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及解析
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
1.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B. 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 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D. 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A符合题意;
B、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石蜡是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B不符合题意;
C、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但风不能降低室温,C不符合题意;
D、下雪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雪,凝华是放出热量的,气温不是很低,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
2.请你观察身边的数据并判断,哪些数据是符合实际的()
A. 教室顶端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1A
B. 小明的身高1.65×107微米
C. 教室里的空气约重2500N
D. 教室里的气温约45℃
【答案】C
【解析】【解答】A、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额定电压为220V,工作电流I=
≈0.18A,A不符合题意;
B、小明的身高1.65m=1.65×106μm,B不符合题意;
C、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9m、7m和3m,教室中空气的重力大约为:G=mg=ρVg=1.29kg/m3×9m×7m×3m×10N/kg≈2438N,与C接近.C符合题意;
D、夏天,教室里的最高气温不会达到45℃,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3.飞船绕地球飞行时,如果在舱内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不能完成的是
A. 用天平测矿石的质量
B.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C. 用温度计测温度
D.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
【答案】A
【解析】【解答】A、天平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测质量依靠的是物体对托盘的压力,如果没有重力,此时它就不会对托盘有压力,故该实验不能完成;
B、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因为测的是拉力不是重力,故该实验能够完成;
C、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和物体失重与否没有关系,故该实验能够完成;
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实验,和物体失重与否没有关系,所以该实验能够完成.
故选A.
4.在气温是0℃的情况下,用一小金属盆装冰水混合物,置于装0℃的酒精的大盆中,如图所示,在两盆液体中分别各插一温度计甲和乙,用电扇吹液面时,内盆仍为冰水混合物,外盆仍有许多酒精,在此过程中()
A. 内盆中,冰与水比例增加
B. 内盆中,冰与水比例不变
C. 甲、乙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D. 甲温度计的示数低于乙温度计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由于试管中仍为冰水混合物,所以温度仍为0℃,所以甲温度计示数不变;但由于部分水蒸发吸热,使得部分水结冰。

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烧杯中由于酒精的蒸发加快,蒸发吸热,所以乙温度计示数下降,低于零摄氏度,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加快会加快液体的蒸发,蒸发吸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水结冰的条件是温度达到0℃,不断放热.
5.下列数据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人的手掌所受大气压力大约70N
B. 中学生100m赛跑的成绩约8秒
C. 健康人的体温是25 ℃
D. 一杯水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约1000pa
【答案】 D
【解析】【解答】一个标准大气压P=1.01×105Pa,而人的手掌面积估测在0.07m2,故人的手掌所受大气压力F=PS=1.01×105Pa×0.07m2≈700N,A不符合题意;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100m赛跑的成绩约14秒,B不符合题意;健康人的体温是
37℃,C不符合题意;一杯水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约1000pa,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大气压的值和手的面积计算压力,中学生百米约14秒,人体温度约37℃,通过液体高度计算液体压强.
6.小王喜欢物理,平时很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他收集的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成年人的体重约为50N
B. 教室中日光灯的功率约为200W
C. 现在九年级的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0cm
D. 刷牙时比较舒适的水温约为70℃
【答案】 C
【解析】【解答】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kg,重约为600N,A不符合题意;教室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B不符合题意;现在九年级的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0cm,C符合题意;刷牙时比较舒适的水温约为35℃,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成人体重约600N左右,日光灯功率40W左右,物理课本宽约20cm,刷牙水的温度约35℃.
7.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下列估测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600g 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
C. 人体正常温度为40℃
D. 人的平均密度约为1.0×103kg/m3
【答案】 D
【解析】【解答】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60kg,A不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速度1m/s,B不符合题意;
C、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C不符合题意;
D、人的平均密度与水相差不大,约为1.0×103kg/m3,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数据的了解和掌握.
8.请看下面这些物理现象:①夏天打开冰箱门,马上“跑出”一团“白汽”;②冬天窗户玻璃上结出冰花;③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④结了冰的衣服在室外凉干;⑤春天来了,冰雪消融;⑥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

他们分别属于()
A. 液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凝固
B. 气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熔化
C. 液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熔化
D. 液化、凝华、升华、熔化、汽化、熔化【答案】 A
【解析】【解答】解:①夏天打开冰箱门,马上“跑出”一团“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②严冬的深夜,教室窗户玻璃上有一层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③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是水汽化形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④结了冰的衣服也会干,即冰变成水蒸气,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⑤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⑥寒冷的冬天,滴水
成冰,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故答案为:A。

