第二个判定暴力类型和整个损伤是否为完全程度的决定性因素。

最后后胫腓联合韧带撕裂导致轻度的胫骨撕脱骨折,形成总的骨折。

通过应用工程表格(图5),能够快速作出一系列的评估,对于临床医生我们总结出包括骨和韧带损伤的特异性的诊断。

在三个例子中应用算法判定损伤机制的精确诊断和特异性的骨和韧带的损伤。

在病例1中图6A表明是高位腓骨骨折,代表旋前-外旋损伤。

在侧位片上可以见到后踝骨折(图6B),证实为完全损伤4度。

当存在内踝骨折时,必须具备三角韧带损伤(回顾时在前后位片上可以发现内踝穴轻度增宽)。

在病例2中,三角韧带撕裂表明距骨在踝穴内移动时内踝结构受到牵拉(图7A)。

当存在低位斜形腓骨骨折时,不能区别出是旋前-外展损伤还是旋前-外旋暴力。

在这个病例中,必须检查整个腓骨,因为由旋前-外旋损伤导致的腓骨骨折可以发生在胫骨下端关节面到腓骨颈之间任何部位,踝关节的常规放射学检查可能检查不到。

这种现象最开始由Maisonneuve于1840年提出(8),被称为Maisonneuve骨折。

图7B表明了这个病例的高位腓骨骨折,证实这种损伤为旋前-外旋3度损伤而不是简单的旋前-外展损伤1度。

在病例3中,踝关节X线片上可以发现分离的后踝骨折(图8),表明为旋前损伤因为旋后-外旋机制首先在踝穴水平导致腓骨骨折。

因此应该明白尽管在X线偏上存在内侧踝关节增宽,三角韧带撕裂。

更近一步说在病例2中,必须保证一个人检查整个腓骨以证实是否存在骨间膜撕裂。

在这个病例中,踝关节应力位检查证实了三角韧带撕裂;没有腓骨骨折,可以有把握作出旋前-外展2度损伤的诊断。

以Lauge-Hansen的试验工作为基础应用算法,放射学家能够快速诊断出损伤机制和完整性程度。

因此如同识别内踝骨折一样可以容易识别韧带撕裂。

单独通过放射学检查提供的精确信息为依据,能够更加合理对损伤治疗。

1 Lauge N.Fractures of the ankle: analytic historic survey as the basis of new experimental, roentgenologic and clinical investigations. Arch Surg 1948;56:259-317
2 Lauge-Hansen N. Fractures of the ankle. bined experimental-surgical and experimental-roentgenologic investigations. Arch Surg 1950:60:947-985
uge-Hansen N.Fractures of the ankle. III. Genetic roentgenologic diagnosis of fractures of the ankle. AJR 1954:71 :456-471
4 Lauge-Hansen N. Fractures of the ankle. IV. Clinical use of genetic roentgen diagnosis and genetic
reduction.Arch Surg 1952:64 : 488-500
5. Dabezies E, D’Ambrosia RD. Shoji H.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ankle fractures. Orthopedics 1 978;Sep/Oct : 365-373
6. Burwell HN, Charnley AD. Treatment of displaced fractures at the ankle by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and early joint movement. J Bone Joint Surg [Br] 1965;47: 634-660
7.Wilson JN. Watson Jones fractures and joint injuires. Edinburgh: Churchill-Livingstone,1976: 1 091-1105
8. Maisonneuve JG. Recherches sur Ia fracture du péroné. Archives générales de médecine.1840:1 : 1 65, 433 (大家看看这是什么语言的文章)
(图5看不太清楚对其一点解释:
腓骨—HIGH FX(6cm above top of malleolus)-----------------------------post malleous PLR 4 no post malleous PLR 3
腓骨—LOW FX(at or below the plafond)-----obique(low anterior,high posterior)spiral(low medical,high lateral) transverse
腓骨------medical malleolous)
感觉踝关节分类难以理解,认为踝关节骨折分类难以理解的原因是 1 对骨折分类中的损伤机制描述不是很清楚,例如旋前-外翻,对于旋前和外翻的理解,对足部解剖结构如踝穴距骨跟骨的结构等不熟悉,不能想象其受伤机制 2 对与踝关节周围的韧带结构不熟悉,踝关节周围韧带很多,损伤时不易理解,需要查一些外文文章关节骨折分类系统的,还有最好关于骨折时韧带结构损伤的变化情况。

每个人都喜欢图文并茂的文章,甚至有动画的文章最好,学习重要的是能够较好理解,很好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