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雪催化剂影响健康?
科学流言榜
同的人体上也呈现多样性, 化妆品中,人们也能在服装、
特 异 性 的 靶 向 性 的 治 疗 方 案 厨房用具、家具和玩具中发现
对这个人有效,换个人可能 它的身影。
就无效。
三氯生对人体有害的说
此外,多肽在体外可能有 法,目前证据不足。根据美国
针对性,但到了人体内就会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的调查,只有在一些短期的动
准 的 规 定: 银 的 含 量 不 超 过
真相:所谓“神药”,简 实验。目前据可以查到的资料,
单来说就是烟酰胺单核苷酸, 研究团队申请由美国食品药品
简称 NMN,是一种 B 族维生 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大
素的衍生物。它在人体内会转 型临床实验还没有开始。所以
化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说 NMN 是返老还童的灵丹妙
是不是患者感染其他病毒或寄 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 而且是同时合成 3 种以上的多
生虫也能治疗癌症?目前还无 吸烟、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眼 肽,然后让这种多靶性的多肽
法得出这样的结论。
另 外, 疟 原 虫 疗 法 使 用
的是“活”的疟原虫,患者感
染疟原虫之后需要使用抗疟药
物。如何减少感染疟原虫带来
科学流言榜
Science/ 科技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 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 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 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支持。
0.05 毫 克 / 升。 因 而, 不 会 不少新陈代谢反应。随着年龄
物试验中,发现接触高剂量的
三氯生才会与某些甲状腺激素
人工增雨雪作业效果定量评估任务书
人工增雨雪作业效果定量评估任务书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人工增雨雪作业作为一种有效的气象水资源调控手段,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估人工增雨雪作业的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数据和效果评估模型的方法,并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二、人工增雨雪作业原理1.作业目标人工增雨雪作业的主要目标是增加降水量,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作业过程中,通过向云层投放催化剂,促使云层中的水汽凝结成雨滴或雪花,从而提高降水量。
2.作业方法人工增雨雪作业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利用飞机、火箭等载体向云层投放催化剂;另一种是在地面设立发射装置,向云层发射装有催化剂的炮弹。
3.作业效果评估指标评估人工增雨雪作业效果的主要指标有:降水量、降水概率、降水强度等。
三、效果评估方法1.观测数据收集收集作业前后的气象观测数据,包括降水量、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等。
2.数据分析与处理对收集的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项效果指标。
同时,采用对比分析法,评估作业区域与非作业区域的降水差异。
3.效果评估模型构建效果评估模型,结合观测数据和效果指标,对人工增雨雪作业效果进行定量评估。
四、案例分析1.人工增雨雪作业实例以某地区为例,分析人工增雨雪作业的过程和效果。
2.作业效果评估结果根据观测数据和效果评估模型,对作业效果进行定量评估。
3.结果分析与讨论分析评估结果,探讨作业效果的影响因素,为今后作业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
五、作业效果评估与应用1.作业方案优化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作业方法和策略,提高人工增雨雪作业效果。
2.作业策略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作业策略,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
3.气象灾害预警与防范结合作业效果评估,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和防范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六、总结与展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数据和效果评估模型的人工增雨雪作业效果定量评估方法,并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2019 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求真榜
2019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求真榜文/蝌蚪五线谱【流言】得鼠疫病死率高达100%,无药可治,染上必然会死亡!【流言】国产高铁从诞生起就存在严重的辐射问题,对人最大的危害就是破坏女性生殖系统,造成不孕。
1.鼠疫无药可治,得上必死无疑2.中国高铁辐射严重,会造成女性不孕【真相】鼠疫又叫黑死病,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由鼠疫杆菌引起。
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鼠疫可以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轻型鼠疫和其他少见类型鼠疫。
历史上,鼠疫确实引起过大范围的死亡,但这是因为当时人们对鼠疫的病因、治疗、预防等认识不足。
虽然人类对鼠疫普遍易感,但在【真相】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的列车,使用的电力一般为2.5万伏特、50赫兹交流电。
相应地,高铁的高压电力设备辐射出这个频率段的电场和磁场,为“极低频电磁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不会对女性生育产生影响,故“高铁辐射严重导致不孕”的说法纯属误导。
有电的地方就有辐射,普通火现代医学里,鼠疫已不再无药可救。
事实上,临床上鼠疫病例已经可以通过规范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病人如果能早期就诊,并得到规范治疗,治愈率很高,可疑接触者也可通过预防性服药而避免发病。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未治疗的鼠疫病死率极高,比如最凶险的肺鼠疫,可在发病18~24小时内致命。
败血型鼠疫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几乎为100%。
车、地铁都有辐射,手机、剃须刀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
只要辐射在一个安全值内,就不会对人产生影响。
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规定,高铁产生的磁场辐射的安全标准为100微特斯拉(磁感应强度单位)以下,电场辐射的安全标准为5千伏/米以下。