【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
9.长期以来,呼风唤雨一直是神话中“龙王爷”的权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开始成功的干预天气,如图所示,在利用飞机播撒“干冰”(固态的CO2)人工增雨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 飞机在播撒“干冰”过程中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B. “干冰”播撒到空气中后会熔化吸收大量热量
C. 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后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
D. 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所以机翼上方的压强大于机翼下方的压强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飞机在播撒“干冰”的过程中,飞机与地面之间有位置的变化,因此飞机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故A错误;
B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就可以迅速的变为气态,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要吸热;干冰升华时要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为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成小水滴,形成雨.“干冰”播撒到空气中后会升华,吸收大量热量.故B错误,C正确;
D、由于机翼都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机翼上表面的路程大,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压强小,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2)(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4)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10.如图为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的顶端封入一段金属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升高至74℃时,L1亮灯报警
B. 温度升高至74℃时,L2亮灯报警
C. 温度升高至78℃时,L1亮灯报警
D. 温度升高至78℃时,L2亮灯报警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由题干中图可知:金属丝下端所指的示数为:70℃+2×4℃=78℃;当温度升高到78℃,水银温度计顶端封入的一段金属丝就和水银相接,接通电路,电磁铁有了磁性,把衔铁吸引下来,L2亮,报警.
故选D.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题干中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为2℃,直接根据液柱(或所指示)的位置即可读出该点处的温度值,读数时要从绝对值小的示数向绝对值大的示数读起;
②电磁继电器由两部分构成:①低压控制电路,②工作电路;其实质是一个自动控制开关.
11.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蒸发只能在一定温度时才能发生
B. 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C.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 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蒸发是没有温度要求的,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蒸发现象,A不符合题意。

B、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B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了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

D、用水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是壶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
12.下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 冰雪遇暖消融
B. 水烧开时冒出“白气”
C. 草叶上形成“白霜”
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答案】 B
【解析】【解答】A.冰雪的消融是熔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
B.水烧开时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符合题意;
C.草叶上的“白霜”是水蒸气形成的固体,C不符合题意;
D.干手器烘干时,加快了汽化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液化是水蒸气变化为液体的过程。

13.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冰冻的衣服晾干
C. 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
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春天冰雪消融是冰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属于熔化;不符合题
意;
B、冰冻的衣服会干是冰吸热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不符合题意;
C、冬天玻璃上有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符合题意;
D、热风干手器打开,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水的温度升高,水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使手很快变干,属于汽化现象,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14.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 g
B. 物理课本从课桌落到地面大约4s
C.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 cm
D. 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答案】 C
【解析】【解答】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50000g,A不符合题意;物理课本从课桌落到地面大约0.4s,B不符合题意;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人身高的一半为80 cm,C符合题意;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质量、时间、长度和温度的了解解答.
15.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 晴明风日雨干时
B. 窗含西岭千秋雪
C. 雾裹山疑失
D. 月落乌啼霜满天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雨干”是汽化现象,此过程吸热,A符合题意;
B、雪的形成,是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小冰晶;此过程放热;B不符合题意;
C、雾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飘散在空气中,此过程中放热;C不符合题意;
D、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此过程中放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
凝华放热.
16.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A. 先液化后汽化
B. 先汽化,后液化
C. 只有液化
D. 只有汽化
【答案】 A
【解析】【解答】洗澡的时候,卫生间内有大量温度较高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形成小水滴,过了一段时间后,小水滴又蒸发变为水蒸气,又变得清晰起来。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物态变化是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17.李秋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A. 打开电冰箱时冒出的“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B. 高压锅做饭熟得快,是因为高压锅内压强增大,沸点升高
C. 菜刀柄、锅铲柄等把手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使接触面粗糙来增大摩擦
D. 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打开电冰箱时会冒出“白烟”,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中出来的冷空气液化形成的,A错误;符合题意。

B、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B不符合题意。

C、菜刀柄上刻有花纹使接触面更粗糙增大摩擦,C不符合题意。

D、火铲送煤时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送出去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是否利用了惯性,主要看物体是否在这一现象中由于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而被利用.
18.如图,下列对图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当a为路程b为运动时间,甲表示该物体正在做加速运动
B. 当a 为速度b为运动时间,乙表示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C. 当a为质量b为体积,甲说明该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 当a为温度b为加热时间,丙表示晶体的凝固过程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当a为路程b为运动时间,甲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A不符合题意;
B、当a为速度b为运动时间,乙图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以一定速度做匀速运动。

B不符合题意;
C、当a为质量b为体积,甲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C符合题意;
D、当a为温度b为加热时间,丙是一条随加热时间降温的图线,而晶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得出纵坐标与横坐标之间的关系,结合有关物理规律分析判断即可.
19.初春的清晨常常有雾,雾的形成是()
A. 凝固
B. 升华
C. 液化
D. 熔化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的现象。

