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中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期末综合检测试卷(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考2019年中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期末综合检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30分 , )
1. 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金属( )
A.铜
B.铁
C.铝
D.钛
2. 下列调味品加入适量水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花生油
B.蔗糖
C.食盐
D.味精
3. 某化合物x 的溶解度在80∘C 时为40克,在同样温度下,100克饱和溶液中,溶质x 的含量是( )
A.40克
B.407克
C.1007克
D.2007

4.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回收利用废金属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
C.铝比铁更容易跟氧气和其他物质反应,因而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差
D.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低
5. 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浓硫酸
B.医用酒精
C.生理盐水
D.碘酒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都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B.某温度下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7. 下列所涉及到的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制作窗框的铝合金
B.建构“鸟巢”的新型钢材
C.用作水管材料的塑料
D.冶炼铁矿石得到的生铁
8. 利用洗涤灵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这其中洗涤灵起到的作用是( )
A.做乳化剂
B.作溶剂
C.作催化剂
D.做溶质
9. 侯氏制碱法的产物中有碳酸氢钠(NaHCO 3)、氯化铵(NH 4Cl)两种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如图,由此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大
B.30∘C时,氯化铵和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相等
C.30∘C时,氯化铵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D.30∘C时,将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有晶体析出
10. 金属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做饭用的铁锅、自行车的铁支架还有切菜用的菜刀等.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都是坚硬的固体
B.夏商时期的青铜器属于合金
C.金属的颜色都是银白色的
D.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
11.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迅速下降,这种物质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氢氧化钙
12.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植物油都易溶于水
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自动喷出,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增大
13.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B.工业炼铁时加入石灰石是为了除去矿石中的二氧化硅
C.降低温度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18K黄金中金的含量已经达到75%
1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溶解的过程就是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中的过程
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分子的运动速率
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
15.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将a溶液从t2∘C时降温到t1∘C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C.t1∘C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将t2∘C时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5分,)
16. 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向右盘烧杯中加入质量相等的锌粉,充分反应后,下列各种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A.只有锌粉有剩余
B.只有镁粉有剩余
C.天平偏向放锌粉一侧
D.天平偏向放镁粉一侧
17. 有X、Y、Z三种金属,只有Z能与稀H2SO4反应,当把Y放入X的盐溶液,Y表面有X 析出,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Z、Y、X
B.X、Y、Z
C.Y、X、Z
D.Z、Y、X
18.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A.滤渣中一定有Fe
B.滤渣中一定有Ag
C.滤液中一定有Fe(NO3)2
D.滤液中一定有Cu(NO3)2
19. 如图,图1是模拟工业冶铁实验,图2是高炉炼铁示意图及相关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图1一实验得到为纯铁,图2二实验得到产品为合金
B.上述反应体现了C的可燃性、还原性,CO的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C.图2二所示反应中,Y为焦炭、X为CO、Z为CO2
D.图2二中焦炭的作用除了提供热量外,还具有还原氧化铁的作用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会加快钢铁的锈蚀
B.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且原理相同
C.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和CO的生成都与焦炭有关
D.为了加强食品的色、香、味,可以大量使用添加剂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
21. 某活动小组用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O 和TiO 2)提取金属钛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上述流程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且为氧化物的是________.
(2)步骤①中FeO 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上诉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金属钛中可能有少量Mg ,可加入稀盐酸出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在冶炼钛的过程中还得到了单质铁,请写出铁的一种用途________.
22. 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 2O 3)炼铁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若有5000t 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则可炼铁________ t .
23. 已知氯化钾(KCl)20∘C 时的溶解度是34 g ,50∘C 时的溶解度是42.6g .通过如图的实验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20∘C 时100g 水中 →加入20gKCl ①→加入20gKCl ②→升温至50∘C ③→加入20gKCl ④→降温至20∘C ⑤
(1)上述各步实验所得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溶液④的质量为________g .
(2)在50∘C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2.6g ,其含义是________.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7 分 ,共计14分 , )
24. 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蔗糖、食盐、碘、植物油、土壤、硫酸铜,能形成溶液的是哪些?若能,请说出溶质、溶剂、溶液各是什么?
25. 通过学习化学,我们澄清了许多有关溶液的错误认识,逐步了解了溶液的本
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小题,每题分,共计分,) 26.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1,下面是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设计的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加入试管③的蒸馏水若不是新制取的,则
需将其加热至沸腾,使其中可能溶解的气体逸出,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而________.
(2)约一周后,同学们观察到只有②试管中的铁钉生锈.对比①②,说明铁生锈是
与________发生了反应.
(3)从实验的严密性考虑,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足以说明铁生锈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应将试管②的实验作优化改进,请将改进方案在图2的方框中的图上补充
完整.