北京铁路局专业人士曾对高铁车厢中的电场辐射进行测量并公开测量数据,不同车型的一等车厢、二等所以,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存活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关专家表示,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控体系,只要科学应对,不会出现疫情大范围扩散风险。
车厢、车厢连接处、驾驶室等位置,电场辐射值分布在0.011~0.021千伏/米的范围内。
青海高原人工消(减)雪试验效果分析探讨
青海高原人工消(减)雪试验效果分析探讨周万福1, 3 姚展予2 马学谦1 田建兵1 贾烁2 张博越1 赵文慧2 王伟健2 张沛2(1 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西宁 810001;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3 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01)摘要:利用2017年1—5月在青海省泽库县实施的人工消(减)雪试验,应用气象台站和布设的测雪点数据,通过双比分析方法分析人工消(减)雪作业效果,探讨了消(减)雪作业设计,使用物理检验分析消(减)雪试验过程。
结果显示:通过4次过程作业前、后的液态水含量分析,所选作业高度较合适,水汽条件较好,作业后整体回波强度减弱,回波体积减小,后续回波有继续发展,但持续时间较短;双比分析方法得到4次相对消(减)雪1%,绝对消(减)雪0.03 mm 。
通过对作业过程的定量统计分析和基于观测资料的定性分析表明,人工消(减)雪作业有一定的减雪作用,但作业不适当也有可能增大降雪量而形成雪灾,还需通过大量实例总结和验证开展人工消(减)雪的技术可行性和技术方案。
关键词:人工消(减)雪,效果分析DOI:10.3969/j.issn.2095-1973.2023.04.009Effect Analysis on Artificial Snow Dispersal Experimentin Qinghai ProvinceZhou Wanfu 1, 3, Yao Zhanyu 2, Ma Xueqian 1, Tian Jianbing 1, Jia Shuo 2, Zhang Boyue 1, Zhao Wenhui 2,Wang Weijian 2, Zhang Pei 2(1 Weather Modification Office of Qinghai Province, Xining 810001; 2 Key Laboratory of Cloud Physics of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3 Key Laboratory of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 Qinghai Province, Xining 810001)Abstract: Based on weather station data and snowfall data from the target area and the contrast area, the effect of artificial snow dispersal in Zeku County of Qinghai Province from January to May 2017 is analyzed with double contrast method. The design of the operation for artificial snow dispersal is discussed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operation is analyzed by physical investig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change of liquid water cont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four operations proves that the selected operation height was appropriate, with proper water vapor conditions. After operation, the echo intensity decreased, so did the echo volume. Although the echo continued to develop, the duration shortened. Based on double contrast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for the four experiments, the relative reduction of snow is 1% and the absolute reduction of snow is 0.03 mm. The quantita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 processes and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of the observation data show that the artificial snow dispersal has a certain effect on snow reduction. However, it may also increase the snowfall with improper operation. Hence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and plans for artificial snow dispersal have to be validated and summarized by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s.Keywords: artificial snow dispersal, effect analysis收稿日期:2022年5月12日;修回日期:2023年5月10日第一作者:周万福(1976—),Email :资助信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65008,41775139);青海省科技厅研究项目(2021-ZJ-745)0 引言青海高原高海拔和常年气温偏低的地理气候环境是雪灾发生的客观条件。
人工增雨(雪)所用催化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我 国人 工 增 雨 ( 雪) 所 用 催 化 剂 主要 是 成 核 剂
和 制 冷 剂 ,采 用 向空 中增 加 凝 结 核 的办 法 达 到增 加 降 水 的 目的 。 目前 使 用 的催 化 剂 主 要 有 碘 化 银 、 干 冰 和 液 氮等 化 学 物 质 ,它 们 适 用 于 云 中温 度 低
成核剂( 人工 冰核 ) 是人工影 响天气试验 和作
业 中应 用 最 广 、 成 效 最 明显 的催 化 剂 , 包 括 无 机 类 和有机类 , 目前 人 工 增 雨 ( 雪) 应 用 最 多 的是 无 机 类 的碘 化 银 ( A g I ) 。
于 0℃的冷云催化 。最常用 的冷 云催化剂碘 化银
增雨( 雪) , 充分 利用 空 中水资 源 , 最 大 限度 地增 加 降水 , 以缓解我 国地下水资源缺乏状况 , 成为首 要工作[ 1 一 。
1 人工增雨 ( 雪) 所 用 催 化 剂 种 类
层高度 向下播撒 , 要求在 0 c c 高度 以上汽化 消失 。 使用 干冰催化能产生大量冰晶l 4 1 。
c a t a l y s t t y pe ,f u nc t i o n o f t he pr inc i p l e o f s y s t e m a na l y s i s .
