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手册-第07课(情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手册

第七课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

一、重点内容

本课教学目标主要在于通过让学生认识情绪,了解常见的情绪困扰,并进而让学生学会管理和调节情绪,因此,在内容安排上主要包括以下重点方面:

1.情绪的影响;

2.情绪的含义、成份及其基本分类;

3.常见的情绪困扰及情绪管理的错误观念;

4.情绪管理与调节的基本方法。

二、理论基础

(一)情绪的价值

W = H + H(财富(Wealth) = 健康(Healthy) + 快乐(Happy))

●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当人们处理和提取信息时,对于那些和当前情

绪一致的内容会表现出选择性的敏感化,这时情绪一致性处理就发生了。也就是说,那些与当前情绪相一致的材料更容易被发现、注意和深加工,联系也更为细致。另外,如果当时的情绪和将事件存入记忆时的情绪相同,他们就更容易提取信息,这就是情绪依赖性记忆。

●激励功能,又动机和唤醒功能。促进你向重要的目标前进。由情绪

环境引发的生理唤醒可以令你达到最高的绩效水平。但是,我们也不能让自己的情绪过于强烈,否则它们会使你位于绩效曲线的下滑段。

原理:耶克斯—道德逊定律(随着唤醒水平的提高,复杂工作的绩效降低,而简单工作的绩效随着唤醒的提高而提高。)(情绪的绩效曲线见《心理学与生活》P359)

●社会功能的影响:

⏹悲伤者更有礼貌。处在悲伤情绪中的人们最为礼貌。悲伤情绪中

的人们格外谨慎,不向他人提出直接或潜在的不礼貌的要求。(反之,愉

快的人会表现得更没有礼貌,所为“得意忘形”也是同样的意思)

⏹身体好时更愿意助人。当个体处于最佳健康状态时,他们更愿意

做出各种助人行为。

⏹内疚时更愿意助人。当个体为过失感到内疚时,他们更愿意在未

来提供志愿帮助,从而减少内疚。

⏹拒绝别人会让自己变得消极。当个体回忆起他们曾经拒绝过别人

的事实时,他们的情绪会变得更加消极。尤其是当所拒绝的人是一位好

朋友、家庭成员或者浪漫爱人时,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好心情是健康的最大法宝

坏心情有身心健康有害,而好心情则是有益健康的最大法宝。

作用机制:好心情→刺激脑下垂体→内分泌平衡

→替代产生紧张的坏情绪

美国《科学》杂志在2011年2月4日上有篇文章,题为“快乐使人长寿”(Happy People Live Longer)。内容说,人们早就在猜测快乐与健康和长寿的关系。现在,美国德州和伊利诺伊州的社会心理学家用多种方法证实了快乐会让人身体健康,而且长寿。比如,一些综合数据表明,快乐的人们比不快乐的人们寿命要长14%。

英国最新研究:快乐有助于长寿

心情好有利于健康,英国的一项有关老人精神状况的新研究对此提供了证据。调查显示,如果老人生活得相对更快乐,那么其生命延续的可能性往往更大。

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选取英国近4000名年龄在52岁到79岁之间的老人,调查他们的精神状况和死亡风险。

分析显示,老人的精神状况与死亡风险之间存在相关性。在平均为期5年的跟踪调查期间,快乐程度最低的老人群体死亡率为7.3%,而快乐程度最高的老人群体死亡率只有3.6%。也就是说,越快乐的老人越有望活得更久。

此前已有一些研究支持“快乐有利于长寿”的观点,本次研究又提供了新的证据。但研究人员也指出,这里所能证明的只是一种相关性,对于其中的因果关系还有待深入分析。

领导本次研究的安德鲁·斯特普托教授说,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快乐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在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舒适程度,而这些因素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二)情绪的基本内容

1.情绪的含义

(1)定义

用概括的方式给出情绪的定义非常困难,因为情绪涉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十分复杂。

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是一种躯体和精神上复杂的变化模式。

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的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具有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特征。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内在的感受,但是我们能够通过其外显的行为或生理变化来进行推断。意识状态是情绪体验的必要条件。

情绪就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在心理学中,精神分析学派在谈到情绪时常用“感情”这个词,而情绪则被看成是无意识的表现。

(2)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

依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情绪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

●凡是能满足已激起的需要或能促进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便

引起肯定的情绪,如满意、愉快、喜爱、赞叹等;

●相反,凡是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或可能妨碍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

物,便引起否定的情绪,如不满意、苦闷、哀伤、憎恨等。

事物总是复杂的,它与人的需要的关系也是复杂的。

一种事物可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而不能满足另一种需要,

因此,不少事物可能引起很复杂的甚至相矛盾的情绪,

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有赖于认知的评估作用。

同一事物,由于人们认知上的差异,对它的评估可能不同:

●如果把它判断为符合自己的需要,就产生肯定的情绪;

●如果把它判断为不符合自己的需要,就产生否定的情绪。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和评估可能不同,因而产生的情绪也有所不同。例如,同是一杯酒,同是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唤起的情感可能不同:“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是愉快的情感;“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是不愉快的情感。

除了情绪的概念外,在心理学上还经常使用情感这一概念。

“嘴的微笑”

(3)情绪是一种“连锁反应”

2.情绪的成分

(1)感觉(主观体验)、认知过程、行为反应、生理唤醒

因此,也用于动物,情感这个概念通常只用于人类,特别在描述人的高级社会性情感时。

情感这一类心理现象的笼统称谓。

这个概念在日常用语中很常见。

•认知的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

•是行动的准备阶段,这可能跟实际行为相联系

•涉及身体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情绪的表达形式

(2)每一种情绪的发生都伴随着内在情绪和外在情绪两种情绪的同时发生。

I)外在情绪:外人看得出来的

II)内在情绪:又叫基础情绪,或情感。别人看不到,存在于内心深处。对人体影响最大,更易引发身体疾病,通常是不良情

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