27. 某校同学要比较锰、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作出猜想:猜想一:锰>铁>铜
猜想二:铁>铜>锰
猜想三:________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成立,同学们分为三组,分别针对一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1)第一组验证猜想一.实验方案是将锰片、铁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第二组验证猜想二.实验方案是将锰片放入________中,观察现象.
(3)第三组验证猜想三.实验方案是(只用两个实验):________.
【实验及结论】各组通过实验和交流,确认猜想一是正确的.第一组实验的现象是
________.
28. 今年我市初中实验考查的内容是“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有
关问题.
一、配制溶液的实验步骤
(1)计算
要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为________,水的体积为________.
(2)称量
①称取氯化钠
将托盘托盘平放在实验台上.使用前先要________,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托盘天平平衡.然后在托盘天平两端托盘上分别放上相同质量的称量纸,再用镊子移动游码至需
要质量的刻度处,如图所示,则游码应该在________处(选填“A”、“B”或“C”).
称量后期,眼睛看准分度盘的指针,同时必须要用________(填一实验操作),使少
②量取水
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视线面对刻度,快到需要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入.读数时,视线应与________在同一水平面内.将量取的水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3)溶解轻盈均匀地用玻璃棒搅拌,直至氯化钠固体全部溶解.
(4)转移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讲台的贴有标签的容器里.
二、实验反思
经检测,某同学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配制溶液的氯化钠固体不纯
B.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C.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E.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三、实验拓展
试列式计算说明将上述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转化为20∘C时饱和溶液的一种简单方法(计算结果精确到0.1g).已知: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
29. 铜被锈蚀会产生铜绿,其主要成份是:Cu2(OH)2CO3.请在分析铜绿的化学式的基础上,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自主设计“铜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把你的猜想和验证方法填写在下表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备考2019年中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期末综合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30分)
1.
【答案】
A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
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金属的活动性关系最大,金属活动性较弱时,比较难形成化合物,常以单质形式存在,比较容易被利用,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就越难把它制成单质,所以在科技不发达的时候,难以被利用;另外,金属能否被广泛应用,还与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有关,含量越大,越容易被发现.
【解答】
解:由于铜的活动性比较弱,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比较多,在我国,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已经开始使用红铜,即天然铜.铁比铜活泼,到春秋时期才发现使用,铝的活动性比铁还强,难以炼制铝的单质,所以到近代才被大量应用,钛,难于提炼,在高温下化合能力极强,可以与氧、碳、氮以及其他许多元素化合.
故选A
2.
【答案】
A
【考点】
溶液的相关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解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
【解答】
解:A、花生油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不具有溶液特点;
B、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液体,均一、稳定,属于溶液;
C、食盐溶于水形成的液体,均一、稳定,属于溶液;
D、味精溶于水形成的液体,均一、稳定,属于溶液;
故选A.
3.
【答案】
D
【考点】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
根据饱和溶液中的计算公式: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溶解度
100g+溶解度
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设100克饱和溶液中,溶质x的含量是k则:k
100g =40g
100g+40g
解得K=200
7
克.
4.
【答案】
C
【考点】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
A、废旧金属的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
B、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C、铝具有自我保护作用,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成分金属的熔点.
【解答】
解:A、废旧金属的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故A正确;
B、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故B正确;
C、虽然铝比钢铁中的铁活泼,但铝具有自我保护作用,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所以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强,故C错误;
D、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低,故D正确.
故选C.
5.
【答案】
D
【考点】
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
【解析】
根据溶质、溶剂的定义和判断方法解答,在溶液中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是溶剂,一般来说,液体与非液体组成的溶液,液体是溶剂;液体之间组成的溶液,量多的是溶剂;在溶液中有水时,水为溶剂;不指明的认为水是溶剂.
【解答】
解:A、由于浓硫酸实际上是硫酸的水溶液,所以其溶剂为水.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用酒精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故B不符合题意;
C、生理盐水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故C不符合题意;
D、在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
【答案】
B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解析】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和酸反应;
C、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少部分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的是:熟石灰、气体;
D、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A、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的条件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而氢后面的金属就不能,如铜,银等;原说法错误;
B、某温度下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说法正确;
C、随温度的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的是:熟石灰、气体(如氮气).原说法错误;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酸碱盐之间并不
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有当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够发生.原说法错误;
故选B.
7.
【答案】
C
【考点】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
根据合金的定义与特点进行解答.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
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
【解答】
解:A、铝合金是铝与其它金属融合成的合金;故不选;
B、钢属于铁合金;故不选;
C、用作水管材料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是合金;故选;
D、生铁是铁碳合金;故不选;
故选C
8.
【答案】
A
【考点】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
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解释其去除油污的原理;能将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
到水中形成乳浊液的现象叫乳化作用.