Ke y w o r d s : a r t i i f c i a l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s n o w ) ; c a t a l y s t ; e n v i r o n m e n t ; h u m a n h e a l t h ; i m p a c a o d i Di s t r i c t We a t h e r Mo d i i f c a t i o n O f i f c e o f T i a n j i n , T i a n j i n 3 0 1 8 0 0 , C h i n a )
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的应用研究
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的应用研究作者:王桂红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09期摘要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简称催化剂)是指为达到增加降水、降低雹灾损失或促进雾层消散等目的而有意识地向云(雾)中引入的物质,以此改变云和降水自然演变发展的过程。
本文详细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不同类型催化剂的催化原理、特点及其催化性能,以期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催化原理;催化性能;应用中图分类号 P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227-01人工影响天气是在观测基础上确定作业假设,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并在适当的时机以合适剂量投放到作业对象指定位置,从而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雾等目的。
由于自然云降水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使作业条件、作业技术方法及作业效果检测等成为人们面临的重大难题。
因此,研究催化剂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1 催化剂的作用机理1.1 冰核及其作用冰核是冷云作业的基础,通常来说,大气中冰核很少。
冰核具体的活化方式是由冰核本身的特性、环境条件和具体过程共同决定的。
在自然冷云或混合云中某些区域存在过冷水,冰晶又不太多,降水效率就不高。
如果在这些区域引入人工冰核,形成冰晶,由于贝吉龙效应,冰晶可以很快变大,降落融化后能够加速水滴的增长过程,从而形成降水。
另外,对流云含水量大,容易形成大冰雹,如果增加人工冰核的量,使过冷水分散到各个粒子上,往往可以减小冰雹的直径,从而减轻或杜绝冰雹的危害。
1.2 云凝结核及其作用因为在形成云雾过程中,大气中水汽过饱和度比较低,只有少数半径较大、吸湿性较强的微粒才能起到凝结核作用,所以云凝结核一般是吸湿性大核或巨核。
在暖云中,如果云滴尺寸太小且大小均匀,凝结增长的直径变化缓慢,甚至在云的生命期内都不能长成降水粒子;如果云滴大小不均匀,则可通过随机碰并产生较大的云滴。
因此,如果在云中引入适量的吸湿性大核,就有可能加速一些大云滴的形成,激发碰并增长过程,加速云—水转化,利于降水的发展。
人工增雨雪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人工增雨雪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人工增雨(雪)使用的催化剂有碘化银(AgI)、干冰(固态CO2)和液氮(液态N2)等化学物质。
碘化银是一种黄色的化学结晶体,一般来说,1克碘化银物质,在-15℃环境下可形成约10的14次方个冰晶核。
大量人工冰核在云中水汽、过冷水充足的情况下会长大成较大的冰粒子,下落到地面成为雪。
这是由于碘化银的晶体结构与冰晶相似,因此可以充当人工冰晶。
干冰和液氮的增雪都是通过飞机直接播撒到云中的,只要在零下温度层,就可成为冰晶核。
在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制定的清洁水法案中,碘化银被列为一种有毒物质。
碘化银为碘和银的化合物,不易溶于水,但见光就分解为碘离子和银离子。
银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毒性很大,对微生物和鱼类的危害特别大。
人体长期接触碘和银的化学物质也可出现中毒现象。
但在自然环境中,银非常容易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将大大减小。
因此,银不太可能通过陆地或水中的食物链的积聚,达到能危害生物和动物的程度。
人工增雨增(雨)雪是一个微物理过程,而不是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
因此,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经常使用的干冰、液氮、碘化银等催化剂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干冰、液氮很容易蒸发形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它们本身就是空气的组成部分,对环境和人体都不会产生影响。
虽然碘化银中的银离子是重金属,但碘化银用量极小,分散在很大的区域里面,单位面积的含量微乎其微。
在人工增雪作业中每次需要大约10克至50克碘化银,而且用在很大的范围中,所以单位面积中的残留量会很少。
例如,北京在兔年初雪人工增雪作业中,燃烧了1200多个碘化银烟条,每根烟条大概含碘化银11克,大约用了13公斤碘化银。
此次作业区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仅有1.3克,属于微量,仪器都很难检测出来,因此,不存在长期或大量接触银的问题。
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中使用的碘化银,由于用量很小,从短期和长期来看,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这一点在一些国际和国内的监测数据中均得到证实。
人工增雪形成的过程及原理
人工增雪形成的过程及原理
人工增雪是一种人为引发降雪的技术,通常通过在大气中释放人工凝结核或冷却云层来达到增加雪量的目的。
其过程和原理如下:
1. 人工凝结核:人工凝结核是指通过在大气中释放微小固体物质,如气溶胶或冷凝核,使云滴在其上凝结形成冰晶。
这些凝结核的特性需要与云中的水蒸气相互作用,从而使云滴凝结成冰晶。
2. 冷却云层:冷却云层是指通过在云层中释放冷却剂,使云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冰晶。
