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统测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次统测
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 90 分钟命题人: 审题人: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Na:23 Cl:35.5 N:14 K:39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放热反应都能在常温常压下自发进行
B.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属放热反应
C.天然气燃烧时,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D.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
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
C.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H2O2 → H2O + O2 + Q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S8分子形成的单斜硫和斜方硫是同素异形体,转化关系如下
S(斜方,固) S(单斜,固) ΔH=+0.398 kJ·mol-1若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单斜硫比斜方硫具有的能量略高
B.单斜硫和斜方硫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C.单斜硫和斜方硫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均生成SO2
D.64 g单斜硫和斜方硫的混合物含硫原子数目为2N A
4.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ΔH =+49.0 kJ/mol
②CH3OH(g)+1/2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右图表示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
B.可推知2H2(g)+O2(g)=2H2O(g) ΔH=-483.8 kJ/mol
C.1 mol CH3OH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92.9 kJ
D.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5.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2H2(g)+O2(g)=2H2O(g) △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2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H=-57.4kJ•mol-1
D.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H1<△H2
6.下列物质的类别、用途或储存方法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项B项C项D项
Na2CO3CH3COOH NH3·H2O Na2SiO3
碱弱电解质非电解质酸性盐
烧碱工业制食醋棕色瓶密封保存
带玻璃塞的试剂瓶7.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0 mL量筒量取7.13 mL稀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 g NaCl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用25 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 mL
8.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 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
9.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入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 K+、Na+、Cu2+、SO42-
B.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中: K+、CO32-、NO3-、AlO2-
C.由水电离产生的(H+) = 10-13mol/L的溶液中:Na+、Cl-、NO3-、CH3COO-
D. pH = l 的溶液中: Na+、Fe2+、NO3-、Cl-
10.下列事实不能
..证明HNO2是弱酸的是()
A.0.1mol·L-1的HNO2溶液的pH=2 B.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C.常温下NaNO2溶液的pH>7 D.pH=3的HNO2溶液稀释至100倍后,3<pH<5 11.将浓度为0.1mol/L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c(H+) B.Ka(HF) C. D.
12.用标准的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若测定结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
A.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KOH中混有NaOH杂质
B.滴定到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未知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为10-13mol·L-1
B.pH=2与pH=1的CH3COOH溶液中c(H+)之比为1∶10
C.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和pH=2的CH3COOH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pH<7
D.1 mol醋酸分子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个数为8N A
14.常温下有以下体积相同的四种溶液:①pH=3的CH3COOH溶液、
②pH=3的盐酸、③pH=11的氨水、④pH=11的NaOH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和③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大于7
B.③和④分别用等浓度的H2SO4溶液中和,消耗H2SO4溶液的体积:③=④
C.①与②分别与足量镁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①<②
D.若将四种溶液稀释100倍,溶液pH大小顺序:③>④>①>②
1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溶液中c(H+)将增大
B.常温下,pH相同的NaOH溶液和Ba(OH)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所得溶液的pH不变
D.常温下,2NO(g)+2CO(g)=N2(g)+2CO2(g)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16.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图中五点的K W间的关系为:B>C>A=D=E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恒温条件下,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醋酸,
提高溶液酸性
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恒温条件下,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铵,
促进水的电离
D.100℃时,将pH=2的硫酸与0.01mol·L-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H+)=c(OH -)=10-6mol·L-1
1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将物质的量浓度为10-3mol/L的醋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后,溶液显碱性
B.如图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
的变化,则HB是强酸
C.25℃时,pH=2的1.0 L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为10-12N A
D .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一定是熵增的反应 18.对于反应COCl 2(g)
CO(g)+Cl 2(g)。
改变下列条件:①升温 ②恒容下通入惰性气体③
增加COCl 2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19.同温度下的四种溶液,当NH +4浓度相同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NH 4Al(SO 4)2
B .NH 4Cl
C .NH 3·H 2O
D .CH 3COONH 4 20.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pH =7的NH 4Cl 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 (Cl -)>c (NH +4)>c (H +)=c (OH -
)
B .将pH =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 .中和pH 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相同
D .室温下,同浓度的Na 2S 与NaHS 溶液相比,Na 2S 溶液的pH 大
21.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 的NaHCO 3与Na 2CO 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 .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
C .c (OH -)前者大于后者
D .分别加入NaOH 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 (CO 2-
3)均增大
22.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 Na 2CO 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B.
源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漂白粉中的CaCl 2与空气中的CO 2反
应生成CaCO 3
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 2CO 3)不能与
NH 4Cl 混合使用
K 2CO 3与HN 4
Cl 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
效
D.
