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盘库统计误差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油盘库统计误差因素分析
一、基于原油生产统计过程中难以控制的各类统计误差概述
从原油生产统计实际工作来看,井口产量与盘库产量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又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2类方法均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统计误差。

某采油企业对整年度的原油井口产量及盘库产量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井口产量与盘库产量之间,在波动方向上大致上是相同的;相比之下,盘库产量波动幅度比较大,部分盘库产量数据点和井口产量数据点相反。

通过最终的研究,相关学者得出结论:从年度上来看,井口产量与盘库产量之间的相关系统大概等于1,即两者之间呈现的是完全线性正相关[2]。

但是,在井口产量与盘库产量的年度关系上虽然非常密切,然而每天均产相关性则小于0.5;之所以会引发此类情况,主要是由于受到统计误差的影响。

因此,针对这种误差需给予充分重视。

二、原油盘库统计误差分析
在上述分析过程中,对基于原油生产统计过程中难以控制的各类统计误差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根据相关研究者的分析研究,发现基于原油生产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潜在的统计误差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引发的,并且部分误差是难以控制的,例如抽样误差;而因人为引发的误差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有效控制。

在对原油盘库统计误差进行分析之前,不妨对原油产量计算的主要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起来一共有2类方法,即:(1)正算法,这种计算方法是基于生产角度考虑,根据生产工艺过程,对原油产量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2)倒算法,即基于销售层面,以具体的销售量、自用量为依据,同时结合期末和期初库存差,
将原油产量倒算出来的一种方法。

从现状来看,基于原油产量计算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倒算法。

下面,不妨以原油倒算法的计算特点及实地考察结果,对引发的误差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

总结起来,具体原因包括:(1)大罐量油因素。

由于原油的特征,比如其乳化度非常高,这样便使得油水过渡带偏大,从而出现难以分辨的情况[3]。

此外,由于计量工是三班倒的工作,每天均需要对不同的工量罐进行计算;这样在习惯不同的情况下,便容易引发误差。

(2)外输原油系数测量因素,在此项工作过程中,容易受到含水及密度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参与工作的化验工作人员来说,无法对全部的原油进行化验;这样,如果使用抽样化验的措施,便容易引发抽样误差;此外,基于操作期间,也易引发人为方面的误差。

(3)流量计影响因素。

对采油企业所使用的交油量来说,大多数均为采取流量计统计外输方数,然后乘以外输系数进行计算;因此,由于流量计产生的影响不能忽略不计。

(4)单井拉油产量的延时性因素。

对于每一个单井拉油点来说,均具备自身的储油罐,因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导致单井产量无法第一时间当天入库,这样便导致引发日盘库差异,进一步导致井口产量与盘库产量日产数据的相关系数比月累数据的相关系数低[4]。

三、井口产量统计误差的相关影响分析
在上述分析过程中,对原油盘库统计误差有了一定的了解。

从实际工作来看,井口产量统计误差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下面不妨对井口产量统计误差的相关影响进行分析,总结起来包括:(1)分离器量油。

对于所存在的分离器量油误差来说,主要可能引发在量油时间层面上;并且,基于井下原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较为复杂的情况,部分井可能会引发间歇出油等问题,这样便引
发了井口产量的统计误差。

(2)单井原油含水测量。

在单井原油含水测量过程中,与外输原油系数测量相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化验工作人员不可能对全部原油进行化验;但如果使用的是采样化验措施,便会有抽样误差发生。

并且,基于实际操作期间,可能会引发人为方面的误差。

(3)基于具体生产工作过程中,因为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导致原油受到损耗,在没有及时察觉的情况下,便容易引发统计方面的误差。

总结起来,基于油田生产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盘库产量与井口产量既具备一定的优势,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两者之间需要相互监督,加强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井口产量数据在运行方面比较稳定,可以将地下原油的生产能力更加有效地反应出来;而对于盘库产量来说,则能够更加有效地将原油处于地面的情况反应出来,不但可以察觉井口盘库不能察觉的问题,而且因为其实际的交油量是产量统计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从总体产量统计角度来看,比较直接及客观,能够避免基于产量层面可能存在的虚假现象[5]。

所以,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合理地选择盘库产量与井口产量非常重要。

四、结论
通过本课题的分析研究,认识到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原油生产事业发展迅速。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油生产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会受到井口产量与盘库产量两大因素的影响。

并且,这两大因素产生的影响各自不同。

相比之下,井口产量数据从运行层面来看比较稳定,值得借鉴及应用。

而对于盘库产量来说,则能够更加有效地将原油基于地面当中的情况反映出来,具备更加直接、客观的优势。

总之,原油盘库统计中存在的部分误差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人为因素引发的误差一般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所以,需在认真分析原油盘库
统计中的相关误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产生误差的相关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加以控制,从而使原油生产统计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周鹏,王冠亚,宋清新,纪洪波.总线式原油盘库数据采集子系统的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4,(05):65-68.
[2]马洪建.低油价下原油盘库精细化管理探索[J].化工管理,2017,(06):22.
[3]刘丽.浅析原油盘库统计中的误差因素[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01):243.
[4]杨江萍.原油精确计量技术发展趋势分析[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2,(03):69-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