冷却剂可以是液氮或干冰,通过低温的作用引发云层中水蒸气的凝结,从而形成雪。
无论是人工凝结核还是冷却云层,它们的原理都是通过改变云中水蒸气的状态,促使其从气态转变为固态,从而使雪形成。
在云中的水蒸气在遇到冷凝核或冷却剂之后,会聚集在其上并逐渐凝结成冰晶。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冰晶会不断生长并与其他冰晶碰撞,最终形成更大的雪花。
人工增雪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降雪的分布和强度,但其可行性和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云层的特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人工增雪技术需要准确地选择合适的操作时间和条件,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人工增雪无损健康
发明与创新2019.32月中旬,全国多地迎来了一次降雪过程,一些地方利用人工增雪的方式来增加雪量。
然而,微信朋友圈的一则消息被很多人转发:人工增雪用的炮弹含碘化银,请大家注意不要让孩子吃雪;玩雪后要及时洗手,防止碘化银对皮肤的伤害;雪融化后的三四天内碘化银漂浮物多,记得戴口罩;人工增雪会影响下游生态环境……好不容易下场瑞雪,难不成还“有毒”?针对2月13日到14日的降雪过程,河北、山西、内蒙古等9个省(区、市)开展了增雪作业,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专家、世界气象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专家组成员姚展予表示,此次人工增雪包括地面作业700余次,飞机作业17架次,作业影响区面积共约15.5万平方公里。
他说,此次降雪过程,通过人工播撒催化剂增加降雪作业,地面降雪量大概增加7%~11%,对缓解华北地区干旱、增加冬麦区土壤墒情、降低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工增雪的催化剂主要是碘化银。
其原理是将催化剂播撒到云中合适部位,增加云内冰晶浓度,进而引发云层降雪或增大其降雪强度。
姚展予介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和我国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每升水中银离子含量低于0.05毫克是安全的。
姚展予说:“此次人工增雪使用碘化银作为催化剂。
碘化银要产生危害,必须要达到一定浓度。
整个华北9省(区、市)的人工增雪作业所释放的碘化银的总容量,平均到15.5万平方公里的影响面积,单位面积的碘化银含量极其微小。
我们大致测算,浓度远远低于0.05毫克/升这样一个安全标准的数值范围。
”有人担心,上游地区开展人工增雪,会对下游地区的降雪量产生影响,导致下游地区降雪减少。
“空中的水汽和云不是像地面的河水那样可以直接利用的水资源。
在大范围降水过程中水汽不断补充,上升气流不断变化,云不断形成和发展。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专家、研究员李集明说,“在大范围的系统性降雪天气过程中,人工增雪只能对当地的云产生作用,它不会像河水一样上游截留、下游水量减少,因此对下游地区云层的降雪量不会产生影响。
人工增雨雪所用催化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人工增雨雪所用催化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作者:安惠文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14年第04期摘要:通过对人工影响天气所用催化剂种类、作用原理的系统分析,得出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的结论。
关键词:人工增雨(雪);催化剂;环境;人体健康;影响中图分类号:P48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4.029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对局部大气的云物理过程进行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雾、消云减雨等目的的活动。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降水偏少,适时实施人工增雨(雪),充分利用空中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降水,以缓解我国地下水资源缺乏状况,成为首要工作[1-3]。
1 人工增雨(雪)所用催化剂种类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就是采用人为的办法对一个地区上空可能下雨或正在下雨的云层施加影响,开发云中潜在的降水资源,使降水量增加[4]。
目前,人工增雨(雪)所用催化剂主要分为3类:成核剂、制冷剂和吸湿剂。
前二者用于冷云催化,后者用于暖云催化[5]。
1.1 成核剂成核剂(人工冰核)是人工影响天气试验和作业中应用最广、成效最明显的催化剂,包括无机类和有机类,目前人工增雨(雪)应用最多的是无机类的碘化银(AgI)。
1.2 制冷剂人工增雨(雪)作业应用的制冷剂有干冰(固态CO2)、液氮(液态N2)、液态二氧化碳、液态丙烷。
应用最广泛的是干冰,应用装备为飞机。
飞机播撒时,干冰用量为102~1013 g·km-1,在-20 ℃云层高度向下播撒,要求在0 ℃高度以上汽化消失。
使用干冰催化能产生大量冰晶[4]。
1.3 吸湿剂在暖云催化中常用的催化剂有食盐、氯化钙、硝酸铵和有机化合物尿素。
这些物质具有强吸湿性,可在低于水面饱和条件下吸湿凝结增长。
2 人工增雨(雪)所用催化剂的作用原理我国人工增雨(雪)所用催化剂主要是成核剂和制冷剂,采用向空中增加凝结核的办法达到增加降水的目的。
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的毒性研究
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的毒性研究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一般可以分为生物催化剂和非生物催化剂两大类,其中非生物催化剂主要包括金属催化剂、酶催化剂等。
不可否认的是,催化剂在促进化学反应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使用催化剂的同时,却也必须保证催化剂的安全性。
在此背景下,对于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的毒性进行研究显得极为重要。
