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儿科学试题
一、是非题:对题目的正确性作出判断,是打“√”、非打“×”。
1.小儿12岁时上下部量相等。
(√)
2.疳证可因积滞所致。
(√)
3.小儿痫证风痫的治疗首选方是定痫丸。
(√)
4.厌食的各种证型均需用运脾法治疗。
(×)
5.感冒夹惊的病机是邪陷厥阴。
(×)
6.麻疹为麻疹时邪所致,透疹时不可用温散补托之法。
(×)
7.水痘临床以发热、咳嗽、皮肤分批出现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
(√)8.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可并发睾丸肿痛。
(√)
9.夏季热为感受暑邪而发病,但无一般暑邪致病入营入血的传变规律。
(×)10.胎黄相当于西医学所称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
二、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
1.幼儿急疹的主要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突然发热较高
B.发热时精神、食欲均好
C.热退疹出
D.线状疹
E.皮疹呈玫瑰红色较小斑丘疹
2.猩红热的典型舌象为(E)
A.地图舌
B.镜面舌
C.红绛舌
D.霉酱舌
E.杨梅舌
3.下列哪项不属于麻疹初期的常见临床表现?(D)
A.发热
B.咳嗽
C.目赤流泪
D.咽部有出血性红点
E.颊粘膜可见灰白色疹点4.下列哪项不是小儿风热咳嗽的主证?(C)
A.发热恶寒
B.咳嗽不爽
C.痰白稀薄
D.咽红疼痛
E.脉象浮数
5.肺炎喘嗽心阳虚衰病变多见于(E)
A.开始发热时
B.开始咳嗽时
C.风寒闭肺证
D.风热闭肺证
E.痰热闭肺证
6.哮喘反复发作的最主要内因是(D)
A.肺气虚弱
B.脾虚气弱
C.肾虚不纳
D.痰饮留伏
E.家族因素
7.风热感冒与时邪感冒都可用下方加减(A)
A.银翘散
B.桑菊饮
C.葱豉汤
D.新加香薷饮
E.普济消毒饮
8.暑邪感冒与夏季热的主要区别在于(E)
A.是否高热
B.是否无汗
C.有无口渴
D.有无多尿
E.鼻塞咳嗽
9.小儿肺系疾病总的病机是(C)
A.肺气失宣
B.肺气失肃
C.肺气失调
D.肺气闭郁
E.痰饮内伏
10.治疗口疮虚火上炎证的首选方剂是(A)
A.六味地黄丸B.麦味地黄丸C.知柏地黄丸D.杞菊地黄丸E.济生肾气丸三、名词解释
1.顿咳:是小儿时期感受百日咳时邪引起的肺系传染病,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末伴有较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为特征。
2.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疾患,以口腔、舌上满布或散在白屑,状如鹅口为特征。
3.厌食: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症,临床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
4.遗尿:是指年龄超过3周岁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
5.丹痧:丹痧即猩红热,又称为“疫痧”“烂喉丹痧”等,是感染猩红热时邪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发猩红色皮
疹,草梅舌,疹后脱皮等为特征。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说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根本治疗原则是调和阴阳?(9分)
答:因为儿童多动综合征的主要病机特点是阳动有余,阴静不足。
所以调和阴阳是本病的根本治疗原则。
而调和阴阳主要在于调整脏腑功能和调理气血,以达到“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的目的。
贯彻以和为贵,治病求本的原则,补虚泻实,做到补而不滞,泻不伤正,方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2.肺炎喘嗽为什么会出现神昏痉厥?怎样治疗?(9分)
答:神昏痉厥是肺炎喘嗽出现的危重变证。
小儿肝常有余,神气怯弱,若受邪较重,毒热炽盛,•正气不足以驱邪外出,则邪热内陷厥阴,扰乱神明,引动肝风,而产生神昏痉厥等危重之证。
治宜平肝熄风,•清心开窍,选用羚角钩藤汤加牛黄清心丸,或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治疗。
若痰多昏迷加菖蒲、郁金开窍解郁,天竺黄、竹沥、猴枣散豁痰。
3.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观察尿量有何重要意义?(12分)
答:尿量是反映肾气蒸化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西医观察肾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尿量的多少与病情关系密切,少尿时往往浮肿加重,高血压、心力衰竭、氮质血症也容易发生,当尿量恢复时,其并发症可相应缓解或消失。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尿量多少,是观察水肿进退的指征之一。
一般来说,尿量愈少,浮肿愈甚,变证易出现,病情愈重;尿量增多,浮肿即逐渐消退,而病情开始缓解。
尿量的多少关系到浮肿的轻重,尿量的多少又关系到变证的有无及轻重,尿量的多少与病情、预后密切
相关,故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观察尿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病案题
王××,男,2岁。
2002年8月20日就诊。
主诉:腹泻2天。
现病史:患儿于2天前起病,腹痛,腹泻,大便黄色稀水便,挟少许粘冻,气味秽臭,量较多,日行7~8次,轻度发热,口渴,便时哭闹,肛门灼热发红,食少,恶心未吐,小便短黄。
曾用思密达等药治之,疗效不显。
查体:T:38℃,神烦,体倦,口唇干红,舌红,苔黄腻,指纹紫滞。
心肺(-),腹软,无明显压痛,无明显脱水征,肝脾不肿大。
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少许,红细胞:0~1/HP。
就本例患儿写出中西医诊断,中医证型,病机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
答:诊断:泄泻,湿热泻。
(急性肠炎)
病机分析:夏日暑湿当令,患儿感受湿热之邪,蕴结脾胃,下注大肠,传化失职,故见泻下黄色稀水便,挟少许粘冻,气味秽臭;湿性粘腻,热性急迫,湿热交阻,中焦气机不畅,故便时哭闹,肛门灼热发红;湿困脾胃,胃失和纳,则食少,恶心未吐;热重于湿,则见轻度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湿热注下,故见小便短黄;指纹紫滞乃湿热蕴结实证之征。
病机总属湿热蕴结,肠失传导。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处方:煨葛根10g,黄芩6g,黄连2g,马鞭草10g,煨木香4g,法半夏6g,
茯苓10g,藿香10g,六一散(包)10g,焦山楂10g。
口服补液盐1包,冲水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