FeCl 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FeCl 3能从含Cu 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2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 将2Cl 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2Cl
24.25℃时,在20.0 mL 0.10mol/L 氨水中滴入0.10 mol/L 的盐酸。
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 M 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
C. M 点处的溶液中()()()()
++4NH Cl =H =OH c =c c c --
D. N 点处的溶液中pH <12
25.相同体积、相同pH 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26.在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 和1mol Y 发生反应:2X(g) +Y(g)3Z(g),反应
过程持续升高温度,测得X 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 .Q 点时,Y 的转化率最大
B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C .W 点X 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 点X 的正反应速率
D .平衡时充入Z ,达到新平衡时Z 的体积分数增大
27.如图,向A 中充入1molX 、1molY ,向B 中充入2molX 、2molY ,起始时A 、B 的体积相等都等于a L ,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关闭活塞K ,使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放热反应,X (g )+Y (g )
2Z (g )+W (g ); A 保持恒压,B 保持恒容,达平衡时,
A 的体积为1.4a L .下列说法错误的( )
A .反应速率:v (
B )>v (A ) B .A 容器中X 的转化率为80%
C .平衡时的压强:P B >2P A
D .平衡时Y 体积分数:A >B 28. 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 2(g)+O 3(g)
N 2O 5(g)+O 2(g),若反
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B
C
D
0~3s 内,反应速率v(O 3)=2mol·L -1·s -
1
降低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t 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
达平衡时,仅改变x ,则x 为c(O 2)
29.将一定量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ONH43(g)+CO2(g)。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
NH
对数(-lg K)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该反应的ΔH>0
B.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C.A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A)=10-2.294
D.30℃时,B点对应状态的v(正)<v(逆)
30.可逆反应2SO 2(g)+O2(g)2SO3(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间为
t1时改变条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持温度、容积不变,t1时充入SO3(g)
B.维持压强不变,t1时升高反应体系温度
C.维持温度、容积不变,t1时充入一定量Ar
D.维持温度、压强不变,t1时充入SO3(g)
二、填空题(共40分)
31.(10分)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
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氢铵、⑦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 ____。
(2)④、⑤、⑥、⑦四种溶液中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 _____。
(3)将③和④按体积比1∶2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
_______。
(4)已知t℃时,K W=1×10-13,则t℃(填“>”、“<”或“=”)________25℃。
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H2SO4溶液b 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a∶b=________。
32.(8分)(1)已知NaHA水溶液呈碱性。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HA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NaHA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K a1K a2
H2SO3 1.3×10﹣2 6.3×10﹣8
H2CO3 4.2×10﹣7 5.6×10﹣11
①HSO3﹣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 。
②H 2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
33.(10分)氮的固定是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研究的课题。
(1)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下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部分K值。
①分析数据可知:大气固氮反应属于 ____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从平衡视角考虑,工业固氮应该选择常温条件,但实际工业生产却选择500℃左右的高温,解释其原因。
③在一定的温度下,把2体积N2和6体积H2分别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
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
3H2(g)2NH3(g) △H<0。
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为7体积。
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
(2)工业固氮反应中,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定N2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图所示的图示中,正确的是_____ (填“A”或“B”);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 p1 p2(填“>”或“<”)。
34.(12分)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某探究小组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水合肼(N2H4·H2O):
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
实验一:制备NaClO溶液(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_ 。
实验二:制取水合肼.(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已知水合肼具有还原性,被氧化生成氮气。
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
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馏分。
(2)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______(填标号).
A.CO(NH2)2溶液 B.NaOH和NaClO混合溶液
选择的理由是_____ _ 。
实验三: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质量分数。
采用下列步骤:
a.称取馏分5.00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加水配成250mL溶液。
b.移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 mL水,摇匀。
c.用0.2000 mol·L-1的I2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微黄色且半分钟内不消失,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记录消耗碘的标准溶液的体积。
d .进一步操作与数据处理。
(3)水合肼与碘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过程中,NaHCO 3能控制溶液的pH 在6.5左右,原因是____ __。
(5)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若三次滴定消耗碘的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8.00 mL ,则馏分中水合肼(N 2H 4·H 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中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二第二次统测
化 学 试 卷 答 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B B D B D B B B D A A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B
C
D
C
C
C
D
C
A
D
B
B
D
31.(10分,每空各2分) 答案:(1)④②③① (2)⑥④⑤⑦
(3)c (Cl -)>c (NH +4)>c (Na +)>c (OH -)>c (H +
)
(4)> 9∶2
.32(8分,每空各2分)
答案:(1)①HA -
+H 2O
H 2A +OH -
②c (Na +
)>c (HA -
)>c (OH -
)>c (H +
)>c (A 2-
)
(2)①c (H +)·c (SO 2-
3)c (HSO -3)
②H 2SO 3+HCO -3===HSO -
3+CO 2↑+H 2O
33.(1)①吸热(2分)
②从反应速率角度考虑,高温更好,从催化剂活性等综合因素考虑选择500℃左右合适(没有答出催化剂活性的,不扣分)(2分) ③25% (2分) (2)A (2分) <(2分)
34. (12分,除注明的两空,其它的各2分)
(1)Cl2+2OH-=ClO-+Cl-+H2O;(2) B(1分).如果次氯酸钠溶液装在烧瓶中,反应生成的水合肼会被次氯酸钠氧化;
(3)N2H4•H2O +2I2=N2↑+4HI+H2O,
(4)生成的HI与NaHCO3反应;
(5)酸式(1分),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