一、催化剂对健康的影响大多数化学催化剂对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金属催化剂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如镉、铬、铅等,一旦接触到人体,就会引发各类慢性疾病,如肺部疾病、乳腺癌、精神失常等。
此外,催化剂如果没经过充分的清洗,其中部分残留物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伤害,因此在催化剂的选用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二、催化剂毒性研究现状当前,针对催化剂对人类的毒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这项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少难点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 毒性机制研究不充分:目前,催化剂毒性机制的研究仍然不充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量锻炼实验、中毒机理等方面,但对于这些机制的精细解析还需进一步针对性实验研究。
2. 关联性伤害研究欠缺:催化剂毒性研究往往是针对单一化学物质进行的,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有时会多种催化剂互相混合,对人体健康被影响的机制也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开展多催化剂组合的实验研究。
3. 长期毒性研究流程不完善:目前针对催化剂的大部分毒性研究是在短期实验中完成的,长期实验的开展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实验研究流程。
三、催化剂毒性研究的发展方向鉴于目前催化剂毒性研究的现状,我们可以提出如下的研究方向:1. 对催化剂毒性机制的深入研究:未来可以借助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手段,全面深入地了解各种催化剂的毒性机制,为开发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加强催化剂的毒性预测和评估:未来可以开发一些评估催化剂毒性的方法,以快速、准确地预测和评估催化剂的安全性。
3. 优化标准和减轻风险:未来可以通过制定更为科学的催化剂安全标准或者规范,强化催化剂的管理和监管,减轻因催化剂带来的人体健康风险。
催化剂中毒名词解释
催化剂中毒名词解释
催化剂中毒指的是因为接触催化剂而发生的一种中毒状态,它通常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有害的影响。
催化剂既有天然的,又有人工的。
常见的天然催化剂有碱、催化剂、酸等,而人工催化剂是人们制造的,如硝基化合物、含氟的硝酸盐等。
催化剂中毒的临床症状常有口干、口渴、眩晕、恶心、疲劳、头痛、腹泻等。
如果不及早采取治疗,会引起病人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行为习惯改变等。
催化剂中毒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首先要强调的是预防,在使用催化剂时应加强安全工作,避免接触散发出有毒气体和易燃易爆物品。
如果接触了催化剂,应及时就医,辨明原因,以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治疗,如内服解毒药物和补液的内外用药,必要时可用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对病因进行预防和治疗。
催化剂中毒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痛苦,为此,每个人都应妥善处理接触催化剂的可能性。
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不断进行改良,尽一切可能地减少接触催化剂的可能性是关键,这样才能有效的保护我们的健康,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人工降雪有什么好处
人工降雪有什么好处人工降雪有什么好处1. 人工增雪不仅可以增加降水,还可以提高降雪的质量,改善空气质量。
2. 人工增雪可以缓解农作物或者林业生产因缺乏降水而带来的损失。
3. 人工增雪可以增加土壤水分,有利于春耕和春播。
4. 人工增雪也有一定的除害作用,比如可以杀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
此外,人工降雪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美丽的雪景,令人们欣赏到白茫茫的雪地,带来清新的空气,有利于恢复生态环境。
人工降雪有什么坏处1. 对交通和农业的影响:人工增雪措施会对交通和农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飞机播撒的融雪剂,对农作物生长是有利的,但是大面积的人工降雪会对交通产生阻碍。
2. 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主义者认为,人工降雪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因为雪是一种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形成的天然水合物。
3. 社会和经济影响:过多的人工降雪也会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许多农场因为雪的到来而受益,但是过多的人工降雪也会导致农作物减产,这反过来又会影响食品价格,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情况。
总的来说,人工降雪有利有弊,我们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平衡各方面的利弊,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和安全性。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研究和开发新的技术来减少人工降雪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主要方法在地面上纵火燃烧,把大量烟尘放到天空里;用大炮袭击云层;利用风筝高飞云中,然后在风筝上通电,闪放电花;乘坐飞机钻进云层喷洒液态水滴和尘埃微粒。
但是,这些方法的效果都很不理想。
直到1946年,人们才发现把很小的干冰微粒投入冷云里,能形成数以百万计的雪晶。
当年1月3日,有人在飞机上把干冰碎粒撒到温度为-20℃的高积云顶部,结果发现雪从这块云层中降落下来。