【解答】
解: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油污与水形成相对稳定的乳浊液而洗去油污,所以洗
涤灵起到的作用是做乳化剂.
故选A.
9.
【答案】
D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大错误;
B、30∘C时,氯化铵和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
溶液;C、30∘C时,氯化铵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28.6%,40%错误;D、30∘C时,将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有晶体析出正确。

【解答】
B、30∘C时,氯化铵和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
溶液;故选项错误(1)C、30∘C时,氯化铵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28.6%,40%错误;故选项错误(2)D、30∘C时,将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有晶
体析出正确;故选项正确(3)故选:D。

10.
【答案】
B
【考点】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
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解析】
A、根据常见金属的状态、硬度,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青铜器是铜和锡的合金,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常见金属的颜色,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金属不一定都是坚硬的固体,如汞在常温下是液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夏商时期的青铜器是铜和锡的合金,属于合金,故选项说法正确.
C、金属的颜色不一定都是银白色的,铜呈紫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1.
【答案】
B
【考点】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
根据物质溶于水后的放热与吸热现象来考虑,要由物质溶于水的整个过程来分析.
【解答】
解:物质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向水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
分子的过程放出热量,如果吸收热量大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吸热,如果吸收热量小
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放热,如果相等就表现为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A、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正确;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错误;
D、氢氧化钙溶于水放出热量,但微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错误;
故选:B.
12.
C
【考点】
溶液的形成过程
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
A、根据食盐和植物油的溶解性来解答该题;
B、根据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来解答该题;
C、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来解答;
D、根据气体的溶解度来进行判断并完成解答.
【解答】
解:A、食盐可以溶于水,而植物油不能溶于水,故A错误;
B、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少部分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故B错误;
C、对于溶液组成(即溶质、溶剂)的判断:“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
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
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记作溶剂.即气体、液体
和固体都可以作为溶质,故C正确;
D、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温度和压强.具体的变化规律是:气体的溶解度
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13.
【答案】
C
【考点】
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工业炼铁
【解析】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以及用途进行分析解答,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
系解答即可.
【解答】
解:A、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正确;
B、工业炼铁时加入石灰石是为了除去矿石中的二氧化硅,正确;
C、降低温度不一定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比如氢氧化钙溶液,错误;
D、18K黄金中金的含量已经达到75%,正确;
故选C.
14.
【答案】
C
【考点】
溶液的相关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
A、根据溶解的过程实际是溶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均匀的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进行分析;
B、根据搅拌和升温能加快分子的运动速率进行分析;
C、根据汽油是溶解油污进行分析;
D、根据增加溶质,可以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形成饱和溶液进行分析.
【解答】
解:A、溶解的过程实际是溶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均匀的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故A
正确;
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分子的运动速率,可以加速溶解,故B正确;
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故C错误;
D、增加溶质,可以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形成饱和溶液,所以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
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C.
15.
【答案】
C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解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
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
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t2∘C时,a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将a溶液从t2∘C时降温到t1∘C时,不一
定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
C、t1∘C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C
正确;
D、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2∘C时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5分)
16.
【答案】
B,C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
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解答】
解:镁、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Mg+H2SO4=MgSO4+
H2↑,Zn+H2SO4=ZnSO4+H2↑,
2498265982
A、由质量关系可知,当锌有剩余时,镁一定有剩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质量关系可知,当镁有剩余时,锌可能有剩余,也可能没有剩余,即可能只有镁粉有剩余,该选项说法正确;
C、当镁、锌都有剩余时,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则天平平衡;
当镁、锌都完全反应时,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则天平偏向放锌粉一侧,即
天平可能偏向放锌粉一侧,该选项说法正确;
D、当锌恰好完全反应时,镁有剩余,这时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天平平衡,即无论
怎样,天平不可能偏向放镁粉一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C.
17.
【答案】
A,D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
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
解:只有Z能和稀硫酸反应,说明Z>H,X和Y在氢的后面,将Y放入X的盐溶液中,Y
表面有X析出,说明Y>X,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Z>Y>X,观察选项,
故选AD.
18.
【答案】
B,C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物质的鉴别、推断
金属活动性顺序与置换反应
【解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
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
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铜>银,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能与硝
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生成的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故在硝酸银
和硝酸铜同时存在时,铁首先与硝酸银反应,把硝酸银全部反应完,再与硝酸铜反应.由于滤渣不能和反应得到气体,即不存在剩余的铁.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没有铁,故A错误;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和铜在银的前面,都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故滤渣中一定含有银,故B正确;
C、铁与硝酸铜和硝酸银反应都生成硝酸亚铁,故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故C正确;
D、铁加入的适量,则铁能与硝酸铜恰好全部反应,滤液中不含有硝酸铜,故D错误;
故选BC.
19.
【答案】
A,B
【考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