故答案为:C。

【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
20.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普通教室层高约为l0m
B. 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0mg
C. 常熟五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5℃
D. 洗热水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约为40℃
【答案】 D
【解析】【解答】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3m,A不符合题意;
B.1元硬币的质量约6g,B不符合题意;
C.常熟5月份的气温比5℃高许多,C不符合题意;
D.洗热水澡时的水温为40℃左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长度、质量、温度等解答。

21.如图所示,四种物态变化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 冰雪遇暖消融
B. 水烧开时冒“白汽”
C. 草叶上形成“白霜”
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答案】 B
【解析】【解答】A.冰雪遇暖消融是熔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
B.水烧开时冒白气是液化现象,B符合题意;
C.草叶上的霜是凝华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干手器将手烘干是汽化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液化现象是气体变为液体的现象。

22.下列物态变化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
A. 白雾茫茫
B. 霜打枝头
C. 冰冻的衣服被晾干
D. 冬天行人口中呼出的“白气”
【答案】 C
【解析】【解答】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液化放热,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错误;
C、冰冻的衣服被晾干,固态冰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正确;
D、“白气”是口中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液化放热,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23.冬天,户外的人口鼻周围冒“白气”,这种“白气”是()
A. 小冰晶
B. 水蒸气
C. 小水滴
D. 无法确定【答案】 C
【解析】【解答】解:北方的冬天,室外的气温很低,户外的人们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外面的冷空气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白气”。

故答案为:C。

【分析】我们看到的白气是液态水,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看不到。

24.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 0℃的冰放入0℃的水中,冰一定熔化
C. 化雪更比下雪冷,是因为雪融化时要吸热
D. 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是因为灯丝发生了升华现象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冰融化时需要吸收热量,0℃的冰放入0℃的水中,由于水与冰不存在温度差,冰不能吸收热量,冰不能融化,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雪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所以化雪比下雪冷,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灯丝发光时温度升高,灯丝由固态变为气态发生升华,灯丝变细,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25.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将沸点为12.3℃的氨乙烷喷到运动员扭伤的部位,是利用了氯乙烷迅速汽化吸热
B. 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 雪融化成水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D. 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答案】 A
【解析】【解答】A.氯乙烷的沸点很低,在迅速汽化时吸热,对物体降温,A符合题意;
B.石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现象不同,B不符合题意;
C.雪融化成水是熔化现象,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沸点低的物体容易汽化,汽化吸热,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一直升高。

26.下列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人步行的速度是3.6m/s
B. 人感觉舒适的室温是370C
C. 将两个鸡蛋举高1m做功在约是1J
D. 家用空调的功率为50W
【答案】 C
【解析】【解答】A.人的步行速度约1m/s,A不符合题意;
B.人感觉的舒服的室温是25℃左右,B不符合题意;
C.两个鸡蛋的重力为1N,举高1m做功约1J,C符合题意;
D.家用空调的功率约1000W,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感觉常见的物体的速度、温度、重力或功率的大小解答。

2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 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 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答案】 B
【解析】【解答】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变干,是汽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
B.秋天花草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符合题意;
C.夏天看到的冰棒周围的“白气”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不符合题意;
D.冬天的雪花是凝华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液化是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需要放热。

2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A. 冬天哈出的“白气”
B. 正在消融的冰凌
C. 夏天湿衣服晒干
D. 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
【答案】 A
【解析】【解答】A.冬天哈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A符合题意;
B.正在消融的冰凌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B不符合题意;
C.夏天湿衣服晒干,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C不符合题意;
D.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物态变化中,液化、凝固、凝华要放热。

29.下列数据接近实际的是()
A.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5mm
B. 1个鸡蛋的质量约是100g
C. 一个成年人的正常心率是30次/分
D.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答案】 D
【解析】【解答】A、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mm左右,A不符合实际;B、1个鸡蛋的质量
约是50g,B不符合实际;C、一个成年人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正常心率是70次/分,C不符合实际;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D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D。

【分析】熟知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知道1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g,知道成年人的正常心率,知道常见的温度值。

30.中国是世界上少数能够制造运输液化天然气专用船舶﹣﹣LNG船的国家。

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为甲烷,甲烷的熔点﹣182.5℃、沸点﹣161.5℃.LNG船在运输液化天然气过程中,储罐内最适宜的温度是()
A. ﹣185℃
B. ﹣163℃
C. ﹣160℃
D. 0℃【答案】 B
【解析】【解答】解:LNG船在运输液化天然气过程中,应使其处于液态,储罐内最适宜的温度应小于沸点,但高于凝固点(熔点),故其范围应为﹣182.5℃<t<﹣161.5℃。

对照选项可知,只有﹣163℃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甲烷的熔点和沸点判断出其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再结合题意解答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