这里所说的干冰不是由水冻结的冰,而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状态,很像冬天压结实的雪块。
干冰的温度很低,在-78.5℃以下。
把干冰晶体像天女散花似地喷撒在冷云里,每一颗二氧化碳晶体都成为一个剧冷中心,促使冷云里的水汽、小水滴和小雪晶很快地集结在它的周围,凝华成较大的雪花降落下来。
人造雪卫生标准
人造雪卫生标准
人造雪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制造的冷冻降水,通常用于滑雪场等娱乐设施,以提供雪地运动的条件。
由于人造雪直接接触人体,在卫生标准上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水源净化:制造人造雪所用的水源需要经过净化处理,确保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
水质差劣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特别是对于直接接触水雪表面的人。
2. 防止污染:为了避免污染,制造人造雪的设备和管道系统需要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处理。
同时,滑雪场周围的环境也需要保持清洁,避免垃圾、动物粪便等污染物进入雪面。
3. 感染病菌控制:在滑雪场内,人造雪地上有很多人同时活动,容易造成疾病传播。
因此,滑雪场需要加强对病菌的控制,包括定期清洁场地、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供手部消毒设备等。
4. 避免过度接触:由于人造雪是经过处理的冷冻水,长时间的暴露接触可能会对皮肤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接触人造雪后,建议及时洗手、冲洗皮肤,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雪地上。
总之,人造雪卫生标准主要包括水源净化、设备和设施的清洁消毒、感染病菌控制和避免过度接触等方面的要求,以保障人们在滑雪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
人工降雪是否会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人工降雪是否会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作者:王政来源:《科学导报》2019年第09期“贫雪”的北方终于下雪啦!2月14日前后,华北地区出现入冬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降雪过程。
这雪,下得挺给力,带来了美丽雪景和清新空气,滋润了北方干渴的冬小麦。
然而,就在人们的微信朋友圈被雪景照刷屏时,也流传着这样一个消息:这次下雪是人工增雪的方式。
人工增雪用的炮弹含碘化銀,请大家注意不要让孩子吃雪;玩雪后及时洗手,防止碘化银对皮肤的伤害;雪融化后的三四天内碘化银飘浮物多,记得戴口罩……好不容易下场瑞雪,难不成还“有毒”、对身体健康有害?笔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在我国,对于抗旱、防灾减灾,人工增雨、增雪都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
人工增雨、增雪不会对健康以及环境造成危害。
“人工增雨、增雪确实会用到碘化银。
”济南市气象台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现在所用的催化剂量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任何危害。
经计算碘化银释放的催化剂大约每平方公里只有一克碘化银。
人工增雨、增雪是一个微物理过程,而不是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
虽然碘化银中的银离子是重金属,但碘化银用量极小,分散在很大的区域里面,单位面积的含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是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的,市民不必担心。
同时,有皮肤科专家也表示:在重金属离子中,银的毒性较小。
其次经过大气的稀释后,空气中的银离子密度极小,能通过呼吸被人所吸收进入人体血液的就更少了,要进入血液后重金属离子才具有毒性,单纯的皮肤接触无害。
况且微量的银离子还有杀菌作用,古代的银杯、银碗就是这个道理。
再其次人工降雨用的碘化银是不稳定的化合物,见光易分解重新变成银,存在的时间很短,而银是相当稳定的金属单质,完全不用担心。
所以,人工增雪对人体没有危害,居民不必紧张。
催化剂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
催化剂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
许多不做食品生意的朋友应该对于催化剂这个名词都不是
太了解。
简单一点来说,催化剂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激素,我们都知道,如果人体的激素增长水平过快的话就会导致发育早熟,而同样的作用原理放在食物上,也就形成了催化的作用,这就是催化剂。
那么催化剂对人体的危害都有哪些呢?
(1)催化剂含有大量的激素类成分。
无论是植物性还是动物性食物,天然状态下都含有一定量的激素,只不过含量很少,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而催化剂中的激素含量就高多了,这些激素成分进入了蔬菜水果当中,如果孩子经常吃这些被催化的食物,便有导致内分泌紊乱的危险。
(2)含有促使激素分泌的成分。
催化剂中的这些成分使孩子体内的性激素异常分泌,导致性早熟出现。
另外,除了催熟过的蔬菜和水果,很多畜禽鱼虾也是被“促长剂”和“催肥剂”养大的,还有某些保健品中的一些成分有刺激性激素过分分泌的作用,以及经常吃高热量食物、油炸食品等,都是导致孩子性早熟的饮食因素。
不正规的催熟水果有三大危害:一些添加剂特别是化学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副作用。
首先,用硫磺熏蒸水果或进行染色,掩盖了水果本身的状态,把生的水果催熟,看似光鲜实际上是一种欺诈行为;其次,用硫磺熏蒸水果还会使水果中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在熏蒸过程中遭到破坏,降低了水果的营养价值;同时,食用熏蒸水果和非食用色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现在仍然有许多的不良商家为了牟取暴利,为了让自己出售的食品卖相更好,都会不折手段的使用各种催化剂。
殊不知这样的食品被我们吃下去之后会造成体内的激素水平紊乱,而且还会造成儿童发育过快,性早熟等等情况,所以我们在购买食品的时候务必要擦亮眼睛。
催化剂危害与防治5.28
催化剂危害与防治1、氟化氢1.1 氟化氢的危害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
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
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
本品灼伤疼痛剧烈。
眼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角膜穿孔。
接触其蒸气,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
慢性影响: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衄,嗅觉减退。
可有牙齿酸蚀症。
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
1.2 Hf急救措施吸入:(1)移除污染源或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必要的话,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避免口对口接触,最好在医生的指示下,由受训过之人员来施予氧气。
(2)保持呼吸道畅通,并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1)避免直接与该化学品接触,必要时须戴防渗手套。
(2)尽速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患部30分钟以上,可敷2.5%的葡萄糖钙胶,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1)立即撑开眼皮,以大量的清水冲洗受污染的眼睛至少15分钟以上,(2)若冲洗后仍有刺激感,再反复冲洗,并立即就医。
提示:(1)吸入时,给予氧气。
(2)皮肤接触,考虑冰浴。
(3)避免洗胃或引发呕吐1.3氟化氢的存储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并符合以下几条:(1)所有贮存容器应远离热且避免光直接射。
(2)贮存区应有适当且独立的通风。
(3)贮存区的建材、照明与通风系统应抗腐蚀。
(4)限量储存,并限制人员进入储存区。
(5)贮存区要与员工密集之工作区域分开。
2、三氟化硼2.1 危害【燃烧和爆炸危险性】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活性反应】化学反应活性很高,遇水发生爆炸性分解。
与金属、有机物等发生激烈反应。
暴露在空气中遇潮气时迅速水解成氟硼酸与硼酸,产生白色烟雾。
腐蚀性很强,冷时也能腐蚀玻璃。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症状有干咳、气急、胸闷、胸部紧迫感;部分患者出现恶心、食欲减退、流涎;吸入量多时,有震颤及抽搐,亦可引起肺炎。
人工增雪原理和条件
人工增雪原理和条件人工增雪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控制条件,使大气中的水分成为小雨点或雪花,从而增加降雪量,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
其原理和条件是多方面的,下面将从气象条件、增雪剂和设备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气象条件1.气温气温是影响人工增雪的关键因素,一般在-5℃以下时增雪效果最好。
因为当温度下降到-5℃以下时,空气中的水分会凝结为雾、云或雪花,从而形成降水。
同时,气温越低,水分凝结的速度也越快,降水量也会随之增加。
2.湿度湿度是指空气含水量的大小,增雪的效果和湿度也有密切的关系。
当空气湿度较低时,空气中的水分比较少,增雪效果会比较弱;而当湿度较高时,水分较多,增雪效果也会相应地提高。
一般来说,湿度在60%至80%之间时,增雪效果最佳。
3.风力风力是增雪的另一个重要气象因素,特别是在制雪期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风向和风速。
一方面,适度的风会将增雪剂均匀地分布到空气中,从而提高增雪效果;另一方面,风力过大或过小,均会影响增雪效果。
二、增雪剂1.核化剂核化剂是增雪剂的一种,通常是用钾碱金属和硫酸等化学物质制成的微粒。
在增雪过程中,加入合适的核化剂会促进雪花的形成和生长,提高增雪效果。
但是,核化剂的使用也存在安全隐患,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量和时间。
2.冷凝剂冷凝剂是一种可以提高空气含水量的增雪剂,常用的是碘化银等物质。
在增雪过程中,将冷凝剂均匀地喷洒到空气中,会增加空气的含水量,从而促进降雪的形成。
但是,冷凝剂的使用需谨慎,必须在正确的环境下进行,以避免不必要的影响。
三、设备1.发射器发射器是人工增雪的主要设备,包括手动和自动两种。
手动发射器需要人工控制喷洒增雪剂的时间、点位和数量,控制比较困难;而自动发射器可以根据气象条件和预设参数自动喷洒增雪剂,提高增雪效果和效率。
2.灌丛灌丛是固定在发射器上的金属网,它的作用是将增雪剂均匀地喷洒到空气中。
在灌丛网眼中,有许多小孔将增雪剂喷洒到空气中,形成云,从而增加降雪量。
人工增雪原理和条件
人工增雪原理和条件人工增雪是指通过人为手段,在没有降雪的地区利用科技手段制造雪的现象。
它可以用于滑雪场、冰场、建筑物和道路等地方,为人们提供冬季娱乐、运动和交通保障。
人工增雪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人工降雨的原理,通过人为引入冷凝核来引发雪晶的生成和生长,将其逐渐发展成为雪花,最终形成可以下降到地面的雪粒。
具体来说,人工增雪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冷凝核引发:在人工增雪过程中,通常会在空气中引入一些冷凝核,例如金属银离子等,这些冷凝核可以提供一个固相基质,为水蒸气的凝结提供条件。
2.雪晶生成:引入冷凝核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开始围绕着冷凝核聚集,形成微小的雪晶。
这些雪晶通常是六角形状,由于冷凝核的存在,雪晶的生长会得到一定的限制。
3.雪晶生长:一旦雪晶形成,它们会通过在空气中蒸发和凝结的过程中逐渐生长。
在这个过程中,雪晶会逐渐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增加自身的体积和质量。
4.形成雪粒:随着雪晶的生长,它们会逐渐形成雪粒。
当雪粒的大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它们就会足够重,从空中下降到地面形成雪花。
人工增雪的实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低温条件:增雪过程需要较低的温度,通常在-5℃到-10℃之间。
这样可以保证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遇到冷凝核时能迅速凝结成雪晶。
2.水分供应:在增雪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水分供应。
常见的水源包括天然水源(如湖泊、河流)和人工水源(如蓄水池、水库)。
这些水源会被提取后通过压缩机和喷射装置将水喷洒到空中。
3.空气湿度:适当的空气湿度对于人工增雪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湿度越低,水蒸气凝结成雪晶的速度就越快,形成的雪花也更加稳定。
4.风向和风速:风向和风速对人工增雪的效果会有影响。
通常情况下,风向要考虑到人工增雪的覆盖范围,风速要适中,过大的风速会导致增雪效果不佳。
5.雪花下降区域:人工增雪后,雪花的下降区域需要事先确定,以便控制雪花的分布和覆盖范围。
一般来说,这个区域应该是符合使用需求的,例如滑雪道、冰场或者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专业水准
编辑的专业性包含两方面,一是对行业学术知识的掌握和跟踪程度,二是对编辑业务知识和对市场需求的把握高度。
一方面,编辑应站在行业学术前沿,不断了解行业研究的重大问题、研究的热点,预判发展趋势,同时要对行业知识进行系统深入学习,掌握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知识,做行业里的编辑。
另一方面,编辑还要不断内炼业务内功、外炼市场意识,增强编辑力。
高水准可增强编辑与作者的有效沟通,能够就选题方向和编写特点进行深入研讨;高水准可提高对书稿评价的客观性,并对书稿的进一步完善提岀合理的修改意见;高水准的编辑在编辑加工时,能对知识的正确性、资料的现势性、方法的科学性等作出判断,对内容的细化完善作出补充和修改,进行知识再造性创新。
4.3敏感性
从事对创新能力要求较高的编辑职业,要求编辑有新闻人的职业敏感性,以及较高的对信息整合分析加工能力。
现在我们身处信息爆炸时代,面对大数据,要有敏捷的思维、明晰的思路、敏锐的嗅觉,才能辨别何种信息有用,能用于工作的哪个方面,并能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作出深刻的判断,进而形成可行的选题意向。
敏感性来源于实践经验的积累,来源于丰富知识的涉猎,来源于对现代化信息工具的熟知。
图书编辑平时要多跟踪国内外学术会议,检索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寻找国内外相关研究团队及其研究成果。
只有大量信息的摄入及处理,才能提高对信息的敏感性。
4.4科技素养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推动中国图书出版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⑸。
在过去的实践探索中,出版业一直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从铅字印刷到激光照排系统,极大地提升了出版生产效率;从纸质出版到数字出版,从互联网出版到移动出版,丰富了岀版品种;从内容到数据、从数据到资源库、从资源库到岀版平台,提高了内容利用价值;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从多媒体到全媒体,提升了出版效益;从岀版环节的办公自动化,到网上看书、网上听书、网上售书、网络岀版等全部实现信息化,提高了出版效率。
每次技术的变革、跨界融合都给出版业带来深刻的变化。
目前,在国家“互联网+”计划和大数据战略的影响下,出版与时俱进,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产生愈发紧密的联系。
新时代图书编辑必须接受并适应新技术的变革速度,了解并尝试新技术,创新出版形式,催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
5结论
创新是岀版好书的要求,是时代对图书编辑的要求,编辑的发展是创新的根本保障。
在工作实践中要不断提高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对信息的敏感性以及分析整合能力,并不断学习和了解新技术,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创新,在形式和渠道上尝试新技术。
参考文献
[1]佚名.2017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摘要版)[N].新闻
出版广电网.2018-7-13.http://data,/ epaper2018/epaper/d6803/d6b/201807/89802.html
【2]严文斌,骆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国际传播创新探索[J].对外传播,2017(10):8-10.
[3]田野.手工书社静态阅读变动态“悦读”——甘肃教育出版
社用新技术深耕传统文化图书[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9-13,第1版:头版.http://data,/ epaper2018/epaper/d6835/dlb/201809/91329.html.
【4]戴杰,赵跃峰,杨海挺,等.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的核心素养[J].科技与出版,2018(10):25-30.
[5]刘宇.改革开放40年我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的历程与经验[J].
出版广角,2018(17):13-16.
人工增雪催化剂影响健康?
流言:2月13-14日,华北地区的大范围降雪是人工增雪。
人工增雪催化剂中含有的碘化银会危害人体健康,并造成环境污染。
真相:在本次降雪中,确实有部分地区进行了人工增雪,但增雪使用的碘化银催化剂即使全部降落到地面上,每平方公里碘化银的含量也仅有0.21克。
按照降水量计算银离子浓度,银离子含量约合
0.000035毫克/升,这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和我国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银的含量不超过
0.05毫克/升的要求,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更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来源:《石家庄日报》
207
ins■《科技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